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建筑专业本科课程

重庆大学建筑专业本科课程
重庆大学建筑专业本科课程

1、专业基础课:建筑制图、建筑概论、美术、专业外语、计算机基础及计算机绘图、建筑构成等;

2、专业主干课: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

3、专业理论课:建筑设计原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园林与景观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等;

4、专业技术课: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经济、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

5、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建筑工地实习、美术实习、古建筑测绘、设计院实习、设计实践、毕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某校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

(2007-06-28 19:02:19)

转载▼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1

学分数: 6 总学时数: 96

课程内容:介绍专业方向,进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从业要求等方面的概述。通过若干专题向学生讲述建筑材料,建造方式,建筑形态,建筑和人的关系等方

面的入门知识。结合具体的训练题目教授具体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讨论思考等方面的方法。

教材:田学哲主编《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罗文媛主编《建筑设计初步》清华大学出版社

前修课程:须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2

学分数: 6 总学时数: 96

课程内容:形态与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初步知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平面构成的概念和设计手法。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手法。建筑设计入门主要内容为建筑方案的构思和分析,方案的完善和表达,使学生对建筑建筑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步骤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田学哲主编《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1)田学哲主编《形态构成解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陈瑛等主编《平面构成》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3)范欣主编《色彩与图形的整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4)吴静芳主编《立体构成》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2

(5)崔艳秋主编《房屋建筑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1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1、2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设计Ⅰ、Ⅱ

学分数: 14 总学时数: 224

课程内容:建筑设计Ⅰ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建筑设计的人门课和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建筑设汁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基本方法和步骤;初步掌握建筑设计图、模型等表达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能。建立整体的建筑观,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建立环境意识,掌握单一建筑空间及其构成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建筑功能与流线的处理方法,学习功能与形式、空间与技术的关系。了解常用构造的基本原理。

教材:自编。

前修课程:每个年级都必须选修完上个年级的设计课和相关课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材料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本课程作为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对混凝土、钢材、沥青、水泥、砖瓦等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其合理使用进行系统讲述。

教材: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前修课程:大学物理、工程化学、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一)

学分数: 4.0 总学时数: 64

课程内容: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它是以后各门结构类课程学习的基础,又可直接应用于许多土木工程实际问题。本课程综合理

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内容,其中理论力学选学静力学部分,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刚体平衡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材料力学部分理论性较强,由基础理论课过渡到设计课程。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中的强度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实验分析能力。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推理,分析,判断等能力),2、抽象化能力(包括将简单实际问题抽象成为力学模型,进行适当的数学描述,应用力学定理求解或作定性分析),3、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包括用文字和图象)以及数字计算能力。

教材: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编,《建筑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前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力学部分)。

后续课程:结构力学,砼与砌体结构、钢结构。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二)

学分数: 2.0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非结构重点专业如建筑学专业的参考基础课,是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后续课程,同时,又为后续的结构类课程提供了进一步的力学知识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⑴研究结构在荷载等因素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在求出内力和位移之后,即可利用材料力学的方法安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来选择或验算各杆的截面尺寸。⑵研究结构的稳定性计算,以及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反应。⑶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则和合理形式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得到相应的培养与提高。

教材: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编,《建筑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前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后续课程:砼与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设备。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上)》

学分数: 3 总学时数: 48

课程内容:运用先修的课程及建筑知识,让学生掌握建筑六大部分的构造知识:基础、墙体、楼地层、门窗、楼梯、屋顶等,使学生深入学习建筑构造知识,并使学生进一步具有分析、解决建筑构造问题的能力。

教材:李必瑜、魏宏杨主编,建筑构造上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2月第三版

前修课程: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基础等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建筑物理,毕业设计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下)》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运用先修的课程及建筑构造知识,让学生掌握高层建筑构造、结构与造型以及建筑装修构造、大跨度建筑构造、工业化建筑构造,使学生深入学习建筑构造知识,并使学生进一步具有分析、解决建筑构造问题的能力。

教材:刘建荣、翁季主编,建筑构造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2月第三版

前修课程: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基础等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建筑物理,毕业设计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设计Ⅲ、Ⅳ

学分数: 14 总学时数: 224

课程内容:建筑设计Ⅱ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设计发展阶段。本课程内容是学习处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关系的问题,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建筑群体设计、综合性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建筑群体和城市的关系,培养调查研究和评议方案和综合性构思的能力,学习成果模型的制作方法。

教材:自编。

前修课程:每个年级都必须选修完上个年级的设计课和相关课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设计Ⅴ、Ⅵ

学分数: 14 总学时数: 224

课程内容:建筑设计Ⅲ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综合提高阶段。本课程内容是学习观演类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处理各类建筑技术问题,掌握城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学习城市空间设计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学习协作设计、基地调研的方法。

教材:自编。

前修课程:每个年级都必须选修完上个年级的设计课和相关课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必须的场所。公共建筑包括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展览建筑等。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等技术问题。除了技术问题,还应该处理好功能、艺术和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材:张文忠主编,《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3版。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空间形体表达、素描、色彩等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

学分数: 4 总学时数: 64

课程内容:深入讲解中国建筑史的发展概况、城市建设的发展情况、宫殿、坛庙及陵墓、宗教建筑的发展状况,并结合现存的实例阐述古建筑建造技术,为木构建筑详部演变奠定基础。介绍全国主要住宅类型及其分布,南北园林的特点及其代表案例、木构建筑详部演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建筑的构筑技术进行讲解。

教材:《中国建筑史》统编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前修课程:建筑初步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着重讲述住宅设计原理,为建筑设计课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居住建筑的设计特点及设计手法,建立住宅设计的整体概念,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朱昌廉主编,《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版。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1、2,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当代建筑设计理论

学分数: 3 总学时数: 48

课程内容:在学生完成《外国建筑史》课程学习,初步了解世界建筑发展基本脉络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广义的西方现代建筑发展的各种流派并存,各具特色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认识西方建筑界在建筑理论探索上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前修课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结构

学分数: 6 总学时数: 96

课程内容:《建筑结构》课程分为“建筑结构设计总论”和“各类建筑结构设计”两部分。其中,“建筑结构设计总论”包括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建筑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和过程,是学习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它在性质上属于专业基础课;“各类建筑结构设计”部分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和基础结构的设计方法,以及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简述,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教材:林宗凡主编《建筑结构原理及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前修课程:工程力学、建筑材料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外国建筑史

