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风偏计算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交叉跨越设计规范

电气化铁路
至轨顶
7.5
最大弧垂按+70℃计算
至承力索或接触线
3.0
最大弧垂按+70℃计算
标准轨铁路至轨顶
7.5
最大弧垂按+70℃计算
高速公路
7.0
最大弧垂按+70℃计算
等级公路至路面
7.0
通航河流的最高船桅顶
2.0
弱电线路、电力线
3.0
建筑物
垂直距离
5.0
风偏净空距离
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的规定,导线对地面及建筑物的距离,在最大弧垂和最大风偏时,不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安全距离要求
被跨越物名称
最小距离(m)
备 注
居民区
7.0
非居民区
6.0
交通困难地区
5.0
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
5.0
风偏净空距离
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
4.0
树木的自然生长高度
垂直距离
4.0
风偏净空距离
3.5
果树、经济作物
3.0
特殊管道
4.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强制性条文 word整理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1.第5.0.4条: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 220~330 500 750限值dB(μv/m) 46 53 55 582.第5.0.5条: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750限值dB(A) 553. 第5.0.7条: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5. 第7.0.2条: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6. 第7.0.9条: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7.0.9-1和表7.0.9-2的规定。
表7.0.9-1 110~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表7.0.9-2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注:1 按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的相应气象条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取值。
(实用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全参数计算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精彩文档一、提资参数表格式精彩文档二、线路参数的计算:1.3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
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X1=0.0029f lg(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0.779r精彩文档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n=2 R e=(r e S)1/2n=4 R e=1.091(r e S3)1/4n=6 R e=1.349(r e S5)1/6S-分裂间距,(m)。
精彩文档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 (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
c′。
dm=12√(d ab d ac d a 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6√(r e3 d aa′d bb′d cc′)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P19查表时注意: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 强制性条文 word整理版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1.第5.0.4条: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2.第5.0.5条: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3. 第5.0.7条: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
5. 第7.0.2条: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6. 第7.0.9条: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和表的规定。
表7.0.9-1 110~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表7.0.9-2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注:1 按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的相应气象条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取值。
2 按运行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风速采用基本风速修正至相应导线平均高度处的值及相应气温。
3 当因高海拔而需增加绝缘子数量时,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
4 500kV空气间隙栏,左侧数据适合于海拔高度不超过500m地区;右侧是用于超过500m但不超过1000m的地区。
220kV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放电原因分析及改造措施

220kV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放电原因分析及改造措施王全兴福建省福州电业局摘要:福州地处福建沿海东南部,每年沿海登陆的台风以及强对流天气产生的飑线风都会对输电线路造成严重威胁,其中最易发生导线、引流线在强风作用下对塔身风偏放电,导致输电线路失地故障。
根据多年来的运行经验统计,线路风偏跳闸次数占总跳闸次数的20%~30%。
本文通过对风偏放电机理的分析和历年来典型事故的调查,对线路的防风性能进行系统的科学计算、分析、评价,找出影响线路风偏放电的原因,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改造措施,以提高线路防风偏性能。
关键词:架空线路防风偏分析改造一、台风与飑线风形成的机理太阳直射的持续高温,造成大面积洋面上的水分大量蒸发。
不断蒸发的水分将逐渐排斥空气中的其它气体成分,使空气的湿度急剧增加,当有外部条件(如降温或水蒸气自动凝结)促使高湿度的空气水分凝聚时,空气的压强会急剧下降,造成了相对于周围空间的大气负压,而这种负压就是形成台风的中心负压。
这种负压一旦形成,周围的空气就会立刻进行补充。
由于负压往往是从低温度的高空开始形成的,因而也就形成了自下而上且周围向中心旋转的空气大旋涡,这就是台风形成的机理。
来源:飑线风系局部强对流天气,飑线前天气较好,多为偏南风,且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飑线前方常伴有中尺度低压。
飑线后天气变坏,风向急转为偏北、偏西风,风力大增,飑线之后一般有扁长的雷暴高压带和一明显的冷中心,在雷暴高压后方有时还伴有一个中尺度低压,由于它尾随在雷暴高压之后,故称之为“尾流低压”。
飑线沿线到后部高压区内,有暴雨、冰雹、龙卷等天气。
台风、飑线风期间,近中心风速可以达到35m/s以上,风圈影响半径大,对输电线路的导线、引流线、绝缘子串产生极大的风压荷载,引起线路风偏摇摆放电。
二、福州地区输电线路概况福州电业局输电线路主要以220kV/110kV为骨干网,辅之有35kV线路,架空输电线路所经地区气候、地形、地质和各种自然条件十分复杂。
输电线路设计计算与校验事项

