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一、课标分析

课标中要求: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综合分析实验现象并从中归纳结论的思想方式。

二、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中的一个探究活动。催化剂是一个难道较大的课题,在此只能根据实验的表面现象作些简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当然催化剂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生物活体中的酶也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学习这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本课题的习题中安排了一道习题,延续这个实验,让学生探索有没有其他物质能代替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并用一些新的方法抽取氧气,试验性质。这样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三、学生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只是限于条件真正动手的机会不多,趁这节课把演示实验改成的学生分组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

2、能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物质是催化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

2、实验方案的设计。

六、教学策略

由教材演示实验变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计实验深入掌握对比法和控制变量法在初中化学中的作用,熟练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通过探究活动,感受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七、教学用具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试管、滴管、药匙、试管架、蒸馏水、废物瓶、水泥块、土豆、酒精灯、木条、火柴

八、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氧来乐”是养鱼伯伯的“救命药”,鱼塘内定期使用可避免鱼儿缺氧死亡。

【主要成分】过氧化氢

【含量规格】15%

【作用与用途】

本品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活泼的新生态氧,用于养

殖池塘的增氧,药性温和,使用方便,分解快,无

残留,绿色环保。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就可放出氧气,通常还放入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

合作探究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学生讨论实验一和实验二通过对比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提问:有没有人认为仅由上述实验就得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结论过于草率,为什么?应怎样补充实验才能使结论更加严密?

学生讨论:氧气可能是二氧化锰和水混合产生的,也可能是二氧化锰产生的。应补充如下方案才能使结论更加严密。

总结:通过以上四个实验说明二氧化锰加快的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学生继续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

再次重复实验五后学生讨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

说明水泥块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学生小组讨论给出结论:

1、水泥块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2、水泥块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板书:

1、催化剂的概念

“一变、二不变”

2、催化作用

3、注意事项:

⑴改变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

⑵化学性质和质量匀未改变,物理性质会改变;

⑶对某具体反应可作催化剂,并不是任何时候都作催化剂。

⑷同一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⑸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九、教学反思

学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员,化学老师都是身兼二职,时间有限,所以很多实验没有办法都完成或领着同学们进入实验室,这节课所有药品比较常见也

比较容易凑齐,所以就把实验带进了教室把演示实验改成的学生分组实验并用容易称量质量的水泥块代替二氧化锰粉末,同时还能说明对某一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淡化学生一想到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一提到二氧化锰就是催化剂的错误观点,也让学生分组实际动手,同学们兴趣很高,回答问题也很积极,效果比较好。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也锻炼的学生的完整实验探究的能力还大激发的同学的学习热情。缺点是学生热情很高就显得稍乱一些,今后要予以注意引导。

本节课我采取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氧气的相关知识。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景回顾氧气的性质→引出氧气的制取→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分小组制取并收集氧气→小结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要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较好的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选择,装置的选择,收集方法,检验及验满的方法。

本节教学中我运用了新课程理念,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落实。教师充当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适当点拨,学生的思维活跃,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等能力。提高了学生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还深刻体会到: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

课本中对这部分内容是这样安排的:在试管中加入 5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不复燃,但说明了“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生成氧气”结论。显然这样的结论会使学生感到矛盾。将5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放置一天(用橡皮塞塞紧),再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就会复燃,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学生对“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生成氧气”就会变得清晰。 (二)、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因过滤操作安排在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中,在本课题的学习中较难安排将催化剂二

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条件为常温,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所选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缺点: 1. 在实验操作中,很难做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即很难做到使过氧化氢溶液 粉末分离而使反应停止)。 与MnO 2 2. 无法控制液体药品的用量,浪费药品。 因此做了适当的改进: 改进一 1. 改进所需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 2. 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下图2所示: 3. 操作方法 ①先将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放入大使管的底部。 ②然后将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打开活塞,逐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使 反应停止。 ③不需产生气体时将活塞关闭,使反应停止。 4. 改进后发生装置的优点 ①通过分液漏斗逐滴向试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来控制反应的速度,可以得到 平稳的氧气流,同时也便于收集。 ②可以控制所加过氧化氢溶液的用量,节约药品。 ③操作简便。 改进二 1. 1. 改进所需器材 吸滤瓶、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铜丝(一端系上装有二氧化锰粉末的小砂袋) 2.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3 1. 操作方法 ①按上图将一根铜丝(一端系上装有二氧化锰粉末的小砂袋),伸入到吸滤 瓶底部。 ②将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通过分液漏斗逐滴加入5℅过氧化氢溶 液,使反应发生,产生气体。 ③不需产生气体时将铜丝向上拉起,将小砂袋脱离液面,使反应停止。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

