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扎根理论研究法
扎根理论研究法与管理学研究_张敬伟

■现代管理科学
■管理创新
扎根理论研究法与管理学研究
●张敬伟 马东俊
摘 要 :近几年,扎根理论研究法在国内外管理学研究中逐步兴起,运用这一方法有助于开发出扎根于中国情境的管 理学理论。文章在简介扎根理论研究法的渊源、发展的基础上,就其基本思路、思维逻辑和根本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特别对扎根理论研究法与量化实证研究在思维逻辑及在管理研究中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推动这一质化研究方法
者不断对这一方法加以发展,例如,主要的扎根理论作者 证据的支持,但它的主要特点不是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
共 开 发 了 四 部 关 于 扎 根 理 论 方 法 的 著 作 :Glaser (1978)、 验 资 料 中 抽 象 出 新的 概 念 和 观 点 (陈 向 明 ,1999),rauss & Corbin(1990)和 Glaser(1992)。 虽 的互动与组织的模式(Suddaby,2006)。
-115-
■管理创新
■现代管理科学
■2009 年第 2 期
体现的逻辑关系。 按照这个模型,研究者可以把主要范畴 间的关系按照这个逻辑予以展现,于是,资料就又被组合 到了一起。 (3)在选择性译码阶段,研究者通过描述现象的 “故事线”来梳理和发现核心范畴,把核心范畴与其他的范 畴系统地联结起来,搜集新的资料验证其间的关系,并进 一步通过资料与正在成型的理论的互动来完善各个范畴 及相互关系,从而建立起概念密实、充分发展的扎根理论。
三、 扎根理论的思维逻辑 1. 扎根理论的认知逻辑 。 通过上述译码过程可以 看 到,扎根理论对概念、范畴的提炼以及理论的生成过程实 际上就是人对于世界的认识过程,这同我们人类最初对世 界一无所知, 到逐步认识这个世界的认知方式是一致的。 例 如 ,新 生 儿 对 世 界 的 认 识 过 程 中 ,他/她 们 所 接 触 到 的 是 一个个具体的对象或事物(例如某个桌子、凳子或者奶瓶 之类的东西)。 在他/她们最初的意识中,没有将这些对象 进行联系和归类, 更无法直接看到多个对象的共性与差 异。 比如他们会召唤小猫或小狗却不知道它们是抽象意义 上的 “动物”。 但是随着与这些具体对象的不断接触和了 解, 他们开始会用语言和自己的逻辑来对具体对象的属 性、维度 等等进行提问,通过答案将一些简单、相似对象 进行归类,提取出范畴。 例如,虽然他/她看到的邻居家的 那些像“桌子”样的东西的长度、高度、颜色、形状等(属性) 各个方面和他们家的那一个有差别(维度上的),但是他会 根据这个“东西”有四条腿、一个台面等基本特征而把它归 为和他们家的那个桌子为同一类东西。 以此类推,儿童随 着成长逐步认识到什么是家具,什么是财富等等更为抽象 的范畴。 也就是说,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对概念进 行比较、归类,进而形成对更高层次的概念或范畴的认识, 在对这些不同的概念或范畴进行比较和建立联系的过程 中,从而形成和加深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儿童对事物形 成深入的认识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期间我们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他们在不断地提问。 这是他/她们在对各种认知对象 进行编码、发展范畴以及联系范畴的过程。 因研究时间所 限,我们对一个新问题的研究不可能花费太长的时间来获 得对对象的认识,而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我们能够在相对 较短的时间里形成对问题的比较深入的认识。 这种方法可 以说是对人类认识世界过程的仿真。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 断提问题、做比较,进行分类、建立联系和发现理论的过 程。 这一过程伴随着归纳和演绎两种认识方式。 我们对不 同的概念进行归类并范畴化的过程即是归纳的思维,而我 们根据现有范畴与资料推断范畴之间可能的联系时,就是 个演绎的过程,我们再通过进一步搜集资料,找到更多的 证据去证明或证否我们的推断,从而逐步建立起理论。 因 此说, 在实证资料和形成中的理论的不断比较过程中,归 纳和演绎两种思维是交互进行的,但以归纳为主,这在扎 根理论中被称之为 “分析式归纳”(Analytic Induction)。 正 是这两种思维的并用和互动,使得运用扎根理论理论方法 开发出来的管理理论是被暂时验证过的理论,是得到丰富
扎根理论研究

二、扎根理论研究的步骤扎根理论研究虽然遵循一般研究步骤,包括选题、文献探讨、撰写研究计划书、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①选题:适合于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是过程类问题,即研究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问题。
②文献探讨:扎根理论研究的文献探讨的特点是强调原则上研究前或研究初期不进行文献探讨,当研究到出现理论解释的阶段时在进行探讨。
③研究计划:扎根理论研究开始前虽然也有研究计划,但研究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严格按其计划执行,特点是计划可随着研究问题的出现而进行修改,如访谈和观察的问题,入选研究对象的标准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着研究的进展、出现新问题的重要程度而变化。
④收集和整理资料: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方法和其他质性研究相同。
⑤分析资料:扎根理论研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使用持续比较法分析资料是扎根理论的特点。
⑥撰写论文。
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选择式登录。
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
三种登陆并不是严格按其步骤分阶段进行,这一点在开放式登陆和轴心式登录中经常看到。
(一)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开放式登陆是从资料中找出编码或类属的过程。
即找出资料的异同点,提炼编码和类属是将资料分解、验证、比较、概念化,然后进行登录的过程。
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
登录的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
开放式登录的过程类似一个漏斗,开始时登录的范围比较宽,随后不断地缩小范围,直至码号出现了饱和。
在对资料进行登录时,研究者应该就资料的内容询问一些具体的、概念上有一定联系的问题。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及其应用

