慢性胃炎症状体征

慢性胃炎症状体征

慢性胃炎症状体征

1.症状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疼痛和饱胀。与溃疡病相反空腹时比较舒适,饭后不适,可能因容受舒张功能障碍,进食虽不多但觉过饱。病人常诉“胃弱”或“胃软”。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这些症状用抗酸药及解痉药不易缓解。多数病人诉食欲不振。根据作者盲目吸取活组织检查诊断的320例慢性胃炎的调查,各症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见表4。

此外,出血也是慢性胃炎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合并糜烂。可以是反复小量出血,亦可为大出血。急诊胃镜检查提示,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急慢性胃炎占20%~40%。出血以黑便为多见,一般持续3~4天后自动止血,数月或数年后可再发。胃炎的病理变化与症状并不一致。Zaveronik发现有消化不良症状的病人活组织检查证实有胃炎者为42%;相反护校健康女生无胃病症状活组织检查证实有慢性胃炎者为29%。本院资料有类似现象,548例有胃病症状的病人作盲目吸取活组织检查。结果有58.6%有炎症改变,41.1%未见异常。症状与活组织检查不一致的原因有两个可能性:①盲目活组织检查未能取到病变部位,目前纤维胃镜直视下作活组织检查,阳性率已达80%~90%;②症状并非来源于胃,可能由于肝胆系统疾病引起。另外无症状的“健康人”活组织检查阳性的问题,仍应诊断胃炎。因为很多疾病都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溃疡病、肝硬化、肝癌及肺癌等,经过健康检查才被发现。因此部分胃炎病人无症状并不足为奇。

根据临床研究,Hp感染与否和临床症状的轻重无明显关系。

2.体征多数病人有黄、白色厚腻舌苔。单纯溃疡病人无舌苔或有薄白苔,是两种胃病的不同点。上腹部可有压痛。少数病人消瘦、贫血。此外无特殊体征。

慢性胃炎分类及特征

慢性胃炎分类及特征 慢性胃炎通常按其组织学变化和解剖部位加以分类,近年来还参照免疫学的改变,1982年在重庆召开的慢性胃炎会议拟订了慢性胃炎的简略分类: ①浅表性胃炎(superficial gastritis ) 炎症仅及胃粘膜的表层上皮,包括糜烂、出血、须指明是弥漫性或局限性,后者要注明病变部位。 ②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 ) 炎症已累粘膜深处的腺体并引起萎缩,如伴有局部增生,称萎缩性胃 炎伴过形成(hyperplasia )。 ③肥厚性胃炎(hypertrophic gastritis ) 又称Menetrier病。以胃粘膜皱襞显著肥厚如脑回状为特征,好发于胃底和胃体,局灶性或弥漫性。常伴原因未明的低蛋白血症。镜下见胃小凹高度增生、下延甚可达粘膜肌层。 ④按病变特征分类 慢性胃炎还可根据胃粘膜病变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作更详细的分类,包括,①慢性胃炎的部位,如胃体、胃窦、贲门等。②慢性胃炎的性质与分级,分为浅表性及萎缩性,后者又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③胃炎活动的程度,根据胃粘膜上皮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退行性变,可定出活动期或静止期,活动范围又可分为弥漫性或局限性;④有无化生及其类型,化生分为肠腺化生(肠化)及假幽门腺化生,前者常见于萎缩性胃炎,偶可见于浅表性胃炎甚或正常粘膜,而后者仅见于萎缩性胃炎,是指胃体粘膜由胃窦粘膜所替代,常沿胃小弯向上移行,称胃窦潜移。1973年,Strickland 及Mackay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抗壁细胞抗体(PCA常阳性,以胃体 病变为主,血清胃泌素增高,可发生恶性贫血。B型,PCA常阴性,以胃窦 病变为主,血清胃泌素正常。但据我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上述两型病变难以截然分开,主张还是按病变部位分类较合理,即分为萎缩性胃炎以胃窦为主,及萎缩性胃炎以胃体为主的两类。 病因及发病机理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急性胃炎的遗患

急、慢性胃炎合理用药

急、慢性胃炎合理用药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合理用药 胃炎是胃黏膜对损伤的炎症反应,胃炎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内镜下可见到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甚至溃疡形成,多由于病原微生物或者毒素、药物、急性应激、缺血以及胆汁反流所引起。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我国多数是以胃窦为主的全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 1 临床表现 1.1 急性胃炎临床表现起病急,症状轻重不一。多于进食后数小时至24h内发作,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疼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严重者呕吐物略带血性。伴急性肠炎者可有腹泻、发热、脐周疼痛,严重者有脱水等。体检可有上腹或脐周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 1.2 慢性胃炎临床表现(慢性胃炎进展缓慢,常反复发作,中年以上好发病,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倾向。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多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体征不明显。各