学分数: 4 总学时数: 64

课程内容:本课程系统地讲述了远古至近现代外国建筑发展的历史,内容包括:原始社会建筑;古代埃及、西亚、印度等地区建筑;伊斯兰建筑;并以地中海文化为主线重点介绍西方古代建筑(欧洲古典建筑、中世纪建筑等)和资本主义初期建筑发展的基本状况;现代建筑运动、战后多元化建筑等。课程讲授依照历史背景、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风格及其代表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世界建筑演变的一般规律,认识了解人类建筑宝库中的杰作,吸收借鉴其中的优秀经验和手法。

教材:张文忠主编,《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3版。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一、二)、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史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

学分数: 3 总学时数: 48

课程内容:系统学习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

教材: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第3版。

前修课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理论、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物理

学分数: 4.5 总学时数: 72

课程内容:本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结合必要的实验课,对建筑热工、建筑声学、光学等基本知识获得系统的了解,通过实验掌握其测量方法及其在建筑设计中应用。

教材:建筑物理,东南大学,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前修课程: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设备

学分数: 2.5 总学时数: 48

课程内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建筑采暖和通风基础知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室内给水系统,室内排水系统,室外给水系统,室外排水系统构成,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室内消防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和使用特点;建筑通风工程构成,用途和设计计算;室内采暖和空调工程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教材:高明远主编,《建筑设备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

月第3版。

前修课程:流体力学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模型制作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建筑模型的起源、应用与发展;模型的概念与制作的分类;建筑模型构成要素;模型策划与制作过程。

教材:翠珍编,《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分析》,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6月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空间形体表达基础等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城市设计的目标、对象层次、类型构成及价值判断,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构成,城市典型空间和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技艺,以及我国城市设计实施的可操作性思考。

教材:王建国编,《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2版

前修课程: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环境心理学

学分数: 1 总学时数: 16

课程内容: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去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建筑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以便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和满足人的行为规律和心理需求,并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材:《环境心理学》,林玉莲、胡正凡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建筑环境心理学》,常怀生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艺术与视知觉》,(美)阿恩海姆著,藤守尧译

《艺术心理学》,高楠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等

后续课程:景观设计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室内设计及其原理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从室内设计的发展和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流派入手,全面阐述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材:张绮曼等编,《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行为心理学等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计算机建筑表现》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建筑动画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建筑动画和建筑效果图的实际问题,运用先修的课程及建筑动画技术知识,让学生掌握3DMAX的软件的操作原理及灯光技术,并使学生具有分析、解决建筑动画以及建筑效果图绘制的能力。

教材:黄心渊主编,《3D Studio MAX 7.0 学习捷径》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第一版

前修课程:建筑制图、计算机绘图等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毕业设计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施工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建筑施工》是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组织的一般规律、土木工程施工工艺原理和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对工程施工中的一般技术问题能够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对施工流水和网络计划具有计算和编制能力,对建筑施工平面图具有设计和绘制能力,并具有独立完成单位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初步能力。

教材:钟晖、栗宜民、艾合买提·依不拉音主编,《土木工程施工》,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6月第二版

前修课程:建筑材料,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法规与建筑师业务

学分数:2总学时数:32

课程内容:了解建筑师在业务工作中应有的责、权、利,从理论上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建筑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理解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及管理中的无可推卸的统筹领导角色,为进入社会服务作好相应的心理和理论准备。

教学内容:1.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及社会权利范围;2.简介国内外建筑师考试制度,事务所的组成与运作,及中国建筑设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走向;3、建筑法规体系;4、城市规划法;5、建筑法;6、基本建设程序法规概述;7、合同法;8、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规范;9、建筑防火规范;10、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教材:自编讲义

前修课程:建筑初步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国古典建筑营法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1)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营造;2)奴隶社会时期的建筑营造;3)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营造。

教材:自编讲义

前修课程:建筑历史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国古典园林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本课程概括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渊源、发展、中外比照及基本体系。同时,对园林的建筑、理水、叠石和花木四大基本要素进行简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体系结构、造园手法与成景规律。

教材:周维权编,《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2版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

后续课程:景观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装饰装修水平要求的更高,社会进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追求温馨舒适的生活,按照人体工学进行室内设计是保证“舒适愉悦”的前提。因此,人体工程学是为进一步搞好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内容包括人体与室内、常用人体尺寸的应用、认识知觉感觉与室内环境、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教材:《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盛璜编

前修课程:建筑初步,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防灾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房屋作为人类栖息的场所和进行各类活动的物质条件,安全是第一位的,直接影响安全的影素,除房屋结构外,当属各类灾害对其的破坏,在各类灾害中发生频率最多的要算火灾,破坏最大的应该是地震,此外还有风灾、雷击、爆炸等诸多方面。本课程讲解有关建筑灾害的防范知识。

教材:自编讲义

前修课程:建筑构造、建筑物理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景观设计

学分数: 1 总学时数: 16

课程内容:景观设计的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室外景观设计方法,包含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小品设计,种植绿化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内容。

教材:约翰·西蒙兹编,俞孔坚译,《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主要参考书:戴天兴编,《城市环境生态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

郑宏编,《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胡长龙编,《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工程制图、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经济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用技术经济的方法进行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的组织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政策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为学生毕业后尽早适应建

筑业环境,进入工作角色以及在本专业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教材:《建筑经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云月马纯杰主编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评析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建筑评析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讲述的内容:开设本课程的意义、目的以及流派产生的背景,古典建筑类别与形式,近代建筑流派形式,现代建筑运动与流派,同类建筑不同流派的诠释。

教材:《建筑文化学》,陈凯峰,同济大学出版社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态建筑概论》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并合理安排组织,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有秩序地循环转换,成为一个有机地结合体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生态建筑理论发展的特点,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特点,并使学生具有生态建筑设计的能力。

教材:《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年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等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毕业设计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20世纪西方美术

学分数: 3 总学时数: 48

课程内容:十九世纪末,在欧洲美术史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流派。二十世纪后,新的艺术思潮和派别继续不断产生和流行,影响波及整个世界。现代艺术思潮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文艺现象,而且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作为一种意

识形态,在现代西方世界甚至全球起着一定的作用。那么了解和认识现代艺术思潮,以及有那些主张和实践,就成了从事与艺术相关的人员不可或缺的课程。

教材:H.H 阿纳森著,《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

前修课程:素描、水彩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节能

学分数:2总学时数:32

课程内容:1、建筑节能工作的必要性及与发达国家之差距,明确建筑节能的目标任务;2.建筑物能源系统的分析方法,评价方法;3.建筑物能源系统各环节的节能方法;4.节能技术的发展动态。

