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矿产资源的现状

合集下载

金属再生资源市场现状

金属再生资源市场现状

金属再生资源市场现状目录一、引言 (2)二、金属再生资源市场现状 (3)三、金属再生工艺流程设计 (9)四、金属再生资源市场需求分析 (14)五、金属再生技术的选择 (19)六、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24)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金属资源的需求量持续上升。

天然矿产资源的开采已经面临着多方面的限制,包括矿产储量的逐渐减少、开采难度的增加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

矿石开采成本的攀升和资源的不可持续性使得全球金属资源面临紧张局面,进一步促使对金属再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高,金属消费需求庞大,金属回收和再生的市场已经相对成熟。

例如,美国、欧洲、日等地区的金属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完备,回收技术成熟,并且政府对再生金属的支持力度较大。

这些地区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推动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稳定的再生金属市场需求。

发达国家对高品质、低成本的再生金属有着强烈需求,尤其是在汽车、电子、电力等高端制造业领域。

在全球化背景下,金属再生资源的国际贸易逐步增加,区域间的合作愈加密切。

尤其是一些资源贫乏但具有强大加工能力的国家,开始依托金属再生资源的进口进行产业链升级。

例如,中国是全球最大废金属回收与加工市场之一,依赖大量进口废金属作为原料进行冶炼加工。

这种区域间的资源流动,促进了全球金属再生行业的合作与发展。

在诸如铜、铝、钴、镍等金属的生产中,矿石开采的成本已接近或超过金属再生利用的成本,尤其是在一些重要金属资源的供应链中,再生资源已经成为保障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国政府对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政策越来越重视,旨在减少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推动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

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金属再生产业面临着更高的环保要求。

这不仅要求企业加大环保设施的投资,还需要提升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以满足政府的排放标准。

虽然有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但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基于城市记忆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以甘肃省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为例

基于城市记忆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以甘肃省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4.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23)11-0069-06 收稿日期 2023-03-04摘 要 城市记忆承载了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和情感记忆,对其研究有助于丰富工业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内涵。

甘肃省白银市被誉为“铜城”,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见证了白银市“因矿设企,因企设市”的城市发展历程,相关工业遗产成为重要的城市记忆载体。

因此,基于城市记忆理论,通过梳理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工业遗产价值与特点,分析现行保护方式的优点与不足,提出针对城市记忆主体、客体和载体的保护策略,以期维护居民、企业、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延续城市记忆。

关键词 城市记忆 资源枯竭型城市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工业遗产保护Abstract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city carries the local identity and the emotional memory of the inhabitants, and it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enrich th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 is known as the "Copper City", and the Baiyin Nonferrous Metals Company has witnessed the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aiyin City, and the related industrial heritag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urban memory carrier. Therefo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rban memory, by analyzing the valu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ts industrial heritage, we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protection method, and propose the protection strategy for the subject, object and carrier of urban memory, so as to maintain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s, enterprises and cities, and to continue the urban memory.Keywords Collective memory of urban, Resource-depleted urban, Baiyin Nonferrous Metals Company, Industrial heritage conservation基于城市记忆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以甘肃省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为例Industri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depleted Urban Based on Collective Memory of Urban: A Case Study of Baiyin Nonferrous Metals Company in Gansu Province张子博 | Zhang Zibo李 岚 | Li Lan曹如姬 | Cao Ruji康 峰 | Kang Feng工业遗产由具有价值的工业文明遗存构成,包含工艺、技术以及与工业活动相关的广泛实践[1],其不仅具备技术属性,还具备经济与社会属性。

中国矿山白银的生产方法

中国矿山白银的生产方法

中国矿山白银的生产方法摘要:一、引言二、中国矿山白银生产方法的分类1.传统矿山开采2.现代矿山开采三、传统矿山白银生产工艺1.露天开采2.地下开采四、现代矿山白银生产工艺1.机械化开采2.精细化加工五、中国矿山白银产业的现状与挑战1.资源枯竭2.环境污染3.技术瓶颈六、应对策略与建议1.创新技术研发2.产业链延伸3.绿色发展七、结论正文: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白银生产国,矿山白银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矿山白银的生产方法,分析当前产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中国矿山白银生产方法的分类1.传统矿山开采传统矿山开采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露天开采适用于矿石品位较高、矿体厚度较大的矿山,采用爆破、破碎、筛选等方法将矿石开采出来。