型胃炎其表现不尽相同,浅表性胃炎可有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尤以饮食不当明显,部分患者可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此类患者胃镜证实糜烂性及疣状胃炎居我。萎缩性胃炎的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其症状亦不相。胃体胃炎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有时可出现明显厌食、体重减轻,舌、舌乳头萎缩。可伴有贫血,在我国发生恶性贫血者罕见。萎缩性胃炎影响胃窦时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特别有胆汁反流时,常表现为持续性上中腹部疼痛,于进食后即出,可伴有含胆汁的呕吐物和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有时可有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现呕血,此系胃黏膜屏障遭受破坏而发生急性胃黏膜糜烂所致。慢性胃为大多无明显体征,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2 胃炎合理用药 2.1 清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根除HP可使胃黏膜慢性活动性炎症得到明显改善,但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的作用有限。目前均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已证明有效的方法,是以铋剂为中心加上两种抗生素即铋剂标准剂量+阿莫西林500mg+甲硝唑400mg,每日2次×2周;铋剂标准剂量+四环素500mg+甲硝唑400mg,每日2次×2周;铋剂标准剂量+克拉霉素250mgq-甲硝唑400mg,每日2次×1周。或以抑酸为中心加上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标准剂量+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每日2次×1周;质子泵抑制剂标准剂量+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每日2次×1周;质子泵抑制剂标准剂量+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400mg,每日2次×1周,HP的根治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临床症状者主要为消化不良,上腹胀闷、疼痛、嗳气、反酸、灼热、胃纳减退等等,无特异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及胃黏膜的病理炎症、萎缩的轻重无明显相关性。 一些慢性胃炎,依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标准诊断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其治疗与一般的慢性胃炎有所区别。 慢性胃炎的治疗 慢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 1. 无临床症状、Hp阴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无须特殊治疗;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中、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有异型增生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 3. Hp相关性胃炎是否均需根除Hp尚缺乏统一意见。国内Hp感染处理共识推荐对有胃黏膜萎缩、糜烂或有消化不良临床症状者根除Hp。主张有Hp感染者都应根除Hp,什么食物能够最快、最方便的抑制这种细菌?中医一般都推荐食疗方法养胃口服樉渭丸 樉渭丸原料中含有亚麻酸、亚麻油、天然双歧杆菌成分,能够有效抑制、消灭幽门螺旋杆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等脂质,可以覆盖在胃溃疡表面防止食物对溃疡的伤害,具有修复胃溃疡的作用;还能够促进消化、润肠通便。三重养胃作用。 根除Hp可使胃黏膜组织学得到改善,对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有重要意义。 4. 有胃黏膜糜烂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为主要表现者,可根据病情或临床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5.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表现者,可应用促动力药。 6. 伴胆汁反流者则可应用促动力药和(或)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制剂。 7. 具有明显与进食相关的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表现者,可应用消化酶制剂。

慢性胃炎诊疗规范

慢性胃炎诊疗指南 1 概念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 2 临床表现 2. 1 症状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约半数有上腹部不适、饱胀、隐痛、烧灼痛,疼痛无明显节律性,一般进食后加重。亦常见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有胃黏膜糜烂者可出现少量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少数患者可伴有乏力及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萎缩性胃炎伴恶性贫血者常有全身衰弱、疲惫,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2. 2 体征大多无明显体征,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度压痛或按之不适感。少数患者伴有舌炎、消瘦和贫血。 3 类型 3. 1 主要有浅表性( 非萎缩性) 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后者包括自身免疫性胃炎( A 型胃炎、胃萎缩) 和多灶萎缩性胃炎( B 型胃炎、胃窦萎缩) 。另有特殊型胃炎如化学性、放射性、淋巴细胞性、肉芽肿性、嗜酸细胞性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等所致之胃炎。 4 诊断标准 4. 1 内镜诊断 4. 1. 1 浅表性胃炎可见红斑( 点状、片状和条状) 、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 斑) 黏膜水肿、出血等基本表现。 4. 1. 2 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 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基本表现,后者系伴增生性病变所致。 4. 1. 3 取材活检根据病变情况和需要,建议取2 ~ 5 块活检组织。 4. 2 病理组织学诊断 4. 2. 1 慢性胃炎病理活检示固有腺体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而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和程度。 4. 2. 2 慢性胃炎有5 种组织学变化应分级,即Hp 感染、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和肠化,分成无、轻度、中度和重度4 级。 4. 2. 3 异型增生( 上皮内瘤变) 为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可分为轻度和重度( 或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级。异型增生( dysplasia) 和上皮内瘤变 (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是同义词。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早期胃癌和重度异型增生。 4. 3 病因诊断 Hp 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应作为病因诊断的常规检测。萎缩性胃体炎可由Hp 感染或自身免疫所致。疑似自身免疫所致的萎缩性胃体炎应检测血清胃泌素、维生素B12 水平和相关自身抗体( 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 等。 诊断内容包括胃炎类型、分布范围( 胃窦、胃体和全胃) ,是否伴糜烂或胆汁反流,对病因也应尽可能描述。例如: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窦为主,Hp 阳性。 5 治疗 5. 1. 1 一般治疗饮食宜选用富营养、少刺激、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吸烟、酗酒、咖啡、浓茶以及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消除患者疑虑,调整精神情绪,保持心情 乐观、舒畅、平和,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慢性胃炎的临床意义与