教材:《建筑节能技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前修课程:建筑物理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前期与项目管理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的项目管理技术、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教材:教材:陆惠民,工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国民居

学分数:2总学时数:32

课程内容:中国传统民居的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脉络。中国传统居住的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民居形式特征。中国传统民居的不同类型

教材:自编讲义

前修课程:建筑历史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色彩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色彩是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所凭借的艺术手段之一。本课程以色彩原理概说为阐发特点,论述建筑色彩的基本知识,并且从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建筑单体色彩设计、建筑室内环境色彩设计、建筑色彩设计与材料运用等方面阐述建筑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应用技巧,并以丰富的名家名作剖析了上述理念。

教材:沈福煦编,《建筑色彩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室内设计及其原理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名作鉴赏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涵盖都市设计与景观、设计方法与理论、工程技术及材料、景观与生态建筑、传统建筑与风土见之于、古迹的保存与再利用等。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杰出建筑作品及存在的时代背景意义;培养学生对建筑美学的鉴赏能力;了解当时的营造技术及建筑物对环境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教材:自编。

前修课程:必须选修完前期相关课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快速设计训练Ⅰ

学分数: 1 总学时数: 1周

课程内容:“快速建筑设计与表现”是建筑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通常要求学生在规定的6-12小时内完成一项中等复杂程度的建筑设计,成果则要求有系统而完整的分析、构思,并通过画面形式手绘表达出来。快速设计训练Ⅰ是快速设计训练的入门课,重点讲述快速建筑设计的步骤、表现方法,快速设计准备、快速设计过程、快速设计应试技巧等内容。

教材:自编。

前修课程:每个年级都必须选修完前期建筑设计课和相关课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快速设计训练Ⅱ

学分数: 2 总学时数: 2周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第一名:同济大学,原同济大学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同年,同济大学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当时的名称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成立城市规划系。1986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土点,含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住房和社区发展、城市发展历

史与遗产保护、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八个研究方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点,并设有一个博土后流动站。 第二名: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建于1927年,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建筑教育基地。著名建筑家、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刘敦桢、童寯教授生前长期在此任教,从事学术研究,为建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城市规划专业以城市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规划师和规划高级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修养。本专业注重规划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注重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xx 年本专业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获A级优秀。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建筑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含有建筑设计

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和美术学等学科,六个博士点、七个硕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一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学院的专业图书中心藏书量居全国建筑院系的前列。拥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GIS中国培训中心。 第三名: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沿袭于当初的建设部直属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79年在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至1983年共招收了5届共5班城市规划专业学生170人。1985年2月,武汉建材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在校三个班搬迁至武汉城建学院新校园,并成立武汉城建学院城市规划系,下设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系部调整,风景园林系撤销,并入城市规划系;城市管理系撤销,其中城市管理专业的部分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并入城

重庆大学(已有10试题)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的在不断更新,目前更新这些2010原版试卷,代理价格5元一份,还价勿扰) 经济学原理(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2010 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 2010 行政管理学2010 综合考试(1)(含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2010 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2010 工程项目管理 2010 建筑技术经济学2010 二外法语2010 二外日语2010 基础英语2010 英语翻译与写作2010 高等代数2010 数学分析2010 机械原理2010 系统工程导论(含运筹学及系统工程导论)2010 金属学及热处理(含金属材料)2010 电子技术(1)(含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2010 微机原理及应用2010 自动控制原理2010 电路原理(上册)2010 材料力学2010 结构力学2010 岩土力学2010 流体力学2010 水分析化学2010 物理化学(含物理化学实验)2010 化学综合2010 化工原理(含化工原理实验)2010 药学专业基础综合(含药物化学、药物分析)2010 安全系统工程2010 新闻传播理论2010 新闻传播学2010 贸易及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8——2009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2002——2007 科学技术史2002,2004——2009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000

经济学原理(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2003——2009(2003有答案)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 1998——2003,2005——2009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1999——2002 政治经济学 1999——2002 教育心理学2002 教育心理学(含教育学)2003 教育学基础(含教育心理学)2004 行政管理学2002——2006 行政管理学专业综合考试2002 综合考试(1)(含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2004——2006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 1998——2003,2005——2009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1999——2002 政治经济学 1999——2002 会计学原理(含财务管理) 1999——2000 运筹学 1998,2000 管理学(含会计学原理) 1999——2000 技术经济学(含会计学原理) 1998——2000(注:1998年有两种) 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2006 信息管理2007——2009 情报检索与情报研究2006——2009 教育心理学2002 教育心理学(含教育学)2003 教育学基础(含教育心理学)2004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工程项目管理 2001——2002,2006——2009 经济与管理基础知识 2001——2002 区域经济学2004——2005 区域经济学(1)2002 区域经济学专业综合考试(1)2003 建筑施工2001——2002,2004——2009 建筑技术经济学2006——2009 专业综合考试(3)[含工程项目管理、经济与管理基础知识] 2003 土地管理学2004,2006——2009(2005的不清晰) 外国语学院 二外德语2001——2004,2006——2009 二外法语2001——2004,2006——2009 二外俄语2001——2004,2006——2009 二外日语2002——2009 英汉、汉英翻译2000——2005 英美文学2002——2009

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心得

重庆大学建筑考研心得 一转眼16年的复式结束了,总分378,专硕第五,喜悦之余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坚定自己的目标,认真复习。我觉得找到一个好的复习团队即研友是很重要的,比如学习方法互相鼓励等等,我们一起复习的九个人,八个过了初试,最终六个过了复试,我们一起复习的氛围很好,真的想感谢很多人,不废话了。重大建筑学除了英语和政治以外,就是建筑学基础和快题了,我就分开说了。 一理论复习 我理论考了124,一块复习的有理论135的,是今年理论第一,理论课考试较快题而言分数不易大起大落,只要复习认真,我觉得100分以上是可以保证的,但自15年理论课改革以后,复习难度明显增大,历史和构造相对于以前单独出题来说难度并未降低。 建院官方未给出考研书单,理论改革目前只实行两年,以下书籍均为我根据自己真实复习经验而列。下列书籍均有阅读且多数做过读书笔记,并对自己的考试确有帮助。 由于设计原理的广泛性,列再多书籍都无法保证涵盖考试全部内容,切勿将以下书单信奉为神。 必备书籍: 历史:《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潘谷西,下文简称《中建史》)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清华大学陈志华,下文简称《外建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罗小未,下文简称《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李婉贞,下文简称《图说》)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下文简称《图说》)构造:《建筑构造(上)/(下)》(重大最新版,即第五版) 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下文简称《组合论》)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下文简称《公建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下文简称《住宅原理》) 《山地建筑设计》(卢济威、王海松,下文简称《山地建筑》) 《城市设计》(王建国)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教材·第一分册·设计前期、场地与建筑设 计》(下文简称《一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下文简称《防火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下文简称《通则》) 补充书籍: 历史:《华夏意匠》(强烈推荐)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东南理论必考书籍,下文简称《批判的历史》)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视频(会以百度云形式分享给同学) 网易公开课、各类纪录片以及其余建筑史类书籍(时间充裕再看)构造:《建筑构造(上)/(下)》(东南大学版,重大版有些地方解释不是很清楚,可参考东南版本相互补充理解)

