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四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四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四 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目的】

验证核酸的三大组成成分。熟悉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的基本操作方法。 【原理】

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 )与脱氧核糖核酸(DNA )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而形成核蛋白。被三氯醋酸沉淀的核蛋白,先用95%的乙醇加热去除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再用1.7mol/L NaCl 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然后加入乙醇即可使核酸钠盐沉淀析出。

RNA 与DNA 均可被硫酸水解产生磷酸、含氮碱基(嘌呤与嘧啶)及戊糖(RNA 为核糖,DNA 为脱氧核糖)。此三类物质分别可按照下述原理鉴定。

1.磷酸 磷酸与钼酸铵试剂作用生成黄色磷钼酸,磷钼酸中的钼在有还原剂(硫酸亚铁)存在时可被还原成蓝色的钼蓝。根据此呈色反应即可鉴定磷酸的存在。

2.嘌呤碱 根据嘌呤碱能与硝酸银产生灰褐色的絮状嘌呤银化合物而鉴定。

3.戊糖 根据核糖经浓盐酸或浓硫酸作用则生成糠醛,后者能与3,5二羟甲苯缩合而形成绿色化合物而鉴定。

CHO

C H C H C H CH 2OH

OH OH OH O

CHO

O

H CH 3

C

O

CH 3

O

C

H 3OH

-H 2O

核糖

3,5-二羟甲苯

糠醛

绿色化合物

脱氧核糖在浓酸中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它和二苯胺作用生成蓝色化合物。

CHO C H C H C 2OH

H H O -H 2O

浓酸脱氧核糖

蓝色化合物

CHO C H C H C H CH 2OH

H OH OH ω-羟基-γ-酮基戊醛

二苯胺

【器材】

剪刀、镊子、玻棒、滤纸、试管、试管架、蒸发皿、匀浆器、离心机、沸水浴箱。 【试剂 1.生理盐水。

2. 0.12 mol/L三氯醋酸溶液。

3. 95% 乙醇。

4. 10% NaCl溶液

NaCl 10g溶于蒸馏水中,加至100ml。

5. 0.92 mol/L H2SO4

取浓H2SO4(比重1.84,含量98%)5ml加入蒸馏水中,加水至100ml 。

6. 钼酸铵试剂

钼酸铵3g,溶于70ml蒸馏水中,逐渐加入浓 H2SO4 14ml ,冷却后再加至100ml,混匀备用。

7. 硫酸亚铁试剂

硫酸亚铁10.6g,硫脲5g,加蒸馏水溶解并加水至500ml,冰箱内保存备用。

8. 浓氨水。

9. 0.29mol/L AgNO3

取AgNO3 5g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于棕色瓶避光保存。

10. 3,5二羟甲苯试剂

取浓盐酸100ml,加入FeCl3·6H2O 100mg 及二羟甲苯100mg混匀溶解后,置于棕色瓶中。临用前配制,冰箱保存。(市售3,5二羟甲苯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用苯重结晶1~2次,并用活性碳脱色后方可使用)。

11.二苯胺试剂

取1g纯的二苯胺溶于100ml冰乙酸中,加入2.75ml浓硫酸,盛于棕色瓶中,临用前配制。

【操作】

1.核酸的提取与分离:

(1)将新鲜猪肝剪碎置于匀浆器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制成匀浆。

(2)将5ml肝匀浆置于离心管内,立即加入0.12mol/L三氯醋酸5ml,用玻棒搅匀,静置8分钟后离心。

(3)倾去上清液,加95% 乙醇5ml,用玻棒搅匀,再用带有长玻管的木塞塞紧离心管口,在水浴中煮沸2分钟,冷却后离心。

(4)将离心管倒置于滤纸上,使滤纸吸干乙醇。沉淀中再加入10% NaCl溶液4ml,置于沸水浴中加热8分钟,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取出冷却后再离心。

(5)将上清液倾入另一离心管内,再离心一次,去除可能存在的微量残渣。将上清液倒入烧杯内。

(6)取等量的在水浴中冷却过的95% 乙醇逐滴加入小烧杯内,即可见白色沉淀逐渐析出。静置10分钟后,将小烧杯中沉淀物移入离心管内离心,弃去上清液即得到核酸钠的白色沉淀。

2.核酸的水解

在含有核酸钠的离心管内加入0.92mol/L的H2SO4 4ml,用玻棒搅匀,再用带有长玻管的软木塞塞紧管口,在沸水浴中加热15分钟。

3.核酸组成成分的鉴定

(1)磷酸的鉴定:按下表操作。

表3-3 核酸中磷的鉴定

加入物(滴)测定管对照管

核酸水解液5滴-

0.92mol/L H2SO4溶液-5滴

钼酸铵试剂3滴3滴

硫酸亚铁试剂10滴10滴

(2)嘌呤碱的鉴定:按下表操作。

表3-4 嘌呤碱的鉴定

加入物(滴)测定管对照管

核酸水解液10滴-

0.92mol/L H2SO4溶液-10滴

浓氨水数滴(使呈碱性)数滴(使呈碱性)

0.29mol/L AgNO35滴5滴

观察加入AgNO3后有何变化。静置15分钟后,再比较两管的沉淀.

(3)核糖的鉴定:按下表操作。

表3-5 核糖的鉴定

加入物(滴)测定管对照管

核酸水解液4滴-

0.92mol/L H2SO4溶液-4滴

3,5-二羟甲基试剂6滴6滴

混匀,放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观察两管颜色有何不同。

(4)脱氧核糖的鉴定:按下表操作。

表3-6 脱氧核糖的鉴定

加入物(滴)测定管对照管

核酸水解液10滴-

0.92mol/L H2SO4溶液-10滴

二苯胺试剂15滴15滴

混匀,放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观察两管有何不同。

【结果及分析】

观察各测定管颜色及沉淀的生成情况,并与对照管相比有何不同,并解释其原理。【思考题】

1.RNA与DNA的组成成分有何异同?

2.DNA二级结构有何特点?