慢性胃炎的临床意义与治疗 关键字:慢性胃炎 近年来,慢性胃炎的临床意义与治疗的研究成了世界消化病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尽管在某些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但是对慢性胃炎的临床意义和治疗的认识有了明显的进展。作者复习近5年来主要的英文文献,综述慢性胃炎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并提出在我国条件下如何认识慢性胃炎的临床意义和实施治疗的一些看法。本文涉及的慢性胃炎不包括有壁细胞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也不包括1990年悉尼会议分类中的各种特殊类型慢性胃炎(如:反应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肉芽肿性慢性胃炎,病毒感染和霉菌感染等)。本文涉及的慢性胃炎包括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胃炎。前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胃炎。 一、慢性胃炎的临床意义 慢性胃炎的临床意义有2,①反复发作消化不良的症状,影响生活品质;②极少数慢性胃炎可以发展为胃癌。尽管过去有学者提出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潰疡有关,但是近年来,这一观点没有得到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同样过去曾认为慢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之一,目前对此普遍持否定看法,甚至认为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也极少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一) 消化不良症状 消化不良是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的临床表现,少数患者无任何症状。消化不良症状的主要特点是慢性和反复发作。有学者发现65%的慢性胃炎患者在3年后可发生同样的消化不良症状。另外,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12—20个月后有86%的患者仍然有症状。普遍认为胃粘膜炎症不一定是引起消化不良症状的原因。大

量证据表明胃粘膜炎症消退与否与消化不良症状缓解与否无明显关联。同样也未能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引起消化不良症状。但是不少学者相信部分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消化不良症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因为根治幽门螺杆菌之后,消化不良症状好转。有学者发现胃粘膜嗜中性白细胞的侵润与症状有关。目前普遍认为产生消化不良的机制可能是①胃排空功能障碍(同时伴有或不伴有小肠运动功能障碍);②胃及小肠对机械性扩张刺激的敏感性变化;③肠胃返流的异常;④进餐刺激胃酸分泌增加的减弱;⑤心理因素。慢性胃炎有无合并萎缩或肠化,及胃粘膜炎症所在部位(如是以胃体为主或以胃窦为主,或全胃炎)都与消化不良症状轻重及表现形式无关。Stanghellini等的一篇没有对照组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女性,中—重度餐后腹胀,呕吐和无中—重度的上腹痛提示慢性胃炎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系胃排空延缓所致。 (二)慢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极少部分慢性胃炎可发展为胃癌。1998年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篇荟萃分析,收集了Medline上的资料和1994—1996年三年间世界上五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按照严格的统一的规范选择了其中19篇文献进行荟萃分析。他们认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与胃癌有定性关系。日本学者2002年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前瞻性有对照组的研究应该是近年来最有说服力的重要研究之一。他们研究对象有1526名,平均随访时间为7.8年。监测幽门螺杆菌的手段有三,组织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实验。三者之中只要有一项阳性就被认为是阳性。这样大大减少了假阴性的可能。他们发现 2.9%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发生胃癌,幽门螺杆菌阴性者中无一例发生胃癌。并且 4.7%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发生胃癌。他们的研究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都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合并严重萎缩,以胃体为主的胃炎以及肠化更可能发生胃癌。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促炎症多态性IL-1

慢性胃炎的教学查房篇

慢性胃炎的教学查房5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慢性胃炎的教学查房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慢性胃炎的教学查房篇1 慢性胃炎护理查房 概述 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常 伴有上皮损伤、粘膜炎症和上皮细胞再生三个 过程。 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按临床 发病缓急和病程的长短,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 和慢性两大类型。 慢性胃炎 病人曾本平,女,38岁,近两月来反复上腹部胀痛,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等。平时嗜酒和咖啡。二天前上述症状加

重,检查:生命体征无异常,消瘦,大便潜血试验(+),胃镜见胃粘膜呈颗粒状,粘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壁细小,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阳性。初步诊断慢性 概述 主要是由Hp感染所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常好发于胃窦部。 慢性胃炎分类①浅表性胃炎②萎缩性胃炎③特殊类型 慢性胃窦炎(B型)多见慢性胃体胃炎(A型)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HP):目前认为是 最主要的病因(2)饮食和环境因素(3)自身免疫(4)其他因素 2、发病机制 幽门螺杆菌其他病因 作用于胃黏膜 胃粘膜炎症、萎缩、化生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病程迁延,病变多有反复。萎缩性胃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胀。部分可出现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表现,