重庆大学建筑史96年真题

96年真题 一、试述佛宫寺释迦塔的结构特征 1.采用暗层形成刚性的结构层,相当于每一层使用空间的基座,暗层由梁柱与斜向 支撑组成,加强了刚性。 2.平面为金厢斗底槽,桁架筒体结构构成塔身,是现代高层筒体结构的先驱 3.叉柱造形成为稳定的结构,由下至上逐层递收,包括层高、出檐、柱子等,整体 匀称,有韵律感 4.根据部位不同,使用60多种斗栱,形成柔性的榫卯结构,部分抵消水平力、垂 直力,有利于抗震,使其有很大的牢固性。 二、试将下列建筑与其所在地址及其出现的朝代组合在同一行 王建墓、佛光寺大殿、晋祠圣母殿、永乐宫三清殿、中山王陵、嵩岳寺塔、料敌塔、双石塔、大雁塔、乾陵; 战国、北魏、西蜀、唐、宋、元; 山西五台山、山西太原、山西芮城、陕西西安、陕西乾县、河南登封、河北定县、河北平山县、四川成都、福建泉州 1、王建墓西蜀四川成都 2、佛光寺大殿唐山西五台山 3、晋祠圣母殿宋山西太原 4、永乐宫三清殿元山西芮城 5、中山王陵战国河北平山 6、嵩岳寺塔北魏河南登封 7、料敌塔宋河北定县 8、双石塔宋福建泉州 9、大雁塔唐陕西西安 10、乾陵唐陕西乾县 三、选择正确答案 1、座斗(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2、补间铺作(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3、转角科(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4、双抄双下昂(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5、偷心造(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6、平板枋(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7、四阿顶(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8、雀替(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9、斗口(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10、檩(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11、分心造(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12、翘(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13、举架(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14、华栱(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15、材(清式构件、宋式构件) 四、试述下列建筑产生的时代与国家

重庆大学建筑构造2复习参考资料(内附绝密试题一份)

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高层建筑 分类 1. 层数:第一类9~16层,第二类17~25层,第三类26~40层,第四类40层以上 2. 高度:公共建筑h>24m超高层建筑h>100m (建筑高度是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不计入建筑高度)3?体型:板式高层建筑,塔式高层建筑 4. 防火:一类二类 结构体系 5. 基本体系:纯框架体系,纯剪力墙体系,筒体体系 6. 体系组合:框支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筒体,筒中筒,束筒 7. 框架-筒体:核心筒-框架体系,多筒-框架体系 8. 多筒-框架体系:两个端筒+ 框架,核心筒+端筒+ 框架,核心筒+角筒+框架 9. 楼盖形式:肋梁楼盖结构,无梁楼盖结构,叠合板楼盖结构,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结构 10. 设备层:高建筑物的某一楼层其有效面积全部或大部分用作空调、给排水、电气、电梯机房等设施的布置。一般设置在第15层 11. 避难层:超高层建筑间距<15层,净面积5人/平米 12. 中间层:通常15层,设中间设备层 外墙 13. 外墙:(根据构造形式和支承方式的不同:)填充墙,幕墙 14. 玻璃幕墙: 承重方式:框支承,全玻璃,点支承 15. 框支承:构造分类:明框,隐框,半隐施工分类:构件式(现场组装,竖挺为主要受力构件),单元式(提前组装现场安装) 全玻璃:固定方式:上部悬挂,下部支承 16. 点支承式的组成:玻璃面板,支承结构(杆件体系,索杆),支承装置(爪件,连接件,转接件),玻璃(钢化玻璃:单层,钢化中空,钢化夹层),面板(分格尺寸1.5~3m,厚12mm留缝10mm 密封胶) 铝板幕墙(坚挺受力,由加强肋和面板组成,宽度1000~1600,高度3m),铝塑板(高度<1.8m) 17. 玻璃选择:安全性能(钢化,夹层,夹丝)热工性能(吸热,反射,中空) 18. 立面划分:横档间距<2m,竖梃间距<1.5m 19. 地下室防潮:范围(当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0.3~0.5m而无滞水可能时,地下室外墙和底板只受到土层中潮气影响,一般只做防水处理) 地下室防水:卷材防水,防水混凝土防水,弹性材料防水 20. 楼梯:楼梯布置要求:与电梯有机配合,以利相互补充,与电梯靠一起 安全疏散设计:高层民用建筑系统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而距离不应小于5m 疏散楼梯的设置: 1、疏散楼梯间的布置方式:接近电梯厅,有双向疏散出口 2、防烟楼梯间的要求: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或阳台、凹廊等,前室面积公共建筑不小于6平米,居民建筑不小于4.5平米,若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则不小于10平米<公建〉和6平米<居住建筑>,楼梯间的前室应设防烟排烟设施,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应设乙级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 3、封闭楼梯间的要求:靠外墙,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设乙级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 4、剪刀楼梯间的要求:按消防楼梯间要求设置,两梯段之间分隔成两座独立的梯间,保持两条疏散通道;公共建筑内,每个楼层布置两个防烟前室;塔式高层住宅可设置一个防烟前室,但两座楼梯间应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疏散楼梯间的布置要求:竖向各层位置不变,能上能下,底层有通往室外的出入口,直通屋顶(不少于两座) 21. 电梯:分类:使用性质(客梯,货梯,消防电梯)行驶速度(高速,中速,低速)其他(单台双台,交流直流,轿厢容量,开启方向左、右、中、贯通左、贯通右) , 观光电梯 22. 电梯组成:电梯井道,电梯机房,井道基坑,组成电梯的有关部件 通向电梯机房的通道和楼梯宽度不小于 1.2m,楼梯坡度不大于45° 23. 自动扶梯布置方式:单台布置,双台并列布置,双台串联布置,双台剪刀布置 第二章墙面装修 24. 铺贴式墙面:天然石材,人造石材 25. 天然石材:花岗石(室内外墙)大理石(室内墙)碎拼大理石 26. 天然石材安装:栓挂法,连接件法,粘贴法 27. 人造石材墙面:预置水磨石,人造大理石大型陶瓷石板 28. 人造石材安装:栓挂法,粘贴法 29. 板材墙面(高级):木板,金属,石膏,塑料,铝合金 30. 裱糊墙面(咼级):壁纸,墙布 地面装修 31天然石材地面:花岗石,大理石,碎拼大理石(构造) 32. 硬木地面:面层(单双)优点: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蓄热性缺点:不耐火耐水,造价昂贵 分类:空铺木地面,实铺木地面,强化木地面 强化木地面:组成:面层,基层,防潮层,铺装要求:地板与墙面相接处留8~10mm缝隙,踢脚板盖缝 33. 塑料地面:构造方式:塑胶自流平地面,塑胶地板 34. 地毯地面:按材质分:化纤地毯,羊毛地毯 35. 活动地面:又称装配式地板,适用于机房,控制室,通讯中心,电化教室,剧场舞台等 36. 弹性木地板:适用于室内体育用房,排练厅,舞台,交谊舞厅等

