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塔式炉与Π型炉技术比较(经典)

合集下载

论1000MW燃煤机组π型锅炉的若干工艺

论1000MW燃煤机组π型锅炉的若干工艺

论1000MW燃煤机组π型锅炉的若干工艺1 概述华润电力湖北蒲圻电厂二期工程为2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超超临界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锅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八角双切圆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露天布置的П型燃煤锅炉。

炉膛宽度达到34m,锅炉尺寸大幅度加大后,合理、经济地选择和布置大型吊装机械,制定科学有序的吊装、安装方法,确保安全、优质、快速地完成锅炉吊装和安装任务是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2 工艺特点针对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1000MW机组π型锅炉特点:(1)垂直段水冷壁组合吊装;(2)过渡段水冷壁与中间集箱组合吊装;(3)螺旋段水冷壁管屏组合吊装;(4)前后墙冷灰斗与刚性梁整体组合吊装;(5)过热器、再热器集箱与连接散管地面组合吊装;(6)过热器、再热器管屏组合吊装。

3 施工操作要点3.1 前炉膛组件的组合3.1.1 垂直段水冷壁组合。

垂直段水冷壁布置在炉膛顶部76.775~53.375m 区域(上下跨度23.4m),其中前墙分上下段由22片管屏组成,现场将上下段组合成四大片,最大件长23.4m,宽9.5m,重26.3t。

左右侧墙分上下段各由10片管屏组成,现场将上下段组合成两大片。

最大件长23.4m,宽9.35m,重25.8t。

后墙垂帘管与后水上集箱悬空放置在17m层临时组合架上采取立式组合,从钢架往炉前支出集箱的固定托架,并用钢丝绳将集箱带紧于上方的钢梁,集箱经找正后加装限位,防止组合过程中集箱移位和滚动。

后水折焰角分16片管屏,在地面组合架上进行预拼装以确保整体尺寸,减少安装累积误差,预拼装完成后由MK2500或FZQ1250单片吊装就位。

3.1.2 过渡段水冷壁组合。

水冷壁过渡段集箱分六段供货,其中前后水各分两段,左右水各一段。

组合时在组合场将每段集箱与相应的过渡段管屏及散管组合,共六个组件。

3.1.3 螺旋段水冷壁组合。

MW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介绍

MW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介绍

螺旋管圈水冷壁SS:在焊件与管子之间不可避免的温差 (在负荷震荡期间)
——潜在的疲劳破坏的根源——
螺旋管圈结构详图
内螺纹管优良的传热特性
膜态沸腾
核态沸腾
偏离核 态沸腾
核态沸腾
质量流速1500 kg/m2s内螺纹管
质量流速3100 kg/m2s光管
装在管内的水冷壁入口节流孔圈
• 在由各水冷壁下集箱引出的水冷壁 入口管段上,根据水动力计算的结 果,按不同的回路装有不同孔径的 节流孔圈,以控制各回路水冷壁管 的流量,以保证合理的质量流速和 水冷壁出口温度的均匀性和管壁金 属温度在允许范围内,这种装于水 冷壁入口管段上的节流管圈与早期 装于大直径的水冷壁下集箱内的定 位销对号的节流孔圈相比,具有如 下优点:
后工程材料改为管材, 材料为P12
启动过程简图
内螺纹管垂直水冷壁
内螺纹管垂直水冷壁
• 管子外径28.6mm • 壁厚5.8mm • 节距44.5mm • 材料15CrMoG
中间混合集箱 和一、二级混 合器
垂直管圈水冷壁与螺旋管圈水冷壁
Φ28×6.4 四头螺纹管
垂直水冷壁 (内螺纹管)
螺旋管水冷壁 (光管)
Φ54.0×8.4~13
Φ63.5×12.0
Φ63.5×19.1
Φ50.8×11.6
Φ46.8×8.3
材质
15CrMoG
15CrMoG
SA-213TP347H 12Cr1MoVG
HR3C Super 304H SA213T91
HR3C Super304H SA213T91
Super 304H
外壁温度 内壁温度
• 不必采用壁厚的大直径水冷壁下集 箱,简化了结构,不需定期维修。