金矿提炼技术简介

金矿提炼技术简介 金在矿石中的含量极低,为了提取黄金,需要将矿石破碎和磨细并采用选矿方法预先富集或从矿石中使金分离出来。黄金选矿中使用较多的是重选和浮选,重选法在砂金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浮选法是岩金矿山广为运用的选矿方法,目前我国 80% 左右的岩金矿山采用此法选金,选矿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破碎与磨矿 据调查,我国选金厂多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碎,采用标准型圆锥碎矿机中碎,而细碎则采用短头型圆锥碎矿机以及对辊碎矿机。中、小型选金厂大多采用两段一闭路碎矿,大型选金厂采用三段一闭路碎矿流程。 为了提高选矿生产能力,挖掘设备潜力,对碎矿流程进行了改造,使磨矿机的利用系数提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多碎少磨,降低入磨矿石粒度。 (二)重选 重选在岩金矿山应用比较广泛,多作为辅助工艺,在磨矿回路中回收粗粒金,为浮选和氰化工艺创造有利条件,改善选矿指标,提高金的总回收率,对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山东省约有 10 多个选金厂采用了重选这一工艺,平均总回收率可提高 2% ~ 3% ,企业经济效益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可得数百万元的利润。河南、湖南、内蒙古等省(区)亦取得好的效果,采用的主要设备有溜槽、摇床、跳汰机和短锥

旋流器等。从我国多数黄金矿山来看,浮—重联合流程(浮选尾矿用重选)适于采用,今后应大力推广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提倡能收、早收的选矿原则。 (三)浮选 据调查,我国 80% 左右的岩金矿山采用浮选法选金,产出的精矿多送往有色冶炼厂处理。由于氰化法提金的日益发展和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精矿运输损失,近年来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采取就地处理(当然也由于选冶之间的矛盾和计价等问题,迫使矿山就地自行处理)促使浮选工艺有较大发展,在黄金生产中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通常有优先浮选和混合浮选两种工艺。近年来在工艺流程改造和药剂添加制度方面有新的进展,浮选回收率也明显提高。据全国 40 多个选金厂,浮选工艺指标调查结果表明,硫化矿浮选回收率为 90% ,少数高达 95% ~97%; 氧化矿回收率为 75% 左右 ; 个别的达到 80% ~ 85% 。近年来,浮选工艺流程的革新改造以及科研成果很多,效果明显。阶段磨浮流程,重—浮联合流程等,是目前我国浮选工艺发展的主要趋势。如湘西金矿采用重—浮联合流程,进行阶段磨矿阶段选别,获得较好指标,回收率提高 6% 以上;焦家金矿、五龙金矿、文峪金矿、东闯金矿等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又如新城金矿,原流程为原矿直接浮选,由于含泥较高(矿石本身含泥高,再加采矿尾砂胶结充填强度不够,带入部分泥砂)使选矿指标连续下降。经考查试验,采用了泥砂分选工艺流程,回收率由 93.05% 提高到

实验九-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七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原理】 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孩酸(DNA)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核蛋白可被三氯醋酸沉淀,再用95%乙醇加热可以除去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然后用10%NaCl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加入醇可使核酸钠沉淀析出。 先用水由动物肝中提出核蛋白,再籍酚将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键断裂,并用乙醚抽提去蛋白质及其它杂质,最后用乙醇将核酸沉淀。 核酸(RNA、DNA)可被硫酸水解产生磷酸。有机碱(嘌岭、嘧啶)和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此三类化合物可用下列方法鉴定之。 1、磷酸:能与钼酸试剂作用生成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成兰色的钼兰。常用的还原剂有氨基苯磺酸、氯化亚锡,维生素C等。 H3PO4+12H2MoO4→H3PO4·12MoO3 + 12H2O H3PO4·12MoO3H3PO4·6MoO3·3Mo2O5 2、嘌呤碱:能与苦 味酸作用形成针状结晶 3、戊糖: (1)核糖:经与强酸 (盐酸与硫酸)共热生成 糠醛,后者可与3;5二羟 甲基苯缩合成绿色化合 物。 (2)脱氧核糖:在强 酸中加热,可生成ω—羟 基γ—酮基戊醛,后者再 与二苯胺作用生成一蓝 色化合物。 上述二反应如下 【操作】

(一)核酸提取 l、用酚提取法: (1)取小白鼠一只,断头处死,剖腹取肝,置于研钵中,加入玻璃少许,研磨至糊状后,加入蒸馏水3ml,继续研磨约三分钟。 (2)于该研钵中再加酚液5ml,研磨约十分钟后,倒入—-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约2000转/分钟)。 (3)用毛细管将上液吸出,置于一圆底离心管中,加乙醚2ml,用拇指将管口按住,用力振摇1—2分钟(提出酚),离心5分钟后,用毛细滴管吸取全部下层液于一圆底离心管中。 (4)于该管中加入95%乙醇2ml,用玻棒搅拌约2分钟,离心3分钟,取出.去上清液,沉淀部分即为核酸。 2、用三氯醋酸提取法 (1)杀兔;取肝,称重,按每克肝脏4ml比例加入1%三氯醋酸,制成肝匀浆。每组量取肝匀浆5ml于带塞离心管中,3000转/分离心5分钟。 (2)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倾去,于沉淀中加95%乙醇5ml充分混匀,在水浴中加热至沸2分钟,注意酒精沸腾后将火关小,避免酒精蒸汽燃烧。冷却后离心。 (3)倾去上层乙醇液。于沉淀中再加入10%NaCI溶液4ml,置沸水浴中8分钟,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取出;冷却后再离心, (4)将上清液倾入另一离心管中,再离心一次,除去可能存在的微量残渣,将上清液倒入一试管。 取等量95%的乙醇,逐滴加入到上清液中,即可见白色沉淀逐渐出现,静置10分钟后。将其内容物摇匀后倒入一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将上液倾去,所得白色沉淀即为核酸钠。 (二)核酸的水解: 在有核酸沉淀的离心管中加入蒸馏水2ml。振摇至沉淀溶解后,加入10%H2SO42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即得核酸水解液,用流水冷却后进行下列定性试验。 (三)鉴定: l、嘌呤碱的鉴定: 取中试管一支,加入饱和苦味酸约2ml,再加入核酸水解液4—6滴,摇匀。静置于室温中,观察有无黄色针状结晶出现,。 2、脱氧核糖的鉴定:

核酸提取新技术

核酸提取新技术 核酸提取被用于许多分子生物化学试验和诊断,是克隆、转化、酶切、体外转录、扩增、测序等试验的第一个步骤。然而由于细胞内存在大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原始样品中的代谢物以及其它污染物,提取高质量的核酸并非易事。现阶段的层析柱核酸提取方法有: 1、一种新的层析柱技术-双层柱技术 时间:2012年 人物: 美国科学家丁少峰教授和刘强教授 事件: 发明了一种新的层析柱技术-双层柱技术,以及基于该新双层柱的核酸提取方法,用来克服常用的基于硅胶提取和基于阴离子交换提取核酸两者的缺点,使核酸提取方法更加简单、快速、高效、可靠,特别是在血浆和尿液的液体活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13-14。 结构: 双层柱由2种膜组成:第一层为阴离子交换膜二乙胺(DEAE),第二层为二氧化硅膜 (Fig.1)。 原理: (1)样品中的核酸结合到第一层阴离子交换膜上,起核酸浓缩器的作用, (2)已结合的核酸从第一层膜洗脱, 然后结合到第二层二氧化硅膜, 这是因为采用了双功能洗脱/结合液, 也称为耦联液, (3)最终使用低盐缓冲液将游离核酸从第二层膜洗脱,获得目的产物 (Fig.2)。 优点: (1)特别适用于分离和纯化含有极度稀释的大容量的核酸样品,例如10mL血浆或50mL尿液; (2)游离的小片段DNA(80~250bp)回收率高,可比常规硅胶提取法高出4倍, 适用于血浆及尿液游离核酸的提取; (3)不需要蛋白酶处理; (4)提供更高纯度和更少抑制剂的核酸样品; (5)洗脱的核酸可直接用于下游应用, 包括焦磷酸化激活的聚合反应(Pyrophosphorolysis Activated Polymerization,PAP)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二代测序等; (6)此外,本方法快速、简便,无需接触苯酚及氯仿等毒性强烈的有机溶剂,无需复杂繁琐的实验操作,操作全程可在短时间内完成。 以下为常用的两种方法。

c16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操作说明

c16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操作说明 仪器构造简介: 1 触控屏HID-Pro 320 2 仪器前门 3 样品盘适配器 4 LED指示灯 5 触摸感应器 1 带滤芯的枪头 2 收集管 3 枪头、洗脱管放置架 4 压板 5 样品槽(可直接放置试 剂板或加装适配器后放置 试剂条) 6 传送轨道 7 试剂条适配器

样品架穿孔工具 1 InnuPure接口 2 网络接口 3 USB接口 简易操作说明: 1.插上仪器电源线,打开仪器背部的电源开关,仪器前面LED指示灯显示红色,此时仪器 为待机状态。用手指轻触触摸感应器圆形键一秒钟(注意,不要使劲按),手指拿开后LED指示灯由红色变为绿色,此时仪器为工作状态。 开机后界面如下图所示:

Menu:菜单 Select protocol:选择程序 Tools:工具 Settings:一般设置 2.样品准备和纯化 1)样品盘放入样品架,打开夹板。 2)将试剂板放入样品槽。试剂板上的红线要 与样品槽上的红点对齐。 3)将条管适配器放入样品槽。同样适配器上 的红点要与样品槽上的红点对齐。

4)将试剂条放入样品槽。注意:有“AJ”字样的一头朝向样品盘上刻字的一边。 5)试剂条管放完后,放下压板。 6)放入枪头和收集管。注意:没放试剂条的位 置不要放。 7)将试剂条管第一和第三孔刺穿,可以使用穿 孔工具也可以使用干净的枪头。(“AJ”字样边为第一 孔) 8)将裂解后的样品加入第一孔。(具体操作详见 试剂盒说明) 9)准备好的样品盘放入仪器内,轻推,样品盘 会自动进入。

10) 根据起始样本选择合适的程序,点击开始即可。 11) 纯化完成后样品盘会自动退出,盖子盖好纯化产物放冰箱保存待用。 3. 软件功能介绍 ① 菜单: 设置新用户、设置开机密码等 ② 日期时间: 设置日期 时间 ③ 选择程序: 开始、导入、删除程序 ④ 工具: 自动校正、仪器初始化、磁力测试等仪器自检功能 ⑤ 一般设置: 用户管理、语言、更新等 ⑥ 版本信息

MATLAB 软件使用简介 轮廓线提取 实验2 图像轮廓线提取技术 实验3 RGB向量空间中的图像分割技术 实

MATLAB 软件使用简介 MATLAB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 它不但可以解决数学中的数值计算问题, 还可以解决符号演算问题, 并且能够方便地绘出各种函数图形。MATLAB自1984年由美国的MathWorks公司推向市场,现已成为国际最优秀的科技应用软件之一。 一、MATLAB 的工作界面 启动MATLAB后, 出现MATLAB命令窗口,空白区域是MATLAB 的工作区, 在此可输入和执行命令。 二、 MATLAB 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工作区输入MATLAB命令后, 按下Enter键才能执行命令。 ●MATLAB 是区分字母大小写的。 ●如果不想显示结果,只要在所输入命令的后面加上一个分号“;”即可。 如:x= 2 + 3↙ x=5 x = 2 + 3 ; ↙不显示结果5 ●如果一个表达式一行写不下,可以在行尾键入“...”来换行。 如:q=5^6+sin(pi)+exp(3)+(1+2+3+4+5) ... -5+1/2-567 ●命令行与M文件中的百分号“%”标明注释。 三、MATLAB的变量与表达式 ●MATLAB的变量名 MATLAB的变量名是用一个字母打头,后面最多跟19个字母或数字。应该注意不要用MATLAB中的内部函数或命令名作为变量名。列出当前工作空间中的变量命令为: who 将内存中的当前变量以简单形式列出; whos 列出当前内存变量的名称、大小、类型等信息;

clear 清除内存中的所有变量与函数。 ● MATLAB 常用的预定义变量 ans :保存计算结果的缺省变量;Inf 或inf :无穷大; i 或j pi :圆周率π。 ● MATLAB 的运算符 数学运算符:+,-,*, \(左除), / (右除) , ^ (乘幂) 关系运算符:<, >, <=, >=, = =(等于), ~= (不等于) 逻辑运算符:&(逻辑与), |( 逻辑或), ~( 逻辑非) ● MATLAB 的表达式及语句 表达式由运算符、函数、变量名和数字组成的式子。MATLAB 语句由变量、表达式及MATLAB 命令组成,用户输入的语句由MATLAB 系统解释运行。MATLAB 语句的2种最常见的形式为: 形式1:表达式 形式2:变量=表达式 在第一种形式中,表达式运算后产生的结果如果为数值类型,系统自动赋值给变量ans ,并显示在屏幕上。 例1:用两种形式计算3 6sin 5e ++π算术运算结果。 解:形式1: 5^6+sin(pi)+exp(3) ↙ ans = 1.5645e+004 形式2: a=5^6+sin(pi)+exp(3) ↙ a = 1.5645e+004 例2:已知矩阵 ?? ? ???=???? ??=22 11 ,2121B A ,对它们做简单的关系与逻辑运算 解:A=[1,2;1,2]; ↙ B=[1,1;2,2]; ↙ C=(A

