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井轨迹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华池地区定向井轨迹控制

华池地区定向井轨迹控制

华池地区定向井轨迹控制一、引言随着石油勘探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定向井钻井技术在油气开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定向井能够在地面上沿着特定方向,如水平、倾斜或弯曲方向钻井,有效地利用储层并提高产能,因此在油气勘探开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华池地区,由于地层结构复杂、油气资源丰富,因此对定向井轨迹控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从华池地区定向井的特点出发,详细介绍定向井轨迹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二、华池地区定向井特点华池地区地层复杂,包括砂岩、泥岩、页岩等多种岩性,地质构造复杂,存在断裂、地层变形、岩层倾斜等情况。

华池地区油气资源较为丰富,需要考虑储层的合理开采。

定向井在华池地区具有以下特点:1. 钻进路径需要避开断裂带和地层变形区,保证钻井不受地质构造的干扰;2. 需要精确控制井眼位置和井眼方向,以便有效地开采储层;3. 需要根据地质条件灵活调整井径和井斜,实现钻井路径的灵活控制。

三、定向井轨迹控制方法1. 影响井轨的因素在进行定向井钻井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层岩性、构造、孔隙度、地层倾角、井深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井的轨迹,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轨迹控制。

2. 技术手段在定向井的轨迹控制中,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手段:(1)导向工具:导向工具包括测斜仪、磁性测斜仪、惯性导航系统等,通过这些导向工具可以实时监测井眼的位置和方向,从而实现钻井路径的控制。

(2)钻头设计:合理的钻头设计可以提高定向井的控制能力,通常包括方向钻头、可调旋转钻头、倾斜孔径钻头等。

3. 轨迹控制方法在进行定向井钻井时,可以采用以下轨迹控制方法:(1)姿态控制:通过控制钻杆的姿态,可以改变钻头的方向,实现轨迹的控制;(2)定向工具控制:通过实时监测井眼位置和方向,调整导向工具,实现钻井路径的控制;(3)动态定向:根据地层情况实时调整井斜角和井径,灵活控制钻井路径。

五、定向井轨迹控制的挑战与应对措施1. 地质复杂性带来的挑战华池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包括砂岩、泥岩、页岩等多种岩性,地质构造复杂,存在断裂、地层变形、岩层倾斜等情况,这些因素会给定向井的轨迹控制带来很大挑战。

定向井轨迹控制办法

定向井轨迹控制办法

定向井轨迹控制实施办法一、定向井技术规程1.定向井施工钻机,应按如下公式选择钻机类型,钻机原有能力=井深(斜深)×(1+井斜角/100),以确保安全运行。

2.定向井施工前,必须作出详细的剖面设计,定向段造斜率按3.6°/30米,复合钻近增斜段按4°/100米,最大井斜与原设计最大井斜相符。

7.井斜超过40度,或位移超过500米的井段,钻具在井下静止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

8.井下钻具的摩阻,应控制在钻机允许范围之内,对大斜度、大位移井特须注意观测,必要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摩阻,如加减阻剂等。

9.当定向井位于井位密集的油区或在井的设计方向有一至数口已钻井时,为避免新老井眼相碰,必须参考老井有关资料,作出合理的井深设计;施工中运用防碰技术,严密监视及控制井眼发展趋势,两井轨迹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米。

10.要求定向井各项技术资料及施工记录齐全、准确、及时、并充分利用已有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定向中靶率和降低综合成本。

二、定向井安全施工规定(一)井身轨迹控制1.严格按设计施工。

井身轨迹尽可能接近设计的井身轴线,保持井身轨迹圆滑。

造斜点、最大井斜角均不得随意更改。

定向前直井段之井斜角控制在1°/1000米以内。

2.严格控制全角变化率12°~13°/100米。

一般情况下使用1°单弯螺杆定向。

(二)泥浆1.固控设备必须全功能运转,使用率不低于95%。

泥浆密度1.20以下固含10%,1.60固含25%,含砂量小于0.3%。

2.泥浆要有良好的润滑性,对其润滑性要定深化验。

定向前化验一次,定向后200米或每天化验一次。

泥浆摩阻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3.为了保持良好的润滑性,泥浆中必须加入足量的润滑剂或混入原油。

