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电缆单盘测试记录

信号电缆单盘测试记录

信号电缆单盘测试记录

中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表14-43 工程地点:

通信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

通信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 通信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检验和配盘工作。单盘电缆检验的主要项目有不良线对检验、电缆气闭性检验、绝缘电阻榆验、耐压榆验及全塑电缆传输端别(A端、8端)标记检验等。1.不良线对检验断线:电缆芯线断开。混线:芯线相碰触(又称为短路),本对线间相碰为自混;不同线对问芯线相碰为它混。地气:j苎=线与金属屏蔽层(地)相碰,又称为接地。反接:本对芯线的a线和b线在电缆中问或接头中间错接。差接:又称为鸳鸯对。交接:本对线在电缆中间或接头中间错接到另一对芯线,产生错号,称为跳对。由于不良线对的检验手续繁杂,费工费时,对于有信誉的厂商,可查阅电缆出厂榆验记录,一般在工程上可不再进行,否则一定要进行不良线对的检验。单盘电缆检验只做断线检验、混线检验和地气检验。2.电缆气闭性检验在全塑电缆的一端封上带气门的端帽,另一端封上不带气门的热缩端帽,以便充入气体和测量气压,如图8.7所示。 3.绝缘电阻的测量绝缘电阻测量包括线问和单线对地(金属屏蔽层)的绝缘电阻。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80%时,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绝缘电阻一般填充犁每丁米不小于3 000M/2;非填充型每千米不小于10 000MQ(500V高阻计)。4.电缆端别(A端、8端)标记普通色谱对绞式市话电缆一般不做A端、8端规定。为了保证在电缆布放、接续等过程中的质量,全塑全色谱市内通信电缆规定了A端、8端。全色谱对绞单位式仝塑市话电缆A端、8端的区分为:面向电缆端面,按表单位序号由小到人J]On,n,7针方向依次排列,则该端为A端,另一端为8端。全塑市内通信电缆A端用红色标志,又叫做内端,伸出电缆盘外,常用红色端帽封合或用红色胶带包扎,规定A端面向局方。另一端为8端,用绿色标志,常用绿色端帽封合或绿色胶带包扎,一般又叫做外端,紧固在电缆盘内,绞缆方向为反时针,规定外端面向用户。5.配盘目的与方法各盘电缆的电特性不可能完全一样,长度也可能不同,按一定的要求将每盘电缆进行编组、配盘,把长度不等和电气性能不同的电缆安排在预定的段落内,以保证传输质量和合理的经济效果。这种选盘配放电缆的工作叫做配盘。电缆日d盘必须以单盘电缆的检验记录、线路图、电缆分歧点、递减点的分布等为依据。全翅电缆线路不管采用哪一种敷设方式,在敷设前都要进行单盘检验(或查验出厂检验数据)和配盘。荦盘检验包括不良线对检验(主要是断、混线和地气检验)、电缆气闭性检验、绝缘电阻测量和耐压测试等。电缆

光缆单盘测试记录表

光缆型号盘号标明盘长m 折射率自编号测试仪表施工单位测试人测试日期 管别纤 号 色谱长度(米) 衰减常数(dB/Km) 管 别 纤 号 色谱 长度 (米) 衰减常数(dB/Km) 1310 1550- 1310 1550- 蓝1 蓝 棕 25 蓝 2 橙26 橙 3 绿27 绿 4 棕28 棕 5 灰29 灰 6 本30 本 7 红31 红 8 黑32 黑 橙 9 蓝 灰 33 蓝 10 橙34 橙 11 绿35 绿 12 棕36 棕 13 灰37 灰 14 本38 本 15 红39 红 16 黑40 黑 绿17 蓝 本 41 蓝 18 橙42 橙 19 绿43 绿 20 棕44 棕 21 灰45 灰 22 本46 本 23 红47 红 24 黑48 黑 外观检查:复核人:光缆端别:日期:

光缆型号盘号标明盘长m 折射率自编号测试仪表施工单位测试人测试日期 管别纤 号 色谱长度(米) 衰减常数(dB/Km) 管 别 纤 号 色谱 长度 (米) 衰减常数(dB/Km) 1310 1550- 1310 1550 红49 蓝 黑 73 蓝 50 橙74 橙 51 绿75 绿 52 棕76 棕 53 灰77 灰 54 本78 本 55 红79 红 56 黑80 黑 黄57 蓝 紫 81 蓝 58 橙82 橙 59 绿83 绿 60 棕84 棕 61 灰85 灰 62 本86 本 63 红87 红 64 黑88 黑 粉红65 蓝 青 绿 89 蓝 66 橙90 橙 67 绿91 绿 68 棕92 棕 69 灰93 灰 70 本94 本 71 红95 红 72 黑96 黑 外观检查:复核人:光缆端别:日期: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报告

