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鹤的诗句

带鹤的诗句
带鹤的诗句

精心整理

带鹤的诗句

1.鹤云丝雨弄春柔,凤蜡龙薰淑气福

2.鹤骨鸡肤不耐寒,那堪癣疥更斑斓。

3.鹤向孤山去未归,片云竹雁与心期。

4.鹤色纱蒙乌府寄,裁衣不称着林中。

5.鹤驭凌云入紫微,水盘山绕五云飞。

6.

7.

8.

9.

18.鹤骨风前瘦,龙姿雨后鲜。

19.鹤发庞眉四老人,鹑衣蹑履一何贫。

20.鹤肯从坡老,鸠能感醉翁。

21.鹤老松孤,泉寒石癯。

22.鹤版招幽士,龙墀袭茜袍。

23.鹤盖阴阴覆苑墙,更添苍雪助清凉。

24.鹤驾乘风去,千年竟不归。

25.鹤怅东岩夜,声悲不可闻。

26.鹤来松有客,苔去石无衣。

27.鹤袖貂鞋巾内鸦,吹箫打鼓趁年华。

41.鹤唳于天,鱼跃于渊。

42.鹤发仙人年德尊,大贤之后更多闻。

43.鹤氅轻冠冕,谁人不羡君。

44.鹤立松梢月,渔行水底天。

45.鹤惊金刹露,龙蛰玉瓶泉。

46.鹤传沧海信,僧和白云诗。

47.鹤发重来客,龙湖旧日壮。

48.鹤归已改新城郭,牛卧重寻旧墓田。

49.鹤去凄然一古杉,傲霜凌雪几年间。

50.鹤唳风声淝水捷,马腾士饱蔡州平。

64.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

65.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6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6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68.蕊间飞禁苑,鹤处舞伊川。

69.鹤似闻琴至,人疑宴镐还。

70.犬因无主善,鹤为见人鸣。

71.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

72.鹤羽冲风过海迟,不如却使青龙去。

73.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咏月的名句

咏月的名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陆游《关山月》 2、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谢枋得《蚕妇吟》 4、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王元鼎《凭栏人·闺怨》 5、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6、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8、一轩明月上帘栊。——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9、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10、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11、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2、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秦观《秋日·月团新碾瀹花瓷》 13、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14、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白居易《江楼月》 15、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16、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17、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8、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19、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祖咏《望蓟门》 20、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 21、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唐寅《把酒对月歌》 22、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23、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24、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5、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李白《乌栖曲》 26、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27、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其一》 28、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咏月诗句

咏月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咏月诗句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3、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4、明月楼高休独倚。——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5、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8、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9、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10、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11、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12、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东坡《水调歌头》 1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16、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7、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1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1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0、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2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2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3、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25、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咏月诗词

咏月诗词选 晴朗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天空。明媚皎洁、幽静柔和的月光常常让人遐想,更是激起无数文人墨客的多情抒怀与痴心守望。诗仙李白的《把酒问月》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和北宋词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无不表达了骚客们的踌躇满志与悲情失意,这也给本来就充满神秘色彩的月亮,又增添了些许诗情画意。 先秦咏月诗词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皓兮,佼人浏兮,舒忧受兮。劳心蚤兮。 月出照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皎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魏晋咏月诗词 曹植《七哀》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欢有余哀。 唐代咏月诗词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蟾蜍蚀圆影,呼作白玉盘。大明夜已残。又疑瑶台镜,羿昔落九鸟,飞在青云端。天人清且安。仙人垂两足,阴精此沦惑,桂树何团团!去去不足观。白兔捣药成,忧来其如何? 问言与谁餐?凄怆摧心肝。

