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我见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我见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我见

科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霍桂飞 M13368

说到“科学”与“民主”两个关键词,不能不提及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不仅在许多讲演和论著中强调科学对于发展物质文明的重要性,而且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及其社会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精神的培养比从事某项具体的科学研究更加困难,也更加重要。尽管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但前者比后者更需要持久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对科学的自觉使杜威并没有因实证主义的影响而陷人科学万能论的陷阱,相反,他通过把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引入他所提倡的科学精神的范畴,为科学地、伦理地对待科学预留了空间。

一、科学对精神生活之意义

“当我们没有意识到科学的意义时,科学是不会发展的。”这是杜威在考察科学的历史和社会效应时反复申明的观点。科学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在杜威生活的时代,特别是20世纪头二十年,科学对人类物质生活面貌的改变已经日益明显,以致生活在日趋工业化的西方国家的人们都能感受到科学对日常生活的广泛影响。正因如此,杜威以前在美国发表的论著没有在这方面多着笔墨。但在中国讲演时,杜威也许有感于中国科学的落后而反复强调科学对于减轻人的劳动和改善物质生活的重要性。

然而,杜威提醒我们注意一个很多人至今依然忽视的事实: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早期,科学发展所遇到的阻力比在中国遇到的阻力要大得多。这种阻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势力强大的教会的阻挠,因为科学的发展直接冲击了一些宗教信条,损害了教会的权威;二是遇到了一些政治人物的阻挠,因为科学家的工作在当时造成了蔑视权威的风气;三是由于技术发展导致一些工人的工作被机器所取代,有些工人放火焚烧厂房和机器,错误地以为是机器本身剥夺了他们的工作。这些事实反而使杜威感到不仅要从物质层面去理解科学,而且要从精神层面去理解科学。

从精神层面去理解科学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不仅要看到科学的结果,不仅要看到科学在物质生活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便利,而且要看到科学如何改变了人的精神世界。在杜威看来,科学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又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时空观,也改变了人们对自身的看法,还改变了人们的道德理想以及人们与宗教传统的关系,更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在20世纪,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科学研究激发了探索的热情,找到了探索的乐趣。对于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科学探索甚至成了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

首先,通过对科学的效应史的考察,杜威发现,近代科学出现之后,人们的世界观出现了四个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分别以自然律概念、自然统一性概念、能量概念和进化概念的出现为标志。

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前,人们最多只是模糊地认识到自然有一定的秩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宇宙和谐的观念[在希腊文中,“宇宙”(cosmos)一词最早就有“和谐”的意思]。近代科学出现之后,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都遵循特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用数学进行精确的描述。这样一来,人们就不会面对表面上

杂乱无章的自然现象茫然若失,而是因自然现象的可预见性而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

近代科学出现之前,人们只能以思辨的方式抽象地谈论自然界的统一性。近代科学出现之后,人们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精确地解释自然界的统一性。而自然界的统一性观念的形成给人类的认识领域带来的显著变化是,人类的认识兴趣首次有了共同的中心,所有社会的知识阶层有可能被一个共同的事业联系起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域的人在知识领域的这种联系为知识共同体,进而也为人类共同体观念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讲,自然界的统一性观念的形成与知识共同体观念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因为当我们要去认识共同的东西时,我们不仅被引导到共同的目标之下,而且意识到我们有了共同的生活基础并且被迫面对共同的问题。

“能量”概念的出现在近代科学中具有革命性意义。它不仅使我们能深入研究光、热、电等自然现象,而且将古人对宇宙的静态理解变成了今人对宇宙的动态理解。杜威认为,恰恰是“能量”概念的出现导致了新天文学、新物理学和新化学的产生,也导致了新生物学以及一系列其他科学如人类学、人种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的出现,因为“所有这些学科的产生都源于人们意识到宇宙除有静态方面还有动态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新思维方式使人们勇于质疑传统的权威,特别是宇宙由永恒实体构成的观念。

“进化”概念的出现使人们得以重新审视所有生命现象,包括人和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演进,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历史观。杜威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并认为进化概念的直接效应是摧毁了预成论的世界观以及中世纪神学的永恒真理观念。按杜威在《达尔文主义对哲学的影响》一文中的看法,将“物种”与“起源”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本身就“体现了一次理智的反叛并引入了一种新的精神气质”,“《物种起源》引入了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肯定会改变知识的逻辑并因此改变对待道德、政治和宗教的方式”。对真理相对性的承认使人们有可能去怀疑过去的权威,探求新的知识,并树立了一种“向前看”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向后看”的思维方式。与此相应,人们也牢牢树立了一种“发展”的观念,这种观念虽然在某些人看来与其说是一种基于历史事实的描述性观念还不如说是一种对未来的信念,但它显然培养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主导了近百年来人类所做的许多重要努力。

其次,通过对科学的效应史的考察,杜威发现,科学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并为人们走向新生活鼓起了新勇气。就像一个人年龄大了就需要新的力量、新的勇气并要防止自己过于守旧一样,一个民族要保持青春的活力就需要新的希望和新的勇气。科学能为一个民族和国家带来青春的活力,是因为科学让人们树立了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尽管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甚至有某些负面的影响,但科学本身就是人的智慧的结晶。只要科学地对待科学,合理地对待科学,人类就能有效地、合理地发展科学并运用科学。在精神世界里,科学为人们使用和开发理智开辟了崭新的途径。过去,人们在遇到生活的困难和危机时总是习惯乞求于神灵的保佑。现在,通过科学,人们学会了依赖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摆脱了大量的愚昧与错误,从而树立了更好的是非标准。至少,现代人可以通过科学对自己和自己生活的世界有了更真切、更完整的认识,人们在面对错误与愚昧时不再采取愚昧的态度。对自身的理智力量的确信使人们不再迷信古人,不再盲从权威。正因如此,人们更容易采取面向未来的前瞻态度。这种精神取向的转变也使人们更容易从未来看现在,而不是从过去看现在或以过