综合布线系统电缆电气性能测试记录编号:01 中国人民解放军FLUKE 2009 年 4 月 工程名称七一三五二部队测试时间仪表型号NetTool II 23 日 网络建设工程NTS2-Pro 施工单位郑州龙达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测试部位师部抽检 长电缆屏蔽 序号地址号缆线号设备号 度层连通性 接线图衰减(DB)近端串扰 1 1 号楼 3 服务器3 2 无屏蔽见下图8.6DB 无 2 1 号楼 5 服务器24 无屏蔽见下图9.8DB 无 3 1 号楼9 交换机49 无屏蔽见下图7.6DB 无 4 1 号楼20 交换机5 5 无屏蔽见下图 4.8DB 无 5 2 号楼8 交换机67 无屏蔽见下图 2.6DB 无 6 2 号楼12 交换机31 无屏蔽见下图 6.8DB 无 7 2 号楼20 交换机69 无屏蔽见下图 5.6DB 无 8 2 号楼34 交换机72 无屏蔽见下图 5.7DB 无 9 3 号楼20 交换机32 无屏蔽见下图 6.6DB 无 10 3 号楼24 交换机28 无屏蔽见下图 4.8DB 无 11 3 号楼29 交换机35 无屏蔽见下图 5.2DB 无 12 3 号楼41 交换机57 无屏蔽见下图8.9DB 无 13 4 号楼21 交换机68 无屏蔽见下图 4.9DB 无

14 4 号楼22 交换机23 无屏蔽见下图7.8DB 无 15 4 号楼15 交换机75 无屏蔽见下图 4.6DB 无 16 4 号楼18 交换机61 无屏蔽见下图 6.1DB 无 17 5 号楼32 交换机31 无屏蔽见下图 6.4DB 无 18 5 号楼50 交换机27 无屏蔽见下图 3.7DB 无 18 5 号楼33 交换机41 无屏蔽见下图 6.2DB 无 20 5 号楼55 交换机48 无屏蔽见下图 3.8DB 无接线图 测试线图 测试结果经过用福禄克测试仪抽检全部合格

新版漏缆单盘测试记录-新版.pdf

漏泄电缆单盘测试记录 漏缆型号WDZ-SLYWY-50-42(96) 测试仪器ZC-7绝缘电阻表、QJ23直流电阻电桥施工单位测试人 盘号长度环阻绝缘电阻备注 4686.4m 2.382Ω/km≥5000MΩ·km 6707.2m 2.389Ω/km≥5000MΩ·km 8686.4m 2.391Ω/km≥5000MΩ·km 9707.2m 2.405Ω/km≥5000MΩ·km 10686.4m 2.316Ω/km≥5000MΩ·km 15686.4m 2.325Ω/km≥5000MΩ·km 16686.4m 2.495Ω/km≥5000MΩ·km 17707.2m 2.371Ω/km≥5000MΩ·km 20755m 2.462Ω/km≥5000MΩ·km 21756.1m 2.385Ω/km≥5000MΩ·km 23691.6m 2.329Ω/km≥5000MΩ·km 34686.4m 2.575Ω/km≥5000MΩ·km 35686.4m 2.463Ω/km≥5000MΩ·km 41686.4m 2.341Ω/km≥5000MΩ·km 43707.2m 2.331Ω/km≥5000MΩ·km 外观检查:包装完好,没有损坏监理:测试日期2014年4月11日

漏泄电缆单盘测试记录 漏缆型号WDZ-SLYWY-50-42(96) 测试仪器ZC-7绝缘电阻表、QJ23直流电阻电桥施工单位测试人 盘号长度环阻绝缘电阻备注 1655.2m 2.486Ω/km≥5000MΩ·km 2655.2m 2.391Ω/km≥5000MΩ·km 5686.4m 2.505Ω/km≥5000MΩ·km 7686.4m 2.416Ω/km≥5000MΩ·km 11686.4m 2.425Ω/km≥5000MΩ·km 24691.6m 2.395Ω/km≥5000MΩ·km 27551.2m 2.271Ω/km≥5000MΩ·km 28552.2m 2.462Ω/km≥5000MΩ·km 31707.2m 2.385Ω/km≥5000MΩ·km 32686.4m 2.429Ω/km≥5000MΩ·km 36707.2m 2.375Ω/km≥5000MΩ·km 37520m 2.332Ω/km≥5000MΩ·km 38520m 2.463Ω/km≥5000MΩ·km 39520m 2.341Ω/km≥5000MΩ·km 40520m 2.431Ω/km≥5000MΩ·km 42686.4m 2.382Ω/km≥5000MΩ·km 外观检查:包装完好,没有损坏监理:测试日期2014年4月12日

电缆单盘测试

一、测试目的 电缆单盘测试是进货检验的主要项目。它除对出厂主要电气指标进行验收外,还要为施工配盘提供准确的、必要的技术数据。 表1.1 单盘测试质量技术标准

二、作业程序 2.1 测试准备工作。 2.1.1 电缆端头开剥。 (1)单盘电缆端头开剥一般为100mm-150mm,(不包括出厂原封焊粘连部分)。 对电缆头及其附近部位的压扁、撞伤,视情况进行切除后,再进行开剥。 (2) 记录有无气压 2.1.2 电缆盘标识 用红漆在电缆盘上标明。 (1)电缆编号(一般用屯放点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 (2)电缆端别(A外或B外) (3)电缆头A端一律用红漆在塑料护套上涂上一圈。 2.1.3 填写单盘测试记录表 (1)出厂编号、自编盘号、制度长度、测试日期 (2)有无气压 (3)电缆端别 (4)测试温度 (5)各种异常情况 2.1.4 测试仪表及主要物料 (1) 工测试仪表 测试仪表须经过标准计量或检定后,才能使用,测试前必须检查、校验、以提高测试精度。 万用表一块 兆欧表一个 直流电桥一台 电容耦合测试器一台 高频选频表(点频表,1MHz ) 一套 (2)主要物料 钢锯一把