中药提取技术与酶法提取

中草药所含成分十分复杂,既有有效成分,又有无效成分和有毒成分。为了提高中草药的治疗效果,就要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及有毒成分。因此,中草药提取对于提高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最为重要。但常用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等)在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方面,存在着有效成分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率不高等缺点。近10年来,在中药提取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这些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得中草药提取既符合传统的中医理论,又能达到提高有效成分的收率和纯度的目的。本文就这方面作一综述。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简称SC FEFE)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简称SCF)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草药有效成分进行革取和分离的新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流体(溶剂)在临界点附近某区域(超临界区)内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具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且对溶质的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的改变而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利用这种SCF作溶剂,可以从多种液态或固态混合物中萃取出待分离组分。常用的SCF为CO。,因为CO。无毒,不易燃易爆,价廉,有较低的临界压力和温度,易于安全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超临界CO。萃取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近常温的条件下提取分离,几乎保留产品中全部有效成分,无有机溶剂残留,产品纯度高,操作简单,节能。 廖周坤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夹带剂,对藏药雪灵芝进行了总皂苷粗品及多糖的苹取试验,与传统溶剂萃取工艺相比较,收率分别提高至旧.9倍和 1.62倍。何春茂、梁忠云利用超临界CO。卒取技术从黄花蒿中革取所得的萃取物中杂质(蜡状物)含量低,青蒿素提纯精制简单,收率高产品质量好。雷正杰等利用超临界CO。流体萃取技术,对厚朴的有效成分进行萃取和分离,革取物为淡黄色膏状物,经分析该萃取物由厚朴酚等11个化学成分组成,其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相对含量高达46.81%和45.00%。葛发欢等探讨了从黄山药中萃取薯预皂素的最佳条件,同时进行了中试放大,证明应用超临界CO。萃取薯预皂素进行工业化生产是可行的,与传统的汽油法相比较,收率提高15倍,生产周期大大缩短,避免使用汽油有易燃易爆的危险。葛发欢等研究了超临界CO。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苷的工艺,STh-CO。法提取柴胡挥发油,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能大大提高收率,缩短提取时间,而挥发油组成一致,只是各成分含量有差异。原永芳等通过五因素一四水平正交试 验法,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川穹的挥发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4.smPa,温度60℃,改性剂乙醇0.3ml,静态苹取时间10min,动态萃取量10ml,以水作为吸收。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该法具有耗时少,提取安全等优点。 SCFE技术对于提取分离挥发性成分、脂溶性物质、高热敏性物质以及贵重药材的有效成分显示出独特的优点,但SCFE设备属高压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因此这一技术目前在工业生产中还难以普及。 2. 超声提取技术 超声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另外超声波的次级效应,如机械振动、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也能加速欲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并充分与溶剂混合,利于提取。与常规提取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

中药提取技术

中药提取技术 1.1.1 概述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中药生产过程重要的单元操作,其工艺特点、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备配置都直接关系到被提取有效成分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等。因此探明中药提取的机理、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等逐渐成为中药生产和研究的重点内容。 广义的中药提取也称为分离,是指从中药材原料开始,经过一道或多道操作工序,最终的到所需要的药物或其半成品的全过程。按照分离手段的不同,溶质分离方法重要包括机械方式和化工传质方式。机械方式即是榨取发法,通过机械方法使含液固体组织发生体积变化和破裂,进而分离液体和固体。化工传质方式是用液体溶媒从固体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的操作过程,称为浸提、浸出或浸取,它是现代中药生产的重要提取方法。由于中药材的药性、有效派成分的不同,所适用的浸取方式显然不同,选择合适的浸取方法与工艺对浸出生产是保持中药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非常重要。目前浸取生产的传统方法按固液接触状态可分为静态方式和动态方式,具体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等[1]。 1.1.2 煎煮法 煎煮法是以水为提取溶剂,将药材加热煮沸一定时间而获得煮出液,并重复进行若干次,以提取其有效成分的一种传统方法,又称煮提法或煎取法。 本质上,水煎煮法是一种强化的浸渍提取方法,只是操作温度较高,达到了溶媒沸点,是中药最早、最常用的制剂方法之一。但水煎煮法的操作工艺基本上是依据经验指导,其工艺参数,如浸泡及煎煮时间、次数、煎出量等均无最佳操控标准,往往导致产品质量或疗效的显著性差异;另外,水作为一种溶媒并不能完全提取所有有效成分;实际上现代中药理论研究表明,许多中药的生物活性对加热都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因此使煎煮法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1.1.3 浸渍法 浸渍法属于静态提取方法,是在常温或在加热条件下浸泡药材,使其所含的有效成分被浸出的方法。 通过浸渍法所得到的浸出液在不低于浸渍温度下能较好地保持其澄清度;操作简单易行,但所需时间较长,溶剂用量大,出液系数高,有效成分浸出率低;另外,浸渍状态下固液间通常呈静止状态,溶剂的利用率低,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 1.1.4 渗漉法 将药材粉碎后装入特制的渗漉筒或渗漉罐中,从渗漉罐上方连续通入溶媒,使其渗过罐内药材积层,发生固液传质作用,从而浸出有效成分,自罐体下部出口排出浸出液,这种方法叫渗漉法。由于浸出液浓度在渗漉过程中不断提高而密度增大,逐渐向下移动,由上层溶剂或更稀浸出液置换其位置,连续造成较大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 (1).渗漉的特点: 渗漉提取过程类似多次浸出过程,浸出液可以达到较高的浓度,其浸出效果好。 不需要加热,可常温操作。 溶剂用量少,过滤要求低,简化了渣液分离操作过程。 操作技术要求高,否则影响提取效率。 工艺操作周期较长。 (2)渗漉法工艺流程及工作目的 流程: 药材粉碎浸润装筒,排空气浸渍渗漉 渗漉各操作工序目的: 渗漉提取前药材需经适当粉碎才能装筒。通常,渗漉提取的药材颗粒多为中等粒度以上,不宜过细,负否则增加吸附性,溶剂将难以顺利通过,不利于溶质的浸出,生产中药材切片厚度一般为0.5 mm。颗粒过粗则会减少接触面积,降低浸出效率;浸润的目的在于装筒前就使药材组织充分膨胀,避免装罐后堆积过紧或膨胀不均,防止溶剂的流动不畅或不均匀通过,影响提取效果,通常浸润溶剂量为药材量的0.7~1倍,充分均匀后放置时间为1~4 h;装筒时要注意压力要均匀,松紧合适。装的过松,溶媒通过速度过快,造成短路,浸提效果不好,且占用容积大,溶媒耗用多。装的过紧会使通道阻塞而使渗漉无法进行;扩散的效果与时间密切相关,故渗漉前的浸渍是非常必要的。装筒完毕后,自上部缓缓通入溶媒,则罐内药粉间的残存空气便可由罐底部打开的出口排出,至没有气泡为止关闭出口,继续加溶媒至高出药层几厘米处,加盖放置24~28h。浸渍时要尽量排出空气,并阻止空气重新渗入。否则残存气泡将冲挤药层,使药粉层原有的松紧改变,产生空隙,溶媒由空隙流过。渗漉过程中,液面应始终保持高于药层,否则表层药粉会产生干涸裂缝,溶媒将同样由空隙流过而影响渗漉。 1.1.5 回流法 回流法是以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不提取溶剂,对浸出液加热蒸馏,其中挥发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凝,重

