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乐理教学大纲

基础乐理教学大纲
基础乐理教学大纲

基础乐理教学大纲

《基础乐理》教学大纲

《基础乐理》是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基础

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学习基础乐理是为学好相关课程和后续课

程打基础的。,它不仅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提供支持,而且也为声乐、器乐等表演课提供技术

支持和思想基础。

基本乐理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

的各种基本要素,为和声、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

的基础。本纲的修订是在总结教学实践情况基本乐理教学近几年来的发展与改革经验的基础

上进行的。

总学时: 68学时周学时:2学时

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

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把书本知识拓宽,

拓深到最大限度,并要求学生把所学理论准确地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常用的的教学法有,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学时分配与实践要求。遵照精讲多练的原则。

音乐表演专业

通过这一章的讲授,使学生了解音及音高、乐音体系、音的分组、音域与音区的基础知识。

基本要求:

学生能准确分清音的分组和钢琴与五线谱的对应位置。教学要点:

了解音乐的四大要素。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一节音及音高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第三节音的分组

第四节音域及音区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中的三种音律和它们之间的差别。基本要求:

初步辨别三种律制及三种律制的差别和用途。准确判断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与全音。

三种律制在音乐实际的应用。

4学时

第一节十二平均律

第二节五度相生律

第三节纯律

第四节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第五节等音

通过这一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正确记谱对音乐的学习及创作和表演有着积极的重要性。

区分五线谱的各种正确记法。

了解各种记谱法的作用和意义。

4学时

第一节音符与休止符

第二节五线谱

第三节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

第四节谱号

第五节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

第六节变音记号

第七节省略记号

第八节演奏法的记号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音程的度数与音数、了解音程的性质。

要求学生熟练识别和构成音程。以及音程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准确和识别音程的度数与音数。

8学时

第一节音程、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第二节音程的级数和音数

第三节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第四节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五节音程的转位

第六节构成和识别音程的方法

第七节等音程

第八节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第九节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第十节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第十一节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了解音乐常用的速度、力度术语。

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在速度、力度中的重要作用。

2学时

第一节速度的标记

第二节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三节力度的标记

第四节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六章装饰音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音在音乐中的作用。

初步辨别四种装饰音。

四种装饰音在音乐实际中的应用。

2学时

第一节倚音

第二节波音

第三节回音

第四节颤音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旋律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了解歌曲的基本曲式。

通过分析歌曲辨别歌曲的发展方法和基本曲式。教学要点:

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构成旋律的基本要素。

6学时

第一节旋律

第二节旋律发展的几种方法

第三节旋律进行的方向旋律的高潮

第四节旋律的分段

第五节乐曲的基本形式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式、音阶、调性以及调式在音乐的表现意义。

通过这一章的讲解了解调式的特性。以及调式的多样性。

调式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2学时

第一节调式、音阶、调、调性

第二节调式音级及其特性

第三节多声部音乐中的调式关系

第四节调式的多样性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以

及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辨别歌曲、乐曲的调式以及特性。

熟练掌握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以及调的五度循环。

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五声调式

第二节同主音调、五种五声调式的比较

第三节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

第四节六声调式

第五节七声调式

第六节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音级的名称和标记

第七节同宫系统各调

第八节包含升号的调、包含降号的调、调的五度循环

第九节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调式、小调式大、小调式的特性以种自然大小调式。

熟练掌握大、小调式的三种形式;大小调式的名称和标记以及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

特种自然大小调、及其它们的表现特性。

分析歌、乐曲的调式、以及表现特性。

8学时

第一节大调式

第二节小调式

第三节大小调式音级的标记和名称

第四节大小调式音级的特性

第五节大调各调、关系大小调、小调各调第六节同主音大小调、大小调的比较

第七节各类大小调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第八节特种自然大小调

第九节作品中的明确法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构成和识别三和弦、七和弦。以及三和弦、七和弦的转

位。

了解和弦在多声部音乐中的作用以及构成和弦的方法。

熟练掌握各种三和弦、七和弦、在大小调式中属七和弦、导七和弦的解决。

8学时

第一节和弦

第二节三和弦

第三节七和弦

第四节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

第五节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

第六节等和弦

第七节调式中的和弦

第八节和弦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节奏、节拍以及各种拍子。熟练掌握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通过分析歌曲、乐曲辨别各种拍子以及它们在音乐的表现意义。

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4学时

第一节节奏节奏型

第二节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

第三节重音节拍拍子小节

第四节切分音

第五节单节拍和单拍子单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六节复节拍和复拍子强拍与次强拍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七节混合复节拍及混合复拍子混合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八节变换节拍和变换拍子

第九节交错节拍自由节拍 1/4拍子板眼及板眼符号

第十节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及组合法中的例外情况

第十一节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转调的意义和调的关系。

通过分析辨别歌曲、乐曲在音乐中,调与调之间的关系。

调的关系、(远近)准确分析歌、乐曲的转调。

2学时

第一节转调的总概念

第二节转调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三节转调的类别

第四节调的关系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式半音(辅助音、经过音)以及半音阶和半音阶的上、下

行的写法。

要求学生准确判断经过音、和辅助音;以及在任何一个音上写出大、小调式的半音阶的上行

与下行。

调式半音与辅助音及经过音的密切关系。半音阶上行与下行的写法。

2学时

第一节调式变音

第二节半音阶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移调的作用和方法,准确把歌、乐曲移调。

要求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移调。

介绍移调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移调的练习。

2学时

第一节移调的应用

第二节移调的方法

1.

