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制到完成全过程

应急预案编制到完成全过程
应急预案编制到完成全过程

前一段时间我编制了几个应急预案,对预案的全过程了解大概如下:

第一步需要企业提供的资料

第二步编制预案

第三步预案评审

第四步预案上传

第五步后续工作

第一步需要企业提供的资料

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单位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等。

2、厂区平面布局,包括功能区划分、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分部,使用危险品车间及危险化学品仓库位置,工艺流程分部、建筑物平面布置(每层)等。

3、主要生产设备、装置清单:主要包括设置的名称、数量、使用位置等。特种设备清单

4、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5、组织架构图,人员名单(包括部门、职位、联系方式)

6、危险化学品清单

7、应急保障物资清单。(如下图所示)

8、监控设置及在车间分布位置。(如:摄像头、火灾自动报警器)

9、公司内部报警装置

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

序号名称数量存放/安装地点性能用途备注

1 消防栓(箱)28个公司各楼层良好灭火

2 地上消防栓0 良好灭火

3 手提式干粉

灭火器

120具公司各楼层良好灭火

11 毛巾数条仓库良好应急

12 扩音器、喇叭1套前台良好应急

13 摄像机/照相

2台市场部良好应急

14 消防砂1框危化仓库旁良好灭火

15 推车式干粉

灭火器

1台危化仓库旁良好灭火

16 乳胶手套2双危化仓库内良好泄漏

17 海棉数块危化仓库内良好泄漏

18 塑胶桶1个危化仓库内良好泄漏第二步编制预案

1根据企业情况按照模板、预案导则编制,编好后根据预案注意事项(下面有)仔细检查有没有低级错误,自己检查后再给身边的同时看看,如果预案体系比较繁琐,难度比较大,可以先请专家帮忙指导,以免出现内容上的重大错误

编制预案注意事项:

一、编制应急预案的总体要求

1、应急预案要基本符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导则相关要求,关键要素不能有缺项。

2、应急预案内容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符合性。(最重要!!!)

3、可以参考相关应急预案的编制思路及预案的整体框架,但不可死搬硬套其他内容,甚至

连其他企业的相关信息都没改变。(最低级的错误,此乃大忌!!!)

4、业务人员在组织评审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企业的类型和规模,确定是否需要五个评审

人员对加评审,否则显我们不专业也不认真。根据企业不同,选择评审专家时也要注意工程师对某一专业是否熟悉。例如:危化生产企业要找对危化熟悉的评审专家至少一名。

二、其他内容注意事项

(一)封面内容

1、标题:XXX(企业全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切记:不可写成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要有预案编号。

3、实施日期必须写评审的时间或评审以后的时间。

(二)要有应急预案的发布令

(三)目录内容必须与正文内容相符合。

三、综合预案注意事项

(一)总则

1、编制的法律法规必须表示出其引用注释。

2、应急预案体系要表达出有几个专项预案、有几个现场处置方案,一定用图表形式直观表

达出应急预案体系。

3、应急工作原则建议加入平战结合的原则。

4、预案的适应范围:是指适应哪种类型的事故,例如:火灾呀,中毒呀等类型的事故,响

应级别到哪个级。而不是把事故分类给抄上去。什么一级事故,二级事故重大事故的。(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1、公司基本情况介绍要具体。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风险分析要充分(包括危险性分析、危险源相邻条件、可能造成的

事故后果分析等),控制措施要具体。重大危险源分析。

3、危险源分析过程中,危险程度的范围,一定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否则就避开不写这一

点。

例如:油站危险范围是否是周围半径50米,这样的数据必须用道化学方法计算,如果不会算,就不要写进去了。

4、危险程度分析表:要注明事故的原因。

例如:

可能发生的事故事故的原因事故的严重程度危险目

加油站火灾电火花,或是明火轻伤,重伤,死亡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要明确表达企业行政部门组织体系和应急组织体系(最好是以图表形式直观表达)。

