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最新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最新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任务五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课题名称】

平面零件的误差测量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线、面垂直度误差和面对称度误差的检测工具及测量方法。

二、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百分表进行测量,并准确计算误差值。

三、素质目标

熟悉平面零件形位误差的检测原理、测量工具和使用方法,并能准确计算其误差。

四、教学要求

能够按照误差要求正确地选择检测工具,并能够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对工件进行准确的测量。

【教学重点】

百分表的使用,各种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难点分析】

百分表的使用,各种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分析学生】

该内容的难度较大,比较难理解,需要多做解释,学生才能够掌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次课内容较多,且内容难懂,建议分成2学时,以保证有更多的练习机会,由于实训条件所限,可以分组进行测量,对于垂直度的检测也应先讲测量原理和方法,再让学生实测,最后介绍如何调零位计算误差值,边讲边练再总结提高。

【教学安排】

2学时

先讲后练,以练为主,加强巡视指导。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在形状和位置误差中,直线度、平面度的误差在平面零件中出现比较多,大家是否还能记住这些形位公差的含义呢?

二、导入新课

需要应用什么测量工具来检测零件的垂直度和对称度呢?对于测量出来的数值又需要进行怎么样的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误差值?这是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讲授新课

垂直度和对称度误差的测量应用百分表或千分表作为量具,用标准平扳为基准面,借助于表座、方箱或直角尺座工具,将被测工件安放在基准面上进行检测。

线与面和面与面之间垂直度的检测方法相同,后者需要多测量几次。

1.测量平面之间的垂直度,需要借助于方箱或直角尺座,将被测工件固定起来,分别检测其平面对标准平板的垂直度,即可测量出这两平面间的垂直度。

2.测量工件平面间的对称度的方法。先检测a表面的三个坐标点a1、a2和a3的数值,翻转工件,使c面处于a面的位置,再测量三个坐标点c1、c2和c3点的数值,上下两平面对应点a1与c1,a2与c2,a3与c3的数值差即是a和c平面之间对称度的差值。

测量时应当注意保持百分表的表杆垂直于被测表面,其检测结果才是准确的数值。

3.位置度的测量要先找好基准,以基准来确定工件的位置度是否存在误差。

具体测量步骤教材。

四、小结

平面之间的平行度、垂直度和对称度误差都是位置误差,都可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来测量。测量时应保证表杆垂直于被测表面,标准平板、方箱和直角尺座的精度都应当比较高,否则会影响测量的结果。移动百分表时,应注意保持平稳,速度尽可能慢些,同时被测表面应当保持平整干净。

五、布置作业

填好检测记录,计算误差数值。

同轴度测量方法[1]

同轴度测量方法 方法一:用两个相同的刃口状V 形块支承基准部位,然后用打表法测量被测部位。 1、测量器具准备:百分表、表座、表架、刃口状V 形块、平板、被测件、全棉布数块、防锈油等。 2、测量步骤 1)将准备好的刃口状V 形块放置在平板上,并调整水平。 2)将被测零件基准轮廓要素的中截面(两端圆柱的中间位置)放置在两个等高的刃口状V 形块上,基准轴线由V 形块模拟,如下图所示。 同轴度测量方法示意图 3)安装好百分表、表座、表架,调节百分表,使测头与工件被测外表面接触,并有1~2圈的压缩量。 4)缓慢而均匀地转动工件一周,并观察百分表指针的波动,取最大读数Mmax 与最小读数Mmin 的差值之半,作为该截面的同轴度误差。 5)转动被测零件,按上述方法测量四个不同截面(截面A 、B、C、D),取各截面测得的最大读数Mimax 与最小读数Mimin 差值之半中的最大值(绝对值)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6)完成检测报告,整理实验器具。 3、数据处理 1)先计算出单个测量截面上的同轴度误差值,即Δ = (Mmax -Mmin )/2。 2)取各截面上测得的同轴度误差值中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4、检测报告 按步骤完成测量并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及测量结果填入检测报告单中,并检验零件的行为误差是否合格。 方法二: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测量法[1] 1、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数据采集仪 2、测量原理:数据采集仪会从百分表中自动读取测量数据的最大值跟最小值,然后由数据采集仪软件里的计算软件自动计算出所测产品的圆度误差,最后数据采集仪会自动判断所测零件的同轴度误差是否在同轴度范围内,如果所测同轴度误差大于同轴度公差值,采集仪会自动发出报警功能,提醒相关操作人员该产品不合格。测量效果示意图: 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测量同轴度误差示意图 优势:1)无需人工用肉眼去读数,可以减少由于人工读数产生的误差; 2)无需人工去处理数据,数据采集仪会自动计算出同轴度误差值。 3)测量结果报警,一旦测量结果不在同轴度公差带时,数据采集仪就会自动报警。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摘要:位置度检测是机动车零部件检测中经常进行的一项常规检验。所谓“位置度”是指对被评价要素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变动量的指标进行限制。在进行位置度检测时首先要很好地理解和消化图纸的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基准。位置度的检测就是相对于这些基准,它的定位尺寸为理论尺寸。 关键词:三坐标;位置度;方法 一、位置度的三坐标测量方法 1.1 计算被测要素的理论位置 ①根据不同零部件的功能要求,位置度公差分为给定一个方向、给定两个方向和任意方向三种,可以根据基准体系及确定被测要素的理论正确位置的两个理论正确尺寸的方向选择适当的投影面,如XY平面、XZ平面、YZ平面。②根据投影面和图纸要求正确计算被测要素在适当投影面的理论位置。 1.2 根据零部件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在PC-DMIS软件中,可以把基准用于建立零件坐标系,也可以使用合适的测量元素建立零件坐标系,建立坐标的元素和基准元素可以分开。 1.3 测量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在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取点拟合时,最好使用自动程序进行,以减少手动检测的误差。 1.4 位置度的评价。①在PC-DMIS软件中,位置度的评价可以直接点击位置度图标。②在位置度评价对话框中包含两个页面,特征控制框和高级,首先根据图纸要求设置相应的基准元素,在基准元素编辑窗口中只会出现在编辑当前光标位置以上的基准特征,如图1所示。 ③基准元素设置完成,回到特征控制框选择被测元素,设置基准,输入位置度公差。④在位置度评价的对话框中选择高级,在此对话框中可以设置特征控制框尺寸的信息输出方式和分析选项。如图2的对话框,在标称值一栏中手动键入被测要素的理论位置值,点击评价。 1.5 在报告文本中刷新就可以看到所评价的位置度结果。 二、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注意事项

