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清洁生产典型技术与模式

合集下载

射阳县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

射阳县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

第57卷 第12期 广 东 蚕 业 Vol.57,No.12 2023年12月GUANGDONG CANYE Dec . 2023·5·DOI :10.3969/j .issn .2095-1205.2023.12.02射阳县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李志文(射阳县特庸镇人民政府 江苏盐城 224313)摘 要 种桑养蚕是射阳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良好的资源优势。

研究射阳县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文章根据射阳县种桑养蚕产业发展现状,就其产业化发展中环境污染、用种安全、生产设施、市场监管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射阳县;种桑养蚕;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3)12-05-03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射阳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种桑养蚕产业,针对这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对策,有利于射阳县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帮助广大农民持续拓展增收渠道,全面提高经济水平。

对于射阳县而言,种桑养蚕产业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通过研究该产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可以促进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态效益。

与此同时,推动射阳县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对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增强产业韧性等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在不断的实践下,射阳县将从整体上实现种桑养蚕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1射阳县种桑养蚕产业现状射阳县位于江苏省盐阜平原东部,地处陆地与海洋分界线的交叉点,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而湿润。

全县境内地势略呈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间低的状态,在北部偏东处有苏北灌溉总渠,偏西部与射阳河、滨海县相邻。

农村清洁生产模式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农村清洁生产模式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农村清洁生产模式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农村清洁生产模式在环境治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

随着农业活动不断增加,农村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包括水源污染、土壤退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

采用清洁生产模式不仅有助于减轻这些环境压力,还能提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清洁生产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废物生成和降低能源消耗,以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这一模式关注的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改进,而不仅是产品的末端处理。

因此,在农村区域实施清洁生产,意味着需要从生产源头入手,改进耕作方式、生产流程和管理理念。

推动农田清洁生产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还能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一方面,合理施肥和科学用水将减少肥料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从而降低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研究表明,采用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施肥能够显著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种植覆盖作物和采用轮作制度有助于维持土壤的生态功能,提高土壤质量,使之能够更好地支持农作物生长。

畜牧业也在清洁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优化饲养管理和粪便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传统畜牧业往往使用高浓度、低效的饲料,这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还有可能造成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流失。

采用先进的饲养技术和饲料管理,可以提升动物健康水平、提高出栏率,并且降低环境污染。

同时,通过建立沼气工程,这些养殖场可以有效处理废弃物,将废物转变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实现能源的再循环。

乡村清洁生产还包括推广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以及有机农业等新兴发展模式。

这些模式强调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注重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种植坚持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品,强调利用自然界的力量维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种植多样化作物,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产力。

此外,有机农业虽需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但它在提供食品安全的同时,提高了环境治理的效果。

在水资源管理上,清洁生产模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太湖地区水稻清洁生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太湖地区水稻清洁生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1 水 稻 清洁 生 产现 状
障体系等五大体系 , 特别是对优质稻米建立了清洁生产的系
统配 套技 术规程 。
2 主要 研 究内 容
() 1 生产基地清洁评价 ( 无公害或绿色)与持续改 良技 术。( ) 2 优质高抗水稻 品种的筛选与应用。( ) 3 以秸秆全量 还田为中心 的再生 资源综合 利用实用技术 。( ) 4 增施有机肥 的土壤培肥技术 。( )以 “ 5 精苗 、 扩行 、定肥 、 控水 、 稳健 ” 为中心 的精确定量化栽 培技术。 ( ) 高效低毒低残留和 6 以“ 生物农药 ”为 中心 、大幅度减少农药使 用量 ( ) 次 的降污综
完 整 的稻 米 清 洁 生 产概 念 , 时稻 米 消 费者 也 尚未 把 安 全 卫 同
3 1 太湖地 区水稻 清洁生产的定位 .
太湖地区地处长江下
游, 水资源丰富 , 气候条件 十分有 利于水稻生长。但随现代
工 业 的发 展 , 态 环 境 问题 日益 突 出 , 湖地 区工 业 经 济相 生 太
长效管理 , 确保稻米的安全。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与管理体 系的试验示范研究 中, 已制订 了农产品质 量安全生产技术规 程体 系、 标准体 系、 检测 体系、市场管理 体系和政策法 规保
必要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 足人们的需要 又可合理使用 自然 资源和能源 、 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 和措 施, 其实是一
在绿色农业生 产资料开发上 , 主要侧重于高效缓释肥及生物
收稿 日期 :2 0 -1 一2 09 O 9