注意:图表中不要写人的名字,不利于日后的修定。所以,只放职务即可。

2、要明确表达企业行政组织体系的日常部门安全职责和应急组织体系的具体职责,应清晰并明确到岗位和人员。

3、组织体系及职责一定要符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并且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预防与预警

1、要有危险源的具体监测监控方法。

2、采取的预防措施要包括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3、预警行动要表达出在什么危险前提下或者预测将发生什么事故时,企业内部和外部是如何预警,用什么方式预警,预警方式要正确。预警程序要明确。 (五) 信息报告与处置

(1) 内部有效通信联络电话最好要有两个。

(2) 外部有效通信联络电话至少要有:当地街道办应急值班电话、区安监局电话、110、

120等,必须要确认所列电话的真实性。

(3) 内部信息报告和外部信息报告的程序要正确和实用。

(4) 事故信息报告程序最好用框图表示出来:但要说明一点,不是所有事故报告都是按

部就班,有时需要越级上报,或是紧急情况要直接报到社会救援机构。 例如:

(六) 应急响应 (1) 响应分级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如规模大小等)划分。有什么情况下启动什么级

别的响应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来描述。不要泛泛而谈。(厂外社会应急响应要注意是申请启动。)

(2) 响应程序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描述,要确保对企有用。(此处千万不要

照抄其他企业不相符的东西!!!)。

(3) 响应程序,响应不断升级,最好除文字描述外,还画一张流程图(因为,看的清晰,

而且领导在评审中也提及此问题,别的公司写的预案有这样的图) (七) 信息发布 要表达出

(1) 一般事故由企业内部处理完后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在企业内部发布。

(2) 较大事故(指政府相关机构参于事故处理)处理完后由企业提供相关信息给政府相

关部门,由政府相关部门发布信息。企业一般不能对外进行信息发布。

(八) 保障措施

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具体描述。 (九) 应急培训与演练

要明确表达出综合预案一年演练一次,现场处置方案一年演练两次。 四、专项应急预案(有几个专项预案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要分析出事故后果及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三)预防与预警、(五)信息报告程序、(六)应急响应等内容与综合预案内容差不多。其中处置措施一定要结合各个企业的具体况及各个专项预案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

(三)专项预案中,事故类型一定要准确,如:企业没有储罐,就不可能有容器爆炸。

紧急情况 发生事故 事故现场发现者

******某部门

当地消防部门

******某部门 ******某部门

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职业暴露后应急管理小组,并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流程。 第二条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工作人员在各种传染病诊疗过程中的发生的一切意外情况。医院常见的传染病有:艾滋病病毒(AIDS)、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第三条 本预案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意外被可疑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人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出现可能被感染情况。可疑传染病病人是指能够通过血液、体液进行接触传播他人的病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主要是针对艾滋病、梅毒、肝炎等疾病造成的职业暴露进行防控。 第四条 职业暴露防控原则为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制度规范,管理到位;主动监测,反应迅速;积极处理,措施果断;机制通畅,遏制危害。 第五条

医院设立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各项工作,院感科和防保科负责医院职业接触的日常工作,医院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助院感科做好应急诊疗工作。 组织机构及职能 一、医院应急领导小组: (一)根据科室特点,制定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 (二)相关部门组织培训,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 (三)为科室可能暴露的员工提供合格的防护物品和安全技术设备。 (四)对职业暴露人员做好经常性监督和评估,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安全操作情况。 (五)建立规范的暴露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健康监督制度,对每一次意外暴露情况做详细记录。 (六)为职业暴露人员提供职业暴露预防和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的技术支持和咨询。(二)、院感科及预防保健科: (1)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查找原因,制定防护方案。 (2)接到职业暴露报告后,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的原则,进行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检测确认工作。 (3)院感科接到感染确认报告后,负责情况的上报和治疗药品的领取和发放。

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应急预案的编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情况,从公司、企业(单位)到车间、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 1 编制准备 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全面分析企业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 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2 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能够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应急预案编制

体检中心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 体检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体检中心成立职业暴露后应急管理小组,并制定职业暴露后应急工作预案、流程。? 一、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某种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二、应急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职业暴露的预防原则? 1.医护人员应当遵守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接触时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 2.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感染性物质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感染性物质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隔离衣。

