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范
防治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外力破坏方案

防治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外力破坏方案1、防治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线路风偏故障指线路的导线(包括耐张塔跳线)在风力的作用下,对杆塔或邻近线路的各种物体(如树木、房屋或其他电力线路等)发生放电造成或线路接地的现象。
线路发生风偏故障,如果风力在一定时段内变化不大,将会造成线路长时间接地,严重影响了线路的安全运行,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治。
一.HO输电线路设计采取的最大设计风速一般不应低于30m∕s o校验杆塔电气间隙选取的风压不均匀系数α,当档距超过200m时Q=0.61(设计风速v220m∕s);对耐张塔跳线或档距不超过200m时α=I o此外,杆塔电气间隙还应考虑风雨共同作用(湿闪)的情况,并应留有适当的裕度。
二.加强对线路所经区域的气象及导线风偏的观测,记录、搜集有关气象资料(特别是瞬时风及飓线风的数据)以及导线发生风偏故障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取得资料的汇总、分析并结合运行经验,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
现时可采取的防范措施有:a.在容易发生风偏故障的地段,导线宜采用V型绝缘子串悬挂;b.对耐张塔跳线没有安装跳线串的,应考虑加装跳线串(跳线串不宜采用复合绝缘子,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加装重锤);c.对直线塔悬垂绝缘子串,可考虑在导线下方加装重锤。
d.加强线路走廊障碍物的检查清理,校验导线对树木、边坡等在风偏情况下的净空距离,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处理。
三.对发生风偏故障的线路,应做好线路故障的分析并填写《输电线路故障(一类障碍、事故)技术调查分析表》,同时应单独建立技术档案、记录等。
线路风偏故障过后,应仔细检查导线、金具、铁塔等受损情况,及时消除缺陷。
四.开展导线风偏的试验与研究(-)开展强风作用下有雨和无雨时的空气间隙工频放电对比试验,找出规律,为线路设计提供依据;(二)研究观测气象和导线风偏的在线监测系统,为线路设计考虑绝缘子串及导线风偏时,风速及风压不均匀系数的选取提供依据;(三)对杆塔设计在各种不利情况下的气象条件组合,特别是在导线发生风偏时的气象条件的选取,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为今后完善设计理论提供帮助。
11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及对策

11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110kV的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发生的类型以及特点,并对故障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故障问题笔者重点提出了解决风偏故障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0.引言电力是给人们提供方便的主要能源之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输电线路的规模近些年来的扩展速度非常快。
但是输电线路因为处于室外,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仅损耗比较严重,同时也容易生发故障给人们造成不便,并且给人们生命以及财产构成了威胁。
1.风偏故障类型及特点风偏故障主要是在大风天气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生,当大风对导线、杆塔、拉线产生风力影响时,造成与地面上的建筑物或者树木以及其他导线之间的间隙小于大气击穿的电压,就会造成跳闸故障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110KV的输电线路比较容易发生跳闸。
风偏故障发生的类型主要有三种:直线杆塔绝缘子对塔身放电或者对拉线放电、耐张杆塔跳线之后引起的电流对塔身放电、输电线对附近的建筑物以及树木放电[1]。
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比较异常,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以及内陆地区的冬季寒流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因此大风天气的情况比较多,大风天气造成的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发生也随之增加,这给国家的电网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特殊气候条件更应该加大对风偏故障的防治的重视。
风速对故障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风速越大110kV的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发生的次数就会增加。
如下表一是2013年某地区在最大风速达到30米每秒时的不同电压的输电线风偏故障发生的状况。
表一因为不同地区的大风发生的季节不同因此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发生就存在季节性,另外不同的地理形势对风速的影响也会不同,在风口地段发生故障的几率就会比较高。
2.风偏故障的分析2.1风速对风偏角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很多城市是沿着大山分布的,因此会有多处的风口区,并且每年到了冬季受到西北风的影响,山体将风的阻挡在峡谷和隘口等锁口处,因为气流的翻越会造成峡谷效应[2]。
50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防范措施探析

50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防范措施探析摘要: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区域已形成以电压等级为主网架的坚强电网。