加润滑剂和混原油可交替使用。

(三、)钻具管理1.入井钻具应有记录,并打钢印号、丈量内外径及长度,计算准确,确保井深无误,为施工提供数据。

2.为保证井下安全,钻具结构要简化。

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与应用研究

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与应用研究

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与应用研究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定向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定向井工程中,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关键的环节之一,对于提高石油勘探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与应用进行研究探讨。

一、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概述定向井是指在一定地层深度范围内,通过调整井眼轨迹,使井眼的水平和竖直段长度适应地层条件进行勘探开发的一种钻井方式。

而大井眼指的是井眼直径较大的定向井。

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作为定向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井眼的曲率和方位的精确控制,从而确保井眼能够准确地穿越预定地层,并达到地质勘探开发的目的。

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钻头定向技术、测斜测向技术和井眼轨迹设计技术。

钻头定向技术是指通过选用了具有特殊几何形状或者内部结构的钻井工具,在施加外部磁场或者重力场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钻头方向控制力矩,实现井眼偏转。

测斜测向技术是指通过测量或计算井眼的倾角和方位角,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准确地掌握井眼的位置和方向。

而井眼轨迹设计技术则是指根据地质条件和勘探开发需求,为大井眼的设计制定合理的轨迹方案。

二、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关键问题1. 钻头设计与性能在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中,钻头的设计与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钻头设计能够保证钻进过程中产生足够的弯曲力矩,实现井眼的曲率控制;而钻头的性能则直接影响到钻进效率和完井质量。

需要钻井工程技术人员充分了解钻头的设计原理和工作特性,选择合适的钻头类型,并加强对钻头性能的监控和评估,以确保大井眼的轨迹控制效果。

2. 测斜测向技术的精度和稳定性测斜测向技术是实现大井眼轨迹控制的关键手段之一。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测斜测向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往往受到诸多限制,如地质条件、井深和井眼倾角等因素的影响。

如何提高测斜测向技术的精度和稳定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改进算法和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等手段,不断提升测斜测向技术的水平。

定向井钻井技术-轨迹控制方法

定向井钻井技术-轨迹控制方法

6.88 Dm = 68.8m Kc 10 / 100

如Δφ=-22°,其它不变,ω=? ΔDm=? γ= 6.88°,ω=-75.19°=284.19°,ΔDm= 68.8m。
转盘钻进轨迹控制
转盘钻进轨迹控制:
在转盘钻进的基础上,利用靠近钻头的钻铤部
分,合理的使用扶正器,得到各种性能的钻具组合,实
0.75°单扶单弯螺杆钻具+PDC钻头,在濮7-147井等6口井试 验中,定向造斜率适中,一般为12-14°/100m。双驱复合钻进时增 斜率2-8°/100m。因此,0.75°单弯单扶螺杆比较适合中原油田钻 井的需要。
1、结构弯角对造斜能力的影晌
0.75°单扶单弯螺杆钻具复合钻进试验情况
井号 濮7-147 桥66-23 文279 马68 使用井段 m 2550—2780 2516—2634 2960—3150 2361-2837 造斜率 °/100m 12.6 4.66 -2 2 .5 使用目的 定向 自然增斜 微降斜 自然增斜
类型 强稳斜组合 中稳斜组合 弱稳斜组合
L1/m 0. 8-1.2 1.0-1.8 1.0-1.8
L2/m 4.5-6.0 3.0-6.0 4.5
L3/m 9.0 9.0-18.0 9.0
L4/m 9.0 9.0-27.0 /
L5/m 9.0 / 9
转盘钻进轨迹控制
⑶降斜组合(钟摆原理)
①分为强、弱两种降斜组合。
井号
文279 文23-21 定向井段 m 2080-2900 2440-2960 最大井斜 ° 53 51 造斜率 °/100 3-7 5-8
使用目的
自然造斜 自然造斜
文88-23
文72-125
2910-3555