塔吊垂直度检测、安全检查标准

塔吊垂直度检测塔吊安全检查标准 一、塔吊垂直度检测 1、塔吊垂直度的允许偏差范围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第30页对塔机垂直度要求规定如下:独立状态或附着状态下最高附着点以上塔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4/1000,最高附着点下塔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相应高度的2/1000, 2、塔吊垂直度的计算 塔机垂直度<4/1000,。 安装附着装置后,附着以下<2/1000,附着以上<4/1000 例:标准节的高度为30m,则最大偏差不能超过30*4=120mm=12cm 注:塔吊的一节标准节长2.5m,一个角铁宽15cm。高度为:从第一个标准节到驾驶室下面的标准节。观测距离为:距塔吊高度1.5倍的距离架设仪器观测。 例:宁晋****项目1#、2#、3#、4#塔吊垂直度检测 1# 塔吊21m,距离塔吊1.5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1cm B、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西侧,测得向南偏5cm,限差 4.2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南偏1cm,符合要求。 2# 塔吊27m,距离塔吊1.5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东侧,测得向北偏7cm,限差 5.4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北偏1.3cm,符合要求。 B、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3.5cm,限差5.4cm,符合要求

3# 塔吊33m,距离塔吊1.5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西侧,测得向北偏16.5cm,限差6.6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北偏cm,符合要求。 B、大臂朝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西偏25cm,限差6.6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北偏cm,符合要求。 A′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1cm,符合要求。 B′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西侧,测得向北偏4cm,符合要求。 4# 塔吊37.5m,距离塔吊1.5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东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东侧,测得向南偏1cm,限差 7.5cm,符合要求。 B、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7.5cm,限差7.5cm,符合要求,调整后,测得向东偏cm,符合要求。 二、塔吊安全检查标准 (一)力矩限制器 塔吊应安装灵敏可靠的起重力矩限制器。当达到额定起重力矩时,限制器应发出报警信号;当起重力矩超过额定值的8%时,限制器应切断上升和增幅电源,但塔吊可做下降和减幅运动。 (二)限位器 塔吊根据不同型号应装设行程限位(包括小车和驾驶室)、起重臂变幅限位和起升超高限位,各限位装置灵敏可靠。 (三)保险装置 1、塔吊吊钩应设置防止吊物滑脱的保险装置。 2、卷扬机卷筒应设置防止钢丝绳滑出的防护保险装置。 3、当爬梯高度超过5M时,从25M处开始应设置直径0.65—0.8M,间距

测量同轴度误差的方法

测量同轴度误差的方法

一、同轴度 同轴度用于控制轴类零件的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 二、同轴度公差带 同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下图所示。?d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mm,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 三、任务:测量联动轴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任务分析:被测项目是被测要素为大圆柱面的轴线,基准要素为两端小圆柱面的公共轴线。

含义:大圆柱面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t(Φ0.08mm)的圆柱面内,此圆柱面的轴线与公共基准轴线A‐B(即 两个小圆柱面的公共轴线)重合。 根据含义可知,我们选择测量方法有两种。 四、测量方法 方法一: 用两个相同的刃口状 V 形块支承基准部位,然后用打表法测量被测部位。 1、测量器具准备 百分表、表座、表架、刃口状 V 形块、平板、被测件、全棉布数块、防锈油等。 2、测量步骤 1)将准备好的刃口状 V 形块放置在平板上,并调整水平。 2)将被测零件基准轮廓要素的中截面(两端圆柱的中间位置)放置在两个等高的刃口状 V 形块上,基准轴线由 V 形块模拟,如图 3-77 所示。

3)安装好百分表、表座、表架,调节百分表,使测头与工件被测外表面接触,并有1~2圈的压缩量。 4)缓慢而均匀地转动工件一周,并观察百分表指针的波动,取最大读数Mmax 与最小读数 Mmin 的差值之半,作为该截面的同轴度误差。 5)转动被测零件,按上述方法测量四个不同截面(截面 A 、B、C、D),取各截面测得的最大读数 Mimax 与最小读数 Mimin 差值之半中的最大值(绝对值)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6)完成检测报告,整理实验器具。 3、数据处理 1)先计算出单个测量截面上的同轴度误差值,即Δ=(Mmax - Mmin )/2。 2)取各截面上测得的同轴度误差值中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4、检测报告 按步骤完成测量并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及测量结果填入检测报告单中,并 检验零件的行为误差是否合格。 方法二: 直接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实现高效测量 1、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太友科技QSmart 数据采集仪。 2、测量原理:数据采集仪会从百分表中自动读取测量数据的最大值跟最小值, 然后由数据采集仪软件里的计算软件自动计算出所测产品的同轴度误差(Δ=(Mmax - Mmin )/2),最后数据采集仪会自动判断所测零件的同轴度误差是否在同轴度公差范围内,如果所测同轴度误差大于圆度公差值,采集仪会自动发出报警功能,提醒相关操作人员该产品不合格。 测量效果示意图:

实验2 用游标卡尺和角尺测量位置度误差

实验二用游标卡尺和角尺测量位置度误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游标卡尺和角尺测量位置度误差的方法及位置度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 2.加深对位置度误差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用游标卡尺、角尺、量块和圆柱销等测量孔轴线的位置度误差。 三、测量原理 图1所示零件上有一个四圆柱孔组,给出位置度公差Ф0.2mm。该四圆柱孔组的定位尺寸在水平方向为L1,在垂直方向为L2。按图1的标注,四圆柱孔组的位置度公差与定位尺寸及四圆柱孔的尺寸之间遵守独立原则。因此,只要各圆柱孔的实际轴线同时位于位置度公差带内和尺寸公差带内就算合格。测量分下列两个步骤进行。 1.测量各圆柱孔的位置度误差 图2为测量示意图。利用角尺、量块和圆柱销(以下简称销)建立以第1孔的孔心为原点,1、2两孔的孔心连线为x轴测量坐标系统,并由此确定量块组的尺寸L5和L6。然后,在此基础上,按图2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出a1、a2、a3、a4等四个尺寸(尺寸a1可用游标卡尺测量)各孔轴线的坐标值按下列关系式计算: fx1=0 fy1=0 fx2=(a1-d)-L3 fy2=δ fx3=a3-d -L3 fy3=a2-d-L4+δ fx4=0 fy4=a4-d-L4 式中:fxi——第i孔实际轴线在x方向上的偏差; fyi——第i孔实际轴线在y方向上的偏差; d——检验所用销的大径 δ=L6-L5 已知:L3=76mm,L4=122mm,d=30mm 图1 图二

根据各孔的偏差坐标值,就可以利用作图法来求解各孔的位置度误差是否合格(见后面附例)。 四、测量步骤 1.测量各圆柱孔的位置度误差 (1)将销插入圆柱孔中,再将工件平放在平板上 (2)将角尺内侧的一边与1、2两孔中的销接触,并反复试选量块组尺寸L5和L6,放入1的y方向上与销接触,同时又能与角尺内侧的另一面紧贴。这样,测量坐标系统才能建立。记录 量块组的尺寸L5和L6,算出Δ值。 (3)用0.02mm读数的游标卡尺按图2所示分别测出a1、a2、a3、a4等四个尺寸。 (4)算出各孔轴线偏差的坐标值。 (5)作图求解各孔轴线的位置度误差,并判断合格与否。 图3 图4 示例:假设按前述步骤1的顺序,已求出图1所示各孔轴线偏差的坐标值如下: (mm) 用作图法求解位置度误差。 1.先在坐标纸上以孔心为圆心,以Ф0.2mm乘以放大倍数M为直径,M为作图时的放大倍

同轴度误差测量方法介绍

同轴度误差测量方法介绍

摘要:同轴度属于形位公差中的一种,主要是用来控制理论上应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下面我们将对同轴度进行介绍,主要包括其测量方法等内容。 什么是同轴度? 同轴度:用于控制轴类零件的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 同轴度公差:是用来控制理论上应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同轴度误差:被测轴线相对基准轴线位置的变化量. 简单理解就是:零件上要求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根轴线,它们之间发生了多大程度的偏离,两轴的偏离通常是三种情况(基准轴线为理想的直线)的综合——被测轴线弯曲、被测轴线倾斜和被测轴线偏移。 同轴度误差是反映在横截面上的圆心的不同心。 同轴度的作用 1、轴类零件圆度、同心度、圆周跳动、断面差的精密测量 2、轴类零件外圆及内园参数的同时精密测量、 3、轴类零件多点参数的同时精密测量; 4、快速测量、断差面、内圆及外圆可同时测量。 任务:测量联动轴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任务分析:被测项目是被测要素为大圆柱面的轴线,基准要素为两端小圆柱面的公共轴线。 含义:大圆柱面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t(Φ0.08mm)的圆柱面内,此圆柱面的轴线与公共基准轴线A‐B(即两个小圆柱面的公共轴线)重合。 根据含义可知,我们选择测量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 用两个相同的刃口状 V 形块支承基准部位,然后用打表法测量被测部位。 1、测量器具准备 百分表、表座、表架、刃口状 V 形块、平板、被测件、全棉布数块、防锈油等。 2、测量步骤 1)将准备好的刃口状 V 形块放置在平板上,并调整水平。 2)将被测零件基准轮廓要素的中截面(两端圆柱的中间位置)放置在两个等高的刃口状 V 形块上,基准轴线由 V 形块模拟,如下图所示。

垂直度误差检测

任务一垂直度误差检测 知识目标 理解直线度公差的含义 了解自准直仪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 掌握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的方法 熟悉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方法 1、任务描述 2、任务分析 3、相关知识 (1)垂直度公差 限制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垂直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垂直度公差也有面对面、面对线、线对面、线对线等情形,如图,面对面的垂直度公差带是间距等于公差值且与基准面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线对面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直径等于公差值且与基准面垂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2)检测原则 测量特征值的原则。 (3)方箱 是平台测量的主要辅助工具,具有垂直度精度很高的四个相邻平面,用作测量的辅助基准,也可用作划线使用。 (4)塞尺 也称厚薄规,测量精度一般为0.01mm,每把13、14、17、20片不等,当遇到测量很小的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时,塞尺可以测出缝隙的大小,使用时可以单片使用也可以不同厚度尺片组合一起。 使用时要注意用力适当,方向合适,不可强塞,防止弯曲过度甚至折断和操作,只检查某一间隙是否小于规定值时,则用符合规定的最大值的塞片塞该间隙,如果不能塞入即合格,反之不合格。 4、任务实施 (1)操作步骤 1)清洁工件、平板、方箱,检查百分表零位偏差 2)将方箱放在平板合适位置,将工件基准平面旋转在平板上 3)调整被测平面靠近方箱,保持基准平面与平板稳定接触 4)用塞尺测量间隙的最大值,并记录 5)塞尺读数的最大值就是垂直度误差,填写检测报告,给出合格性结论

