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方法华罗庚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统筹方法PPT1 人教版 (共16张PPT)

统筹方法PPT1 人教版 (共16张PPT)
1/27/2019 8
学习说明方法
统筹方法是一种很深奥的科学方 法,要让没有专业知识的广大群众能 懂,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的,文章运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下定义、设例、配图表、作比较
1/27/2019
9
课文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写烧水 泡壶茶喝,请从文中找出共写了几次, 配了几次图表,这几次写“泡茶”有 什么不同?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齐国大将田忌和齐王曾打赌赛马。 双方的马都分上、中、下三等。齐王 是三个等级分别比田忌的三个等级的 马都稍强一点,所以每次用相应等级 的马比赛,田忌都失败。田忌的谋士 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最后,田忌 终于赢了齐王。同学们知道孙膑用的 是什么方法吗?
1/27/2019 1
统筹方法
华罗庚
1/27/2019
1/27/2019 14
自我总结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是说明文的 一种。今后我们再遇到这类说明文该 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明确对象、抓住特征。 (2)说明方法。 (3)说明顺序 。
(4)通俗活泼的语言。
1/27/2019 15
拓展训练
某同学放学回家要做以下事情:蒸 饭(30分钟),做作业(15分钟), 整理房间(5分钟),扫院子(5分 钟),看晚报(10分钟),洗菜(10 分钟)。请用统筹方法进行恰当的安排, 并设计一张图表,配上简要的文字。
1/27/2019 13
学习语言特色
为了把统筹方法这一高深的科学方 法解说清楚,让人理解,还得注意说明 的语言,本文的语言具有什么特色呢? 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①口语: (通俗) 好象是废话 旁的 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 口一口吃 ②成语、文言词汇: (活泼) 错综复杂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卑之无甚高 论

《统筹方法》PPT

《统筹方法》PPT
自由朗读
A、本文作者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来阐述统筹方法?
“烧水泡茶”
自由朗读
B、文中所列三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好在哪里?
办法甲最好,因为最省时。
自由朗读
C、哪个方法能省时,为什么?
办法甲工序安排合理,利用烧开水时间去做其它事情。
品读课文:图A
洗水壶
烧开水
洗茶壶
洗茶杯
拿茶叶
15
1
1
2
1
10.简述本文的段落层次
当堂检测
说明统筹方法“合并次要环节”。
将文字图表抽象成数学符号,概括力更强。
列图表: 直观清晰地说明了统筹方法应用的主要原理 。
列图表、列数字、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作用:
头脑风暴
你能试着把“田忌赛马”的故事列出图表来吗?
齐王 田忌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 下等马
< 上等马
当堂检测
第一段(1) 运用下定义的方法介绍统筹方法,统领全文第二段(2~14)介绍统筹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第二段又分三层第一层(2~8)第一次以“泡茶”为例,列举三种方法引出统筹方法,使读者有初步认……第二层(9~11)再次以“泡茶”为例,说明在近代工业的工艺过程中,缩短工时,提高工效就要运用统筹方法,抓住关键。第三层(12~14)第三次以“泡茶”为例,浅显易懂地说明统筹方法合并次要环节的重要性。第三段(15~16)总结全文,总体说明统筹方法的现实作用。
当堂检测
答案:(1)第一次是为了说明:要合理安排工序。(2)第二次(第十段)是为了说明:要进一步缩短工时。(3)第三次(第十二段)是为了说明:次要环节可以合并。
8、文中以三次泡茶为例,分别是为了说明什么?
当堂检测
答案: 能够将抽象的统筹方法原理简单、明了、直观、具体地介绍清楚。

《统筹方法》ppt课件

《统筹方法》ppt课件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图1-1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要16分
钟 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 ,如果缩短工时、
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开水这个环节,而
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
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
来做,
1.本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种方法有何作用
2.烧开水的前提是什么 泡茶的前提又是什么
① gān 旗杆 栏杆 粗、长 ② gǎn 枪杆 烟杆 细、短
词语补充:
前提 第9小节 :事情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关键 第12小节 :比喻事情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
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裨益 第16小节 :益处,裨,益处,补助,
思考问题:
A、本文作者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来阐述 统筹方法
B、默读文中所列三种方法,思考:哪种方 法最好 为什么
图1-1
甲:洗水壶1 →烧开水15→泡茶喝 共计16分钟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甲早已完成
乙:洗水壶1→洗茶壶1 → 洗茶杯1→拿茶叶2 →烧开水15→泡茶喝 共计20分钟
水未开,乙坐等
丙:洗水壶1→烧开水15 →拿茶叶2→洗茶壶1 →洗茶壶1 →泡茶喝 共计20分钟
水未开,仍在忙
观察后思考:比较图表1与图表2的异同
3.泡茶的五个环节,哪个环节是主要环节 在下列备选答案 中选出,将字母写在括号中 A.洗水壶 B.拿茶叶 C.烧开水 D.洗茶杯 E.洗茶壶
三次泡茶分析
找出三次泡茶的段落,分析其侧重点: 第一层 2-8 :统筹方法的必要性, 第二层 9-11 :抓住关键环节, 第三层 12-14 :合并次要环节,
统筹方法
全文段落层次划分:

