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习题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隧道工程习题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隧道工程习题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第1章绪论例题

1、以任何方式修建,最终使用于地表以下的( C )建筑物,其内部空洞净空断面在( C )m2以上者均为隧道。

A、圆形 3

B、圆形 2

C、条形2

D、条形 3

2、某隧道长度为2000米,该隧道按长度可称为( B )

A、特长隧道

B、长隧道

C、超长隧道

D、短隧道

3、某隧道断面积为60m2,该隧道按面积可称为( B )

A、特大断面隧道

B、大断面隧道

C、中等断面隧道

D、小断面隧道

4、下列关于隧道分类错误的是( C )

A、按地层分,可分为岩石隧道、土质隧道

B 、按断面形式分,可分为圆形、矩形、马蹄形隧道

C、按所处位置分,可分为深埋隧道、浅埋隧道、山岭隧道、城市隧道、水底隧道

D、按施工方法分,可分为矿山法、明挖法、盾构法、掘进机法隧道等

第2章隧道勘察例题

1、隧道勘察阶段按先后顺序一般分为(C )

A、可行性研究勘察,详细勘察,初步勘察

B、初步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详细勘察

C、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D、详细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

2、初步勘察的内容是(B )

A、侧重于收集与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实地调查,大致查明地质情况

B、取得隧道所在位置的初步总平面布置地形图及有关工程性质,规模的文件,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最优隧道位置方案

C、进一步查明隧道沿线地质特征和不良地质规模、大小范围,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D、以上都包括

3、隧道勘察的主要方法有收集与研究既有资料,调查与测绘、勘探,试验与长期观测等几种。直接观察属于( B )的方法。

A、收集与研究既有资料

B、调查与测绘

C、勘探

D、试验与长期观测

4、下面哪种勘察方法不属于物探(C)

A、地质雷达方法

B、地震勘探方法

C、小螺纹钻勘探方法

D、声波探测方法

5、根据电磁波辐射(发射、吸收、反射)的理论,应用各种光学、电子学探测器,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综合技术称为( C )。

A、钻探方法

B、地震勘探方法

C、遥感技术

D、物探

6、(A )主要以调查和测绘为主,配合物探,并充分利用以往地质资料,只有当不进行钻探,试验工作不足以说明地质情况而影响方案的选定时,才作代表性的钻探试验工作。( A )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调绘、物探、钻探等。

A、初勘详勘

B、详勘初勘

C、初勘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

D、详勘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

7、关于隧道与地下水的影响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隧道内涌水,将恶化围岩稳定状态,导致施工困难,增大工程造价

B、可能造成地表枯水,造成用水及饮水困难

C、隧道衬砌上可能产生水压力

D、地层中有地下水时隧道的施工比无地下水时容易

8、隧道施工要求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有(D )。

A、水资源、植被、特殊保护区、特殊地质段的保护

B、对环境污染的防治

C、弃渣处理

D、以上都包括

第3章隧道总体设计

1、隧道位置的选择中,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A )

A、隧道长度越长越好。

B、隧道方案的确定要考虑通风、照明及养护管理费用.

C、隧道方案应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D、在高寒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应考虑雪害和冻结的影响

2、下列哪一个因素与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关系不大( B )

A、线路总方向

B、车辆类型

C、地质条件

D、隧道长度

3、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主要是指( D )

A、隧道穿越分水岭的不同高程的垭口的选择;

B、隧道穿越分水岭的不同方向的垭口的选择;

C、隧道穿越分水的垭口时,隧道标高的选择;

D、隧道穿越分水岭的不同高程及不同方向的垭口选择。

4、关于越岭隧道,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B )

A、越岭隧道平面位置和标高的确定都要考虑隧道两端展线情况;

B、在路线总方向上或其附近的低垭口,展线条件好,隧道较长;

C、越岭隧道标高越高,隧道长度越短;

D、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主要是指隧道穿越分水岭的不同高程及不同方向的垭口选择。

5、关于傍山隧道,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B )

A、傍山隧道一般埋藏较浅,山坡亦常有滑坡,松散堆积,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B、为保持山体稳定和避免偏压产生,隧道位置宜往山体内侧靠,做到宁外勿里;

C、要考虑河岸冲刷对山体和洞身稳定的影响;

D、线路沿山嘴绕行难以长期保证运营安全时,应“裁弯取直”以长隧道通过。

6、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中,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

A、洞口应该尽量避免不良地质现象,设置在山体稳定的地方;

B、洞口不宜设置在沟谷低洼处或汇水沟处;

C、隧道洞口应尽量不破坏山体的稳定性,以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

D、隧道洞口的埋深较浅,但对地面建筑物影响有限。

7、隧道宜长不宜短,应“早进洞,晚出洞”这是因为()

A、有利于洞门的修筑

B、有利于隧道通风

C、尽量避免大挖大刷边仰坡

D、有利于隧道排水

8、为防止隧道结构偏压的产生()

A、隧道轴线应与岩层走向平行;

B、隧道轴线应与岩层走向斜交;

C、隧道轴线应与地形等高线平行;

D、隧道轴线应与地形等高线正交。

9、当洞门的山体不稳定并有滚落碎石块可能时,一般( ),以减少对仰坡、边坡的扰动,确保落石不滚到行车道上。

A. 砌挡土墙B.架防护网C.接长明洞D.刷坡清方

10、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中,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

A、洞口应该尽量避免不良地质现象,设置在山体稳定的地方;

B、洞口不宜设置在沟谷低洼处或汇水沟处;

C、隧道洞口应尽量不破坏山体的稳定性,以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

D、隧道洞口的埋深较浅,对地面建筑物不会有很大影响。

1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规定,隧道纵坡不应小于( A )

A、0.3%

B、1%

C、3%

D、4%

1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规定,隧道纵坡不应大于3%,主要是因为( A )

A、通风问题;

B、隧道洞内排水需要;

C、行车安全需要;

D、乘客乘坐舒适。

13、隧道纵坡类型有(D )

A、人字坡

B、上行单坡

C、下行单坡

D、以上都包括

14、曲线隧道的不利因素为:(D )

A、行车视距问题;

B、加宽断面问题,造成变截面隧道,施工难度大;

C、曲线隧道内装修复杂;增加通风阻抗,对自然通风不利;

D、以上都包括

15、当隧道位于曲线上时,应( C )

A、采用大半径的曲线,并尽量避免曲线伸入隧道内

B、调整纵坡,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路面超高

C、尽量采用不设超高的曲线半径,并满足视距要求

D、使曲线半径满足视距要求和路面超高要求

16、关于隧道建筑限界,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C )

A、隧道建筑限界是指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

B、隧道本身的通风、照明设备可以安装在建筑限界内

C、隧道本身的通风、照明、安全、监控及内装等附属设备均不得侵入建筑限界内

D、隧道建筑限界不包括检修道

17、公路隧道净空是指(D )