酵母RNA的提取及组份鉴定与核酸的定量测定

实验酵母RNA的提取及组份鉴定与核酸的定量测定 【课前预习】 1. 为什么用稀碱溶液可以使酵母细胞裂解? 2.如何从酵母中提取到较纯的RNA? 3.干扰RNA的提取的物质有哪些并设计排除这些干扰的实验。 4.干扰紫外线(UV)吸收法测定核酸浓度实验的物质有哪些? 【目的要求】 1. 了解并掌握稀碱法提取RNA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核酸的组分并掌握其鉴定方法。 3. 学习紫外线(UV)吸收法测定核酸浓度的原理。 【基本原理】 由于RNA的来源和种类很多,因而提取制备方法也很各异。一般有苯酚法、去污剂法和盐酸胍法。其中苯酚法又是实验是最常用的。组织匀浆用苯酚处理并离心后,RNA即溶于上层被酚饱和的水相中,DNA和蛋白质则留在酚层中。向水层加入乙醇后,RNA即以白色絮状沉淀析出,此法能较好的除去DNA和蛋白质。上述方法提取的RNA具有生物活性。工业上常用稀碱法和浓盐法提取RNA,用这两种方法所提取的核酸均为变性的RNA,主要用作制备核苷酸的原料,其工艺比较简单。浓盐法使用10%左右氯化钠溶液,90℃提取3-4h,迅速冷却,提取液经离心后, 上清液用乙醇沉淀RNA。稀碱法使用稀碱使酵母细胞裂解,然后用酸中和,除去蛋白质和菌体后的上清液用乙醇沉淀RNA或调pH2.5利用等电点沉淀。酵母含RNA达2. 67-10.0%,而DNA含量仅为0.03-0.516%,为此,提取RNA多以酵母为原料。RNA含有核糖、嘌呤碱、嘧啶碱和磷酸各组分。加硫酸煮可使RNA水解,从水解液中可用定糖,定磷和加银沉淀等方法测出上述组份的存在。 核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核苷、嘌呤和嘧啶有吸收UV的性质,其吸收高峰在260nm波长处。核酸的摩尔消光系数(或称吸收系数)用来表示。为每升溶液中含有1克

核酸提取仪如何选择及常见误区

核酸提取仪如何选择及常见误区 伴随着大健康基因检测时代的来临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大发展,核酸是分子实验最基本的模板,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核酸提取仪就成为了分子实验室最关心的事情,很多人容易陷入选择误区,下面举例说明最常见的二种选择误区: 误区一、核酸提取仪和工作站的区别及选择误区 很多工作站的厂家在推销工作站的时候经常和客户说,工作站提核酸是全自动的,而核酸提取仪是半自动的,客户也主观认为工作站可以移液,提取,什么都能干,好像只要把样本放进去,什么都不用管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核酸了,等到工作站到位的时候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是那样,不仅没想象中的那么好,甚至连基本的提取核酸都困难,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个问题,开盖问题,采血管、唾液保存管、二维码冻存管等的盖子结构都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厂家也不一样,工作站如何自动化开盖?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 第二个问题,条码录入问题,条形码和二维码,还有一些手动贴的标签和手写的标签,所以扫码还是手动为主,很难自动化。 第三个问题,加液自动化,工作站可以实现自动加试剂,好像是个优势,但是加一个96深孔板需要花15~30分钟左右的时间,而提取一般需要六种试剂,也就是六个板子,大约1.5小时时间,提取试剂很多含有高浓度的乙醇,这么长时间,乙醇浓度会发生改变,影响提取效率和灵敏度,再说了,很多提取仪的厂家(比如百泰克,百源基因等)都有配套预装试剂盒,不需要加液,自动加试剂这个功能就是个鸡肋。提取仪加自动移液工作站的配置就是个套路,通常见某飞公司为了弥补没有预装试剂盒的缺陷,而给客户做的方案。 第N个问题,工作站提取核酸还要解决比如加热,震荡,混匀,磁吸等等问题,每个都是一个模块,你先确定你买的工作站有没有这个模块,还要考虑震荡是否能达到充分混匀的效果,磁珠回收率的问题,有没有配套试剂盒的问题,仪器编程是否简单以及是否有应用工程师能帮你优化提取条件等等问题,毕竟提取高质量的核酸不仅仅需要硬件还需要试剂配套和程序优化。