统筹方法PPT

统筹方法PPT

统筹方法
第一层(2-8):合理安排工序的重要性。 第二层(9-11):抓住主要环节。 第三层(12-14):合并次要环节。
三、(15)总结全文,说明统筹方法的 现实作用。
整1、体本感文知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呢?
逻辑顺序
2、这篇科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呢?
统筹方法
3、从说明对象这个角度分析,这是篇什么说明文?
的因素。 裨益:益处。裨,益处,补助。
统筹方法
华罗庚
走近作者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 12日)
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 、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 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 与伦比的贡献。
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中国数学之神”,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人民数学家”。
事理说明文
4、什么是统筹方法?
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5、统筹方法有什么作用?
避免窝工、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小张的爸爸晚上要带小张去看演唱会,但演唱会晚 上6点开始,小张一家必须提早出门,否则就不能带上 小张一起去看演唱会了。小张每天放学后5点到家,到 家后他要做这样几件事情:
(1)做作业(30分钟) (2)把米饭煮上(40分钟) (3)收晾晒的衣服(8分钟) (4)洗碗(4分钟) (5)整理书桌(2分钟)
丙:洗水壶1→烧开水15 →拿茶叶2→洗茶壶1
→洗茶壶1 →泡茶喝(共计20分钟)
第一次写了三个人不同的泡茶方法。甲因为对泡茶的“工序” 安排得好。节省了时间;而乙、丙都因为泡茶的“工序”安排 得不好,浪费了时间,从而让人们初步了解统筹方法“主要是 把工序安排好”的道理。
第二次写了泡茶的几个“工序”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只有抓住 主要环节,才能找出安排工作进程的最佳方法。

《统筹方法》PPT课件

《统筹方法》PPT课件
4.
部分来自《点拨》
【难点探究】文中三次以“泡茶”为例,说明的重点有什么不同?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第一次写了三个人不同的泡茶方法。甲因为对泡茶的“工序”安排得好,节省了时间;而乙、丙都因为泡茶的“工序”安排得不好,浪费了时间,从而让人们初步了解统筹方法“ 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这个道理。第二次写了泡茶的几个“工序”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只有抓住主要环节,才能找出安排工作进程的最佳方法。第三次,写了泡茶时可将几个次要环节合并,并用数字表示任务,说明在工作环节太多时,这样做很必要。
统筹方法
定义:数学方法(下定义)
以泡茶为例(举例子、列数字、列图表)
前景:应用广泛
运用
安排好工序,条理清晰抓主要环节,缩短工时合并次要环节,提高效率
本文运用科学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统筹方法及其如何应用,倡导我们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此法,提高工作效率。
1.恰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文章运用下定义、列图表、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准确、深入浅出地说明了统筹方法及其工作原理。2.语言通俗易懂,活泼。作者运用一些口语,如“好像是废话”、“窝了工”,并举泡茶的例子,使道理通俗易懂。同时借用成语、文言词语,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卑之无甚高论”等,使语言活泼生动。
部分来自《点拨》
开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让我们了解统筹方法是什么,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使说明更严密。
1.
部分来自《点拨》
第6段以“泡茶”为例有什么作用?【答案】以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为例,通俗易懂,使读者了解合理安排工序的重要性。揭示“统筹方法”的实质——科学合理安排工作进程。
1.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唐]白居易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2.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译文: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他们的下等马。”

《统筹方法》课件1

《统筹方法》课件1

用图形标示出来就是:
田忌
(2:1)
下等马
(0:1)
中等马
(1:0)
上等马
(1:0)
齐王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解决实际问题:
1、假如某个星期天一些同学到你家里来, 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吃。请你安排好从准备到 煮熟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仿照《统筹方法》一 文,用几个关键词和图形,描绘整个过程。
解决问题
理清层次:
(一)总说统筹方法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二)以“泡茶为例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及其价值”

