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技术 凌永成 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新
交规考试-汽车空调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凌永成_2

汽车空调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凌永成精品汽车空调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115591 学时:32 学分:2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
2.课程的任务及目的本课程通过对乘用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结构原理、温度控制、采暖与通风配气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汽车空调系统的使用、维护与检修知识的讲授,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达到培养和构建一定的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检测与维修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分配(一)学时分配-可编辑-精品(二)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1.汽车空调概论(1)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功能;(2)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重点: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2.汽车空调制冷系统(1)了解制冷剂及冷冻机油的分类和性能特征;(2)掌握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3)熟练掌握蒸气压缩制冷系统零部件的结构组成与作用。
重点: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难点:CO2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3.制冷系统的温度控制(1)了解压缩机的液击故障及其预防措施;(2)掌握基于蒸发器压力控制的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3)熟练掌握恒温器—电磁离合器循环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重点:恒温器—电磁离合器循环制冷系统。
难点:恒温器—电磁离合器循环制冷系统。
4.汽车空调通风、采暖与配气系统(1)了解汽车通风与空气净化装置的组成与作用;(2)掌握汽车采暖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3)熟练掌握汽车空调配气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重点:汽车空调配气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可编辑-精品难点:驻车加热系统。
5.汽车空调的控制与保护(1)掌握汽车空调的控制项目与方法;(2)掌握汽车空调的保护项目与方法。
重点:掌握汽车空调的控制项目与方法。
难点:汽车空调的保护项目与方法。
6.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1)了解汽车空调基本控制电路的控制思想;(2)掌握四温区自动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
《汽车空调技术》课件 第5章 汽车空调的控制与保护

图5-3 电磁离合器的分离状态
2.防止蒸发器结霜控制
详见本书§3 制冷系统的温度控制
3.制冷循环的压力控制
通常压力过低的保护手段是:
压力低于规定值时,则低压开关切断压缩机的电路使 压缩机停止工作。
压力过高的保护持施是:压力高于规定值时,既可以采 用加强对冷凝器的冷却强度使压力降低的方式保护,也可以 采用切断电磁离合器的电路使压缩机停止运转的方式进行保 护(图5-4)。
通常加强冷却强度控制的压力要低于切断离合器控制电 路的压力。
图5-4 大众车系空调压力开关F129的功能
(1)高压压力开关
高压开关安装在高压管路中,一般装在储液干燥器上, 串联在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电路或冷凝器风扇电路中。当系统 压力过高时,高压开关动作,切断离合器电路或接通冷却风 扇高速档电路,防止压力继续升高,避免造成系统的损坏。
采用散热器风扇与多个冷凝器风扇协同工作的散热方式,散 热风扇控制单元J293根据来自热敏开关F18和空调压力开关 F129的信息,对发动机散热器风扇以及两个冷凝器风扇进行 组合控制。
图5-14 散热器风扇与多个冷凝器风扇的组合控制(Golf/ Audi A3乘用车)
图5-15 散热风扇控制单元J293 1—风扇低速档;2—风扇高速档;30a—来自主熔断器S164(40A);30b—来自主 熔断器S180(30A);P—压力传感器信号(2);BI—接发动机控制单元,用来切
图5-8 高低压组合开关工作原理示意图 (a)压力开关的结构 (b)R134a系统压力开关的状态 (c)R12系统压力开关的状态
图5-9 高低压组合开关的控制电路
(4)高、低、中压力组合开关 在某些乘用车(如北京现代索纳塔等)空调系统中,还
采用高、低、中压力组合开关,即将高压、低压、中压三重 开关组合在一起。
汽车空调系统课件

膨胀管式制冷循环(CCOT方式)
式的制冷循环系统从制冷的工作原理来看,与膨胀阀式的制冷循环系统无本质的差别,只不过将可调节流的膨胀阀换成不可调节流量的膨胀管,使其结构更加简单,其制冷循环如图所示。
二、制冷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
制冷循环系统中各部件在车上的安装位置如下图所示
1、压缩机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动力源,由汽车发动机通过皮带驱动;其功用是对制冷剂加压并使制冷剂在系统内部循环流动。压缩吸气时相当于真空泵,是系统内部产生低压。蒸汽压缩制冷系统中低压和高压、低温和高温的转换装置,实现热交换的必要条件。 (1)曲轴连杆式压缩机(属于往复活塞式) 主要由曲轴、活塞、连杆、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箱、吸气阀片、排气阀片和阀板等零件构成。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按驱动方式分类汽车空调可分为非独立式汽车空调系统和独立式汽车空调系统。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按驱动方式分类
