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后16例患者第1、2跖骨间角的改变及随访评分
Silver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畸形25例临床疗效观察

Silver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畸形25例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4-05T10:03:56.6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作者:于继洋邵泽丹吴俊生孙旭东于超超[导读] 丹东市人民医院骨科该手术治疗拇外翻,疗效满意。
丹东市人民医院骨科辽宁省丹东市 118000摘要:目的:探讨Silver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采用Silver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畸形25例30足。
采用硬膜外麻醉,Silver手术包括:第一跖趾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包括拇收肌切断,切开跖趾关节外侧关节囊),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切除,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关节囊紧缩缝合。
第一跖骨近端“>”形截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骨折间隙植骨。
术后石膏托固定3周。
结果:本组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5年,平均3年2个月,根据温建民等评价标准,其中优20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该手术治疗拇外翻,疗效满意。
关键词:拇外翻;手术治疗拇外翻是常见的足部疾病,被推荐用于拇外翻治疗的手术有130多种【1】,对于重度拇外翻(第1、2跖骨间角大于16度),笔者通过Silver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术治疗25例(30足),术后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5例(30足),均为女性,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0岁。
术前根据足负重正位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HVA)26°~40°,平均33°,第1、2跖间角(IMA)20°~24°,平均22°。
25例患者无扁平足、足外伤手术史、无类风湿病史。
1.2手术方法病人硬膜外麻醉,平卧,大腿近端上止血带备用。
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单。
于第一趾蹼间纵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第一跖趾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外侧关节囊,切断近节趾骨基底部踇内收肌腱,松解腓侧籽骨部的踇内收肌腱,松解跖横深韧带,检查踇趾可轻松内翻。
第1跖趾关节融合结合Weil截骨或关节成形术治疗重度拇外翻

第1跖趾关节融合结合Weil截骨或关节成形术治疗重度拇外翻曾林如;汤样华;徐灿达;辛大伟;岳振双【摘要】目的:探讨第1跖趾关节融合结合Weil截骨或关节成形术治疗重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2例重度拇外翻畸形患者(14足)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结合Weil截骨或关节成形术治疗。
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44个月。
术后患足外形均得到良好改善,13足拇外翻疼痛及跖痛消失,第2~5跖骨头下顽固性角化症、硬性胼底消失;1足出现第5跖骨外侧转移性跖痛,经垫前足减压垫缓解。
术后患者跖趾关节有不同程度僵硬,经主、被动关节锻炼后,足趾活动度均有改善,未影响日常活动,患者步态及穿鞋要求均获得明显改善。
末次随访时,患足AOFAS评分85.48分±2.97分,VAS评分2.41分±0.47分,HVA 14.93°±5.35°,IMA 9.68°±1.87°,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
结论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结合Weil截骨或关节成形术治疗重度拇外翻畸形,能明显改善前足外形,缓解前足行走疼痛,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the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fusion combined with Weil′s osteotomy or arthroplasty to treat severe pollex valgus. Methods A total of 14 feet in 12 patients with severe pollex valgus of anterior foot were performed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fusion combined with Weil′s osteotomy or arthroplas-ty.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44 months. After operation, feet of patients were well improved, pain and pedionalgia of 13 feet with pollex valgus disappeared completely, refractory keratosis and rigid callus below 2~5 caput ossis metatarsalis disappeared. One foot had mestatic pedionalgia on lateral side of fifthmetatarsus, which was relieved by decompressing pad under anterior foo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s were rigid to varied degrees after operation. Ranges of motion for toes were improved after active and passive exercises of joints, daily activities were not affected, patient gait and shoe demand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operation. At the last follow-up, AOFAS score (85. 