偏口钳二把 喷灯一个 克丝钳一把 焊布一块 单面刀片若干 钢锯条若干 焊锡条、底料若干 气门帽、嘴若干 2.2 测试步骤及方法 2.2.1 对号 用万用表、欧姆表检查全部芯线有无混线、断线、接地、错组等故障。(电缆金属护套作公用线) 2.2.2导线直流电阻 用直流电桥抽测1组1对直流电阻,一端将被测线对接入直流电桥,另一端将被测线对可靠短路,所测试出的环线电阻根据测试时温度,换算电缆长度来核实出厂制造长度。 0.9mm芯线环阻换算标准:标准地温:13 ℃时R13℃= 51Ω/Km ,则任一温度T的换算公式为: Rt = R13℃{1+2(t-13℃)}Ω/Km (1) α= 0.00393 根据公式(1)绘成表二。 电缆长度计算:L = R t1 / Rt 式中R t --实长L 温度t 时的环阻实测值 R t1 --单位长度温度t 时的环阻对应值(查表2 ) 表2 温度环阻换算表

技术贴:电缆测试方法及电气特性指标资料

信号电缆测试方法及电气特性指标 一、综合测试 各种信号电缆在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接续前、后应进行电气测试,电缆工程结束后应进行综合测试。各项测试应认真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以作为竣工验收时重要的原始记录。各主要电气特性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1的要求。 表3-1信号电缆主要电气特性 1、用兆欧表测试绝缘可按:R x=0.001×L×R m计算。

式中:L-电缆实际长度(m) R m-仪表测量值(MΩ) R x-换算到每千米电缆的实际绝缘电阻值(MΩ) 2、电缆如经暴晒后测量所得数据不得作为电缆电气特性的结论。 对于工程中所采用的特殊规格电缆,其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相关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定。 二、普通信号电缆绝缘测试 信号电缆绝缘测试包括下列内容: 1、芯线间绝缘电阻测试 将电缆两端的芯线互相分开,测试端剥去约20㎜外皮。用500V兆欧表一线与芯线1连接,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摇动手摇把,另一线依次与其他各芯线接触。与芯线2刚一接触时,兆欧表指针会向零偏转,但很快又回升,稳定在实际绝缘值处。指针稳定后,可读出芯线1与芯线2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另一线离开芯线2与芯线3接触,测出芯线1与芯线3之间的绝缘电阻值。用同样方法测出芯线1与其他各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将兆欧表一线换成与芯线2连接,另一线依次与芯线3之后的各线相碰,可分别测出芯线2与其他各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并用依次测出其他芯线之间绝缘电阻值。 测试电缆芯线间绝缘电阻还有另一种方法:兆欧表一线于芯线1连接,其他各芯线并联后与另一线连接,只需摇动一次即可测出芯线1与其他各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测出芯线1的绝缘电阻值之后,从并联芯线中抽芯线2,同样方法测出其与其他各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值。如测到某芯线与其他各芯线间绝缘电阻为零或低于标准时,再分开并联芯线逐一接触,以查明与其中的某一芯线绝缘不良。 2、芯线与地之间绝缘电阻测试 测试尚未敷入地下的电缆芯线与地之间绝缘时,兆欧表接地端子的表棒与电缆的铠装钢带连接(聚氯乙烯外护套型电缆需待敷设后方测试芯线对地绝缘),摇动摇把,线路端子另一表棒分别与每一芯线接触一次,即可测出芯线与地之间的绝缘。也可将全部

综合布线系统质量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质量 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 1 一般规定 1.1 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综合布线子系统的工程安装、检测验收和竣工验收。 1.2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评定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 1.3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中的有关规定。 1.4 采用专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综合布线工程应按专项进行验收。 1.5 建筑群主干光纤在网络中支持的应用距离大于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中第3.0.5条所规定的传输距离时,应按光纤传输系统的要求进行检测和验收。 1.6设备材料的进场检测验收执行GB/T50312中的规定。 2 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 Ⅰ主控项目

2.1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2. 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3.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2.2 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按 GB/T50312中的规定检测。 2.3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它管线最小净距符合GB/T50312中的规定。 2.4 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 2. 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 3. 卡入跳线架连接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 4. 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之一(T568A或T568B)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

JZ001电缆单盘测试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公司 作 业 指 导 书 电 缆 单 盘 测 试 文件编号:S/JZ 001 版序:A 版 拟 制:乔 建 忠 2002年 9月10日 审 核:刘 伟 中 2002年 9月11日 批 准:陈 忠 尧 2002年 9月13日 受控编号: 部 门 会 签 / 日 期 总 工 办 李 春 / 2002年9月12日 文件会签 工 程 部 钟治国 / 2002年9月12日