地下开采则针对矿石品位较低、矿体较薄的矿山,通过地下巷道、竖井等方式进行开采。

2.现代矿山开采现代矿山开采主要采用机械化开采和精细化加工。

机械化开采利用大型矿山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等,提高开采效率;精细化加工则通过对矿石进行精细化破碎、浮选等工艺,提高白银回收率。

三、传统矿山白银生产工艺1.露天开采露天开采主要包括爆破、破碎、筛选等环节。

爆破是将矿体破碎成小块,然后通过破碎机进行进一步破碎。

筛选是将不同粒度的矿石进行分级,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2.地下开采地下开采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开拓、通风、排水。

开拓是修建地下巷道、竖井等设施,为矿山开采创造条件;通风是为矿工提供新鲜空气,确保安全生产;排水则是将地下水排出,防止水患。

四、现代矿山白银生产工艺1.机械化开采机械化开采利用大型矿山设备,提高开采效率。

例如,挖掘机可以将矿体挖掘成较大块度,装载机将矿石运输至地面。

此外,现代矿山还采用卡车、输送带等设备,实现矿石的快速运输。

2.精细化加工精细化加工通过对矿石进行精细化破碎、浮选等工艺,提高白银回收率。

精细化破碎是将矿石破碎成较小粒度,以便进行浮选。

银矿石市场分析报告

银矿石市场分析报告

银矿石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银矿石市场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贵金属资源,受到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

本报告将对当前银矿石市场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未来市场展望和投资建议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银矿石市场的概况和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实现更好的投资收益。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将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银矿石市场。

首先,我们将对银矿石市场的现状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市场规模、主要生产商和消费商、市场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分析。

其次,我们将对银矿石的供需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产量和需求量的对比、未来的市场趋势等内容。

最后,我们将对银矿石价格走势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和未来的价格走向。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分析,我们将全面了解银矿石市场的情况,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投资建议。

1.3 目的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银矿石市场的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当前银矿石市场的现状、供需情况以及价格走势,为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市场信息和投资建议。

我们将详细探讨银矿石市场的特点和趋势,分析市场前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促进银矿石市场的健康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建议和参考。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银矿石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市场现状、供需情况、价格走势等方面。

通过对市场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看到银矿石市场存在着一些积极的因素,如供需平衡、价格稳定等。

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市场需求波动、价格波动等。

基于对市场的分析,我们认为银矿石市场在未来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尤其是在一些新兴经济体以及科技产业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关注银矿石市场,把握投资机会。

综上所述,银矿石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走势以及整体经济环境等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银矿综述

银矿综述

银矿石、矿物的概述纯银为银白色,故又称白银。

在所有金属中,银的导电性、导热性最高,延展性和可塑性也好,易于抛光和造型,还能与许多金属组成合金或假合金。

银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耐有机酸和碱的能力,在普通的温度和湿度下不易被氧化。

因为银有如此多的优点,所以它不仅很早就被人们用来作货币、饰品和器皿,而且在现代工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工业和国防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

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仅为1×10-5%。

在自然界中银有呈单质自然银存在的,但主要的是以化合物状态产出。

银的主要矿物为辉银矿(Ag2S )、硫铜银矿(AgCuS )、硫锑银矿(3Ag2S ·Sb2S3)、硫砷银矿(3Ag2S ·As2S3)、角银矿(AgCl )、氯溴银矿(AgCl ·AgBr )及碲金银矿等。

银矿物常与有色重金属铜、铅、锌等的硫化矿物共生,具有综合回收的价值。

自然银多呈细粒,大块者罕见。

矿物原料特点目前已知银以主要元素、次要元素和不定量形式存在的银矿物和含银矿物有200多种,其中以银为主要元素的银矿物和含银矿物有60余种,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作为白银生产的主要原料有12种:自然银(Ag)、银金矿(AgAu)、辉银矿(Ag2S)、深红银矿(Ag3SbS3)、深红银矿(Ag3ASS3)、角银矿(AgCe)、脆银矿(Ag2SbS3)、锑银矿(Ag3Sb)、硒银矿(Ag3Se)、碲银矿(Ag2Te)、锌锑方辉银矿(5Ag2Sb2S3)、硫锑铜银矿(8(AgCu)SSb2S3)。