48 ± 2. 97) points, VAS (2. 41 ± 0. 47) points, HVA 14. 93° ± 5. 35° and IMA 9. 68° ± 1. 87°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P<0. 01). Conclusions The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fusion com-bined with Weil′s osteotomy or arthroplast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appearance of anterior foot, alleviate walking pain of anterior foot, improve functions of limbs and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6(019)004【总页数】2页(P451-452)【关键词】拇外翻;第1跖趾关节;关节融合术;Weil截骨【作者】曾林如;汤样华;徐灿达;辛大伟;岳振双【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萧山区中医院足踝外科,浙江杭州31120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萧山区中医院足踝外科,浙江杭州31120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萧山区中医院足踝外科,浙江杭州31120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萧山区中医院足踝外科,浙江杭州31120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萧山区中医院足踝外科,浙江杭州31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2.6;R687.32010年6月~2015年1月,我科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结合Weil截骨或关节成形术治疗12例重度拇外翻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MRI评价拇外翻畸形:拇趾跖趾关节结构及位置的改变

MRI评价拇外翻畸形:拇趾跖趾关节结构及位置的改变郭娟;钱丽霞;王晓东【摘要】背景:目前诊断拇外翻主要依靠临床查体及通过足部X射线正位片,评价第1跖骨与趾骨及第1,2跖骨的位置结构改变,而对于评价并发的骨质内部、跖趾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病变存在局限性,MRI不仅可以显示结构改变,还可以显示其他并发改变.目的:分析MRI在拇外翻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行足部MRI检查的患者187例,通过X射线正位片测量拇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角,诊断为拇外翻畸形的患者共57例60足,分析足趾位置结构改变和骨质、关节囊及软组织并发改变MRI表现.所有患者对检查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拇外翻MRI与负重位、非负重位正位片拇外翻角测量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MRI较负重位X射线正位片第1,2跖骨间角测量值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MRI不仅可以显示拇外翻畸形第1跖趾关节结构及位置的改变,其骨质、关节囊及邻近软组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③40%(24/60)的患者存在第一跖骨或趾骨关节面下骨髓水肿及囊变,28%(17/60)的患者存在拇囊炎,30%(18/60)的患者存在第1跖趾关节腔积液,12足同时存在2种或3种骨及软组织并发改变;④提示MRI不仅可以显示拇外翻畸形拇趾跖趾关节结构及位置的改变,还可较好评价拇外翻骨质、关节腔、软组织病变及程度,能够更加全面的评价拇外翻严重程度.【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9(023)024【总页数】5页(P3857-3861)【关键词】足;拇外翻;畸形;MRI;X射线;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角;关节囊【作者】郭娟;钱丽霞;王晓东【作者单位】山西大医院磁共振室,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山西大医院磁共振室,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太原市中心医院骨科,山西省太原市 0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90 引言 Introduction拇外翻指拇趾向外倾斜、第一跖骨向内侧倾斜,常伴拇囊炎和第一跖骨头内侧疼痛,是足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
微创第1跖骨截骨矫形术治疗

微创第1跖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外翻马丁;佘江;朱彦东;张银刚【期刊名称】《中医正骨》【年(卷),期】2018(30)1【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第1跖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外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微创第1跖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外翻患者273例,男16例、女257例;年龄21~73岁,中位数53岁;左足76例,右足92例,双足105例。
术中采用棒状磨头磨钻系统微创磨削掉骨赘及囊并行第1跖骨截骨。
记录手术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足疼痛情况,测量外翻角及第1、第2跖骨间角,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足功能;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手术时间(15±3)min。
27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
术后8周,截骨端均愈合。
术后6个月时,患足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2.5±0.5)分,(8.6±0.9)分,t=-103.892,P=0.003],外翻角及跖骨间角减小[15.4°±1.9°,30.7°±1.3°,t=-79.014,P=0.001;8.4°±2.3°,17.9°±1.6°,t=-98.226,P=0.005],AOFAS足功能评分增加[(83.1±10.8)分,(35.0±9.4)分,t=115.439,P=0.001]。