A、公路建筑限界以内的空间

B、围岩开挖轮廓线包围的空间

C、衬砌截面中点连线以内的空间

D、衬砌内轮廓线包围的空间

18、设计隧道衬砌断面主要解决( C ) 3个问题。

A、净空、建筑限界和跨度

B、内轮廓线、轴线和净空

C、内轮廓线、轴线和厚度

D、净空、轴线和厚度

19、当隧道净宽大于所在公路的路基宽度时,两端接线应有不短于(B )m的同隧道等宽的加宽段,并设计过渡段加以衔接。当隧道净宽小于所在公路的路基宽度时,两端接线仍然按等级公路标准设计,与隧道洞门端墙衔接。

A. 100 B.50 C.200 D.150

20、隧道轴线应当尽量与断面()力曲线重合,使各截面主要承受()应力。当承受竖向压力和较大侧压力时,宜采用()墙式衬砌;当有沉陷可能和受底压力时,宜加设仰拱的()墙式衬砌。

A.压拉曲直B.压压曲曲 C.压压直曲D.压压直直

21、隧道衬砌厚度随所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根据以往经验,拱圈可以采取()截面,也可采取在拱脚部分加厚20—50%的()截面。仰拱厚度一般略()于拱顶厚度。混凝土衬砌厚度一般不小于()cm。

A.变变小30 B.等变大20 C.等等大30 D.等变小20

第4章隧道结构构造

1、当隧道地层垂直围岩压力为主要荷载、水平围岩压力很小时宜采用( C )衬砌,一般适用于( C )级围岩。当垂直和水平围岩压力都较大时宜采用( C )衬砌,一般适用于( C )级类围岩。

A、直墙式Ⅳ~Ⅵ曲墙式Ⅰ~Ⅲ

B、曲墙式Ⅰ~Ⅲ直墙式Ⅳ~Ⅵ

C、直墙式Ⅰ~Ⅲ曲墙式Ⅳ~Ⅵ

D、曲墙式Ⅳ~Ⅵ直墙式Ⅰ~Ⅲ

2、公路隧道的主体结构通常是指( C )

A、洞身衬砌;

B、洞门构造物;

C、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

D、包括通风、照明、给排水等在内的所有构造物

3、对于水压力较大水底隧道,一般情况下最好采用( C );采用明挖法施工的隧道多采用( C )。

A、偏压衬砌圆形断面衬砌

B、矩形断面衬砌圆形断面衬砌

C、圆形断面衬砌矩形断面衬砌

D、矩形断面衬砌偏压衬砌

4、设置曲墙衬砌的目的在于( D )

A、主要承受竖向压力

B、主要承受水压力

C、主要防止沉陷

D、主要承受较大的侧向压力

5、直墙式衬砌一般适用于(A )

A、Ⅰ、Ⅱ级围岩

B、Ⅳ级围岩

C、Ⅴ级围岩

D、Ⅵ级围岩

6、关于支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一次支护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加固岩体和阻止围岩的变形。

B、二次支护是为了保证隧道使用的净空和结构的安全而设置的临时性衬砌结构。

C、洞口一般采用加强的衬砌形式,包括复合式衬砌,而不采用锚喷衬砌

D、在山岭隧道建设中,很少采用拼装式衬砌。

7、( B )级围岩,由于围岩稳定或基本稳定,拱部围岩荷载较小,且往往呈现较小的局部荷载,衬砌工作条件较好,衬砌截面可以采用( B )截面形式。而( B )级围岩与上述情况往往相反,故以采用(B )截面形式为宜。

A、Ⅳ~Ⅵ等Ⅰ~Ⅲ变

B、Ⅰ~Ⅲ等Ⅳ~Ⅵ变

C、Ⅰ~Ⅲ变Ⅳ~Ⅵ等

D、Ⅳ~Ⅵ变Ⅰ~Ⅲ等

8、关于复合式衬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初期支护应按主要承载结构设计。

B、二次支护在Ⅳ~Ⅵ级围岩时按安全储备设计;在Ⅰ~Ⅲ围岩时按承载(后期围压)结构设计,并均应满足构造要求。

C、应通过量测及时支护,以便最大限度发挥由围岩和支护组成的承载结构的自承能力。

D、通过量测,确定恰当的支护标淮和合适的二次衬砌时间。

9、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宜采用缓冲、隔离的防水夹层,关于缓冲防水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当第一层产生形变及形变压力较大时,仍给予极少量形变的可能,可降低形变压力。

B、当一次衬砌支护力不够时,可将少量形变压力均匀的传布到二次衬砌上。

C、防水效果良好,且可减少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D、设计隧道时要考虑缓冲防水层的支护作用。

10、关于预留变形量,错误的说法是(D )

A、在确定开挖尺寸时,应预留必要的初期支护变形量,以保证初期支护稳定后,二次衬砌的必要厚度。

B、围岩压力越大预留变形量越大.

C、当围岩呈“塑性”时,变形量是比较大的。由于预先设定的变形量与初期支护稳定后的实际变形量往往有差距,故应经常量测校正,使延续各衬砌段预留变形量更符合围岩及支护变形实际。

D、硬质围岩的预留变形量大于软弱破碎围岩的预留变形量.

11、可以采用锚喷支护作为永久衬砌的情况为(B )

A、某些不良地质、大面积涌水地段和特殊地段

B、Ⅰ级或Ⅱ级围岩地段

C、对衬砌有特殊要求的隧道或地段,如洞口地段

D、有很高的防水要求的隧道;以及地下水有侵蚀性,可能造成喷射混凝土和锚杆材料的腐蚀;寒冷和严寒地区有冻害的地方等

12、当洞口岩层坚硬、整体性好、节理不发育,路堑开挖后仰坡极为稳定,并且没有较大的排水要求时可采用()洞口;( )洞门适用于岩质稳定的围岩和地形开阔的地区,是最常使用的洞门型式;()洞门适用于地质较差的围岩,以及需要开挖路堑的地方。

A、端墙式环框式翼墙式

B、环框式端墙式翼墙式

C、环框式台阶式遮光棚式

D、翼墙式端墙式柱式

13、洞口仰坡地脚至洞门墙背应有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水沟的沟底与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应小于1.0m,()。洞门墙顶应高出仰坡脚0.5m以上,()。

①以免落石破坏拱圈;②以防仰坡土石掉落到路面上,危及安全;③以防水流溢出墙顶,也可防止掉落土石弹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14、洞门墙的厚度可按计算或结合其他工程类比确定,但墙身厚度最小不得小于()m;洞门墙基础必须置

于稳固地基上,基底埋入土质地基的深度不应小于()m,嵌入岩石地基的深度不应小于()m。

A、0.5 1.0 0.5

B、1.0 0.5 0.5

C、0.5 0.5 0.5

D、1.0 1.0 0.5

15、当洞门外需要设置遮光棚时,一般采用()

A、端墙式洞门

B、翼墙式洞门

C、削竹式洞门

D、遮光棚式洞门

16、当洞口围岩风化严重、边仰坡稳定性较差时宜选用( )。

A.端墙式洞门

B.环框式洞门

C.翼墙式洞门

D.遮光棚式洞门

17、当隧道埋深较浅,上覆岩(土)体较薄,难采用暗挖法时,则应采用( )来开挖隧道。

A、浅埋暗挖法

B、台阶法

C、侧壁导坑法

D、明挖法

18、当明洞两侧边墙地基软硬不均时,为避免引起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陷,可采取下述措施:

A、基岩不深时可加深基础,设置于基岩上;

B、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仰拱;

C、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修筑整体式基础;亦可采用桩基或加固地层等措施。

D、以上都包括

19、关于明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山坡崩落的石块,坡面坍塌多堆积于坡脚附近,因此明洞顶设计填土坡应较实际填土坡适当减小,作为安全的储备。

B、当边坡有病害,未来可能发生较大的坍塌,而隧道又处于地震烈度8度以上地区,应酌情增加填土厚度。

C、当明洞是为保护洞口自然环境,则应将明洞完全伸出自然山坡坡面,以不破坏自然地面及其景观为原则。

D、对Ⅴ级及Ⅵ级围岩,墙背回填料的内摩擦角也应高于围岩的内摩擦角,如用浆砌片石、干砌片石回填。

20、根据坡度大小,隧道的工作坑道可分为:( )

A、横洞、正洞、竖井和平行导坑

B、横洞、斜井、竖井和正洞

C、正洞、斜井、竖井和平行导坑

D、横洞、斜井、竖井和平行导坑

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横洞可考虑是主体坑道导坑的分叉和延长。它比斜井、竖井在作业与安全方面都优越。

B、竖井与主坑道的衔接方式有设置在主坑道的正上方和不从主坑道设置两种。一般在竖井深度小时,可设于主坑道上方,在山岭隧道则不设于主坑道上方比较合理。

C、施工用的斜井是临时设施,所以没有必要做全断面衬砌,可以相应于地质情况,在需要的位置上进行衬砌。

D、对直径6m左右的竖井衬砌厚度实际采用400—600cm左右。

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眼对波长555nm的黄绿光最为敏感,所以隧道内装材料应尽量采用淡黄和浅绿色。

B、装修材料应具有不易污染、易清洗、耐刷、耐酸碱、耐腐蚀、耐高温、便于更换或修复等特点。

C、由于管径与铺贴吸声材料的吸声效果成倒数关系,在小管道中铺贴吸声材料几乎无效。

D、隧道的张贴内装材料有:块状混凝土、饰面板、镶板、瓷砖镶面、油漆等材料。

23、在地下水上游设泄水洞属于( A )。

A、截水措施

B、堵水措施

C、排水措施

D、支护措施

24、在隧道周围注浆属于( D )。

A、截水与堵水措施

B、堵水与排水措施

C、截水与排水措施

D、堵水与加固措施

25、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大面积铺设塑料板属于( B )。

A、截水措施

B、堵水措施

C、排水措施

D、支护措施

26、喷射混凝土和模筑混凝土属于( D )。

A、截水与堵水措施

B、堵水与排水措施

C、截水与排水措施

D、堵水与支护措施

27、在衬砌与围岩之间设置的盲沟属于( C )。

A、截水措施

B、堵水措施

C、排水措施

D、支护措施

第5章隧道围岩分级

1、隧道的破坏,主要取决于围岩的稳定性,而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隧道围岩(),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隧道围岩体的(),对隧道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隧道围岩丧失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A、强度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地下水、风化程度

B、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强度地下水、风化程度

C、地下水、风化程度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强度

D、地应力强度地下水、风化程度

2、从围岩的稳定性出发,(A )年编制了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类”,这个分类由稳定到不稳定共分六类,代替了多年沿用的从岩石坚固性系数来分级的方法。( A )年,根据我国铁路隧道的围岩分级为基础,编制了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

A、1975 1990

B、1990 1975

C、1980 1990

D、1975 1995

3、岩石的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是( A )

A、单一的岩性指标

B、单一的综合岩性指标

C、复合指标

D、以上都不对

4、岩石质量指标(RQD)是( B )

A、单一的岩性指标

B、单一的综合岩性指标

C、复合指标

D、以上都不对

5、岩体的弹性波传播速度是( B )

A、单一的岩性指标

B、单一的综合岩性指标

C、复合指标

D、以上都不对

6、围岩的自稳时间是( B )

A、单一的岩性指标

B、单一的综合岩性指标

C、复合指标

D、以上都不对

7、岩体质量Q指标是( C )

A、单一的岩性指标

B、单一的综合岩性指标

C、复合指标

D、以上都不对

8、岩石质量指标(RQD)的分类方法是依据( A )

A、以岩心的复原率为指标的分类法

B、以岩石强度指标为基础的分类法

C、以地质勘查手段为基础的分类法

D、以岩体构造、岩体特性为代表的分类法

9、岩体质量Q指标是关于( C )的复合指标。

A 岩块尺寸、抗剪强度、地下水B岩块尺寸、抗剪强度、弹性模量

C 岩块尺寸、抗剪强度、作用应力D抗剪强度、弹性模量、地下水

10、当岩体结构面发育程度为:发育、较发育,则岩体完整程度的等级为:()

A、较完整

B、较破碎

C、破碎

D、极破碎

11、当岩体地质构造作用特征为:围岩地质构造变动较大,位于断裂(层)或褶曲轴的邻近地段,可有小断层,节理较发育,则岩体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等级为:( B )

A、轻微

B、较重

C、严重

D、很严重

12、当岩体每延米的结构面(节理)超过3组且平均间距小于0.4m,则岩体结构面发育程度为:()

A、不发育

B、较发育

C、发育

D、很发育

13 、公路隧道围岩的分级中,当遇有地下水时,哪种级别围岩可不考虑对其进行修正( )

A、Ⅱ、Ⅲ、Ⅳ、Ⅴ级围岩

B、Ⅳ、Ⅴ级围岩

C、Ⅰ、Ⅵ级围岩

D、Ⅱ、Ⅲ级围岩

14、在(D)级围岩或属于(D)级的软质岩石,应根据地下水的性质、水量大小和危害程度调整围岩级别,当地下水影响围岩稳定产生局部坍塌或软化软弱面时,可酌情降低1级;

A、ⅢⅡ

B、ⅤⅣ

C、ⅣⅢ

D、ⅡⅠ

15、(B)级、(B)级围岩已成碎石状松散结构,裂隙中有粘性土充填物,地下水对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可根据地下水的性质、水量大小、渗流条件、动水和静水压力等情况,判断其对围岩的危害程度,可降低1~2级;