文件编号:S/JZ 001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公司 作业指导书版序:A 修改状态:0标题:电缆单盘测试页码:第1页共6 页 1目的 对电缆进行进货验证,保证合格电缆用于工程施工。 2范围 适用于0.9mm线径充气对称电缆。 3 内容 3.1 单盘测试质量技术标准。(见表1) 电缆单盘测试是进货检验的主要项目。它除对出厂主要电气指标进行验收外,还要为施工配盘提供准确的、必要的技术数据。 3.2 作业程序 3.2.1 测试准备工作。 3.2.1.1电缆端头开剥。 (1)单盘电缆端头开剥一般为 100mm --150mm,(不包括出厂原封焊粘连 部分)。对电缆头及其附近部位的压扁、撞伤,视情况进行切除后, 再进行开剥。 (2)记录有无气压。 3.2.1.2电缆盘标识。 用红漆在电缆盘上标明。 (1)电缆编号(一般用屯放点地名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 (2)电缆端别(A外或B外) (3)电缆头A端一律用红柒在塑料护套上涂上一圈。 3.2.1.3填写单盘测试记录表 (1)出厂编号、自编盘号、制造长度、测试日期 (2)有无气压 (3)电缆端别 (4)测试温度 (5)各种异常情况

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单盘电缆测试作业指导书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书 一、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简介 目前我国铁路自动闭塞系统所使用的信号电缆、数字电缆以及ZC03电缆,都普遍存在严重的电缆内四线组组间串音问题,为防止电缆的内串音,均采用“同频不同缆”的电缆使用原则;另外,虽然轨道电路送、受端采用分缆供电方式,仍然回发生“芯线故障接地”造成缆间串音现象。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是根据铁路信号技术发展的需要,在铁路数字电缆SPT基础上,借鉴成熟的铁路长途电缆屏蔽组结构而研制。该电缆增加了一级四线组内屏蔽,电缆内每个屏蔽四线组的结构类似于一根有铝护套的电缆,使屏蔽四线组间的故障串音防护性能接近两电缆间的串音故障防护能力,提高了电缆近端串音衰减,通过合理的接地设置,有效地解决了同频同缆传输组间干扰防卫的问题,电气性能指标更加完善。它的运用,为减少信号衰减,加大信号传输距离,减少干缆根数,降低工程造价创造了有利条件。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配套应用于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另外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还可实现1MHZ(模拟信号)、 2Mbit/s(数字信号)及额定电压交流750V或直流1100V及以下铁路信号系统中有关设备和控制装置之间的联系,传输系统控制信息及电能。同时可在铁路电气化和非电气化区段使用。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的使用环境温度为-40~60℃,敷设的环境温度不低于-10℃。电缆导体的长期工作温度不超过70℃。

二、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结构和电气特性 (一)、结构 从广义讲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就是在铝护套和综合护套信号电缆的缆芯中有屏蔽四线组的电缆的总称。下面仅对屏蔽四线组的结构特点简要介绍。 1、电缆芯线的直径 芯线导体为TR型软圆铜线,导体直径为1.0mm,与普通信号电 缆相同。 2、电缆芯线绝缘层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中的内屏蔽四线组的绝缘层采用“皮-泡-皮”三层物理发泡聚乙烯材料,而普通电缆通常采用实芯聚乙烯材料。 3、屏蔽四线组 屏蔽四线组采用星型结构,有四根不同颜色的绝缘芯线绞合而成,与普通电缆在结构上大体相同。 4、屏蔽层 在四线组外面包裹一层厚度为0.1~0.15mm的铜塑复合带或软 铜带作为屏蔽层. 5、排流线 屏蔽层与四线组间或在屏蔽层外有一根铜导线称为排流线。(二)、类型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分为A、B两种类型。在电缆内部结构中,

《综合布线系统》质量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质量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 1 一般规定 1.1 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综合布线子系统的工程安装、检测验收和竣工验收。 1.2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评定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 1.3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中的有关规定。 1.4 采用专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综合布线工程应按专项进行验收。 1.5 建筑群主干光纤在网络中支持的应用距离大于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GB/T50311中第3.0.5条所规定的传输距离时,应按光纤传输系统的要求进行检测和验收。 1.6设备材料的进场检测验收执行GB/T50312中的规定。 2 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 Ⅰ主控项目 2.1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2. 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3.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2.2 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

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按GB/T50312中的规定检测。 2.3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符合GB/T50312中的规定。 2.4 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 2. 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 3. 卡入跳线架连接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 4. 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之一(T568A或T568B)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 3.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接处的屏蔽罩必须以可靠的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电缆工程的电气性能测试