作业名称 学员培训帐号:xy5011094 学员姓名:吴红 所在学校名称:织金县珠藏中培训所在班级名称:织金、纳雍初中化学班 一、基本信息 1)学科:化学 2)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 3)年级(册):九年级1、2册 4)课题名称: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 5)课时数:1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过氧化氢的颜色状态,知道过氧化氢常温下是无色的气体; 2.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为过氧化氢的分解寻找一种合适的催化剂; 3.能组装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比较,学会探究学习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知道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氧气的制取,在氧气的制取中学生一个明白氧气制取的原理,反应式的书写,气体的收集装置等部分,掌握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和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明确气体制取的装置,知道固体和液体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 2.学生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密度及水溶性的相关内容,以这个知识储备为基础,对氧气的制取及收集进行一些讨论。

三、结合国培课程研修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300-600字)

(一)知识点的过渡和连接:本届内容是探究氧气的制取,以氧气的制取为例,对学生教授如何通过已学的知识来探索新的知识的方法,所以本节的教学要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虽然过氧化氢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化学试剂,但学生对过氧化氢一点都不了解,它为什么会分解生成氢气,这学生就更不知道了,所以如何让新旧知识衔接起来是一个问题。 (二)对催化剂的概念如何让学生去理解的问题,这里提到过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如何提高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参加反应了吗?这都得给学生做相关的解释,但对于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我们该如何去解释这个问题,这就得老师把握好一个度了,这个度是最不好把握的,但是在处理的时候一定不能违反科学规律,如不可以说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等; (三)教学目标设计应该具体而具有可操作性,这也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中除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外,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应该能够当场做出评价或者能在探究过程在红体现出来,改进后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变得具体使用而且有操作性。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

过氧化氢制氧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过氧化氢的颜色状态,知道过氧化氢常温下是无色的气体; 2.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为过氧化氢的分解寻找一种合适的催化剂; 3.能组装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比较,学会探究学习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知道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氧气的制取,在氧气的制取中学生一个明白氧气制取的原理,反应式的书写,气体的收集装置等部分,掌握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和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明确气体制取的装置,知道固体和液体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 2.学生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密度及水溶性的相关内容,以这个知识储备为基础,对氧气的制取及收集进行一些讨论。 (三)教学过程设计 进 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复习知识 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 在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 那么当时我们用什么药品制 取了氧气?制气装置是怎样 的?收集装置呢?书写比较三 个化学方程式 (回忆)用高锰酸钾 作药品既复习了上一节课的 内容,也为下面的新知识 打下埋伏。 2.课题引入 对比之后发现由过氧化氢制 取氧气比较简单环保,认真听讲学生能比较出用高锰 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制 取氧气实验的不同之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 为下面的实验方案选择 提供依据。

3.学习活动1通过实验方程式2H2O2MnO2 2H2O+ O2↑,分析理论实验 步骤。 【提问1】打开漏斗的活塞 会看到什么现象? 认真思考做笔记 代表上台观察,描述 现象 了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 方法 现象:过氧化氢接触二氧 化锰,反应剧烈,导管口 有气体产生。 学习活 动2 【提问2】在实验室氧气的收 集装置该怎样确定呢? (提示回忆上节课内容) 从下图中选择: 小组的成员回忆、讨 论 希望同学们记住向上 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制取 氧气的方法。并注意能与 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 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反 应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 收集。并得出“气体收集 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气体 的密度和水溶性”的结 论。 教师要补充说明:在“塞”好带 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后 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若 为分液漏斗,则打开塞子,缓慢 滴入溶液(根据反应速度确定滴 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速度)。】 回忆固、液试剂加入 的先后顺序。 让学生们想到先“固” 后“液” 的顺序。 待气泡均匀且较快放出时,用排 水法收集气体。【若为分液漏斗,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从水槽中取 出导管。】 清理实验台。 学生体会制取到氧气 时的快乐 体验分液漏斗与长颈 漏斗在制取气体过程中 的不同之处。同时让学生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3.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是通过【实验2-5】讲述了用加热 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接着再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再通过介绍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后分析三种制取氧气的原理总结出分解反应的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点:1.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介绍催化剂的概念。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操作的探究。 3.总结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1.初步掌握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认识分解反应。 过程方法: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催化剂的概念;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师边实验边启发讲解,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领悟、归纳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教具(课件)准备: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仪器:大试管、木条、酒精灯、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 铁架台、火柴、小烧杯、药匙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实验室常采用加热 【回忆】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分解过