定向井轨迹设计与控制技术探讨

定向井轨迹设计与控制技术探讨

定向井轨迹设计与控制技术探讨随着定向井钻井数量的逐渐增多,定向井轨迹设计与控制逐渐受到重视。

文章从定向井轨迹剖面设计入手,对定向井轨迹控制中的不同阶段进行了探讨,对提高定向井轨迹控制精度具有积极作用。

标签:轨迹控制;剖面设计;定向井定向井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定向井钻井成套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定向井施工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控制井眼轨迹的变化。

1 轨迹剖面简介定向井井身剖面的选择对于钻井施工的安全、高效、降低成本起着至关重要,四段制轨迹剖面易形成键槽,岩屑床,起下钻和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大,易卡钻,给井下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经过理论计算分析,并结合大庆地质情况,三段制或者五段制井眼轨迹剖面成为大庆定向井施工的首选对象,这两种轨迹剖面具有轨迹短、投资少、效益高、利于井眼轨迹控制等特点。

2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2.1 直井段轨迹控制定向井直井段的井眼轨迹控制原则是防斜打直。

有人认为常规定向井(指单口定向井)直井段钻不直影响不大,通过后续的调整最终也可中靶,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因为当钻至造斜点,如果直井段不直,造斜点处不仅因为有一定的井斜角而影响定向造斜的顺利完成,还会因为这个井斜角形成一定的水平位移而影响下一步钻进的井眼轨迹控制。

所以在直井段施工中,采用塔式钻具组合或钟摆钻具组合,配以合理的钻进参数,每钻进100-120米测斜一次,及时监测井斜的变化趋势,如发现井斜有增大趋势,及时调整钻井参数,加密测斜,必要情况下进行螺杆钻具纠斜。

造斜点前100m采取轻压吊打,严格控制钻进参数,保证造斜点处的井斜不超过0.5°。

2.2 造斜段轨迹控制造斜就是从造斜点开始强制钻头偏离垂直方向增斜钻进的过程。

由于大位移水平井直井段多数存在井斜方位,且方位与新设计方位不一致,所以必须利用定向井计算软件计算出直井段各点轨迹参数,同时根据最后几个测点趋势,预测出井底的井斜角和方位角,计算出井底水平位移、垂深、闭合方位、视位移、视垂距等参数。

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与应用研究

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与应用研究

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与应用研究定向井是一种在石油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可以通过控制钻头的运动轨迹, 实现沿着特定角度和方向进行钻井。

定向井有助于提高石油勘探和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性,因此在石油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定向井的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一种用于控制井眼轨迹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实现钻井过程中的高效率和精确性。

大井眼轨迹控制是定向井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在地下目标层位的垂直方向上进行高精度的控制,以达到一定的角度和方向。

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方位工具的选择和配置:方位工具是确定井眼方向的关键设备,包括钻头、测量仪器和导向工具等。

在大井眼轨迹控制中,需要选取合适的方位工具,根据目标地层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配置,以实现精确的井眼控制。

2. 钻井参数的调整和优化:钻井参数是影响井眼轨迹的关键因素,包括转速、进给速度、钻头撤出速度等。

在大井眼轨迹控制中,需要根据地层条件和施工要求,调整和优化钻井参数,以实现精确的定向效果。

3. 地震测井技术的应用:地震测井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和地层反射特性来进行测量和识别的技术,可以用于确定地层的厚度、性质和构造。

在大井眼轨迹控制中,地震测井技术可以用来提供更准确的地层信息,辅助确定井眼的位置和方向。

4. 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的应用:在大井眼轨迹控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包括井斜、方位、地层位移、井眼径向位置等数据。

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井眼轨迹的控制效果。

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在石油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钻井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施工成本和风险。

它对于石油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提高石油资源的开采率和利用效率,推动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与应用研究

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与应用研究

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与应用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定向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定向井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保证井眼轨迹准确性和目标选址成功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对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与应用进行研究。

大井眼定向井是指井眼直径大于8.5英寸的定向井。

与普通定向井相比,大井眼定向井因井眼半径大而具有更好的仪器性能、更高的动力储备和更大的方位传感器响应范围,但其井眼转向能力却较弱。

因此,大井眼定向井需要更加精细的轨迹控制。

目前,大井眼定向井轨迹控制方法主要有:非线性滑模控制方法、模糊控制方法和PID控制方法等。

非线性滑模控制方法的优点在于反应速度快、响应度高、控制稳定性好等。

但其缺点是设计参数比较困难,而且在控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滑动控制,导致振荡等问题。