1000MW等级超超临界双切圆塔式锅炉关键技术研究

1000MW等级超超临界双切圆塔式锅炉关键技术研究

究 开发 的基 础
1 . 1 国外超超 临界 长 方 形炉 膛 塔 式 锅炉 形势 及 发 展
规机组 。但 是 目前 国 内运 行 的百万 机组绝 大 多数 燃用优 质 烟 煤 , 而对 于燃用 劣质 煤 ( 褐 煤、 无 烟
煤) 的百 万 机 组 各 制 造 厂 也 在 研 究 阶段 , 国内 目
前并 没有运 行 的业 绩 。 因此 , 哈 锅对 我 国百 万 机
组燃用 的煤 种进 行 统 计 , 同时 结 合 国 内 的煤 炭 资
源分 布 以及 国外 用 户 的需 求 , 研制开发 1 0 0 0 MW
收稿 日期 : 2 0 1 2一l 1—1 O
作者简介 : 宋宝军( 1 9 7 7一) 男, 汉族 , 工作于哈尔滨锅炉厂责任有限公 司, 一直从事锅炉设计开发工作。
t a n g e n t i a l t o we r t y p e b o i l e r ’ S k e y t e c h no l o g y a n d d o u b l e t a ng e n t i a l t o we r t y p e b o i l e r’ S a d v a n t a g e . Ke y wo r d s: u l t r a - s u p e r e r i t i c l; a d o u b l e t a n g e n t i a l ; t o we r t y p e b o i l e r; d a t a s i mu l a t i o n
国际 电力市 场 近 十年 也 涌 现 出 多 台大 容 量 、 高 参数 的超 超 临界 机 组 , 机组 的尺 寸 、 容量 、 参 数 进 一 步 提 高 。 比 如 日本 2 0 0 2年 运 行 的 新 矶 子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介绍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介绍
• 不必采用壁厚的大直径水冷壁下集 箱,简化了结构,不需定期维修。
• 便于节流孔圈的调试。 • 便于更换和检查。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四点 二十四分。
型式
水冷壁入口节流孔圈
定位销式 (需维修)
先进的管内式 (不需维修)
业绩 调整时间
螺栓
节流孔板 螺母
螺栓与螺母
节流孔圈
松浦#1炉(1989年投运) 新地#2炉
主要技术特点
• 锅炉为Π型布置,尾部为双烟道
• 内螺纹管改进型垂直水冷壁,加装中间混合集箱及两级分配器, 减少了水冷壁偏差,并将节流孔圈装于水冷壁下联箱外面的水冷壁管
上以便于调试、简化结构。
• 采用带有再循环泵的启动低负荷系统,能回收启动阶段的工质和热量
并增加了运行的灵活性。
• 采用低NOx PM燃烧器和MACT燃烧技术。 • 反向双切圆燃烧方式以获得均匀的炉内空气动力场和热负荷分配,
超超临界锅炉技术来源与引进
• 2003年11月,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由日本三菱重工(MHI)进行技术支 持,获得了国内第一个1000MW超超临界锅炉合同——华能玉环4X1000MW超超 临界锅炉。
• 2004年9月,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与日本三菱重工签定了超超临界锅 炉技术的技术转让合同。
需双向调整
较复杂
(有时可靠性较低)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四点 二十四分。
螺旋管圈水冷壁SS:在焊件与管子之间不可避免的温差 (在负荷震荡期间)
——潜在的疲劳破坏的根源——
螺旋管圈结构详图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四点 二十四分。
内螺纹管优良的传热特性
膜态沸腾
核态沸腾
偏离核 态沸腾
核态沸腾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控制技术分析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控制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2020.7 电力系统装备丨87Electric System2020年第7期2020 No.7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化输出电压,改善噪音,并以一半的静态电流提供两倍速度。