A、ⅢⅡ

B、ⅤⅣ

C、ⅥⅢ

D、ⅡⅠ

工程项目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3、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包含哪些工作内容? 项目的前期策划阶段:从项目构思到批准立项为止。主要任务是提出项目并定义项目和最终做出项目决策。项目的设计与计划阶段:从项目立项到现场开工为止。主要任务是对建设项目的产出物和建设项目的工作做出全面的设计和规定。施工阶段:从现场开工到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为止。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结束阶段。即建设项目的完工与交付、运营阶段。 6、怎样才能算作一个成功的工程项目?如何才能取得工程项目的成功?工程项目的成功至少必须满足如下条件:1、满足预定的使用功能要求。2、在预算的范围内完成,节省费用。3、在预定的时间内按计划、有秩序、顺利地完成工程的建设。4、项目相关者各方面都感到满意。5、与环境协调。6、工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前景。 取得项目成功的条件:1、做好战略管理。2、工程的技术设计科学、经济、符合要求。选用先进、安全、经济、高效率,符合法律、市场和用户要求的生产工艺和施工技术方案。3、有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管理。 7、什么是项目的对象系统、目标系统、行为系统和行为主体系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以三峡建设工程为例,简述其目标系统、对象系统、行为系统、行为主体系统。 答: (1)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工程项目的目标最终是通过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实现的。这个工程系统是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是项目的对象,通常表现为实体系统形式。 (2)目标系统:工程项目所要达到的最终状态的描述系统。 (3)行为系统:由实现项目目标、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所有必需的工程活动构成的,包括各种设计、施工、供应和管理工作。 (4)行为主体系统:指一个项目的各参加单位之间通过行政的或合同的关系连接并形成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为了实现共同的项目目标承担各自的任务。(5)联系:目标系统用对象系统完成,对象系统依靠行为系统完成,行为系统由行为主体系统完成;项目管理系统对目标系统进行目标管理,对对象系统进行策划,对行为系统进行计划控制,对行为主体系统进行协调指挥。 (6)三峡建设工程 目标系统:集防洪、发电和航运于一体的特大型水利枢纽 对象系统:三峡水电站(三峡大坝) 行为系统: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公司,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发展,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部队)、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联营体)、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联营体)、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联营体)等; 行为主体系统:三峡工程的业主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设计单位是水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练习题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练习题 1. 首因效应 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 社会印象 答:社会印象试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3.印象整饰 答: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互动的双方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和整饰,这就是印象整饰。 4. 晕轮效应 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5. 镜中我. 答:此概念为库利所提出,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映。也正是通过理解自己在他人那里造成的反映,才完成了社会化。 6. 自我意象 答:“自我意象”是我们对自己在不同情境或不同场合的角色身份的反映。 7. 角色丛 答:与行动者的各种身份中的某个身份相联系的所有角色的集合。 8. 侵犯线索 答:一种与侵犯行为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只有当个体所面临的情境中存在激发侵犯行为的这种“侵犯线索”时,其内在的那种侵犯的“准备状态”才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表现。 9. 亲社会的侵犯 答: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为社会所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 10.“宝宝玩偶”实验 答:班杜拉做的一项经典实验,三个组的儿童共同目睹了一成人踢打一可以伸缩的冲气玩具。以说明儿童在观察成人的示范行为时,不仅极易模仿成人的行为,而且他们的模仿还受到他们对行为的后果的预测的影响。 11. 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老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12.初级群体 答:初级群体又叫“首属群体”,指的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13. 参照群体 答:参照群体是个人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与之进行对比的人类群体。 14. 差序格局 答:差序格局时费孝通提出的中国人的群体行为模式。在这种独特的格局中,“己”是中心,就像一枚投入水中的石子;而“己”与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泛出的水的波纹一样,依亲疏程度一圈圈往外推,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15. 同辈群体 答:同辈群体,又称同侪群体、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由地位相近,年灵、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名词解释和简答

1.简述生态入侵的四个阶段。 ①入侵:生物离开原生存的生态系统到一个新的环境,绝大部分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②定居:生物到达入侵地区后,经过对当地生态条件的驯化,能够生长、发育并进行了繁殖,至少完成一个世代。 ③适应:入侵生物已在新地区繁殖了几代。由于人侵时间短,个体基数小,所以,种群数量增长不快,但每一代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所增强。 ④扩展:入侵生物已基本适应于新生态系统中生活,种群已发展到一定数量,具有合理年龄结构和性比,并且有快速增长和扩散的能力 2.简述三种年龄锥体的特征? ①增长型:幼年个体数量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正金字塔型。 ②稳定型:幼年、中年、老年个体数量大于相等;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保持不变。钟型。 ③下降型:1.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下降。壶型

3.简述三种存活曲线的特征,每种存活曲线至少列举一个物种。 ①Ⅰ型:幼年存活率高,大多数个体在老年时死亡。如人类、大熊猫、大角羊、山羊、华南虎等。 ②Ⅱ型:幼年、中年、老年个体死亡率相似。如小型哺乳动物、成鸟、水螅等。 ③Ⅲ型:幼年个体死亡率高,之后死亡率低。如鱼类、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牡蛎等 4.请问r- 与K-对策者的特征主要区别有哪些? 5.请问捕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有哪些? ①生物群落的能量由捕食作用得到传递; ②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种群进行合理的调节; ③捕食者在被捕食者的进化中起着选择性作用。 6.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7.举例说明资源与条件有什么区别? 条件:有机体不能消耗也不能耗尽的生态因子,如对鱼类来说温度、酸度、太阳辐射是它的条件。 资源:有机体可以利用并可以耗尽的生态因子,如对植物来说光和无机营养物就是资源,对动物来说食物和空间就是资源。 资源与条件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因类群而异,如太阳辐射对昆虫来说是条件,但对植物来说就是资源;有时因时间与环境状况而异,同一因子既可以是资源,也可以作为条件,如在干旱季节,水分对植物来说是资源,而在雨季,特别是降大雨时,会将植物打倒或冲走,这是水分却变成了条件。 8.从生态学角度考虑,C3和C4植物有哪一些区别? C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为三碳植物,碳吸收效率低,故叶子气孔开放时间长,失水多即水利用效率低,能量消耗低,一般生活在除热带和沙漠之外其他栖息地中。如小麦、水青冈。 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为四碳产物,碳吸收效率高,故叶子气候开放时间短,失水少及水利用效率高,但能量消耗高,一般生活热带和沙漠地带。如高粱、玉米。 9.三种演替模型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0.简述三种演替群落顶级学说。 单顶级学说:一个气候区只有一种顶极群落,究竟产生什么样的顶极群落,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 多顶级学说:任何一个地区的顶极群落可以有多个,如土壤顶级、地形顶级、火烧顶级、动物顶级 顶级-格局学说:环境条件存在梯度变化,顶极类型也是连续逐渐变化的。 11、种群的特征、参数有哪些?并分别加以简单描述。 ①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或种群大小,描述种群数量的大小; ②影响种群密度的4个参数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死亡率,称为初级种群参数,出生率、迁入率表示种群的所得,死亡率、死亡率表示种群的损失,种群数量动态变动取决于这两组力量的对比。 ③除此之外,种群还有其他一些特征,如年龄结构、性比、种群增长率、种群空间分型等,