空气调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概况 1.1.1 空气调节技术简史 1901年,威利斯.开利(willis H.Carrier)图1-01在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所空调试验研究室。 1902年7月17日开利博士在一家印刷厂设计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科学空调系统。 1906年,开利博士获得了“空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权,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喷淋式空气洗涤器(Spray Type Air Washer)即喷水室图1-02。 1911年12月,开利博士得出了空气干球、湿球和露点温度间的关系,以及空气显热、潜热和比焓值间关系的计算公式,绘制了湿空气焓湿图图1-03焓湿图得到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缩写ASME)的工程师们的广泛认可,成为空调行业最基本的理论,成为今日所有空调计算的基础,它是空气调节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里插一句:现在开利博士发明的这种传统的常规空调方式正在接受挑战,一种叫“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非常节能的空调方式正在逐步形成其独立的理论,也将成为空调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书上第七章也有简单介绍)当然它的理论仍然是建立在开利博士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图1-04。 开利博士-“空调之父”,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开利的介绍 1904年身为纺织工程师的克勒谋(Stuart W. Cramer)[他是一位对空调发展史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物,是一位多面手工程师〕图1-05他负责设计和安装了美国南部约1/3纺织厂的空调系统,系统共包括了60项专利。 1906年5月,克勒谋在一次美国棉业协会(American Cotton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缩写ACMA)的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术语,从而为空气调节命名。 condition vt调节,使达到所要求的情况,限制,以…为(先决)条件。〔它的“调节”有主动、强制之意。〕 adjust vt调节,调整,使…适应。〔它的“调节”是被动、无奈之意〕 克勒谋先生-“多面手工程师”,“纺织空调先驱”。 美国的舒适空调的发展,远远迟于工业空调。开利博士认为只是在1923年以后,空调才真正成了一件大事!舒适空调才得到发展。 第一座空调电影院是在芝加哥(1911年) 第一家使用舒适空调的大型商店是布鲁克林Abraham & Straus商店(1919年) 第一辆配备了舒适空调的火车是从巴尔的摩-俄亥俄运行线上一辆火车的餐车(1929年) 第一幢无窗办公大楼建于Hershey巧克力厂内(1935年) 我国的空调发展并不太迟,工业空调和舒适空调几乎的同时起步。

重庆大学建筑考研复习指南

重庆大学建筑考研复习指南(四方手绘) 关于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地处山城重庆,建筑学主要分为建筑学学硕和建筑学专硕,相对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考试难度相对低,在建筑老八校中的考研性价比也较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本科专业。建筑学专业创办于20 世纪30 年代,本科与硕士均通过评估,经过80年的发展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项目的建设,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及博士 后研究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国家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6个学历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3个本科专业。 4系1所:建筑系、规划系、风景园林系、技术系、历史研究所 代表:刘家琨汤桦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516470470.html, 重庆大学建筑学专硕与学硕的异同 建筑学学术型硕士[081300] 建筑学专业型硕士[085100] 建筑学学硕: 本科为非建筑学和建筑学的同学都可以考取,要求比建筑学专业硕士高一些,考取的同学大多为跨专业的同学,一般毕业时颁发工学硕士学位,但本科为建筑学的同学或者建筑学本科通过评估的同学在研二的时候可以申请建筑学硕士学位,经过考核后也可以拿到建筑学硕士学费,学硕的研究生期间以论文发表为主。 建筑学专硕: 本科为建筑学的同学可以考取,重庆大学建筑学专硕不允许跨专业的同学报考,毕业时颁发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以跟导师做项目为主。 不同处总结: 1.分数线不同,一般情况下学硕略高; 2.毕业时颁发学位不同; 3.报考资格不同; 重庆大学建筑学招生人数及报录比总结 纵观2011到2017重庆大学建筑学初试分数线,为310到330之间,分数相对其他建筑老八校不算高,但阅卷尺度较为严格。招生人数一般控制在三个班,两个建筑学专业硕士班,一个学术型硕士班,总人数一般为70人左右,其中专硕与学硕保研各10人左右。 2014年建筑学招收专业硕士56人,学术硕士31人,总计87人; 2015年建筑学招收专业硕士50人,学术硕士28人,总计78人; 2016年建筑学招收专业硕士45人,学术硕士26人,总计71人;

重庆大学建筑史95年真题

95年真题 中建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悬山——两坡顶的一种,也是我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特点是屋檐两端悬 伸在山墙之外(又称为挑山或出山) 2、穿斗式——(或称“串逗”式)木构架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 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一般这种木构架的形式在我国南方的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区广泛应用。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 3、金厢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 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殿。 4、柱头铺作——在柱头上的斗栱称为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是承托屋檐重量的 主体 5、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云南高原地区, 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又叫窨子屋。 6、坛庙——坛庙为古人用来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圣贤、神灵的纪念性建 筑。 7、小木作——又称装修,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前者在室外,如走廊的栏杆, 屋檐下的挂落和对外的门窗等,后者装在室内,如各种隔断,罩,天花,藻井等。 8、罩——用于室内,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图案,在室内起隔断作用和装饰作用。 9、托脚——宋代建筑上各槫(tuán)均用斜杆支撑固持。其中支撑脊槫的斜杆称为叉手, 其余称为托脚。 10、平板枋——(宋称普拍枋),阑额与柱顶上四周交圈的一种木构件,犹如一道 腰箍介于柱子与斗拱之间,既起拉结木构架作用,又可与阑额共同承载补间铺作。 二、写出下列建筑的年代与地点 1、大雁塔唐陕西西安 2、嵩岳寺塔北魏河南登封 3、中和殿清重建北京故宫 4、安济桥隋河北赵县 5、高颐墓阙东汉四川雅安 6、摩尼殿北宋河北正定隆兴寺 7、永乐宫三清殿元山西芮城 8、圣母殿北宋山西太原 9、未央宫西汉陕西西安 10、乾陵唐陕西乾县 三、填空 1.我国古代园林分为__皇家园林_和_私家园林_两大类。 2.妙应寺白塔是__尼泊尔__工匠_阿尼哥___所设计,建于__元___代。

