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方药生产
系统看待汉方药发展对中国中医药的启示

丰富的产品线从何而来?

丰富的产品线从何而来?王军【摘要】@@ 国内药店的多元化经营受制于供应链不够完备,但是日本生产企业的制造能力显然比中国要弱,日本药店丰富的产品线又是如何搭建的呢?rn中国制造rn2004年,浙江药通联盟董事长张俊峰第一次去日本福冈,因肠胃不适进了一家药店后,完全惊诧于日本药店商品的琳琅满目,结果他在这家药店消费了4万元人民币,把馈赠亲友的回国礼品全部备齐了.回国之后,发现这数万元商品绝大多数都印着"made in china"标记.【期刊名称】《中国药店》【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4页(P54-57)【作者】王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通过寻找中国企业代工、自行开发品种以及对商品的整理三大途径,日本药店才得以实现商品线的极大丰富。
国内药店设想通过从日本引进功能和设计独到的商品提升竞争力,然而实践起来磨难重重。
国内药店的多元化经营受制于供应链不够完备,但是日本生产企业的制造能力显然比中国要弱,日本药店丰富的产品线又是如何搭建的呢?2004年,浙江药通联盟董事长张俊峰第一次去日本福冈,因肠胃不适进了一家药店后,完全惊诧于日本药店商品的琳琅满目,结果他在这家药店消费了4万元人民币,把馈赠亲友的回国礼品全部备齐了。
回国之后,发现这数万元商品绝大多数都印着“made in china”标记。
从那时起,张俊峰就感觉到谋求与日本方面产品合作的中国药品零售企业在舍近求远,中国的制造商原本有足够强大的制造能力满足国内药店多元化的商品需求。
日本株式会社三九制药C E O西村一郎证实了这一事实,他说,日本是个资源有限的岛国,制造能力不强,只能“技术立国”和“贸易立国”,自己设计出来的方案,会找其它国家的企业代工,因而很多商品都标有“**制造”,小商品中,“中国制造”是最常见的情况。
然而,西村一郎并不认可张俊峰所得出的结论,“这些商品虽然由中国制造,但在中国市场上是购买不到的”。
“洋中药”高价返销警示中药国际化

“洋中药”高价返销警示中药国际化近日,英国药品及保健品管理署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则中药警告,认为一些中药含有巨量的有害毒素。
其中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保灵堂的白凤丸以及恒隆昌的发宝赫然在列。
多年来,由于国外的绿色壁垒,中药出口屡屡碰壁,作为传统中医药大国的中国,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中药市场的3%5%.更令人担心的是,国外药企从我国进口药材提取物,在国外进行深加工以后,变成洋中药高价返销。
目前,中药产品的出口以提取物、中药材及饮片为主,而这些都属于初级加工产品及原材料,利润率低;相反,具有高利润的深加工、高附加值中成药的出口率则大大落后。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仅在一季度植物提取物出口额就达3.3亿美元,同比增加11.2%,占中药商品出口额的47%.近年来,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逐年递增,2010年是8.2亿美元,2011年突破10亿美元,2012年达到11.6亿美元,这些植物提取物出口后被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洋中药,其中大部分销售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中药消费国中国。
据媒体报道,日本救心制药株式会社以传统中药六神丸开发的救心丹,每年已经实现数亿美元的销售额,而这些销售额中的绝大部分来自我国。
德国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廉价的银杏叶,生产出的产品再以高出原值10倍以上的价格返销回我国。
据不完全统计,洋中药已经占到国内中成药市场的三分之一。
受到日本救心制药株式会社等进军汉方药大获成功的刺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寻求中药方面的研发和投资机会。
目前正陷行贿门的葛兰素史克此前就已公开表示,其在上海的研发中心将启动中药研发。
而就在今年年初,英国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巨头利洁时已宣布收购中国传统中药企业桂龙药业。
中药产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它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
但另一方面,我国对中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中药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导致中药产业发展缓慢,中药国际化举步维艰。
中药配方颗粒免煎药物肿瘤中药验方发展与应用