教学环节氧化氢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上节 课我们学习了加热高猛酸钾制取 氧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制取 氧气。 二、新课学习 1.认识教学目标 2.指导学生完成温故互查部分 3.课件出示三个文字表达式 提问:在这三个反应中都出现二 氧化锰,有什么不同? 【设问】为什么分解过氧化氢溶 液制取氧气要加入二氧化锰?它 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4.【探究】P38分解过氧化氢制取 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PPT出示实验内容 演示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 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观察现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 氧化锰,把大火星的木条伸入试 管,观察现象。 提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完成导学卡上的温故互查部分两 名学生板书实验室制取氧气三个反 应的文字表达式 【回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 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疑问】对另外两个反应中二氧化锰 的作用不是很清楚。 学生齐读实验内容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作好记录。 学生猜想,思考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节总课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课时2)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 (2)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 (2)通过对催化剂概念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学习的重点及难点 学习重点: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探究过程。 学习难点:实验探究方法的掌握,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和性质的总结。 三. 实验探究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植物呼吸离不开氧气,我们每时每刻都要通过呼吸来得到氧气,没有氧气将没有生命,所以氧气是不是对于我们无比的重要,并且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热高锰酸钾和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方法。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实验制氧气的第三种方法“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H 2O 2 )————→水(H 2 O) + 氧气(O 2 ) 首先根据这个反应的反应式,我们该选用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呢? 然后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下列实验,并且实验后回答下面这个问题:试验中的现象都有哪些? (二)实验探究 实验1 在试管中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二氧化锰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催化剂

2.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催化剂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理解分解反应,区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3.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初步建立“理论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科学思路。 【课前预习】 1.空气中有多少体积的氧气? 2.实验室有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写出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并将各物质的化学式写在相应物质下面。 3.请说出每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所用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4.你知道在酿酒过程中酒曲的作用吗? 【预习自测】P42.3~4 【我的疑惑】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 【情境导入】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实验室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气? 知识点2: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催化剂 实验内容现象分析 实验⑴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实验⑵ 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实验⑶ 待上述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重复多次) 39 1.催化剂的定义:化学反应里,能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 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催化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还可加入__________; 由此可知一个反应的催化剂不止一种。 4.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 1.催化剂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剂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3:分解反应 由反应物生成或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3.表示:AB→A+B。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概念 由或物质生成 新物质的反应。 由反应物生成或 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举例 联系都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过氧化氢制氧气》教学设计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彩虹学校高峰 2016-04 1、教学目标 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 2.认识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3.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实验装置的改进思路。 3、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分组实验探究法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复习巩固奠定基础 复习回顾氧气的性质,氧气在我们生 活中有哪些作用呢? 知识回 顾:氧气可 供给呼吸, 氧气可支 持燃烧,氧 气能使物 品腐烂,氧 气能发射 火箭… 通过复习之前所学 知识初步感知相关 知识,并提出学习疑 问,为新课教学奠定 基础 环节二: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设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 道大量氧气的获取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 气获得,那实验室需要少量的氧气如何 获取呢?除了高锰酸钾制氧气还有别的 方法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 【过渡】我们来看一下以下几种制取氧 气的方法 并讨论以下方法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氧 气 【投影展示】 1.给水通电可以得到氧气 2.从空气中分离氧气 3.植物光合作用 4.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后会 产生氧气 [学生交 流]预习过 的相关知 识 [讨论]:以 上方法能 否用于实 验室制取 氧气 激发了学生获取氧 气的兴趣,使教学顺 利进入下一环节。 通过学生的讨论可 以知道,并非能生成 氧气的反应都可用 于实验室制氧气,实 验室制取气体要考 虑反应条件、反应 速率、成本等多方面 的问题。并以此培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一、课标分析 课标中要求: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综合分析实验现象并从中归纳结论的思想方式。 二、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中的一个探究活动。催化剂是一个难道较大的课题,在此只能根据实验的表面现象作些简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当然催化剂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生物活体中的酶也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学习这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本课题的习题中安排了一道习题,延续这个实验,让学生探索有没有其他物质能代替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并用一些新的方法抽取氧气,试验性质。这样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三、学生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只是限于条件真正动手的机会不多,趁这节课把演示实验改成的学生分组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