非独立式汽车空调系统在车上的常见布置形式 1-冷凝器; 2-空调压缩机; 3-制冷系统管路; 4-蒸发箱(一般包含蒸发器和加热器);5-进风罩; 6-空调控制装置; 7-加热器; 8-储液干燥器
管片式冷凝器外形图 b) 管片式冷凝器结构图 1-芯管;2-(发动机冷却系)散热器; 3-散热片;4-冷凝器 图7-12 管片式冷凝器的结构
(2)管带式(用于中巴车) 管带式冷凝器由多孔扁管和S形散热带而构成。
1-气体制冷剂流入;2-多孔扁管; 3-S形散热带;4-液态制冷剂流出 图7-13 管带式冷凝器的结构
冷凝器的日常维护:
#2022
蒸发器
冷凝器
蒸发吸热,吸收车内空气的热量,使车内空气降温。
散发制冷剂蒸气的热量。
3、制冷循环的分类
膨胀阀系统 b)孔管系统 1-冷凝器;2-储液干燥器;3-膨胀阀;4-蒸发器;5-低压维修阀;6-高压维修阀;7-孔管;8-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 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分类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组成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组成汽车空调系统就像是汽车里的一个小气候调节大师,可有趣啦。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有制冷系统、暖风系统、通风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控制系统这几大部分呢。
先说说制冷系统吧。
它可是夏天的救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这些部件组成。
压缩机就像是空调系统的心脏,它把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把这些气体送到冷凝器那里。
冷凝器呢,就像是一个散热的小能手,把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接着,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这个小阀门,一下子压力就降低了,变成了低温低压的液态和气态混合的制冷剂,最后流到蒸发器。
蒸发器可神奇了,它能让制冷剂在里面蒸发,吸收周围的热量,这样就把车内的热气给吸走啦,让车里变得凉爽。
再看看暖风系统。
这个在冬天就超级重要啦。
它主要是利用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热量。
有个暖风水箱,冷却液在里面流过,然后有个小风扇把空气吹过暖风水箱,空气就被加热了,再把这些热空气送到车内,车里就暖和和的了。
通风系统也不能少。
它负责把车外的新鲜空气送到车内,同时把车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
一般有进风口、出风口和通风管道这些部分。
进风口把车外的空气引进来,然后通过通风管道送到车内各个角落,出风口就把车内的空气排出去啦。
空气净化系统是个贴心的小卫士。
现在空气质量有时候不太好,这个系统能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花粉之类的杂质,让我们在车里呼吸到更干净的空气。
控制系统就像是一个指挥官。
它能控制空调的温度、风速、风向等各种功能。
比如我们在车里按空调的温度调节按钮,就是通过控制系统来告诉空调系统我们想要的温度,然后各个部件就按照这个指令开始工作啦。
汽车空调系统的这些结构部分就像一个小团队,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任务,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我们在车里有个舒适的小环境。
汽车空调技术课件——汽车空调系统共112页文档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汽车空调技术课件——汽车 空调系统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CH07第七章PPT课件

28.11.2020
12
7.1 汽车空调的通风系统
㈢ 汽车空调送风系统(的类型)
空调送风包括:送冷气、送暖风和通风。
一般冷风送风口安排在车身上部,暖气送风 口安排在地板上面,以满足“头凉足暖”的生理 要求及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气体对流原理。 新风进风口一般安排在车身正压区,排气口则安 排在负压区。
28.11.2020
11
7.1 汽车空调的通风系统
㈡ 汽车的通风方法及风口的合理布置
⑵ 进排风口的选择
大部分空调客车排风口都设在车前部驾驶室两 侧的上部,如上页图,此处是最大的负压区; 少部分大客车为了空调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在 车侧中间开有排风口,采用强制(动力)排气。
轿车排气:从后门门棱栅格间或车身后部排出。
28.11.2020
13
7.1 汽车空调的通风系统
㈢ 汽车空调送风系统(的类型)
送风系统
⑴ 无风道送风——轿车、面包车等
28.11.2020
14
7.1 汽车空调的通风系统
㈢ 汽车空调送风系统(的类型)
送风系统
⑵ 有风道送风——大中型客车
28.11.2020
15
7.2 空气的净化原因
汽车空调的空气净化包括两部分:车室外空气
0.02~0.03
头痛加剧,呼吸困难,气喘、出汗, 不能进行体力劳动。
0.04
精神沮丧,思维知觉减退。
28.11.2020 0.05
危险含量,有昏迷危险。
4
7.1 汽车空调的通风系统
㈠ 汽车空调通风的基本要求
⑶ 通风基本要求