HO S P ITA L
& IN S
T IT
UT
E
4、治疗放射性肺损伤
针对胸部肿瘤患者(包括肺癌、食道癌、纵膈肿瘤、乳腺癌等) 因放疗引起的肺部损伤,我院以清热养阴配方颗粒作为基础方,辩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S H O S P ITA L O F S IC H U A N
桔 梗 20g 瓜蒌仁 20g 龙 葵 15g 莪 术 18g 生晒参 15g 杏 仁 20g 法半夏 15g 山慈菇 30g 重 楼 18g 茯 苓 20g 浙 贝 20g 竹 茹 20g 无花果 30g 鱼腥草 30g 白 术 20g 枳 实 20g 白 英 15g 喜树果 30g 黄 芩 20g 黄 芪 30g
SI
CH
UA
A N C
NC ER
HO S P ITA L
& IN S
T IT
UT
E
三、配方颗粒的现状 文献方面:通过CNKI 、维普、万方、pubmed和Web
T H E SE C O N D PE O P LE S H O SP ITA L O F SIC H U A N
,
of Science 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1990年~2011年间有关
T IT
UT
E
引言
T H E SE C O N D PE O P LE S H O SP ITA L O F SIC H U A N
,
SI
CH
UA
A N C
NC ER
HO S P ITA L
& IN S
T IT
UT
E
T H E SE C O N D PE O P LE S H O SP ITA L O F SIC H U A N
从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说起

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03月/04日/从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说起冯世纶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制成了小柴胡汤颗粒制剂,同时有地滋教授发表了 津村小柴胡汤颗粒对慢性肝炎有治疗效果的报告,刹时间在日本引起不同凡响。
小柴胡汤成了畅销药,舆论认为日本汉方走向现代化。
短短的几年里,津村顺天堂便成了日本乃至世界注目的制药企业,财富积累走向巅顶。
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不断爆出小柴胡汤有副作用的新闻,1991年4月日本厚生省向医师、药剂师下达了要注意小柴胡汤导致间质性肺炎的通告。
1994年1月~ 1999年12月报道了因小柴胡汤颗粒的副作用发生了188例间质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
结果津村顺天堂1997年破产,2000年津村顺天堂社长津村昭被判刑3年。
一个药方可使一个企业兴旺,又可使其灭亡,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一、关于小柴胡汤的副作用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方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
方中柴胡苦平,是一味疏气行滞的解热药,而有治胸胁苦满的特点,方中用为主药。
佐以黄芩除热止烦,半夏、生姜逐饮止呕,复以人参、大枣、甘草补胃以滋津液。
该方的典型适应证是!伤寒杂病论∀第96条(赵开美本,以下同)所示: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造成这种方证的主要原因是!伤寒杂病论∀第97条所述: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
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这些条文不但指明了小柴胡汤为太阳病初传少阳的主治方,不论伤寒、杂病,凡有其证俱宜用之,同时又告诫后人,凡不见小柴胡汤方证时,绝不能用该方治疗。
凡学中医者皆熟悉其功能,并能恰到好处地用其治疗急、慢性病。
所谓日本小柴胡汤的副作用,主要原因是应用时脱离了辨证论治理论指导的结果。
为了早日得到中西医结合的成果,日本学者探索了用西医病名诊断指导用中药的道路。
汉方药与中药的差异_孙玉松

临床药学研究汉方药与中药的差异孙玉松安徽省来安县家宁医院药剂科239200摘要该文通过对原植物培育上、科学研究上及药物生产上的比较,认为中药与汉方药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差距,更是一种对待传统药物发展的态度及其行动上的差距,人为因素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中药现代化需吸取汉方药的经验,当务之急要从抓人才入手,着力培养医药人员的专业知识、创造精神和开放的国际意识。
关键词汉方药中药差异技术人为因素日本汉方是中国传统医学在日本文化影响下,通过实践和发展,增加相关内容,形成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传统医学。
而汉方药是在汉方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自的体系,是由数种生药组合而成,各药分量是遵古方所载,业已沿用数百乃至两千余年的传统方剂[1]。
从当前世界药物市场来看,中药及各国的草药或天然植物药在世界市场上占的比例为10%左右,然而在这10%草药或天然植物药中汉方药就占有约80%,但汉方药的生产原料75%是从中国进口。
日本一方面大量进口中国的原生药,另一方面发挥草药制剂工艺及营销手段的优势,采用/兼蓄并用,自成体系0的策略,不断扩大和占领世界植物药市场的份额。
汉方药和中药有何异同?为何市场占有比例如此悬殊?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如下探讨。
汉方药与中药的差异汉方药与中药常常被混为一谈,其实他俩的关系是同源异流,同根异枝。
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他们都是自然产物,主要原料均来源于天然植物,并以传统医药理论为基础,传统用药理论为依据[2];大部分药方源于古方,按古方配方配制。
但汉方药还是有别于中药,他们在某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1基源或药用部位的差异汉方药是以生药入药,包括汉方药制剂也是以生药为原料进行工艺处理加工而成。
而中药则是以炮制品入药,制备中成药也是用炮制品。
汉方药与中药的基源或药用部位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四方面[3],如表1表1汉方药与中药基源或药用部位的差异表现不同之处举例同名异物当归、黄连、川芎、厚朴、柴胡、木通、辛夷等同物异名枣、延胡索、薯蓣、白术、石虎、山桃、浙贝母、蒙古黄芪等一药多源与一药单源贝母、莪术、葛根、紫草、茵陈蒿等2原植物资源种类与品质的差异日本的药用植物资源紧缺,不能满足其汉方药的全部生产,其常用的222种生药中就有114种是国内没有的;汉方提取剂有21个方剂中共用了51种药用植物,据统计,其中33种药用植物从中国进口,其余18种中的10种也产于中国[4]。
世界各国传统医学,你知多少