2、能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物质是催化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 2、实验方案的设计。 六、教学策略 由教材演示实验变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计实验深入掌握对比法和控制变量法在初中化学中的作用,熟练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通过探究活动,感受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七、教学用具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试管、滴管、药匙、试管架、蒸馏水、废物瓶、水泥块、土豆、酒精灯、木条、火柴 八、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氧来乐”是养鱼伯伯的“救命药”,鱼塘内定期使用可避免鱼儿缺氧死亡。 【主要成分】过氧化氢 【含量规格】15% 【作用与用途】 本品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活泼的新生态氧,用于养 殖池塘的增氧,药性温和,使用方便,分解快,无 残留,绿色环保。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彩虹学校高峰 2016-04 1、教学目标 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 2.认识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3.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实验装置的改进思路。 3、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分组实验探究法 4、教学过程

下面装置均是我们常见的反应仪 器,哪些可以用来制取氧气为什 么 提示:我们如何才能让气流按我 们的想法排出方便收集呢? 【教师评价】 大部分同学都组装出了以下装 置: 这套装置,很显然组装起来很方 便,它使用起来会不会有什么不 足呢? 【探究实验3】用以下装置制取氧 气,体会此装置的优缺点 【教师小结】:若用这套装置制 取氧气时,操作很方便,装置也 很简单,但是若还未收集满,药 品已用完,此时还需拔掉胶塞, 再加液体,会混入空气,很麻 烦,所以不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思考】有没有制得气体多些, 讨论探究 一,利用 桌面上的 仪器进行 筛选、并 展示成 果。 学生观察 实验现 象,交流 讨论此装 置的优缺 点 学生讨论 思考: 如何组装 仪器使反 应可以随 择实验仪器

又可随时方便添加液体药品的方 法呢? 提示:可以试着选用以下仪器 【讲解】研究者们经过不断探索 改进得到以下装置,克服了第一 套装置的不足 . 【探究实验4】用改进后的装置进 行实验 【思考】那这套装置还有没有缺 点呢如何改进 【教师总结评价】这套置制氧 气,气流会不够平稳,而且对过 氧化氢需要的比较多,那么怎样 改进可以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呢 并能节约药品呢? 通过讨论得出第三套装置: 时添加药 品呢? 实验体会 并思考以 下问题: 1这套装 置使用时 需要注意 什么呢 2该装置 有没有缺 点呢? 学生讨论 思考: 怎样改进 可以控制 氧气产生 的快慢呢 并节约药 品呢? 实验前不提醒, 让学生从自己的 错误中吸取教训 从而了解使用的 注意事项,有利 于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通过比较各装 置的优缺点,引 导学生改进实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20200630125304)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大同铁一中仝淑英 一、教材分析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制取氧气》的第二课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这一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利用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实验,而且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催化剂,对催化剂的探究及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探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中学阶段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及用途,并且学习了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通过这一节实验探究课,让学生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三、教学思路及教学策略 (一)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回顾氧气的性质T引出氧气的制取T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一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一分小组制取并收集氧气一小结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二)教学策略:本课题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教师的引 导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将课本的演示实验变为随堂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由此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并运用新知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 2.认识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及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装置的选择比较培养学生分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班级:14化学二班姓名:郝铭伟学号:1401994010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练习仪器装配、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实验操作。 (2)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知道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学会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准备 (1)实验器材: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及酒精灯、双孔塞和分液漏斗、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或用(2)大烧杯代替)、玻璃片、火柴、木条。 实验药品:10%的过氧化氢、二氧化锰粉末。 五:实验图示:

六: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从左到右,自下而上)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两手,使它冷却,导管中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旋紧胶塞,在分液漏斗中加入双氧水; ③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④等集气瓶中液面下降至瓶口,瓶外有气泡产生时,实验结束。 收集: ○1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2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原因:防止试管冷却后,水槽内的水沿导管上升,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收集满的氧气应正放在桌面上,并用毛玻璃片盖上原因:氧气密度空气略大。 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

