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73例的体会

合集下载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护理配合论文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护理配合论文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配合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209-01【关键词】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肺大疱随着现代胸腔镜外科近年来迅猛发展,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治疗因其创伤小、恢复快被广泛应用,但对肺大疱的处理方法不相同,如圈套结扎+肺大疱切除、单纯全套结扎、钛夹钳夹及各种方法的胸膜固定等方法。

我院2007年以来共对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对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6月共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实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60岁,平均35岁。

其中原发性气胸34例,继发性气胸6例。

2 术前准备2.1 术前指导术前1天手术室巡回护士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手术方案、访视患者、确定患者身份、复核手术同意书等。

由于胸腔镜手术采用双腔管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行单侧肺通气,术前需对患者进行肺功能评估,排除是否存在对侧肺功能不良。

2.2 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入手术室后的护理程序、手术室的环境、向患者提供相关手术信息及心理支持,减轻病人将要面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并介绍典型成功病例,使患者了解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方法及治愈率,增强信心,配合治疗。

2.3 器械准备器械物品的准备除常规器械外,准备胸腔镜器械、分离钳、无损伤钳、剪刀、持针器、电凝钩、30°镜子、各种型号(5mm、10mm)曲卡、电凝线、闭合器钉仓等。

术前将器械分别行等离子或环氧乙烷消毒。

术前必须认真检查电视显像系统设备是否完好,包括冷光源、摄像机及镜头、显示器,使其处于准备状态。

3 手术配合3.1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

①全麻成功后,行90°健侧卧位,头下垫一头圈,腋下垫一胸垫使术侧肋间隙增宽,两侧挡板分别固定在耻骨联合和骶骨处,高频电刀电极板放在肌肉丰厚处,调节功率值。

胸腔镜手术治疗高龄气胸患者的临床体会

胸腔镜手术治疗高龄气胸患者的临床体会

胸腔镜手术治疗高龄气胸患者的临床体会李元博;支修益;张毅;许庆生【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自发性气胸的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6年6月26例70岁以上因自发性气胸行全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时间(62±28)min,出血量(35±15)ml,无中转开胸。

术后胸腔引流时间(4.8±1.8)d。

术后并发症4例,1例因呼吸衰竭于围手术期死亡。

25例随访(38±16)月,无复发。

结论胸腔镜治疗高龄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afety of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 VATS ) in the treatment for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in elderly patients . Methods Between June 2008 and June 2016, 26 patients over the age of 70 years old receiv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treatment for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observed .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62 ±28) min and the averag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35 ±15) ml.No conversion to thoracotomy was required.The postoperative drainage period was ( 4.8±1.8 ) days.Four cases suffered from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 and perioperative death occurred in one patient due to respiratoryfailure .During a follow-up of (38 ±16) months in 25 patients, no recurrence was observed . Conclusion VAT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procedure in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in elderly patients .【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1【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胸腔镜手术;高龄;气胸【作者】李元博;支修益;张毅;许庆生【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因其微创、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少,已经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重要手段。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体会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体会
观察 【 J 】 . 微 创 医学, 2 0 1 1 , 6 ( 5 ) : 4 6 2 - 4 6 3 .
[ 3 1 黄宏朝. 介 入治 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疗 效 观察 【 J J . 中 国 当代 医
胸腔镜手术治疗 自发性气胸 的临床体会
车 建 波
(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胸心外科 ,河 南 开封 4 7 5 0 0 0 )
1资料 与方 法
1 1资料
持治疗 后痊愈 。术后 1  ̄ 2 4 个月 内进行 随访 ,无气胸复发现象 。
3讨 论
我 院2 0 0 8 年4 月 至2 0 1 0 年6 月之间收治 的 自发性气胸患者 8 6 例 ,其
l } 1 男性 7 8 例 ,女性8 例 。患 者年 龄均在 1 8 ~ 6 0 岁 ,平 均年龄 3 1 岁 ,其 中4 O 岁之下 的患者 6 7 例 ,约 占7 7 . 9 %。首 次发病6 2 例 ,复发性气 胸2 4 例 ,合 并血胸6 例 ,其 出血量 均在5 0 0 - 1 5 0 0 mL ,其 中肺压 缩 >5 0 %有 6 3 例 ,在2 0 %- 5 0 %有2 3 例 。术 中发现肺大疱7 4 例 ,有 1 2 例未发现明确
【 5 ] 许 承 志. 经骶 裂孔 置管 介入 胶 原酶 治疗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临 床 应用 f J 】 . 微创 医学 , 2 0 1 l , 6 ( 4 ) : 3 6 1 — 3 6 2 .
[ 6 】 蔡 亮, 王 元 明, 方 亚 敏, 等. 微创 介入 治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临 床
的肺 大疱患者7 4 例 ,实行肺大疱切 除术 ,没有 明显肺大疱发生 混着 1 2 例 ,实行肺尖 胸模固定手 术。全组 手术用时4 0 - 1 0 0 mi n ,术 中出血晕 l O - 2 0 0 m L 。术后胸部引流管 留置3 - 7 d ,引流量 <1 0 0 m L 拔除引流管。 住 院时 间7  ̄ 9 d 。手术后 出现不 同程度 漏气患者 3 例 ,采取 延长胸腔 闭