乐理学习成绩的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的量化检验和评估。旨在对师生的教和学起

到双向的促进作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促进,也是对教师的

一种检验。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乐理的掌握情况,即使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

进一步的改进。同时,学生也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

方向。

2.

乐理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应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适应,主要包括音高、五线谱、节奏、节拍、

音程、和弦、调式、转调、移调等。教师在出题时,既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又要有所侧重。基础乐理的考试内容:音、音名、音律;记谱法、常用记号;节奏、节拍、音值组合法;音乐的速度 . 力度及其标记;音程、分类、标记、

识别、构成;调、调式、民族调式;调式中的音程;调式中的和弦;调式变音、半音音阶、调关系转调、移调;装饰音等 3.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4.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一)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

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1.李重光编《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年10月出版

2.钱仁平、江海宁编著《基本乐理强化训练》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6年11月出版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先修课程:无 学分:2 实验或讨论学时:无 适用专业:音乐专业 大纲编写时间: 2007.8.18 教学院长审定: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基本乐理》是一门音乐专业的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 中第一门系统讲 授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是所有学习音乐人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 生掌握什么是记谱法、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 调式变音及半音阶、转调、移调、各种音乐记号和常用的音乐术语,以及关于 旋律的基本知识等,使学习者达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修养以及进一步学习其它音乐理论知识有着非常 重要的意义。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注重课堂讲授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教学内容。 (2) 教学中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精讲多练”的原则,把理论的讲授和技能的 训练结合 起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将本课程与相关学科相结合,尤其与视唱练耳、和声等相结合,突出师范性, 加强学 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3.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记谱法、大小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中国民族调式、调式变 音及调的交替与转换。 教学的难点是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要考虑本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 又要兼顾本课程与音乐其它专业的有效结合。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30 理论学时: 30 开课学院:音乐学院 大纲执笔人:刘莉 教研室主任审核:

、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 三、本文第一章记谱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记谱的一般规律,并能正确的记写乐谱,增强学生的识谱与记谱能力。 【重点难点】 音符时值特殊划分、谱号、调号与常用记号的写法 第一节音符及其时值的划分 1?音符与休止符 2.谱号与谱表 3.音符时值的基本与特殊划分 第二节调号、拍号与记谱中的常用记号 1 ?四种常用谱号中调号的写法以及线谱中拍号的记法 2.记谱中的常用记号 练习题】教材中的书面题:习题二、习题三

基本乐理之音程和弦

基本乐理之音程-和弦

————————————————————————————————作者:————————————————————————————————日期:

两个乐音之间的音高关系。用“度”表示。以简谱为例,从1到1,或从2到2都是一度,从1到3或2到4都是三度,从1到5是五度。 首先,度是一种单位,用来衡量音与音之间的听觉上的距离。它是一种量度,其大小是人为规定的。 再解释什么叫八度。这其实是个不太好说的问题,因为其它宽度的音程关系都是在八度的基础上,相对八度而言的。彻底地说清需要从定律开始说起。 举例说明,每个听来有确定音高的音,它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是可以保持在某个频率上的,比如440Hz—445Hz,这就是现在的标准音A,在前人的尝试和实践中,他们发现频率为二倍关系的两个音听来有相似性。比如1与低音1与高音1,听起来类似,虽然比较起来高度差很多。这种类似性在现实中的例子呢,就比如我们有时唱某些歌的某些高的部分,会吃力,唱不上去;此时我们可能会低下来唱,经常听到说“低八度唱”这种说法,虽然与原唱相比低得多了,但是感觉和原唱并不冲突,也还在调上,与伴奏也仍然和谐,只是低了而已。之所以低了很多却仍然和谐,就缘于这种相似性。 那么倍频关系的音听来有相似性,就是说像220,440,880,这样关系的音,听起来类似,这就成为人们确定音律的重要基础。因为相似,也就是说音阶可以以这个距离为单位循环往复,本来无规律的无数个音,因此可以变得有规律起来。于是以倍频关系的两音在听觉上的距离为基础,人们相继定出了这两个音之间的各个音,组成一个音阶,由于倍频音有相似性,于是这个音阶就可以向上下循环扩展,组成一组一组相连接的音阶了。 后来,由于在通行的十二平均律中,互为倍频关系的两个音(含)之间,一共有八个自然音级(如12345671),于是听来有相似性的这种音程关系,被称作八度。简单地说,度,就是音与音之间距离的衡量单位。音与音之间音高的距离,就叫做音程。 讲到音程之前,先要说些更基本的概念:音级和全音半音。