实验四 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四 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目的】 验证核酸的三大组成成分。熟悉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的基本操作方法。 【原理】 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 )与脱氧核糖核酸(DNA )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而形成核蛋白。被三氯醋酸沉淀的核蛋白,先用95%的乙醇加热去除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再用1.7mol/L NaCl 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然后加入乙醇即可使核酸钠盐沉淀析出。 RNA 与DNA 均可被硫酸水解产生磷酸、含氮碱基(嘌呤与嘧啶)及戊糖(RNA 为核糖,DNA 为脱氧核糖)。此三类物质分别可按照下述原理鉴定。 1.磷酸 磷酸与钼酸铵试剂作用生成黄色磷钼酸,磷钼酸中的钼在有还原剂(硫酸亚铁)存在时可被还原成蓝色的钼蓝。根据此呈色反应即可鉴定磷酸的存在。 2.嘌呤碱 根据嘌呤碱能与硝酸银产生灰褐色的絮状嘌呤银化合物而鉴定。 3.戊糖 根据核糖经浓盐酸或浓硫酸作用则生成糠醛,后者能与3,5二羟甲苯缩合而形成绿色化合物而鉴定。 CHO C H C H C H CH 2OH OH OH OH O CHO O H CH 3 C O CH 3 O C H 3OH -H 2O 核糖 3,5-二羟甲苯 糠醛 绿色化合物 脱氧核糖在浓酸中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它和二苯胺作用生成蓝色化合物。 CHO C H C H C 2OH H H O -H 2O 浓酸脱氧核糖 蓝色化合物 CHO C H C H C H CH 2OH H OH OH ω-羟基-γ-酮基戊醛 二苯胺 【器材】 剪刀、镊子、玻棒、滤纸、试管、试管架、蒸发皿、匀浆器、离心机、沸水浴箱。 【试剂 1.生理盐水。

植物提取设备的技术优势介绍

植物提取设备的技术优势介绍

我们平时都喜欢劝家人多吃蔬菜水果,那是因为蔬菜水果对肝脏的保护功效。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等,对于肝脏有保护作用。专家指出,一些黄绿色蔬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更有预防肝癌的作用,比如西红柿、胡萝卜等,因此,平时可以适当的多吃,但也要注意全面、均衡饮食,注意搭配。其实,除了蔬菜和水果之外,很多植物提取物也具有这样的功效。 哪些提取物可以保护你的“小心肝”呢? 鼠李皮提取物

鼠李皮是一种泻药,通常用于结肠问题或便秘,可以将人体中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鼠李皮提取物不可长时间使用,不然容易导致身体脱水。 水飞蓟素 水飞蓟素是从一种名为乳蓟植物中提炼而成的抗氧化剂,它可以稳定肝细胞膜,维持肝细胞的完整性,使毒素无法穿透破坏肝脏,并能加速合成肝脏细胞的DNA(脱氧核糖核酸),能抑制肝癌、前列腺癌、乳癌及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姜黄素 姜黄是一种种广受欢迎的富含抗氧化剂草药,在烹饪中也被广泛使用。姜黄素有很强的抗炎特性,经常被用来帮助治疗心脏病、消化系统紊乱和控制血糖水平。脂肪肝影响着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姜黄素作为饮食和锻炼的补充,可以大大减少脂肪肝和肝损伤,这让它在美国极受欢迎。这种功能活性成分还能通过刺激胆汁分泌和调节酶水平,从而帮助人体控制胆固醇代谢。 这些物物质如何提取呢? 可以应用植物提取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德兰梅勒植物提取设备提取纯化功能齐全,提取液可进行有效的浓缩,有机溶剂可回收。此设备还可用于低温浓缩提取,有效减少热敏性有效成分的丧失。系

统与物料接触材质均为卫生级材质,可定期使用巴士灭菌,进行灭菌处理。 提取浓缩机组浓缩系统与药接触部位采用了卫生级304材料制造,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有关设备条文的要求及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设备符合实验室条件下使用要求,便于操作、维护。 德兰梅勒纯化分离设备还可用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院等作为新药提取、新工艺技术参数的确定、中间试验、新品种研制、贵重药材提取、和药液浓缩之用。同等处理量情况下,该纯化分离设备可根据需求对目标产物进行有效的提纯分离。同时,纯化分离设备料液存留时间短、提取效率高、节省投资费用。

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组分的鉴定

教案与讲稿 一、教案 2005级医学心理,2005级临床动物组织中核酸的 课程名称授课专业和班级本科9班,2005级临床本科6提取与组分的鉴定 班,2005级药学专科授课学 授课内容纸层析鉴定转氨作用4学时时 2006.11.27, 6、7、 8、9节, 6、 2006.11.30, 7、8、9节, 1、2、授课地点分析实验室日期节次 2006.12.1, 3、4节, 1、2、 3、 2006.12.284节 教学目的熟悉苯酚法提取动物组织中核酸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核酸的组成,掌握核酸组分的鉴定方法。 教学重点动物组织中核酸提取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核酸组分的鉴定

教学难点核酸提取的操作;核酸组分的鉴定 教具黑板、粉笔、实验材料、实验仪器等。 教学方法小班讲课 动物组织中核酸提取的原理和操作方法10分钟 教学过程核酸组分的鉴定10分钟 学生实验操作130分钟实验结果观察及讨论分析10分钟 (1)刘粤梅朱怀荣主编《生物化学实验教程》(人民卫生出版社) (2)张文峰黄林邦主编《分析与实验检测技术》(江西高校出版社)思考题 课后总结影响本次实验的因素? 参考书籍 二、讲稿 (一)实验原理: 核酸由磷酸、戊糖、含氮碱基化合物组成,根据戊糖的不同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由于它们在组织细胞中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成核蛋白,因此,提取核酸时必须使核酸与蛋白质分离开并去掉蛋白质。核蛋白可用水从动物组织(实验中用肝)中提取,再用水饱和的酚去蛋白,释放出核酸,最后用乙醇沉淀出核酸。 核酸可被硫酸水解得到磷酸、戊糖、含氮碱基化合物,根据这三种物质的性质特点可用不同的方法加以鉴定: 1.磷酸: 可与钼酸试剂作用产生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如维生素C或氨基萘酚磺酸等)作用下可立即被还原成蓝色的钼蓝,其颜色的深浅与磷的含量成正比。