去的标准去衡量现在的一切。

最后,科学的出现使人们摆脱了宿命论和悲观主义对人的精神生活的控制。科学无疑改变了知识的格局,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知识的性质。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前,人类的知识多半限于单纯的直接经验或主观臆测,没有严密的体系和合理的论证,因而经不起推敲和检验。近代科学的出现使人们不仅意识到精确性对于知识的重要性,而且意识到知识的成长不但要重视量的积累,还要重视质的提高。科学革命的意义首先就在于把知识的质的提高摆在优先地位。科学不断地解决问题,但也不断地产生问题。杜威更多地强调前一方面而不大注意后一方面,这自然是其时代条件决定的并且与其时代要求相一致。

但是,杜威敏锐地看到,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两种对社会精神生活起压迫作用的世界观,一种是把自然看作毫无秩序和不易控制的东西的世界观,另一种是认为自然虽然遵循一定的规律但人类对它无能为力的世界观。这两种世界观产生了三种形式的悲观主义。第一种悲观主义认为一切都已命定,非人力所能为,因此,抱这种悲观主义的人在社会生活中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杜威认为,科学的兴起使人们能借助精密的方法洞悉自然的奥秘,控制自然的进程,因而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这种形式的悲观主义自然烟消云散了。第二种悲观主义抱着摘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态去对待自然,其结果自然是认为自然现象不值得我们去控制,因为我们压根儿控制不了。科学的兴起以铁的事实说明自然进程不仅值得控制而且能够控制。第三种悲观主义是将眼光放在过去,而不是瞩目将来。按照这种悲观主义,古人一切都好,古人的智慧远远超过今人且不犯错误。持这种观念的人看到的人类知识图景是灰暗的,它所显示的人类历史是一种退步史,而非进步史。“言必称古人”是其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科学出现之后,人们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理智的伟大力量,他们不仅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掌握着自然的奥秘,而且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和工具为人类服务。从此,人们不再轻视对自然的研究,相反,认为这种研究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有趣工作。

如果杜威停留于此,杜威还不成其为杜威。他对科学意义的阐述并不停留于对科学效应的现象描述,而是深入到对科学精神的探讨上。对杜威来说,科学绝不等于单纯的技术和工程。科学首先是思想的自由事业,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没有研究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因此,他不仅深入研究了科学与民主的关系,而且详细阐述了科学精神的要义。

二、科学精神的要义

科学精神体现在具体的研究中,但又不限于具体的研究。从广义上讲,科学的人文理想也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科学生根于文化的土壤中,这一点决定了科学活动的人文性质。以科学的精神对待科学不仅体现了科学的自觉,而且是科学向自身提出的正当要求。当这种要求成为社会的普遍需要时,科学才能找到合理的定向。

然而,科学活动是以自然律概念的出现为背景的。这一概念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区分开来并使这种区分成为必要。科学探究是解决问题的活动,但正如麦可尔·汉普顿(Michael Hampe)和班贝克(Bamberg)所言,在杜威那里,“科学探究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解释某物的冲动支配的,而是由将不确定的情境变为确定的统一的情境的愿望支配的”。科学探究是科学活动的主要部分。科学精神贯穿于科学活动中,但随着科学活动的普遍化以及人们对科学的逐步推崇,科学精神也

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杜威对科学精神的论述实际上是以自然律概念和确定性概念为依归的并将科学方法视为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这是因为,他认为科学研究首先是以揭示和运用自然律为目标,从不确定性中求确定性则成了它的根本特征。由于揭示自然律是人们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性并且不断探索的结果,我们就可以合乎逻辑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精神首先意味着勇于探索的精神。

勇于探索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勇于破除迷信,勇于打破陈规,勇于革除传统的习惯,勇于尝试和实验。由于失败总是与探索联系在一起的,勇于探索也意味着不怕失败。杜威特别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正是科学方法显示了科学研究的探索性质。因此,他对科学方法做了大量的论述。在他看来,科学并不等于书本上的知识,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只是科学努力的结果,而非科学本身。科学的重要意义不在其结果,而在其方法。用他本人的话讲,“只知科学的结果而不知科学方法的人并不真正懂得科学的意义”。他还说,“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引进了求知的方法,它使人们能根据现有的经验预见并控制将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然而,由于对实验方法的偏爱,杜威常常把科学方法等同于实验方法。比如,他说,“科学方法是什么?简单地说是实验的方法,是通过人类的活动在心灵的功能与自然事实之间建立联系的方法”。但杜威所说的实验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实验具有目的性,甚至具有预见性。在实验中,研究者提出假设,证实假设或否证假设,人们也可以根据新事实得出新观念,提出新假设。这一过程无疑具有探索的性质。在通常情况下,当有人提出某项建议时,人们往往以两种方式作出反应。如果那个建议好,就予以采纳,如果不好就加以拒绝。实验方法引入了第三种反应方式,即把那个建议看作假设,其价值由实验结果决定。

与强调实验方法相对应,杜威提出了“真知始于意见”、科学源于假设的观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莱欣巴赫(Reichenbach)在谈到杜威的科学理论时虽多有批评,但肯定了杜威对实验方法的重要洞见。因为对杜威而言,近代科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实验方法引入了科学,从而可以不断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这一点,导致人们放弃了科学中的教条并随时准备接受实验检验的结果。科学中的假设不同于思辨或随意的假定,它以既有的理论为根据并受某种理论的指导,科学实验通过人为的组织和安排来体现实验者的目的。科学不承认永恒真理,它只承认真理的有条件性。科学的观点都是有待其结果所证实的假设,一旦被证实,它就成了暂时的真理并需要受到进一步的检验和证实。从这种意义上讲,所有科学活动都带有探索的性质。后来胡适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对杜威上述思想的高度概括。