在汽车正常行使情况下,驾驶员的需氧量比静 止时多0.5倍;在复杂情况下,比静止时需氧量 多3.5倍;当几种不利的气候因素同时起作用时, 需氧量比静止时多5倍。现代较好的通风系统保 证车内每分钟换气三次。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会汽车空调的维护与故障诊断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概述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汽车空调的重要性2.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制冷原理制热原理通风与空气净化原理3.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管路系统4.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温度控制风向与风量控制空调模式的切换5. 汽车空调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维护方法与周期故障诊断与排除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控制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空调的故障现象,引导学生学会诊断与排除故障。
3. 利用实物演示、图片展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4.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PPT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案例,用于分析与讨论。
3. 准备实验室或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及参与讨论的表现。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际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的操作技能。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汽车空调技术的全面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各占一半课时。
3. 授课顺序:先讲解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再进行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学,进行维护与故障诊断的教学。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性。
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汽车空调的维护与故障诊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汽车空调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汽车空调在现代汽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

《汽车空调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方法。
3. 熟悉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等。
2.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剂的循环过程、制冷效果的实现。
3.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定期检查、故障排查、零部件更换。
4. 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制冷不足、制冷过强、异味、漏氟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维护维修方法及故障诊断与排除。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汽车空调技术原理及应用的理解。
3. 采用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拆解、组装及故障排查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2. 教学资料:教材、教案、PPT、实际案例及视频资料。
3. 实操场地:配备汽车空调系统教学用车及工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及回答问题的情况。
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
3. 实操考核: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操作规范、解决问题能力等。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汽车空调技术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操教学12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9-16课时: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方法。
第17-24课时:学习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第25-32课时:实操教学,包括汽车空调系统的拆解、组装及故障排查。
七、教学要点:1.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讲解各个组件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制冷剂的循环过程及制冷效果的实现。
3.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强调定期检查、故障排查、零部件更换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14
5、7—风道;6—独立式燃烧器
14
7.2.2客车空调系统常见布置形式
前置
整体式空调裙置
后置
蒸发器 冷凝器机组顶置(前、中、后)
客车空调分体式空调压 蒸冷缩 发凝机 器器顶压 压后 裙 前置缩 缩置 置 置(((中后 前机 机车 车 发单身 身 动冷独后 侧 机凝安围 围 前器)装下 下机部 部组)) 后 裙 前置 置 置
102—020P/8O/1A4 阀;11—蒸发器;12—膨胀阀;13—消音器
7
7.1.2双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1.总体布置
2020/8/14
8
图7-4 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布置(发动机舱)