《乐理》教学大纲

《乐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乐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计划学时:30 计划学分:3 先修课程:无 选用教材:《乐理》,潘锴编著,2020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 适用专业: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也可供社区教育、老年艺术教育等机构的学习者参考、学习、培训之用。 课程负责人: 二、课程简介 本书主要分为记谱法部分和乐理基础知识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主要讲解记谱法的相关内容,如音体系、十二平均律、音符、谱表、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节奏与节拍、演奏法记号等。其中,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节奏与节拍是重点。第五章至第九章主要讲解一些乐理的基础知识,如音程、调式、调性、和弦、离调、转调等。其中,音程的识别与运用、旋律的调式调性判断、和弦的辨认与构建是重点。 三、课程教学要求

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

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 (一)学习方法建议 1.理论配合实战训练进行学习,增强学生对音、音体系与十二平均律、记谱法、音程、自然大小调式及其变体、中国民族调式、和弦、调的关系及转调、离调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学生自己进行实战练习和操作。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 《钢琴即兴伴奏》(微课版),邢莹编著,2019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 本书意义更多在于乐理内容的陈述方式,以及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时对各个内容的不同侧重与把控。 (1)本书的第一目标读者群体是从未接触过音乐理论的非音乐专业的学习者。 首先,针对这一群体的学习要求,本书将乐理领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删减和增加。 其次,为了方便初学者学习,本书在解释某一个乐理名词时,尽量避免出现另一个读者没有接触过的乐理名词。 (2)本书的第二目标读者群体是受过一定专业训练的音乐专业本科学生。 针对这一群体,本书增设了若干具有深度的“拓展”内容,以楷体字的形式在书中呈现。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在线学习习题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等方面,占期末总评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评的50%。

基础乐理教学大纲

基础乐理》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基础乐理》是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学习基础乐理是为学好相关课程和后续课程打基础的。,它不仅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提供支持,而且也为声乐、器乐等表演课提供技术支持和思想基础。 (二)教学目的:基本乐理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为和声、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纲的修订是在总结教学实践情况基本乐理教学近几年来的发展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教学时数: 总学时:68 学时周学时:2 学时 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把书本知识拓宽,拓深到最大限度,并要求学生把所学理论准确地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常用的的教学法有,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学时分配与实践要求。遵照精讲多练的原则。 (五)面向专业 音乐表演专业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音及音高 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讲授,使学生了解音及音高、乐音体系、音的分组、音域与音区的基础知识。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清音的分组和钢琴与五线谱的对应位置。 教学要点: 了解音乐的四大要素。 教学时数: 4 学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音及音高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第三节音的分组 第四节音域及音区 第二章音律 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中的三种音律和它们之间的差别。

基本要求: 初步辨别三种律制及三种律制的差别和用途。准确判断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与全音。教学要点: 三种律制在音乐实际的应用。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十二平均律 第二节五度相生律 第三节纯律 第四节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第五节等音 第三章记谱法 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正确记谱对音乐的学习及创作和表演有着积极的重要性。 基本要求: 区分五线谱的各种正确记法。 教学要点:了解各种记谱法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音符与休止符 第二节五线谱 第三节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 第四节谱号 第五节增长音值的补充记 号 AW 、 变音记号 ,一FH 第六节 第七节省略记号 第八节演奏法的记号 第四章音程

唱歌入门的乐理基础知识点

唱歌入门的乐理基础知识点 基本乐理的基础知识是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 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 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 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 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 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 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 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 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5、什么叫波尔卡?“波尔卡”这个标题不是起概括和提示音乐内容的作用,而是表明它的体裁属于一种男女对舞用的舞曲。起源于捷克民间,曾经风行全欧,西洋不少著名作曲家都用过这种体裁写过音乐作品。它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 6、什么叫玛祖卡?也是属于男女对舞用的舞曲。起源于波兰,也曾在欧洲风行一时。它与波尔卡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为二拍子,而它却是三拍子。一般三拍子的曲子重音是落在小节的第一拍,而玛祖卡却常落在第二或第三拍。比如“浅易琴谱”中所登的汤姆生《玛祖卡》,多数小节的重音就是如此。玛祖卡所表达的情绪一般都活泼热烈,演奏时需掌握这个特点。 7、什么叫小步舞曲?“浅易琴谱”里已登了两首由巴赫作曲的小步舞曲,其实巴赫写这种体裁的作品并不止两首,而且许多古典音乐大师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也都写过以“小步舞曲”命名的作品。小步舞曲起源于欧洲的宫庭,曾在法国宫庭流行一时。它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速度缓慢,从容典雅,颇具贵族的风格。 9、什么是“学堂乐歌”?本站“近代名歌”栏目中“送别”、“国民革命歌”、“夕会歌”等中国近代早期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基本乐理试题(D)