运行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输电线路设计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目前线路的操作过电压已较低,基本不再发生因操作过电压而导致线路闪络的故障。
此外,污闪治理工作的大幅推进使得线路的交流耐压水平稳步提升。
风偏故障是指输电线路在强风的作用下,导线向杆塔身部出现了一定的位移和偏转而导致放电间隙减小而造成的闪络事故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50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特点及原因出发并着重就风偏故障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50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防范措施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产业,为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基本动力。
电网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同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雷击、鸟害等因素所引发的线路跳闸事故相比,风偏故障所导致的跳闸重合成功率更低,一旦出现风偏故障,很容易造成线路的非计划停运尤其是对于50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当出现风偏故障时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而且会给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 50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规律及特点以某省500kv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为例,对线路在2010-2014中累计发生的近50起风偏故障进行归纳统计,其故障形成规律及特点如下:(一)多出现在恶劣气候条件情况下(二)线路跳闸重合成功率低500kv输电线路一旦出现风偏故障,线路跳闸的重合成功率非常低。
据资料统计,在2014年我国500kv输电线路共发生风偏故障7例,全部造成了线路的非计划停运这是由于高压输电线路跳闸重合的成功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s以内,而风偏故障发生时往往伴随着强风,而导致重合闸的动作时间过长,从而使得输电线路尤其是输电线路的跳闸重合成功率非常低。
(三)风偏故障表现形式500kv输电线中常见风偏故障的表现形式有:导线对杆塔放电。
导线与导线之间放电。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范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范由于近年来石嘴山地区大风天气较多,该地区110-220kV线路发生多次大风跳闸故障。
针对故障原因,笔者对大风天气与地区线路运行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地区电网防风偏治理的方案。
标签:线路;风偏故障;防范1风偏故障类型及特点1.1 风偏故障类型及故障统计风偏故障是输电线路在大风天气下导线(带电体)与杆塔、拉线、树、竹、建筑物等(地电位体)之间或其他相导线的空气间隙小于大气击穿电压而造成的跳闸故障。
风偏故障不能消除或发生相间短路时,会扩大事故范围。
风偏故障主要类型有直线杆塔绝缘子对塔身或拉线放电,耐张杆塔跳线引流对塔身放电,导线对通道两侧建(构)筑物或边坡、树竹木等放电现象。
以石嘴山地区输电线路运行记录为例,2009-2011年输电线路间共发生风偏故障17次,发生风偏故障的线路主要为110-220kV线路,其中220kV线路风偏故障11次,占风偏跳闸故障的64.7%,110kV线路风偏故障6次,占风偏跳闸故障的35.3%。
由于近年来大风天气持续增多、微气候气象条件的不断变化,输电线路风偏故障不断发生,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也带来了严峻考验,因此对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防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2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特点1.2.1 气象条件发生明显变化。
根据石嘴山地区电网2001年-2011年间110-220kV线路风偏跳闸数据,可以知道2001年-2009年间110-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较少,而2010-2011年间该地区风偏故障次数显著增加,调查气象资料,2001年-2009年地区最大风速为21m/s,而2010-2011年间地区瞬时最大风速为30m/s,地区瞬时最大风速有所增强。
1.2.2 风偏跳闸时间具有规律性。
石嘴山地区发生风偏跳闸故障主要集中在每年12月至次年4月,该时间段为西北地区大风季节。
此外,该地区电网110kV 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并非每年都会发生。
某些年份的线路风偏故障往往非常严重。
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及防范措施分析25

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及防范措施分析摘要:随着电力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电网设施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输电线路运行与安全保护性能不断增强。
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是线路在强风扰动下,线路放电间隙减小形成的放电问题,较高的放电水平会对线路形成一定的损害,造成风偏跳闸等系列问题,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