6)仪器清洁保养并归位。 (2)注意事项 在检测过程中,实际基准平面要与平板保持稳定接触,用平板模拟理想基准平面。 5、知识拓展 (1)垂直度公差值 (2)垂直度误差其他检测方法介绍 垂直度误差可用平板和带指示表的表架、自准直仪和三坐标测量机等测量。主要有打表法、间隙法和水平仪光学仪器法。 1)先用直角尺调整指示表,当直角尺与固定支撑接触时,将指示表的指针调零,然后对工件进行测量,使固定支撑与被测实际表面接触,指示表的读数即该测点相对于理论位置的偏差。改变指示表在表架上的高度位置,对被测表面的不同点进行测量,取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被测表面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误差。 2)面对线的垂直度误差测量 用导向块模拟基准轴线,将被测零件旋转在导向块内,然后测量整个被测表面,取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垂直度误差。 3)将被测零件的基准面固定在直角座上,同时调整靠近基准的被测表面的读数差为最小值,取指示表在整个表面各点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该零件睥垂直度误差。 4)将准直仪放置在基准实际表面上,时间调整准直仪使其光轴平行于基准实际表面,然后

同轴度测量方法

同轴度测量方法 方法一: 用两个相同的刃口状V 形块支承基准部位,然后用打表法测量被测部位。 1、测量器具准备 百分表、表座、表架、刃口状V 形块、平板、被测件、全棉布数块、防锈油等。 2、测量步骤 1)将准备好的刃口状V 形块放置在平板上,并调整水平。 2)将被测零件基准轮廓要素的中截面(两端圆柱的中间位置)放置在两个等高的刃口状V 形块上,基准轴线由V 形块模拟,如下图所示。 同轴度测量方法示意图 3)安装好百分表、表座、表架,调节百分表,使测头与工件被测外表面接触,并有1~2圈的压缩量。 4)缓慢而均匀地转动工件一周,并观察百分表指针的波动,取最大读数Mmax与最小读数Mmin的差值之半,作为该截面的同轴度误差。 5)转动被测零件,按上述方法测量四个不同截面(截面A 、B、C、D),取各截面测得的最大读数Mimax与最小读数Mimin差值之半中的最大值(绝对值)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6)完成检测报告,整理实验器具。 3、数据处理 1)先计算出单个测量截面上的同轴度误差值,即Δ = (Mmax-Mmin)/2。 2)取各截面上测得的同轴度误差值中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4、检测报告 按步骤完成测量并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及测量结果填入检测报告单中,并 检验零件的行为误差是否合格。 方法二: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测量法[1] 1、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数据采集仪 2、测量原理:数据采集仪会从百分表中自动读取测量数据的最大值跟最小值,然后由数据采集仪软件里的计算软件自动计算出所测产品的圆度误差,最后数据采集仪会自动判断所测零件的同轴度误差是否在同轴度范围内,如果所测同轴度误差大于同轴度公差值,采集仪会自动发出报警功能,提醒相关操作人员该产品不合格。测量效果示意图:

位置度测量方法

1.基准﹔ 2.理論位置值﹔ 3.位置度公差 三、位置度公差帶 位置度公差帶是一以理論位置為中心對稱的區域。

四、位置度的標注與測量方法

3﹑以中心线左边第二根端子为例﹐测出实际尺寸D1(0.82)﹑D2(1.02)﹐根据位置定义﹐ DE=abs(Da-Dt) =abs{(D1+D2)/2-Dt)} =abs[(0.85+1.00)/2-0.90}] =0.025<0.05 其中﹐DE表示实际偏差 abs表示绝对值 Da表示实际位置尺寸 Dt表示理论位置尺寸﹐对于不同的端子﹐它们的理论位置尺寸是不测量时测量者须自行计算 DE=abs(Da-Dt) =abs{(D1+D2)/2-Dt)} =abs{[(d1+Dt)+(Dt-d2)]/2-Dt)} =abs[(d1-d2)/2]

(二)﹑IDE44P垂直位置度的标注与测量 如图﹐IDE44P端子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以下特点﹕排数少(只有两排)﹐每排端多(达22PIN)﹐长度值为端子材厚值﹐对于不同的端子﹐其值差异极小﹐因此我们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分别看成两个整体。下面以下排端子为例介绍其测量方法。 一、测出角柱垂直方向上Φ1.70的实际尺寸﹐然后置中归零﹔ 二、往下偏移2.00﹐然后归零﹔ 三、

为基准﹐用于控制端子锡脚与与PCB板的配合﹐现其位置度公差0.18﹔另一个是端子域的位置度﹐此位置度以KEY为基准﹐用于控制端子接触区域与对插件的配合﹐现其度公差0.3。对于第一个位置度﹐其标注方式已统一﹔对于第二个位置度﹐有如下两种式﹕