银属铜型离子,亲硫,极化能力强。

在自然界中常以自然银、硫化物、硫盐等形式存在,因其离子半径较大,又能与巨大的阴离子Se和Te形成硒化物和碲化物。

但它通常最喜欢潜藏在方铅矿中,或作机械混入,或作类质同象潜晶。

其次是赋存于自然金、黝铜矿、黄铜矿、闪锌矿等矿物中。

因此在铅矿、锌矿、铜矿、金矿开采、冶炼过程中往往也可回收银。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矿产资源调研报告矿产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可开采和利用的自然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金属矿产展开,以下是调研结果的总结。

金属矿产主要指金、银、铜、铅、锌等金属元素的矿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矿产分布、开采情况、储量及产量、市场需求和前景等。

首先,我们调研了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的金属矿产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西南、华北和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拥有丰富的锌、铅、铜等金属矿产资源;华北地区的北京、河北、山西等地则以铁矿石储量较高;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等地则有较多的铜矿和铝土矿资源。

其次,我们关注了金属矿产的开采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我国的金属矿产开采工艺和技术相对成熟,各地开展了大量的矿产开采活动。

然而,一些传统开采方式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此外,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推进矿产开采的绿色化、智能化进程,加强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

第三,我们调研了金属矿产的储量及产量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金属矿产的储量较为丰富,特别是铜、铅、锌等矿产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而在产量方面,我国金属矿产产量也居于世界前列,特别是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石等产量大幅增长。

最后,我们关注了金属矿产的市场需求和前景。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属矿产的需求将逐渐增大。

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领域的不断拓展,对金属矿产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因此,金属矿产的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综上所述,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开采工艺和技术相对成熟,储量和产量较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对金属矿产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矿产开采的绿色化、智能化进程。

此地无银三百两:无银矿的“银都”怎么样练成的

此地无银三百两:无银矿的“银都”怎么样练成的

此地无银三百两:无银矿的"银都"怎么样炼成的 2007年04月22日00:47 长沙晚报评论7条白花花的银子便是在如此简陋的煎炉中冶炼出来的。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韩国客商林起大先生(右一)在参观时情不自禁地动手加工起白银工艺品来。

此地无银却成银都●无银矿资源的湖南永兴县年再生白银近2000吨,占了全国白银年总产量的1/3强。

有人说:“只要永兴跺一下脚,中国白银市场就会发生一场地震”●工业“三废”几乎人人弃之,但在永兴却变成了宝。

用“三废”赚取“银子”的地方不再产生新的废品,永兴人几乎“吃干榨净”了“三废”文图/长沙晚报记者赵文健范亚湘一个并无银矿资源的永兴县,为何会被世界白银协会授予“中国银都”的桂冠?为了揭开这个谜团,前不久,记者一行人到永兴县进行了一番探访。

没有几栋像样的大厦,没有如织的人流,更没有繁华的商业气氛,让外来人一点也感觉不到“黄金白银”城市的富贵与奢华。

与记者同来探访的湖南湘绣城董事长、韩国人林起大先生不由遗憾:“中国银都”怎么比长沙县的县城星沙还小?奇闻“三废”炼出黄金白银谁也没有想到,“中国银都”会在永兴,更没想到,“中国银都”的牌匾会挂在湖南鑫达银业有限公司门口。

当然,在永兴大大小小的众多企业中,鑫达银业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永兴成为中国的银都,所有的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奇迹。

”鑫达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生文绘声绘色地说:“在中国,已经命名的有金都、银都、玉都、锡都、锑都等城市,其他‘都’全是具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方,但独有永兴是一个没有银矿资源的银都。

”那么,没有银矿的永兴又是靠什么冶炼出白银的呢?在鑫达公司徐副总经理的带领下,记者驱车8公里,来到了永兴黄泥工业园的鑫达冶炼厂。

在一个山坡上,是依坡而建的简陋厂房,14个土法炼银的煎炉一字儿排开,一些正在炼银的煎炉冒着熊熊火焰,几个技术工人在煎炉边慢慢地来回走动。

在厂房的一角,堆放着黑乎乎的冶炼白银原料——工业废渣、废料。

中国白银储备的现状和态势1(1)

中国白银储备的现状和态势1(1)