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综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a54182373.html,
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综述1
韩 峰,李仁发,曾庆光,刘 彦
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E-mail: https://www.360docs.net/doc/a54182373.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a54182373.html,
摘要:近年来,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逐渐成为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机器视觉、模 糊识别等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回顾了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的发展过程, 并归纳 了其主要的研究方向。 在总结了图像与视频提取领域中重要研究活动的基础上, 提出了图像 与视频提取的两大研究思路, 给出了相关的评估标准。 探讨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 并提出解决方案构想。最后,展望了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字:α-通道,Trimap,图像提取,视频提取,可重构计算 中图法分类号:TP391.41
1. 引言
当人们在阅读书籍、 欣赏图画、 观看影视作品时, 会有意识地对需要获得的文字、 物体、 人物等信息不断地进行提取,并将该类信息提供给大脑进行对比、分析、记忆。其实,由计 算机系统完成的图像与视频提取和上面过程及其相似, 只不过计算机处理离散数字信息, 而 人眼提取的是连续的模拟信息。 虽然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研究是建立在数学和概率统计表示 法的基础上,但相比之下,人的自觉和分析在技术的选择上起到了决定作用[1]。 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并不局限于对人眼视觉功能的模仿, 更是对人类认识、 分析手段的 拓展。在医学领域,对 X 光片、CT 片上的骨骼和组织图像的提取比对,可以使医生更准确 和方便地确诊; 在天文学领域, 对航空及卫星图像的提取便于提高科学家识别天体和探索宇 宙的能力;特别是在电影电视领域,影视特技、现实中不存在的奇幻景观的制作都依赖于图 像提取合成技术。此外,在自动字体识别、机器视觉、军事识别、指纹自动处理和血样分类 处理等多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图像提取技术。 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源自于电影和视频产品的发展[2],比如在电影的制作中经常需要将 在电影棚内拍摄片段中的演员合成到另一个环境中。随后 20 年间,电影制作要求的不断提 高, 以及对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领域越来越多的需求, 促使大批学者对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 展开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是由 Porter 和 Duff 提出的 α 通道的概 念[3],对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的离散特性进行了规范,为这一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使其成 为图像处理领域一个较独立的重要分支。近 10 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改进拍摄技术并引入统 计学知识,使图像与视频提取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地得到充实。
1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视频路由关键技术” (项目编号:2006GK3098) 。
1

核酸分离纯化及鉴定

[键入文字] 教学秘书 教研室主任 教学院长 制表日期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201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基因工程实验技术》教学日历 教室安排:8号楼三楼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27学时) 116人 第一实验室: 喻红/杜芬 (39); 第二实验室: 张百芳/汪敏(39); 第三实验室: 苗丽霞/范成鹏(38) 2016年 课 程 内 容 学时 4月17日 周日 1. 概述基因工程基本流程及在医学中的应用(目的基因的获取;质粒载体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重组体的连接(重 点:质粒PCR 定点突变及TA 克隆)、转化;筛选转化子的方法;原核表达体系及真核表达体系,外源基因的 表达和产物分离纯化;亚克隆;基因工程与医学实践的结合; PAGE 电泳和层析技术的介绍); 2. 提供细菌A 液提取的质粒DNA 经PCR 定点诱变后的产物纯化溶液;提供T 载体Kit ,进行连接反应; 3. 制备含Amp 的LB 固体培养平皿; 4. 提供感受态DH5a ,将重组连接后的DNA 溶液转化、Amp 平板铺菌,培养过夜(<18h,下午开始做)(周一课 间来观察转化结果:Amp 筛选平板上的单菌落,或-4度密封保存平板至下周六) 5. 提供小量液体培养过夜的细菌B 液;转新锥形瓶,液体培养3-4h 后加IPTG 1mM 诱导表达(5h ),收集诱导 后的菌体沉淀(诱前0.5ml 两管,诱后1ml 两管和3-4ml 的若干管,用于目标蛋白的纯化) 6. 重组质粒DNA 的质粒提取及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图谱的鉴定(周日下午做,过夜,周一转存-20度冰箱); 9 4月23日 周六 1. 原核表达体系中GST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鉴定:先进行SDS-PAGE 的灌制凝胶;再将诱导前后的菌体蛋白, 进行SDS-PAGE 检测外源蛋白的诱导表达水平; 2. Western Blotting 鉴定特异蛋白的表达水平(SDS-PAGE (第一块胶)、转膜、封闭、I 抗(抗GST-Ab )孵育过夜); 3. 外源GST 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介绍层析技术;上午开始做):诱导后的细菌沉淀采用溶菌酶法裂解细菌(>1h ), Glu-Agarose beads 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GST 融合蛋白(提供50 ul beads ,Ep 管离心洗涤法,每班共10组), 4. SDS-PAGE 鉴定GST 融合蛋白纯化(下午跑第二块胶,考马斯亮蓝染色>0.5h ,漂洗脱色过夜) 9 4月24日 周日 1. 酶切目的DNA 片段的非变性PAGE 鉴定 2. Western blotting (续):洗膜、II 抗孵育1~2 h ,漂洗、DAB 显色。 3. SDS-PAGE 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的脱色结果观察 4. 实验报告与总结,结果分析及讨论:(真核基因在原核生物中的表达策略) 9

实验四 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四 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目的】 验证核酸的三大组成成分。熟悉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的基本操作方法。 【原理】 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而形成核蛋白。被三氯醋酸沉淀的核蛋白,先用95%的乙醇加热去除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再用1、7mol/L NaCl 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然后加入乙醇即可使核酸钠盐沉淀析出。 RNA 与DNA 均可被硫酸水解产生磷酸、含氮碱基(嘌呤与嘧啶)及戊糖(RNA 为核糖,DNA 为脱氧核糖)。此三类物质分别可按照下述原理鉴定。 1、磷酸 磷酸与钼酸铵试剂作用生成黄色磷钼酸,磷钼酸中的钼在有还原剂(硫酸亚铁)存在时可被还原成蓝色的钼蓝。根据此呈色反应即可鉴定磷酸的存在。 2、嘌呤碱 根据嘌呤碱能与硝酸银产生灰褐色的絮状嘌呤银化合物而鉴定。 3、戊糖 根据核糖经浓盐酸或浓硫酸作用则生成糠醛,后者能与3,5二羟甲苯缩合而形成绿色化合物而鉴定。 CHO C H C H C H 2OH OH OH OH O CHO O H CH 3 C O CH 3 O C H 3OH -H 2O 核糖 3,5-二羟甲苯 糠醛 绿色化合物 脱氧核糖在浓酸中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它与二苯胺作用生成蓝色化合物。 CHO C H C H C 2OH H H O -H 2O 脱氧核糖 蓝色化合物 CHO C H C H C H CH 2OH H OH OH ω-羟基-γ-酮基戊醛 【器材】 剪刀、镊子、玻棒、滤纸、试管、试管架、蒸发皿、匀浆器、离心机、沸水浴箱。 【试剂 1、生理盐水。