隧道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隧道工程考试试题及答 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地下硐室工程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隧道:指修建在地下,两段有出入口,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过的工程建筑物(建于地下的狭长通道)。 2、隧道建筑限界:是为了保证隧道内各种交通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而规定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范围(总的来说是指衬砌内缘不能侵入的轮廓线)。 3、原岩应力:指隧道开挖前未扰动的岩体应力状态。 4、空间效应:指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受到开挖面的约束,使其附近的围岩不能立即释放全部瞬时弹性位移的现象。 5、岩石质量指标:指钻探时岩芯的复原率,或称岩芯采取率,用RQD表示。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明洞主要分为(A)和棚式。 A.拱式 B. 端墙式 C. 环框式 D. 遮光式 2、隧道洞口受塌方、落石、泥石流等危害时,通常应设置(D)。 A.仰坡 B. 挡土墙 C. 拦水带 D. 明洞 3、公路隧道围岩分为(D)。 A. 3 B. 4 C. 5 D. 6 4、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550~451MPa,该围岩属于(B)。 A.Ⅰ B.Ⅱ C. Ⅲ D. Ⅳ 5、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一个体系而形成的隧道施工方法称为(A)

A.新奥法 B. 矿山法 C. 明控法 D. 盖控法 6、隧道内反坡排水时,必须采取(A)。 A.机械抽水 B. 井点降水 C. 深井降水 D. 顺坡排水 7、修建在岩层中的隧道称为(B)。 A.软土隧道 B. 岩石隧道 C. 城市地下隧道 D. 水底隧道 8、山岭隧道施工通常采用(A)。 A.钻爆法 B. 地下连续墙法 C. 盖控法 D. 盾构法 9、软土隧道通常修建在(D)地下。 A.水底和城市 B. 山岭和城市 C. 水底和山岭 D. 水底和危岩 10、岩溶地段隧道常用处理溶洞的方法不包括(D)。 A.引 B. 绕 C. 越 D. 降 E. 堵 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24分): 1、公路隧道主要的洞门形式有环框式洞门、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柱式洞门、台阶式洞门、斜交洞门、削竹式洞门。 2、根据锚杆加固范围以及加固效果不同将锚杆分为局部锚杆、系统锚杆。 3、新奥法施工,按其开挖断面的大小及位置,基本上又可分为:全断面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三大类及若干变化方案。 4、防止隧道偏压的措施有长管棚超前支护、三导坑开挖法、卸载反压回填土。 5、隧道岩爆防治措施有强化围岩、弱化围岩。 四、简答题(共31分): 1、仰拱的概念以及设置仰拱作用?(8分) 答:仰拱是为改善隧道上部支护结构受力条件而设置在隧道底部的反向拱形结构。

动物学复习题(含名词解释等)

动物学复习题 注明下列各种动物的分类位置〔注明门和纲〕 例:眼虫—原生动物门,鞭毛纲 团藻疟原虫变形虫利什曼原虫锥虫兔球虫碘泡虫小瓜虫车轮虫草履虫珊瑚水螅海蛰涡虫肝片吸虫钩虫轮虫日本血吸虫猪绦虫人蛔虫猪蛔虫丝虫小麦线虫棘头虫蚯蚓蚂蝗河蚌蜗牛鹦鹉螺钉螺锥实螺圆田螺墨鱼鱿鱼章鱼蜜蜂蝗虫蝎子蜱螨马陆蜈蚣河虾蜘蛛跳蚤水蚤对虾龙虾苍蝇米象蚂蚁螃蟹疥螨海盘车海胆海参柱头虫文昌鱼七鳃鳗鲶黄鳝带鱼鳜鱼中华鲟长江鲟白鲟白鲢鲫鱼草鱼泥鳅鳗鲡蟾蜍棘腹蛙青蛙牛蛙大鲵黑斑蛙鳖眼镜蛇银环蛇壁虎蛇鳄鱼家鸽鸳鸯金腰燕孔雀斑鸠红腹锦鸡猫头鹰麻雀原鸡鹌鹑鸿雁鸳鸯大熊猫牛虎梅花鹿骆驼狼鲸水牛野兔穴兔斑马 中国猿人岩羊野驴松鼠海狮长颈鹿小熊猫 二、名词解释 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亚种品种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类器官包囊伪足裂体生殖接合生殖口器 个体发育系统发育世代交替水沟系刺丝泡刺细胞假体腔真体腔完全变态外套膜不完全变态原口动物后口动物皮肌囊不完全消化系统完全消化系统神经网梯式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异律分节同律分节外骨骼开管式循环闭管式循环单循环马氏管 不完全双循环完全双循环原肾管后肾管中肾后肾脊索脊柱鳃笼侧线鳍式鳞式齿式韦伯式器肩带腰带副呼吸器官洄游迁徙婚瘤胸廓恒温动物胎盘羊膜卵羊膜动物副膀胱尾综骨愈合荐椎开放式骨盆封闭式骨盆鸣管三重调节留鸟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对趾型双子宫单子宫无蜕膜胎盘乳腺侧线器官 咽式呼吸双重呼吸趋同进化适应辐射 三、简述题 1、概述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2、比较卵裂与一般细胞分裂的异同 3、简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4、试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5、简述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 6、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7、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8、脊索动物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9、简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10、简述哺乳动物的进步性特征。 11、概述脊椎动物的进步性特点 12、简述两侧对称体制和中胚层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的重大意义 13、试述鱼类对水生生活的适应性。 14、试述鸟类对飞翔生活的适应性 15、简述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主要过程 16、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简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17、简述物种、亚种和品种的概念,并指出其不同点。 18、简述物种的概念及命名方法。 19、简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文献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文献学 【名词解释】 1.《三体石经》 2.《穆天子传》 【老师笔记】“信史”,即可信的历史。《穆天子传》虽然影响很大,但传说的成分更多。因此,它不是信史。 【百度解释】记述周穆王事迹而带有虚构成分的传记作品。又名《周王传》﹑《周穆王游行记》,是西周的历史神话典籍之一。。作者不详。为晋咸宁五年(279)汲县民盗掘魏襄王墓所得竹书之一。共6卷。前5卷记周穆王驾八骏马西征之事﹔后1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别名《盛姬录》。后虽有人疑为伪书﹐但一般认为它是周穆王至魏襄王间的传闻记录。 西晋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县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汲冢竹书”,竹简长二尺四寸(古尺),每简四十字,用墨书写。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至今流传的《穆天子传》。由荀勖校订全书六卷。 3.善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善本的完整定义: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4.类书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简答题(4个或者5个) 1.简述DHCP的工作原理。(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1 答: (1) 发现DHCP服务器 (2)提供IP租用地址 (3)接受租约并确认 (4)确认租约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有哪些?(2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2 答: (1)成帧(2)差错控制(3)流量控制。 (4)链路管理(5) MAC传输(6)区别数据和控制信息(7)透明传输 1.CDMA的主要优缺点?(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3 答:优点 (1)具有具有抗干扰、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2)系统容量大。 (3)CDMA系统具有软容量特性。 (4)不需要复杂的频率分配。 (5)CDMA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6)具有保密性强等优点。 (7)设备简单,电路设计简单,电池利用时间也更长。 缺点: (1)占用频谱较宽。 (2)具有码分多址系统特有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 1.画出01101100的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计算题或者应用题)

