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及新教材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

合集下载

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摘要:以千岛湖和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为研究对象,对流域水资源现场进行了浅显调查,分析了流域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及对策,以确保千岛湖和新安江流域水资源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关键词:千岛湖;水资源;保护1 概述千岛湖流域和新安江流域位于东经117°,北纬29°左右,占地面积约1万km2。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时间长,降水量非常大。

2 千岛湖及新安江的水域现状2.1 水资源构成情况千岛湖和新安江具有丰富水资源。

据历史资料记载,该地区每年的降水量约为1700mm。

据初步观测,每年流经该区域的水量约为60亿 m3。

除此之外,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储存量大约有20亿 m3。

在该区域的水域来源中,大部分水来自于安徽水资源和浙江境内的其他湖泊水资源。

2.2 染情况分析在千岛湖与新安江的污染物中,污染物主要包含有COD、氨氮物的排放。

在 COD的排放中,大部分排放主要以生活排放为主,在氨氮的排放过程中,大部分排放农业园为主。

3 千岛湖及新安江的水域问题3.1 上游安徽入境水域污染问题由于近些年经济不断发展,安徽省的工业生产总值不断提升,虽然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好处,但是对水质的污染却日益严重。

据笔者调查分析发现,来自安徽省的水资源年年出现排放物超标现象,例如,总磷、总氮等各项指标逐年恶化。

3.2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肥料,而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地和大气,对水资源也具有极大污染性。

据研究表明[1],农药的利用率只为30%左右,一些农药的使用率仅为10%,大量的农业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但是大部分农药化肥随着降水或者灌溉流入到江河湖泊之中,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使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的趋势。

在长期不合理使用发挥的前提条件下,千岛湖及新安江地区的水质也在逐步变差。

在农业面污染过程中,大量牲畜的粪便也成为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淳6号)建议的办理意见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淳6号)建议的办理意见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淳6号)建议的办理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8.05.07•【字号】•【施行日期】2018.05.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文水环境正文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淳6号)建议的办理意见王光贵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省市层面与安徽协调解决新安江流域共保的建议》收悉。

经研究,现将我局办理意见综合答复如下:我局非常理解和重视您提出的建议。

随着千岛湖配水工程的建设,安徽上游水质对千岛湖水质的影响日显重要,建立新安江流域共保共建机制确实非常必要。

一、浙皖两省已启动三轮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

(一)第一轮(2011-2013):根据《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启动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的函》(财建函〔2011〕14号)要求,2011年,启动实施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

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实施,落实新安江流域水质优劣奖惩措施,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财建函〔2011〕123号),选择跨安徽和浙江两省的新安江流域开展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设立补偿资金每年5亿,其中中央财政出资3亿,浙皖两省分别出资1亿元。

(二)第二轮(2015-2017):2015年,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明确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接续支持政策并下达2015年试点补助资金的通知》,明确了第二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工作。

中央财政资金逐步退坡,分年安排,补助数额分别为4亿元、3亿元、2亿元。

2016年12月,浙皖两省签订了《关于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横向补助资金提高到每年各2亿元。

同时明确,以两省跨界的街口国控断面作为考核监测断面,根据两省水质联合监测数据测算补偿指数(P),从而确定拨付的补偿金额。

(三)第三轮(2018-2020):2018年,为继续深化拓展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浙皖两省积极开展调研、对接讨论,以保护和改善新安江水质为目标,以流域跨省界断面水质考核为依据,以保护优先,合理补偿;保持水质,稳中向好;地方为主,中央监管;监测为据,以补促治;多元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拟定了《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初稿)。

终稿-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综合规划大纲会汇报会召开宋国权市长出席并讲话(五篇模版)

终稿-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综合规划大纲会汇报会召开宋国权市长出席并讲话(五篇模版)