术后并发趾内侧皮神经损伤趾麻木9例,经电脉冲理疗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时症状消失;并发趾跖趾关节僵硬6例,经加强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并发外翻角增大3例,术后9°~11°,术后6个月时增加到16°~22°,患者无不适,未行特殊处理。
第一跖趾关节闭合脱位并第二跖骨骨折1例报告

第一跖趾关节闭合脱位并第二跖骨骨折1例报告
王仁和;刘海波;于静伟;张雷鸣;范立军;冯锁利
【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007)003
【摘要】患者。
男,48岁,已婚,工人,囚右足车撞伤肿痛活动受1h于2005年10月31日入院。
该患者于1h前行走时被后面行驶的摩托车撞倒,挫伤右足趾致右拇趾畸形,疼痂逐渐肿胀,话动受限。
经拍片以“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脱位,右第二跖骨骨折”收入院。
入院后经查,见右足跖趾关:竹背仲约60度位畸形,弹性固定,活动受限。
X线片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远端向背侧成角移位,
【总页数】1页(P124)
【作者】王仁和;刘海波;于静伟;张雷鸣;范立军;冯锁利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油田总医院骨二科,138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7
【相关文献】
1.第一跖趾关节脱位特殊类型1例 [J], 许守祥
2.第一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二至五跖趾关节成形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疗效观察[J], 及松洁;黄野;唐竞;杜辉;邵宏翊;姜旭;周一新
3.小儿跖跗关节脱位并楔骨、跖骨骨折的闭合穿针治疗 [J], 林治建;毕卫伟;马树杭
4.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第一跖趾关节病变——介绍一种国产人工跖趾关节 [J],
吕厚山
5.难复性跖趾关节脱位1例报告 [J], 王浩;危杰;荣国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Ⅰ期融合术对伴第一跖跗关节脱位lisfranc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

Ⅰ期融合术对伴第一跖跗关节脱位Lisfranc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郑树恒【摘要】目的研究Ⅰ期融合术对伴第一跖跗关节脱位Lisfranc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伴第一跖跗关节脱位Lisfranc损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行Ⅰ期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随访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术后2h、3d及出院前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调查表(Short Form-36,SF-36)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4.55%)比对照组(20.4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Ⅰ期融合术治疗伴第一跖跗关节脱位Lisfranc损伤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第一跖跗关节脱位;Lisfranc损伤;Ⅰ期融合术;疼痛程度;生活质量【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Ⅰ-stage fusion on pain degre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Lisfranc injury patients with first tarsometatarsal joint dislocation.Methods88Lisfranc injury patients with first tarsometatarsal joint dislocation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December2017to July2018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who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 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with44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Ⅰ-stage fu-sion.The postoperative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after follow-up for6month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surgery for2h and3d and before discharge,the scores of VAS(visual analogue scale)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difference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0.05);After surgery,the scores of SF-36sca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difference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4.55%)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0.45%),with difference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0.05).ConclusionⅠ-stage 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sfranc injury patients with first tarsometatarsal joint dislocat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ostop-erative pain,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increase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First tarsometatarsal joint dislocation;Lisfranc injury;Ⅰ-stage fusion;Pain degree;quality of lifeLisfranc损伤又称足部跖跗损伤,该部位损伤极少见,只占全身骨折的0.2%左右,每年的发病人群也较少,但近来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可能与交通技术逐渐发达和车祸发生率提高有关系[1]。