1 基本乐理试题(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音为第一国际高度,即________,也称为“演奏会高度”。( ) =440Hz =435Hz =430Hz =415Hz 2.一个四分音符等于四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八个三十二分音符等于一个( ) A.二分音符 B.四分音符 C.八分音符 D.十六分音符 3.五线谱高音谱表上加二线的音是小字三组的C 音,低音谱表下加二线的音是( ) A.大字一组的C B.大字组的C C.小字组的C D.小字一组的C 4.加在基本音符右边的一小圆点,叫做附点。附点的作用是延长前面基本音符________的时 间。( ) A.一倍 B.四分之一 C.一半 D.四分之三 5.45拍子属于混合拍子,22 拍子属于( ) A.单拍子 B.混合拍子 C.复拍子 D.交错拍子 6.音程的上方音与下方音相互颠倒,叫做“音程的转位”。减五度音程转位后成为( ) A.纯五度 B.增四度 C.纯四度 D.增五度 7.变化音程是指( ) A.带有变化音的音程 B.三全音 C.一切增减音程 D.除了纯音程、大小音程、增四度减五度以外的所有音程 8.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________两个偏音,叫做燕乐调式音阶。( ) A.清角和变宫 B.变宫和闰 C.清角和闰 D.变宫和变徵 9.调式音级以主音为中心,主音上方纯五度的音,叫做( ) A.上中音 B.下中音 C.属音 D.下属音 10.小调式,简称“小调”,是一种由七个音构成的调式,其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 ) A.大三和弦 B.小三和弦 C.增三和弦 D.减三和弦

课程大纲 《乐理》

《乐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乐理,让学生知道基本的乐理知识,来辅助我们之后学习的声乐和钢琴。 是一门音乐专业的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是所有学习音乐人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记谱法、节奏节拍、和弦、音程及和弦、调式变音及半音阶、转调各种音乐记号和常用的音乐术语,以及关于旋律的基本知识等,使学习者达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同实践相结合轻松应考的目的。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修养以及进一步学习其它音乐理论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基本乐理》是音乐类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乐理知识,是学生熟练的知道基本乐理,简单的音乐符号,节奏,节拍等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集体教学模式 传统的乐理教学往往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在乐理学习上进行集体授课,统一安排教材和掌握教学进度。每次课都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要求,教师

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做集中的示范和讲授。上课学生人数以20人左右为宜。 2、平时作业与成绩评定 检查作业(学生还课)采取小演奏会的形式,全体上课学生都自始至终参加,每个人既是演奏者也是观众和听众。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演奏每次都评分,本次课不通过的学生,按教材进度可以继续跟着往前走,但下次课必须将不及格的曲目重新弹奏一遍。每次个人所得评分为平时成绩,学生一学期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70%加期末考试成绩30%组成。这样评定成绩,重视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是一种督促和鼓励。 3、专项问题讲解 总结、辅导、答疑完毕后,教师要对全体上课学生的还课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可以采用分析、点评、讨论的方式进行。并有针对性地找出一、二个弹奏时毛病或优点比较突出、有代表性的学生,让他们再进行一次示范性的弹奏,全体学生对他们的弹奏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找出优缺点和问题所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克服缺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培养正确的练习方法 初学者识谱能力都非常差,大多数人是通过背谱来弹奏乐曲,久而久之识谱会很慢,甚至一两年下来还不认识音。我们一开始就要要求他们眼睛要一直“走”在手的前面。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慢练犹如“放大镜”,把乐曲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

基本乐理知识入门

基本乐理 第一章记谱法的基础知识 用音符、休止符及其它符号来记录乐曲进行的方法称为记谱法。随着音乐历史的发展,各个不同的时期由于音乐内容的不同而产生了各种的记谱方法。如工尺谱、简谱、五线谱等。 一、五线谱 由五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来记录音符与休止符,称为五线谱。五线谱自下而上来计算五条线,及由五条线所产生的间。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一间、第二线、第二间、第三线、第三间、第四线、第四间、第五线。 为了记录超出五线谱范围的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加上与之平行的短线,称为加线,由加线形成的间称为加间,上加线自下而上计算,分别是上加一间,上加一线,上加二间,上加二线,上加三间,上加三线,上加四间。下加线自上而下计算,分别为下加一间,下加一线,下加二间,下加二线,下加三间,下加三线,下加四间。 虽然计算上、下加线与间的方法不同,但记录音符的高低位置与五线谱的高低位置是一致的。线和间的位置越高,记录的音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音名唱名等音音的分组 任何物体的振动都能产生音。振动状态相对规则,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为基本乐音。将基本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使它独立成为音级,并用字母的方式来标记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基本音级,分别为C、D、E、F、G、A、B,这就是音名。音名表示音的高度,可用大写字母,小写字母两种形式标记。另一种标记音级的方式为: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两个相邻基本音级最小的音高距离是半音,如E-F、B-C构成半音,其余的相邻音级相互构成全音,全音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 例