0PA2277运放器在工作电压内具有良好的性能。

二次侧的电流电压信号在经0PA2277运放处理后,信号中存在大量干扰高频信号,不利于数据处理,需继续对二次侧绕组予以数据滤波。

此次测试系统的一次侧,通入工频50 Hz 的交流电,为低频,变电站现场以高频干扰为主,故选择低通滤波器。

而且,巴特沃兹滤波器的幅频特性较好,被大量应用,本系统应用了二阶巴特沃兹的低通滤波器。

②软件处理。

经硬件处理后,信号里的高频信号已大体滤出,需把采集数据输入STM32F103芯片予以软件处理,互感器一次侧接通工频50 Hz 信号,但信号频率不稳。

所以,设计了自适应频率的跟踪算法,当频率发生变化时,也可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提升数据精度。

先借助迅速傅里叶变换(FFT )处理信号,算出输入信号频率。

依据采样间隔的频率,对A/D 采样时间做出调整,保证各周期的采样点数相同,确保了采样精度。

3.3 测试方案此次测试系统有测试方案的导入模块,变电站中有很多间隔,各间隔由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力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构成。

测试方案以间隔单元作为基础,包括全部种类的互感器、接线模式、测试方法,按照导入的测试方案展开测试,方案可提示操作人员现在测试的互感器种类及接线方式。

依据测试方案给出的互感器类型及接线方式,数据处理模块,对比相应的判据,比较采集信号与判据,进而判定互感器的极性正确与否。

由于不同的变电站适应不同的测试方案,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变电站情况,制定多种测试方案,测试时,结合需要进行选择。

工作薄表示Excel 文件名,输入文件名完成搜寻,点击格式转换键,不仅可以转换文件格式,而且还把文件储存于该软件的文件夹,保存后,把txt 文件复制在SD 卡上,数据处理模块由SPI 端口可读取信息,结束测试。

百万机组塔式锅炉和π型锅炉安装方法比较

百万机组塔式锅炉和π型锅炉安装方法比较

百万机组塔式锅炉和π型锅炉安装方法比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火力发电机组朝着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方向发展,目前国内主要为两种炉型,就两种炉型的安装方法进行比较。

标签:百万机组塔式炉π型炉安装方法比较0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火力发电机组朝着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方向发展,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和发展。

目前全国已投产的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有浙江玉环4×1000MW机组工程、山东邹县2×1000MW机组工程、上海外高桥2×1000MW机组工程等近50个工程;在建的1000MW机组工程有数十个工程。

百万千瓦火电机组已经成为国内火力发电市场的主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

目前国内生产百万千瓦机组锅炉的主要是上海锅炉厂、东方锅炉厂和哈尔滨锅炉厂,上海锅炉厂生产的百万千瓦等级锅炉为塔式炉,东方锅炉厂和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百万千瓦等级锅炉为π型炉。

东方锅炉厂产的π型炉与哈尔滨锅炉厂生产π型炉形式上较为类似,下面就上海锅炉厂产的塔式锅炉与东方锅炉厂产的π型炉的安装方法进行比较和总结。

1 炉型特点比较塔式锅炉为螺旋管圈水冷壁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塔式、燃煤锅炉。

炉膛内部组件为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蛇形管排,全部采用卧式布置,均通过一级过热器悬吊管悬吊。

炉膛内部组件安装从上到下的顺序分为:一级过热器进口段、省煤器、一级再热器、二级过热器、二级再热器、三级过热器和一级过热器出口段。

蛇形管排均前后排列,通过穿墙短管与炉膛外集箱连接;再热器的集箱均布置在炉后侧;过热器、省煤器集箱均布置在炉前侧。

π型锅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悬吊结构п型锅炉燃煤锅炉。

低温再热器呈纵向垂直布置于后烟井前墙与后烟井中隔墙之间,高温再热器呈纵向垂直布置于水冷壁后墙与后烟井前墙之间,高温过热器呈纵向垂直布置于屏式过热器与水冷壁后墙之间,屏式过热器纵向垂直布置于水冷壁前墙与高温过热器之间,低温过热器呈纵向垂直布置于中隔墙与后竖井后包墙之间。