农药两个方面, 对现 行的农业生产 技术改革主要体现在作物
合植保技术。 3 主要研究成果
水稻清洁生产是 改善我 国稻米安全卫生质 量的根本途 径,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的无公害稻米 、 绿色食品稻米和有机 稻米三种生产方式代表了水稻清洁生产 的初 、 高三个水 中、

各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各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各行业清洁生产方案清洁生产是指通过有效地管理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策略。

各行业都可以通过采取清洁生产方案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下是一些行业的清洁生产方案。

1.农业行业:-推广有机农业:使用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使用天然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水稻田生态种植:采用水田和陆地相间的种植方式,减少化肥施用,提高水稻产量,并且降低对水质的污染。

-农业废弃物利用:将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进行生物质发电或生物质燃料制造,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负担。

2.工业制造业:-节能减排:通过更新设备、改善生产工艺和优化能源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物排放。

-原料循环利用:将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水资源管理:采用循环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污染。

3.建筑业:-节能建筑设计: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改善建筑保温和通风系统,减少能源消耗。

-再生建材使用:使用再生建材,如再生混凝土和再生木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安装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实时监测和管理能源消耗。

4.餐饮行业:-食品损耗管理:优化菜单和库存管理,减少食品浪费。

-环保包装:采用可降解或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减少塑料污染。

-能源节约:采用高效设备,如节能厨具和节能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5.电力行业:-清洁能源发电:增加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的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高效燃煤电站:优化燃煤电厂的工艺,提高发电效率,并减少污染物排放。

-能源储存技术:研发并应用储能技术,如电池储能和水泵蓄能等,以平衡电力供需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6.科技行业:-绿色生产: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电子产品的有毒物质含量。

-碳足迹管理:推动公司使用清洁能源和实施节能措施,减少碳排放。

-资源回收:推广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第六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的决定-苏政发[2011]57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第六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的决定-苏政发[2011]57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第六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的决定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第六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的决定(苏政发〔2011〕5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近年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形成了一大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成果,对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表彰先进,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组装集成与推广应用”等50个项目第六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8项。