科学精神也意味着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求真是科学的本性,也是科学对自身的基本要求。一旦走上科学探究的道路,人们就被迫把自己的个人兴趣、情绪、臆断置于科学规律的统摄之下。任何理论和观点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都不过是假设。科学帮助我们实现由假设向真理的过渡,也帮助我们揭示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真蒂。“牺牲真理以及放弃探索真理迟早都会招致牺牲社会福利。”在1911年写的《真理问题》中,杜威区分了“truth”这个英文词的不同意义。它既可以表示与谎言相对的真话,又可以表示与谬误相对的真理,也可以表示事实、真相。从词源上看,这个词一开始就与信念有关、与价值评判有关。在神学和道德哲学中,它甚至与不可挑战的权威有关。然而,科学的出现恰恰与打破对这类权威的迷信联系在一起。科学把真理视为理智与对象的逻辑关系和认

识关系。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客观上要求人们具备求真的意志和求真的理想。忠于事实而不是忠于主观的臆断在所有科学研究中成了首要要求。因此,当权威的意见与事实相悖时,科学要求我们无条件地尊重后者;当某种信条有碍于真理的探究时,科学要求我们放弃那种信条。独立于个人主观愿望的真理的客观性让个人获得了一种行为的校准:科学研究要求诚实,科学研究要求讲真话,科学研究要求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但是,杜威注意到一个事实,这就是,个人利益常常与诚实相冲突。虽然诚实历来是一种美德,但要做到诚实的确很困难,因为一个人要诚实就要讲真话,而讲真话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影响个人的利益。所以,一旦讲真话与实际利益相冲突,很多人往往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这为社会的不安和冲突制造了土壤。很显然,错的不是讲真话,而是个人把自己的利益看得过重或者被偏见所左右。实际上,讲真话最符合社会的总体利益并且最符合社会治理的经济原则。如果社会成员都能做到诚实,这个社会的内耗就少,反之,大量的资源就要被浪费于对事实的还原和澄清。社会公正是与求真的理想和求真的意志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诚实的社会里更容易做到公正。

科学的发展有利于诚实的态度在社会里生根,反过来,在一个相对诚实的社会里,科学的发展具有更好的外部条件。虽然“自然喜欢躲藏起来”,但只有实事求是的人才能揭示自然律。不遵循这一原则,就难有真正的发现。科学研究中的不诚实最终会给研究者带来耻辱。从这种意义上讲,科学活动的确能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态度如果能扩展到科学活动之外,社会就能大蒙其利。

科学精神还意味着将自由探讨和严谨求实相结合的精神。如前所述,科学是思想的自由事业,它只服从真理的要求,而非服从外在权威和教条的要求。由于任何科学原理和理论需要不断得到检验和证明才能保证其确实可靠性和真理的有效性,科学的发现必须具有可重复性才能得到认可。但是,可重复性只有在理论得到公开时才能被确认。所以,科学发现虽然可以由个人来完成,但它并不属于私人领域的事。科学理论需要被带到公开领域接受别人的批评与驳难,才能受到真正的检验。但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是不应受到机械的束缚和无理限制的。这就是研究的自由。杜威说,自由有两层意思,一是就方法而言,一是就目的而言。在科学活动中没有人能规定哪种方法可用,哪种方法不可用,关键要看哪种方法更便于发现真理。自由探讨意味着不接受方法上的强制。此其一。其二,就目的而言,“做事的时候能发现真理也是极好的自由。这种自由带有知识的性质,是真正的自由”。比如说,知道汽车运行原理的人比不知道的人更加自由。

然而,在《自由的哲学》一文中,杜威强调,自由的可能性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存在之中。用他自己的话说,“事实上,自由是一种坚定的意志,在某些方面尚不确定的世界上这种意志正发挥作用,因为它开辟并趋向新的未来”。包括科学探讨在内的认识上的自由建基于我们自由存在的天性。发现真理其实是人的天性之一。儿童的好奇心就反映了这一点。但迷信与偏见不断消蚀人要求发现真理的这种天性。科学研究可以看作是人的自由天性的部分实现。

不过,科学研究有它自身的逻辑。科学不是主观的想象,也不是松散的知识,更不是随意的猜测,而是严密的系统。科学有它自身的标准,这种标准不是由外在权威制定的,而是经科学研究反复检验的结果。从根本上讲,它是真理的客观性向人们提出的一种要求。研究者不仅受制于研究的条件和研究的方法,而且受制于科学成长的规律。同时,研究者还要承担某种道义上的责任。这种责任使他们不能不关注研究的结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自由探讨如果不与严谨求实的精神

相结合,科学活动就会变成不顾后果的游戏。正是在这里,杜威渐渐给科学提出了伦理的要求。这也是他作为伦理学家而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