重庆大学建筑史

重庆大学建筑史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考试科目:建筑历史 中国建筑史部分(5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我国现存最早的宫殿遗址是___代______,其平面形制反映了我国早期______的面貌。 2. 战国时期流传的技术典籍《______》记载了周代都城制度。 3. 中国城市面貌在___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4. 唐辽楼阁建筑结构方式常采用_________。 5. 唐长安东南隅的______是我国古代首创的公园。 6. 中国木构体系在___代已发展成熟。 7. 中国木构体系模数在宋代采用______,清代采用______。 8. 采用图纸和模型,按比例进行设计,至迟在___代就开始了。 9. 北京故宫前三殿是______、______、______,后三宫是______、 ______、______。 10. 清代彩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二、选择:(只选一个,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西安半坡原始遗址属于___。 A. 龙山文化 B. 仰韶文化 C. 河姆渡文化 D. 大汶口文化 2.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屋顶形式为___。

A. 单檐歇山 B. 单檐庑殿 C. 重檐歇山 D. 重檐庑殿 3. 现存我国最高的古塔是___。 A. 应县木塔 B. 南京报恩寺塔 C. 河北定县料敌塔 D. 苏州虎丘塔 4. 西安大雁塔形式属于___。 A. 密檐塔 B. 喇嘛塔 C. 金刚宝座塔 D. 楼阁式塔 5. 甘肃敦煌石窟始创于___。 A. 汉 B. 魏晋 C. 唐 D. 宋 6. 元代山西永济永乐宫保存了大量精美的___。 A. 泥塑 B. 彩画

史上最全的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1同济大学2东南大学3天津大学4清华大学5重庆大学6华南理工大学7哈尔滨工业大学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10浙江大学11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可能是时间的问题~)12南京大学13山东建筑大学14湖南大学15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6大连理工大学17厦门大学18武汉大学19西南交通大学20沈阳建筑大学21南京工业大学22中南大学23昆明理工大学24合肥工业大学25深圳大学26郑州大学27武汉理工大学28华侨大学29河北工程学院30吉林建筑工程学院31广州大学32北京工业大学33青岛理工大学34上海交通大学35西北大学36天津城市建设学院37四川大学38河北建筑工程学院39苏州科技大学40福州大学41太原理工大学42宁波大学43安徽建筑工业学院44湖南城市学院45云南大学46兰州理工大学47湖南科技大学48河北工业大学49山东科技大学50内蒙古工业大学目前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学科国内的牛校有: 1、8所同济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国家重点学科清华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国家重点学科东南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国家重点学科西安建大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天津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华南理工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重庆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国家重点学科哈工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上就是建筑规划老八校,排名不分先后,一般认为同济规划第一,清华建筑第一(清华没有城市规划本科) 2、2所华中科技大学2个二级博士点(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园林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国内老大 3、其次有一个建筑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有4所: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均为建筑设计与理论博士点) 4、另外2所:武汉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学校均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并有望取得建筑规划学科博士点。 5、昆明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深圳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等7所学校具有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参考资料:。。 回答者:白衣卿相hk|一级| 2010-7-3 11:45 第一名:同济大学,原同济大学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同年,同济大学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四年制),当时的名称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五年制)。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成立城市规划系。1986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土点,含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住房和社区发展、城市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八个研究方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点,并设有一个博土后流动站。 (不愧是国内城市规划的老大,坐拥背靠内陆,面向世界的良好地理位置,每年的报考者趋之若鹜,想不红都难啊,良好的国际交流更是加大了其的优势)

重庆大学结构力学(二)

结构力学(二)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力学系结构力学教研室研制 2004年10月

本章主要内容 §11-1概述 §11-2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 §11-3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11-4单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11-5单自由度体系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11-6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11-7一般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11-8多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11-9振型分解法 §11-11能量法计算自振频率

第11章结构的动力计算 §11-1 概述 一. 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 1。静力荷载 荷载的大小?方向和作用位置都不随时间而变化或变化非常缓慢,使结构质量产生的加速度很小,由它引起的惯性力与作用荷载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2.动力荷载 荷载的大小、方向或作用位置随时间迅速变化的荷载,它使结构质量产生的加速度比较大,因而不能忽略惯性力对结构的影响。动力荷载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即在某一位置附近来回运动。 BACK

3.动力荷载的分类 (1)简谐荷载 随时间t按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规律变化的周期函数,称为简谐荷载(图a)。安装在结构上的具有偏心质量的电动机作匀速转动时就产生这样的动力荷载。例如某电动机的偏心质量m以角速度作匀速转动(图b),偏心质量与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为r,则由偏心质量m产生的离心力P为 P=ma=mθ2r 上式中a=θ2r,为向心加速度。若以通过转轴的水平线作为x轴,则经过时间t后,偏心质量m转动的角度为θt,此时离心力P的水平分力和竖向分力分别为 P x (t)=Pcos θt=m2rcos θt P y (t)=Psin θt=m2rsin θt

建筑技术概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周铁军讲课的记录)

建筑技术概论 1)建筑的科学与理性 科学与技术 科学——科学是揭示人类获得关于自然界的各种知识活动,关于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知识体系 技术——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和利用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时间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得总合 (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建筑的层次性 第一层次是建筑工程技术;第二层次是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第三层次是建筑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是建筑发展的基本动力 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形式,但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建筑发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与建筑的发展 现代建筑时期,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从技术、功能、艺术三个层面影响了建筑,未来的建筑将在三个层面上得到极大的丰富: 1.3.1建筑科学、建筑技术将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1.3.2 建筑技术的发展不仅将再次改变建筑的功能,而且将更加注重建筑的效益。 1.3.3 建筑科学的发展将要求建筑有新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1.4高技术建筑——建筑中的科学与理性 理性和非理性是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2 高技术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2.1 高技术建筑的定义 2.1.1高技术的定义