4.医务人员在处理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受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感染性物质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6.禁止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四、应急预案: 1.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2.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3.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进行伤口处的局部挤压。 4.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5.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抽取暴露人员血标本送检及详细登记、上报。 6.预防性用药,随时和咨询。 五、处理流程: 发生职业暴露后f肥皂清水液冲洗、挤压、消毒f报告医院感染科f 采样、评估、登记f 预防性用药f 报告给疾控中心f 随访、登记、监测体检中心 2018年1月26日

怎样完成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编制 一、编制大纲 1、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 制定的工作方案。 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 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应急响应: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 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5、应急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二、编制步骤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 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2、资料收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及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 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3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包括 a)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c)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4、应急能力评估: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

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5、编制应急预案:依据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以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及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参见附录A。 6:应急预案评审: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 预案体系编辑 5.1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风险因素单一的小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 5.2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5.3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定制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5.4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职业暴露后应急管理小组,并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流程。 第二条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卫技人员在各种传染病诊疗过程中的发生的一切意外情况。医院常见的传染病有:艾滋病病毒(AIDS)、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 第三条 本预案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意外被可疑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人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此处所谓可疑传染病病人是指能通过血液、体液接触传播的病人,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通常主要是针对艾滋病、梅毒、肝炎等疾病造成的职业暴露。 第四条 工作原则为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制度规范,管理到位;主动监测,反应迅速;积极处理,措施果断;机制通畅,遏制危害。 第五条 医院设立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微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各项工作,院感科和防保科负责医院职业接触的日常工作,医院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助院感科做好应急诊疗工作。 组织机构及职能 (一)、医院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副院长 成员:院感科主任、预防保健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医务科主任、 检验科主任、各临床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 (一)根据科室特点,制定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二)相关部门组织培训,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三)为科室可能暴露的员工提供合格的防护物品和安全技术设备。 (四)对职业暴露人员做好经常性监督和评估,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安全操作情况。 (五)建立规范的暴露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健康监督制度,对每一次意外暴露情况做详细记录。 (六)为职业暴露人员提供职业暴露预防和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的技术支持和咨询。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事故风险等情况,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AQ/T 9007—20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 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救援活动。 4 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分工和职能,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 4.2 资料收集 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企业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3 风险评估

检验科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检验科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保障检验科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检验科职业暴露后应急管理小组,并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流程。(二)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各种医疗检验过程中的发生的一切意外情况。检验科常见的传染病有:艾滋病病毒(AIDS)、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三)本预案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意外被可疑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人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此处所谓可疑传染病病人是指能通过血液、体液接触传播的病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主要是针对艾滋病、梅毒、肝炎等疾病造成的职业暴露。 (四)工作原则为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制度规范,管理到位;主动监测,反应迅速;积极处理,措施果断;机制通畅,遏制危害。 (五)设立检验科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各项工作,医院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助感染管理科做好应急诊疗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能 (一)检验科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能: 1.检验科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副院长 成员:检验科主任、感染管理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医务科主任、 各临床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 2.职能 (1)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 (2)组织科室所有人员培训,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 (3)为科室可能暴露的员工提供合格的防护物品和安全技术设备。 (4)对职业暴露人员做好经常性监督和评估,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安全操作情况。(5)建立规范的暴露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健康监督制度,对每一次意外暴露情况做详细记录。(6)为职业暴露人员提供职业暴露预防和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的技术支持和咨询。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职能: 1.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查找原因,制定防护方案。 2.接到职业暴露报告后,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的原则,进行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检测确认工作。 3.感染管理科接到感染确认报告后,负责情况的上报和治疗药品的领取和发放。 4.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做出初步的危险性评估,指导被暴露者进行伤口消毒处理。 5.收集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基本资料和标本结果,做好登记,便于调查分析,随访复查。 .做好被暴露者的心理辅导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服药等,并负责与上级疾控6. 中心取得联系,得到技术指导。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实用文档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事故风险等情况,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000.4—2003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 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AQ/T9007—20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emergency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 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 文案大全