过氧化氢分解氧气 成员:罗玉洁、何瑾、徐丽、胡艳、骆磊、申林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2、了解影响双氧水制备氧气反应速率的因素。 3、能认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二、 实验原理 过氧化氢不稳定,在常温下就能缓慢分解放出氧气。但速度较慢,不易察觉。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后,能立即有氧气迅速放出。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能加速该反应的发生。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2222O O H O H 2MnO 三、 实验药品与仪器 实验药品:5%、30%的双氧水、二氧化锰、氧化铜。 仪 器:注射器(20ml )、锥形瓶、导管、软木塞、恒温水浴锅、 集气瓶、橡皮管、钥匙。 四、 实验步骤 1、实验室制备氧气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旋紧软木塞,用注射器在双氧水瓶里吸取10ml 5%双氧水,将注水器里的双氧水按需要的量缓慢注入加入装有少量二氧化锰粉末的锥形瓶中; ③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④等集气瓶中液面下降至瓶口,瓶外有气泡产生时,实验结束。并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实验装置如下:

改进装置原因: (1)因锥形瓶中的二氧化锰不易收集。所以将锥形瓶换成试管,便于收集二氧化锰,好做称量,证明二氧化锰作为一种催化 剂时,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2)用分液漏斗来控制反应的速率,收集装置采用向下排水法。 (3)通过改变浓度、温度、催化剂来探究对双氧水催化分解氧气速率的影响。 2、探究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因素 (1)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分别将10ml 5%双氧水溶液与10ml 30%双氧水溶液与等量的 MnO2混合于试管中,分别观察实验现象。 (2)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分别观察:室温下10ml 30%双氧水溶液,发生装置浸入80℃的水浴加热的10ml 30%双氧水的现象。 (3)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10mL5%双氧水溶液加入少许氧化铜作为催化剂,10 ml 5%双氧水溶液加入少许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且氧化铜与二氧化锰等量,分别观察实验现象。 五、注意事项 1、在做实验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 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2、双氧水的浓度不能过大,并且不适宜加多过氧化锰,容易造成反 应太剧烈。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育教学设计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作者:————————————————————————————————日期: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大同铁一中仝淑英 一、教材分析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制取氧气》的第二课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这一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利用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实验,而且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催化剂,对催化剂的探究及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探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中学阶段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及用途,并且学习了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通过这一节实验探究课,让学生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三、教学思路及教学策略 (一)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回顾氧气的性质→引出氧气的制取→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分小组制取并收集氧气→小结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二)教学策略:本课题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将课本的演示实验变为随堂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由此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并运用新知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 2.认识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教学流程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怀安县左卫中学:李媛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2.学生能认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组对比实验,使学生在不断对比中获得新知识,感受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催化剂更优化的选择,培养学生低碳环保的高贵品质; 2.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合理、科学地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装置优缺点的比较。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装置的优缺点。 教学器材:仪器:试管、药匙、火柴等。药品:5%的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教学过程:

除了试管,还可用 活动探究 通过学生提出的观点,教师归纳总结 思考:使用这套装置需注意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所以必须液封

比较分析这三套能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的优那么在实验室氧气的收集装置该怎样确定教师拿出下列装置,引导学生观察其特

跟踪训练 1.一氧化氮(NO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气体。实验室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用排水法 B 、用向上排空气法 C 、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 、用向下排空气法 2、如图所示,向盛有二氧化锰的广口瓶内逐滴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瓶内原有一预先充气的气球与导管相连。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3.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B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5.(1)仪器⑤的名称是 ;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KMnO 4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应选仪器 (填序号)。 (3)如果用H 2O 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 (填序号);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 。 6.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1)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是____; 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是 。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者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觉得其中相对比较好的方法是:_____ _____ __ __ ,其理由是________ _ ; (3)装置A 中反应十分剧烈,据此提出该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 .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 .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 .加热反应物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2.学生能认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组对比实验,使学生在不断对比中获得新知识,感受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催化剂更优化的选择,培养学生低碳环保的高贵品质; 2.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合理、科学地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装置优缺点的比较。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装置的优缺点。 教学器材:仪器:试管、药匙、火柴等。药品:5%的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教学过程:

除了试管,还可用 活动探究 通过学生提出的观点,教师归纳总结 思考:使用这套装置需注意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所以必须液封 比较分析这三套能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的优那么在实验室氧气的收集装置该怎样确定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1)仪器⑤的名称是;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应选仪器(填序号)。 (3)如果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填序号);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 6.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1)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是____; 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是。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者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觉得其中相对比较好的方法是:_____ _____ __ __ ,其理由是________ _ ; (3)装置A中反应十分剧烈,据此提出该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