胃粘膜糜烂可有上消化道出血。 2、体征 多不明显,可有上腹轻压痛 三、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1.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正常胃粘膜 浅表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2.幽门螺杆菌检测:如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14C 或13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Hp抗原检测等。 3.血清胃泌素测定:萎缩性胃炎的血清胃泌素 水平明显升高 4.胃液分析:胃体萎缩性胃炎胃酸降低 (二)诊断 1.反复上腹胀痛及消化不良表现 2.Hp检测 3.镜及胃粘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制定计划 四、治疗要点★ 1.根除幽门螺杆菌CBS +阿莫西林+甲硝唑2.对症处理3.手术治疗 实施护理

慢性胃炎试题

第二节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 A1型题 1.慢性胃炎出现恶性贫血时,治疗宜应用下列哪种维生素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E E.维生素C 2.慢性胃炎恢复期的饮食原则不包括 A.高热量 B.高蛋白 C.高维生素 D.高纤维素 E.易消化的饮食 3.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是 A.胃液分析 B.血清学检查 C.胃镜检查 D.检测幽门螺杆菌 E.X线钡餐检查 4.下列哪项为慢性胃炎的临床特点 A.上腹部压痛 B.上腹部节律性疼痛 C.持续性上腹部疼痛 D.症状缺乏特异性 E.持续性上腹部饱胀不适 5.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是 A.幽门螺杆菌感染 B.理化因素 C.自身免疫反应 D.老年胃黏膜退行性变 E.胃黏膜缺血 A2型题 1.患者男,50岁。上腹部胀痛不适4年余,查体: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

痛。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下列护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忌暴饮暴食,戒烟酒 B.定时进餐,少量多餐 C.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D.餐后多进行体育锻炼,以利消化吸收 E.胃酸缺乏者多喝鸡汤和肉汤

2.某慢性胃炎患者自觉上腹部饱胀不适,遵医嘱口服多潘立酮,护士应告知病人不能同时服用的药物是 A.阿托品 B.枸橼酸铋钾 C.甲硝唑 D.氢氧化铝凝胶 E.奥美拉唑 3.患者男,27岁。因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就诊,诊断为慢性胃炎。护士在对其进行宣教时,应告知与慢性胃炎发病相关的细菌是 A.大肠杆(埃希)菌 B.沙门菌 C.幽门螺杆菌 D.空肠弯曲菌 E.嗜盐杆菌 4.患者男,45岁。因长期腹痛、腹胀就诊,诊断为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灭菌药物治疗不包括 A.奥美拉唑 B.枸橼酸铋钾 C.阿莫西林 D.克拉霉素 E.西咪替丁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答案部分 A1型题 1.答案:C 解析:恶性贫血因胃粘膜永久性的萎缩,不能分泌内因子。由于缺乏内因子,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不能被吸收。因此患者存在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产生维生素B12的相关临床表现。 2.答案:D 解析:高纤维素比重小、体积大,进食后充填胃腔,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延长胃排空的时间,加重胃的负担。 3.答案:C 解析:慢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体征很少,X线检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故确诊要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

慢性胃炎的调查报告

慢性胃炎的调查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速和工作上的压力的加剧,一些人开始饮食无常,从而严重营养的胃的消化功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胃炎疾病,其结果不但可能并发其它的疾病增加病人的痛苦,还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或大或小的困扰,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完善。【关键词】慢性胃炎;疾病;调查;预防;知识 【正文】 一、调查目的:本课题旨在使自身以及社区人员能够对慢性胃炎有所了解,积极做到三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慢性胃炎的分类和病因等胃炎的基本知识,社区人员对胃炎的了解程度以及社区人员患胃炎情况等。 四、调查时间:2012年4月7日至2012年4月8日(双休日) 五、调查方式:1.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等处查找有关资料。 2.与社区人员交谈。 3.经行问卷调查 六、调查结果:慢性胃炎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炎症。 1 慢性胃炎分类 慢性胃炎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分成非萎缩性(以往称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 2 慢性胃炎原因 2.2慢性胃炎原因 2.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通过产氨作用、分泌空泡毒素A(VacA)等物质而引起细胞损害;其细胞毒素相关基

因(cag A)蛋白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其菌体胞壁还可作为抗原诱导免疫反应。这些因素的长期存在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少有自发清除,因此慢性胃炎常长期持续存在,少部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发展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极少数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经长期演变可发展为胃癌。 2.2饮食和环境因素 世界范围的对比研究显示萎缩和肠化生发生率的地区差异大体与地区间胃癌发病率的差异相平行。这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还涉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外的其他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以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3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黏膜萎缩为主;患者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如壁细胞抗体(PCA),伴恶性贫血者还可查到内因子抗体(IFA);本病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白癜风等。上述表现提示本病属自身免疫病。自身抗体攻击壁细胞,使壁细胞总数减少,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或丧失;内因子抗体与内因子结合,阻碍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导致恶性贫血。 2.4 其他因素 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可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其他外源因素,如酗酒、服用NSAID(如阿司匹林、速效感冒伤风胶囊)等药物、某些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反复损伤胃黏膜。 3 慢性胃炎症状 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有无这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中医分型