谱号是用来确定音符在五线谱上绝对音高的符号。谱号书写的位置在五线谱的左端,或更换谱号的地方。将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线上,便确定了这条线上的音符,所具有的固定音名及音高,同时也确定了其它各线或间上音符的音名、音高。常用的谱号有G谱号,F谱号,C谱号。 1.G谱号又称高音谱号,表示将五线谱的第二线确定为小字一组的g1。 2.F谱号又称低音谱号,表示将五线谱的第四线确定为小字组的f。 3.C谱号,表示可将五线谱上的任何一条线,确定为小字一组的c1。 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三线谱号,四线谱号,其它的较少用。

音程和弦乐理试题

音程和弦乐理试题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

2013—2014学年度12级学前教育乐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音程的名称是根据音程的()和()而确定的。 2.增五度转位后为()音程,大二度音程转位后为( ) 音程。 3.音程可分为()和(),也可分为()和()。 4.比纯音程多半个音的是()音程,比大音程多半个音的是()音程。 5.由()个音按照()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和弦叫三和弦。 6.原位音程与转位音程的度数总和是()。 7.音程中低的音叫做(),高的音叫做()。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3/4拍中有几个强拍. ( ) A. 1个 B. 2个 C. 3 个 D. 4个 2、原位和弦的三个音由下往上依序为() (A)三音-五音-根音 (B)根音-五音-三音 (C)五音-三音-根音 (D)根音-三音-五音。 3、大三和弦中的五度是指哪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度数() (A)根音与五音 (B)根音与三音 (C)三音与五音 (D)三个音加起来的度数。 4、速度术语“ Allegro “ 的意思为()

(A)急板 (B)慢板(C)行板 (D)快板。 5、由小三度与纯五度结合而成的和弦,称为() (A)小三和弦 (B)增三和弦 (C)大三和弦 (D)减三和弦。 6、下列音程属不协合音程的是: () A.大三度 B.纯四度 C.小六度 D.小二度 7、根据音程在听觉上的协和程度,纯四度、纯五度音程属于() A.不协和音程 B.不完全协和音程 C.完全协和音程 D.极完全协和音程 8、将减四度音程的上方音程重升后为: ( ) A. 倍减四度 B. 增四度 C. 倍增四度 D. 纯五度 9、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形成的是哪种音程 ( ) A.旋律音程 B. 变化音程 C. 自然音程 D. 和声音程 10、小音程转位后形成的是哪种音程 ( ) A.增音程 B. 大音程 C. 减音程 D. 纯音程 三、判断题,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和弦中的音是固定的,不能随意的更动位置。() 2、所有的三度与六度都属于不完全协和音程。() 3、八分音符的音值为八分三连音符的三倍。()

高中音乐基本乐理教学计划

高中音乐基本乐理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我校主要课程之一。掌握传统的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一向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我们自始至终地追求,力求达到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完善:一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基本能力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经过多年教学,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发现,传统乐理课重概念轻实用,大多数学习者在其脱离实际应用的理论中学习,这一问题不仅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直接地影响到其日后全面音乐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需能力的培养。理论学习必须缩短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本课程一改以往乐理教学中以概念为主导的作法,以大量的作品为实例,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详细讲述了其实用型乐理的技术化应用,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实际作品中轻松地找到所学的理论答案,且牢记不忘。二、教学原则与方法(一)教学原则本课程以实用为原则,实例化了乐理的概念化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简单易学。(二)教学方式与考核1、本课程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 2、考试方式为笔试。 3、本课程为1学年,每周两课时,共32周。每学期讲授14周,复习1周,考试1周。三、教学内容与进度第一学期第1—2周第一讲第一章记谱法的基础知识第一节五线谱第二节音名唱名等音音的分组第三节谱号第一讲掌握要点:识别五线谱了解各种谱号及相关的音名、唱名第3——4周第二讲第四节谱表1、高低音谱表2、大谱表的另一种形式3、总谱第五节音符及休止符1、音符2、音符的写法3、符尾的写法 4、附点的写法 5、休止符及写法第二讲掌握要点:识别不同时值的音符、休止符第5——6周第三讲第二章节奏节拍第一节拍子1、拍子的记号2、小节、小节线3、强拍弱起第二节拍子的种类1、单拍子2、复

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基本乐理是本艺术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授课对象是该专业全体一年级学生。 该课程系统讲授有关音乐实践和理论的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掌握和 理解音乐及其表现方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以后在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一般音乐活动和音乐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乐理的基 本知识与能力,包括音高,音值、节奏,音程、和弦、调式等,并通过广泛地分 析实例作品,加强对乐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以积累音乐经验,开拓艺术视野。 2、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1)明确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及其各基本范畴,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相应的乐理基本概念的前提下,熟练掌握相关乐理知识的实践运 用; (3)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内部思维和外部交流中的相关音乐基本概念的能力; (4)正确规范的完成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书写,键盘方面的作业; (5)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完成科际联系学习模式在其他课程中所要求的

