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肺癌诊疗指南解读(LF)

合集下载

肺癌诊疗指南

肺癌诊疗指南
处理方法
根据呼吸衰竭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吸氧、机械通气等, 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患者原有心脏疾病,控制好心室率,避免使用对心 脏有毒性的药物。
处理方法
根据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用相应的抗 心律失常药物和强心药物进行治疗。
其他并发症
VS
新技术应用前景
液体活检技术有望在肺癌早期诊断和复发 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 习技术在肺癌影像诊断、预后预测等方面 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基于基因编辑技术 的精准治疗策略将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的思 路和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机遇
随着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肺癌诊疗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 的出现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疗模式的推广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 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新技术应用前景
发展趋势
精准医学将继续在肺癌诊疗中发挥重要 作用,包括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技 术的应用将更加普及;免疫治疗将成为 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向,包括CAR-T细胞 疗法、PD-1/PD-L1抑制剂等的研究和应 用将更加深入;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疗 模式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化疗药物
铂类、紫杉醇类、长春瑞滨等,根据 病理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 攻击肿瘤细胞,如PD-1/PD-L1抑
制剂等。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质 进行干预,如EGFR抑制剂、ALK 抑制剂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和病情选 择合适的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副 作用和禁忌症。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8.5版更新解读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8.5版更新解读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8.5版更新解读目录2018年6月27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更新了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来自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蔡修宇教授率先对更新内容进行解读,与大家分享。

新版指南(V5.2018)主要基于最新临床试验的结果,新增了“PD-1/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血管抑制剂治疗”作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并且对于治疗有效的患者,继续给予“PD-1/PD-L1抑制剂”维持治疗。

从2018.4版到2018.5版的更新内容具体包括:1.EGFR敏感突变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NSCL-18)●对于在一线化疗前发现EGFR突变的患者:奥西替尼推荐的证据等级由2A类提升为1类。

2.腺癌、大细胞癌、组织学亚型不明确(NOS)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始细胞毒性治疗和后续治疗(NSCL-27)●对于PS评分为0-2,初始接受“哌姆单抗+顺铂(或卡铂)+培美曲塞”联合治疗后,肿瘤评估缓解或稳定的患者,在总共完成4-6周期治疗后,如果评估肿瘤继续缓解或稳定,添加“哌姆单抗+培美曲塞”作为一个继续维持治疗的选择(1类证据)。

●对于PS评分为0-2,初始接受“阿特珠单抗+卡铂+紫杉醇+贝伐单抗”联合治疗后,肿瘤评估缓解或稳定的患者,在总共完成4-6周期治疗后,如果评估肿瘤继续缓解或稳定,添加“阿特珠单抗和/或贝伐单抗”作为一个继续维持治疗的选择(1类证据)。

3.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初始细胞毒性治疗和后续治疗 ( NSCL-28)●对于PS评分为0-2,初始接受“哌姆单抗+卡铂+紫杉醇”联合治疗后,肿瘤评估缓解或稳定的患者,在总共完成4-6周期治疗后,如果评估肿瘤继续缓解或稳定,添加“哌姆单抗”作为一个继续维持治疗的选择(2A类证据)。

4.晚期或转移性肿瘤的全身治疗(NSCL-J)●腺癌、大细胞肺癌、组织学亚型不明确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S 0-1)的初始细胞毒性治疗►“哌姆单抗+顺铂(或卡铂)+培美曲塞”推荐的证据等级由2A类提升为1类。

肺癌临床诊疗指南

肺癌临床诊疗指南

非血液学毒性监测
关注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心 功能等非血液学毒性反应,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
剂量调整策略
根据患者的毒副反应情况,适时 调整化疗药物的剂量或暂停化疗 ,待毒副反应缓解后再继续治疗 。同时,对于不能耐受原方案的 患者,可考虑更换其他化疗方案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放射剂量分割模式选择
常规分割
即每日照射1次,每周照射 5天,总剂量根据肿瘤类型 和分期而定。
超分割照射
即每日照射2次,两次照射 之间间隔4-6小时,总剂量 和总时间与常规分割相同 或略高。
加速超分割照射
在超分割照射的基础上, 通过增加每日照射次数或 缩短总治疗时间来提高疗 效。
化学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病理分型与分期
病理分型
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 细胞肺癌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 又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 。
分期
肺癌的分期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 、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因素进行。常用的分期系统有 TNM分期系统和临床分期系统。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咳嗽、咳痰、咯 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晚期可出现恶病质、转移症状 等。
注意事项
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应遵循安全规范进行操 作。
CT扫描技术及优势
80%
扫描技术
CT扫描采用X线束对人体进行断 层扫描,获取肺部横断面图像。
100%
优势
CT扫描具有高密度分辨率,能够 清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对于肺 癌的早期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估 具有重要价值。
80%
注意事项
CT扫描前需去除金属物品,避免 干扰成像效果。

肺癌临床诊疗指南

肺癌临床诊疗指南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对医疗操作、诊疗方案、药品购进和使用等方面进行查对的一项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查对制度的意义、实施流程、效果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查对制度的意义医院作为一个医学科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特殊机构,其规模和服务水平往往与病人生命质量和安全息息相关。