三、在科学活动中贯彻人文精神

杜威并未直接使用“人文精神”这一概念。在中国,这一概念是牟宗三在1952年首先使用的。尽管这一概念比较模糊,我仍然借用它来表示在科学活动中那种体现美的理想和善的价值的精神。具体地说,它意味着尊重人的审美需要,尊重人的价值、尊严与自由;用更思辨化的语言说,就是使物的物性任何时候服务于人的人性。康德所表达的“任何时候不仅要将人作为手段,而且要作为目的”的观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蕴涵了人文精神的内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最终体现在真、善、美的统一中。杜威在不同领域的学术工作充分表现了这种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杜威没有把事实与价值的领域截然分离开来,他的经验形而上学也不允许他将它们分离开来。对他来说,无论是审美活动还是道德实践都不过是人的广泛经验的一部分。人在科学活动中贯彻审美理想和伦理关切可以防止事实与价值的分裂。在《经验与自然》中,杜威明确指出,“艺术再现了自然的重大事件和经验的极致。在这方面,人们通常对艺术与科学所作的截然分离遭到了批评。我们主张,作为方法的科学比作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更为基本。科学探究是一种艺术,它既是控制的工具又是作为纯粹的精神享受的最终手段”。如果说科学的主要目的是求真,那么,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判美”(我在这里取庄子所说的“判天地之大美”之义),伦理的主要目的则是“企善”。虽然“不同的问题需要探究不同的解决方式”,但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正如著名的杜威研究专家希克曼(Larry Hickman)指出的那样,“杜威坚定而一贯地主张,艺术与技术科学具有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工具,在这一点上,它们构成了探究的不同方面”。但技术科学主要与事实领域打交道并不妨碍它为创造美的王国、提升美的理想、创造新的审美形态、展示美的多样性作出贡献。反之,作为经验的艺术可以帮助科学朝美的理想前进,或者说,使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审美要求。由于人类对美的尊崇促进了人的自由与和谐,将美的要求贯彻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当中可以使技术更符合人性的需要。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自身并未规定如何应用。一切取决于掌握技术的人如何合理地对待技术和使用技术。所以,杜威提倡艺术地使用技术,因为艺术可以表达技术和科学所阐明的意义。在《作为经验的艺术》中,杜威简洁地说,“科学阐明意义,艺术表达它们”。

带着审美的眼光去从事科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容易发现科学规律,更容易揭示自然的奥秘。因为从本质上讲,科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往往符合美的规律,体现美的节奏和韵律。从天体运行规律的发现到化学分子结构的揭示,从动物行为的分析到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无不反映了这一特点。毕达哥拉斯、达·芬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科学研究与艺术实践就是生动的说明。在最高层次上,艺术的审美经验与科学研究中的想象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有艺术素养的科学家更容易在研究中找到发现和发明的灵感。因为艺术经验以及与这种经验相关的想象力可以帮助人打开视域,展现新的可能性。

科学和艺术都促进了人的解放。就此而言,它们具有共同的目标。科学可以让艺术经验更具深度和广度。比如,天文观测可以让人类把目光引向遥远的天体并从中获得某种崇高感与和谐感。海洋科学让人认识到深海领域的奇妙,而海洋

深处的奇观让我们获得了新的审美经验。照相机、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的出现以及新的音响系统和舞台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艺术的表现手段和传播方式获得了空前的丰富和质的提高。在这种意义上说,求真可以为审美提供手段和工具并为审美开辟广泛的可能性。以审美的态度去从事科学研究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成为一种令人快乐的事情。所以,杜威常说,科学探究体现了生活经验的审美特征。

然而,科学探究并不自动地把人引向良善的方向。尽管杜威提倡将科学方法用于其他领域,但“他并不想否认技术决定常常无法服务于人类,也不想否认技术有时会失控并且结果是异化和苦难。但他主张,无论何时出现了这种情况,那都不是技术本身的过错”,而是由于人们不恰当地使用自己的想象力,不恰当地将科学技术的自行发展凌驾与“共同的善”之上,归根到底是因为人们没有将伦理的要求和责任置于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因此,给科学活动以合理的定向符合人文精神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将求真与积善统一起来。求真可以培养诚实的品格,也可以促进人的自由。在《新旧个人主义》中,杜威指出,“认为自然科学会以某种方式限制自由,会使人服从于固定的必然性,这种观点并非科学的内在产物”。也就是说,科学本身并不内在地限制自由,相反,只要运用恰当,科学本身可以增进自由。一切取决于我们如何以人文理念和规范引领科学的发展和具体运用。既然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工具性特征,我们在开发和运用这种工具时就要贯彻善良意志,进而言之,我们要将道德选择引入科学活动本身。在这方面,古代的希波克拉底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杜威还以培根为例说明科学为何要以人的幸福为依归。科学的后果并非科学自身决定的,而是由掌握科学的人的道德选择决定的。比如,一项技术可以用于杀人,也可以用于为社会谋福利。人们采用什么价值观决定了他们以什么方式进行选择。人是技术的主人,而非技术的奴隶。以善的理念贯穿到科学活动中恰恰体现了人的这一特点。

然而,杜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后果论者。在讨论科学活动中的道德选择时,杜威不仅看重动机,而且看重后果。“一方面,人并不是停留于内心生活中,一个人的愿望再好,如果不借行为及其后果来表现,将显得毫无意义;另一方面,行为的后果并非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选择的,受制于自我并体现了自我。”杜威也注意到,人的行为总是与现实的条件和道德情境相关。“一个人越有良知,就越关心其行为的道德性质,就会越意识到发现何为善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杜威倡导“有良知的科学活动”。早在1926年9月,杜威在《动物试验的伦理学》一文中就提出了用动物进行试验的道德原则问题。在他看来,科学探究的自由自然应当得到尊重,但科学毕竟是服务于社会进步和启蒙的工具,将人本身作为科学活动的目的可以确保科学朝好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要衡量一项科学活动的正当性就必须了解它能否增进人类的根本利益。比如,为了减少人的疾病及其痛苦,用动物而不用人进行药物试验就是正当的,这种试验甚至不仅是权利而且是责任。防止对动物的残忍在道德上当然是没有异议的,但为了人的健康和拯救人的生命对动物进行试验却有道德上的正当性。由于科学活动越来越依赖投资,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哪个研究领域本身就是一个伦理问题。在一项科研成果问世之后,将它运用到哪个领域同样是一个伦理问题。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人们更加认识到科学技术成果可以运用到两个完全相反的领域——为人谋福利和伤害人的生命。科学技术本身不必也不可能为其应用负责。一切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成果的主体作出何种选择。在这种选择中实现求真与企善的统一正是人文精神