咏月诗分类赏析

咏月诗分类赏析 一轮明月,高悬于碧空。她仙子般迷人的魅力,穿越了千古时空,令多少才子佳人、文人墨客魂牵梦萦,遥寄情思! 我们和诗人一起赞美明月的皎洁,感受月下风光的美丽可爱;听诗人望月抒怀,倾吐动人心弦的乡情、亲情、友情、爱情;洞悉诗人们所表达的高洁情怀、远大志向……诵读着那些扣人心魄的佳句,我们总想将那美好的意境永远铭记于脑海深处。 一、月夜美景类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有声有色、动静相衬、美妙迷人的春月。《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虚实相映、亲近可爱、为人销愁的秋月。更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新秀丽的山月,“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谐美妙的柔月。“昨夜月明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沁人心脾的香月。月亮如神奇的灵光,令天地万物生辉。 二、望月怀乡类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思乡情深,加之世道艰难,壮志未酬,以致夜不能寐。皓月当空,照在床前,恍惚之中,疑为秋霜。既有月光的空明,又有冷月的清寒。凝望皎洁的明月,诗人浮想联翩,思念故乡,思念家人。更有诗云“山隔不知云近远,只将明月作乡亲”,爱月之心,思乡之情,浑然一体。月亮像是母亲多情的眼睛,远行的游子永远走不出她的深情凝眸。 三、月下思亲类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年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战事未休,露白天寒,诗人于夜间望月思亲。兄弟分散,有家难归,诗人内心悲痛,深切地思念几个分散的弟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景色壮美,气象雄浑。虽然远隔千里,然而心心相印,共望明月,彼此相思。此时的月亮里该有一张“全家福”吧? 四、望月怀友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山水相隔,友人难以见面,中天明月,千里可共。月本无感,诗人有情,明月成了可托付的信使。《望月怀友》“浮云卷尽看朣胧,直出沧溟上碧空。盈手水光寒不湿,流天素彩静无风。酒花荡漾金樽里,棹影飘飖玉浪中。川路正长难可越,美人千里思何穷。”全诗不露一“月”字,却将“路正长难可越”的相思失望之情融入秋月一般的 “寒”意之中。 五、中秋赏月类 《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静寂的月夜,诗人立于中庭,观望明月,仿佛秋思与明月一齐落入诗人的情怀了。更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传达出词人豁达开朗,积极进取的情怀。最后两句,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祝福,明月相共,两心相照,照出一个美好的境界。此外还有想象奇妙、出语惊人的“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的中秋之月,是不是因为四海之人目光殷勤的拂拭而加倍的明洁呢? 六、对月把酒类 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自得其乐之中弥漫着难以掩饰的哀愁,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那酒里恐怕也斟进了三分月光,越发的清冷孤寂了。 写月的、描月的、咏月的、议月的古典诗词,信手拈来,随口念出。“人生代代无穷尽,江

咏 月 的 诗 句

咏月的诗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满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李白的咏月诗

李白的咏月诗 李白的咏月诗 李白是一个才情异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诗人,一生热爱大自然,遍历名山大川;虽有济世之才,但却不为世所用,只好寄情诗酒名山胜水,写出名垂千古的绚丽诗篇。历代民间流传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运用自然的口语,能思人之所思,言人之所不能言,借月而抒发思乡之情的雄奇千古的绝唱。曾有稍谙音律的好事者,意欲妄改“举头望明月”为“举首望明月”,虽更符合七绝平仄,但却丧失了厚重浑成的天籁音韵,没有一唱三叹的回肠韵致了。 李白的著名七言古风《把酒问月》,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问月”诗篇。诗前段四句点题:“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次段四句:“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状绘美丽明月晶亮耀眼的清辉和月亮由海底上升和隐没云间的运行。第三段四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引证了民间传说的月宫神话,玉兔不计春秋地常年捣药,嫦娥偷吃夫君后羿灵药飞升月宫的寂寞,而引发人生短暂,宇宙永恒,时空不可扭转的感叹;特别是后二句,富有人生哲理的思考。末段四句,是全诗的归结:“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既然人生苦短,韶光易逝,难以相伴永远运行不息的明月,就不如让月光长远照在自己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的金樽里面吧!全诗层层递进切入,衔接浑然天成,意境清幽完美。

另一首五言古风《月下独酌》开篇,先把月亮拟人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后又清醒地认识,“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最后归结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与庄子的《逍遥游》意境相似,企望自己能飞升,与月亮相伴,一起遨游在无垠的天际。全诗由热闹氛围的渲染,转入凄凉孤单心境的淡化消解,抒发了诗人旷达超脱的情怀。 李白一生爱月亮,李白的月亮,也大多是他自己投影的化身。月亮里的嫦娥、玉兔、蟾蜍,也赋予了人的精神魂魄,因而,也就成为了鲜活的艺术形象了。

咏月的诗句_经典语句

咏月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 /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明月上高楼》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2 / 3

带月的诗句大全

带月的诗句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带月的诗句大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3、两耳隔墙花,早晚成连理。——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4、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5、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6、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一》 7、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9、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10、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1、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12、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3、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司马光《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14、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 15、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16、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李白《秋思》 17、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18、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9、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0、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张祜《题金陵渡》 21、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 2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3、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4、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明月上高楼》 25、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26、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27、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28、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29、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五年级 咏四季、咏月共84首古诗

目录 一、咏春 篇························· (2) 二、咏夏 篇························· (10) 三、咏秋 篇························· (13) 四、咏冬 篇························· (19) 1