本文探讨了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及防范措施的相关问题,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防范1输电线路风偏闪络故障分析1.1设计裕度导致的风偏闪络故障在新的输电线路建设指导规范中,相应的抗风性能设计裕度为30、50a,而原有旧的规范中相应的设计裕度仅为15、30a一遇。
同时,原有规范对于抗风性能的设计是依据最大设计风速来进行的,而新的规范则要求根据基本风速来计算,就二者的计算结果来看,采用基本风速来计算更贴近实际情况,线路整体抗风性能裕度要高出5%。
另外,针对风压的计算新规范也将原有规范的不均匀风压系数设置为0.75,同样也更贴近实际风力效果。
相关线路运行实际效果统计表明,部分按照旧规范设计的输电线路裕度过小,输电线路在面临风力侵扰的情况下,相应的抗风能力相对不足。
1.2强风天气导致的风偏闪络故障强风天气对线路造成的侵扰是形成闪络故障的直接诱因,在风力作用下输电线路的抖动或波动造成线路间隔变化,同时绝缘子与导线塔头间的绝缘效果将收到一定破坏,进而在特定位置形成相应的闪络放电现象。
在风偏闪络放电能量较小的情况下,将会对放电位置的导线或金属夹具造成损坏,在能量较大的情况下,则会形成风偏跳闸,导致大面积停电等系列严重事故的产生。
另外,一般强风天气与暴雨等气候条件共同出现的,这时雨水将在风力作用下形成水线,在水线流动与闪络同向的情况下,将会降低线路空隙放电电压,诱发出一系列风偏故障。
1.3微地形环境导致的风偏闪络故障微地形环境指的是在输电线路架设区域局部位置山体、河流、植被等因素构成的地形环境,这种局部地形环境中的风力条件也是导致风偏闪络故障的重要因素。
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发生风偏故障范围广、次数多、影响大,防止风偏故障的发生是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的“六防”工作之一。对风偏故障特点的分析总结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风偏故障的次数,在发生故障时能准确判断是否为风偏故障,并及时查找故障点。
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有以下特点:一是发生风偏闪络的区域均有强风且大多数情况下伴有大暴雨或冰雹;二是直线杆塔发生风偏跳闸居多,耐张杆塔相对较少;三是风偏故障的放电部位多在塔头及跨越物上,杆塔上放电点均有明显电弧烧痕,放电路径清晰,故障点查找较为容易;四是绝大多数风偏闪络均发生于线路工作电压下,由于强风的持续作用,重合闸不成功,从而导致线路停运。
2)加装重锤片。在悬垂绝缘子串的下方加装重锤,在抑制跳线风偏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此方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仅依靠加装重锤片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优化绝缘子型式,采用防风偏绝缘子。新一代防风偏绝缘子的优点是绝缘子风偏摆动幅度小,防止导线与杆塔的电气间隙不满足要求;此外防风偏绝缘子安装可靠,充分考虑了与杆塔连接的金具,有利于后续技改工程。在费用方面,防风偏绝缘子优于瓷质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在防风性能方面,不加重锤、防风拉线等防风措施的情况下,中相及外角侧的普通合成绝缘子串不能满足安全空气间隙的要求,而采用防风偏绝缘子后,即使在40m/s风速情况下,安全空气间隙也能满足要求。
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在强风特别伴有降雨的作用下容易发生风偏故障,造成线路故障跳闸。本文针对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产生的原因、风偏故障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风偏故障的措施。
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其防治对策

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及其防治对策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电网建设发展迅速,220kv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大部分输电线路建设在地形复杂地区,地形复杂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给输电线路建设带来严峻考验。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输电线路容易出现故障,尤其在强风地区,输电线路在强风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偏移或位移现象,产生风偏故障,降低输电线路安全性与稳定性。
为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需分析风偏故障的具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防治对策1、风偏故障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国由于风偏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较多。
例如,2018年,福建省遭受强力台风,导致输电线路出现异常,220kv福中Ⅰ线路C相故障跳闸,出现明显的闪络现象;2019年,河南出现风偏跳闸;2020年,福建省厦门市受到强风影响出现风偏跳闸。
风偏故障会影响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对系统带来极大影响,其涉及地区较广,容易造成严重事故。
例如,2015年,某线路出现跳闸后,重合闸失败,与之并列的线路受到高双频影响,杆塔受到强风破坏,因此拉线出现放电问题。
风偏跳闸容易出现在每年的夏季,这时天气变化复杂,容易出现风偏闪络现象。
2、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2.1外因目前,我国在对220kv输电线路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要求相关部门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设计规范,其中指出,如果220kv输电线路需要在拥有500~1000m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构建,最小空气间隙在工频电压下应高于1.3m;如果220kv输电线路在不高于500m的海拔地区进行建立,那么最小空气间隙在工频电压下应高于1.2m。