以上两种标注方式中﹐第一种直接对124根端子接触区域一一测量其位置度﹐由接触区域是包在主体内部﹐若采用这种方式﹐测量繁琐困难﹔对于第二种测量方式﹐子是下料成型﹐且插在主体插槽中﹐插槽控制了端子的平面度﹐因此只须控制KEY相POST的位置度与端子锡脚相对POST的位置度﹐相应地也就控制了端子接触区域相对 水平位置度Th和垂直位置度Tv后﹐須再驗証其是否滿足公式Th2+Tv2≦0.152。

形位公差检测方法

一、轴径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在大批量生产中,多用光滑极限量规判断轴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是否合格;;高精度的轴径常用机械式测微仪、电动式测微仪或光学仪器进行比较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二、孔径 单件小批生产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大批量生产多用光滑极限量规;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用电子深度卡尺测量细孔(细孔专用)。 三、长度、厚度 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偏心检查器检测偏心距值,用半径规检测圆弧角半径值,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用孔距卡尺测量孔距尺寸。 四、表面粗糙度 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直接进行比较;用光切显微镜(又称为双管显微镜测量用车、铣、刨等加工方法完成的金属平面或外圆表面;用干涉显微镜(如双光束干涉显微镜、多光束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表面;用电动轮廓仪可直接显示Ra0.025~6.3μm 的值;用某些塑性材料做成块状印模贴在大型笨重零件和难以用仪器直接测量或样板比较的表面(如深孔、盲孔、凹槽、内螺纹等)零件表面上,将零件表面轮廓印制印模上,然后对印模进行测量,得出粗糙度参数值(测得印模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比零件实际参数值要小,因此糙度测量结果需要凭经验进行修正);用激光测微仪激光结合图谱法和激光光能法测量Ra0.01~0.32μm的表面粗糙度。 五、角度 1.相对测量:用角度量块直接检测精度高的工件;用直角尺检验直角;用多面棱体测量分度盘精密齿轮、涡轮等的分度误差。 2.直接测量:用角度仪、电子角度规测量角度量块、多面棱体、棱镜等具有反射面的工作角度;用光学分度头测量工件的圆周分度或;用样板、角尺、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角度零件。 3.间接测量:常用的测量器具有正弦规、滚柱和钢球等,也可使用三坐标测量机。 4.小角度测量:测量器具有水平仪、自准直仪、激光小角度测量仪等。 六、直线度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及要求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 1.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工程测量规范》。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颁布了系统的工程测量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技术工作。应高度的重视施工测量技术、测量管理。 3.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工程场地施工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建筑主轴线测量及定位放线。 (3)主体施工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即是须将基准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要求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因此,控制轴线投测的竖向偏差,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规范、规程允许的限值,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建筑变形测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实体的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及裂缝观测等。 (5)施工偏差检测。各种结构构件及建筑设备,其就位、垂直度、标高等状态,难免会因施工及环境等原因出现偏差。因此,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都规定了要对结构施工偏差情况进行检查,并规定了允许偏差值。 4.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定要求。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差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

同轴度误差的非接触精密测量方法

!""#年第$%卷第!期测试技术学报&’()$%*’)!!""#+总第,,期-./01234/56786329:738017:72667;<2/4/=>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文章编号C$D %$E %,,F +!""#-"!E "$#G E "#同轴度误差的非接触精密测量方法 王天煜I 马 和I 张树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I 辽宁阜新$!#"""-摘要C 根据夫朗和费单缝衍射原理I 以激光作光源I 采用线阵J J K 获取衍射条纹图像I 实现同轴度误差 的非接触自动测量L 通过对比测量和精度分析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高I 测量装置结构简单I 具有实用价值L 关键词C 同轴度误差M 激光M 衍射条纹M J J K 中图分类号C N O !!文献标识码C P 6Q R :R S T U V W X Y;Z S [S \W ]^7V V Z V _W ]Q‘V R a W T W Z X S X b2Z X c 6Z U a Q W X Y:R ]Q Z b dP *e N f g h E i @I jP k l I m k P *e ?n @E o l h p +J ’((l p l ’q jl r n g h f r (s h p f h l l t f h p I u f g ’h f h pN l r n h f r g (v h f w l t o f x i I y @z f h $!#"""I J n f h g -3{T ]V S a ]C O g o l |’hy @(g h n l q l f }oo f h p (lp g ~|f q q t g r x f ’h~t f h r f ~(lg h |@o f h pu g o l tg o(f p n x o ’@t r lg h | r ’((l r x f h p|f q q t g r x f ’hf A g p l !iJ J K I g hg @x ’A g x f ’hg h |h ’h E x ’@r n f h pA l x n ’|q ’t A l g o @t f h pr ’g z g (f x i l t t ’t f o t l g (f "l |)O ir ’A ~g t f h pA l g o @t f h pg h |g h g (i "f h p~t l r f o f ’h I f x ~t ’w l o x n g x x n f o A l x n ’|f o ’q n f p n ~t l r f o f ’h I o f A ~(l o x t @r x @t l g h |~t g r x f r g (w g (@l )#R ^_Z V b T C r ’g z g (f x il t t ’t M (g o l t M |f q q t g r x f ’ho x t l g $M J J K 在几何量测量中I 同轴度误差常见的测量方法有坐标法%对径双测头测量法%反向法和壁厚差法等&$I !’I 这些测量方法都是在通用测量器具上如圆度仪%坐标测量仪%分度头或以平板为基准I 利用&型块和指示器进行测量)本文介绍用激光测量同轴度误差I 实现非接触测量I 用J J K 获取衍射条纹图像I 通过对比测量和精度分析I 证明该方法测量精度高I 测量装置结构简单I 自动化程度高I 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测量系统构成 如图$所示I 将激光器%被测工件%光路部分及接收屏布置在同一平台上I 且激光器%棱缘%接收屏图$测量系统构成示意图5W Y )$N n l o $l x r n’q A l g o @t l A l h x o i o x l g A 可作上下%前后调整I 被测工件安装在顶尖上I 或放在& 型块上I &型块可沿导轨前后滑动)调整棱缘对工件的高 度I 使之与工件形成狭缝I k l E *l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经 孔径光阑消除杂散光后I 照射到被测工件与棱缘形成的 狭缝上I 在屏幕与工件之间放一负透镜&#’I 可提高测量精 度和衍射条纹的分辨率)将线阵J J K 摄像头固定在接收 屏上I J J K 位置可调I 用J J K 获取衍射条纹图像I J J K 将衍射条纹图样的光强信号转换成电信号I 经数据采集卡及接口电路送入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测量原理 根据夫朗和费单缝衍射原理I 当激光束通过棱缘与被测圆柱表面形成狭缝(时I 在接收屏上可看到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I 其条纹间距)与激光波长*I 狭缝至屏幕间的距离+之间关系为(,*+-.I 加入H 收稿日期C!""#E "#E "D 基金项目C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基金资助项目I 基金号"!/,G 作者简介C 王天煜+$F D 0/-I 女I 高级工程师I 硕士生I 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研究)万方数据