电视胸腔镜治疗肺大泡并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电视胸腔镜治疗肺大泡并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创 新 发 展 , 了 一 个 共 同 的 目标 一 减 轻 病 人 痛 苦 , 福人 类 , 为 造
这 就要 求 我 们 护 士 不 断 的 学 习 新 知 识 , 技 能 , 新 充实 自身 , 跟 上 时 代 的 步 伐 , 合 医 生 开 展 更 多 更 新 的 技 术 , 断 总结 完 配 不
胸 ” 我 科 住 院 治 疗 , 胸 穿 及 胸 腔 闭 式 引 流 等 保 守 治 疗 好 在 予 转 后 出 院 。于 2 0 0 5年 8月 3 l 动 重 物后 再 次 出 现 左 胸 部 0E搬
疼 痛 , 闷 气 喘 , 嗽 咳 痰 , 胸 部 C 检 查 示 : 肺 尖 部 肺 胸 咳 经 T 左
其 当肺 尖 巨 型肺 大 泡 占据 一 侧 胸 腔 容 积 5 % 以 上 , 迫 心 血 O 压
管时 , 有 更 强 的 手术 适 应 证 。 则 11 3 肺 大 泡 伴 囊 内感 染 会 继 发 脓 胸 , 将 感 染 的 肺 大 泡 .. 应 切 除。
有一切 的正常人 , 使他 们在 心里上健 康并且 活得有尊 严 , 有
( 0 6 7 2收 稿 ) 2 0 —0 —2
11 4 下列情况更应作 为适应 症① 双侧 气胸 ; .. ②年老体 弱、 心肺 功能 较差 , 不能耐受 常规开胸手术者 ; ③特殊人群 , 如野
外海 上工 作 人 员 。 12 手 术 禁 忌 证 .
12 1 凝 血 功 能 障 碍 及严 重 的 心脑 血 管疾 病 ; ..
1 1 1 肺 大 泡 破 裂 伴 气 胸 反 复 发 作 、 续 漏 气 或 肺 小 能 完 . . 持
全复张 , 应行 手 术 治疗 。 1 1 2 巨 型肺 大 泡 正 常 肺 组 织 受 压 而 出 现 呼 吸 困难 者 , . . 尤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体会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体会
血 …。
间比较 蜘)
3 讨 论
单 操 作 孔 全 胸 腔 镜 较 全 胸 腔 镜 在 自发 性 气 胸 的 治 疗 中
具 有 较 好 的 临 床 效 果 ,能 够 显 著 减 少 患 者 的 术 中 出 血 量 , 有 效减轻患者病痛 ,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且操 作 简 单 , 具 有 较 小的创伤 , 更加符合微创的原则l 3 l , 值 得 在 临 床 广 为推 广 。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 代 诊 断 与 治 疗 2 0 1 3 A p r 2 4 ( 4 )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治疗 自发性气胸 的临床体会
刘兵雄 ( 汉J I I 市人 民医院, 湖北 汉川 4 3 1 6 0 0 )
摘要 : 对 我 院胸 外 科 2 0 1 0年 2月 ~ 2 0 1 3年 2月 收 治 的 4 O例 自发 性 气 胸 患 者 的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与 对 照组相 比, 观 察 组 患 者 的术 中 出血 量 明显 较 少 ,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P < 0 . 0 5 ) ; 但 在手术时间 、 术 后 胸 腔 引 流 时 间方面 , 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单操作孑 L 全 胸 腔 镜 治 疗 自发 性 气 胸 具 有较 好 的 临床 效 果 . 能 显著 减 少 患 者 的 术 中出 血 量 . 值 得 在 临 床 广 为 推 广 关键词 :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 : 自发性 气 胸 : 临 床 体 会
附 表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 中 出血 量 、 术 后 胸腔 气 管 插 管 .健 侧 肺 通 气 . 给
予 其 静 脉 复合 麻 醉 在 腋 中线 7 ~ 8 肋 间作 一 长 1 . 0 ~ 1 . 5 c m的