应急准备emergency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 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 应急响应emergencyresponse 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emergency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 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或行动。 3.5 应急演练emergency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救援活 动。 4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分工和职能,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 (或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 计划,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 4.2 资料收集 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 业企业事故资料、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企业周边 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3 风险评估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应急预案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或其他传染病,特制定本预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等传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污染了皮肤或粘膜,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等病源物质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遭受感染的情况。 一、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杨冰 副组长:杭杲 成员:赵丽、潘寄芳、董必伟、朱琴、沈敬敬、江艳丽 黄介飞、吕学东、张贤、刘春霞、杨俊峰 二、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或其他传染病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要求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必要时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

(完整)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完整)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的全部内容。

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职业暴露后应急管理小组,并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流程。 第二条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卫技人员在各种传染病诊疗过程中的发生的一切意外情况.医院常见的传染病有:艾滋病病毒(AIDS)、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 第三条 本预案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意外被可疑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人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此处所谓可疑传染病病人是指能通过血液、体液接触传播的病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主要是针对艾滋病、梅毒、肝炎等疾病造成的职业暴露。 第四条 工作原则为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制度规范,管理到位;主动监测,反应迅速;积极处理,措施果断;机制通畅,遏制危害。 第五条 医院设立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微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各项工作,院感科和防保科负责医院职业接触的日常工作,医院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助院感科做好应急诊疗工作。 组织机构及职能 (一)、医院应急领导小组:

怎样完成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编制一、编制大纲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1、应急预案:制定的工作方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应急准备:2 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应急响应: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3、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应急救援:4 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应急演练:5 二、编制步骤6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 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个步骤。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2、资料收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3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包括 a)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c)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应急能力评估:4. 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组织编制应急预案。依据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以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编制应急预案:5应急预案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编制格式参见附录A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应急预案评审:6外部评审由生产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经营单位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 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 预案体系7编辑5.1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风险因素单一的小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 5.2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5.3专项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应急演练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演练时间:2013-01-21 演练地点:皮肤科 演练内容: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演练模式:模拟演练 一、演练组织 指挥长:秦海平 副指挥长:刘永芬 负责人:周旭英 参加人员:护士刘玉玲、医生张建波 评审人员:秦海平、刘永芬、陈莉 观摩人员:皮肤科全体人员 二、工作职责 1、秦海平负责发布演练令,组织协调 2、周旭英负责演练方案的实施 3、护士刘玉玲在输液时,被针刺伤 三、演练场景 2013年1月21日,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护士刘玉玲正在认真的为患者杨威进行静脉输液,由于患者不配合,针头刺伤了护士刘玉玲,护士刘玉玲立即退去手套,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流动水冲洗,消毒液消毒擦洗。

四、演练流程: 刘玉玲被针刺伤 立即退去手套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排血 流动水冲洗干净 消毒液擦洗消毒 填写职业暴露情况登记单 上报防保科,做底线测定 今早用药(1h内服药) 配合防保科做好定期检测 四、评审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存在缺陷(见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评审表)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评审表应急预案主题职业暴露演练地点皮肤科病房 演练过程简述: 2013年1月21日,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护士刘玉玲正在认真的为患者杨威进行静脉输液,由于患者不配合,针头刺伤了护士刘玉玲,护士刘玉玲立即退去手套,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流动水冲洗,消毒液消毒擦洗。 演练负责人:刘永芬 应急预案评审: 该次演练情景再现真实,配合良好,对科室全体人员对职业暴露流程有了一个较好的认识