五、咏月 篇························· (23) 2

3 第一篇 咏春篇 1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春夜喜雨(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

4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4

7晚春(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9春兴(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10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5

2019年整理--咏月古诗词集锦

咏月古诗词集锦 咏月古诗词集锦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月到中秋分外眀,人逢佳节倍思亲!祝老友亲朋花好月圆,人和家兴!浪漫中秋,月亮含羞,想你切切无以解忧,发给你,短信一首:月朗星稀终守候,落花流水我心头。谁,梦里揍?哦,你的手!心到,想到,得到,看到,闻到,吃到,福到,运到,财到,中秋节还没到,但愿我的祝福第一个到。提前祝你中秋节快乐!天天好心情!中秋将至,奉上一个月饼,配料:五克快乐枣,一把关心米,三钱友情水,用幽默扎捆,用手机送达;保质期:农历八月十五前;保存方法:请按保存键。又是一年落叶黄,一层秋雨一层

中国咏月诗词鉴赏

中国咏月诗词鉴赏 谈到月亮,人们就会想到美丽的神话传说,而在诗词文学中,你夜常常能 发现月亮的踪迹! 畅游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海洋里,你一定会被一些琳琅满目的咏月诗词所吸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与明月作伴的美好愿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形象写照;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这又是李白的迷雾般的梦境! 皓月当空,一泻千里,给人以广袤深邃的意境。于是乎,诗人常常寄情于月。亲情,乡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借月抒发。。花好月圆是美满婚姻的颂词;而月缺花飞、晓风残月则是爱情不幸的曲笔。宋代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 昏后词句,表达了黄昏后月光下情人约会的欢快心情。诗仙李白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一句,表达了游子怀乡之情。宋代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咏月词,更是被誉为千古绝唱,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反映了作者胸襟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因 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后人远别互道多加保重的代名词。 对着同一轮明月,各人情感迥然不同。李白的《把酒问月》诗中写道:今 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如果仔 细琢磨,你会发现这既是李白明月长在,人生如寄感情的流露,也是对当时社 会现状的愤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又是张九龄对月思乡的情怀。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确是东坡对人生的思索。 月亮乃是天上的圣物,在人们的心中,美好的事情总会与月亮相联系,通 过对古代咏月诗的鉴赏,我们会发现,其实月亮很美,但更多的是深不可测, 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快点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去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

苏轼咏月诗两首

课题: 《苏轼咏月诗两首》(2课时)课型:精读课型 上课日期:2013年3月20日 作者:枣庄七中梁举昌

苏轼咏月诗两首(2课时) 枣庄七中梁举昌 课前预习: 1.反复诵读两篇诗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搜集材料,了解作者写作这两篇咏月诗文时的背景。 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对作品的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反复朗读和背诵诗文,理解诗文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3.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评价任务: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章的意思。 2. 仔细研读课文,揣摩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深意。 3.文中“闲人”的含义。 4.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像,把“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扩写成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片段。 5.学生朗读《水调歌头中秋》,可多次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词的意境,把 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6.比较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与李白的《把酒问月》、《月下独酌》中的写月之名句,说说你更喜欢哪些句子,尽量表明观点,谈出理由。 7.背诵文本。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苏轼曾评论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字唯其少、意唯其多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背景介绍 1.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明确苏轼写作此文时的背景。 2.教师介绍: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当时,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正音 (板书)遂寝荇

古代咏月诗歌名句全录

古代咏月诗歌名句集锦 1.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曹操《短歌行》 2.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曹操《短歌行》 3.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7.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8.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9.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10.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1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冥》 12.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13.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14.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5.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6. 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17.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8.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19.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20.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21. 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2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洒》 23.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24.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 25.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26.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叙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27. 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西州张少府》 28.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进严公四韵》

咏月的经典古诗句大全

咏月的经典古诗句大全 咏月的经典诗句大全篇一 1、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4、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5、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6、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7、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8、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9、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0、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1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1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4、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黄景仁《绮怀》 15、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16、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17、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18、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9、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0、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咏月的经典诗句大全篇二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4、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5、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6、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