第一跖楔关节截骨融合术治疗拇外翻

第一跖楔关节截骨融合术治疗拇外翻(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此种疾病的治疗受到多种临床因素影响,由于临床上遇到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还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作为通用方法使用.所以目前大约有250余种手术治疗方法。
我院自2008-2010年对12例16足中重度拇外翻患者采用拇囊切除、周围软组织松解、第一跖楔关节截骨融合方法治疗,并且经过3月-2.5年随访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60岁,平均46岁。
全部合并有拇囊炎、局部疼痛;Ⅱ、Ⅲ跖骨头下胼胝体形成,其中扁平足6例。
术前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为20~36°,平均约27.4°;第1、Ⅱ跖骨间角(FMA)12~17°,平均15.1°。
1.2手术方法拇囊切除、周围软组织松解:先于拇趾的跖趾关节的内侧做一弧凸向上的弧形切口,长约4cm左右,沿皮下组织向下游离,显露内侧跖趾关节囊及深筋膜,将关节囊及深筋膜做一纵向弧形切口、舌状瓣,暴露出跖骨头内侧骨赘,自跖骨头下方沟状凹陷处逆行用骨刀切除骨赘;再取关节外侧约2cm小切口,于近节趾骨基底切断拇收肌腱止点,外侧关节囊松解。
截骨:于第一跖骨近端跖楔关节处内侧,取长约3cm 左右纵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自骨膜下第一跖骨基底及跖楔关节游离,用小骨刀将第一跖骨基底部软骨切除,由内上向外下少量楔形截骨,再将第一楔骨关节面截除,截骨后使第一、二跖骨几近平行。
同时注意保持第一跖骨及楔骨截骨面对合良好,尤其注意外侧接触满意。
两枚螺钉交叉固定可靠。
通过第一跖楔关节处截骨、旋转、融合,矫正跖骨前端内翻、旋前畸形,减小跖楔角,缩短第1、2跖骨头部间距,纠正第1跖骨内翻,拇外翻随之矫正。
1.3疗效判定标准:优:足部疼痛消失,可自由行走,X线片评价拇外翻≤10°,第一跖骨内翻≤5°,第一跖骨头骨赘消失。
McBride手术联合第1、2跖骨近端截骨治疗拇外翻

McBride手术联合第1、2跖骨近端截骨治疗拇外翻谭晓毅;杜远立;陈波;李宁;王万宏;梁杰;李云【摘要】目的探讨McBride手术联合第1、2跖骨近端截骨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在McBride手术基础上,行第1跖骨近端的楔形外翻截骨和第2跖骨近端截骨,第1跖骨截骨处行微型钢板内固定,第2跖骨截骨处不做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周后即开始逐渐负重功能锻炼.结果 26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40足中优28足,良10足,差2足,优良率95%.与术前比较,拇外翻角平均矫正16.3°±2.2°,第1、2跖骨间夹角平均矫正4.2°±1.8°.无截骨处愈合不良、拇内翻、感染.结论 McBride手术重建了足拇指的软组织力量平衡,第1、2跖骨截骨改善了第1跖骨的正常负重、缓解了第2跖骨头的压力,恢复足横弓,是治疗拇外翻的较好术式.【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0(013)001【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拇外翻;跖骨;截骨术【作者】谭晓毅;杜远立;陈波;李宁;王万宏;梁杰;李云【作者单位】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宜昌,443000;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宜昌,443000;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宜昌,443000;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宜昌,443000;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宜昌,443000;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宜昌,443000;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宜昌,4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2.6;R687.3临床确诊的拇外翻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众多,但没有一种固定的术式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而常需要联合几种术式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02年4月~2007年6月,我科在McBride手术的基础上联合行第1、2跖骨近端截骨治疗拇外翻26例40足,取得了满意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a et( e hd r e t ohl ga a hoe sAl aetw r f a , i e vrg ae 5. 7 2 ya 2 t n 1 f t a sm ta p a nel r r s . lptns e m l wt t e e g ( 0 . ) er p i s 6e ) f t a s i a t d i i ee e hh a a 9 +5 s
wi h u g r . n l so I t t es re Co cu in: MA sr d c d atrtefrtme aa o h ln e lat rd ss Pain swh a es v r MA h y i e u e e h s t ts p aa g a rh o e i. t t o h v e ee I f i e d o e d a dto a u g r o h au rtmeaa s u n h rh o e i rc d r . tt eI on tn e d i n ls re frte v r sf s ttra d r gt ea rd ssp o e u e Bu h MA yn ta mal i y i l i t ma o ss l a oma n . rt tts p aa g a rh o e i c a g steI san r lo e Fis meaao h ln e latr d ss h n e MA inf a ty b t o sn t e u ei t oma MA. h sg ic nl, u e o d c t oan r l I i d r
趾 关节 融 合术 后 12跖 间角变 化 趋势 和 特点 。 、 1资料 与 方法 11一般 资料 .