1.简述IP地址的分类及每类的特点。(了解,用于计算题) 答: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比特位数的不同,IP 地址可以分为A、B、C、D、E 五大类。 A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1 字节,主机号占3 字节,第1 个比特固定是0。 B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2 字节,主机号占2 字节,前两个比特固定是10。 C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3 字节,主机号占1字节,前三个比特固定是110。 A、B、C 类地址用来分配给主机和路由器。 2.试简述PPP协议的工作过程。(张福生,背一下吧) 答: (1)建立物理连接 (2)建立数据链路 (3)用户认证阶段 (4)进入网络层配置阶段,此时用IPCP协议 (5)数据传输阶段,此时用IP协议 (6)数据传输完毕后,用户断开网络连接 (7)断开数据链路 简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张福生,背一下!) 答: 1、工作层次不同(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2、数据转发依赖的对象不同 3、路由器能够分割广播域,而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 4、路由器能够提供防火墙服务 简述PAP 协议与CHAP 协议的不同(王知非,不用怎么背,有个印象吧!) 答:PAP 和CHAP 都是用户认证协议。PAP 直接将用户名和密码发送到系统进行验证,安全性不好。CHAP 协议不直接发送用户名和密码,而是根据系统发来的Challenge 值,使用事先定义好的函数作用于Challenge 值和用户的口令,生成一个值,将这个值和用户名发送给系统。系统收到后,根据用户名查找到对应的口令,使用相同的函数对Challenge 值和查到的口令进行计算,如果结果和用户发来的值相同,那么就通过认证,否则认证失败。 简述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各自的特点。(张福生,简单了解下就可以) 答:在异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是字节。对于每个要发送的字节,它的开始都要附加一个比特,这个比特称为起始位通常为0。同时这个字节的尾部还要加上一个比特,称为停止位通常为1。接收方检测到起始位后,就启动一个时钟,这个时钟会与发送方的时钟保持同步,并开始接收比特,当收完一个字节后,接收方就等待停止位到达。检测到停止位后,接收方就停止接收数据,直到检测到下一个起始位。 在同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称为帧。一个帧可以包含多个字节,字节和字节之间没有间隙,收发双方传递的就是不间断的0、1 比特流。在每一帧的首尾会有特殊的比特组合作为标志,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开始标志不仅能够通知接收方帧已到达,它同时还能让接收方的采样速度和比特的到达速度保持一致,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同步传输速度快,效率高,不仅要求建立帧同步,在一个帧内的每一个比特也都要求同步,要求比较高。

课后习题-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八章 17世纪:巴罗克早期的声乐体裁 1.通奏低音:巴罗克时期音乐重要特征,织体是一个严格的低声部和一个华丽的高声部加上不太突出的和声,记谱法由记写下来的高声部和带有数字标记的低声部构成。 第九章巴罗克时期的器乐 1.托卡塔:16世纪建立起来的键盘乐器最古老体裁之一,主要特点一是富于技巧性,二是即兴创作和演奏,一般由多段组成,在模仿对位和自由即兴的织体之间交替。 2.赋格曲:一种三或四声部的复调作品,是巴罗克时期一种重要器乐体裁。 5.大协奏曲:巴罗克时期的协奏曲形式之一,用一个独奏者的小组和一个较大的乐队相抗衡,乐队通常由弦乐器组成。 第十章巴罗克晚期的大师 3.《弥赛亚》:巴罗克晚期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英语清唱剧,以《圣经》和英国祈祷书的诗篇为基础,用三大部分分别叙述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 5.《赋格的艺术》:巴罗克晚期作曲家巴赫的器乐作品,是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创作的一系列赋格曲,作品中囊括了对位法的各种技巧。

第十二章海顿与莫扎特 2.双呈示部:乐章中使用两个呈示部的曲式形式,一个由乐队演奏,主题和副题始终保持在主调上,另一个由独奏乐器演奏,副题转入属调。 3.《伦敦交响曲》:18世纪90年代由海顿创作,共12首,是海顿交响乐创作的顶峰。 5.《魔笛》: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德语歌剧,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也是第一部伟大的德语歌剧。 第十三章贝多芬 1.《第三交响曲》(英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中期代表作,是一首革命性作品,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有关。 2.《费德里奥》: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唯一的歌剧作品,其脚本根据一部拯救歌剧改编,贝多芬先后为其写了四个不同的序曲。 3.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区的海利根施塔特写下的著名遗嘱,描述了耳聋带来的痛苦和孤独。 4.《欢乐颂》:德国诗人席勒的诗歌,同时也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的歌词。 第十四章浪漫主义:最典型的七位作曲家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2.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3.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5.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6.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7.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8.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9.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0.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 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1.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 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2.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3.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4.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15.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16.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17.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 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18.解颅——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 19.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 情危重。 20.染苔——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 临床意义。 21.镜面舌——全舌之苔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多因胃气匮乏,胃阴枯涸。 22.有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似从舌体长出来的。 23.呃逆——有气上逆于咽喉而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冲激声音,声短而频, 由胃气上逆所致。 24.六阳脉——凡两手寸关尺六脉常洪大等同,而无病象者。 25.相兼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脉相兼组合而成的脉象,又称复合脉。 26.脉症顺逆——临床上以脉与症相应或不相应,以辨别疾病之顺逆。 27.举按寻——是切脉的指力轻重,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 委曲求之曰寻。 28.症——疾病所反映的单个症状、体征,是机体病变的客观表现。 29.病——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规律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0.证——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1.辨证——在中医诊断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四诊资料,辨别疾病证的过程。 32.里邪出表——先有里证,继而汗出,或疹 透露,是病邪由里达表的现象。 33.热证——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致使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 热特点的证候。 34.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既有寒证,又有热证表现的证候。

