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语言文化与翻译

合集下载

浅析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

浅析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

浅析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作者:毛劝劝来源:《北方文学·中旬》2014年第11期摘要:近年,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的关系备受关注。

确实,这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却又受到文化的限制。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和跨文化交际活动,大部分发生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

当译者进行翻译活动的时候,不仅要求其精通这两种语言而且对着两种语言背后文化的异同也要十分了解。

本文首先对语言、文化和翻译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

然后讨论了这三者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指出了文化导向和语境导向两种翻译现象。

既然语言体现着文化,那么在我们进行翻译活动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文化因素。

为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翻译,译者必须在文化的视角下,基于源语言处理原则来翻译成目标语言。

关键词:语言;文化导向;文化对于一种特定的语言来说文化是其很重要的部分。

而文化对一种特定语言的冲击则是与生俱来的。

长久以来,不少学者对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的阐释使人们误以为如果没有社会语境,语言不可能独立使用。

同样,语言分析,文化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完美结合,使人们相信没有文化背景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被完整的解读一.语言、文化、翻译的定义语言就广义而言,是一套共同采用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于1871年首次提出了对于文化的定义。

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与习惯。

总体上说,文化可以理解为:1.人类从长期经验中所创造的共同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内容2.学术思想等精神层面的活动及其成就。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包含了由文化衍生而来的成语、熟语和固定搭配等。

我们在研究语言的时候必须将它与宏观的社会文化相联系。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包含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语言不能完全的表现文化,但语言是文化本质的一部分。

第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能够体现文化,而文化的发展又是语言发展的前提。

语言与文化language and culture

语言与文化language and culture
Language and Culture
• Edward Sapir (German American ethnologist and linguist : • 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deas, emotions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1921) • Noam Chomsky (American linguist, philosopher, and political activist): • A language is “a set (finite or infinite) of sentences, each finite in length and constructed out of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 1957 • Michael. A. K. Halliday (English linguist), : Language is a range of possibilities, an open-ended set of options in behavior that are available to the individual in his existence as social man. (1973)
• Edward Sapir, 1921: ... culture, that is ... the socially inherited assemblage of practices and beliefs that determines the texture of our lives ... • Bronislaw Malinowski (Polish anthropologist), 1929: • This social heritage is the key concept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It is usually called culture ... Culture comprises inherited artifacts, goods, technical processes, ideas, habits, and values. • Emory Stephen Bogardus (American sociologist), 1930: • A social community’s assembly of the past and present ways of doing things and thinking about questions. It is totality of traditions (inherited religions) and customs (inherited process).

第六讲 语言文化与翻译

第六讲 语言文化与翻译

第六讲语言、文化与翻译1.中西语言文化差异6.1.1 中西语言差异英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是拼音文字,“以形表意”,主要靠形合(hypotaxis)成篇,强调形式和功能;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表意文字,“以意统形”,主要靠意合(parataxis)成篇,强调逻辑关系与意义关联。

①我常见许多青年朋友,②聪明用功,③成绩优异,④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⑤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⑥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

(梁实秋《学问与兴趣》)①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young friends, ②bright and diligent, ③do exceedingly well in studies, ④but they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⑤even can’t write a smooth Chinese letter.⑥When asked why, they’ll say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Chinese.(梁实秋《学问与兴趣》)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bright and diligent young friends who have done exceedingly well in studies, but they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They can’t write a letter in correct Chinese. When I ask them why, they always say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句子类型:英语和汉语的句子按功能分为: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和疑问句;按结构分为单句(simple sentence)和复句(multiple sentence)。

翻译通论第七章 文化与翻译[精]