术[1 期 以来 , 1 1。长 -  ̄ 第 跖趾 关节融合 术被 证 明是一种 可靠 而有 效的手术 方式 。第一跖趾 关节融 合术 的手术方 式有 多种 , 各种 融合方法 的融合 率均较 高 , 文献 报道可达 7 %~ O q ̄。 7 l Od 第 1跖 趾 关 节 融 合术 后 , 者前 足 功能 改 善 , 是 对 结 患 但
【 关键 词】第 1跖趾 关节 融合 术 ; 1 2跖 骨 间 角 ; 第 、 手术 治 疗
【 中图分 类 号】 8 R6 4
【 献 标识 码】B 文
【 文章 编 号】1 7 — 2 0(0 2) 1 a) 1 9 0 6 37 1 2 1 0 ( 一 4— 3
Re iw f t e r s l n n e me a a s la g e c a g n fe r tm e a a v e o h e u t a d i t r t t r a n l h n i g a tr f s t t - s i
od Th a olw— p p ro s2 . mo t s l . eme n fl o u e d wa 31 i nh .Me s rme t n ld d te I a u e nsi cu e h MA fte p e p rtv ,8 we k ot o e o r o eaie e sp s— p r h
s p aa g a on rh o ei i 6p t n o h ln e l ita tr d s 1 ai t j sn es
S UN h o C a ,WANG h,Z Z i HANG Ja h n im o g
D p r n o ot n ke S rey e ig T n rn Hopt fitd o C pt dcl U iest ej g e at t f F o me a d An l ugr,B in o ge si l Afl e t a i Meia nvri ,B in j a ia l a y i
22 1 第 卷 1 0年 月 9第 期 1
・医护 论 坛 ・
第一跖 趾关节 融合 术后 1 例 患者 6 第 12跖骨 问角 的改变及 随访评分 、
孙 超, 智, 王 张建 中
首 都 医科 大学 附属 北 京 同仁 医 院足踝 外 科 . 京 1 0 3 北 0 70 [ 要】 摘 目的 : 随访 并研 究第 1跖趾 关 节融 合术 后 第 1 2跖 骨 间角 (MA) 的变化 。方 法 : 、 I 角 行第 1跖趾 关 节融 合术 患 者
节炎 和痛 风性 关节 炎等 。第 1跖趾 关节 融合 术还 作 为其 他第
1 趾关节 手术失败 后 的一 种补救手 术 ,如严重拇 外 翻和拇外 跖 翻术后 并发 的拇 内翻 . 此外也作 为跖趾 关节 置换失 败 的补 救手
患 者 中单 纯 行 第 1 趾 关 节 融 合 术 的 患 者 ,以 了解 第 1 跖 跖
构 的变 化 缺少 分 析 。 分患 者 在术 前伴 有第 1 2跖 骨 间夹 角 部 、
关节骨 性关节炎 及类风 湿性关节 炎的手术 方式之一 。 1 第 跖趾
关节融 合术 最早 由 B oa在 1 5 rc 8 2年报道 。手 术适应 证有 拇僵 直症 、 1 第 跖趾 关节 骨性关 节炎 , 拇跖趾 关节创 伤 、 类风湿 性关
a v dae 1 ots f u e n lw u . eut T e M a 3 84 1 bf e u e . ek t - te n t 2m n r r i f a fl - p R sl : h Aw s1. - . ) e r sr r 8w esa r f i a f r h o s gy n l oo i s I r 3+ 2 。 o gy l e a t r r t vrg I a (21+ . ) w i a os tt i icne(> . )I t nloo — p w i e s gy h ae e MAw s 1. 3 5 , h hhdn ascs n ac | 0 5.n h f a f l u , h h ru e , e a 3 6。 c t ii g f i P 0 ei lw c w s e o d1 nh tr ugr,h vrg MA w ss nf a t e u e o (.8 1 eaea eI a i icnl rd cdt 98 - . ) P O0 )T emenA b f a s y gi y +9