课程:贵金属材料及鉴别项目名称:中国白银储备的现状和态势二〇一二年六月二日前言----------------------------------------------3 第一部分、新中国白银工业发展历史----------------------------------4 第二部分、白银的用途----------------------------------------------7 第三部分、中国的白银资源现状与储备--------------------------------9 第四部分、中国白银贵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状况--------------------------17 第五部分、中国的白银生产状况及消费前景----------------------------19 第六部分、近年我国白银市场供需形势及产业发展对策------------------23 第七部分、中国白银储备的态势--------------------------------------26 第八部分、对未来白银市场走势分析---------------------------------- 32 第九部分、总结----------------------------------------------------34天将降大任于白银----论中国白银储备的现状和态势未来都由过去而来,了解现状和历史可以为我们的判断带来直观与客观的依据。

纯银为银白色,故又称白银。

在所有金属中,银的导电性、导热性最高,延展性和可塑性也好,易于抛光和造型,还能与许多金属组成合金或假合金。

银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耐有机酸和碱的能力,在普通的温度和湿度下不易被氧化。

因为银有如此多的优点,所以它不仅很早就被人们用来作货币、饰品和器皿,而且在现代工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工业和国防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

白银,“与黄金”相对,多用其作货币及装饰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矿产资源的现状中国是开采和利用银金属最早的国家之一。

十九世纪末叶,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找矿勘探和采矿技术的银矿山,同时能够生产白银。

当时有河北承德三山银矿山(1882年)、广西贵县天平寨银矿山(1889年)、广东香山天华银矿山(1888年)以及吉林天宝山银矿山(1890年)等。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有了现代科学理论武装的地质勘探队伍,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找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发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的矿产资源,但却没有银矿找矿的报道,也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

1975-1980年,世界银矿的储量由18.66万吨提升到25.27万吨时,中国还没有一吨银矿储量的资料。

当时已发现了并勘探世界级的超大型铅锌矿——云南金顶铅锌矿(伴生Ag品位10.4g/t)和号称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甘肃厂坝铅锌矿以及广东凡口铅锌矿(共生Ag品位102g/t),银矿资源量达到了5000t,却没有找到对银矿找矿有贡献的记载,因为那时国家还没有提出独立银矿的工业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银矿产资源的认识产生了影响。

1982年,地质矿产部在广西博白召开了全国银矿的地质工作会议。

会议提出了独立银矿的概念。

独立银矿是指矿石的银品位和储量均达到了工业独立开采利用的要求;共生银矿是指除银元素外,还共生有其他金属组分并达到工业生产要求;伴生银矿是指银元素含量较低,达不到独立开采利用的要求,只能在开采其他主要产品时顺便回收银。

当时确立了银的工业指标为:边界品位Ag=40g/t可采品位Ag=100g/t1987年,全国储委又把边界品位为:40-50g/t,工业品位100-120g/t。

1989年国务院成立了“白银地质勘查基金委员会”,确定了银矿勘查工作条例,对重视白银找矿并有成果的单位予以奖励。

在条例上第一次明确了独立银矿、共生银矿、伴生银矿的概念。

1990年国家制定了《银矿地质勘探规范》,进一步强调了独立银矿、共生银矿和伴生银矿的地质勘探工作要求,并确定了独立银矿、共生银矿和伴生银矿的勘探指标。

独立银矿:Ag品位大于150g/t共生银矿:Ag品位在100-150g/t伴生银矿: Ag品位小于50g/t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由于把银品位大于150g/t的银多金属矿床作为有独立经济意义上的银矿床进行地质勘探和矿床学研究,使中国银矿资源从没有矿产资源的记载到不断涌现出银矿找矿成果。

1984年,河南桐柏破山银矿获得银储量2662吨,此后迅速出现了一批独立银矿山并进行了开发利用。

见表1.2000年,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国家统收专营白银的管理体制”结束,白银市场全面开发,允许白银上市交易和对外出口,白银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探和开发利用更加发展,大型、超大型银矿不断被发现。

这是中国最早的有关独立银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统计数据,这些矿山大多数至今还在生产,并在外围的找矿勘探中相继发现了新的接替矿山。