电子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论文

电子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论文

电子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体会[摘要]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

方法自发性气胸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

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胸治疗。

观察2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及复发率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

[关键词] 胸腔镜;自发性气胸;手术;效果[中图分类号] r60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自发性气胸是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患者。

发病突然,严重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疾病。

该病起病急,若处理不当,则可导致复发、感染和肺功能损害。

我科采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3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科自发性气胸患者,均为复发性自发性气胸或有持续漏气,术前均有胸腔穿刺抽气和/或胸腔闭式引流抽气史。

男45例,女29例;年龄16-40岁;病变位于右侧38例,左侧28例,双侧8例;病例6-42个月。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

2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双腔气管插管,健侧肺通气,静脉复合麻醉,常规开胸手术组于第5肋间后外侧切口,肺大疱采用手工切除、缝合、缝扎等措施;观察组在腋中线7-8肋间切一长1.0-1.5cm小口为观察孔,胸腔镜全面检查,了解病变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等关系的情况,如有粘连,可用锐、钝性交替分离或电凝钩分离,在胸腔镜监视下选择另外两个切口作为操作孔,主操作孔为术侧腋前线第4肋间作1.5cm切口,必要时可延长1倍,在腋后线第6或第7肋间作1cm切口作为操作辅助孔,仔细检查,寻找漏气瘘口或肺大疱,对于有气体溢出的瘘口,对于有气体溢出的漏口用超声刀或电凝法把局部肺组织切除一小部分,对于肺大疱,采用胸腔镜切割缝合器在肺大疱基底部切除肺大疱,并同时行胸膜机械摩擦粘连固定术。

胸腔镜下不使用一次性耗材治疗液、气胸、肺大疱73例

胸腔镜下不使用一次性耗材治疗液、气胸、肺大疱73例

1 2 例仅使用操作孔 分离黏连吸净积液后以镜探查, 电视胸腔镜手术均未做辅助小切口, 在病变确切部位 予以活检钳 咬取或以 电钩切取 3
[5 6 ] � 要点 是施行滑 石粉胸 留置胸管固定接水封瓶�有国内外资料显示经胸腔镜行滑石粉 胸膜固定术 有效率达 到 95 % 以 上
膜固定术后, 胸管不能过早拔除, 否则有复发可能�以上病例病理回报 4 例为肺癌胸膜转移, 1 例胸膜间皮瘤, 7 例为结核性胸 9 例外伤性血胸未做活检� 膜炎, 4. 术后处理: 所有病例术后常规均使用抗生素及雾化吸入治疗 少于 5 d, 高血压� 糖尿病均内科会诊对症治疗� 二�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75 m i n ( 30 胸腔引流时间 2 . 5 d( 3 三� 讨论 传统开胸手术创伤面积大� 易出血� 术后疼痛明显, 有 可能发生 潜在的 并发症, 手 术愈合瘢 痕明显� 手术损 伤呼吸 肌, 高 龄患者术后对肺功能有较大影响, 对患者造成一定 程度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而电视胸腔镜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其最大 优势 是创伤小, 术后患者愈合快, 从而降低了患者术前对手术 的恐惧 及负面 心理负 担, 可以有效 地减轻 患者的 焦虑�国内 外多项 研究表明, 围手术期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 , 可明显降低患者对术后疼痛 的敏感性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 201 1 年 5 月第 5 卷第 1 0 期
Chi nJC l i n i c i a n s( E l ec t ron i cE di ti on ), M ay 1 5 , 2 01 1 , Vol .5 , No. 1 0
� 30 81 �
� 临床经验 �
[ 7-8 ]
155 m i n ), 术中均未采用肺 自动钉合切 割器( en do G IA s t a pl er) 等一次性进 口耗材� 术后平均 1 2 d) �全组未发生大出血� 支气 管残端瘘 等严重并发 症, 无 手术死亡病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体会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体会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体会发表时间:2013-03-18T13:28:35.7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丁庆国1 洪琼川2 麻成方2 李绍鹏2 [导读] 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