(光)电缆工程的电气性能测试 1.1 市话电缆工程的电气性能测试分类 1.1.1 用户线路中继电缆线路 a. 用户线路测试分为 电缆线对(间)、对地绝缘电阻、分线设备环路电阻。 b. 中继电缆线路测试分为 近端串音衰减、对地的绝缘电阻、环路电阻。 c. 电缆电气性能测试记录表 d. 工程设计中如规定有转接的测试内容,如电缆铅外护层的电位测试等,应按设计规定进行。 1.1.2 兆欧表:测试电缆芯线绝缘电,应使用500V两程不小于1000兆欧两兆欧表进行。但测试连接有分线设备或总配线架,有保安簧排的电缆时,应使用不超过250V的兆欧表进行。 测试新设电缆的芯线间,芯线对地的绝缘地阻,在温度为20°C,相对温度为80%以下,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低隔电缆 电缆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800MΩ/KM。 低隔电缆连有分线设备或已接上总配线架时,其全程的色电阻测试应不低于100 MΩ。 用聚乙烯塑隔电缆做成端电缆并与低隔电缆相连接,绝缘电阻的测试应视同于低隔电阻。 b. 同一条电缆线路上有几种不同的绝缘层电缆时,应按电缆绝缘层分段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合拢后可不再进行线路全程绝缘电阻的测试工作。 c. 同一品种绝缘层的中继电缆线路,除在合拢点分别测试绝缘电阻外,还应进行全程测试。 1.1.3 市话电缆线路的环路电,可用电桥进行测试。 铜芯导线的电缆在20°C,每公里每对线的环路电环标准值如下表所示,在非20°C的任何温度下测试电缆环路电阻时,其测试值应小于或等于换算值,即为合格。 20°C铜芯电缆标准环路电阻 铜芯导线外径 (mm) 标准环路电阻 (Ω/对-KM) 铜芯导线外径(mm) 标准环路电阻 (Ω/对-KM) 0.4 296

201电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书解读

××铁路××段××信号工程 编号:××××电缆单盘检测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铁路××段信号工程 电缆单盘检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铁路××段××信号工程电缆单盘检测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检测前组织参加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检测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外业技术准备 电缆单盘检测用主要仪表、工具 表1 电缆单盘检测用主要仪表、工具表

3、技术要求 在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单盘检测中,屏蔽四线组检测按表3.1检测项目进行;普通信号芯线的检测,只进行导体直流电阻和绝缘电阻项目的检测。 3.1 单盘电气特性检测项目和指标 3.1.1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单盘检测项目及标准见表3.1-1。 表3.1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单盘检测项目表 4、电缆检查及单盘检测记录 4.1 电缆检查记录表见表4.1。 4.2 电缆电气特性检测记录表见表4.2

表4.1 电缆检查记录表 检查日期检查人技术负责人

表4.2 电缆电气特性检测记录表

5、电缆单盘检测方法 5.1 电缆单盘检测流程 电缆单盘检测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电缆单盘检测流程图 5.2 一般检查及准备 5.2.1 检查电缆盘进场外包装及电缆外观,并填写电缆检查记录表,见表3.1。 5.2.2 将每盘电缆产品合格证收集、整理、保存。 5.2.3 对电缆进行统一编号,并标注在电缆盘两侧。 5.2.4 将气压表插入铝护套电缆端头气嘴中,按电缆厂的指标检查电缆气压。 5.2.5 到计量部门对检测仪表进行校验,并备齐检测表格。 5.2.6 开剥电缆 1)将电缆盘外端电缆开剥,长度为150~200mm。 2)将电缆盘内端电缆开剥,长度为60~100mm。 5.3 确认电缆端别 确认电缆端别的两种方法:

02电缆测试记录表格

附表1: 电缆进场验证记录表站名: 序号出厂编号电缆型号 外层 端别 制造 长度 (km) 尺标长 度 是否 有气 外 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附表2: 信号电缆检查测试记录工程名称:郑徐客专 测试时间:测试地点: 环境温度:测试工具:兆欧表、LCR数字电桥 序号电缆盘号车站名称使用位置规格芯数长度(km) 实测绝缘MΩ直流 电阻 (Ω) 外层端别线间对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测试仪表编号兆欧表证书编号:(电)字201505009号LCR数字电桥证书编号:(电)字201506019号环境温度检测日期厂家测试电务段测试监理负责人

附表3: 数字信号电缆检查测试记录工程名称:郑徐客专站名: 电缆编号出厂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外层 端别 制造长度 (Km) 电缆尺标 长度 是否 有气 外观 测试项目屏蔽四芯组普通四芯组对绞组单芯组 绝缘电阻测试结果 (MΩ)线间对地 屏蔽四线组组别色别颜色直流电阻电阻不平衡工作电容(nF) 普 通 四 线 组 组别色别颜色直流电阻Ⅰ红 红 Ⅰ 红 白白 蓝蓝 绿绿 Ⅱ绿 红 Ⅱ 红 白白 蓝蓝 绿绿 Ⅲ白 红 Ⅲ 红 白白 蓝蓝 绿绿 Ⅳ蓝 红 Ⅳ 红 白白 蓝蓝 绿绿 Ⅴ白 红 Ⅴ 红 白白 蓝蓝 绿绿 Ⅵ蓝 红 Ⅵ 红 白白 蓝蓝 绿绿 Ⅶ白 红 Ⅶ 红 白白 蓝蓝 绿绿 备注 测试仪表兆欧表编号(电)字201505009号LCR数字电桥编号(电)字201506019号数字微欧计编号(电)字201504018号检测日期厂家测试电务段测试监理负责人环境温度