1993年由国土资源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工业标准(DZ/T0214-2002)银矿地质勘探规范,银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边界品位Ag40-50g/t,最低工业品位80-100g/t,矿床平均品位Ag≥150g/t,从而进一步确立了独立银矿的评价标准。

一、中国银矿资源状况1、中国白银资源状况据统计,2002年中国有白银资源/储量吨,其中储量23995吨;基础储量34177吨;资源总量84780吨;有矿床和矿山626处。

2003年统计银储量为26000吨。

2006年统计白银基础储量吨,资源总量吨,可供开发利用和在建矿山569处。

2007年不完全统计全国白银储量23247吨,基础储量由吨。

白银资源与世界产银各国相比较基础储量约占世界第二名,仅次于波兰(储量基础吨);白银储量占世界第6名,排列在澳大利亚(31000吨)之后。

2007年以前中国白银矿产资源/储量变化表注:1975-1997以前储量为A+B+C级;资源量为D级2002年以前,虽然中国白银资源量/储量已达到10万t以上,但大型矿床和超大型矿少,中国十五期间查明的银矿大多为伴生银矿,例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阿尔哈达银铅锌矿、河南栾川冷水北沟铅锌银矿、河南嵩县土地庙沟铅锌银矿、河南栾川百炉沟铅锌银矿,西藏嘉黎蒙亚啊铅锌银矿、辽宁凤城青城子矿的外围金银矿等。

近几年,“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成果不断呈现,开始出现了大型超大型的银矿床,如广东富湾、四川夏塞、砂西、云南的白秧坪、白牛厂、乐马厂、芦子园,河北来源的镰巴岭、内蒙古的拜仁达坝、双尖子山等独立银矿床相继出现,中国的白银矿床资源才开始有了相当的规模。

2、中国银矿资源的特点2.1 独立银矿少,共、伴生银矿资源多,特别是伴生银矿资源的比重较大。

大多伴生在Pb、Zn、Cu、Au、等矿床中,特别是在Pb、Zn矿床尤为普遍。

独立银矿对共、伴生矿的比率随着白银矿产勘查逐渐加强,所占比率也不断增加,已经由1985年独立银矿仅占5%逐渐增加到2001年的29%。

伴生银矿产资源现在已经只占60%左右,近几年独立银矿资源变化见下表:中国白银矿产资源独立银矿资源/储量变化表3注:独立银矿:银品位>150g/t,伴生银矿:银品位<100g/t 中国独立银矿大约有40-50个左右,其中大型独立银矿床有25个左右。

共伴生矿石资源在选矿技术水平很高的今天,并不是一件令人烦恼的资源,相反很多伴生资源如Pb、Zn、Cu、Au等主要成分品位不高时,由于有了较高的银品位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许多低品位的多金属矿产资源,由于伴生银而使其得以继续利用。

这都是由于银资源市场价值的提高所致。

德兴铜矿伴生银不到2g/t,由于综合回收Cu中的银成分,矿山的价值大大提高了。

目前在银矿资源利用上提出了“富伴生银矿”,一般是指银品位在50-100g/t之间的资源。

1993年曾做过统计,富伴生银矿产地有62处,资源量储量约15709吨,占当时的伴生银矿资源/储量的25%,其中可供开发的矿产地40处,也就是约四分之一的伴生银矿是富伴生银矿,可供开发利用。

2.2 银矿资源/储量分布普遍也相对集中中国银矿资源分布较广泛,大多数省份都发现有银矿资源。

据统计,银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基础储量占全国白银资源的19.96%,位列第一。

江西省(10.62%)、云南省(8.69%)、湖南省(6.95%),以上四省银矿的基础储量占全国基础储量的46%,独立银矿资源较多的还有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河南、山西、内蒙等省市自治区。

独立银矿和共生银矿的发现和勘探开发,是使一个地区迅速成为银矿产资源优势区的关键。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发利用的大型银矿床有广东凡口(3641吨)、河南桐柏(2068t)、陕西柞水(1671t)、吉林山门(954t)、湖北竹山(1380t)、云南澜沧(1220t)、河南洛宁(1105t)、广西大厂(1531t)广西隆安(1312t),还有内蒙甲乌拉(901t)等大型白银矿产的发现使这些地区迅速成为银矿开发利用大省。