第一次举例:说明工序安排的重要性
方 法
第二次举例:说明要提高工效,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第三次举例:说明在统筹方法的运用中,一些次要环 节可以合并
(三)指出统筹方法运用需要能力合作
问题探究:
1、《统筹方法》告诉我们要怎样安排 好工序?
要安排好工序,必须抓主要环节。比如泡 茶,“烧开水”就是关键环节,因为这一环节 所用的时间最长,其他环节都可以用等烧开水 的时间来做。
方法甲:
洗水壶 1分钟 烧开水 15分钟
泡茶
洗茶壶 1分钟 洗茶杯 1分钟 拿茶叶 2分钟
哈哈!只要16分钟搞定!
方法乙:
洗水壶 1分钟
烧开水
1分钟
15分钟
洗茶壶
夯实基础:
统筹(chóu):统一筹划。 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引子:比喻引起正文的话或启发别人发言的话。 淤塞(sè):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 勘(kān)察:进行实地地调查或查看。 枢(shū)纽:事物的重要关键;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 。 扼(è)制:抑制,控制。 绝唱:指诗文创作达到最高境界,这里指最好的水利工 程。 权衡:衡量,考虑。

沪教版语文六下《统筹方法》ppt课件4 (2)

沪教版语文六下《统筹方法》ppt课件4 (2)

思考问题: A、本文作者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来阐述 统筹方法?
B、默读文中所列三种方法。思考:哪种方 法最好?为什么? C、为什么办法甲能省时呢?
思考问题:
A、本文作者举了什么样的例子? “烧水泡茶”的例子 B、默读文中所列三种方法。思考:哪种方 法最好?为什么? 办法甲最好,因为最省时 C、为什么办法甲能省时呢? 因为办法甲工序安排合理,利用烧开水时 间去做其它事情。
洗茶壶茶杯、拿茶叶 4
图1-2
图1与图2各有几个环节 ? 合并后的方框说明了什么?(用文中的语句 回答)。
洗水壶1 →烧开水15→泡茶喝(共16钟)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图1-1
洗水壶 1 → 烧开水 15 →泡茶喝(共16分钟) 洗茶壶 1 洗茶杯 1 拿茶叶 2 图1-1
洗水壶 1 → 烧开水 15 → 泡茶喝(共16分钟)
自学提纲
1、借助资料了解作者情况。 2、通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统筹方法? 3、学习统筹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意义? 4、本文采取了哪些说明方法? 思考问题:
A、本文作者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来阐述统筹方法?
B、默读文中所列的三种方法。思考:哪种方法最好?为 什么?
C、为什么办法甲能省时呢?
华罗庚 我国现代著 名数学家,在数 学理论的研究上 作出了许多贡献, 在国际上有一定 影响。生前任中 国科学院数学研 究所所长。
二、积累词语
临事而迷:遇到事情就糊涂。迷,糊涂。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悔改。迷,迷惑,错误。 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十分复杂。错,交错、交叉。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办,有不值得这样做 的意思。 千头万绪:形容头绪很多。绪,丝的头,比喻事情的 开端。 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前提:事情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平话:平常说话。 关键:比喻事情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 裨益:益处。裨,益处,补助。