世界各国传统医学,你知多少【世界传统医药日】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
会议一致通过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并建议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
关于传统医学,除了中医,你还知道多少呢?今天为您介绍其他国家的传统医学。
【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情况】在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发布的《传统医学研究和评价方法指导总则》(GeneralGuidelines for Methodologies on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中将传统医学定义为在维护健康以及预防、诊断、改善或治疗身心疾病方面使用的各种以不同文化所特有的理论、信仰和经验为基础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和。
在一些国家,"补充医学"或"替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交叉使用,所谓补充与替代医学指的是并非该国自身传统固有、并且尚未被纳入主流卫生保健体系的一套广泛的卫生保健手段或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在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有80%的人口依赖传统医学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在一些发达国家,70%-80%的人口使用某种形式的替代或补充医学(例如针灸)。
草药(包括原植物、药材、草药预制品以及草药成药)具有很好的应用基础,其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目前世界上已有57个国家建立了国家传统或类似的医药专家委员会,100多个国家已制定草药管制条例;37个国家有传统医学研究所,43个国家有草药研究所。
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各地设立的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已达18个,其中中国7个(复旦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针灸研究所、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美国、日本、韩国各2个,挪威、意大利、澳大利亚、阿联酋以及越南各1个。
【传统医学在欧美】在欧洲,英国政府于1950年通过《顺势疗法行业法案》,正式认可了顺势疗法的法律地位,在90年代,政府又通过《整骨疗法师法案》(1993年)和《整脊疗法师法案》(1994年)规范了整骨疗法和整脊疗法,这两个法令被视为是英国传统医学史上的重大发展。
源自汉代经典名方的已上市中成药及日本汉方药与古代医籍剂量对比分析