不仅如此,现代大型超大型银矿的发现更加使银矿资源向一些资源赋存条件好的地区集中,不仅仅是一个省,而使一个地区,一条成矿带,甚至是一个矿床的银矿资源量就相当一个省的银矿资源。

例如广东凡口和富湾、四川巴塘的夏塞和砂西、云南蒙自白牛厂和鲁甸的东马厂、云南兰坪的白秧坪、内蒙古的拜仁达坝和双尖子山、河北的镰巴岭和辽宁凤城青城子成矿带的外围等,都对银矿的分布起着决定作用。

中国银矿产的勘查和勘探还不断地在西部深入开展,从而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识,认为银矿多在中国东部地区的理念也会慢慢的改变。

如在“三江”北部地区的青海,纳日贡玛、众根涌已发现40多条多金属矿脉,银的资源量达到2700t;然者涌的银品位(平均)高达460g/t,银资源远景有5000t,在四川义敦岛弧带上的锡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的夏隆、热朗泽、兴普勒等矿区发现了银铅锌矿,砂西银的资源量达到5679t,预测该区银资源量达到8000t,整个义敦岛弧带上银的资源远景可达到1万吨以上,从青海的然者涌银矿到云南老厂银矿长达1500公里,整个银矿带可以与美国西海岸银矿成矿区带相媲美,同样成为世界著名的银矿资源区(见图1)。

2.3 银矿石类型多,工业利用选矿技术复杂,但矿山银产量较高中国银矿成因类型多,工业类型复杂,因此矿石类型多而杂,有单一银矿石、铅锌银矿石、铜银矿石、金银矿石、镍银矿石、磷钒银矿石、锡石硫化物矿石、锰银矿石以及多金属矿石等等,千差万别的矿石类型给选矿和工业利用工艺带来麻烦,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才能使银与多金属分离。

中国银矿还是以伴生矿为主,银作为副产品回收,由于回收工艺复杂和回收率较低,因此影响银矿的工业利用。

只有大型的独立银矿的开发才能提高银矿的利用率。

目前,在世界上中国是第三大产银国。

中国银矿山银的产量占世界第三,紧随墨西哥,秘鲁2007年矿山银产量第一(3493.9t),墨西哥矿山银产量第二(3083.7t)。

在白银生产需求方面,中国是需求上升的国家之一。

银的需求主要在制造业中,包括工业应用、电器制造、5摄影等,特别是电子电器生产领域银的需求上升很快,汽车工业和光电工业更是需要更多的白银金属,电气制造、电子消费品、还有电池、催化剂等方面,在一个工业制造(中国制造)的大国,其白银的消费是相当大的,仅电子电气工业消费就达到1050t(2007年)。

因此未来白银的需求增长更快,加快银矿的找矿勘探和改进银多金属矿的选矿和提高回收率,增加矿山银产量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银矿和金矿找矿一样,必将成为长盛不衰的勘探活动。

图1 著名的银矿资源区二、中国银矿床的类型2.1 中国银矿床的工业类型按照DZ/T 0214-2002标准,中国银矿的工业类型可划分为6类。

第1类型:产于大理岩、白云岩、灰岩等碳酸盐岩型银矿石。

矿体大多层状、似层状产出,例如广东凡口、辽宁八家子,常见矿物方铅矿、闪锌矿、淡红、深红银矿等。

第2类型:产于泥岩、碎屑岩中的银矿床,或者炭质黑色页岩和泥质岩等的银矿,例如湖北白果园、广东嵩溪。

常见矿物有黄铁矿和银的硫化物。

第3类型:产于凝灰岩、熔岩和碎屑岩互层中的海相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例如甘肃小铁山、四川呷村。

常见Ag、Cu、Pb、Zn的硫化物。

第4类型:产于炭质绢云母片岩、千枚岩或层间破碎带的银矿,例如河南破山、陕西银洞子,矿体层状、似层状,常见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银的硫化物。

第5类型:产于火山岩或次火山岩中的断裂或接触带内的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银矿。

目前是中国最主要银矿的工业类型,例如额仁陶勒盖、浙江大岭口、浙江银露岭等银矿。

大多呈脉状或不规则状,有的明显受火山机构控制。

常见Ag、Pb、Zn硫化物矿物。

第6类型:产于各种围岩破碎带中的脉状银矿。

例如河南铁炉坪、蒿坪沟、沙沟的大、中型银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