的基本要求。

总之,科学活动不仅带来物质财富,而且造就一种精神品质,一种社会氛围,一种价值校准。通过科学活动来培养科学精神是使我们这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世界变得更加合理、更加安全的途径之一。杜威的贡献在于,他对科学精神的强调和阐述使我们认识到,科学活动可以并且应当促进人文理想的实现,反之,以人文精神统领科学活动可以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合理,可以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富有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根基处不是分裂的。它们的互渗,可以为我们正为之奋斗的合理化的社会开辟道路。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从事实践活动时, 往往纠结于是否只有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才能摒弃自我中心主义和狭隘的功利主义;在处理当代人利益和未来人的长远利益关系上,才能消除贪婪和短视; 在物质和精神之间, 才能抛弃对物质的贪欲,更加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 在人类的个别利益和集团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选择团结协作, 通过对话和交流来消除分歧,突破个别利益的狭隘眼界。这一点,无论何时何地,均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因为人与自然、人与人协调发展、共生共荣的理想境界,不可能自发形成, 而是需要人的不断努力, 但是作为可持续发展主体的人,无论其能力的发展还是德性的修养都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一)科学精神及其内涵 科学精神总是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所以,要谈科学精神,不能不涉及科学。科学是一种理性地处理感性材料和实事求是地把握对象的方式。科学的目的是求真求实,说明事实、消解神秘。其方法则是主客二分,即主体站在客体之外,尽可能地摒弃主体的主观情感、信

仰,在价值上保持中立,从而达到对对象客观的观察、实验以及归纳、抽象,最终获得客观知识。 而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应当具有的意识和态度;在不断解决已知和未知的矛盾、经验和理论的矛盾、正确与谬误的矛盾、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过程中,科学工作者所具有的信念、意志、气质和品格。.科学精神是由多种因素所构成的集合体,即以探索真理为核心的求实、批判、创造精神的统一,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求实精神。科学要探索的是世界的真实面目,只有面向客观事实,立足客观事实,才有可能发现科学研究的问题,才有可能找到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才有可能揭示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且,一切科学理论是否正确,也只有在实践中与客观事实相对照才能加以判别,诉诸经典、诉诸权威、诉诸权力都是无济于事的。事实既是科学的起点,又是科学的判定者。因此,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任何真正的科学精神的核心。 2、批判精神。真正的科学不承认任何教条,不偏执任何独断,不迷信任何权威,不崇拜任何偶像,不设定任何禁区,而要在所有领域中进行无止境的、无所畏惧的探索。因而,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

浅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学院:通信工程学号:1501120064 姓名:谢会琳授课教师:张爱萍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它们具有相互独立的一面,同时又相互融合,内在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全面发展;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和人文,但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正确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世界性的重要问题,在近几年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使这两种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指引更有效的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想要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更好的融合,首先要了解它们的内涵,了解它们相互独立的一面和融合的一面。 1、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文化渊源, 一是理性思维的不断发展, 二是重视经验与自然的哲学传统。对自然的理解直接决定了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 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探究自然。 从科学精神的本质看,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中的“科学”一词应指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是在人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1]。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实证精神。美国的著名社 会科学家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中提出,科学精神应该包括普遍性、公用性、共享性、理性的怀疑主义。英国科学家及文学家布鲁诺夫斯基从价值角度论述科学精神,他在《科学和人的价值》一书中提出科学精神应具备求真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及宽容精神。 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方法,方法可以学习和模仿,但精神就不容易传授了,科学精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科学精神的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班级16级3班 学号 160212071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大作业 题目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路与系统 学生姓名马欣睿 导师姓名陈超

摘要 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我们常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实质是真与善的关系。真与善的关系正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互补、统一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1.1 科学精神及其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真理与科学规范》中谈到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科学就不会发展。怀疑精神与宽容精神是派生出来的,而且两者不可偏废。单纯怀疑和单纯宽容都是不足取的,而且容易引向邪门歪道。”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在人类文明进程当中逐步发展形成的。科学精神源于近代科学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与实证传统,它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内涵不断丰富。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科学精神倡导不懈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捍卫真理的勇气。科学精神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学术自由,用继承与批判的态度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精神鼓励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尊重已有认识,崇尚理性质疑。科学精神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科学精神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要求对任何人所作的研究、陈述、见解和论断进行实证和逻辑的检验。科学精神强调客观验证和逻辑论证相结合的严谨的方法,科学理论必须经受实验、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检验。 1.2 人文精神及其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在大学校园中的融合与发展 【摘要】 大学校园对一个人来说是对专业知识以及未来可能从事科研行业的一片肥沃的土壤,大学生在其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同样也是大学生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形成良好价值观的场所。很多观点擅于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解决方案,而本文是站在当代大学生的视角,通过分析爱因斯坦对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诠释,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大学生科学与人文意识,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利用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使他们自发的树立正确的科学与人文价值观。本文先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概念、关系及意义来阐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价值与重要性,然后以爱因斯坦为例总结概括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并参考此内涵,在最后一章节给出了当代大学生在校园中应培养的科学与人文意识,旨在提高大学生基本科研素质,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科研氛围,来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大学校园更好的融合与发展。 【关键词】大学校园;科学;人文;融合与发展 第1章绪论 1.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概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重要内容。[1]它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科学精神是从科学中凝练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它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以及改造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极其成果的升华。[2] 它以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尊重客观事实规律为原则,以开拓创新又敢于批判的精神为不竭动力。