终稿-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综合规划大纲会汇报会召开宋国权市长出席并讲话(五篇模版)第一篇:终稿-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综合规划大纲会汇报会召开宋国权市长出席并讲话集思广益,着力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进一步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集中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编制好《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综合规划》,10月9日下午,市政府组织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综合规划大纲编制情况。

市委副书记、市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宋国权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市政府秘书长、各相关区县及市直单位负责同志、上海市政设计院负责人出席会议,绩溪县政府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上海市政设计院关于综合规划大纲相关情况的汇报,审阅了相关图件,各参会领导也就规划大纲进一步修改完善提出了具体意见。

宋国权市长指出,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做出了重要批示,这是整个流域发展的重大机遇。

我们要高度重视新安江流域规划编制工作,处理好流域近期和远期、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形成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长效机制,保持好流域山清水美的自然风光,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宋国权市长强调,规划大纲要体现科学性、宏观性和指导性,符合国家、省对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

科学性体现在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及中央领导同志的相关批示精神,要重点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宏观性体现在新安江流域涉及两省、两市的行政范围,规划要站在两省、两市的高度统筹流域综合发展;指导性体现在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要与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相符合,与目前市委、市政府的“十大工程”和重要节点建设相吻合。

对规划大纲下一步修改完善工作,宋国权市长要求:一是指标要准。

要对应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大纲科学确定各类指标,要考虑到地方的发展空间,突出重点指标、指导性指标和考核性指标;二是内容要顺。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117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117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117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8.16•【文号】•【施行日期】2021.08.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117号建议的答复安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的建议收悉。

经商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指导编制并审定印发试验区建设方案在中央政策的支持引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安徽、浙江两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经过各方多年的努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安江流域水质明显改善,千岛湖营养状态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有效促进了流域上下游的统筹保护和协同发展。

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对于巩固制度建设成果、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发〔2019〕21号)明确提出,要完善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

我委高度重视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商安徽、浙江两省共同做好《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方案》编制工作,按程序报批。

二、关于落实试验区支持政策新安江补偿机制经过多年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与此同时,正如建议中所指出的,机制建设中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方面,产业、人才等多元化的补偿路径还不全面。

通过编制试验区方案,进一步研究落实相关的支持措施是必要的。

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尽可能予以支持。

2021年,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办、国办印发实施《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按照《意见》的有关要求,我委先后召开《意见》贯彻落实视频会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现场会,研究部署相关重点工作,指导各地深化实践探索,总结交流典型经验做法,扎实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新成效。

中卫千岛湖综合治理方案

中卫千岛湖综合治理方案
-1-
类水质标准限值范围内;(4)化学需氧量监测值:41mg/L,超过 V 类水质
标准限值范围;(5)氨氮监测值:0.53mg/L,超过 V 类水质标准限值范围;
(6)总磷监测值:0.11mg/L,在 III 类水质标准限值范围内。
通过质主要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1 湖泊概况
千岛湖位于中卫市市区西北侧飞机场的正北约 1km 处,紧邻小湖东南 侧,两湖之间仅相隔迎湖路。千岛湖以迎闫路为界限,分为东湖和西湖(东 湖与西湖连通),位于迎湖路与迎闫路交汇处。西湖属沙坡头国家自然保 护区范围内,为宁夏大漠边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旅游景点,内有明长 城文物保护遗址。
中卫市千岛湖综合治理方案
中卫市河长制办公室 二〇一八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 基本情况............................................................................................ - 1 1.1 湖泊概况................................................................................................... - 1 1.2 湖泊历年治理改造情况..........................................................................- 1 1.3 水质检测情况........................................................................................... - 1 -
千岛湖位于中卫市区与工业园区的过渡带上,管理好、治理好千岛湖 对建设沙漠水城至关重要。按照《中卫市实施湖长制工作方案》精神及“一 湖一策”实施方案要求,组建千岛湖湖长管理体系,成立千岛湖湖长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市林业生态建设局。