F Ssoe i n l olw u a 7 .3 1 .5 crs w i m rvd s nf a t ( < .5. l p t nsw r ai e A cr n f a fl — p w s(41  ̄ 09 )soe, hc i po e i icnl 尸 00 ) A l ai t eest f d i o h gi y e s i
l 2例 , 患足 l 6例 , 为女 性 。 均年 龄 ( 9 ± .2 岁 , 均 随访 2 . 个 月 。对 比患者术 前 、 后 8周负 重后 以及 1个 均 平 5 . 75 ) 平 0 31 术 2 月 之 后最 后 1次随访 的足 正侧 位 I MA角 度变 化 。 后对 患 者进 行 美 国足踝 矫 形协 会 的足 踝评 分 ( F 最 AO AS评分 ) 和手 术 满 意度 调 查 。 结果 : 术前 平 均 I 角为 ( 33 _ .1 o术 后 8周 时平 均 I MA 1 .8 42 , + MA角 为 ( 21 e .5 o 两 者 比较 差 异无 1 .3 36 ,
月, 最长 达 4 0个月 。平 均 随访 时 间为 2 . 个 月 。 31
对术 后 3组 的 I 测量 值 进行 对 比分 析 。得 到 组 间均 MA 数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43 5,= .1 ) . P O0 9 。表 明术 后 I 4 MA较
术前 减 少 明显 , 均减 少 为 35 。 平 .0 。 进 一 步通 过 法 进 行两 两 比较 , 结果 发 现 , 术 前 与 最 后 仅 随访 时进 行 比较 差 异具 有 统计 学 意义 ( = .0 < .5 。 前 P O0 6 00 ) 术 与 术后 8周 时 比较 , 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 ( = .0 > .5 ; 后 差 P O3 4 00 )术 8周 与术 后 最 后 随访 比较 ,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6 > P 00 8
1 0 3 , ia 0 7 0 Chn
[ sr c] j cie T td eit m tt a a g MA c agn f r rt ttsp aa ga r rd s . to s Abta t Obe t : osu yt e eaa l n l 0 ) h n igat s meaao h ln el t o ei Meh d : v h nr s e ef i ah s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2个 月 之 后 随 访 时 的 I 角 缩 小 至 ( .8 .3) ,较 术 前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0 ) 1 MA 98 +19 o P< 00 ) 术 后 最 后 平 均 A F .5 。 O AS得分 为 (4 1+ 09 ) , 7 .3 1 .5 分 较术 前 明显 提 高 ( < .5 。 有 患者 对手 术 效果 满 意 。 论 : P O0 ) 所 结 第 1 趾 关节 融 合术 后 第 1 2跖 骨 间 角 明显减 小 ,对 于术 前 第 l 2跖 骨 间角 较 大 的患者 也 不需 行 手 术进 一 步处 理 跖 、 、 内翻 的跖 骨 。术后 I MA缩 小 , 是 并不 一 定达 到 正常 的角度 以下 。第 1 趾关 节 融合 可 以减 少第 1 2跖 骨 间夹 角 , 但 跖 、 但 是并 不 一定 能使 I MA角 达 到正 常 的范 围 以 内。
21 02年 1 月第 9卷第 1 期
1 6足 , 后 随访 平 均为 2 . 月 以上 (4 4 术 31个 1 ~ 0个 月 ) 。患 者均
为女性 , 其 他下 肢 手术 史 , 无 1名患 者 有腰 椎 手 术 史 , 后 无 术 症 状 。年 龄 5 ~ O岁 , 均 ( 90 75 ) 。 08 平 5 . ̄ .2 岁 本文 中 随访 的患 者 中 ,并 发症 有 内固定 物 突 出刺 激 、 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