模糊控制方法是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其根据经验和知识对控制对象进行建模和控制,能够自适应地调整系统的性能参数。

其优点在于对控制系统的误差、干扰和复杂性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

PID控制方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控制方法,其优点在于设定简便、调节简单、控制效果好等。

但其缺点在于极性判断复杂,调整参数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先验知识。

定向井大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比普通定向井具有以下特点:(1)因井眼直径较大,方位传感器响应范围更广,可以提高定向井控制精度。

(2)由于井眼直径大,控制时需要比普通定向井更大的转向角,需要更加灵活的操作和更高的操作技能。

(3)大井眼定向井的控制系统响应速度要更快,需要更加精确的计算和控制。

(4)由于其具有更高的动力储备,大井眼定向井可以更好地应对井下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地质环境。

1. 油藏单元钻井油藏单元钻井是指在石油勘探中针对每个油藏单元进行精密钻井,以实现最大化油气产出,避免浪费。

该技术需要精确控制井眼轨迹,以避免对油藏单元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挖掘油藏的潜力。

2. 长距离定向井钻进长距离定向井钻进是指在大型油气田的勘探中,针对地下水脉、岩层结构等进行长距离钻进。

华池地区定向井轨迹控制

华池地区定向井轨迹控制

华池地区定向井轨迹控制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定向井钻探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华池地区作为中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区域之一,定向井的钻探技术在该地区尤为重要。

定向井轨迹控制是定向井钻探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井眼的轨迹设计、井壁稳定性和最终开采效果。

本文将围绕着华池地区定向井轨迹控制展开讨论,从技术要求、现状分析和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技术要求1. 钻井轨迹控制的目标钻井轨迹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井眼在目标层面内部,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保持井眼曲率和方向的控制,并满足井斜、方向和井眼轨迹的设计要求。

(1)高精度控制。

在华池地区的定向井钻探中,需具备高精度的钻井轨迹控制技术,确保井眼能够准确地穿越复杂的地质构造,以及完成规定的轨迹设计。

(2)实时监测和调整。

钻井轨迹控制需要具备实时的监测和调整能力,及时发现井眼轨迹偏差,并及时调整钻井参数,使井眼轨迹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3)多维度控制。

定向井钻探需要满足多维度的控制要求,包括井斜角、方向和井眼轨迹等多个方面的控制。

二、现状分析1. 技术手段目前,华池地区的定向井轨迹控制主要依靠导向工具和测斜测井技术来实现。

导向工具包括电感应导向钻头、磁力导向钻头和电波导向钻头等。

而测斜测井技术则主要用于实时监测井眼的轨迹情况,为钻井工程提供及时的反馈。

2. 技术瓶颈目前,华池地区定向井轨迹控制存在一些技术瓶颈。

第一是导向工具的稳定性和精度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导向工具的稳定性和精度往往受到挑战。

第二是实时监测和调整的能力有限,监测仪器的灵敏度和实时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三是多维度控制的技术手段有限,目前对于井斜角、方向和井眼轨迹的综合控制还有待提高。

三、技术发展趋势1. 借助先进的导向技术未来,华池地区的定向井轨迹控制将借助先进的导向技术来提高轨迹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

借助惯性导向技术和全井段导向技术,提高导向工具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精度,从而更好地实现高精度的井眼轨迹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向井轨迹控制技术
[摘要]定向井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定向井钻井成套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文章介绍了轨迹剖面优化设计,对直井段、增斜段、稳斜段轨迹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对轨迹预测方法和轨迹修正设计技术进行了论述,对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轨迹控制轨迹预测剖面设计定向井
中图分类号:te243 文献标识码:te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22―0565―01
定向井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定向井钻井成套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定向井施工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控制井眼轨迹的变化。

1 轨迹剖面优化设计
在定向井施工前,首先需要考虑地质条件、钻井目的要求、钻井工艺技术和施工技术水平等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该井的井眼轨迹剖面,为钻井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在钻井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掌握井眼轨迹的延伸情况,并与设计轨迹进行对比,指导待钻井段的施工。