综合内容; (6)形成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在基本乐理方面所要求的自学意识、自学习惯 和自学能力; (7)形成学校教育所要求的基本乐理的教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以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作为课程进行步骤的依据,循序渐进地讲授 音高、音值、节奏、音程、和弦、调式、记谱法等基本知识,并贯穿典型的实例分析,以加强学生对基本乐理的感,吐认识。 为便于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把握各章内容对认知水平及相应能力不 同层面的要求,并使教学在目标的制定和评价的覆盖方面具备认知水平的预定规范,本课程可参考以下“教学内容与认知水平矩阵” 表1.《基本乐理》教学内容与认知水平矩阵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 综合 音咼(乐音体系)V 音值V 节奏与节拍V 音程V 和弦V 大小调式V 民族调式V 中古调式V 离调与转调V

基本乐理之音程和弦(终审稿)

基本乐理之音程和弦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基本概念: 两个之间的音高关系。用“度”表示。以为例,从1到1,或从2到2都是一度,从1到3或2到4都是三度,从1到5是五度。 首先,度是一种单位,用来衡量音与音之间的听觉上的距离。它是一种量度,其大小是人为规定的。 再解释什么叫。这其实是个不太好说的问题,因为其它宽度的音程关系都是在八度的基础上,相对八度而言的。彻底地说清需要从定律开始说起。 举例说明,每个听来有确定的音,它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是可以保持在某个频率上的,比如440Hz—445Hz,这就是现在的标准音A,在前人的尝试和实践中,他们发现频率为二倍关系的两个音听来有相似性。比如1与低音1与高音1,听起来类似,虽然比较起来高度差很多。这种类似性在现实中的例子呢,就比如我们有时唱某些歌的某些高的部分,会吃力,唱不上去;此时我们可能会低下来唱,经常听到说“低八度唱”这种说法,虽然与原唱相比低得多了,但是感觉和原唱并不冲突,也还在调上,与也仍然和谐,只是低了而已。之所以低了很多却仍然和谐,就缘于这种相似性。 那么倍频关系的音听来有相似性,就是说像220,440,880,这样关系的音,听起来类似,这就成为人们确定的重要基础。因为相似,也就是说可以以这个距离为单位循环往复,本来无规律的无数个音,因此可以变得有规律起来。于是以倍频关系的两音在听觉上的距离为基础,人们相继定出了这两个音之间的各个音,组成一个音阶,由于倍频音有相似

性,于是这个音阶就可以向上下循环扩展,组成一组一组相连接的音阶了。 后来,由于在通行的中,互为倍频关系的两个音(含)之间,一共有八个自然 简单地说,度,就是音与音之间距离的衡量单位。音与音之间音高的距离,就叫做音程。 讲到音程之前,先要说些更基本的概念:音级和全音。 音级全音 音级 中的各音就叫做音级。像1234567就是。全音和半音在宽度上是二倍关系,一个全音等于两半音的宽度。上面提到八度和十二,把一个八度的距离等分十二份,每一份,就是一个半音,两个半音等于一个全音。在平均律中,半音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各基本音级之间相隔的距离并不平均,所以十二个半音构成了有八个基本音级的音列,音阶各音之音的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简言之,除34和7Ⅰ之间属于半音,其他的全音。1到Ⅰ间加起来共12个半音) 音数 音程所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叫做音程的音数。音程用分数、整数标记(1/2为半音,1为全音)。 例如:3-4为半音 4-5为全音

乐理基础知识

乐理基础知识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 F谱号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 C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 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C三线谱号(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C四线谱号(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大管和长号所用。其他C谱号一般较少应用。 关于音级的介绍 音级是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它有基本音级和变化两种。前者在乐音体系中具有七个独立的名称,钢琴键盘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后者是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而得来的。 基本音级的名称,用字母体系和唱各体系两种方式来标记: 字母体系:c、d、e、f、g、a、b 唱各体系:do、re、mi、fa、sol、la、xi 目前国内的音乐基础知识业余考级里所指的音级是调式音级。调式音阶中的各音就叫做调式音级。每个音阶中的主音也就是调式音阶中的I 级音。每个调式音阶的主音不同但标记永远以主音为I级。