电缆测试文档

任务四电缆测试 【学习目标】 1.懂电缆测试内容 2.会电缆芯线导通测试的方法 3.会电缆芯线间绝缘测试与电缆对地绝缘测试的方法与标准 4.会电缆电容测试方法与标准 【相关知识】 一、一般检查 1.对每盘电缆进行统一编号,将编号用红油漆标注在电缆盘两侧。 2.检查电缆盘外包装是否完整,电缆外观是否有破损等现象。 3.检查电缆铝护套密封性能 电缆出厂前,电缆铝护套内一般充入100KPa~200KPa干燥空气。出厂后经过贮存、运输、现场存放,用气压表测量铝护套内气压值变化不大时,表明电缆密封良好。 若电缆内剩余气压较小,可及时向铝护套内充入0.4MPa的干燥空气或氮气,气压稳定后,若能保持6h不降压,则表明密封良好。 4.电缆端别确认 用电锯、电工刀开剥电缆护套,电缆盘外端电缆开剥长度为150~200mm,内端电缆开剥长度为50~100mm。长度太短不方便连接仪表,过长又浪费。 面对电缆端头,绿色四线组在红色四线组的顺时针方向侧;或者每个四线组内,绿色绝缘单芯芯线在红色绝缘单芯芯线的顺时针方向侧,则为A端,反之为B端。 及时在电缆盘两侧明显位置标明“外A”或“外B”字样。同时,用记号笔分别在电缆的内、外端头50mm处,A端写“A”,B端写“B”。 二、芯线导通测试与电阻值测试 1. 芯线导通测试方法 (1)将电缆两端各剥开约30mm,将A端所有芯线拧在一起,B端用兆欧表的E端子连接一根芯线作回线。 (2)用L端子依次连接B端的其它芯线,轻摇兆欧表,当指针指零时,表示此芯线完好,否则该芯线为断线。如图2-1-31所示。

图2-1-31电缆芯线导通 2.芯线直流电阻测试 用万用表测出每根芯线的电阻值。 测出的电阻值需换算成20℃时每km长度芯线电阻值R,其换算公式如下: 式中Rx-------实测电阻值,Ω; L -------电缆长度,m; a20-------电阻温度系数(0.00393),1/℃; t -------测量时环境温度,℃。 在+20℃时,信号电缆导电线芯的直流电阻,每千米不大于23.5Ω。 将测试结果填入“测试记录表”,。 全部芯线测试结束,用粉笔在电缆盘上标写“直流电阻”字样,以示该盘电缆直流电阻测试完毕。 三、工作电容测试 1.将电缆盘内端电缆的芯线全部开路。 2.将电缆盘外端电缆的钢带、铝护套、全部屏蔽层及排流线用一端带有鳄鱼夹的导线连接,连接后接到电容测试仪的接地端。 3.将电缆外端头任意一四线组内的红、白芯线对或蓝、绿芯线对连接到电容测试仪的测试端子上,见图2-1-32。

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 1 一般规定 1.1 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综合布线子系统的工程安装、检测验收和竣工验收。 1.2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评定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 1.3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中的有关规定。 1.4 采用专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综合布线工程应按专项进行验收。 1.5 建筑群主干光纤在网络中支持的应用距离大于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中第3.0.5条所规定的传输距离时,应按光纤传输系统的要求进行检测和验收。 1.6设备材料的进场检测验收执行GB/T50312中的规定。 2 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 Ⅰ主控项目 2.1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2. 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3.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2.2 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按GB/T50312中的规定检测。 2.3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符合GB/T50312中的规定。 2.4 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 2. 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 3. 卡入跳线架连接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 4. 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之一

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

第1节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 3.1 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检验和配盘工作,本节主要介绍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工作。 3.1.1电缆的单盘检验 单盘电缆检验的主要项目有:不良线对检验、电缆气闭性检验、绝缘电阻检验、耐压检验及全塑电缆传输端别(A、B端)标记检验等。 1.不良线对检验 (1)电缆中常见不良线对检验 ①断线:电缆芯线断开。 ②混线:芯线相碰触(又名短路)。本对线间相碰为自混;不同线对间芯线相碰为它混。 ③地气:芯线与金属屏蔽层(地)相碰,又称接地。 ④反接:本对芯线的a、b线在电缆中间或接头中间错接。 ⑤差接:又称鸳鸯对。 ⑥交接:本对线在电缆中间或接头中间错接到另一对芯线,产生错号,称跳对。 由于不良线对检验手续繁杂,费工费时,对于有信誉的厂商,可查阅电缆出厂检验记录,一般在工程上可不再进行。否则一定要进行不良线对检验。单盘电缆检验只做断线检验、混线检验和地气检验。 2.电缆气闭性检验 在全塑电缆的一端封上带气门的端帽,另一端封上不带气门的热缩端帽,以便充入气体和测量气压。如下图所示。