评审人员:秦海平日期:2011 年1月21日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登记表预案名称职业暴露 演练时间2013年1 月21 日演练地点皮肤科病房 演练类别□综合演练□桌面演练□专项演练□实际演练 组织科室护理部 参加 科室及部 门 皮肤科全体人员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原体感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为了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感染性疾病的防护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成员:院感科主任 医务科主任 护理部主任 药剂科主任 检验科主任 二、工作职责 组长负责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的全面指导工作;院感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预防治疗及处理工作,并对职业安全防护措施予以指导;医务科负责组织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及预防用药治疗工作;护理部负责检查、落实临床各科室有关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物品的配备情况;检验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的检测工作;药剂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发放工作。 三、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一)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 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四)针对不同的暴露源的处置 1.被HIV污染者 (1)医务人员如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院感科应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并组织专家对其暴露级别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安排其到疾控中心进行病毒载量水平测定。 (2)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3)根据暴露级别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4)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5)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院感科负责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 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2.被HBV污染者 (1)被HBV阳性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如已接 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DOC)

目录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2) 一.意外和事故处理程序 (2) 1目的 (2) 2适用范围 (2) 3处理程序 (2) 二.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处理措施 (4) 1目的 (4) 2适用范围 (4) 3职业暴露的预防 (4) 4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5) 图示1 锐器损伤后处理流程 (8) 图示2 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及报告程序 (9) 图示3 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及报告程序 (10) 图示4 梅毒职业暴露处理方法及报告程序 (11) 图示5 HIV职业暴露处理方法及报告程序 (12) 附表1 天津市儿童医院**病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14)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一.意外和事故处理程序 1目的 明确各种病毒检测筛査实验室意外和事故处理程序,对意外和事故能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减少感染的发生,缩小污染范围。 2适用范围 各种病毒检测筛查实验室。 3处理程序 3.1意外和事故 3.1.1意外:指发生了未导致个人伤害偶然发生的危险,但也可能已经发生了伤害。 3.1.2事故:指发生了人身伤害。意外和事故都可被分为小型的和重大的。 3.1.3小型意外:少量潜在传染性物质漏到椅子上,常用于这种情况的有效处理措施是消毒污染处。 3.1.4重大意外:指任何情况下,如果怀疑有严重性的意外,都将被视为重要的,实验室必须被清空、上锁,并且实验室管理者要请教安全专家,听从他们的意见。 3.2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针对事故的类型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3.2.1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5%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消毒伤口。 3.2.2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5%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 3.2.3黏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染部位。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和主要内容

1、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和主要内容 一、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1.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类别,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预案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预案编制人员应由具备应急指挥、环境评估、环境生态恢复、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监测、消防、工程抢险、防化、环境风险评估等各方面专业的人员及专家组成。 1.2 基本情况调查 对企业(或事业)单位基本情况、环境风险源、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说明。 1.2.1 单位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企业(或事业)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法人代码、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经济性质隶属关系及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从业人数、地理位置(经纬度)、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凹地、河流的岸边等)、交通图、疏散路线图及其他情况说明。 1.2.2 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1)企业(或事业)单位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名称及日产量,主要生产原辅材料、燃料名称及日消耗量、最大容量、贮存量和加工量,以及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 (2)企业(或事业)单位生产工艺流程简介,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坑、堆放等),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平面布置图,雨、清、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应急设施(备)平面布置图等。 (3)企业(或事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名称、日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量,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对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及堆放地,如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医疗垃圾焚烧装置及危险废物处理场所等,还须明确纳污或收集范围及污染物主要来源。 (4)企业(或事业)单位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储存、转移、处置情况,危

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平凉市中医院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常有可能因锐器伤等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为使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处理,降低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危险,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参照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修订我院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一、职业暴露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某种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被感染的可能。 二、职业暴露管理机构及职责: (一)平凉市中医院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李飞鹏(副院长) 副组长:多晓燕(总护士长) 成员:李景荣(医务科副科长) 张惠君(公卫科科长) 黄丽(感染科科长) 巩晓东(检验科科长) 苏江波(药剂科科长) 张小兰(门急诊护士长) 职责:李飞鹏院长:统筹全局工作。