四、实例分析: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学术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及其应用
一、引言
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深入挖掘和理解实际情境中的数据,提炼出有意义的理论。这种方法强调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而非基于理论假设进行推导。在学术研究中,扎根理论的应用范围广泛,尤其在社会科学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本文将探讨扎根理论的概念、基本步骤、优点和局限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为了展示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我们以“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主题进行实例分析。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观察法收集数据,提炼出以下理论:社交媒体加剧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在于信息过载、虚假信息、隐私泄露等问题,以及社交比较和评价压力。这些原因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加剧,并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理论在后续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二、扎根理论的概念与基本步骤
1.概念:扎根理Biblioteka 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核心理念是“从数据中提炼理论”。这种方法强调对原始数据的深入分析,而非基于预先设定的假设。
2.基本步骤: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数据:包括访谈、观察、文献资料等。
(2)开放式编码:对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关键概念和初始概念,形成初步的编码。
五、结论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扎根理论的概念、基本步骤、优点和局限性,展示了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够提炼出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有助于理解研究情境中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尽管扎根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通过实例分析,我们进一步证明了扎根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有效性。未来,随着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的进步,扎根理论有望在学术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扎根理论研究法及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运用-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扎根理论研究法及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运用-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引言质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译为定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近年来引起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重视。
(Morse 2007: 34)质化研究在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已有一席之地,但与西方相比,国内质化研究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仍有待提高。
(张培2013: 67)扎根理论研究法(grounded theory method)作为重要的质化研究方法被认为是今日社会科学中最有影响的研究范式,走在质化研究的最前沿(Charma 2000: 130),该理论不仅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且其基本原则也成为质化研究的一般指导性原理。
(孟娟2008: 173)扎根理论研究法早期虽然起源于社会学研究,后来却广泛运用于不同的领域,特别是护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中。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更是在西方形成了一个运用扎根理论方法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生活经验的繁荣时期。
通过扎根理论规范、严谨的研究程序所建构的理论牢牢扎根于经验数据,能够进行过程追溯和重复检验,研究的客观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证,使理论建构成为一个科学的过程,克服了一般定性研究缺乏规范的方法论支持,研究过程难以追溯和检验,以及得出的结论说服力不强的问题。
在对语言学知识尚缺乏充分的总结和归纳的前提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开展基于中国情境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是与西方应用语言学理论进行比较和对接的重要手段。
但目前国内语言学界发表的扎根理论研究成果明显是极少数,学者们对这一方法的运用也存在各种问题和困惑。
因此本文将对扎根理论研究法做一系统介绍,期待国内语言学研究者能关注到这一重要的研究方法,完善应用语言学方法论。
2. 扎根理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路扎根理论是由芝加哥大学的Barney Glaser 和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 Strause 两位学者共同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就是用归纳的方法对现象加以分析整理所得的结果,经由系统化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而发掘、发展,并已暂时地验证过的理论。
扎根理论与质性研究

扎根理论的步骤和方法扎根理论是一种以质性研究为手段,通过有系统的收集和分析资料的研究历程,从资料中衍生出理论的方法。
理论扎根于资料中,在调查之前并不提出理论假设,直接从调查资料中进行经验概括,提炼概念,进而发展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系,最终提升为理论。
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
扎根理论的步骤大体包括:1、研究设计2、收集资料3、对资料进行分析编码和划分类属4、撰写备忘录5、理论性抽样。
扎根理论的操作方法:1、研究设计。
无论从事什么研究都需要事先进行研究设计。
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研究问题,然后需要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语言表述。
接着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
明确了研究对象后,下一步便是如何进入研究现场,进入现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研究者邀请对方参加研究,另一种是在研究者个人与当地人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研究。
2、资料收集的方法。
扎根理论主要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来收集资料。
访谈法分为封闭式访谈、开放式访谈和半开放式访谈。
封闭性访谈指研究者对研究者对访谈的问题、对象和记录的方式等都已经标准化了。
开放性访谈指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研究对象可以自由的发表意见。
半开放式访谈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访谈方法。
访谈时要注意营造宽松的氛围,取得研究对象的信任,学会共情倾听,详细记录访谈内容。
观察法参与是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
3、资料分析的方法。
对资料的分析是通过对资料的编码和归类来实现的。
编码分为三个层次: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核心式编码。
①开放式编码要求研究者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编码。
②轴心式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
③在所有已分析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分析以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将分析集中到那些与该核心类属有关的码号上面。
在编码过程中常常用持续比较的方法。
4、撰写备忘录。
备忘录是对资料分析过程的反思性记录。
扎根理论研究法与管理学研究