3.绝缘电阻的测量 绝缘电阻测量包括线间和单线对地(金属屏蔽层)的绝缘电阻。 在温度为20 0C,相对湿度为80%时,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绝缘电阻一般填充型每公里不小于3000MΩ;非填充型每公里不小于10000MΩ(500V高阻计) 3.1.2 配盘目的与方法 1.配盘目的 各盘电缆的电特性不可能完全一样,长度也可能不同,按一定的要求将每盘电缆进行编组、配盘,把长度不等和电气性能不同的电缆安排在预定的段落内,以保证传输质量和合理的经济效果。这种选盘配放电缆的工作叫“配盘”。 2.方法 电缆配盘必须以单盘电缆检验记录、线路图、电缆分歧点、递减点的分布等为依据。 重点提示: ●全塑电缆线路不管采用哪一种敷设方式,在敷设前都要进行单盘检验(或查验出厂检验数据)和配盘。单盘检验包括:不良线对检验(主要是断、混线和地气检验)、电缆气闭性检验、绝缘电阻测量和耐压测试等。

电缆单盘测试

第三章单盘电缆测试 第一节简介 对单盘的电缆进行测试,是电缆线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通过对单盘的电缆进行测试可以检查工厂生产的电缆在运输、装卸、到存放地点后等环节中,电缆是否有机械损伤,电缆密封及电气特性等是否符合要求。只有对单盘的电缆进行测试后,依据测试结果才能判定工厂生产的电缆能否在施工中使用,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单盘电缆还可以通过索赔等方式避免或减少损失。另一方面,施工技术人员还要根据测试数据,进行电缆敷设前的配盘,以保证电缆线路施工顺利进行。所以单盘电缆测试是一项重要而又细致的工作,因此要求单盘测试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正确掌握测试方法和仪表的使用方法。 在以往的普通信号电缆单盘检测时,通常只进行芯线间绝缘电阻、芯线与地间绝缘电阻及芯线直流电阻(导通)的测试。由于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与普通信号电缆相比在结构和电气特性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它在检测项目、指标、步骤及测量仪表等方面与普通信号电缆的单盘检测有较大不同。 第二节单盘电缆测试项目及标准 一、测试项目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分为A、B两种类型,由于在电缆生产过程中屏蔽四线组在A型和B型电缆内部成缆工艺方面存在差别;B型电缆的屏蔽四线组与屏蔽四线组之间的结构位置,与A型电缆中屏蔽四线组与屏蔽四线组以及屏蔽四线组与其他普通四线组的结构位置也不相同;另外,在电缆的应用中,屏蔽四线组与普通四线组的运用方式不同;因此在单盘电缆测试中,对不同类型的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测试的项目及标准有一定区别。 1.A型电缆测试项目 (1) 屏蔽四线组 在A型电缆中,屏蔽四线组的测试项目包括: 1) 导线直流电阻 2) 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 3) 绝缘电阻 4) 工作电容

电缆绝缘测试技术标准

*******项目部技术科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文件编号:

㈡、单盘电缆电气特性测试标准 ㈢、测试前检查及准备 1、单盘测试前,对每一盘电缆进行统一编号,并用红油漆在电缆盘两 侧标注清晰。 2、检查电缆盘外包装是否完整,电缆外观是否有破损现象,并填写“电 缆检查记录表”。 3、检查电缆铝护套密封性能。用气压表测量电缆内气压值与电缆出厂 的气压值比较,一般情况下电缆内气压变化较小的电缆可认为密封良好。当电缆内无气压时,及时在铝护套内充入0.4Mpa的干燥空气,气压稳定后保持6小时气压不降低为合格。 4、测试用仪表:直流电桥、高阻计电容测试仪、温度计、压力表。 5、电缆开剥。电缆盘外端电缆开剥长度为150~200mm;电缆盘内侧电 缆开剥长度为50~100mm。 6、确认电缆端别。面对电缆端头,绿色四线组在红色四线组的顺时针 方向为A端,反之为B端。及时在电缆盘两侧明显位置标注电缆盘外端的电缆端别,并做好记录。例如外A、外B。 ㈣、电气特性测试 1、导线直流电阻测试;温度20℃时每公里长度芯线直流电阻值(R20)换

算公式: 式中:R20:20℃时每公里长度电阻值,Ω/km L:电缆长度,m t:测量时的环境温度,℃ a20:电阻温度系数,1/℃(0.00393) Rx:实测电阻值 测试方法:电缆盘两端电缆开路,待测芯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直流电桥的测试端子上,测量电阻值。测试完毕,做好记录并明显标记。 2、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计算;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定义为工 作线对两根导体的电阻之差与其电阻之和的比值。 如; 式中:R20(H):20℃时红线直流电阻 R20(B):20℃时白线直流电阻 3、绝缘电阻测试:电缆盘两端电缆开路,电缆外端所有芯线、钢带、 铝护套、内屏蔽层及排流线用带有鳄鱼夹的导线连接后接到高阻计测试端,然后从连接后的电缆芯线中任意取出一根与高阻计另一测