图7-6 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布置 (后空调ECU)
图7-5 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布
2020/8/14 置的典型布置方案(散件) 1—储液干燥器;2—发动机散热器(水箱);3—制冷剂管路;4—蒸发器总成;5—暖风加热器 总成20;206/—8/1空4 调控制面板;7—风门驱动机构(风门伺服机构);8—空调器总成;9—连接暖风5 加 热器的冷却液管路(水管);10—冷凝器;11—发动机散热器盖(水箱盖)
对于后置整体式汽车空调系统,为解决机组散热何灰尘问 题,常在冷凝器和车身之间增设导流板,以加强冷凝器水箱的 散热效果。
图7-15 后置整体式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2020/8/14
1—压缩机;2—加热器热风管;3—空调器总成;
18
4—空调系统控制线束;5—驾驶人附近的空调控制面板
后置整体式汽车空调系统组件相对集中,车内空间布置灵 活,在双层客车(图7-16)以及双层卧铺客车上应用较多。
2.后置式
图7-14 后置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布置 1—外部环境空气质量传感器;2—排风电动机;3—空调器总成;4—顶部风道;5—空调系统控 制面20板20;/8/614—冷凝器单元;7—压力保护开关;8—预热器;9—热水阀(电磁控制阀);10—17地 板风道;11—热水泵滤清器;12—外部空气风道;13—1号压缩机;14—2号压缩机
乘用车由于其自身空间限制,一般采用非独立式空调系
统,压缩机由汽车发动机驱动。典型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
统的总体布置如图7-1和图7-2所示。
2020/8/14
3
图7-1 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典型布置方案(整车背景) 1—压缩机出口制冷剂管路(D管路);2—制冷剂消声器;3—压缩机入口制冷剂管路(S管 路);4—暖风加热器总成;5—蒸发器入口制冷剂管路(L管路);6—空调控制面板;7—暖风 入口空气滤清器;8—真空控制阀;9—鼓风机;10—暖风加热器(暖风热交换器);11—暖风 加热器连接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液管路(水管);12—连接蒸发器的制冷剂管路;13—膨胀阀; 14—20蒸20发/8器/14;15—温控器;16—储液干燥器;17—冷凝器出口制冷剂管路(C管路);18—冷4 凝器;19—压缩机
燃气采暖系统的示意图如图7-10所示,燃油和空气在燃 烧室中混合燃烧,加热发动机的冷却液,加热后的冷却液 (热水)进入加热器芯向外散热,降温后返回发动机再进行 循环。
图
7-10
2020/8/14
燃 气 水 暖 式 采 暖 系 统
13
图7-11 燃气水暖式采暖系统的总体布置
1、3—电动天窗;2—空调器总成;4—燃油泵;
9
2.前部空调装置的布置
2020/8图/147-7 丰田皇冠乘用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前部空调装置的布置 10
20图20/78/-184 丰田皇冠乘用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前部鼓风机及蒸发器的结构11
7.2 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7.2.1客车空调采暖系统的布置 1.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余热采暖系统的布置
对于长期在温带地区行
汽车空调技术
沈阳大学 凌永成
2020/8/14
lyc903115@
1
配套教材信息
教材名称:汽车空调技术
教材主编:凌永成
教材定价:39RMB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国际标准书号(ISBN ):
978-7-111-45539-4 教材所属系列: 应用型本科汽车类专 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2020/8/14
图7-16 双层客车空调系 统的布置
1—冷凝器排风口; 2—蒸发器单元; 3—为顶层送风的风道; 4—空调系统控制面板; 5—为底层送风的风道; 6—冷凝器进风口; 7—为底层制冷的压缩机; 8—为顶层制冷的压缩机; 9—主发动机(即汽车后置 式发动机); 10—观察窗口
2020/8/14
2
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7.1 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目前,绝大多数乘用车都属于单蒸发器空调系统,即空 调系统只有一个蒸发器,车室内的冷风均由一个蒸发器提供。 但也有一些高档乘用车,为了进一步改善后排乘客的舒适性, 装备了两个蒸发器,形成双蒸发器空调系统。
7.1.1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1.总体布置
驶的客车,由于其冷负荷较 小,为简化结构,多采用与 乘用车类似的汽车发动机冷 却液余热采暖系统(图79),其布置方式也与乘用 车采暖系统的布置相似,只 不过送风风道要长,出风口 的数量较多。
2020/8/14
图7-9 发动机冷却液余热采暖系统原理1图2
2.燃料燃烧加热冷却液采暖系统的布置
在大客车中常采用燃气采暖系统。
2020/8/14
15
图7-12 常见的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形式
1.裙置式 裙置式布置形式在整体式空调中应用较多,机组安装之
处通风良好,便于独立式发动机及各轴承部位散热,且整车 载荷分布均匀。
图7-13 裙置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布置 1—风道;2—蒸发器单元(置于车顶后部);3—压缩机(置于车辆后部);4—冷 凝2器020单/8元/14(置于裙部地板下);5—空调系统控制面板(置于驾驶人座椅附近) 16
2.主要部件的布置
图7-3 典型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气流分布 1、2—蒸发器总成;3—暖风加热器总成;4—鼓风机
2020/8/14
6
图3-14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POA制冷系统
1—压缩机;2—电磁离合器;3—冷凝器;4—储液干燥器;5—高压液体管
路;6—高压气体管路;7—低压气体管路;8—加热软管;9—鼓风机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