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0年)说明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第二章风景资源评价第三章规划思路第四章规划总纲第五章规划布局结构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第九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第十一章交通工程规划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第十三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十四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第十五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十六章近期行动规划第十七章远景发展规划第十八章规划对策及实施第十九章环境影响评价附录1、杭建村(2001)164号“关于要求审核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的请示”2、“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专家论证意见书3、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杭州有关部门汇报纪要4、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富阳市汇报会纪要5、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桐庐县汇报会纪要6、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建德市汇报会纪要7、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淳安县汇报会纪要8、关于“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修改意见9、“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调研会议纪要10、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专家论证会专家意见纪要11、“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办公室:“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规划有关问题讨论会纪要12、《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审查意见13、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办公厅“关于对《黄山、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的复函”(环办函[2005]497号、561号)的反馈意见14、关于“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黄山等三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的函”的反馈意见15、关于富春江—新安江、普陀山、浣江—五泄、双龙、雁荡山、百丈漈-飞云湖、江郎山、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部际审查会议纪要导言1982年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中提出的风景区名称是“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上一轮总体规划中沿用了这一名称。

世行贷款浙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环境

世行贷款浙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环境

世行贷款浙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环境社会管理计划管理单位:浙江省城建环保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单位: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一月目录序言............................................................................................................................................... - 1 -1 项目描述....................................................................................................................................... - 2 -1.1项目背景 (2)1.2项目组成 (3)2 法律法规框架............................................................................................................................... - 12 -2.1中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12)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规范 (13)2.3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13)2.4世界银行安全保障政策及导则 (17)3 环境和社会管理体系................................................................................................................... - 20 -3.1环境管理机构............................................................................................................................. - 20 -3.2环境管理职责和内容 (22)3.3环境保护监督计划 (23)4 环境和社会影响及其减缓措施................................................................................................... - 25 -5 环境监测计划............................................................................................................................... - 67 -5.1环境监测目的 (67)5.2环境监测机构 (67)5.3环境监测计划及预算 (67)6 能力加强与培训......................................................................................................................... - 75 -6.1培训目的 (75)6.2人员安排和培训对象 (75)6.3培训内容 (75)6.4人员培训计划 (76)7 报告机制....................................................................................................................................... - 78 -7.1信息交流 (78)7.2记录机制 (78)7.3报告机制 (78)8 公众申诉机制............................................................................................................................... - 80 -9 环保投资估算............................................................................................................................... - 82 - 附件附件1 世界银行贷款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小型土建工程ECOP -84 -附件2 世界银行贷款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河道工程ECOP - 116 -附件3 世界银行贷款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造林环保规程 .. - 161 -附件4 世界银行贷款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农业病虫害管理计划-181 -附件5 世界银行贷款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林业病虫害管理计划-250 -附件6 世界银行贷款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道路工程ECOP - 290 -序言本环境管理社会计划是世行贷款浙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综合环境社会管理计划,该环境管理计划作为一个独立文件,包括了项目设计期、施工期和运营期将要实施的所有环境保护行动,为该项目在施工建设期与运营期实施消减措施、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提供了一个行动准则与工作框架。