翻译通论第七章 文化与翻译[精]
更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以信息技术为例, “电脑”(computer)、“因特网” (Internet)、“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电子商务”(e-commerce) 等,这些新词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新时代 的来临,也直接印证了中西文化的趋同趋势。
1.1.4 比喻性词语
由于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劳动方式的不同,其比 喻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各不相同,英汉语比喻的主体和 客体一般各不相同。当然,也有相同的。如:英语中 的He is a fox就完全等同于汉语中的“他是只狐狸。” 而英语中的She is a cat就不能译成汉语的“她是只猫” 了。因为西方人把“猫”比喻成“包藏着祸心的女 人”。
例:上梁不正下梁歪。 If the upper beam is not straight, the lower ones will go aslant.
例:不到黄河心不死。 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 never dies.
2.1.3.2 物称与人称
英语和汉语的又一差别是英语的物称倾向和汉语的人称倾向。
译文二:They sat down facing each other.
译文二没有直接用汉语拼音来处理,而是转 换了表达方式,使得译文传递了原文的形象 性特点,也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2.1.3 从句法结构看
2.1.3.1 形合与意合
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 (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超市”(supermarket)、“白色污染” (white pollution)、“绿色食品”(green food)、“网上购物”(on-line shopping)、 “快餐”(fast food)、“麦当劳” (McDonald)、“可口可乐”(Coco-Cola)等; 尤其是反映西方发到国家科学技术新成果的词汇

《文化与翻译》课件

《文化与翻译》课件
和发展。
全球化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翻译更加准确、流畅,同
时要注重文化的传递和表达。
全球化背景下,翻译行业的发展 趋势是多元化、专业化、本土化 ,以满足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
翻译需求。
人工智能在翻译中的应用与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 技术,提高了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在翻译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伦理问题等 ,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
未来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但需要与人类译者相互协作,共同推 动翻译事业的发展。
未来翻译人才培养的趋势与要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翻译需求的增加 ,未来翻译人才培养的趋势是多元化 、专业化、高层次化。
保存文化遗产
翻译有助于保存和传承文 化遗产,使得后人能够了 解和认识不同文化的历史 和传统。
推动文化创新
翻译可以引入外来文化的 优秀成果,为本土文化注 入新的元素和活力,推动 文化创新和发展。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挑战
语言障碍
不同语言的语法、词汇和 表达方式存在差异,给翻 译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
文化误解
未来翻译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 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和案例分析, 提高翻译人才的实战经验和实践能力 。
未来翻译人才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储备等 综合能力,以满足不同领域的翻译需 求。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化与翻译》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 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处理 •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 翻译中的文化创新 • 文化与翻译的未来发展
01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论语言、文化与翻译

论语言、文化与翻译

论语言、文化与翻译"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

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成为翻译的障碍,译者必须处理好语言文化间的差异问题,使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论文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意识;翻译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

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并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对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有正确的理解,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歧义,落入翻译陷阱。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

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

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

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不清楚,便不能透彻理解反映它的语言。

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往往同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紧密地联系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

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

如果对一特定的文化系统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将会影响对其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

人类自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

交流又促进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不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长期处于孤立、闭塞的状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交流中得到好处。

现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内容、形式和手段,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

因此,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

跨文化的交流又必须通过翻译。

没有翻译,就没有跨文化交流。

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语言与文化——精选推荐

语言与文化——精选推荐

Part One Translation第7章语言与文化自从文化被简洁地定义为“社会的全部信仰和习俗”,就没有什么比能传达信仰和产生交感作用的语言更重要的了。

对语言及其社会功能要是没这么多误解的话,那么对于跨文化理解来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就不会这么复杂了。

也许最严重的误解是每种语言多少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有时被称为“我们按我们思考的方式思考因为我们按我们说话的方式说话。

”诚然,语言的特殊结构(语音,词尾,语法和讲话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思考方式,可能会说成是形成了“思考的惯例或方式”,但是它们并没有决定人们应该思考什么以及怎样思考。

语言的自由,人类的丰富的想象力被语法的规则死死的束缚着,或者被语言的其他特征死死地束缚着。

一些神学家和哲学家过去常常谈论到直觉,特别是《旧约》里被描绘成“希伯来思想”的精神,他们把它与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所揭示的古典时代希腊的合理的、普通的思想对比。

但今天,复苏后的希伯来语言的确没有阻碍以色列的科学思想,希腊语也没有影响到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归纳推理,也没有阻止后来的新柏拉图派用希腊语去发扬他们具有哲学的“飞跃的幻想”。

正如已经在第一章提到的,有些人认为每种语言都不相同,没有适当的方法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

但所有语言的基本结构至少有90%是相同的,而且语言共同点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语言的分歧。