希望各获奖单位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事业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全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战线要向获奖单位学习,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步伐,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三日附件:第六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获奖名单一、一等奖(一)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组装集成与推广应用完成单位:东海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等8个单位完成人:邓建平、王才林等30人(二)发酵床养猪技术创新研究与集成推广完成单位:阜宁县畜牧兽医站等8个单位完成人:掌子凯、赵廷军等30人(三)设施西瓜新品种及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推广完成单位:南京市农林园艺技术推广站等10个单位完成人:羊杏平、周军等30人(四)小麦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栽培技术集成推广完成单位:扬州大学等10个单位完成人:郭文善、王龙俊等30人(五)主要设施花卉品种和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完成单位:南京农业大学花卉研究所等8个单位完成人:陈发棣、瞿辉等30人(六)基于微孔增氧河蟹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完成单位: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等10个单位完成人:张永江、史志中等28人(七)江苏白羽肉鸡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应用完成单位: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0个单位完成人:顾云飞、顾玉萍等30人(八)江苏省稻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完成单位:江苏省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等10个单位完成人:徐茂、陈光亚等29人二、二等奖(一)出口蔬菜质量控制技术集成与推广完成单位:徐州市蔬菜研究所等4个单位完成人:孟雷、韩振亚等25人(二)设施草莓新品种与新技术示范推广完成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等6个单位完成人:赵密珍、吴伟民等25人(三)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品种淮麦20推广完成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等7个单位(四)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完成单位: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等8个单位完成人:王珏、马拯胞等25人(五)青虾优质种苗规模化繁育及高效养殖示范推广完成单位: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等8个单位完成人:周国勤、蔡永祥等25人(六)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育及标准化养殖示范推广完成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8个单位完成人:张家宏、寇祥明等25人(七)中粳稻新品种连粳4号和连粳6号的推广应用完成单位: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8个单位完成人:徐大勇、杜永等25人(八)速生抗逆杨树、柳树新品种及增益技术推广完成单位:江苏绿宝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等8个单位完成人:王保松、梁珍海等25人(九)“水稻+X”高效模式推广与应用完成单位: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8个单位完成人:季国军、黄少华等25人(十)黑莓优良品种及高效栽培和加工技术推广应用完成单位: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6个单位完成人:李维林、吴文龙等25人(十一)番鸭产业化技术集成与推广完成单位: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等8个单位完成人:杨廷桂、段修军等24人(十二)果树优新品种培育及技术集成推广完成单位:江苏省丰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等8个单位完成人:陈绳良、朱守卫等25人(十三)水稻重大害虫监控技术集成及防治模式创新与推广完成单位:扬州市植保植检站等7个单位(十四)江苏省农民培训机制研究与推广应用完成单位: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8个单位完成人:田玉斌、蒋平等25人三、三等奖(一)生猪适度规模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完成单位:苏州苏太企业有限公司等5个单位完成人:黄雪根、黄瑞华等20人(二)应时鲜果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及推广完成单位:句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5个单位完成人:张世军、李国平等20人(三)绿色江苏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关键技术推广完成单位: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5个单位完成人:张纪林、蒋志新等20人(四)渔业产品药物残留监控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推广完成单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5个单位完成人:吴光红、张美琴等20人(五)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完成单位: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3个单位完成人:肖宏儒、宋卫东等9人(六)生猪“高热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完成单位: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5个单位完成人:XXX海、刘耀兴等18人(七)西兰花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完成单位:南通市农业科技与对外经济合作交流中心等5个单位完成人:袁春新、黄耀如等20人(八)全量麦秸机械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示范推广完成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5个单位完成人:张洪熙、陈震等20人(九)“雪山鸡”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完成单位:常州市畜牧兽医站等5个单位完成人:程立力、奚德华等20人(十)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在太湖流域的集成与推广完成单位:常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等5个单位完成人:陈耀炳、顾建华等20人(十一)江苏省营造林信息管理系统研建与推广应用完成单位:江苏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完成人:王国洪、刘斌等20人(十二)优质抗条新品种武运粳21号的育成与推广完成单位: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等3个单位完成人:钮中一、郜思宁等20人(十三)稻麦周年高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完成单位:海安县农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5个单位完成人:林昌明、吉剑等20人(十四)太湖流域稻田环境评价及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完成单位:常州市农畜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4个单位完成人:翟云忠、徐加宽等20人(十五)淮北石灰性土壤水稻僵苗防治技术推广完成单位:淮安市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等5个单位完成人:张杰、刘庆淮等20人(十六)水稻优质清洁生产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推广完成单位:扬州大学等5个单位完成人:张洪程、霍中洋等20人(十七)盐城市耕地质量演变趋势研究及应用完成单位:盐城市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等5个单位完成人:秦光蔚、崔世明等20人(十八)太湖鸡推广及产业化开发完成单位:无锡市祖代鸡场有限公司完成人:潘如芳、杨钧伟等15人(十九)优质黄鸡高效养殖技术推广完成单位:盱眙县良种畜禽养殖场等5个单位完成人:顾勇、颜军等20人(二十)高效植保机械示范推广完成单位: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等5个单位完成人:陈新华、刘卫华等20人(二十一)纯白金针菇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完成单位:灌南县蔬菜办公室完成人:贾金川、范育明等20人(二十二)南林系列杨树新品种扩繁与配套栽培技术集成完成单位:宿迁市林业技术指导站等5个单位完成人:袁成、卢克成等20人(二十三)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完成单位:如皋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等2个单位完成人:秦建国、苏建平等18人(二十四)优质瘦肉型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完成单位:东海县兽医卫生监督所完成人:唐式校、孟宪武等18人(二十五)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完成单位:江苏省农业信息中心完成人:吴建强、傅坚列等20人(二十六)杂交粳稻常优1号的推广应用完成单位: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5个单位完成人:端木银熙、林一波等20人(二十七)农村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技术完成单位:常州大学等5个单位完成人:张文艺、管红良等20人(二十八)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技术推广与应用完成单位:溧阳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等5个单位完成人:李建卫、狄田荣等20人——结束——。