多晓燕:负责检查、落实临床护理科室有关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物资的配备情况,提供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指导工作。 张惠君:负责组织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及预防性用药治疗工作。 黄丽:负责落实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治疗及处理工作。 巩晓东: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检测工作。 李景荣:协助参与组织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工作,负责职业暴露后续检测跟踪、用药记录及资料建档工作,提供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 指导工作。 (二)各部门职责: 公卫科 1、负责HIV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技术的指导及日常咨询等工作。 2、负责组织HIV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评估,对暴露源做进一步确定,根据《东莞市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中要求对发生职业暴露的暴露源血液样本及时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确定是否需要预防用药、跟踪检测和预防治疗。 3、负责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的个案调查,组织院内专家进行暴露级别及危险性评估,同时在1小时内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按要求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事故汇总表》及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医院感染科 1、负责组织全院有关专业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步骤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518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步骤 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步骤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6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一) 成立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队伍、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二) 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 (三)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事

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四) 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五) 应急预案编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六)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

病区锐器伤应急预案总结演练.docx

医务人员针刺伤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预案名称医务人员针刺伤应急预案演练地点神经内一科组织部门神经内科总指挥张梅演练时间2016 年 03 月 09 日演练内容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处理流程 刘慧丽、刘红菊、赵飞、孙永岑、李振东、王帅帅、王莹莹、张晴晴、陈莹莹、郭周晴、余参加人员 艳秋、陈婉 演练类别 √ 实地演练□桌面演练□提示讨论式演练□ 物资准备及人物资准备:职业暴露处置箱 员培训情况人员培训:演练前全体人员学习针刺伤应急预案及流程。 1、 2017 年 01 月 28 日 15:30,责任护士张晴晴为某病人拔针后处理一次性钢针针头时不慎 被头皮针所扎伤。 2、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洗手液冲洗。 3、 15:32 治疗班护士刘慧丽立即取出职业暴露箱,用75%酒精、 0.5%碘伏消毒扎伤处。 4、 15:35 立即报告护士长,查看患者化验单,护士长报告感染管理科,判断暴露源性质。 演练过程描述5、病毒抗体阳性①乙肝、丙肝阳性→ 24小时内去抽血化验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液对比→注射乙肝疫苗高效价球蛋白→ 1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接种乙肝疫苗;②HIV 阳性→ 24 小时内去抽血化验HIV 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液对比→ 1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复查→口服贺普丁(拉米夫定)每日一片→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定期追踪随访。 (病毒抗体阴性,不需要暴露后预防)。 6、 15:40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定期追踪随访。 □ □执行过程不够顺利□明显不适宜 预案适宜性、充 适宜性:√ 全部能够执行 分性评审 充分性:□全部满足应急要求□ □不充分,必须修改√ 基本满足需要完善 □ □基本按时到位□个别人员不到位□重点部门人员不到位 √ 迅速准确 人员到位情况□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 现场物资:√ 现场物资充分,全部有效□现场准备不充分□现场物资严重缺乏 物资到位情况□ □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大部分人员防护不到位个人防护:√ 全部人员防护到位 □ □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效率低,有待改进整体组织:√ 准确、高效 协调组织情况□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各组分工:√ 合理、高效 实战效果评价 □√达到预期目标□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没有达到目标,需重新演练

(完整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职业暴露后应急管理小组,并制定职业暴露后应急工作预案、流程。 一、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某种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二、应急管理小组 组长:彭鹏 副组长:代作进 成员:周瑞雪罗兰代丽刘静杨燕 三、职业暴露的预防原则 (一)医护人员应当遵守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接触时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 (二)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三)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感染性物质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感染性物质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隔离衣。

(四)医务人员在处理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受伤;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 (五)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感染性物质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六)禁止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四、各部门职责与工作流程 (一)医护办、院感科、负责组织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及预防性用药。 (二)医护办:负责检查、落实临床各部门有关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三)检验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的检测工作。 (四)药事办: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保管和发放。 (五)后勤保障部: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临床有关防护用品与物质准备。 (六)院感办: 1、立即及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制定防护措施。 2、接到职业暴露报告后,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的原则,进行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检测确认工作。 3、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做出初步的危险性评估,指导被暴露者进行伤口消毒处理。 4、收集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基本资料和标本结果,做好登记,便于调查分析,随访复查。 5、做好被暴露者的心理辅导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服药等,必要时负责与上级疾控中心取得联系,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