中南大学隧道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隧道按使用功能分类时有哪些 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 交通山岭隧道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功能:既可使线路顺直,避免许多无谓的展线,缩短线路,又可以减小坡度,使运营条件得以改善,从而提高牵引定数,多拉快跑。 特点1、克服高程障碍2、裁弯取直(缩短线路) 3、避开不良地质地段4、避开其她重要建筑或工程等 第一章 【克服地形条件带来的高程障碍:绕行方案 路堑 隧道 【山岭隧道:越岭隧道 河谷傍山隧道 【地质条件选隧道位置:1、地质构造2、岩体强度3、水文地质条件4、不良地质 【隧道工程勘察的基本内容就是什么?地质调查后应提供的主要资料有哪些?基本内容:(1)隧道工程调查;(2)隧道线路确定;(3)洞口位置选择 提供资料:概述;地形地质说明;应交付的图文(线路地形图、洞口附近地形图、地质平面图、地质纵断面图、洞口附近地质纵断面图及洞口附近地质横断面图若干、说明书) 【越岭隧道选择位置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什么? (1)垭口位置的选定:从地形上考虑,隧道宜选在山体比较狭隘的鞍部即垭口附近的底部通过,因为垭口处的山体相对较薄,隧道的穿越长度较短,有利于降低工程投资,但地质条件对垭口位置影响也较大,应优先选择地质相对较好的垭口。(2)隧道高程的确定:综合考虑工程造价与运营效率等要素对隧道进行比选,给出最佳方案。 【选择洞口位置时应遵循的原则就是什么?其工程意义就是什么? 原则:早进晚出。 工程意义:在决定洞口位置时,为了施工及运营的安全,宁可早一点进洞,晚一点出洞,虽然使隧道长了些,但却较安全可靠。应把握好合理的边、仰坡的坡率、与刷坡高度的衡量尺度,科学合理的选择洞口位置。 【能否解释隧道纵坡的形式、适用条件及限制坡度? 纵坡的形式:单坡与人字坡。适用条件:(1)单坡。多用于线路的紧坡地段或就是展线的地区及河谷隧道中,可以争取高程。(2)人字坡。多用于越岭隧道、大长隧道,尤其就是越岭隧道。 第二章 【隧道净空: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 【隧道建筑限界:为了保证隧道内各种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规定在一定宽度与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范围 【曲线隧道加宽的原因就是什么?如何加宽? 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由于车体内倾与平移,使得所需横断面积有所增加,为了保证列车在曲线隧道中安全通过,隧道中曲线段的净空必须加大,铁路曲线隧道的净空加宽值就是由以下的需要来决定。 ①车辆通过曲线时,转向架中心点沿线运行,而车辆就是刚性体,其矩形形状这就使得车厢两端产生向曲线外侧的偏移。车厢中间部分则向曲线侧偏移。 ②由于曲线上存在外轨超高,导致车辆向曲线内侧倾斜,使车辆限界的各个控制点在水平向上向内移动了一个距离因此,曲线隧道净空的加宽值由三部分--外内内,,d d d 21组成。 【隧道衬砌有哪些类型?各自的适用条件就是什么? 1)整体式混凝土衬砌:就是指就地灌注混凝土衬砌,也称模筑混凝土衬砌。其工艺流程为,先立模,再灌注,然后养生、最后拆模。模筑衬砌的特点就是:对地层条件的适应性较强,易于按需要成型,整体性好,抗渗性强,并适用于多种施工条件,如可用木模板、钢模板或衬砌台车等。

名词解释题

第1章名词解释 1、软件开发工具: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第三代语言)的基础上,为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从规划、分析、设计、测试、成文和管理各阶段,对软件开发者提供各种不同程度帮助(支持)的一类广泛的软件。 2、第一代语言:即机器语言,是用0、1组成的二进制字符串书写的程序,用纸带等光电设备或通过控制台上的扳键送入机器,得以存储和执行。 3、第四代语言(4GL):第四代语言的原意是非过程化的程序设计语言。针对以处理过程为中心的第三代语言,它希望通过某些标准处理过程的自动生成,使用户可以只要求做什么,而把具体的执行步骤的安排交给软件自动处理。 4、CASE工具:CASE工具指“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或“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它的基本思想与软件开发工具完全一致,即应用计算机自身处理信息的巨大能力,帮助人们开发复杂的软件或应用系统。 5、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得”原则力图实现编程工作的可视化,即随时可以看到结果,程序的调整与后果的调整同步进行。 6、需求分析:从用户提出的初始要求出发,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抽象出应用领域中实际的信息需求,设计出在计算机系统内外的、合理的信息流程,并规定软件的功能与性能要求,最后形成严格的、明确的、可供实际开发使用的“软件功能说明书”,这个阶段称为需求分析。 7、总体设计:根据软件功能说明书的要求,完成软件的总体设计,包括整个软件的结构设计、公用数据库文件或数据库的设计、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及信息交换的标准等。 8、结构设计:所谓结构设计是把软件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指定每个模块的功能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9、模块测试:根据整体设计时制定的各个模块的设计任务书,对程序员完成的模块进行验收,看它们是否实现了所要求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10、总体测试:每个模块都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后,还要测试整个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另外还要检查完成的软件与编写的文档是否一致,这个工作成为总体测试。 11、设计工具:设计工具是最具体的,它是指在实现阶段对人们提供帮助的工具,是最直接帮助人们编写与调试软件的工具。 12、分析工具:分析工具主要指用于支持需求分析的工具。它帮助人们认识与表述信息需求和信息流程,从逻辑上明确软件功能与要求。 13、计划工具:计划工具从宏观角度看待软件开发,它不仅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帮助人们组织与实施项目,而且把有关进度、资源、质量、验收情况等信息管理起来,同时考虑到了项目的反复循环、版本更新,实现了“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与共享,为信息和软件重用创造了条件。 14、工具的可靠程度:软件开发工具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即在各种各样的干扰下仍能保持正常工作,而不致丢失或弄错信息。 第2章名词解释 1、软件危机:指随着软件功能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高,引出一系列问题:软件产品交付拖延、错误多、不可靠、费用增大、不能适应应用变化等,因此怀疑大型软件的复杂性是否超越了人的处理能力。 2、水波效应:因修改程序带来的连带影响。当人们修改程序的某一处时,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修改对相关部分带来的影响,结果出现了新的错误。 3、黑箱检验:输入一些信息,通过观察是否能得出预期输出来判断软件是否正确的一种软件测试方法。黑箱检验只能证明程序有错,而不能证明程序没错。 4、模块的凝聚性:模块的功能在逻辑上尽可能的单一化、明确化,最好做到模块与任务的一一对应,即每个模块完成一个任务,反之每一项任务仅由一个模块来完成。这也称为模块的凝聚性。 5、模块间的耦合(耦合性):模块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称为耦合。 6、模块间逻辑耦合:如果模块间传递的是控制信号,则称模块间具有逻辑耦合。 7、(对象的)封装性:把对象的静态属性和相关操作作为一个整体,对外不必公开这些属性与操作。 8、(对象的)遗传性: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包括静态属性和动态操作,自然地成为其子类的性质,不必加以重复说明或规定。 9、即插即用程序设计:即插即用程序设计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制造硬件的思路来生产软件。一部分人专门生产软件组件,一部分人设计整个软件结构,并且把软件组件插入这个结构,以便迅速完成大型软件的研制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答案

1.公司战略 又称总体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2.战略群体 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 3.企业使命 是指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4.战略联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5.重点集中战略 称为聚焦战略,是指企业或事业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的一种战略 6、新兴行业 是指由于技术创新的结果,或新的消费需要的推动,或其他经济、技术因素的变化使某种新产品或新的服务成为一种现实的发展机会,从而新形成或重新形成一个行业 7. 进入壁垒 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8. 企业愿景 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的一种高度概括。 是一个企业的领导用以统一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的有力武器。它由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未来的展望两部分所组成 9. 生产战略 是企业在生产的成本、质量、流程等方面建立和发展相对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规定企业生产制造和采购部门的工作方向,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服务。 10. 相关多元化 又称为同心多元化,是指虽然企业发展的业务具有新的特征,但它与企业的现有业务具有战略上的适应性,它们在技术、工艺、销售渠道、产品等方面具有共同