【关键词】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分型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两年来,对1000例经胃镜诊断及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苔脉象进行了观察总结,并辨证分型,对临床治疗及用药提供了极大帮助。 1观察对象 1000例慢性胃炎患者,系我院内窥镜室胃镜诊断病例,并经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其中男520例,占52%;女480例,占48%,年龄12~80岁。胃黏膜轻度炎症243例,占24.3%,中度炎症516例,占51.6%,重度炎症241例,占24.1%,其中伴腺体萎缩者98例,占9.8%,轻度萎缩60例,中度萎缩28例,重度萎缩10例。肠上皮化生156例,占15.6%,其中轻度92例,中度48例,重度16例;不典型增生者8例,占0.8%,轻度4例,中度3例,重度2例;胃镜下有糜烂者140例,占14%;有胆汁反流者115例,占11.5%。 2临床表现分析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轻重程度与胃镜所见的病变轻重程度并不一致。在此,我们为了更加详细的观察病例,对临床所表现症状进行归纳(表1)。表1本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结从表1可以看出,胃痛820例,占82%,胃胀843例,占84.3%,以上两症在其他诸症中病例最多,为最常见症状。通过观察,患者胃痛多为虚寒所致,喜温喜按,中医病机为中焦虚寒,气机阻滞,部分胃痛连胁,属肝气犯胃或脾虚肝郁范畴;胃虽胀满,但无胀急之形,故为中焦虚寒,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当胃黏膜在炎症刺激下再受理化或生物因素刺激,致胃肠道过度膨胀或逆蠕动,而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嗳气等胃气上逆表现。泛酸、嘈杂可分为寒、热两种情况,其中热证多属肝胃不和、肝气犯胃所致,寒证多属中焦虚寒,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所致。中医认为便溏是脾虚所致,而便结则多与脾胃阴虚,气机失调有关。 3舌象、脉象表现及分析见表2,表3。表2本组患者舌象表现表3本组患者脉象表现根据表2、表3可以看出,本病舌象以淡、红为多,提示病势多数较为轻浅,而胖大舌、裂纹舌、齿痕舌为脾虚的表现,舌暗、有瘀斑则表明体内气血不和甚则气滞血瘀,苔黄为热,苔白为寒,苔腻则反映为脾虚失运,水湿难化而停聚体内。病例中以细、沉、缓脉多见,故本病以虚脉为多。 4中医辨证分型及讨论通过对100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舌象、脉象分析,我们将慢性胃炎分为脾虚湿阻、脾胃阴虚、气滞血瘀、肝脾不和四型。脾虚湿阻者,胃胀、纳差、呕恶、便溏症状多见,舌质多淡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腻,脉滑或细滑;脾胃阴虚者,嘈杂、口干、烦热、便结症状多见,舌质多红或暗红,舌苔黄或少苔、无苔,脉细、沉、缓。气滞血瘀者,胃痛症状突出,舌体多瘀斑,脉细。肝胃不和者,泛酸、胁胀、嗳气、灼热症状多见,舌质红,苔黄或白,脉弦、弦滑。综上所述,慢性胃炎涉及中医脾、胃、肝三脏,但我们认为脾虚是基本病理生理,因脾气虚弱,肝气作用太强,疏泄太过,则木旺克土,导致临床肝胃不和症状;脾虚则湿不化,阻碍气机,则导致脾虚湿阻症状;同时脾气虚弱,气机不畅,易致气滞血瘀症状。故而通过我们对慢性胃炎的观察和分析,为治疗慢性胃炎提供了切实的理论依据,可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及用药。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 养生指南: 一.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导致慢性胃炎。 二.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返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三.慎用、忌用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水杨酸类、保泰松、消炎痛、激素、红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利血平等。此类药物长期滥用会使胃粘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溃疡。 四.烟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对胃粘膜产生有害的刺激作用,过量吸烟会引起胆汁返流。过量饮酒或长期饮用烈性酒能使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慢性胃炎发生率明显增高。应戒烟忌酒。 五.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饮食宜按时定量、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

料。 六.可练内养功法。 慢性胃炎一般分为两个类型:炎症病变比较表浅,局限在胃粘膜表面一层(不超过三分之)者,称作慢性浅表性胃炎;而炎症病变波及胃粘膜的全层,并伴有胃腺体萎缩者,则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 慢性胃炎的发病诱因有许多,常见的有长期、大量地饮酒和吸烟,饮食无规律、饮食物过冷或过热、过粗糙坚硬,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都易诱发或加重病情。饮食不卫生所导致的胃粘膜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所致的慢性胃炎不 易痊愈。急性胃炎治疗不彻底,会转成慢性胃炎,某些药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糖皮质激素等可破坏胃粘膜屏障,诱发或加重胃炎。 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胃部疼痛和饱胀感,尤其在饭后症状加重,而空腹时比较舒适。每次进食量虽不多,却觉得过饱而不适,常伴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由于进食少、消化不良,可产生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虚弱。一些病人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紧张、心情烦躁、失眠、心悸、健忘等,这些现象反过来又可