水泵机组同轴度的测量与校正

水泵机组同轴度的测量 与校正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水泵机组同轴度的测量与校正 状元水厂项慧均 摘要:本文主要是根据状元水厂的水泵机组的特点,叙述联轴器的配合偏差、机泵同轴度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主要以叙述水泵机组同轴度的测量和校正方法为主。 关键词:配合偏差,同轴度,联轴器,轴向窜动,径向偏差,轴向偏差,不同心度,不平行度。 前言:水泵机组的同轴度是指水泵轴和电机轴的装配偏差,而联轴器是电机和水泵传动的联接部件,机泵的配合偏差也就是联轴器的配合偏差,联轴器装配后都存在着配合偏差,联轴器的配合偏差过大会造成水泵机组的振动增大,是影响轴承、联轴器损坏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减少水泵机组的振动,就必须减少联轴器的配合偏差,把偏差调整到允许的范围内,才能有效地保证机组的机械寿命,在机泵的运行过程中,因机组自身的振动或基础与管路的沉降等等原因都会造成联轴器配合偏差变化,所以定期对水泵机组同轴度的测量与校正是机泵维护中的重要项目。 一. 联轴器配合偏差的介绍。 联轴器配合的偏差有三种:径向偏差、轴向偏差、角向偏差,径向偏差是指联轴器的两个圆心之间的偏差,可用不同心度来表示,轴向偏差是指两配合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配合距离之间的偏差,同轴度测量中用联轴器的间距来表示,间距的测量较简单,用游标尺可直接测量出来,由于轴向偏差的精度要求较低(误差为±3mm),且基座的沉降或设备的振动基本上不影响间距的变化,即使偏差超值校正也简单,所以在同轴度测量中以

测量径向偏差和角向偏差为主,角向偏差是指联轴器两端面与平行端面的角度偏差,角向偏差可用机泵轴心的不平行度来表示,定义为在轴向的一米的距离上的与基准轴中心线的偏差值。由于习惯上把联轴器的角向偏差称为机泵同轴度中的轴向偏差,所以此本文也依照习惯在接下来叙述中把联轴器的角向偏差称为“轴向偏差”,联轴器的轴向偏差用联轴器的间距来表示。 二. 机泵同轴度测量的误差原因分析 状元水厂以前测同轴度的方法是习惯上用一只百分表对联轴器的径向和轴向进行测量,往往在同一时间里多次测量的值都存在较大的偏差,而且数值有时为正偏差有时为负偏差,即使后来用激光校正仪来测,在同一时间里多次测量的值都存在偏差,因测量值不准,就无法校正机泵的同轴度。经过分析发现:我厂的机泵联轴器是膜片式联轴器,在测量中时将联轴器转动180°时,水泵或电机有轴向窜动现象出现,每次测量时其轴向窜动量都是不同的,窜动量从几丝到几十丝的之间变化,所以机泵同轴度测量的误差主要是机泵的轴向窜动造成的,轴向窜动对径向偏差的测量影响微小,对轴向偏差的测量影响很大,为了消除轴向窜动对轴向偏差测量的误差,准确地测量出轴向偏差值,通过在CAD图形上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如在测量轴向偏差是用两只相隔180°的百分表同时测量,就可以消除掉轴向窜动引起的测量误差,如下的图1就是模拟轴向窜动时测量轴向偏差的分析图形。 图1 三. 机泵同轴度的测量只要是测量径向偏差和轴向偏差,径向偏差和轴向偏差说明如下:

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教程文件

任务五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课题名称】 平面零件的误差测量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线、面垂直度误差和面对称度误差的检测工具及测量方法。 二、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百分表进行测量,并准确计算误差值。 三、素质目标 熟悉平面零件形位误差的检测原理、测量工具和使用方法,并能准确计算其误差。 四、教学要求 能够按照误差要求正确地选择检测工具,并能够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对工件进行准确的测量。 【教学重点】 百分表的使用,各种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难点分析】 百分表的使用,各种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分析学生】 该内容的难度较大,比较难理解,需要多做解释,学生才能够掌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次课内容较多,且内容难懂,建议分成2学时,以保证有更多的练习机会,由于实训条件所限,可以分组进行测量,对于垂直度的检测也应先讲测量原理和方法,再让学生实测,最后介绍如何调零位计算误差值,边讲边练再总结提高。 【教学安排】 2学时 先讲后练,以练为主,加强巡视指导。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在形状和位置误差中,直线度、平面度的误差在平面零件中出现比较多,大家是否还能记住这些形位公差的含义呢? 二、导入新课 需要应用什么测量工具来检测零件的垂直度和对称度呢?对于测量出来的数值又需要进行怎么样的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误差值?这是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讲授新课 垂直度和对称度误差的测量应用百分表或千分表作为量具,用标准平扳为基准面,借助于表座、方箱或直角尺座工具,将被测工件安放在基准面上进行检测。 线与面和面与面之间垂直度的检测方法相同,后者需要多测量几次。 1.测量平面之间的垂直度,需要借助于方箱或直角尺座,将被