220kv输电线路在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运行时,位移以及偏转的现象很容易在杆塔中产生,那么将减小空气间隙,其无法满足技术规程相关要求;同时,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工频电压在线路、杆塔间隙中将会降低。
2.2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降低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降低主要受暴雨及冰雹影响,当线路出现放电时,导线风偏角加大,导线与杆塔之间的空气间隙明显缩小,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降低。
50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及防范

50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及防范摘要:风偏故障在字面上进行理解,造成原因就是输电线路在比较强的风力面前导线发生位置的变化,从而导致了输电线路放电的间隙变小而产生的电压闪络的故障。
本文章就结合实际工作500KV高压下输电线路产生风偏故障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希望为从事高压输电线路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输电线路;风偏故障;预防措施首先要意识到输电线路出现风偏故障事故的严重性,因为一旦出现这一现象是不可逆的,线路一旦跳闸后很难重合回去。
已然成为影响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是否稳定以及线路是否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对比因为雷击鸟而产生的线路跳闸来看很不容易恢复,因此当出现这一故障时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损失,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用电以及使用等。
所以说对这一故障进行预防措施以及一旦发生后及时进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于500kV输电线路产生风偏故障的分析下面我将会以某省500KV的输电线路为例,对出现线路风偏故障的具体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可见故障的主要形成原因以及规律如下:(一)出现风偏故障主要与恶劣的天气环境有关对某省出现风偏故障的情况进行梳理,发现在出现这一故障时往往伴随着的是强风来领,包括台风、强降雨、冰雹等恶劣天气状况。
当出现这些天气时会使得输电线路之间的间隙明显减小,而产生电压闪络的故障。
这也是产生风偏故障最重要的原因。
(二) 输电线路一旦因此跳闸很难重新重合就某省超高压输电线路出现风偏故障时线路跳闸后复合的比例很低,在2012-2018以来该省出现风偏故障总计有7例,这些伴随着的线路跳闸无一是复合的。
这些都是在非计划里的线路停用,发生后对该省的经济损失巨大。
因为风偏故障的产生往往都有强风,所以线路重合需要的动作时间将会变长,所以说输电线路出现这种故障后将很难重新复合。
(三)风偏故障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某省的7次风偏故障为例,总结一些主要的表现情况是输电的导线对杆塔放电、两个输电导线之间会产生放电、输电导线对输电线路周围存在的一些东西放电,而产生这些现象的均会有塔身以及输电导线烧伤严重的情况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与防范
作者:吴学忠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26期
摘要:由于近年来石嘴山地区大风天气较多,该地区110-220kV线路发生多次大风跳闸故障。
针对故障原因,笔者对大风天气与地区线路运行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地区电网防风偏治理的方案。
关键词:线路;风偏故障;防范
1风偏故障类型及特点
1.1 风偏故障类型及故障统计
风偏故障是输电线路在大风天气下导线(带电体)与杆塔、拉线、树、竹、建筑物等(地电位体)之间或其他相导线的空气间隙小于大气击穿电压而造成的跳闸故障。
风偏故障不能消除或发生相间短路时,会扩大事故范围。
风偏故障主要类型有直线杆塔绝缘子对塔身或拉线放电,耐张杆塔跳线引流对塔身放电,导线对通道两侧建(构)筑物或边坡、树竹木等放电现象。
以石嘴山地区输电线路运行记录为例,2009-2011年输电线路间共发生风偏故障17次,发生风偏故障的线路主要为110-220kV线路,其中220kV线路风偏故障11次,占风偏跳闸故障的64.7%,110kV线路风偏故障6次,占风偏跳闸故障的35.3%。
由于近年来大风天气持续增多、微气候气象条件的不断变化,输电线路风偏故障不断发生,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也带来了严峻考验,因此对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防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2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特点
1.2.1 气象条件发生明显变化。
根据石嘴山地区电网2001年-2011年间110-220kV线路风偏跳闸数据,可以知道2001年-2009年间110-220kV输电线路风偏故障较少,而2010-2011年间该地区风偏故障次数显著增加,调查气象资料,2001年-2009年地区最大风速为21m/s,而2010-2011年间地区瞬时最大风速为30m/s,地区瞬时最大风速有所增强。
1.2.2 风偏跳闸时间具有规律性。
石嘴山地区发生风偏跳闸故障主要集中在每年12月至次年4月,该时间段为西北地区大风季节。
此外,该地区电网110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并非每年都会发生。
某些年份的线路风偏故障往往非常严重。