慢性胃炎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胃炎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胃炎系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和(或)腺体萎缩性病变。病因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密切相关。我国成年人的感染率比发达国家明显增高,感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胃窦炎患者感染率一般为70%~90%。其他原因如长期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十二指肠液反流,其中胆汁、肠液和胰液等可减弱胃黏膜屏障功能,使胃黏膜发生炎症、糜烂和出血,并使胃腔内H+反弥散至胃黏膜内,刺激肥大细胞,促进组胺分泌,引起胃壁血管扩张、炎性渗出而使慢性炎症持续存在。此外,口鼻咽部慢性感染灶、酗酒、长期饮用浓茶、咖啡等以及胃部深度X线照射也可导致胃炎。我国胃炎多以胃窦部损伤为主,炎症持续可引起腺体萎缩和肠腺化生。慢性胃炎的发病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胃体萎缩性胃炎常与自身免疫损害有关。

【临床表现】 1.症状无特异性,可有中上腹不适、饱胀、隐痛、烧灼痛,疼痛无节律性,一般于食后为重,也常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有一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如有胃黏膜糜烂者可出现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胃体萎缩性胃炎合并恶性贫血者可出现贫血貌、全身衰竭、乏力、精神淡漠,而消化道症状可以不明显。 2.查体可有上腹部轻压痛,胃体胃炎有时伴有舌炎及贫血征象。 【诊断要点】 1.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所见和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凡有上消化道症状者都应进行胃镜检查,以除外早期胃癌、胃溃疡等疾病。中年女性患者应作胆囊超声检查,排除胆囊结石的可能。 内镜和组织学诊断以2000年5月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2000,20:199~201)为依据。

慢性胃炎的原因与症状表现

慢性胃炎的原因与症状表现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 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2.刺激性物质 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 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胆汁反流 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6.X线照射

深度X线照射胃部,可引起胃黏膜损害,产生胃炎。 7.环境变化 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8.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9.其他病变的影响 如尿毒症、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检查 1.胃液分析 测定基础胃液分泌量(BAO)及组胺试验或五肽胃泌素后测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断胃泌酸功能,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广泛而严重的慢性萎缩胃炎胃酸降低。 2.血清学检测

慢性胃炎分类与特征

慢性胃炎通常按其组织学变化和解剖部位加以分类,近年来还参照免疫学的改变,1982年在重庆召开的慢性胃炎会议拟订了慢性胃炎的简略分类: ①浅表性胃炎(superficial gastritis) 炎症仅及胃粘膜的表层上皮,包括糜烂、出血、须指明是弥漫性或局限性,后者要注明病变部位。 ②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 炎症已累粘膜深处的腺体并引起萎缩,如伴有局部增生,称萎缩性胃炎伴过形成(hyperplasia)。 ③肥厚性胃炎(hypertrophic gastritis) 又称Menetrier病。以胃粘膜皱襞显著肥厚如脑回状为特征,好发于胃底和胃体,局灶性或弥漫性。常伴原因未明的低蛋白血症。镜下见胃小凹高度增生、下延甚可达粘膜肌层。 ④按病变特征分类 慢性胃炎还可根据胃粘膜病变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作更详细的分类,包括,①慢性胃炎的部位,如胃体、胃窦、贲门等。②慢性胃炎的性质与分级,分为浅表性及萎缩性,后者又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③胃炎活动的程度,根据胃粘膜上皮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退行性变,可定出活动期或静止期,活动范围又可分为弥漫性或局限性;④有无化生及其类型,化

生分为肠腺化生(肠化)及假幽门腺化生,前者常见于萎缩性胃炎,偶可见于浅表性胃炎甚或正常粘膜,而后者仅见于萎缩性胃炎,是指胃体粘膜由胃窦粘膜所替代,常沿胃小弯向上移行,称胃窦潜移。1973年,Strickland及Mackay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抗壁细胞抗体(PCA)常阳性,以胃体病变为主,血清胃泌素增高,可发生恶性贫血。B型,PCA 常阴性,以胃窦病变为主,血清胃泌素正常。但据我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上述两型病变难以截然分开,主张还是按病变部位分类较合理,即分为萎缩性胃炎以胃窦为主,及萎缩性胃炎以胃体为主的两类。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急性胃炎的遗患 急性胃炎后,胃粘膜病变持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均可形成慢性胃炎。 二、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饮食及药物,如浓茶、烈酒、辛辣或水杨酸盐类药物,或食时不充分咀嚼,粗糙食物反复损伤胃粘膜、或过度吸烟,菸草酸直接作用于胃粘膜所致。 三、十二指肠液的反流 研究发现慢性胃炎患者因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常引起胆汁反流,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胰液中的磷脂与胆汁和胰消化酶一起,能溶解