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肺大疱切除术安全可靠。

丁庆国1 洪琼川2 麻成方2 李绍鹏2(1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硕士研究生 519000)(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胸外科 518116)【摘要】目的介绍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探讨该手术方式在自发性气胸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总结分析该科2010年5月~2011年10月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7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

结果 78例患者在全麻下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切除肺大疱或肺尖部边缘不良肺组织,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转开胸或增加辅助切口,平均手术时间38 m in,术后使用止痛药的平均时间为1.8d。

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平均时间3.6 d。

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

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肺大疱切除术安全可靠。

【关键词】单操作孔胸腔镜自发性气胸微创治疗【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047-01 自发性气胸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常规开胸手术及胸腔镜微创手术。

胸腔镜手术方式常规为三孔胸腔镜手术方法。

本院自2010年5月~2011 年10月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7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33.2岁。

均为自发性气胸患者,气胸发生于双侧3例,右侧39例,左侧36例。

首次发生气胸33例,复发性气胸45例。

临床表现为突发胸痛、胸闷,或伴有呼吸困难和咳嗽等。

胸部X线片示:均发生气胸。

部分患者术前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肺大泡29例,其中双侧肺大泡8例,单侧肺大泡21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作者 : 李畅波 ,-a :bh76 6.o Emi l cy1@13cr lc n
3 讨