do、re、mi、fa、sol、la、xi、do 例:C自然大调标记: la、xi、do、re、mi、fa、sol、la a自然小调标记:i ii iii iv v vi vii i 大调音阶用大写字母标记,小调音阶用小写字母标记。 乐理知识-浅谈简谱 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暖和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这几个音的相互关系,除3 4、7 i 半音外,其他全为全音。 标记: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 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 在简谱体系中也应用附点。但只到四分音符为止;再长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则继续用增加短横线来表示。 附点全音符:1- - - - - 附点二分音符:1- - 附点四分音符: 1.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规范标准(修正版)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乐理视唱练耳》(第二版)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研究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训练。 通过《乐理视唱练耳》的学习,使音乐学习的各个相关方面相关联而最终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建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五线谱乐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声乐,钢琴,舞蹈,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法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它像一把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是学习音乐各学科和学习各种乐器的前提条件,是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以学习基础乐理为核心,为学习音乐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乐理视唱练耳》(第二版)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之一。“基础乐理”顾名思义,讲的就是音乐最基本的知识,包括音的特性、节拍、节奏、音程、调式、和弦、调性关系、基本曲式结构以及记谱法等内容。它像一把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是学习演唱、演奏、歌曲写作、和声、编曲等各种专项技能的前提条件,是成为一个有专业素质的音乐人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2、注重视唱练耳的训练,提升学生视唱和听辨能力。 能够准确地视唱乐谱是学习音乐学科一项必备的条件,在视唱的同时也包含了节奏的训练。练耳的训练注意是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3、把理论与实际的训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把乐理理论知识视唱练耳融为一体。 理论与实际的练习结合,提供了音乐基础理论与音乐基本技能实践结合的平台,困难的地方是这两门课有着各自的特点:乐理课以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为主,要求逻辑思维,课程较适合采用直线式的教学设计方式;视唱练耳课以视唱、听音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等音乐基本技能,要求更多的是直觉思维,因此课程较适合采用螺旋式的教学设计方式。《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内容上虽然有重复可整合的部分,但又因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同,存在着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矛盾和困难。因此,为了实现理念与方法、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对于这一门课程的学科性质给予重新界定: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乐理与视唱练耳》(第二版)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学生《乐理视唱练耳》学习的目的和学生《乐理视唱练耳》基础程度的不同,采取分层教学设计,在教学组织上表现为集体课、小组课(针对有一定音乐基础,程度不同的学生)和个体(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进行单独训练和指导)教学三种种设计思路的教学模式。

1《基本乐理》教学大纲设计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6122002 ) 一、课程说明 (一)适用专业:音乐学专业(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专科) (二)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属于本专科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理解音乐表现方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理论,发展音乐才能,打下巩固的专业基础。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提高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分析,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自学能力,懂得乐理教学的基本方法。 (五)先修课程:无 (六)学时、学分数:72学时、4学分 (七)教学方式及设施要求:以课堂讲述为主,其他实践性环节为辅;配备钢琴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 1.本课程于大学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第一学期考核方式为考查,第二学期考核 方式为考试,均属闭卷考核。 2.对本课程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采用课堂提问等方式进行,成绩记入平时表现成绩。 3.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表现占总评成绩的30%。 二、课程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二)各章节基本容及要求 第一章音高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音高、乐音体系、音的分组、音律等 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基本要求: 让学生熟练掌握音的分组及自然全、半音,变化全、半音的构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音律的产生发展问题。 重点与难点: 1.基音、泛音、复点音、分音的概念及泛音列。 2.现代音名与中国古代乐理中的律名,二者对应记忆,参见《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及部 分教材的相关容。 3.自然全、半音及变化全、半音的概念及构成方法。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容: 1. 音 1.1 音的产生 1.2音的种类 1.3音的性质 1.4基音泛音复合音分音 2 乐音体系音列音级音名 2.1乐音体系 2.2音列 2.3音级 2.4音名 2.5唱名 3 音的分组八度音域音区 3.1音的分组 3.2八度 3.3音域 3.4音区 4 音律 4.1音律 4.2五度相生律 4.3纯律 4.4十二平均律 4.5三种律制的应用 4.6标准音中央C 5 变音记号 5.1变音记号 5.2变音记号的种类 5.3临时变音记号 6 自然半音变化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全音等音 6.1自然半音 6.2变化半音(有新加知识点) 6.3自然全音 6.4变化全音(有新加知识点) 6.5等音

基本乐理基本知识

基本乐理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基本乐理的基础知识是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quot;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基本乐理之音程和弦