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0年)说明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第二章风景资源评价第三章规划思路第四章规划总纲第五章规划布局结构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第九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第十一章交通工程规划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第十三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十四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第十五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十六章近期行动规划第十七章远景发展规划第十八章规划对策及实施第十九章环境影响评价附录1、杭建村(2001)164号“关于要求审核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的请示”2、“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专家论证意见书3、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杭州有关部门汇报纪要4、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富阳市汇报会纪要5、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桐庐县汇报会纪要6、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建德市汇报会纪要7、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淳安县汇报会纪要8、关于“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修改意见9、“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调研会议纪要10、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专家论证会专家意见纪要11、“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办公室:“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规划有关问题讨论会纪要12、《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审查意见13、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办公厅“关于对《黄山、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的复函”(环办函[2005]497号、561号)的反馈意见14、关于“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黄山等三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的函”的反馈意见15、关于富春江—新安江、普陀山、浣江—五泄、双龙、雁荡山、百丈漈-飞云湖、江郎山、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部际审查会议纪要导言1982年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中提出的风景区名称就是“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上一轮总体规划中沿用了这一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 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目 录前言 (I)内容摘要 (I)第一章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问题 (1)第一节规划范围及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概况 (1)第二节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 (3)第三节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6)第四节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及成效 (9)第五节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2)第一节指导思想 (12)第二节战略定位 (12)第三节基本原则 (13)第四节主要目标 (14)第三章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 (17)第一节功能区划 (17)第二节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22)第三节水污染综合防治 (24)第四节生态保护与建设 (26)第五节监测与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29)第四章统筹城乡与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32)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 (32)第二节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33)第五章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和投资 (35)第一节水资源保护和利用项目 (35)第二节水污染综合防治项目 (37)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 (39)第四节监测与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项目 (40)第五节投资匡算 (41)第六章生态补偿机制 (43)第一节生态补偿任务 (43)第二节生态补偿协调和监督机制框架 (46)第七章保障措施 (48)附图1 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地理区位图 (51)附图2 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规划范围图 (52)前 言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是我国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淡水人工湖和重要的水源地。

承载千岛湖的新安江水系,发源于安徽黄山休宁县,经浙江千岛湖汇入钱塘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山水秀美、气候怡人、宜游宜居,生态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我国现阶段不可多得而亟需保护的水生态区域之一。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切实保护好这一难得的优质水资源,推进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浙江、安徽两省,联合开展《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简称《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开展专题研究和浙江、安徽两省编制分省《综合规划》草案的基础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综合研究和深入调研,并借鉴国内外湖泊治理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形成《综合规划》(征求意见稿),经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部门和浙皖两省有关代表进行反复研究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后,最终形成《综合规划》(送审稿)。

《综合规划》的范围为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流域面积11452.5平方公里。

其中,浙江省的淳安县全境、建德市部分地区,流域面积4715.7平方公里;安徽省的黄山市屯溪区、徽州区、歙县全境,以及黄山区、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和宣城市绩溪县部分地区,流域面积6736.8平方公里。

2010年底,范围内总人口185.67万人,其中浙江省55.85万,安徽省129.82万。

规划期为2013~2020年,基准年为2010年。

《综合规划》是跨区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的战略性规划,突出了保护优先这一本质要求及统筹兼顾这一根本途径。

保护优先,就是要求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强调综合防治、预防为主,并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探索“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之路。

统筹兼顾,就是指必须统筹考虑流域上下游所处不同发展阶段、兼顾保护与发展的内在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在实现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综合规划》明确了流域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水资源环境综合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点任务,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方向,确定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为实现千岛湖水质稳定向好、流域生产生活方式有效转变的目标提供了基本依据。

内容摘要《综合规划》除前言外共七章,主要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问题一是规划范围及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概况。

规划范围为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流域面积11452.5平方公里,涉及浙皖两省的三区七县市。

从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河流水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阐述了规划区基本概况。

二是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

千岛湖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保持优良,千岛湖湖体水质保持良好,2010年湖体水质总体评价为II 类。

随着陆地污染物及水中污染负荷的增加,新安江入湖河流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值缓慢升高,千岛湖营养状况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水质变化前景不容乐观。

三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河湖水质不容乐观;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体制机制创新有待加强。

四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及成效。

近年来浙皖两省政府及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稳步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了一批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五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仅靠常规的防治措施,难以遏制污染总量增加和水质变差的趋势。

对于千岛湖这种筑坝蓄水形成的山地型深水人工水库来说,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将难以恢复。

因此,编制并实施本规划十分必要而迫切。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是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中心任务,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着力形成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上游下游地区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二是战略定位。

《综合规划》提出建设跨省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先行区域、长三角地区重要战略水源地。