因此,在医院工作中,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因系统性疏漏等潜在风险对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查对制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强化医疗操作的准确性。

查对制度可以促使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操作时更加规范,减少操作失误,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创伤。

2.保证药品的合理使用。

通过对药品的购进和使用进行查对,可以避免药品的重复使用、药品过期和药品配伍不当等情况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3.加强诊疗方案的合理性。

医院查对制度可以促进医疗团队成员间的交流和协作,从而使诊断和治疗方案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4.保障医院经营秩序和诚信度。

通过查对制度可以保证医院进出货物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避免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医疗市场,有效促进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医院经营质量和诚信度。

二、查对制度的实施流程查对制度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医疗操作、药品购进和使用、诊疗方案制定及医院物资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查对制度的实施流程的概括:1.医疗操作: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需要执行先验审查、双人签名等操作方式,以确保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减少操作失误等。

2.药品购进和使用:医院通过对购进和使用的药品进行查对,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遵从药品配伍的严格规定,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3.诊疗方案制定:医务人员在制定诊疗方案时,需要执行医疗质量管理规定,包括多学科会诊、案例讨论等操作,以确保医疗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

4.医院物资管理:医院在物资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物品名称、型号、数量等方面的查对,以确保医院物资库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2018版CSCO恶性肿瘤诊疗指南公布

2018版CSCO恶性肿瘤诊疗指南公布

2018版CSCO恶性肿瘤诊疗指南公布南京——2018年4月21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于南京召开了CSCO指南会,近千名来自全国各肿瘤领域的临床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交流研究结果,见证指南更新。

4月21日早上8点,CSCO召开了新闻发布会,CSCO理事长李进教授,学会领导秦叔逵教授、吴一龙教授、梁军教授、徐瑞华教授、王绿化教授、程颖教授,秘书长江泽飞教授、郭军教授,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积极响应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部署,配合国家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进一步做好肿瘤防治工作,推动全国临床肿瘤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帮助各级医务人员提高诊治和研究水平,CSCO 本着“兼顾地区发展不平衡、兼顾药物和治疗措施的可及性、兼顾肿瘤治疗价值”基本原则及核心思想,制定一系列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

2016年,CSCO首次发布肺癌诊疗指南,2017年,CSCO发布了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4种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指南发布以来,受到专业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018年,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将更新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指南,同时还将新发布肾癌、头颈肿瘤、甲状腺癌、肉瘤、胰腺癌、肝癌、血液肿瘤、食管癌等八个指南。

CSCO指南特点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

近年来,国际指南的制定出现了一个新趋向,即更多地考虑诊疗资源的可及性,这尤其适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差异性显著的国家及地区,CSCO指南需要兼顾地区发展差异、药物和诊疗手段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社会价值三个方面。

CSCO指南的具体特点可以概括为:针对恶性肿瘤的诊疗问题,以前分为基本策略和可选策略,基本策略属于可及性好的普适性诊疗措施,可选策略属于在国际或国内已有高级别证据,但可及性差或效价比超出国人承受能力的药物或质量措施,或临床实用但证据等级不高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特点:男性高于女性 城市高于农村
病率与死亡率亦存在区域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
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致肺癌整体5年生 存率仅为16%。
3、证据级别:
级别 1类推荐 2类推荐 A
B 3类推荐
推荐等级 证据级别最高,专家组一致推荐 级别稍低,专家组一致推荐 级别低,部分专家推荐 专家分歧较大
高、全身一次成像、不易漏诊的特点。
诊。
是肺癌诊断、分期与再分期、放疗靶区勾画、疗效和 预后评估的最佳方法之一。
对脑和脑膜转移敏感性相对 较差,对于需排除有无脑转 移的患者,建议与脑部增强 MRI联合,以提高诊断率。
三、肺癌的诊断
4、获取肺癌组织学或细胞学的检查方法:
痰液细胞学检查 胸腔穿刺术 浅表淋巴结及皮下转移结节活组织检查 经胸壁肺穿刺术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经支气管针吸活组织检查术
癌胚抗原(CEA)