肺大疱破 裂是 自发性气 胸最常见 的原 因, i L u
等 根据 内镜探 查所见将 肺大疱分 为 以下几种 类
型: 1 肺尖瘢痕。( ) () 2 胸膜下小疱 ( l ) I : b b : 型 单 e
16 18
G a g i dc ZJ un ZSp 2 1 V 13 No 9 u n x Me i o r a , e . 01 , o. 3, . a
胸腔镜治疗 自发性气胸 7 例 的体会 3
张 眷 李畅波 黄 国武 禹德 富 杨钧铭 梁璃 汇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七 附属医院暨梧州市工人医院心胸外科 , 梧州市 530 ) 40 1
治疗 效果 。手 术成 功 的关键 是切 开肺 大疱 后 , 确切 缝
面没有特征性的苍白色肺大疱壁 , 需要 良好的暴露和 逐步进行鼓肺检查 , 才能发现肺破裂 口。我们常用的
方法是在保证胸腔镜适当视野的前提下 , 持续鼓肺并 保持一定 的压力 , 冲洗管在肺表 面 ( 用 包括 叶间) 逐 面淋水检查 , 这样一般都能发现漏气部位 。在缝合切 口、 放置胸管接水封瓶后 , 再反复鼓肺 , 证实无漏气后 才结束手术 。本组有 1 例患者术前仅为少量漏气 , 但 经胸腔闭式引流 1 0d后 , 漏气仍无改善 , 为 V T 改 A S 治疗 , 中检查仅 在 肺 尖 处 有小 片 苍 白区 , 呈 凹 凸 术 且 不平 , 给予缝扎 , 但术毕检查仍有漏气 , 拆除缝线后再
提起并作为基底部 的标记 , 再用 E d-I no A在缝线下 G 切除缝合肺大疱。对于多余 的囊壁 , 视实际情况 , 在
缝合基底部 时一起用 E d.I noGA缝合切 除; 或将囊 壁 反转贴附于保 留的肺 表面 , E d—I 用 noGA在基底 部缝 线下作缝合切除。这样的处理方法能确保肺大疱漏 气 的部 位 能 得 到 较 好 的缝 合 , 少 复 发 的概 率 。 减 () 2 寻找漏气点 : 一般情况下 自发性气胸术前均有漏 气点存在 , 对于开放性手术 , 经胸腔注水浸泡 、 鼓肺等 检查很容易找到漏气点 。胸腔镜手术时 由于鼓肺后 胸腔的视野会明显受限 , 有时很难发 现确切 的漏气 点, 尤其是当破裂 口 并非在常见的肺尖时。对于反复 发作 的自发性气胸 , 肺表面常有不同程度 的粘连 , 表
以直接用内镜下切割缝合器 ( noGA) E d—I 闭合的肺大 疱, 在第 4 肋问背阔肌外缘作 13e . m的Toa 穿刺孔 r r c 作为主要操作孔 ; 另在胸大肌外缘或锁骨中线第 2肋 间, 05c 作 . m的 Toa穿刺孔作为辅助操作 口。如考 r r c
虑术中需要手工缝合较多, 则在背阔肌外缘与胸大肌 外缘的第 4 间作 一 3~ m 的切 口( 肋 5e 不做肋 骨撑
广 西 医学 2 1 年 9月 第 3 01 3卷 第 9期
16 19
个 , 膜下 , 胸 直径 <1c l型 : 个 , 膜 下 , 限于 m;I 多 胸 局
的角度 , 这样操作所需 的时间会增多 , 但能确保有效 缝合 , 达到开放性手术的治疗效果 , 减少复发率 。缝 线打结使用外科结 , 能增加线结 的可靠性 。( ) 4 预防 复发 : 大部分肺大疱术后仍有复发倾 向 , J因此胸膜 固定术是预防肺大疱术后复发的主要办法。常用 的 胸 膜 固定 办法有 干 纱 布 摩 擦 壁层 胸 膜 、. % 碘酒 涂 25 擦壁层胸膜 、 胸膜切除术等。预 防 E d —I noGA钉孔或 缝线孔可能存在的漏气 , 我们在缝合边缘应用生物纤 维蛋白凝胶或可溶性止血纱布贴敷 , 纤维蛋 白凝胶贴 敷后 1 即快速溶解 , 0s 成为黏附力较强的胶体 , 到 起
C T检查确诊 为单侧气胸 , 明确诱发 因素 ( 有 剧烈运 动、 咳嗽等 )2例 , 4 胸闷 6 例 , 1 呼吸 困难 l , 8例 胸痛
2 , 0例 伴有胸腔积液 6例 ; 于左侧 2 位 9例 , 右侧 4 4 例。肺压缩 3 % ~ 0 3 例 , 0 5 % 3 肺压缩 > 0 4 5 % 0例 ; 首次发病 5 例 , 1 复发 2 例 ; 2 病程 2h至 1 。6 5d 5例 术前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1 至 1 , 3h 2d 效果不佳 。 12 手术方法 7 例均双腔气管插管, . 3 静脉复合全身
(5 : 4 1 )207—20 8 . 4
下肺小疱漏气 。( ) 3 正确使用 E d—I V T 术置 n o A: A G S 入 E d.I n o A的位置相对固定 , G 因此 , 能否将要缝合的 肺大疱调整到 E d—I no A缝合所需 的角度 , G 成为是否 能正确使用 E d—I n o A的关键。我们利用缝线将要缝 G
开) 。以上切 口的选择均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灵活 选择 , 以暴露和操作方便为原则。 手术先剪开肺大疱以探明基底部 , 如基底部较浅、 较小者采用结扎或缝扎法; 基底宽或较深的肺大疱、 巨 型肺大疱, 则在肺大疱基底部作 1 针或数针牵拉缝线 , 将基底部提起并作为基底部的标记 , 应用 E d.I no A切 G 除肺大疱, 切除部位选择在肺大疱的基底部与正常肺 组织交界处, 并切除少量正常肺组织。对于受损严重、 有成串囊疱形成的患者则行肺部分切除。手术原则是 尽可能切除病变, 又避免切除过多的肺组织 , 以免影响
1 个肺 叶;l : I型 多个 , l 胸膜下 , 跨肺 叶。( ) 大疱 3肺 ( u a) I : bUe : 型 单个 , 薄壁, 直径 >1 m; U型 : 个或 c 1
多个肺 大 疱合并 胸 膜 下 微 小 疱 , 限于 1 肺 叶 ;l 局 个 I I
型: 弥漫性大疱性肺气肿 , 跨肺 叶。 目前 V T A S是治 疗自 发性气胸的常用方法 , 其疗效确切 、 美观, 是胸部 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之一。 我们应用 V T 治疗 自发性气胸取得较好 效果 , A S 主要有 以下体会 :1 肺大疱的处理 : () 处理肺大疱时, 我们均纵行切开 , 从里 面暴露空腔 , 充分打开大泡 内 纤维分隔 , 直至暴露基底部 中央相对正常的肺 实质 , 如基底部较深、 较大 , E d -I 用 n o A直接缝合 困难 时, G 先在肺大疱基底部作 1 针或数针牵拉缝线将基底部
次用 胸 腔镜 检查发 现 在 叶间有 一直径 04c 的胸 膜 . m
合基底部 的漏气部位。