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7年第04期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1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图1)“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 ℃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

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2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图2)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3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

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清洁生产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案例

清洁生产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案例

清洁生产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案例清洁生产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视,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正在向更加环保和高效的方向转型。

清洁生产不仅仅限于减少污染和废物,它还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与水资源,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实现产业的绿色化。

在许多农村地区,传统农业与工业生产由于技术落后、管理不善、对环境的忽视,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

因此,推动清洁生产理念在农村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并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几个成功实践清洁生产理念的案例。

### 案例一:生态农场的建立与推广某农村地区通过打造生态农场,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些生态农场采用无农药或低农药、施用有机肥料等方式,在保障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共同学习并推广生态种植技术。

他们通过轮作、间作等方式改良土壤,提高了土壤肥力,并且通过引入生物防治技术,有效控制了病虫害。

与传统农业相比,这种清洁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还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生态产品需求的增加,这些生态农场逐渐获得了更好的市场价格,使得农民获得了更高的收入。

不仅如此,该地区的水源、土壤和空气环境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 案例二:社区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另一农村案例则充分体现了清洁生产在废物管理领域的重要性。

一些地区在社区内推行垃圾分类,通过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减少了废物的产生。

实施初期,当地政府组织了系列宣传活动,以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社区设立了多个分类垃圾桶,引导居民将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分开。

随后,这些可回收物被地方的回收企业进行集中处理,如塑料瓶、纸张等都被重新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这项措施让居民意识到垃圾问题的重要性,不仅提升了环保意识,还促成了社区内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农业清洁生产典型技术与模式黄小洋1,2王海芹2(1苏州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南京江苏省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站)摘要:关键词: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等农资大量施用,导致有机肥的施用量也不断减少,给农业环境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土壤理化性状失衡,水质恶化,农田大气质量下降、农村环境不断恶化。

农业清洁生产是有力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现将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站近年来在重点流域面源污染防治的过程中探索出的几种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总结如下:1、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此模式主要以农业废弃物(特别是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为导向,通过大型沼气专业化生产,围绕“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延伸出来的产业生态链体系。

沼气可以用以发电,或通过燃烧来取暖供热;沼渣可加工成各种专用有机肥,还可以开发成动植物生长的营养基质;沼液可用来生产各种专用液态有机药肥以供种植业的用,或制成态饲料供养殖业利用。

是一种即低碳又环保的农业清洁生产方式。

此模式适用范围广,平原和丘陵山区均能适用,而且能适应北方冬季低温气候。

平均每亩效益7000元,比传统的经营方式效益提高4至5倍。

能消除畜禽养殖粪便对当地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使用该有机肥还能改良土壤。

要求有一定规模(200亩左右)的种植业生产基地和2000头左右生猪存栏量养殖规模,农民居住相对集中,以便沼气供热。

典型案例:江苏省吴江市东之田木农业生态园拥有生产基地120亩,种植秋月梨和翠冠梨,同时利用梨园土地种植蔬菜,并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和放养草鸡。

生态园采用果园休眠期间作蔬菜,蔬菜下脚料喂养猪禽,畜禽粪便发酵产沼气,沼渣再返田作有机肥。

2005年始,以东之田木农业生态园为龙头,成立“松陵蔬果专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民74户,其中经营果树45户,蔬菜16户,养猪13户,合作社经营土地达到547亩,2007年生态园生产柑桔和鲜梨200万kg,蔬菜10万kg,草鸡20万羽,鸡蛋5万kg,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

图1 江苏省吴江市东之田木农业清洁生产模式2、以腐生食物链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此类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养殖业粪便+蚯蚓(蝇蛆)养殖+种植业”。

即一般利用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辅以一定的作物秸秆)作为基质养殖蚯蚓,或直接用动物粪便养殖蝇蛆。