线路设计计算与校验事项一.杆位排定杆位前应做设计事项1、导地线比载计算1)自重比载g1 = 1.025(γgsg+γlsl)/s×10-2 = q1/s×10-2 N/m*mm2式中:γ—材料容重mg/ mm3sg—钢线截面积 mm2sl—铝线截面积 mm2s —综合截面积 mm2q1—每千米导线重量 kg功能:计算导地线单位面积、单位长度的自身重量。
2)冰重比载 g2 = q2/s = πb(b+d) γ×10-2 N/m*mm2式中:b —覆冰厚度 mmD —架空线直径mmγ—冰的容重mg/ mm3复冰时垂直总比载g3 = g1+ g2功能:计算导地线单位面积、单位长度的复冰重量。
3)导线风压 p=αF cdlZv2/16sin2θ N式中:p—垂直线路方向的风荷载 kgαF—风速不均匀系数V<20=1.0;20<V>30=0.85;30<V>35=0.75 c—风荷载体形系数 d≥17为1.1;>17为1.2;复冰1.2d—架空线外径mmlZ—水平档距mV—设计风速m/θ—风向与线路方向夹角功能:计算杆塔在一定的水平档距,相应风速作用下,导地线对杆塔挂点产生的水平作用力。
理论风压p= 1/2mv2 =1/2 ×γ/9.8 ×v2 = v2 /16 N式中:p—理论风压γ—空气容重v—风速 m/秒m—空气质量=γ/9.8(空气的重力加速度)无冰时风压比载 g4 =αFcdlZv2/16/s×10-2 N/m*mm2复冰时风压比载 g5 =αFc(d+2b)lZv2/16/s×10-2 N/m*mm2无复冰时综合比载g6 =√g12+ g42 N/m*mm2有复冰时综合比载g7 =√g32+ g52 N/m*mm22、解析状态方程式σ-(l2 g2 /24/β/σ2 )=σm- -(l2 gm2 /24/β/σm2 )–(α/β) ×(t-tm)式中:σ—变化的架空线应力, N/mm2σm—控制的架空线应力(最大使用应力)N/mm2g —变化的架空线比载 N/m*mm2g —控制的架空线比载 N/m*mm2α—温度线膨胀系数 1/℃β—弹性伸长系数 N/mm2E —弹性模量,功能:悬挂于两固定点的导地线,当气象条件变化时,导地线应力及弧垂也相应发生变化;当已知某一组合气象条件下的导地线应力、比载、气温,即可求出任一组合气象条件下的比载和应力变化值。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1.第5.0.4条: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 220~330 500 750限值dB(μv/m) 46 53 55 582.第5.0.5条: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750限值dB(A) 553. 第5.0.7条: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5. 第7.0.2条: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750单片绝缘子的高度(mm) 146 146 146 155 1706. 第7.0.9条: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7.0.9-1和表7.0.9-2的规定。
表7.0.9-1 110~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表7.0.9-2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注:1 按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的相应气象条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取值。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位移计算资料

架空输电线路转角杆塔中心位移计算的研究与探讨刘仁臣(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市新都区,610500)摘要:在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中,我们经常遇到由于部分转角(耐张)杆塔横担宽度和不等长横担引起的线路中心桩与杆塔中心桩存在位移的问题。
如何正确计算出位移值,使杆塔受力最小及杆塔两边线仍与线路中心线对应,以免邻近转角(直线)杆塔承受额外的角度荷载,对保证架空输电线路长期稳定安全地运行,具有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关键词:等长横担不等长横担位移计算转角杆塔0 引言在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杆塔基础分坑及基础分坑时转角杆塔位移计算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胜利油田这样的平原地区,地势一般较平坦,很少出现丘陵及起伏较大的施工地段,因此,以等高塔腿为多。
在线路施工当中,一般情况下,线路中心桩就是杆塔的中心桩,基础分坑以该中心桩为准进行。
但有的转角杆塔、耐张杆塔,为使杆塔受力最小及杆塔两边线仍与线路中心线对应,以免邻近转角(直线)杆塔承受额外的角度荷载,必须考虑杆塔的中心位移问题。
本文根据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110kV架空线路砼电杆基础分坑中的位移计算及角钢塔位移计算两个方面予以归纳和探讨,希望和有兴趣的读者互相探讨。
一、110kV砼电杆转角杆位移的计算下面以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定型图电-8701(110kV输电线路杆型图)及其杆型配件图电-8702为例计算位移大小。
1、不等长宽横担转角杆的基础分坑位移计算(图二)有位移转角杆位移计算示意图以上图示为110kV J60°-18型砼电杆杆型示意图和横担示意图。
其位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横担宽度引起的,另外一个是由于横担不等长引起的。
(1)、由于转角杆横担宽度的影响,使转角杆中心位置与原转角桩产生位移,其位移距离为∆S1=2tg 2D θ 其中 D ―――横担宽度和绝缘子串拉板长之和,单位米θ―――线路转角 ,单位度(2)由于横担不等长引起的位移:不等长宽横担为内角横担短,外角长,其位移距离为:∆S2=()b a 21- 其中,a ―――长横担长 米b ―――短横担长 米因此,在实际分坑中,110kV J60°-18型电杆由原转角桩向转角杆中心位置产生的位移为S=∆S1+∆S2=2tg 2D θ+()b a 21- 因在实际施工中,110kV J60°-18杆型a =3.2m,b=1.7m ,D=0.698m , θ大小为30°~60°之间,以60°为例则其位移S =2698.0tg 260︒+()1.73.221-=0.951m 在实际施工中,110kV 转角30度型砼电杆(J30°)也是不等长宽横担的转角杆,位移计算方法应与转角60度杆型相同.二、角钢转角塔的计算目前,受城市规划的影响,许多新建或改建线路往往不再使用砼电杆,砼电杆拉线多,占地面积大,且极容易被盗,虽然因此角钢塔和薄壁离心钢管塔等塔型虽然建设初期投资大,但从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方面讲,经济效益远远大于砼电杆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