用 的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细胞角蛋白片段19

(CYFRA21-1)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ProGRP)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SCC)
三、肺癌的诊断
5、肺癌的实验室血清学检查
辅助诊断: • 肺癌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肺癌血清肿瘤标
志物上午灵敏度和特异度还不高,但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 升高可早于一些临床症状的出现,因此临床诊断时可根据需要检 测相关肿瘤标志物。 • 意义:标志物水平较高提示肿瘤处于发展期,其水平与肿瘤的大 小和分期有一定关联。首次诊断及开始治疗前升高的标志物水平 对于以后的监测治疗有重要意义。治疗后的标志物水平可为肿瘤 的疗效判断等提供信息,提示预后。
MRI检查 超声检查擦 骨扫描 PET-CT
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胸部正、侧位片。价 分辨率较低,且有检查盲区,
格便宜。
不常规推荐用于肺癌的筛查
和检查。
可以有效检出早期周围性肺癌,进一步验证病变所在 部位和累计范围,可以帮助鉴别恶性程度,是目前肺 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治疗后随访中最重要和最 常见的影像学手段。
三、肺癌的诊断
5、肺癌的实验室血清学检查
• 组织学类型:原发性肺癌通常分为4种组织学类型:小细胞肺癌、鳞状 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肺癌。
临床表现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鳞状细胞癌 腺癌 大细胞肺癌
内分泌成分
神经内分泌肺癌 非神经内分泌肺癌
大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鳞状细胞癌 腺癌
三、肺癌的诊断
5、肺癌的实验室血清学检查
• 环境污染:室外大环境(农业、工业废气、粉尘、汽车尾气) 室内小环境(烹饪燃烧的艳梅释放的大量和石棉、氡、砷及其化合物等 高致癌物质。经常接触柴油废气者的肺癌发生率也会升高。
• 肺癌家族史及既往肿瘤病史:携带异常基因突变,有证据表明,一级亲 属被诊断肺鳞状细胞癌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
价格较贵
对椎体及骨转移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不推荐用于肺癌的常规诊断, 价格较高
常用于检查腹部重要器官有无转移,也可检查有无胸 膜转移、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
是判骨癌转移的常规检查,是筛查骨转移的首选方式, 空间分辨率低,特异性差,
特别对于无临床症状的可疑骨转移患者,具有灵敏度 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
支气管可疑病变)。(2)年度筛查:发现新非钙化结节、包块或呼吸道病变,或原有 结节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加。
4、结节的临床管理步 骤: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肺癌的筛查 三、肺癌的诊断 四、肺癌的病理学评估 五、肺癌的治疗 六、随访
三、肺癌的诊断
三、肺癌的诊断
1、肺癌的危险因素:
• 吸烟:吸烟与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更为密切。肺癌发生的高 峰期滞后于吸烟高峰期,开始吸烟年龄越小、每日吸烟量越大、持续时 间越长,引起肺癌的相对危险越大。被动吸烟也会增加肺癌发生。
三、肺癌的诊断
5、肺癌的实验室血清学检查
分型 肿瘤标志物敏感程度 SCLC NSE和ProGRP是诊断SCLC的首选指标。
NSE:当组织学结果不能定论时,NSE可辅助支持SCLC的诊断。 ProGRP:对SCLC诊断的特异性优于其他标志物,它和SCLC分期呈正相关。 NSCLC CEA、SCC和CYFRA21-1水平的升高有助于NSCLC的诊断。 CEA:在大细胞肺癌和肺腺癌中升高最为明显,且灵敏度较高。 SCC:可用于一般的鳞状上皮肿瘤,对肺鳞状细胞癌有较高的特异性。 CYFRA21-1:NSCLC敏感指标之一,联合CEA可提高对肺腺癌诊断的灵敏 度。 靠单一的标志物并不能鉴别SCLC和NSCLC,联合检测可提高二者的鉴别准确度。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肺癌的筛查 三、肺癌的诊断 四、肺癌的病理学评估 五、肺癌的治疗 六、随访
二、肺癌的筛查
1、高危人群的选择:
吸烟史 职业致癌物质暴漏 个人肿瘤史 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 肺部疾病史(慢性阻塞 性肺病或肺纤维化) 长期二手烟暴漏
2、筛查频率:
高危,65-74岁,吸烟量 ≥30包年,戒烟<15年 (I类证据)
2018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解读
学术部LF 2019.1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肺癌的筛查 三、肺癌的诊断 四、肺癌的病理学评估 五、肺癌的治疗 六、随访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肺癌的筛查 三、肺癌的诊断 四、肺癌的病理学评估 五、肺癌的治疗 六、随访
一、概述
1、定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 及肺泡,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年龄≥60岁,吸烟量≥20 包年,具有一项额外的 危险因素(2A类证据)
推荐作为筛查对象 推荐作为筛查对象
低剂量CT (I类证据)
低剂量CT (2类证据)
建议筛查的间隔时间为1年,间隔时间超过2年的筛查模式并不推荐,年度筛查 正常者,建议每1-2年继续筛查。
3、筛查的管理:
• 目前建议直径≥5mm的结节需接受进一步检查。 • 阳性结节的定义:(1)基线筛查:直接≥5mm的非钙化结节或包块,或发现气管(或)
远处转移表现
①颅内转移。②骨转移。③肝转移。④肾上腺转移。 ⑤淋巴结转移。⑥其他:皮下结节、皮肤溃疡、腹 痛等。
肺外表现
①高钙血症。②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③异 位库欣综合征。④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⑤血液系 统异常。⑥皮肤表现。
三、肺癌的诊断
3、肺癌的辅助影像学检查:
检查手段
优点
缺点
胸部X线摄影 胸部CT检查
• 年龄:45岁以下人群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45岁及以上呈明显增加趋势。 • 其他: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尘肺等
三、肺癌的诊断
2、肺癌的危临床表现:
原发肿瘤表现
①咳嗽、咳痰。②痰血、咯血。③喘鸣、胸闷、气 急。④体重下降、乏力与发热。⑤胸痛。⑥声音嘶 哑。⑦吞咽困难。⑧上腔镜脉综合征。⑨膈肌麻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