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一、慢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疼痛和饱胀,与溃疡病相反空腹时比较舒适,饭后不适,可能因容受舒张功能障碍,进食虽不多但觉过饱,病人常诉“胃弱”或“胃软”,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这些症状用抗酸药及解痉药不易缓解,多数病人诉食欲不振。 此外,出血也是慢性胃炎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合并糜烂,可以是反复小量出血,亦可为大出血,急诊胃镜检查提示,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急慢性胃炎占20%~40%,出血以黑便为多见,一般持续3~4天后自动止血,数月或数年后可再发,胃炎的病理变化与症状并不一致,Zaveronik发现有消化不良症状的病人活组织检查证实有胃炎者为42%;相反护校健康女生无胃病症状活组织检查证实有慢性胃炎者为29%,本院资料有类似现象,548例有胃病症状的病人作盲目吸取活组织检查,结果有58.6%有炎症改变,41.1%未见异常,症状与活组织检查不一致的原因有两个可能性: ①盲目活组织检查未能取到病变部位,目前纤维胃镜直视下作活组织检查,阳性率已达80%~90%; ②症状并非来源于胃,可能由于肝胆系统疾病引起,另外无症状的“健康人”活组织检查阳性的问题,仍应诊断胃炎,因为很多疾病都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溃疡病,肝硬化,肝癌及肺癌等,经过健康检查才被发现,因此部分胃炎病人无症状并不足为奇。 根据临床研究,Hp感染与否和临床症状的轻重无明显关系。 二、慢性胃炎的体征 多数病人有黄,白色厚腻舌苔,单纯溃疡病人无舌苔或有薄白苔,是两种胃病的不同点,上腹部可有压痛,少数病人消瘦,贫血,此外无特殊体征。 三、慢性胃炎的分类 1.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上腹疼痛,疼痛多数无规律、腹胀、嗳气、反复出血等。多数患者可无症状。 2.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牲炎症性病变,由于粘膜的再生改造; 最后导致固有的腺体萎缩, 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或非典型增生的癌前组织学病变.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 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 慢性胃炎, 通常是指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前者约占慢性胃炎的51.7-85.45%,后者约占慢性胃炎的10.07-32%.在同一病例中,两者可同时存在,故又有慢性浅表-萎缩和慢性萎缩- 浅表性胃炎之称,在内镜诊断的一组病例中(24202例),约占慢性胃炎的9.34%.至于慢性肥厚性胃炎,由于胃粘膜活检标本的组织学有的显示正常,有的却呈现萎缩性病变,因此,它是否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其实质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仅就一般慢性胃炎进行讨论。慢性胃炎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甚至在静止期无任何症状表现; 但临床上,患者经常以胃脘胀闷、胃痛嗳气、食欲不振、吞酸或嘈杂的症状来诊.按照证候学,属于中医的“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证.近年来,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脾胃组,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称之为“胃痞”,以示和其他慢性胃炎有所区别。 临床诊断 一、辨病 慢性胃炎的诊断根据症状、胃镜及活检组织病理确诊,并要求除外消化性溃疡、胃癌、慢性肝胆疾病及胰腺疾病. (一)症状 1. 慢性胃炎症状以胃病、上腹胀满,嗳气和食欲不振等为主, 但缺少特征性症状。有的人甚至没有症状,则根据胃镜及活栓病理仍可确诊. 2.浅表性胃炎以上腹痛多见, 占85%左右, 多为隐痛。其次为上腹饱胀不适、嗳气,食欲不振,泛酸及恶心等. 3.萎缩性胃炎以上腹部胀满较多见,伴有或不伴疼痛;如有出血、贫血、消瘦等症状或体征时,说明病情较重。一般临床症状的严重性即轻重程度,与病理变化的轻重程度之间,无明显的密切关系,而与病变的活动性和胃运动功能、泌酸功能有关. (二)胃镜检查 是检查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手段,不但对病变之部位、炎症程度、胃内伴发病等进行直视观察, 以及进行某些治疗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能在直视下进行多部位定位活体组织检查,对钳取的组织,用来进行病理确诊和分型; 同时还可以进行组织培养及组织化学等研究工作。 1.浅表性胃炎的胃镜表现主要是粘液增多, 粘膜充血、水肿,粘膜红白相间和