人文精神以人为一切价值出发点,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是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人文精神关怀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人与人的平等、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3]它关注人类本身,关注人性与人文关怀,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心境,更是一种生命的承诺。 1.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科学精神为人类发展提供可靠而稳定的推动力,而人文精神可以为这样的推动力保驾护航,确保科学发展朝着一个正确的道路前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像是构成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它们彼此相互制约又共同发展,才使得人类社会和谐和进步。有学者提出,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为“科学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科学在追求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4] 1.3 校园环境的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 校园环境是一个人一生不断接受系统的教育,而逐渐形成人格与价值观的环境。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人们逐渐从一无所知到思想成熟,可见校园环境对于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而当代社会是由一个一个人的个体与人类创造的产物有机组合而成的。大学校园是一个人正式开始接触科研和大量专业知识的地方,因此讨论校园环境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我们以大学校园为例。 大学校园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培养思想的摇篮,尤其是本科生阶段,正是一个人内在科学与人文意识塑形的阶段。不仅如此,大学生涯给予了一个人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大学的校园里充满了思想、个性和人文情怀。[5] 一个良好思想氛围的大学环境所培育出来的人才才是真正对社会对人类有积极贡献的人才。因此,大学中的学术造假行为以及诸如此类的违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行为,如果不加以引导教育,将会给大学环境以及社会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科学发展之我见

科学发展之我见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师的工作是教学,说具体点就是教书育人,工作对象是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使全体学生得到身心协调的终身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显而易见,应试教育教出来的“好学生”可以说素质不高,即使能对社会产生一些作用,也只是少部分,却荒废了大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在校既没学到知识,更谈不上发展能力,这完全违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也失去了义务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外延,以科学发展的观点统领教学,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全体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品德教育;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批改、耐心辅导、全面检测和科学评价;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为了学生的技能发展,安排各种实验操作、小制作、小发明、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总之,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为了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展开,出发点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落脚点也是全体学生的发展。 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

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充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要关心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我们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一味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学生的一切行为。教师应该最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教师应该是导演的角色,学生是演员,只有演员入戏才能把戏演好。学习就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摒弃其他的坏习惯,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作为教师,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这一难得机遇,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拓思路,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我校的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一、论文摘要 从辛亥革命开始我们大学生就一直为全民族中最为活跃的一分子,五四运动更是让大学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为中华崛起、民族复兴老一辈大学生立下了很好的榜样,而的我们这代的大学生更是处在中华民族腾飞的关键时期,任重而道远。大学是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时期,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方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关键字 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科学就不会发展。它的主要特征有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实证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功利精神,实践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大学生则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的主要寄托者之一。“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胡锦涛主席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时,说了这一番话。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