蚯蚓和蝇蛆均为高蛋白饲料,可以用于养殖和养鱼的营养饵料。

同时,养殖蚯蚓和蝇蛆后的剩余残渣是优良的有机肥,可用于大田农作物生产。

此模式需要作物秸秆,适用于有农作物种植的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不适用山区。

公司采用牛粪养殖蚯蚓模式,年消解牛粪1800吨,生产蚯蚓25吨,有机无机复合肥1000吨,扣除成本,可获利25万元。

养殖场尽量选择远离村庄的地区,周围要有种植农作物的农田,以便提供农作物秸秆。

奶牛养殖规模不少于200头,农田规模不少于200亩。

典型案例:江苏省扬州市华兴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于一体的私营企业。

公司与扬州大学环境研究所合作,实施牛粪养殖蚯蚓示范项目。

目前,蚯蚓养殖面积达10亩,日处理牛粪5吨。

同时,牛粪及时送往蚯蚓养殖场,用蚯蚓覆盖畜粪,无异味,无蝇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牛尿及时由蚓粪吸附或除臭,无异味,不乱流,不污染周边环境。

蚓粪制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可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保肥和平衡供应营养能力,提高农产品品质。

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养殖场的粪污处理问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

图2 牛粪养殖蚯蚓农业清洁生产模式3、立体复合种养农业清洁生产模式立体复合种养是在半人工或人工环境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它巧妙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和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

通过高技术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途径,使农业结构处于最优化状态,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发挥系统的整体性与功能整合性。

具体模式主要包括农牧、农渔、林牧、农牧渔等等。

生态立体种养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作物及动物群体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此模式适用于丘陵地区,山上可种植果树、茶叶等经济林。

典型案例:苏州市玉屏山生态园租赁3500多亩山头,其中林禽立体种养循环农业基地600亩,年养殖规模为山羊1200头、草鸡3万羽,林地种植茶叶和果树,林下放养草鸡、山羊,粪便作为有机肥。

公司产品东渚“玉屏山”牌白茶和碧螺春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草鸡、草鸡蛋已经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且均为苏州市名牌产品。

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520万元,带动农户数90多户,农民从企业获得的收入100多万元。

目前生态园已拥有绿色茶叶生产基地三个,江苏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一个,苏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一个,苏州市科普教育基地一个。

并连续三年为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林禽渔复合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此模式的基本结构是“林果业+畜牧业+渔业”。

通常是丘陵山区,在山坡地发展林果业或林草业,在林地或果园里建立畜禽养殖场,在山塘中发展水产养殖业,进而形成了“林、果、草生产单元-畜禽养殖单元-水产养殖单元”相互联系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

典型案例:江苏省江都市渌洋湖农林综合开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是以一个以林地、土地、鱼池入股为形式的林、禽、渔结合的合作社。

合作社主要经营模式有:(1)林间套种牧草养鹅。

牧草种植在林间,鹅在林间轮放或圈养,用刈割牧草来喂养,鹅在林间放养过程中,采集牧草的同时,也将汇合施在林间,有利于牧草与林间苗木的生长。

(2)鱼鸭混养。

将鱼和鸭混合养殖,鸭粪中未被吸收的有机物经转化成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饵料。

鸭能摄食漂浮在渔塘中的病鱼、死鱼,吞食鱼塘中水蜈蚣等鱼类敌害,清除池塘中生长的青苔、藻类等有害物,达到鸭促鱼、鱼鸭双丰收。

(3)禽粪肥水肥田减少饲料化肥用量。

除采用林牧结合、渔牧结合外,畜禽粪便垫草还田还林,渔塘塘底还林还田等,大大减少水产养殖饲料、减少农田化肥使用,发展优质稻米生产。

合作社3000多亩鱼池每年减少饲料用量近千吨,2500亩稻田减少化肥投入50多万元,同时提高了稻、麦品质。

2009年度出栏家禽48万羽,蛋品加工销售1500吨,综合产值突破1亿元,利润1200多万元。

5、生态健康养殖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此模式将养殖废弃物生态净化安全回用、实现畜禽粪便原位降解或生态回用的既生态环保又经济卫生的畜禽养殖方式,是我省农林部门根据省情探索实践出的生态农业新模式。