所有语言都使用比喻修辞法,有诗,有歌曲,还有从家谱学到祷告类的数量众多的文学形式或体裁。

一种语言文化可以强调发展,运用特殊的风格,例如史诗或动物故事,这对于另一种语言文化来说,也许很少使用,甚至完全不用。

但是,在任何语言文化下的人都有丰富的经验和想象力,所以他们懂得其他语言文化下的人在行为和价值观方面有怎样的不同。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在同一文化下的行为差异通常要比不同文化下的行为差异要大得多。

因为一些语言比其他语言更优越,因此,对应的一些文化也比其他文化更优越,这种观念也对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起重要作用。

文化与翻译 ppt课件

文化与翻译  ppt课件
be unpopular
land oneself in serious trouble
be unable to stand
ppt课件
19
Terms relating to “吃”:
吃老本
吃软不吃硬
吃闲饭 吃香
live off one’s past gains
be open to persuasion, but not to coercion
一丘之貉。 birds of a feather: people of similar interests or
personalities 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同类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in a context denoting bad persons 一路货,臭味相投者
ppt课件
14
Gild the lily
15
Shakespeare: King John
“To gild refined gold, to paint the lily…is wasteful and ridiculous excess. ”
ppt课件
16
In China, when people meet…
甲:“吃了吗?” 乙:“吃啦!”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
ppt课件
5
Language is not isolated.
Every language belongs to a certain culture.
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language and cultural identi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nslation, which is a very complex phenomenon, is related to different disciplines, such as linguistics, psychology, soci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communication theory, literary criticism, aesthetics, and semiotics. As translation study is a cross-disciplinary and cross-culture subject involving many aspects of human knowledge, the lack of a fully acceptable theory of translation should not come as a surprise.
1. Following the word order of the original. 按原文逐字 逐句地翻译。
❖ 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
❖ 翻译不是科学,然而把翻译当作研究对象的那门学 问则应视为科学。因为它是一个由各种理论构成的 “知识体系”,其任务是“揭示”翻译过程的“客 观规律”,“探求”关于翻译问题的“客观真理”, 给翻译工作提供行动指南。这就是“翻译学” (Translatology),即研究翻译的科学。
❖ 现代译学的起源众说不一,有的把1976年比利时 洛文会议的召开看作是翻译学学科成立的标志, 但更多的人认为是90年代的事。
三、翻译标准之争(The argument about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自有翻译以来,就有其标准之争。
1. 完全赞同“信、达、雅”的学者 2. 完全反对或否定的学者 3. 部分肯定,部分质疑的,大有人在。 四、“直译”与“意译”之争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二、翻译与翻译学(Translation and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ology])
❖ 何谓翻译?其定义不下数十种。古时翻译或 翻译人员被称作“象寄”“象胥”或“通 事”“通译”。《礼记.王制》上记载:“五 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 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 北方曰译。”(狄鞮,古代翻译西方民族语 言的官)
(优选)第一讲 语言文化与翻译
一、我国翻译的起始问题
❖ 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战国时期(前475~前 221年),最早的翻译文字作品是《越人歌》。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东汉(公元1~2世纪)的 佛经翻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中国文字翻译的滥觞。
❖ 佛经翻译(Sutra translation )始于何时,也有两 种说法:一说始自公元67年(汉明帝永平十 年),即始自天竺僧摄摩腾译的《四十二章 经》。
-- Dubois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 Nida
❖ 另一种说法认为,佛经翻译始于公元147年 (汉桓帝建和元年)。
❖ 我国的翻译史分期: ❖ 1、东汉到宋代的佛经翻译; ❖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 3、鸦片战争到五四前夕西学翻译时期; ❖ 4、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译介国外
新思想、新观点以及革命文学作品时期; ❖ 5、1949年至今。
❖ “翻译是一门科学”。其论据是1、翻译是一项有 规律可循的活动,并不完全靠天才或灵感;2、可 以向描写语言一样,对翻译程序和方法进行客观的 科学的描写,并使之公式化、模式化。
❖ 持相反意见的人认为,翻译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因 为:1、翻译过程中活的东西太多,不可能公式化; 2、翻译家的再创造才能是天赋的,不是后天习得 的。
❖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信息用另一 种语言(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 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与原文读者大 致相同的感受。”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source language),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