关于咏月的诗句

关于咏月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咏月的诗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李白《九日》 2、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李白《渌水曲》 3、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適《塞下曲》 4、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李白《上之回》 5、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贺铸《愁风月》 6、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李白《长歌行》 7、王孙何许音尘绝。——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8、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李白《独不见》 9、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裴说《塞上曲》 10、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沈约《咏檐前竹》 11、月落沙平江似练。——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12、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3、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薛道衡《昔昔盐》 14、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5、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权德舆《月夜江行》 16、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崔护《五月水边柳》 17、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8、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9、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20、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21、只言江左好风光。——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2、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汪遵《渔父》 23、短篱残菊一枝黄。——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4、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 25、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26、紫箫明月底,翠袖暮云寒。——张宏范《临江仙·忆旧》 27、月笼云暗重门锁。——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28、起立悄无言,残月生西弄。——彭孙遹《生查子·旅夜》 29、门掩落花春去后,窗含残月酒醒时。——石象之《咏愁》 30、珠帘四卷月当楼。——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31、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江总《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32、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纳兰性德《鬓云松令·咏浴》 33、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白居易《江楼月》 34、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黄升《清平乐·宫怨》 35、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36、朱丝弦断知音少。——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37、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38、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39、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刘沧《经炀帝行宫》

李白的咏月诗歌欣赏

李白的咏月诗歌欣赏 (一年一度秋风劲,转眼又是中秋了。媒体和商家吵吵嚷嚷都在谈中秋道中秋,只是我在这一片说道之中,闻到了太多的商业气息。至于中秋的本来意义,人们似乎不甚了了,也未必愿意去深究。想到自己以前曾经列一个“话说月亮”的题目,由于惰性没有延续下来,今天就以月亮为题,“码”一段文字吧。 李白一生爱月,月亮好象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他是我国古代写月写得最多的诗人,据不完全统计,李白的咏月诗歌有二百多首。翻开全唐诗,几乎处处都闪烁着月亮的清辉。李白的吟月诗歌在我国众多的古代诗人当中,表现得最为丰富、最为全面、也最完美。可以这样说,李白的咏月诗歌代表了我国古代诗人关于咏月诗歌的最高成就。 翻阅我国古代的诗集,咏月诗歌可以说汗牛充栋,而李白的咏月诗歌却一枝独秀,不仅受到了读者的喜爱,也得到了很多诗人的赞美。比如唐寅在他的《把酒对月歌》一诗中这样写道: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唐寅感叹,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他有如此感叹,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李白此时在那月宫之中,鸟瞰今日之世间纷纷万象,不知作何感想?要是他有也有一部手机,你在接通之时,第一句话会说什么呢?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阕,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在这首诗歌中,直接用到“月”字就达七次。特别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在古人与古月、今人与今月的“蒙太奇”剪辑中,跨越了时空的界线,展示了“人若流水,明月如斯”的人类共同感觉。是啊,那曾经照耀着诗人的月光,至今仍然照耀着我们,古人以及他们眼中的古人,都已经象流水一样逝去,唯有那天上的明月,几千年来丝毫没有改变。 月色以它的朦胧以它的永恒以它的清冷,引发了世人无穷的幻想,诗人的心境,一般人何尝没有?只是道不清楚说不明白而已。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咏月古诗词集锦

咏月古诗词集锦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 宁》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李白的咏月诗为何这么多

李白的咏月诗为何这么多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在《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一书中说:“在李白的作品中,以某种形式吟咏月亮的差不多占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笔者根据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的《李太白全集》统计,李白以某种形式吟咏月亮的诗篇有340首,在其全部诗作中所占比例约为三分之一。李白之所以喜爱月亮,大概有三种原因:其一是性格品质决定。诗仙豪爽、倜傥;月亮光明、透彻,这两者是契合的。其二是生活习惯决定。李白家境优裕,有夜生活习惯。《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夜别张五》——从这些诗题看,李白的夜生活很丰富。其三是道教信仰决定。李白信仰道教,在济南老子观里,道士高如贵将道箓正式授予李白,他叹惜人生短暂,迷信羽化登仙,追求长生不老。月亮的永恒性,让李白十分羡慕。 虽然李白咏月亮的诗篇很多,但以月亮为主题的诗篇却屈指可数。像《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把酒问月》《初月》《雨后望月》,就这么几首。以月亮为素材进行诗歌创作,是李白的拿手好戏。他熟悉月亮的诸多特性和传说,借助它们,创造出丰富多采的意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在《郢门秋怀》诗中,李白利用