科学发展观之我见

科学发展之我见 科学发展观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 摘要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背景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 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社会的突出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任何片面和错误的理解将导致严重的失误,甚至给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尤其是党和国家的干部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现在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人民的需要依然在增长,然而旧的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势必将革新我国现有的模式,从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第二,实现政治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时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遵循,因此,我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重复苏联和东欧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中国式民主政治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可持续发展,实现各民族和谐共处;第三,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文化领域的建设来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进而促进文化的深入发展,依此周而复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科学发展观与东中西部发展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我国各地区也抓住机遇努力发展当地经济,然而,各地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以下我将论述我对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区域发展”的认识,东部经济以山东为例,中部以江西为例,西部则以陕西为例。 山东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带,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综合实力不断上升,2004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三位,2005年以后山东则继续加快发展步伐,经济总量超过江苏位居全国第二位,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广东省。() 山东省陆地面积仅占到全国的%,但是资源丰富能源尤其是电力资源丰富,煤炭、石油产量在国内举足轻重。山东的基础设施较其他省份完善,高速公路、铁路网络四通八达,为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之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调整经济结构,为山东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较高的平台。工农业基础雄厚,制造业蓬勃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山东因此获得“中国的鲁尔区”的称号。由于区域优势,山东省能够便利地利用外资发展本省经济,尤其在引进日韩企业的道路上走得很远。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科学 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通过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并且结合一些社会现象,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并且深入了说明了,对于我国如何运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拉动我国经济,和提高执政能力。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经济增长,执政能力 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我先从建筑业上的一个实例,引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科学与人文方面的问题,比如疏散用楼梯的设计,设计人员通常根据防火规范的要求,或设计为封闭楼梯或设计为防烟楼梯,而忽视了楼梯的易于寻找性。特别是许多公共建筑中,有的把楼梯的疏散门设计成没有透明玻璃的防火门,有的为了空间的最大利用率,而把楼梯设在不易寻找的背角旮旯处,虽然这些楼梯都符合疏散距离和疏散宽度的要求,却没有想一想人们如何才能找到楼梯的问题。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设计符合了科学原理,但对于人德使用来说,却没有考虑的人的使用问题,我们的社会的发展了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能够使人更好的生活,所以科学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下面借此引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认识客观 世界及其规律, 是求真; 科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不以人的意志与感情为转移, 我们的活动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科学, 就越真。所以,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 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终极关怀, 是 求善; 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 认识体系, 还是一个价值体系, 伦理体系;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通过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深刻分析,并且结合一些社会现象,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强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需要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发展新的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价值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于我国如何运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极拉动我国经济,和科学的提高执政能力,指出了科学技术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结合,经济增长 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先从输电线路工程上的一个实例引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科学与人文方面的问题,比如对于输电杆塔的设计,设计人员通常根据结构规范的要求,或设计为角钢结构塔或设计为钢管结构塔或设计为混凝土电杆,而忽视了杆塔的易于攀爬性。特别是许多超高压输电线路中,有的把塔的脚梯设计在主材的一侧,很短很细,仅供人脚的宽度,没有与脚足够的接触面积,攀爬时费时费力,虽然满足了结构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却没有想一想作业人员如何才能安全、快速、省力的爬到塔顶处理实际问题,尤其是超高压塔,塔体很高,需要有安全的可靠的平台供人在中间累的时候歇息。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设计符合了科学原理,却没有考虑人的使用问题,我们的社会的发展了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能够使人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所以科学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下面借此引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是求真; 科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不以人的意志与感情为转移, 我们的活动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科学, 就越真。所以,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 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终极关怀, 是求善; 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 认识体系, 还是一个价值体系, 伦理体系; 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 还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 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从上面问题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们的行为方式要本着科学的原则,要符合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在正确的方法下产生正确的结果,而我们行为的目的,则应本着人文的原则,因为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我们最开始是自己自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也就是我们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服务,所以人文精神,侧重的更是能像关怀自己一样的心态去关怀别人,同时别人也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关怀自己。在当今社会两种精神起到的作用,我们将在下文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开放三十年,国内生产总值迅速上升。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的提高而变得更加的舒适,然而在科学技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比方说地沟油,各种有毒的食品添加剂,毒奶粉,瘦肉精,可以说他们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的产物,所以单纯从科学来讲是不能判断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传统发展管制以下的经济发展遇到了比较棘手的矛盾后,强化并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纠偏”和“引领”作用,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理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针对性仍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其所包含的丰富内容、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提供了科学指南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正文]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又系统地阐述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战略口号所总结出来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党在今后时期内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贯彻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总思路、总策略、总方针。这一理论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以胡锦涛总书记领导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成果,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在新的阶段中提出的一个有关发展的行动纲领,因此,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实践中继承的又一新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 党中央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内函、要义和本质等,是针对我国现行社会发展要求,较务实地提出来的,现实性十明显。如要真正从理论上来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阐明发展的科学性,又必须更全面地从理性上来认识。它的内函、要义和本质等应包括有如下几方面内容:即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的规律性;发展中的人性问题等。 1、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其实,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只是邓小平同志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词来表述而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客观事物的发展是客观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条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今日的现状,这个无可辨驭的事实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2、发展的规律性。任何客观事物的发展都是符合规律的发展,绝不是随意地或无序地发展,发展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又是一条不抗拒的事实,自然中的事物发展是如此,社会中的事物发展也同样如此。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来分析客观事物的发展总的规律,主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应是历史的发展。任何事物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实际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某事物由过去发展而来的,是历史形成的结果,这是这个事物要继续发展不可否定,或者说不可离开的事实,换言之,也就是说不能割断历史。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带动事物的全面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其内部事物都有一个主次先后的问题,要通过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 注意发展中相互关系的正确处理。在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发展的前提下,还必须注意处理好事物发展的其它方方面面的发展关系,这里面不仅有个先后主次问题,同时还有一个轻重比例,相互协调的关系问题。 3、发展中的人性问题。人是目的、是关键、是主体,这是社会中一切事物发展都会关联到的事实。因为社会中任何一项事物的发展,它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它都需要人去认识,去实践,同时,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最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成果也是为了人去享用。 单从主体这个角度来说,发展要靠人去认识,发展的规律要靠人去掌握。而且人由认识发展到实践行为,中间又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要靠人去努力克服,才能使规律为人驾驭、服务。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 《韦伯斯特国际新英语词典》中对“科学主义”解释为:“一种主张科学的方法应该推广应用到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在内的所有领域的观点,是一种坚信只有这些方法才能有效地用来获取知识的信念。”1在哲学上,科学主义是指由于科学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对科学的工具价值和科学原则的无限扩张,以至视科学为万能。“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是一种将科学当作信仰的立场,它将科学的有限原则推广为普遍有效,认为它能解决一切领域的一切问题;同时,科学主义作为信仰,它又被预设为普遍真理,是不容出错的永恒的理论”。2 在古代和中世纪,人文和科学本来就是并蒂莲,在文艺复兴时期昌盛的人文主义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知识,从而成为近代科学的助产士;而科学的问世和蓬勃发展也为人文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物质资源。18世纪以来,经典科学的羽翼日益丰满,科学主义随之相伴而生。科学主义固然有助于提高科学的威望,促进科学的建制化,但是它的过分张扬和强势“中轴”地位,客观上对人文主义构成某种挤压。加之人文主义既未摆脱先天的贵族式的夜郎自大,又盲目沉溺于对科学的无知,从而导致两种文化分道扬镳,造成人类文化发展的失衡。作为近代唯物主义和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指出“为要钻入自然的内部和深处,必须使概念和原理都是通过一条更为确实和更有保障的道路从事物引申而得;必须替智力的动作引进一个更好和更准确的方法”3。培根不仅引入归纳和实验方法,而且引入而对自然、剖析自然的世界观,打开人类分解自然的窗口。尽管在西方文化传统尤其是基督教传统中,人类不同于自然、高于自然早已成为固见,但正是培根指出了从现实上提高人类力量的方法,自然在人而前彻底成为“对象”,失去了与人的情感依赖关系。认为自然可以与人类彻底剥离,完全成为工具和对象,这是近代实验科学得以发展的哲学根据。 随着近代科学的确立和近代科学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基于近代科学而发展起来的技术应用和工业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种以对于科学及其方法的确信,对科学的文化及其传统的热情为基础的意识形态逐渐形成,这就是被称之为科学主义的思潮。当然,对于何为科学主义,也许在不同的语境下当今人们还有争论,但如果不过分顾及当下对科学主义的精确定义问题及其相关争议,而是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来看,作为一种思潮的科学主义在历史上的存在和影响却是无可质疑的。 1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1976 2胡中锋:试论心理学的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启示.华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5):59 3培根:《新工具》,许宝、马葵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2页。