2、 0、12 mol/L三氯醋酸溶液。 3、 95% 乙醇。 4、 10% NaCl溶液 NaCl 10g溶于蒸馏水中,加至100ml。 5、 0、92 mol/L H2SO4 取浓H2SO4(比重1、84,含量98%)5ml加入蒸馏水中,加水至100ml 。 6、钼酸铵试剂 钼酸铵3g,溶于70ml蒸馏水中,逐渐加入浓 H2SO4 14ml ,冷却后再加至100ml,混匀备用。 7、硫酸亚铁试剂 硫酸亚铁10、6g,硫脲5g,加蒸馏水溶解并加水至500ml,冰箱内保存备用。 8、浓氨水。 9、 0、29mol/L AgNO3 取AgNO3 5g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于棕色瓶避光保存。 10、 3,5二羟甲苯试剂 取浓盐酸100ml,加入FeCl3·6H2O 100mg 及二羟甲苯100mg混匀溶解后,置于棕色瓶中。临用前配制,冰箱保存。(市售3,5二羟甲苯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用苯重结晶1~2次,并用活性碳脱色后方可使用)。 11、二苯胺试剂 取1g纯的二苯胺溶于100ml冰乙酸中,加入2、75ml浓硫酸,盛于棕色瓶中,临用前配制。 【操作】 1、核酸的提取与分离: (1)将新鲜猪肝剪碎置于匀浆器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制成匀浆。 (2)将5ml肝匀浆置于离心管内,立即加入0、12mol/L三氯醋酸5ml,用玻棒搅匀,静置8分钟后离心。 (3)倾去上清液,加95% 乙醇5ml,用玻棒搅匀,再用带有长玻管的木塞塞紧离心管口,在水浴中煮沸2分钟,冷却后离心。 (4)将离心管倒置于滤纸上,使滤纸吸干乙醇。沉淀中再加入10% NaCl溶液4ml,置于沸水浴中加热8分钟,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取出冷却后再离心。 (5)将上清液倾入另一离心管内,再离心一次,去除可能存在的微量残渣。将上清液倒

提取技术介绍

企业简介 河北宝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于2004年,占地面积38000平米,现有职工150余人,其中8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以“回归自然,健康人生”为企业宗旨,坚持人才战略、科技兴企战略、大营销大平台销售战略和扎扎实实做好实体产业四大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技术和企业管理,实现了企业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校的强强联合,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企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增添了活力。 公司产品包括葡萄籽系列、大豆异黄酮系列、紫花苜蓿系列、银杏叶红景天等标准化植物提取系列产品60余种,以及用于提取分离的吸附树脂系列产品,中空纤维超滤膜系列产品等。公司投资4500万元建成了符合GMP要求的天然产物提取生产线,拥有现代化的提取浓缩、层析、膜过滤、喷雾干燥设备,具备一个中试生产车间和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同时有吸附树脂生产车间及抗污染超滤膜中试车间. 公司严格按照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现在年可生产各种提取物400吨;大孔吸附及离子交换树脂3000吨。 公司先后与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科院过程研究所、国家天然药物工程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单位有着广泛的合作。并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药产业区域发展特色产品研究开发、高含量苜蓿皂甙和叶蛋白产业化、青蒿素的提取及分离、银杏叶葡萄籽等植物高生物活性成分、高纯度花生衣红色素研制,抗污染超滤膜研制\”等十几个项目的开发研制。中科院过程研究所天然产物研发中试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事务局天然产物中试基地、北京化工大学天然产物中试基地、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膜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在我公司挂牌。经过多年来的企校合作、技术创新与研发,公司获得了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和沧州农业开发经营龙头企业称号,并多次获得农业部、科技部、河北省政府的奖励与支持。 为满足客户对植物及中药提取物的GMP认证要求,公司于2012年与百善唐威(沧州)药业有限公司合作,以该公司GMP提取车间为依托,以我公司的技术为支撑, 从而确保能为我们的顾客提供更高科技含量、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敬业,我们专业,我们是植物提取产品的生产者。我们拥有强大的产品研发团队,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我们愿与国内外的合作伙伴共同奋斗共同发展,为人们更美丽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而不懈努力和竭诚贡献。

实验九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七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原 理】 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孩酸(DNA)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核蛋白可被三氯醋酸沉淀,再用95%乙醇加热可以除去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然后用10%NaCl 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加入醇可使核酸钠沉淀析出。 先用水由动物肝中提出核蛋白,再籍酚将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键断裂,并用乙醚抽提去蛋白质及其它杂质,最后用乙醇将核酸沉淀。 核酸(RNA、DNA)可被硫酸水解产生磷酸。有机碱(嘌岭、嘧啶)和戊糖(核糖、脱氧核糖)。此三类化合物可用下列方法鉴定之。 1、磷酸:能与钼酸试剂作用生成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成兰色的钼兰。常用的还原剂有氨基苯磺酸、氯化亚锡,维生素C 等。 H 3PO 4+12H 2MoO 4→H 3PO 4·12MoO 3+12H 2O H 3PO 4·12MoO 3 H 3PO 4·6MoO 3·3Mo 2O 5 2、嘌呤碱:能与苦味酸作用形成针状结晶 3、戊糖: (1)核糖:经与强酸(盐酸与硫酸)共热生成糠醛,后者可与3;5二羟甲基苯缩合成绿色化合物。 (2)脱氧核糖:在强酸中加热,可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后者再与二苯胺作用生成一蓝色化合物。上述二反应如下 【操 作】(一)核酸提取l、用酚提取法:(1)取小白鼠一只,断头处死,剖腹取肝,置于研钵中,加入玻璃少许,研磨至糊状后,加入蒸馏水3ml,继续研磨约三分钟。 (2)于该研钵中再加酚液5ml,研磨约十分钟后,倒入—-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约2000转/分钟)。 (3)用毛细管将上液吸出,置于一圆底离心管中,加乙醚2ml,用拇指将管口按住,用力振摇1—2分钟(提出酚),离心5分钟后,用毛细滴管 吸取全部下层液于一圆底离心管中。 (4)于该管中加入95%乙醇2ml,用玻棒搅拌约2分钟,离心3分钟,取出.去上清液,沉淀部分即为核酸。2、用三氯醋酸提取法 (1)杀兔;取肝,称重,按每克肝脏4ml 比例加入1%三氯醋酸,制成肝匀浆。每组量取肝匀浆5ml 于带塞离心管中,3000转/分离心5分钟。 (2)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倾去,于沉淀中加95%乙醇5ml 充分混匀,在水浴中加热至沸2分钟,注意酒精沸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