《塔式炉与π型炉的比较》

《塔式炉与π型炉的比较》

根据以上塔式炉与л型炉结构及布置方面的诸多不同, 在安装方面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1、钢架安装 由于塔式锅炉的所有受热面重量全部由主钢架的四根立柱及
顶板结构承担,所以主钢架构件要比л型炉重得多。塔式炉主钢架
由4根箱型立柱、柱间箱型横梁和箱型斜支撑组成,4根箱型立柱布
置于炉膛的四周,纵、横向间距均为
30.5m,立柱总长度为
,左、右侧辅钢架应在吊装主钢架时跟随吊装,
炉前辅钢架在顶板梁安装就位后吊装。吊装机械方面,为了增大 吊装密度,可在顶板梁就位后在炉顶布置一台250t履带吊或者其它 炉顶吊车。
3、刚性梁安装 塔式炉的刚性梁与л型炉的设 计方面有显著不同,塔式炉设计 有吊装辅助件,应采用液压提升 装置倒装法吊装,在锅炉设计及 供货的吊装辅助梁上布置四台液 压提升装置,
塔式炉与π型炉的比较
目前,世界上大容量机组的锅炉型式主要有π型锅炉和塔式
锅炉两种炉型。在日本、 美国和前苏联700 MW 以上的超临界 和
超超临界机组基本上是采用π型锅炉,在欧洲塔式炉有很多的应
用。
近年来,在我国大型机组,特别是1000 MW级机组上,塔式
锅炉和π型锅炉都有应用。我公司目前在建项目中有沁北电厂三 期的1000MW机组的π型炉(东锅),也有新密电厂二期的
6、没有尾部后烟井,也就没有复杂的包覆过热器系统,整个汽水 系统比较简单。
7、悬吊结构规则,支撑结构简单。 塔式锅炉整个受热面的悬吊是通过过热器悬吊管来实现的,
由于除了水冷壁外,所有的受热面均为卧式布置,所以进出口集 箱均布置在炉前或炉后。所有的集箱是通过炉外悬吊管来实现的 。
8、锅炉膨胀中心和密封设计也容易处理。 所有的受热面均采用卧式布置,没有出炉顶的受热面,所以