[ ] P s i , o C, us gr c . fcec f ie- 1 asc B B m Has ne t 1E i n y do lk i K, a i ov
a sse h r cc s r e y f rp i t n e o d r p n a s i d t o a i u g r o rmay a d s c n a y s o t - t
封堵针孔 的作用 , 联合干纱布摩擦壁层胸膜使用 , 效
果更好 。( ) 5 胸腔 粘连 : 胸腔粘连是 自发性 气胸 , 尤 其复发性气胸患者常见并发症 , 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手 术绝对禁忌证 。对于胸顶等部位粘连 的分离 , A S V T 较常规开胸手术有更好 的操作视野 , 熟练使用胸腔镜
电钩、 等离子 P K刀、 超声刀等 , 大部分粘连都会得到 较好分离。自发性气胸致胸腔粘连部位 、 程度 , 术前
胸部 C T片都能较准确 了解 , 这也有利 于我们术前设 计手术切 口, 以避开胸腔粘连严重的部位进镜 。对于 有些不可 回避 的侧 胸壁粘 连 , 先试 用 “ 可 手指会 师 法”5 _分离粘连 , 对仅为疏松粘连 的病例 , 可在取得 进镜及初步操作空间后 , 再继续尝试用 V T 分离其 AS 他部位的粘连。若 V T 下操作确实有 困难 , AS 则果断 转常规开胸手术 。 综上所述 , 自发性气胸 是 V T 的最佳适 应证 , A S 熟练的胸腔镜操作技术 , 可以达到常规开放性手术 的
术中见各种类型肺大疱破裂引起 的气胸 6 7例 , 肺囊肿破裂漏气 6 。手术直接缝合肺大疱 1 , 例 5例 用 E d—I 除、 合肺 大疱 4 noGA切 缝 9例, 肺楔形切除 9 例。肺缝合边缘用生物纤维蛋 白胶或可溶性止血方 纱覆盖。手术时间 2 8 i, 6— 5mn 平均 4 i; 1 n 术中出 m 血2 0~10m , 5 l平均 6 l术后置管 l一 , om ; 3d 平均 13d . 。术后病人痛苦轻 , 咳嗽、 咳痰有力 , 无术后 出 血、 胸腔感染等并发症 , 无死亡病例 。7 3例均一次手 术成功 , 治愈出院 , 随访 1 年以上无复发。
【 摘要】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 A S 治疗 自发性 气胸 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V T V T) A S治疗 自
发 性 气胸 7 3例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 结果 7 3例 患 者 均 完成 手 术 , 愈 出 院 , 访 1年 无 复 发 。 结 论 应 用 治 随 VT A S治疗 自发性 气胸 疗效 确切 , 作 熟练 的胸 腔镜 手 术可 以达到 常规 开胸 手 术的 治疗效 果 。 操
no s nu toa [ ] A n hrcS r,9 8 6 ( ) eu emo rx J . n T oa ug 19 , 5 2 : p h
3 4—3 2 27.
[] 陈焕 文 , 2 杜
铭, 吴庆琛 , 单操作 孔胸腔镜手术 治疗 等.
自发 性 气 胸 4 2例 临 床 分 析 [ ] 重 庆 医学 ,00 3 J. 21 ,9
l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 资料 自发性气胸患者 7 . 3例, 中男 3 其 4 例, 3 例, 女 9 年龄 1 ~ 8(9 2 1 . ) 8 7 4 . 士 52 岁。术前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