・专论・源自汉代经典名方的已上市中成药及日本汉方药与古代医籍剂量对比分析刘乐环,周跃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北京100022[摘要]对源自汉代经典名方的已上市中成药、日本汉方药处方剂量及日服饮片量与古代医籍、《方剂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汉代经典名方的处方剂量在已上市药品中的换算规律,为古代经典名方的剂量换算研究提供参考*共梳理了15个汉代经典名方在已上市中成药及日本汉方药中的处方剂量,换算结果为一两为0.2〜3.8g*已上市中成药丸散剂一两换算为0.2~0.9g;颗粒剂、合剂一两换算为1.0~3.8g o日本汉方药大多按一两不超过1.5g 进行换算*已上市中成药丸散剂日服饮片量为9〜18g;颗粒剂或合剂日服饮片量为45〜90g*日本汉方药均为颗粒剂,其日服生药量大多为10〜30g*[关键词]已上市中成药;古代经典名方;日本汉方药;处方剂量[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90(2021)019005-07doi:10.13313/j.i+n.16739890.20200522002Comparative Analysis on Drug Dosage of Liste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Japanese Kampo Medicines and Ancient Meeical RecorUt Derivee from Classical PrescUptions of Han DynastyLIU Le-huan,ZHOU Yue-hua!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Beijing100022,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by comparing the prescription dose and daily dose of liste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and Japanese Kampo medicinec derived from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of Han dynasty with ancient medicai bookc and prescription textbookc,the conversion rule of the drug dosage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of Han dynasty in listed drugs is anZyzed,which provides referencc for the conversion study of ancient classical prescriptions.The prescription doses of the liste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and Japanese Kampo medicines derived from15classic prescriptions of Han dynasty are sorted out,1Liang is converted te0.2-3.8g.For the liste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which in the form of pOl or powdee1Liang is converted te0.20.9g and1Liang is converted to1.0-3.8g when the dosage form is granula or mixture.For Japanese Kampo medicines,1Liangis converted te no more than1.5g.For liste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the daly doses of piCs or powders are9-18g,and those of granules or mixtures are45-90g.The Japanese Kampo medicines are al granules,and the daily doses are mostly10-30g.+KeyworUs]liste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ancient classic prescription;Japanese Kampo medicine;drug dosaae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以来,古代经典名方研究已成为行业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汉方药生产
1日本的汉方药产业在医药产业中的地位
1995年,日本医药品的总产值为61681亿日元,其中汉方药产品的产值为1571.94亿日元,仅占2.5%。
在日本的汉方药最高年产值的1992年,也未超过药品总产值的3%。
2日本汉方药制剂的三个特点
——剂型集中
目前日本生产的适用于医疗保险制度的汉方制剂(即适用于医疗保险制度的处方用汉方药)主要有147种。
这些剂型主要有:颗粒剂、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剂等七种类型。
其中,又以颗粒剂为主。
——品种集中
目前,由不同厂家生产的汉方制剂,尽管方名相同,但在药味,药量上也有所差异,共计有903个品种。
1993年日本曾就上述品种中的89种进行了生产统计,其中,又以下面“七汤二散一丸”十种制剂的产量最多,产值最高。
即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相汤、补中益气汤、加味逍遥散、八味地黄丸、小青龙汤、六君子汤、当归芍药散。
以上十种汉方药制剂的产值占89种主要制剂产值的62.6%,全部汉方制的51.05%。
——厂家集中
1995年,日本在册的汉方药生前主贸易销售的厂家共计有82家,其中从事汉方药制剂生产的厂家有42家。
其中以又津村、钟纺药品、大杉制药、帝国汉方、本草、小太朗\汉方制药、万有制药、松浦药业、仁丹德尔夫等十家生产厂为主。
上述十家的销售额,占日本全部汉方制剂的97.8%。
3日本的汉方药的主要市场仍在国内
日本汉方药业生产厂家的汉方药制剂产品,目前主要还是供日本国内市场使用,汉方药产品难有出口,出口额的变化幅度也比较大,但所占比例仍很小。
以1994年为例,日本汉方药总产值为1540亿日元。
其中出口只有9330万日元,仅占日本制药企业产值的0.06%,而这一比例是近来来的最高。
与此同时,近年,无论从生药和中成药的进口数量方面都在增加。
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既是天然药物制品的生产大国,同时更是天然药物的消费大国。
同时也应注意到,日本国内市场规模饱和,必然向国际市场进展,是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
随着美国FDA对中药制品的开放,中国中药制品进入国际市场将逐步增加,同时,日本的汉方制药企业,也是同时在国际市场跃进,香港工
业署发布中药产业未来十年发展大纲后,现已引起日本医药业的极大关注,有些企业亦跃跃欲试。
在日本,汉方制剂与医疗保险的关系,可以说是政府对汉方药产业进行调控的手段之一,是一种政府行为。
1976年以前,日本汉方药制剂年产值不足100亿日元。
而汉方药制剂进入国家医疗保险后不久的1978年,年产值便超过了200亿日元。
另一方面,日本汉方经产业在1983年和19993年两度产值下降,其直接原因就是在这两年,汉方药物济除遭从医疗保险范围中的被排除的厄运。
1996年底,汉方药制剂再度面临从医疗保险范围被挤出的危机,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溃,日本政府已难于支撑连年膨胀的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在进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汉方药的部分或全体并同一睦西药,今后将被列为非处方用药(OTC)。
可以预计,汉方医疗一旦脱离了医疗保障体系,寻求汉方医药治疗的患者与学习并运用汉方的医药工作者必将减少,汉方药产业也必将出现萎缩,进一步还会影响到我国中药原料的对日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