如2003年~2005年,该地区电网未发生过110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而2010年输电线路风偏故障次数占到近10年风偏故障总数的41.17%。
1.2.3 发生风偏故障线路杆塔相对较为集中。
根据跳闸运行记录,该地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多发生在沿山风口地段。
2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影响因素
2.1 最大设计风速对风偏角的影响
石嘴山地区西麓紧靠贺兰山,沿山地段有多处风口区,当大风天气发生时,特别是西北风,在受贺兰山山体阻挡后,在峡谷口、隘口等处,则会由于气流的翻越、缩口效应使得风速增加。
具体来说,当气流由开阔地区进人山地峡谷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形成了缩口效应。
由于空气质量不可能在峡谷堆积,因此气流加速前进形成强风,当气流顺着山谷流动时,由于谷地中流区的压缩,其风速比平地加强,即产生所谓的狭管效应,谷地越深越窄,风速增强越多,而这种峡口风速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测手段,其瞬时最大风速未能取得有效数据。
气象部门所提供的资料为地区监测站的最大风速,与峡口出风口处的最大风速存在一定的差异。
设计部门在最大设计风速的选取上按照地区气象资料按照某一标准进行换算选取,其瞬时风速最大值小于狭风带地段最大风速值,可能造成输电线路风偏距离不满足要求而发生跳闸事故。
2.2 杆塔选型对风偏的影响
在杆塔选型上,近年来杆塔结构不断优化和国家电网公司杆塔典型设计的深入应用,新架线路杆塔结构已得到广泛认可,在输电线路防风偏等方面已通过验证,其耐张(转角)杆塔横担结果的优化更利于跳线安装和风偏故障的防范。
在典设杆塔未广泛应用之前,各地区线路杆塔的选型标准存在一定差别,老旧线路部分耐张塔横担因其外侧横担较窄,部分转角塔引流线采用单挑方式,其在强风作用下引流线由于软连接易发生扭动而造成导线对塔身安全距离不足而导致放电等潜在缺陷不能满足现阶段最大风偏距离的要求。
2.3 施工工艺对风偏的影响
在输电线路架设过程中,每个施工队由于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不同在进行铁塔组立、附件安装、引流制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如引流线制作过大或过小等缺陷如验收不能及时发现,缺陷未能及时消除,线路运行中该缺陷其对风偏均有一定的影响。
引流线制作过大而又未安装跳线串,在大风天气下发生摆动时易造成导线与塔身安全距离不足而发生跳闸事故;引流线制作过大虽安装跳线串但由于悬垂线夹提升其线夹两侧导线因下垂同样也会因风偏距离不足而发生跳闸事故。
引流线制作过小而未安装跳线串,在大风天气下发生大幅度摆动,当超过放电间隙时会对横担发生放电;引流线制作过小且安装跳线串,但由于跳线串长度大于引流线与横担的垂直距离而发生最下端绝缘子上扬,在大风天气下易发生弹簧销应挤压而退出,造成线夹与碗头脱离,也易会对发生引流对横担放电。
3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防范措施
3.1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防范原则
3.1.1 无论是新架线路还是老旧线路,当风偏故障频发,应对线路设计风速进行验证,核实最大风速的选取是否满足线路运行的气象条件。
3.1.2 验算风偏角、风偏距离。
正确验算检查带电体与塔头、塔身、拉线的空气间隙;导线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边坡、树竹的空气间隙。
3.2 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防范措施
3.2.1 加强新建输电线路设计中运行环境的勘测和资料收集工作,对线路的气象、微气候方面做深入的调查,特别对出现过局部微气候、大风、舞动等特殊条件的地区运行单位要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供相关资料,使线路工程设计时能够确切掌握各方面的设计参数,同时设计、建设单位、运行等部门对线路工程的初设、施工图要严格进行审查,及时发现、提出问题,以便设计进行验算和更改。
3.2.2 设计阶段对于30度及以上转角塔的外角侧宜使用双串瓷或玻璃绝缘子,以避免风偏放电。
干字型耐张塔的跳线宜采用两个独立挂点的双串绝缘子悬挂,并使用跳线托架,两串绝缘子之间应保持足够间距(不易小于1米),以防止跳线摇摆。
跳线串不宜采用合成绝缘子,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加装重锤。
当线路投运后再更换不同型式的悬垂绝缘子串时(如将瓷质绝缘子更换为合成绝缘子时),应对风偏角重新校核。
3.2.3 小于15度的转角塔内角侧宜加装跳线串;小于45度的转角塔外交侧宜加装跳线串;45度及以上转角塔的外交侧跳线宜采用两个独立挂点的双串绝缘子悬挂,两串绝缘子之间应保持足够间距(不易小于1米),以防止跳线摇摆。
干字型耐张塔的中跳线在耐张线夹对垂直面的引出角度应在60度-90度之间,以保持跳线与绝缘子之间的距离。
双分裂导线两跳线间应采用间隔棒。
3.2.4 把好新建线路竣工验收关,严格线路验收标准。
运行部门特别要对风偏故障区域的新建输电线路进行风偏校验,加强导线跳线的验收,测试跳线松弛度和对塔身净空距离,检查导地线弛度,线路周围构筑物、树木等风偏距离是否满足运行要求。
4 结束语
本文对输电线路常见风偏故障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风偏故障的基本特点,分析了诱发风偏故障发生的主要因素,结合多年防风偏经验,提出了输电线路风偏故障的主要防范措施,对输电线路防止风偏故障的发生起到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S].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2]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专用教材-输电线路运行[M].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简介:吴学忠(1978-),男,大学专科,助理工程师,从事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单位: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局基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