高技术一次起源于美国,一般指当代最高强、最先进的技术。 高技术是指那些基本原理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并能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 较高增值作用,能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的新技术。 2.1.2高技术建筑的定义 高技术建筑是指那些使用和表现了高技术的建筑。广义上讲,高技术包括战后现代建筑 在设计中所有重理的方面。 2.1.3具体表现 1)从本质上讲,指的是建筑中理性和科学的代表。 2)从形式上讲,高技术建筑热衷于运用和表现高新技术。 3)从时间上讲,特指工业革命以后建筑技术革命带来的建筑变革所产生的流派。 2.1.4高技术建筑的特征 1)主张使用最新的材料,如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纤制品来制造重量轻、用料少, 能快速与灵活的装配、拆卸和改建的结构与房屋。设计上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parametric planning)。 2.3高技术建筑的发展 高技术建筑的发展始终围绕一条主线,即科学技术对于建筑的影响。工业革命以后, 建筑技术主要有以下三次变革: 1)第一次变革是材料技术和结构技术的变革。 2)第二次变革是设备技术的变革。 3)第三次变革是信息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 2.3.1现代建筑时期的高技术建筑 现代建筑运动是建筑发展的重大里程碑,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成果,为建筑的发展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高技术建筑的许多理论、哲学基础设置建筑形式都能从现代建筑中

重庆大学建筑构造2复习参考资料(内附绝密试题一份)

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高层建筑 分类 1.层数:第一类9~16层,第二类17~25层,第三类26~40层,第四类40层以上 2.高度:公共建筑h>24m,超高层建筑h>100m(建筑高度是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不计入建筑高度) 3.体型:板式高层建筑,塔式高层建筑 4.防火:一类二类 结构体系 5.基本体系:纯框架体系,纯剪力墙体系,筒体体系 6.体系组合:框支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筒体,筒中筒,束筒 7.框架-筒体:核心筒-框架体系,多筒-框架体系 8.多筒-框架体系:两个端筒+框架,核心筒+端筒+框架,核心筒+角筒+框架 9.楼盖形式:肋梁楼盖结构,无梁楼盖结构,叠合板楼盖结构,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结构 10.设备层:高建筑物的某一楼层其有效面积全部或大部分用作空调、给排水、电气、电梯机房等设施的布置。一般设置在第15层 11.避难层:超高层建筑间距<15层,净面积5人/平米 12.中间层:通常15层,设中间设备层 外墙 13.外墙:(根据构造形式和支承方式的不同:)填充墙,幕墙 14.玻璃幕墙: 承重方式:框支承,全玻璃,点支承 15.框支承:构造分类:明框,隐框,半隐施工分类:构件式(现场组装,竖挺为主要受力构件),单元式(提前组装现场安装) 全玻璃:固定方式:上部悬挂,下部支承 16.点支承式的组成:玻璃面板,支承结构(杆件体系,索杆),支承装置(爪件,连接件,转接件),玻璃(钢化玻璃:单层,钢化中空,钢化夹层),面板(分格尺寸1.5~3m,厚12mm,留缝10mm,密封胶) 铝板幕墙(坚挺受力,由加强肋和面板组成,宽度1000~1600,高度3m),铝塑板(高度<1.8m) 17.玻璃选择:安全性能(钢化,夹层,夹丝)热工性能(吸热,反射,中空) 18.立面划分:横档间距<2m,竖梃间距<1.5m 19.地下室防潮:范围(当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0.3~0.5m而无滞水可能时,地下室外墙和底板只受到土层中潮气影响,一般只做防水处理) 地下室防水:卷材防水,防水混凝土防水,弹性材料防水 20.楼梯:楼梯布置要求:与电梯有机配合,以利相互补充,与电梯靠一起 安全疏散设计:高层民用建筑系统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而距离不应小于5m 疏散楼梯的设置: 1、疏散楼梯间的布置方式:接近电梯厅,有双向疏散出口 2、防烟楼梯间的要求: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或阳台、凹廊等,前室面积公共建筑不小于6平米,居民建筑不小于4.5平米,若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则不小于10平米<公建>和6平米<居住建筑>,楼梯间的前室应设防烟排烟设施,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应设乙级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 3、封闭楼梯间的要求:靠外墙,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设乙级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 4、剪刀楼梯间的要求:按消防楼梯间要求设置,两梯段之间分隔成两座独立的梯间,保持两条疏散通道;公共建筑内,每个楼层布置两个防烟前室;塔式高层住宅可设置一个防烟前室,但两座楼梯间应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疏散楼梯间的布置要求:竖向各层位置不变,能上能下,底层有通往室外的出入口,直通屋顶(不少于两座) 21.电梯:分类:使用性质(客梯,货梯,消防电梯)行驶速度(高速,中速,低速)其他(单台双台,交流直流,轿厢容量,开启方向左、右、中、贯通左、贯通右),观光电梯 22.电梯组成:电梯井道,电梯机房,井道基坑,组成电梯的有关部件 通向电梯机房的通道和楼梯宽度不小于1.2m,楼梯坡度不大于45° 23.自动扶梯布置方式:单台布置,双台并列布置,双台串联布置,双台剪刀布置 第二章墙面装修 24.铺贴式墙面:天然石材,人造石材 25.天然石材:花岗石(室内外墙)大理石(室内墙)碎拼大理石 26.天然石材安装:栓挂法,连接件法,粘贴法 27.人造石材墙面:预置水磨石,人造大理石大型陶瓷石板 28.人造石材安装:栓挂法,粘贴法 29.板材墙面(高级):木板,金属,石膏,塑料,铝合金 30.裱糊墙面(高级):壁纸,墙布 地面装修 31天然石材地面:花岗石,大理石,碎拼大理石(构造) 32.硬木地面:面层(单双)优点: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蓄热性缺点:不耐火耐水,造价昂贵 分类:空铺木地面,实铺木地面,强化木地面 强化木地面:组成:面层,基层,防潮层,铺装要求:地板与墙面相接处留8~10mm缝隙,踢脚板盖缝 33.塑料地面:构造方式:塑胶自流平地面,塑胶地板 34.地毯地面:按材质分:化纤地毯,羊毛地毯 35.活动地面:又称装配式地板,适用于机房,控制室,通讯中心,电化教室,剧场舞台等 36.弹性木地板:适用于室内体育用房,排练厅,舞台,交谊舞厅等 吊顶装修 37.吊顶的作用与设计要求:1.装饰和美化室内空间 2.满足照明方面的要求 3.满足室内声学要求 4.满足设备安装、检修及封闭管线的要求 5.防火要求 6.承重要求7.应便于工业化施工,尽量避免湿作业 38.吊顶的构成:基层(吊筋,龙骨<主、次>),面层:抹灰面层和板材面层 板材:(植物型板材<胶合板、纤维板、木工板>,矿物型板材<石膏板、矿棉板>,金属板材<铝合金板>)矿物型和金属耐火性能高 39.金属吊顶构造: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构造,铝合金龙骨矿棉板吊顶构造(面板安装方式<龙骨外露、龙骨不外露>),金属板材吊顶构造 40.遮阳形式: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挡板式(适用范围)