关于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与Ⅱ型锅炉的技术特点比较分析

关于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与Ⅱ型锅炉的技术特点比较分析

置结构 , 炉膛 中水平位置受热面 的布局在包墙 过热器竖 向的双排炯管 道 中.但是 1 0 0 0 MW 超超 临界 Ⅱ 型锅炉 中立式 的受热面是布置在锅 炉炉膛上方和出 口的位置上 锅炉炉膛 出口的位置是呈现 9 O 。 旋转到 后竖井 中,在锅炉炉膛 中的烟气是右下至上 的方 向通过受热面的 . 然 而后竖井 当中的烟气是 由上至下的方向通过受热面的 1 0 0 0 MW 超超f 临界 Ⅱ 型锅炉技术主要 的优点是 : 1 0 0 0 MW 超超临 界 n 型锅 炉的高度比较低 ,安装简单 .尾部的烟气是 向下方向流动 的, 这样 的流动方 式有助于吹灰并且可 以增加受热面 的空间 以及为检 修 带 来 了一 定 的 方便 性 1 0 0 0 M W 超超临界 n型锅炉技术 的缺点 :这形 式的锅 炉 占用的 面积 比较大 : 由于烟气进行两次 9 0 o 的转 弯. 造成在锅炉尾部 的位置处 的受热面 中温度产生一定 的温差 : 水冷壁 尤其是在锅炉 中回路相当复 杂, 主要的水力和热力之 间偏差要大于 1 0 0 0 MW 超超临界塔式锅炉 、 3 . 2再热器温度调节和燃烧器布置方式不 同 某发电厂中使 用的 1 0 0 0 M W 超超 临界 n型锅炉给你个有 四十八 只燃烧器 , 并且布置在前墙和后墙上 . 形成两个反方 向双切 圆的形式 . 以得到沿锅炉炉膛水平断面中具有较为均匀的空气 动力 每一层安装 八 只燃烧器 , 在前墙上安装四只和后墙上安装 四只 反方 向双切圆燃 烧 的方式不仅具有 四角季进行单切 圆燃烧 的优点之外 . 还具有合理有 效 的降低气流中残 留的旋转 。 主要的缺点是进行煤粉管道布局 比较复 杂。 3 . 3水冷壁 主要选用 的材料和设计 的形式不同 主要的优点是 : 采用高质量的设计 . 在进 口处不需要安装节流圈 . 水冷壁 中的螺旋 管圈的流量分配 、 传热分 配以及介质 出口处的温度选 择 的范 围比较广 . 内部螺纹管可以保证质量 的流速并具备一定 的控制 度和 安全性 : 水 冷壁锅炉炉膛 周围热量的偏差 比较小 . 对燃 烧的方式 和煤种 的变化具有较小的面敢赌 ,不需要采用节 流孔圈和内部螺旋 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 塔式炉与Π型炉技术比较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分别于 2003 年和 2004 年引进了 ALSTOM 美国公司型 和 ALSTOM 德国公司塔式超临界及超超临界锅炉技术。 作为 ALSTOM 超临界技 术的受让方,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已获得目前 1000MW 等级最先进的超临界和 超超临界锅炉设计制造技术, 受转让的范围覆盖了设计、 制造、 质量控制、 仪控、 安装、投运和调试等各个方面的专有技术、方法和经验,水冷壁采用螺旋管,燃 烧方式为四角切圆燃烧方式, 运行模式可适应汽机的要求包括滑压运行。 到目 前为止,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应该说完全有能力设计和制造 1000MW 容量等级 的超超临界型和塔式锅炉。 塔式炉与Π型炉做一下对比: 下面对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所拥有的 1000MW
3
炉膛水冷 壁型式 (塔式炉 和Π炉 采用的是 相同的水 冷壁布置 方式)
4
过热器、 再热器、 省煤器布 置方式及 优缺点
5
旁路系统
6
钢架重量