的或是相近的特点。 11. 成本领先战略 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13、战略控制 是指将预定的战略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比较,检测偏差程度,评价其是否符合与其目标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借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动态调节过程。14.退出壁垒 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时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15.财务战略财务战略 就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 16.不相关多元化 又称为集团多元化,即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行业的业务,或者在其他行业投资,把业务领域拓展到其它行业中去,新产品、新业务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技术、市场毫无关系 17.差异化战略 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 18. 差异化战略 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 19.规模经济 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20.战略群体 战略群体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21.市场渗透

名词解释及简答

1、劳动生产率: 答:制造单件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2、常值系统误差: 答: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称为。 3、强迫振动: 答:在外界周期性干扰力的作用下,工艺系统被迫产生的振动。 4、表面残余应力: 答:切削过程中金属材料的表层组织发生形状变化和组织变化时,在表层金属与基体材料交界处将会产生相互平衡的弹性力,该应力就是表面残余应力。 5、安装: 答:对工件进行定位、夹紧的过程。 6、欠定位: 答: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的定位。 7、装配尺寸链: 答:产品或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封闭的尺寸系统。 8、柔性制造系统(FMS): 答:是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机械生产方式的、由计算机控制的、以数控机床设备为基础和以物料存储系统连成的自动加工系统。 9、光整加工: 答:是用于精密零件上公差等级IT5以上或表面粗糙度低于Ra0.5um的加工表面的加工。 10、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 11、工序 答: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或一台机床上,对同一个或几个零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12、生产过程 答: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所有劳动过程。 13、原理误差 答:加工中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近似的刀具轮廓和近似的加工方法而产生的原始误差。 14、工艺能力系数 答:C P=T/6σT为工件公差6σ为一批工件尺寸分散范围 15、定位 答:使工件在机床中占有正确的位置。 16、时间定额: 答: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制订出来的完成单件产品或某项工作(如一个工序)所必须消耗的时间。 18、完全互换法: 答:就是在机器的装配中,每个待装配的零件不经挑选、修配和调整就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一种装配方法。 19、过定位: 答:夹具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工件上的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的现象。

隧道工程习题 原题附答案绝对极品

第1章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隧道选址与线路选线有什么关系? 2.确定洞口位置的原则是什么?请解释其工程含义。 3.在按地质条件选择隧道位置时,所需要的地质资料有哪些?如何考虑地形条件对隧道位置的影响? 第2章隧道主体建筑结构 1.某新建铁路非电化曲线隧道,已知圆曲线半径R=1200m,缓和曲线长l=50m,远期行车速度V=160km/h,隧道里程为:进口DK150+310;出口DK150+810;ZH点DK150+320;YH点DK151+000。 试求:各段加宽值与隧道中线偏移值。要求按教材P32图2-7所示,表示清楚,并注明不同加宽的分段里程。( 注:超高值以取整,最大采用15cm;加宽值取为10cm的整数倍;偏移值取至小数点后2位) 2. 为什么说台阶式洞门能降低边仰坡开挖高度? 第3章隧道附属建筑 1.什么是避车洞?避车洞的设置间距是多少?在布置避车洞时应该避开哪些地方? 2.营运隧道的通风方式有哪些?什么是风流中性点?它与通风方式的关系怎样? 3.为什么公路隧道要设置不同的照明亮度段?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第4章隧道围岩分类与围岩压力 1.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围岩分级主要考虑什么因素?围岩分级的基本要素是哪几种?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已知某隧道所处围岩节理发育,Rb=26MPa,试问这是属于哪一级围岩? 2. 某隧道内空净宽,净高8m,Ⅳ级围岩。已知:围岩容重γ=20KN/m3,围岩似摩擦角φ=530,摩擦角θ=300,试求埋深为3m、7m,15m处的围岩压力。 第5章隧道衬砌结构计算

1.已知作用在衬砌基底面上的轴力N=870KN,弯矩M=墙底厚度h=,围岩抗力系数为 150MPa/m。试求墙底中心的下沉量及墙底发生的转角。 2. 什么情况下将围岩抗力弹簧径向设置?试推导径向设置的围岩抗力单元刚度矩阵。(注:抗力方向以挤压围岩为正) 3.一对称等厚平拱,衬砌厚度为50 cm,已知内力如图示,墙底抗力系数Kd=350 MPa/m,请求出墙底中心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以及墙底截面转角(注:图中1、2、3为截面编号)。 第6章隧道施工方法 1.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影响台阶长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是如何稳定开挖工作面的? 2.在隧道分部开挖施工中,这些术语指的是开挖的哪些部位?落底、拉中槽、导坑、挖马口。 3.指出错误,并改正之: 某隧道位于软弱破碎地层中,采用长台阶法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现洞室周边位移加速度等于零,因而断定围岩变形已经稳定。 4.指出错误,并改正之: 新奥法施工时,隧道开挖后,为了调动围岩的承载能力,不宜立即喷射混凝土,而应经量测后,再施喷。为了隧道的稳定,复合式衬砌应在锚喷支护完毕后立即修筑内层模筑混凝土衬砌。 第7章隧道钻爆施工作业 1.请解释“临时支护”、“初期支护”与“永久支护”的含义,并各举一例说明之。 2.某隧道的导坑,尺寸为×,Ⅴ级围岩,岩石等级为坚石f=8,采用斜眼掏槽,2号岩石硝铵炸药,药卷直径32mm,装药系数可取为。试问: ⑴炸药用量;⑵炮眼深度;⑶炮眼数量。 第8章隧道施工的辅助坑道及辅助作业 1.隧道施工的辅助作业有哪些?

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全篇按《风》、《雅》、《颂》三类编辑。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2.《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增入《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4.《红楼梦》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红楼梦》对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的腐朽等社会现实及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5.《呐喊》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首次出版。收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期间的作品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

金融学名词解释题和简答论述题

金融学名词解释题和简 答论述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金融学名词解释题和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一级市场:又称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是发行金融工具融通资金的市场。 2.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市场也称证券流通市场、二级市场、次级市场,是指对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买卖、转让和流通的市场。 3.同业拆借: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金融通过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也可称之为是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的短期融资活动。 4.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护政策目标。 5.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是由另一种证券(股票、债券、货币或者商品)构成或衍生而来的交易。 6.远期:远期合约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 7.期货:期货合约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日期按约定价格和数量交割某种金融资产的标准化协议。

8.期权:即选择权,是在未来某一时间行使,故称为“期权”。金融期权合约指期权的购买者在规定时间或规定期限内按约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的合约。 9.互换:互换合约是指双方或多方根据事先达成的条件在未来交换现金流的协议。 10.贴现:贴现是指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已承兑汇票以贴付利息为代价转让给银行的行为。 11.回购:回购,又称补偿贸易,是证券的卖方在出售证券时向证券的买方承诺在指定日期以约定价格再购回证券的协议。 1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1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一种“事前”的管理,即属于投资决策的环节。 14.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补充: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又包括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专指后一类,属狭义表外业务。) 15.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16.金融基础设施:狭义的金融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支付清算体系;广义的金融基础设施还包括确保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法律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