国际大专辩论赛.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

辩题:(正方)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 (反方)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 正方/四川大学 一辩:张博 新闻专业2000级 二辩:张 数学专业'98级 三辩:常怀颖 考古学专业'98级 四辩:孙甜甜 皮革专业2000级 领队:林红 教练:徐开来 反方/重庆大学 一辩:薛宇 金融学2002级研究生 二辩:姜倩 广电新闻系'99级本科生 三辩:王韧 产业经济学2002级研究生 四辩:彭波 国际经济2000级 领队:居 教练:张邦辉 评委:孙东东北京大学法学教授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教授 朱清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兼点评) 余潇枫浙江大学文化学教授 李琦厦门大学法学教授 将昌健复旦大学政治学副教授 [一辩对垒] 正方一辩:主席、评委,大家好!要讨论今天的辩题首先就该明确两个基本概念,那就是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又是人文精神。我方认为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知识、科学主义。它是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抽象出来并反过来知道科学探究与人生选择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其核心内涵与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而人文精神强调的则是对人生意义及其价值的关怀,它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都很重要。但是并行不悖并不意味着等量齐观、无所偏重。考虑到大学这一特殊教育机构的目标定位,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以及当今时代对于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我方认为大学教育更应当侧重培养科学精神。 首先,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来看。由于人文精神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人文规范,因而它就必然要受到一个时代和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显得复杂而多元。那么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只有坚持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之下,本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求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才可能在纷繁芜杂的人文思潮中选择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们投身社会的建设。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自然辩证法 (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古已有之,它们是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延续到近代,二者的互动互进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是近代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温床。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无论在哪个领域,科学研究都可以涉足其中并一直深究下去。从总体上讲,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依靠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崇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强大作用, 重视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

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禁区等。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科学的现实形态而言,科学知识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意蕴。 人文精神首先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科学精神紧随其后,提倡科学实验,反对迷信。科学精神的弘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人文精神的倡导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学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发动机与制衡器: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果没有发动机,机车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光有发动机而没有制衡器,动力系统非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极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这种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补中,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灿烂和辉煌。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当然,这种

科学发展观之我见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之我见 ——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 学号: 院(系): 专业: 湖南现代物流学院 20 年月日

摘要 科学发展观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它坚持“以人为本”,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强调“和谐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它要求“全面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维度。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执政理念,也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科学发展现人与自然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目录 第一章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以人为本 (3) 1.1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 (3) 1.2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需遵循的原则 (3) 第二章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和谐发展 (4) 2.1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4) 2.2 坚持和谐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是要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尊重社会规律的协调 统一 (4) 2.3坚持和谐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是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 (4) 2.4坚持和谐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4) 第三章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全面发展 (5) 3.1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 (5) 3.2 坚持全面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牢固确立发展的理念 (5)

第一章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以人为本 1.1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既主张把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平等的一员,只有其中的所有成员同生共存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它又强调人在其中的根本性地位,是出发点和归宿。因为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相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却不具备这一条件,它们虽然可以成为人们道德关怀的对象,但是人类保护自然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人为本”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将自然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中求得人类的长远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在当代的逻辑展开,是人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新视角。 1.2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需遵循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首先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本。在具有对象性关系的人和自然这一有机整体中,人处于主动地位,是决定性方面,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趋势最终取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以人为本需要首先以自然为本,并且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本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缺乏对自然平等尊重、毫不顾及自然与生态承载力的以人为本,其本质还是为所欲为的“人类中心主义”。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坚持以人的合理需要为本。需要是人的普遍本性,人的存在和发展以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条件。就人类整体而言,人的需要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有丰富性和发展性;就人类个体而言,人的需要既有社会性,也有自私性。在人的各种需要中,物质需要是最重要的需求。因此,不能将人的需要等同于人的主观物质欲求。人的需要由主体和客体共同规定,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目的性和规律性是实现人的活动的两个尺度。规律性尺度中最基本的是生态平衡尺度。所谓生态平衡尺度就是人类的活动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引起自然的巨大变化,从而威胁人类以人的方式永续生存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是既要以人生存与发展的合理需要为本,又要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保持人类向自然的索取与人类对自然的回馈之间的平衡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坚持以全体人为本。人类分为当代人和后代人,人类的利益可分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人作为主体,必须处理在改造自然客体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真正健康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以人际公正和社会公正为保证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从当代看,就是兼顾全体当代人的利益,其实质就是要保护经济欠发达地区、弱势人群的利益,保护弱势人群的发展权利;从未来看,就是为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负责,保证后代人类必须的资源和环境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以合理利用人类科技为本。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科学是一种生产力”思想的深化。在当代中国,要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然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又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自身的问题,科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互补、统一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关系 1、科学精神及其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真理与科学规范》中谈到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科学就不会发展。怀疑精神与宽容精神是派生出来的,而且两者不可偏废。单纯怀疑和单纯宽容都是不足取的,而且容易引向邪门歪道。”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在人类文明进程当中逐步发展形成的。科学精神源于近代科学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与实证传统,它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内涵不断丰富。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科学精神倡导不懈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捍卫真理的勇气。科学精神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学术自由,用继承与批判的态度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精神鼓励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尊重已有认识,崇尚理性质疑。科学精神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科学精神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要求对任何人所作的研究、陈述、见解和论断进行实证和逻辑的检验。科学精神强调客观验证和逻辑论证相结合的严谨的方法,科学理论必须经受实验、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检验 2、人文精神及其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 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 二: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 三: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 四: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 五: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