9.1 统筹方法(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

9.1 统筹方法(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
同学们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
谁知道孙膑使用的这种方法在现代叫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统 筹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仅在赛 马上有重大作用,在生活、学习 上都对我们也是大有裨益的。
统筹方法 华罗庚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 积累成语,复习说明文知识,了解统筹方 法的简单原理。 • 2.能力目标 • 体会文章简洁准确的语言。学会如何准确 的整体把握说明文内容,提高说明文阅读 能力。 • 3.情感目标 • 初步学会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1段介绍统筹方法的内涵及应用范围。
2—15段介绍统筹方法的应用及应用价值 16段告诉我们怎样做才能是统筹方法的 效果最大化。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 准确性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例如:这里讲的主要是有关时间方面的问 题,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还有其他方面 的许多问题。 “主要”表强调,说明了统筹方法除了时 间问题,还有其它问题,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
这里讲的主要是有关时间方面的问题,但在具 体生产实践中,还有其他方面的许多问题。
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统筹方法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4. 读完课文,有谁能告诉大家什么是“统 筹方法”?(请用原文回答)
统筹方法,是一种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数学方法。
谁能帮大家复习一下说明方法呢?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分类别,画图表,引资料,下定义。 速读课文,看看作者是用什么说 明方法解释“统筹方法的”? 举例子,举了泡茶的例子。
1.积累成语: 临事而迷:指遇到事情总是不清醒。 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用法:可形容斗争、矛盾、事与事的关系或思 想感情、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形势的发展等。 小题大做:现泛指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
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列图表——直观性强,一目了然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
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
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
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服力。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
章的趣味性。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
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2021/3/7
CHENLI
15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
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 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自学提纲
1、借助资料了解作者情况。 2、通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统筹方法? 3、学习统筹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意义? 4、本文采取了哪些说明方法? 思考问题:
A、本文作者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来阐述统筹方法?
B、默读文中所列的三种方法。思考:哪种方法最好?为 什么?
C、为什么办法甲能省时呢?
罗庚 我国现代著
负责人王工程师讲,造一座桥, 总部要求他们必须在25天内完成 任务。可是,大梁浇注要5天,大 梁凝固要20天,围堤抽水要5天, 砌桥墩要15天,加起来共需要45 天,同学们,25天的时间做45天 的活儿,能完成吗?
统筹方法
华罗庚
2021/3/7
CHENLI
2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 2、掌握什么是统筹方法? 3、了解统筹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意义。 4、了解本文采取的主要的说明方法。 5、养成关注和不断改进自己思想方法的习惯。
2.以表达方式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 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2021/3/7
CHENLI
13
四、说明文的要素:
1.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方法; 3.说明顺序。
(一)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作诠释、 摹状貌。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
名数学家,在数 学理论的研究上 作出了许多贡献, 在国际上有一定 影响。生前任中 国科学院数学研 究所所长。
华罗庚的统筹法
• 华罗庚是我国最早把数学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 合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他 就走出书斋和课堂,来到广阔的工农业生产实践之中。
• 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 了以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质量为内容的“优选法”和 处理生产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简称 “双法”),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写出了《优选法平 话及其补充》和《统筹法平话及补充》两本科普读物。
的意思。 千头万绪:形容头绪很多。绪,丝的头,比喻事情的
开端。 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前提:事情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平话:平常说话。 关键:比喻事情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 裨益:益处。裨,益处,补助。
2021/3/7
CHENLI
9
这篇科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统筹方法
从说明对象这一角度分析,是什么?
2021/3/7
CHENLI
10
2021/3/7
CHENLI
11
说明文知识小解
一、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 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 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教人以用。
二、说明文的特点:
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
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
①事物说明文:说明了“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②事理说明文:说明了“关于……的道理”(原因 方法原理等); ③程序说明文:说明了“……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 的过程。
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特征联系起来分析。
2021/3/7
CHENLI
14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
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 使读


答题技巧: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
点。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
③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 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 因、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总分、因果、概括 到具体、一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等)
2021/3/7
CHENLI
17
五、概括说明文的内容
方法: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对有关内容加以浓缩。
答题方式:
知202识1/3/7授人,知识性是它CH的ENL主I 要特点。
12
三、说明文的分类:
1.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 文和事理说明文。
(1)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 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叫事物说明文。
(2)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 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
2021/3/7
CHENLI
16
(二)说明顺序
①.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也就是按照事物发展 的时间先后安排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 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的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的文章。
②.空间顺序:说明某种事物的形状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特 征,用空间的转换顺序介绍 。往往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 到下、由左到右、从前到后、由远到近等依次介绍。
• 毛泽东同志对华罗庚同志在科学上的这一创新曾给予 高度评价,一九六四年和一九六五年两次写信给华罗 庚同志,”祝贺和勉励他“壮志凌云,可喜可贺”, “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
2021/3/7
CHENLI
6
一、思考问题:
A、本文作者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来阐述 统筹方法?
B、默读文中所列三种方法。思考:哪种方 法最好?为什么?
C、为什么办法甲能省时呢?
一、思考问题:
A、本文作者举了什么样的例子? “烧水泡茶”的例子
B、默读文中所列三种方法。思考:哪种方 法最好?为什么? 办法甲最好,因为最省时
C、为什么办法甲能省时呢? 因为办法甲工序安排合理,利用烧开水时
间去做其它事情。
二、积累词语
临事而迷:遇到事情就糊涂。迷,糊涂。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悔改。迷,迷惑,错误。 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十分复杂。错,交错、交叉。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办,有不值得这样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