浅谈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

浅谈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3-03-26T09:50:13.0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唐丽丽 [导读] 临床常见慢性胃窦炎,其主要病理学特征是炎症,后期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化生为主要病理特点。 唐丽丽(普兰店市中心医院 116200)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065-02 【关键词】慢性胃炎临床治疗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或萎缩性病变。其发病率高,临床上十分常见,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病因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其他如胆汁、胰液反流、酗酒、服用NSAID、某些刺激性食物有关。其中以胃黏膜Hp感染最为常见。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将慢性胃炎分成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按炎症部位分为慢性胃窦炎和慢性胃体炎,后者与自身免疫有关,同时伴有恶性贫血,发病率较低。临床常见慢性胃窦炎,其主要病理学特征是炎症,后期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化生为主要病理特点。 【治疗】 (一) 一般治疗 嘱患者注意休息,生活有规律,戒烟酒,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尽量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 (二) 药物治疗 一、胃黏膜保护药 1.吉法酯(Gefarnate,惠加强) 胃黏膜保护剂,提高胃黏膜组织内前列腺素水平及氨基己糖浓度以恢复或加强胃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促进溃疡部上皮再生。 2.麦滋林-S(Marzulene-S) 该药含有水溶性奥和L-谷氨酰胺。水溶性奥能抑制炎症、增加黏膜内前列腺素E2的合成保护胃黏膜。L-谷氨酰胺增加胃肠黏膜上皮氨基己糖及葡萄糖胺的合成,参与促进组织修复。主要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和慢性胃炎。 3.瑞巴派特(Rebamipide,膜固思达) 通过上调胃黏膜内各种生长因子及前列腺素E2表达,起到促进组织修复、抑制炎症反应、增强黏膜屏障功能及抑制氧自由基损伤等作用。用于胃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引起的糜烂、出血及炎症。 4.尿囊素铝 含尿囊素和氢氧化铝成分,尿囊素有保护胃黏膜及促进上皮细胞修复作用;氢氧化铝具有吸附保护胃黏膜及中和胃酸作用。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及慢性胃炎。 5.其他 硫糖铝、胶体果胶铋也均可起到保护和改善胃黏膜屏障的作用,详见急性胃炎章节。 二、促胃肠动力药 1.莫沙必利(Mosapride,快力) 为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加胃肠平滑肌收缩,增强下食管括约肌压力,本药促进胃排空作用与西沙必利相当。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腹胀、腹痛、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等消化道症状;也可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糖尿病性胃轻瘫及部分胃切除患者的胃功能障碍。 2.曲美布汀(Trimebutine,瑞健) 具有对胃肠道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能调整胃运动节律,改善胃排空功能,改善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同时具有末梢性镇吐作用;调整肠运动节律,改善肠易激综合征伴随的食欲减退、腹痛、腹泻、便秘症状。用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鸣、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3.其他 胃动力剂包括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详见急性胃炎章节。 三、制酸或抑酸药 1.H2受体拮抗剂 包括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详见消化性溃疡章节。 2.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常用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详见消化性溃疡章节)。 3.铝碳酸镁(达喜) 为抗酸药,与胃酸作用迅速而持久,同时,可吸附胃蛋白酶和胆酸,对胃起到保护作用。能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有利于溃疡面的修复。用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尤其是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烧、酸性、嗳气、饱胀等。 四、助消化类药物 1.胰酶(Pancreatin) 为多种酶的混合物,得自动物的胰腺,主要为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本品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活性较强,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对脂肪亦有一定的消化作用。主要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肝、胰疾病及糖尿病引起的消化障碍。 2.康彼申片(复合多酶片,泌特达吉) 含多种消化酶,具有促进食物消化,驱动肠内气体和利胆作用。可提高胆汁分泌和加强消化吸收。用于胃肠道、胰腺消化功能不全,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与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与治疗 一、何谓慢性浅表性胃炎? (2) 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 三、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2) 四、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2) 五、浅表性胃炎禁服的药物。 (3) 七、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怎样调养? (4)

一、何谓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仅及胃粘膜的表层上皮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主要限于粘膜表层,即粘膜层的上1/3处。粘膜充血、水肿或渗出。主要见于胃窦部,亦可发生在胃体,有时见少量糜烂和出血。某些患者在胃窦部有较多糜烂灶,或伴有数目不等的隆起性糜烂,称慢性糜烂性或疣状胃炎。胃腺体正常。 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以上腹部疼痛为最常见症状,也有一些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其临床表现如下: 1.上腹痛:疼痛多不规律,与饮食无关,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误诊为心绞痛。 2.嗳气:因胃酸缺乏,胃内发酵产气等因素使胃内气体积存,导致嗳气发生。 3.腹胀:因食物滞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腹胀发生。 4.食欲不振: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有食欲减退或时好时坏。 5.恶心与呕吐:炎性胃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动力学障碍、胃逆蠕动影响,出现恶心、呕吐。 6.便秘与腹泻: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 三、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各有差异,有的患者可无症状和特征,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隐痛、食后饱胀、食欲不振及嗳气等,且症状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兹将本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作一归纳。 (1)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约占85%。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有的患者空腹舒适,饭后不舒),一般为弥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这种上腹疼痛用解痉剂及抗酸剂不易缓解。 (2)腹胀,占70%。常因胃内潴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约占50%的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表现。出血原因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粘膜急性炎症改变。 (5)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6)慢性浅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阳性体征。体格检查时可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四、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经研究发现几乎任何能影响机体的因素都能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1)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粘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