三是基本原则。

《综合规划》的基本原则为绿色发展、改善民生,保护优先、防治结合,河湖统筹、水陆兼顾,创新机制、互利共赢。

四是主要目标。

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千岛湖湖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总氮指标控制在0.88毫克/升以下),营养状态指数不高于33(近三年平均值);主要入湖河流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Ⅰ~Ⅱ类,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

流域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总量控制目标,总氮较“十一五”末削减12.7%,总磷控制在基准年排放量以内。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70平方公里,治理率46.5%,森林覆盖率达到77%。

用水总量控制在9.29亿立方米以内,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总体不低于0.53。

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千岛湖主要水质指标稳定保持在Ⅰ~Ⅱ类(总氮浓度在2015年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营养状态持续改善;主要入湖河流及其支流水质在2015年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15年进一步削减。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0平方公里,治理率78.3%,森林资源结构、覆盖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用水总量控制在8.28亿立方米以内,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在2015年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第三章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综合规划》提出五个方面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一是明确功能区划,包括千岛湖功能定位、流域主体功能区界定、流域控制单元的划定和水功能区的衔接与细化;二是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包括湖区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建设与保护、河道综合整治和节水工程建设;三是水污染综合防治,包括工业点源、城镇生活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四是生态保护与建设,包括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建设和生态移民搬迁与安置;五是监测与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包括监测能力建设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第四章统筹城乡与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综合规划》提出两个方面的统筹城乡和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包括提升城镇功能、加快农村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二是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包括发展生态农林产业和打造低碳生态工业和打造现代服务业。

第五章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和投资《综合规划》提出10类17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7.17亿元(统筹城乡和产业发展重点任务涉及的项目在相关规划中实施,不计入本规划)。

其中,水源地建设与保护项目投资33.51亿元,河道综合整治项目投资11.44亿元,节水工程建设项目投资3.91亿元,工业点源污染防治项目投资4.94亿元,城镇生活污染防治项目投资25.57亿元,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项目投资9.30亿元,水土保持项目投资7.20亿元,生态修复与建设项目投资24.99亿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投资2.89亿元,科技支撑项目投资3.42亿元。

第六章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规划》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工作任务:一是加大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实施并完善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方案,三是探索建立流域上下游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为确保生态补偿对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一是构建不同层面的沟通协商机制,二是建立多层次的考核评估机制,三是完善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第七章保障措施为实现规划目标,保障规划任务的实施,《综合规划》提出了以下保障措施:一是明确工作责任、优化监督考核。

二是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支持力度。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

四是加强联合执法、提升监管能力。

五是强化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

第一章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问题第一节 规划范围及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概况一、规划范围《综合规划》的范围为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流域面积11452.5平方公里。

其中,浙江省的淳安县全境、建德市部分地区,流域面积4715.7平方公里;安徽省的黄山市屯溪区、徽州区、歙县全境,以及黄山区、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和宣城市绩溪县部分地区,流域面积6736.8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见表1.1。

表1.1 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规划范围表省市县(市、区)流域内乡镇(街道)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淳安县全境4452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洋溪街道、莲花镇263.7浙江省小计4715.7屯溪区全境249徽州区全境424黄山区汤口镇、黄山风景区核心区289.95歙县全境2236休宁县海阳镇、齐云山镇、万安镇、五城镇、东临溪镇、兰田镇、溪口镇、流口镇、汪村镇、商山乡、山斗乡、渭桥乡、板桥乡、陈霞乡、鹤城乡、源芳乡、榆村乡、璜尖乡、白际乡1952.74黟县宏村镇、碧阳镇、西递镇、渔亭镇453.38黄山市祁门县凫峰乡、金字牌镇251宣城市绩溪县华阳镇、长安镇、伏岭镇、上庄镇、板桥头乡、扬溪镇、临溪镇、瀛洲乡880.76安徽省小计6736.83合计11452.53二、自然地理概况新安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7℃,最低月平均5.8℃,最高月平均28.9℃;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为700~1200米;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1733毫米,人均水资源量6405立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