《电缆电气性能测试技术》习题 2

《电缆电气性能测试技术》习题 第1章电阻、电阻率及微电流的测量 1. 哪些因素会影响绝缘体的导电性能?如何影响? 2. 实验之前为什么要对试样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条件是怎样的? 3. 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时,为何必须等待一段时间,待电流表稳定后才能读取数值? 4. 二、三电极系统各有何优缺点?画出板状试样测量ρv、ρs时分别采用两种电极系统的接线图。 5. 进行电缆的绝缘电阻测试时,有时需加屏蔽环,屏蔽环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怎样制作? 6. 直接法测量绝缘电阻的仪器有哪些?各自的测量范围、测量原理。 7. 比较法测量绝缘电阻的方法和测量原理。 8. 绝缘电阻测试时,如何消除漏电流的影响? 9. 电桥法测绝缘电阻线路中将保护极与m点相接的作用是什么? 10. 用检流计测绝缘电阻时,为何要把所有部件都放在一块接地的金属板上? 11. 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外界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12. 什么是吸收比?良好电缆的吸收比应该为多少?它反映了绝缘的什么问题? 13. 对某聚乙烯绝缘料样品进行测量,采用测量极直径为50mm的三电极系统,实验电压1000V。测得试片的三个厚度值分别为:1.008、0.994、1.084mm,体积电流为2.78×10-9A,求该试样的体积电阻率。 14. 没有金属层(金属屏蔽、金属套、铠装层)的单芯电缆如何测量绝缘电阻? 15. 电缆生产时,材料受潮,挤出绝缘时又产生偏芯现象,为检验其是否合格,将其放入水中10分钟后测试绝缘电阻,加上电压30秒后读得绝缘电阻值很低,以上生产、测试过程中哪些环节和因素会造成绝缘电阻不合格?为什么? 16. 标准要求某型号电缆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 MΩ·km,现测得1.5km该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为800 MΩ,该段电缆是否合格? 第2章Cx和tanδ的测量 1. 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因数增大对电工设备会带来什么危害? 2. 电压幅值、频率、温度、湿度分别如何影响介质的εr和tanδ? 3. 测量tanδ和εr采用二电极和三电极系统各有何优缺点?在低频、高频测量时各适用何种电极形式? 4. 高压西林电桥原理图及C x和tanδ计算式推导。 5. 精密西林电桥采取了哪些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措施? 6. 正接、反接、大电容西林电桥各适用于什么类型试样的测试? 7. 对角线接地西林电桥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A点对地电容对测试的影响? 8. 低压阻容电桥有哪两种形式?如何提高测试灵敏度? 9. 谐振法和电桥法测试分别适用什么样的频段?谐振法如何进行电容测试的? 10. 变Q值法和变电纳法的测试原理,C x和tanδ如何计算? 11. C x和tanδ测量中,消除外来电磁场干扰的方法有哪些? 第3章介电强度试验 1. 介电强度试验分为几类?各适用于什么类型产品? 2. 影响介电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 3. 介电强度试验中对试样与电极有何要求? 4. 不均匀介质在交、直流电场中,各处电场强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5. 工频耐压试验的试验装置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技术要求? 6. 工频耐压试验接线中球隙与保护电阻有什么作用? 7. 我校高压试验室变压器额定电压为120kV,容量250 kV A。若用于YJV-8.7/10 1×50电缆工频耐压测试,最大可进行多大长度电缆的测试?(该电缆电容为0.26μF/km,试验电压3.5U0) 8. 工频高压的测量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哪些场合? 9. 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和试验回路中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10. 电缆耐压试验时试验终端有那几种?常用介质及对介质的要求。 11. 耐压试验时升压、降压要求?为什么? 12. 0.6/1、8.7/15kV电缆工频耐压试验条件和要求,若0.6/1kV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是多少?

铜缆的测试

铜缆的测试 综合布线工程铜缆的测试分验证测试和认证测试 由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及验收之前对传输链路进行的随工测试和交工前测试,重点是检验传输链路的连通性,保证每个链路是正确性,注重综合布线的连接性能,而不是电气特性。 一、链路的验证测试 链路的验证测试是综合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般使用电缆测试仪或单端电缆测试仪来进行。 常见的故障有:开路、短路、反接、错对、串绕。 产生的原因有如下: (1)、开路和短路故障一般是由于施工中工具的使用不当、接线技巧欠缺或墙内穿线技术欠缺等原因造成。 (2)、反接是因为进行端接操作时将同一线对在铜缆两端的针位接反了,比如一端为1-2,另一端却为2-1。 (3)、错对就是将一对线接到另一端的另一对线上,比如一端接在了1-2针上,另一端却接在了4-5针上。 (4)、串绕是将原来的两对线分别拆开后又重新组成的线对,出现这种故障时,由于端对连通性是好的,所以万用表检查不出故障,只能用专用的电缆测试仪检查。串绕使得信号通过时在线对间产生很高的近端串绕。 二、电缆传输通道的认证测试 是根据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使用测试仪器,对电缆传输通道按照标准所要求的各项参数指标逐项进行测试,并判断其每项参数是否达标。它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所有测试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测试结果将作为传输系统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1、认证测试的测试方法 (1)、基本链路测试 是工程承包商经常采用的测试连接方式如下图:

(2)、通道测试 用以验证包括用户终端连接在内的整体通道性能,包括长度不过超过90米的水平线缆、信息插座、转接点、楼层配线架上的两处连接和总长不超过10米的连接线和配线架跳线。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