近几 年 . 国 内外管 理 学研 究 中 逐渐 兴 起一 种 新 的研 康护 理 、 女研 究 、 理学 等领 域 。 理学 者们 已经在 组织 在 妇 管 管
究 方法 , 即扎根 理论 研 究法 ( ru ddT e r to ) G o n e hoyMeh d 。按 (un r 18 ) 营 销 ( o lig 2 0 ) 战 略 ( rw ig e T re ,9 1 、 G udn ,0 2 、 B o nn t a ,9 5 、 业 ( 志 刚 、 1 19 )创 . 李 王迎 军 ,07 等 领域 发 表 了一系 20)
法 等归纳 式研 究方 法是 当前 中 国管 理研 究 “ 必要 且适 宜 的 研究 工 具 ” 徐淑 英 、 忠 明 ,0 4 。因此 , 当 前 条件 下 , ( 刘 20) 在 扎 根理 论是 一 种 质化 研究 方 法 . 基本 宗 旨是从 经验 其 资料 的基 础 上建 立理 论( t us 1 8 ) 与量化 实证研 究不 Sr s ,9 7 。 a
扎根理 论研 究 法 渊 源 已久 。 最早 源于 Gae & Sr s l r t us 论 。这是 一 种 自下 而上 的归纳 式研 究 方法 。 s a 直接 扎根 于现
(97 的著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 ) 发现扎根理论》 。之后 , 两位作者及其合作 实资料的理论便是其成果 的体现。 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
Srus 1 8 )Srus& C ri(9 0 和 G ae (9 2 。虽 的互 动 与组织 的模 式 ( u d b ,0 6 。 t s (9 7 、t s a a obn 19 ) lsr1 9 ) S d a y 2 0 ) 然扎 根 理论 目前有 不 同 的版 本 。 总 的来 说 , 根 理 论 方 但 扎 扎 根 理 论 的 主 要 思 想 体 现 在 开 放 性 译 码 ( p nC d O e o- 法 的使 命 非 常 明确 : 由质 化方 法 来建 立 理论 ( t us& 经 Sr s ig 、主 轴 性 译 码 ( xa o ig 和 选 择 性 译 码 (e c v a n) a i C dn ) l Sl te ei C ri ,9 7 。 今 。 obn 19 ) 如 扎根 理 论 已经成 为 一种 相对 成 熟 的重 C dn ) o ig 这三重 译 码过 程 中 。( ) 1 开放 性译 码就是 把搜集 来
扎根理论的内涵,特点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扎根理论的内涵,特点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 然后上升到理论。
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
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
一、扎根理论的文献回顾在国内研究中,扎根理论被应用于多个相关领域研究,张泽洪等从医方视域应用扎根理论探讨医患信任违背的深层次因素。
结果发现:患方就医善意、就医正直与就医能力、医学固有特征、制度社会情境这5个主范畴对医患信任违背存在显著影响。
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上述5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医患信任违背的作用机制模型。
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管控政策以修复医患信任提供理论思路与实施路径。
于兆吉等通过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得出影响突发性网络舆情演化的三个因素分别是官方信息发布、参与者的动因和行为决策,并结合突发性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分析参与者在网络舆情传播扩散的过程中发挥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包括健全网络舆情的政府引导机制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来合理引导并控制突发性网络舆情的发展。
二、扎根理论的研究程序与框架(一)研究程序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步:1.从资料中产生概念,对资料进行逐级登录。
2.不断地对资料和概念进行比较,系统地询问与概念有关的生成性理论问题3.发展理论性概念,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 ;4.理论性抽样,系统地对资料进行编码 ;5.建构理论,力求获得理论概念的密度、变异度和高度的整合性。
6.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是扎根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环,其中包括三个级别的编码。
1. 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
扎根理论研究

扎根理论研究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二、扎根理论研究的步骤扎根理论研究虽然遵循一般研究步骤,包括选题、文献探讨、撰写研究计划书、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①选题:适合于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是过程类问题,即研究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问题。
②文献探讨:扎根理论研究的文献探讨的特点是强调原则上研究前或研究初期不进行文献探讨,当研究到出现理论解释的阶段时在进行探讨。
③研究计划:扎根理论研究开始前虽然也有研究计划,但研究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严格按其计划执行,特点是计划可随着研究问题的出现而进行修改,如访谈和观察的问题,入选研究对象的标准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着研究的进展、出现新问题的重要程度而变化。
④收集和整理资料: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方法和其他质性研究相同。
⑤分析资料:扎根理论研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使用持续比较法分析资料是扎根理论的特点。
⑥撰写论文。
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选择式登录。
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
三种登陆并不是严格按其步骤分阶段进行,这一点在开放式登陆和轴心式登录中经常看到。
(一)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开放式登陆是从资料中找出编码或类属的过程。
即找出资料的异同点,提炼编码和类属是将资料分解、验证、比较、概念化,然后进行登录的过程。
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
登录的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