燃烬率要高于其他炉型。实际运行效率 大。 相对设计效率比是升高的。 煤粉燃烬率 同时塔式锅炉的烟气阻力也远低于 相对低于塔式炉, 其他炉型。 实际运行效率相 对设计效率比是 降低的。 下部炉膛采用螺旋管圈; 下部炉膛采用 上部炉膛采用垂直管圈; 螺旋管圈; 垂直管和螺旋管的过渡通过过渡联箱 上部炉膛采用 连接; 垂直管圈; 从冷灰斗转角开始的螺旋圈数大于 垂直管和螺 1 圈。 旋管的过渡通过 过 渡联箱连接; 从冷灰斗转 角开始的螺旋圈 数 大于 1 圈。 所有的受热面均采用水平布置, 蛇行 尾部低温再热 上升,易于疏水。有利于停炉保养和起 器、低温过热器、 动时蒸汽通畅流动,具备优异的备用和 省 煤 器 采 用 水 平 快速启动特点; 布置,其余受热面 均采用 U 型布置; 受热面可以进行酸洗; 在采用 U 型布置 启动阶段产生的氧化铁剥离物及金属 颗粒极易被蒸汽冲走,并被旁路系统直 的 受 热 面 目 前 还 接送入凝汽器。按德国规范,只有当凝 没有疏水的方法, 尾部结水合格,包括含铁量达标后才能 该 部 分 受 热 面 不 冲转汽轮机,故汽轮机 SPE 也就不再成 可以进行酸洗; 为问题。 下排燃烧器距离屏底距离较 启动阶段产生 高,可减轻屏底挂渣情况,有利于稳定 的 氧 化 铁 剥 离 物 运行。 及金属颗粒极易 U 型布置的受热面 中积存,故可能会 产生汽轮机 SPE 问 题。 一般采用 100%旁路。 目前上锅厂推荐 既可采用 100% 采用 100% 高压旁路 +50% 低压旁路配 高 压 旁 路 +50% 低 置; 或也可按照 30%~40%容量的两级串 压旁路配置;或也 联旁路配置;若考虑到今后运行中对受 可 按 照 30%~40% 热面的保护上锅厂不推荐一级大旁路; 容 量 的 两 级 串 联 旁路配 置; 考 虑到今后运行中 对受热面的保护 上锅厂不推荐一 级大旁路; 高度高,重量重; 1000MW 容量等级
7
安装周期
8 9 10 11 12
主立柱数 量 主立柱最 大荷载 尾部受热 面磨损 蒸汽温度 偏差 烟气阻力
1000MW 容量等级的烟煤塔式锅炉, 的烟煤锅炉,钢架 钢架重量约为 14500 吨; 重 量 约 为 11000 吨; 相对没有塔式 塔式锅炉由于受力结构的特点和主钢 架的构件少、重量大,吊装周期相对很 锅 炉 的 吊 装 时 间 短且只要将主钢架、炉顶平台、大板梁 短的优势; 及其桁架安装完毕,就可以开始吊装受 热面。 可以同时进行辅钢架平台和吊装受热 面的安装,对缩短安装周期带来益处。 4根 11 根 11000 吨 4000 吨
序号
对比项目
1
占地 采用单炉膛单烟道布置,占地面积小; 对于已有的 1000MW 容量等级的电厂 塔式锅炉占地约为 2040 平方米; 塔 式锅炉占地只是同等容量的Π型锅炉的 61%(不包括预热器结构占地) ,大大节 省了空间有利于电厂的总体布置。对于 布置空间较为紧张的电厂,塔式布置提 供了很大的便利。 单炉膛单烟道布置; 所有的受热面布置在炉膛上部,在对 流受热面中,烟气流向没有 90 °急转 弯, 烟气流场均匀, 局部磨损大大降低。 均匀的烟气流场分布形成了均匀的过 热器、再热器烟气温度分布,使得过热 器、再热器蒸汽出口温度分布均匀。 塔式锅炉烟气流速方向和灰粒的重力 方向相反,灰粒的运动速度低于烟速, 所以同样的烟气流速条件下,塔式锅炉 的磨损速率远低于其他炉型。 同时灰粒的运动特点也有利于燃尽, 在相同的煤粉细度情况下,塔式锅炉的
Π炉 采用单炉膛双切 圆双烟道布置,占 地面积较大; 对 于已有的 1000MW 容量等级 的电厂 Π型锅炉占地约 为 3395 平方米; 单炉膛双切圆双 烟道布置; Π型布置由于 烟气流向有 90 ° 急转弯,导致烟气 流场不均匀,但双 切圆布置有效改 善了炉 膛出口的 烟气偏差,但偏差 仍然存在。 尾部受热面 易于灰份的堆积。 飞灰磨损相对较
13
地基的处 理方案 (根据咨 询结果分 析)
由于相对П型锅炉的烟速小,大大降低 受 热 面 的 磨 损 相 了受热面的磨损。 对较大。 相对较小。 采用双切圆布置, 相对较小。 塔式锅炉烟气侧的阻力较小,估计为 П 型 锅 炉 烟 气 侧 2500Pa 估计为 3500Pa 在地基的处理上塔式锅炉可以采用整 一 般 采 用 条 状 地 板地基(外高桥三期)和条状地基(宁 基。 海二期) ; 地基基础的处理费用在最差 的地质条件下(如上海地区)塔式锅炉 的费用不会高, 在地质条件好的地区 (如 丘陵地区象广东台山) 由于占地面积小, 塔式锅炉的地基总体费用会比Π型锅炉 要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