养殖废弃物生态净化安全回用是在规模化畜禽养殖过程中,实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便干物被送往畜禽粪便处理中心统一制作成有机肥,污水通过高效厌氧、好氧、生物滤池、生态湿地和消毒等生态生化处理工艺对养殖场废液进行COD削减和脱氮除磷处理,建立尾水冲洗圈舍回用系统,实现规模养殖场污水零排放;对没有采用发酵床养殖的小型畜禽养殖场则采用分散养殖、集中造肥的方式,统一将粪便送往畜禽粪便处理中心统一制作成有机肥,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典型案例:江苏省江阴市科达生物牧业有限公司采用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公司总占地面积253亩,奶牛存栏560头,年产优质鲜奶2800吨。

养殖产生的污水、冲洗水必须经过封闭式厌氧发酵工艺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厌氧发酵,TS分解率65%左右,病原菌杀灭率96%以上;处理后的牛尿、冲洗水达标后用于苗木园林灌溉,干粪处理后作有机肥用于600亩无公害奶牛饲料基地的种植。

图3 生态健康养殖农业清洁生产模式6、发酵床养殖畜禽清洁生产模式发酵床养殖是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禽舍里,填入玉米秸秆、锯木屑、米糠和菌种等有机垫料,畜禽生活在这种垫料上,其排泄物被垫料中的微生物迅速降解,免去了冲洗圈舍等清洁程序,从源头上实现了养殖污染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不仅改善了养殖环境,增进了猪健康和畜产品安全,而且不需要额外占用土地来处理猪排泄物,消除了二次污染,达到污染物零排放。

典型案例:江苏省阜宁县西湖猪场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年生猪出栏量12000头,肉价高出普通猪肉8元以上,每头生猪比传统养殖的生猪可增收120元, 2008年4月投产,2009年就获利140万元。

该案例把养殖模式从原来的传统模式向生态养殖发展,对解决发展畜牧生产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矛盾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在保育和育成猪饲养过程中真正实现零排放和零污染。

对促进周边环境改善和水质好转,消除对当地生产、生活潜在危胁,基本解除了本企业畜禽粪污对周边3公里污染危胁。

7、农牧循环清洁生产模式此模式的基本结构是“畜禽养殖业+种植业”。

其基本做法是,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种植业产生的农业秸秆混合发酵,发酵后的残渣作为蘑菇培养基,种植蘑菇后的菇渣作为有机肥,种植蔬菜和果树。

利用生态拦截的手段,彻底解决因传统厌氧发酵技术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从根本上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促进种、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和发展。

该循环模式的建成既解决了养殖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次生污染,又解决了农村因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他完全隐患问题。

典型案例:无锡市天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占地200余亩,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是一家开展生态养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奶牛养殖场。

公司首创的“粪草配方”种植双孢菇,以传统奶牛养殖业为依托,利用集中隧道式发酵技术和科技手段,对奶牛场每年产生的8000余吨牛粪及周边25000余吨秸秆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养殖场污染物“零排放”的生产目标。

为了更好的实现“变废为宝”的生产理念,公司还建设粪、草→蘑菇→菇渣→有机肥→蔬菜、果树的示范生产基地,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通过发展、刺激、引导,扩大双孢菇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秸秆处理的数量。

同时研究利用生态拦截的手段,彻底解决因传统厌氧发酵技术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从根本上修复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循Array环,促进种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和发展。

公司的发展直接带动1000余户农民共同致富,年增加农民创收3000余万元,同时建设和发展了3600余亩循环农业种植基地。

图4 农牧循环清洁生产模式8、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净化循环利用清洁生产模式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将养殖塘的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完全分开。

进水系统采用PVC暗管或明渠供水。

排水系统采用生态拦截型沟渠,养殖区内养殖池塘排放的养殖尾水排放到尾水净化池进行生态拦截。

养殖尾水生态净化池总面积约养殖区占总面积的1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