各种测量方法

各种测量方法 一、轴径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在大批量生产中,多用光滑极限量规判断轴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是否合格;;高精度的轴径常用机械式测微仪、电动式测微仪或光学仪器进行比较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二、孔径 单件小批生产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大批量生产多用光滑极限量规;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用电子深度卡尺测量细孔(细孔专用)。 三、长度、厚度 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偏心检查器检测偏心距值,用半径规检测圆弧角半径值,

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用孔距卡尺测量孔距尺寸。 四、表面粗糙度 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直接进行比较;用光切显微镜(又称为双管显微镜测量用车、铣、刨等加工方法完成的金属平面或外圆表面;用干涉显微镜(如双光束干涉显微镜、多光束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表面;用电动轮廓仪可直接显示Ra0.025~6.3μm 的值;用某些塑性材料做成块状印模贴在大型笨重零件和难以用仪器直接测量或样板比较的表面(如深孔、盲孔、凹槽、内螺纹等)零件表面上,将零件表面轮廓印制印模上,然后对印模进行测量,得出粗糙度参数值(测得印模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比零件实际参数值要小,因此糙度测量结果需要凭经验进行修正);用激光测微仪激光结合图谱法和激光光能法测量Ra0.01~0.32μm的表面粗糙度。 五、角度 1.相对测量:用角度量块直接检测精度高的工件;用直角尺检验直角;用多面棱体测量分度盘精密齿轮、涡轮等的分度误差。 2.直接测量:用角度仪、电子角度规测量角度量块、多面棱体、棱镜等具有反射面的工作角度;用光学分度头测量工件的圆周分度或;用样板、角尺、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角度零件。3.间接测量:常用的测量器具有正弦规、滚柱和钢球等,也可使用三坐标测量机。 4.小角度测量:测量器具有水平仪、自准直仪、激光小角度测量仪

三坐标测量仪同轴度测量的方法

三坐标测量仪同轴度测量的方法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时间:2014-03-20 08:38 查看:1640次 摘要:同轴度是表示零件的有关要素(轴与轴、孔与孔、轴与孔之间)要求同轴,即控制实际轴线与基准轴线的偏离程度。公司内部有三坐标测仪的,建议使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量,三坐 同轴度是表示零件的有关要素(轴与轴、孔与孔、轴与孔之间)要求同轴,即控制实际轴线与基准轴线的偏离程度。公司内部有三坐标测仪的,建议使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同轴度测量,三坐标是公认的测量空间形状误差较好的精密检测设备。 1、利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量并直接评价出同轴度误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测量轴线与基准轴线直接评价法,而另一种是公共轴线法; 一些书中介绍的以一个孔建立一个基准轴线,而评价另个孔与基准的同轴度,由于测量孔和基准孔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评价时,测量误差就会被延长。通过三坐标测量验证,这种方法得出的数据是非常大的,而用这样的数据进行校对机床,反而产生了不良的效果,因此我们采用了用公共轴线法进行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比较适合生产现场和装配的实际情况的。 如用公共轴线法测量距离为L 的两个孔的同轴度,我们可以分别在两个孔测量两个截面圆,如果孔比较长的情况下,建议各孔均测出两个截面圆,用两个截面圆连线找出其中点即中间截面圆,两孔中间截面圆圆心连线建立公共轴线,把零点设在公共轴线上,这样公共基准就找好了,然后用刚刚测量的单个孔的两个截面圆连线,分别与公共轴线进行比较同轴度,取最大值为两孔同轴度的误差。如图 评价1、2 连线与公共轴线同轴度, 评价4、5 连线与公共轴线同轴度, 取最大差值为同轴度 如本例中就很按照图的规律用三坐标直接评价,在两个外圆上分别取截面圆,因其外 圆的长度很短,可直接取两端A、B 基准的一个截面圆心连线为公共轴线,在坐标系中并设 为零点,然后测量两端内孔后分别与公共轴线同轴度进行比较,测得 零件标记 1# 2# 3# 4# 5# 同轴度◎ 0.164 0.228 0.173 0.260 0.093 可以看出按客户0.15 的同轴度要求,只有5#合格(5#是由远离操作者那个轴加工的),1#、2#、3#、4#超差(靠近操作者的轴加工)。机床靠近操作者的轴应该调整。