基本概念: 两个乐音之间的音高关系。用“度”表示。以简谱为例,从1到1,或从2到2都是一度,从1到3或2到4都是三度,从1到5是五度。 首先,度是一种单位,用来衡量音与音之间的听觉上的距离。它是一种量度,其大小是人为规定的。 再解释什么叫八度。这其实是个不太好说的问题,因为其它宽度的音程关系都是在八度的基础上,相对八度而言的。彻底地说清需要从定律开始说起。 举例说明,每个听来有确定音高的音,它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是可以保持在某个频率上的,比如440Hz—445Hz,这就是现在的标准音A,在前人的尝试和实践中,他们发现频率为二倍关系的两个音听来有相似性。比如1与低音1与高音1,听起来类似,虽然比较起来高度差很多。这种类似性在现实中的例子呢,就比如我们有时唱某些歌的某些高的部分,会吃力,唱不上去;此时我们可能会低下来唱,经常听到说“低八度唱”这种说法,虽然与原唱相比低得多了,但是感觉和原唱并不冲突,也还在调上,与伴奏也仍然和谐,只是低了而已。之所以低了很多却仍然和谐,就缘于这种相似性。 那么倍频关系的音听来有相似性,就是说像220,440,880,这样关系的音,听起来类似,这就成为人们确定音律的重要基础。因为相似,也就是说音阶可以以这个距离为单位循环往复,本来无规律的无数个音,因此可以变得有规律起来。于是以倍频关系的两音在听觉上的距离为基础,人们相继定出了这两个音之间的各个音,组成一个音阶,由于倍频音有相似性,于是这个音阶就可以向上下循环扩展,组成一组一组相连接的音阶了。 后来,由于在通行的十二平均律中,互为倍频关系的两个音(含)之间,一共有八个自然音级 简单地说,度,就是音与音之间距离的衡量单位。音与音之间音高的距离,就叫做音程。 讲到音程之前,先要说些更基本的概念:音级和全音半音。 音级全音 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就叫做音级。像1234567就是基本音级。全音和半音在宽度上是二倍关系,一个全音等于两半音的宽度。上面提到八度和十二平均律,把一个八度的距离等分十二份,每一份,就是一个半音,两个半音等于一个全音。在平均律中,半音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各基本音级之间相隔的距离并不平均,所以十二个半音构成了有八个基本音级的音列,大调音阶各音之音的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简言之,除34和7Ⅰ之间属于半音,其他的全音。1到Ⅰ间加起来共12个半音) 音数 音程所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叫做音程的音数。音程用分数、整数标记(1/2为半音,1为全音)。 例如:3-4为半音 4-5为全音

《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

《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刘茹 中国音乐史是音乐大专班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中国音乐文化史为学科对象,其交叉学科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重学科。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概要了解中国音乐丈化发展的脉络。 2、使学生基本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生成土壤,能对重大的音乐事象作简要的解释。 3、培养学生在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时所必备的音乐史学常识。 4、培养学生价值相对论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原则及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基本发展脉络,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想。 3.密切联系实际,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艺术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 1.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结合音乐史料文献、文物、音响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种相关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力求以音、像、图、书、谱、表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音乐史料的特点及其音乐艺术内涵。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讲授进度,适当开展实地教学与社会实践。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课时数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专题研究活动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开课时间在四年级整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六、考试形式: 1.平时成绩占20%,考勤占10%,期中成绩占10%,期末卷面成绩占60%。 2.考试为闭卷考,以百分制记分。考题包括填空、判断、改错、简答、选择和论述等类型。 主要内容、章次 第一学期(36学时) 第一编中国古代音乐 (约8000年前——公元1911年) 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4课时) (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的起源 第三节古歌与古乐舞 第四节古乐器 第五节音阶的形成 作品欣赏: 1.埙曲《哀郢》 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4课时)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 第三节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 第四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第六节音乐思想 作品欣赏: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基本乐理 英文名称:Elemental Theory of Music 课程编号: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56 学分:4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开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基本乐理》是音乐表演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的概念及原理,并能熟练地应用于艺术实践和教学活动之中,同时为学好其它相关专业理论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音及音律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产生的原理,明确音的性质、音的分类、音名、音组体系和音律。对于名词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第一讲音及音名 1、音的产生 2、音的性质(重点) 3、乐音与噪音 4、乐音体系(难点) 5、音名 6、音组(难点) 7、标准音和中央C 8、音域、音区 第二讲音律 1、复合音与分音列(难点) 2、十二平均律(重点) 3、五度相生律(了解)

4、纯律(了解) 5、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 习题:练习一、练习二。 第二章音高、音值、音强及记谱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记谱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记记谱法中的各种常用记号,深入理解节奏、节拍的相互关系及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及意义。尤其在第八讲中,要通过让学生反复唱读谱例来体会各种拍子的特征。在第九讲中,要通过让学生广泛做题练习来提高学生敏捷思维能力。 第三讲记谱法(一) 1、记谱法的概念 2、简谱、五线谱记录音的长短(重点) 3、简谱记录音的高低 第四讲记谱法(二) 1、五线谱记录音的高低 2、变音记号(重点) 3、休止符 第五讲记谱法中的常用记号 1、演奏法方面的记号 2、省略记号(重点) 3、其它记号 第六讲乐谱的正确写法 1、书写五线谱 2、书写简谱 3、音符排列的横列式与纵列式 4、五线谱、简谱的书写格式 第七讲节奏、节拍 节奏、节拍、拍子、小节 第八讲各种拍子 1、单拍子(重点) 2、复拍子 3、混合拍子(难点) 4、变换拍子 5、交错拍子(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