重庆大学建筑学基础理论大神

重庆大学建筑学基础理论大神,学霸学姐复习经验独家分享(四方手 绘) 考研就像短期旅行,出发前请坚定“我一定能考上”,之后就不要恍恍惚惚犹犹豫豫浪费时间又增加心理负担。 16年,我在正式复习之前主要有两个困扰:时间安排和各科复习方法。当时在网上找了考研经验参考后,制定了个人计划表,结合复习经验列出以下重点。 突破点:单词、真题阅读 1.单词: 越早开始越好,每天背记直到考试。先背单词书,再背真题试卷单词。 推荐书目:《何凯文1575词》或者朱伟《恋练有词》,单词是整个复习阶段标配,每天必看!另外,强烈安利朱伟单词精讲视频,讲解内容摘自英语真题,单词和翻译双管齐下。2.真题阅读: 前几个月除了背单词就是做英语(一)真题阅读。第一阶段,从1990年-2014年,能找到原题的尽量都做一遍。第二阶段2000年-2014年,第三阶段挑重点做一遍。预留三套最新试题最后模拟考试。建议真题阅读复习,三天一套一循环。第一天计时90分钟内、完成整套五篇阅读、每篇阅读平均18分钟、做完对答案。第二天、第三天完成阅读精读,查阅每个单词、每句话翻译、做好笔记。大概20-40分钟一篇,两天完成五篇精读。 推荐书目:张剑黄皮书真题试卷版。合订本将阅读题按题材分章节,个人觉得试卷版更能把握做题节奏,做完后整理记录单词比分类做题效果更好。 3.新题型和作文: 做完真题阅读后做1-2遍新题型,11-12月左右开始看作文书,准备2篇大作文模板(一正一反)、几篇小作文模板(不同格式),最后可以模拟考试,即计时完成预留的三套试卷。推荐书目:我当时看的何凯文作文书和朱伟作文押题视频,总体来说何的比较接地气、朱的词句高端,借鉴作文书拼出自己的大小作文模板,熟记到上考场大概不用动脑就能写的程度。 4.小技巧: “阅读选项中出现原文单词必错、原文没提到的内容必错”亲测比较可信。记住通读全篇后仔细仔细仔细阅读每一个选项!再对比原文原句和其他选择,选出最正确的。另外,最开始几套题我按15分钟一篇做完,错误率很高,与研友交流后将速度降到18分钟一道,五篇做完能少错2个左右。英语考试不需要,做题时适当放慢速度提高正确率。 突破点:选择题+大题 1.借助网上视频课程可以熟悉考纲、看教材进行基础学习。 推荐书目:前期《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为主、网上视频课程为辅。9月中考研政治大纲出版、文字太多看不完,可从网上视频课了解最新考纲分析。到10月《风中劲草》新鲜出炉重点复习。

重庆大学建筑历史考试

重建工历年考研试题[精华] 重庆建筑大学二○○一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建筑历史 (外建史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0分) 1.古埃及吉萨金字塔群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三座金字塔。 2.在古代世界中宫殿结构最轻的称为“百柱厅”的是两河流域___ ___王国的______宫。 3.雅典卫城上两座主要代表性神庙建筑是______和___ ___。 4.罗马万神庙平面形状为______,使用的材料主要是__ ____和______。 5.中世纪基督教建筑有在______的科隆主教堂,采用__ ____式平面形制,在______的圣索非亚大教堂,采用_ _____平面形制。 6.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第一朵报春花的建筑是_____ _设计的______主教堂穹顶。 7.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由______设计的______小教 堂采用集中式构图,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伦敦的古典主义纪念碑式 建筑______大教堂就是仿其构图,由______设计的。 8.朗香教堂建于______国东部山区的一小村,体现了建筑 师______从纯洁的功能主义向______主义的转变。 9.左右分五段,上下分三段,都以中间一段为主的立面构图是_ _____主义建筑的重要手法,它集中体现在法国巴黎的___ ___宫东廊的立面设计上。 10.“老年人公寓”的设计者是______。 11.“一个不偶尔破坏规则的人,就永远不能超越它。”这句话是_ _____说的。 12.“我喜欢一些要素,它们混杂而非…纯粹?,妥协而非…干净利落?, 变形而非…直截了当?,暧昧而非…清晰?,既反常又非个性化,既乏味又 …有趣?,喜因袭而非…设计?,通融而非排拒,繁复而非简单,退化一如 创新,首尾不符和模棱两可而非单刀直入与一清二楚。”这段话出自 ______(建筑师)的著作______。 13.西格拉姆大厦的设计者是______。 二、作图题:(每题2.5分,共10分) 1.哥特式教堂剖面示意 2.卢浮宫东立面示意 3.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外观 4.悉尼歌剧院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建筑力学 第五章答案

62 4 43 5-2e 解:先后取4、5、3、6、2结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4结点:???=-=→? ???? ?????? =+??? ???--=+??? ???--→???=?--=?--→?????==∑∑kN kN 316.302322 02323210cos 0sin 10045432 2 43452 243434543N N N N N N N N X Y αα 5结点:???-===→???=--=-→?????==∑∑kN kN 130100 455456535654N N N N N N Y X 3结点: 3432353432363432363635343236320cos cos cos 0sin sin sin 00 222 1.580 4.74X N N N N N N Y N N N N N N N N N αααααα?=--=??→→? ?+-+==???--=???=?? →??+-+==-????? ∑∑kN kN 6结点:656367676263620cos 0 4.501sin 0 1.500 X N N N N N N N Y αα?=+-==???→→???---==-=????∑∑kN kN 2结点: 23212723212726232127232127260cos cos cos 0 sin sin sin 000224 0X N N N N N N N Y N N N N N N N ααβααβ?=--=??→→? ?-++==???? -=???? ??++=??? ? ∑∑2127 6.321.803N N =-?→?=?kN 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