长距离同轴度测量方法及实验

第18卷 第2期1997年4月 计 量 学 报ACTA METROLO GICA SIN ICA Vol.18,№2  April ,1997 长距离同轴度测量方法及实验 3 成相印 方仲彦 殷纯永 郭继华 (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双频激光同轴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两个完全对称的渥拉斯顿棱镜,一个作为测量元件,另一个作为补偿元件。采用比相技术处理测量信号,因而测量元件可以暂时移出光路,能够进行同轴度的测量。系统的光学设计使激光光束的平漂和角漂不影响测量结果,对激光的漂移有自适应性。两束干涉光基本符合共光路原则,因而对大气湍流、空气扰动的影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可用于长距离直线度、同轴度的测量。该系统与HP5528双频激光干涉仪在27m 的长导轨上进行了测量直线度的比对实验及挡光实验。比对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测量精度及稳定性上不低于HP5528。挡光实验表明,该系统挡光后,数据能够自动恢复,可用于同轴度的测量。 关键词: 直线度测量 同轴度测量 自适应系统 本文于1995-12-26收到,1996-10-16修改收到。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 前言 激光在准直测量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利用双频激光干涉仪的直线度附件测直线度是其成功的范例,其光路如图1所示。该方案对于激光光束的平漂和角漂有自适应作用,测量精度 图1 双频激光测直线度原理图 高,工作稳定。传统的双频激光干涉仪在信号处理上采用锁相倍频计数技术,不允许光路信号中断,否则计数立即无效,因而HP5528等双频激光干涉仪不可能用于测量同轴度。 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双频激光准直系 统,该系统可以用于同轴度测量。本文介绍了该系统 的测量原理,并与HP5528测直线度系统进行了比对实验。 2 测量原理 同轴度测量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双频激光头出射的正交线偏振光通过第一个渥拉斯顿棱镜W 1,分开一小角度,再通过第二个渥拉斯顿棱镜W 2后,变成两束平行光,经直角棱镜反射后,再依次通过W 2、W 1又变成一束光,经探测器D 2接收,形成测量信号。D 1输出的是参考

位置度公差带

第一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和形状。公差带大小及形状是由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来确定的,公差值的大小就是公差带的大小,其形状则由公差值有无直径符号来确定,如果公差值前有直径符号,它的公差带就是一个直径等于公差值的圆柱;如果公差值前没有直径符号,它的公差带就应该是相距公差值的两平行平面。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6个φ8的孔的位置度公差带是直径为0.1的圆柱,而4个φ12的孔的位置度公差带是直径为0.2的圆柱。 第二步:根据公差带的实体状态修正符号确定补偿公差。公差带的实体状态由公差值后面的修正符号来确定。如果没有任何修正符号,则表示位置度公差带在RFS状态,即公差带的大小与被测孔的实际尺寸无关;如果带MMC符号,则表示公差带适用于被测孔在MMC时,当被测孔的实际尺寸从MMC向LMC偏离时,该偏离量将允许被补偿到位置度公差带上;如果带LMC 符号,则表示公差带适用于被测孔在LMC时,当被测孔的实际尺寸从LMC向MMC偏离时,该偏离量将允许被补偿到位置度公差带上。上图中两个位置度公差均是MMC状态,因此它们的公差带的大小与被测孔的实际尺寸相关。比如对φ8的孔来说,当它的实际尺寸在MMC时(φ8),它的位置度要求为φ0.1,当它的实际尺寸在LMC时(φ8.25),它的位置度公差带就变成了φ0.1+(φ8.25-φ8)=φ0.35。同样道理,对φ12的孔来说,当它的实际尺寸在LMC时,允许的最大位置度误差可以达到φ0.6。 第三步:参照基准体系的建立。参照基准体系是由形位公差框格内的参照基准按序指定基准形体来建立的。图中两个位置度的参照基准体系相同,均由基准A和B指定的基准形体建立,其中基准A的是由零件的端面建立的基准平面,它作为第一基准约束了零件的三个自由度(两个旋转自由度及一个平移自由度),基准B是由零件的外圆建立的基准轴线,它作为第二基准约束了零件的两个自由度。这样基准A和B定位后,零件就只剩下绕B轴旋转的一个自由度。由于这两组孔的位置与这个自由度没有关系,因此本例就没有对这个自由度作出限制。同时要注意的是,基准B是带MMB修正符的,因此它模拟基准就是基准形体B的MMB边界。当基准形体B的实际尺寸向它的LMB偏离时,将允许有基准的漂移。(至于基准漂移对位置度公差的影响,我们可以另行专题讨论) 第四步:确定位置度公差带在参照基准系统内的方向和位置。公差带位于是由基本尺寸定义的相对于参照基准的理论正确位置。例中6个φ8的孔的6个位置度公差带应与整体与A基准平面平行,并相距8mm,并沿B基准轴线径向均匀分布(60°夹角);而四个φ12的孔的四个位置度公差带绕B轴径向均匀分布,其中心线交于B轴,交点距A基准20mm,并与A基准平面成30°角。 第五步:确定被测形体的被测要素。形位公差框格的标注方式决定了被测形体的被测要素。另外如果形位公差框格下有BOUNDARY的注释,则被测要素是指形体的周边轮廓。例中的两个形位公差框格均标注在尺寸的下面,它表示被测形体的被测要素是孔的中心,因此它要求的是孔的中心线满足在理论位置的公差带的要求。 第六步:考虑同步要求。同步要求的条件是:1)参照基准相同,2)基准的顺序相同,3)基准的修正符号相同。当我们在评估图纸上的一个形位公差时,要考虑是否与其它形位公差符合同步要求的条件。本例中的两个位置度的参照基准,基准顺序及修正符号均相同,因此它们符合同步要求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两个位置度公差同时评价,同时满足。如果用检具测量的话,就要求我们对这两个位置度在一次装夹后同时评判。 第七步:测量方法及评估依据的确定。经过前面六步的分析,我们对位置度具体要求已经很清晰了。最后一步的目的是找出一种合适的测量方法来评价这个位置度以能更深入地理解它。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用形位公差清晰地定义了一张图纸却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测量方法来评价它,那这种设计也是失败的。从上面这个例子来说,我们已经了解了基准形体及其状态,公差带的大小形状及其修正符号,公差带的位置及被测要素;并且我们也知道了这两个位置度要满足同步要求,这样我们就可设计一个功能检具来同时测量这两个位置度。基准形体A可以用一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