月相变化周期规律来记算时间;“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在《塞下曲》组诗中,李白借照耀汉地的月亮,指代京城长安,点明将士出师的地点;“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月影弯如弓,弓弯似月影,霜花喻剑光,剑光比霜花。诗人用互为比喻的手法,将汉家将士守塞卫国的英姿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寄从弟宣州长史昭》诗中,李白写道:“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这里用“云月”代风景。在《登太白峰》诗中,诗人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他没有直接描绘太白山峰多么高峻,却借助高悬青云之上的明月,让读者切实地感受到太白山峰的高峻。月亮明媚无比。李白在《感兴八首》中说:“蛾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在《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说:“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这些都是用明月比喻美女。 天宝年间,李白的挚友著名诗人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龙标即现今的湖南黔阳县,唐朝时那个地方十分荒僻。李白闻讯,为了表达对友人的同情慰问,作诗相赠,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像诗人随身携带的珍贵物品一样,为安慰友人,解下来慷慨相赠,所表达的感情相当真挚。 诗人乘舟游历长江,作《江上吟》,诗中写道:“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边山丘上楚王游憩过的台榭早已荡灭无存,而屈原创作的词赋如同高悬青天的朗日明月,永久放射着光芒。诗人用与日月同辉赞扬屈原的文学成就。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诗人称颂:“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

杜甫咏月诗 探讨

杜甫咏月诗探讨 杜甫咏月诗初探 中国几千年的沉淀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中国人自古对月亮的亲睐与颂咏则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纵览诗词林苑,涉月诗歌及其形成的月亮文化无疑又是一支夺人眼目的奇葩。被尊为“诗圣”的杜甫,这个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其诗作自中晚唐开始就有“诗史”之称,因为他的诗作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衰的历史过程,其实杜诗更是杜甫本人一生遭逢战乱、流寓秦陇巴蜀湖湘的自传,只是这位拥有“古圣人之心”的诗人的喜怒哀乐无不与国事天下事相关,才使其个人经历都变成了反映兴亡治乱的“国史”。据研究可见,“月”这个意象频繁的出现于杜诗之中,杜甫更是将人生的喜怒哀乐、爱恨悲忧诸般心绪皆诉之于月、托之于月,使得月亮成为载负文人无限情思的心灵载体。 关于杜甫,有诸多大家都研究过其人其诗。其中,方瑜的《杜甫夔州诗析论》和欧丽娟的《杜诗意象论》均有论及到杜甫的咏月诗。方瑜就杜甫在夔州时期的咏月诗做了一系列研究。欧丽娟则将杜甫的咏月诗分为三个阶段:大致以杜甫乾元二年弃官华州司功参军开始后半生飘泊西南之时,和出蜀入夔之际,为两大分界点。根据这三阶段月之意象的变,来探讨杜甫的生涯发展。欧丽娟提出:“杜甫前期中月的意象出现较少,且多以“清光”为诗人把握;中期的月则有极完满而温暖的面貌;后期的月则多耸动而危疑可惧的极端表现。”然而杜甫同样是咏月,却有不同的词藻、异样的写作方法、表现出迥别的风格,给人以不一样的感受,更体现了诗人不同的心境与寄遇。本文力图更进一步挖掘杜甫咏月诗的情感内涵、风格特色,并将其大致归类、分析,浅谈一二。 首先,谈一下杜甫咏月诗当中的用词风格。 查询《全唐诗全文检索系统》后,发现杜甫诗作中带有月字的资料共有252笔,出现在诗题中的月共二十二首。而经总结,杜甫笔下出现的月亮就有几十种之多。其中,以秋月和新月出现的次数最多,素月、新月、江月也较常出现,其余还有纤月、凉月、明月、织月、花月、汉月、凉月、胡月、关山月、华月、陇月、微月、初月、弦月、残月、白月、野月、石镜月、清溪月、满月、曳月、藤萝月、夜月、孤月、青嶂月、瞿唐月、蜀月、边月、风月、湖月、清月、云月、阙月、缺月、南楼月、苦寒月及卿月等等。杜甫将月的千姿百态书写得淋漓尽致、生动传神,一展大家之风、千秋之笔。在杜甫笔下月的形象更是丰富多彩,而就其描写风格和修辞手法来书,最常见且最具特色的笔者认为应是“叠字修辞”。如: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九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船下夔州郭宿雨溼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不寐》 悠悠边月破,郁郁流年度。《雨》 兵戈尘漠漠,江汉月娟娟。《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 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可叹》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暮归》 随波无限月,的的近南溟。《宿白沙驿》 由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杜甫在对月修饰时惯于使用叠字。杜甫的叠字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生动、轻巧,可使读者耳目一新,更令此物此情兴会淋漓、神情并貌,且叠字的运用在诗作中充分发挥了修辞技巧之优点。 其次,再以月亮原型来谈一下杜甫诗中的情蕴内涵。 月亮,一直以来可说是女性世界的象征,追溯其起源,主要肇始于人类迷狂的生殖崇拜时期。女娲是在中国开天辟地造物之神同时也是月神,而嫦娥奔月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由此可见,月亮记录着女性独步天下的风光史、也储存着女性世界失落史、哀怨史。在《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