对已完成井眼的井眼轨迹进行精确描述与评价,确定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向井井身剖面的选择对于钻井施工的安全、高效、降低成本起着至关重要,四段制轨迹剖面易形成键槽,岩屑床,起下钻和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大,易卡钻,给井下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经过理论计算分析,并结合大庆地质情况,三段制或者五段制井眼轨迹剖面成为大庆定向井施工的首选对象,这两种轨迹剖面具有轨迹短、投
资少、效益高、利于井眼轨迹控制等特点。

2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2.1 直井段轨迹控制
定向井直井段的井眼轨迹控制原则是防斜打直。

有人认为常规定向井(指单口定向井)直井段钻不直影响不大,通过后续的调整最终也可中靶,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因为当钻至造斜点,如果直井段不直,造斜点处不仅因为有一定的井斜角而影响定向造斜的顺利完成,还会因为这个井斜角形成一定的水平位移而影响下一步钻进的井眼轨迹控制。

所以在直井段施工中,采用塔式钻具组合或钟摆钻具组合,配以合理的钻进参数,每钻进100-120米测斜一次,及时监测井斜的变化趋势,如发现井斜有增大趋势,及时调整钻井参数,加密测斜,必要情况下进行螺杆钻具纠斜。

造斜点前100m采取轻压吊打,严格控制钻进参数,保证造斜点处的井斜不超过0.5°。

2.2 造斜段轨迹控制
造斜就是从造斜点开始强制钻头偏离垂直方向增斜钻进的过程。

由于大位移水平井直井段多数存在井斜方位,且方位与新设计方位不一致,所以必须利用定向井计算软件计算出直井段各点轨迹参数,同时根据最后几个测点趋势,预测出井底的井斜角和方位角,计算出井底水平位移、垂深、闭合方位、视位移、视垂距等参数。

对靶点重新进行修正设计,计算出各段的造斜率大小。

在定向造斜过程中,摸索出螺杆的实际造斜率大小,计算好滑动钻进与复合钻进的比例,尽可能使实钻轨迹逼近设计轨道。

根据视位移大小、正
负、井斜角大小以及井底闭合方位与设计方位的偏差,确定采用复合钻进、扭方位或定向钻进来进行施工。

由于无线随钻测量仪器测点长度的限制以及螺杆造斜率在深层
硬地层造斜能力的不确定性,开始定向钻进时一般采用连续定向2个单根,以确定螺杆在该地层的实际造斜率。

若已知螺杆的实际造斜率k实,设计造斜率k设,单根长度为l,则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每个单根需要定向长度l定:
l定=(k设*l)/k实
上式仅当k实>k设时成立;若k实<k设,则应立即起钻更换弯角较大的螺杆,螺杆的理论造斜率应高于设计造斜率10%~20%,提高复合钻井的比例,有利于井眼清洁,减少卡钻事故。

2.3稳斜段轨迹控制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在实钻过程中,不断了解轨迹的变化发展情况,不断地使用各种造斜工具或钻具组合,使实钻轨迹离开设计轨迹“不要太远”。

“不要太远”一词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如果太远就可能造斜脱靶,成为不合格井;另一方面如果始终要求实钻轨迹与设计误差很小,势必要求非常频繁的测斜,频繁的更好造斜工具,必将大大地拖延时间,增加成本,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井下复杂情况,得不尝失。

稳斜段主要采用三扶正器刚性稳斜钻具组合或者mwd随钻跟踪,若采用稳斜钻具组合,在下入稳斜钻具组合钻进50米进行测斜校验井斜方位数据,以后每钻进100-150米定点测斜一次,并把测斜数据输入定向井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分析,保证中靶。

3 井底井斜方位预测技术
井底预测技术是实现井眼轨迹定量预测与控制的基础。

由于测量仪器距井底有一段距离,如果预测不准井底处井斜方位,则易造成大的施工误差,因此对大位移水平井而言,井底预测显得更为重要。

3.1 力学预测
井底预测的方法很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力学法。

力学法考虑了钻具的受力状态、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等因素,更为真实的反映了井眼轨迹形成过程,从理论上讲,力学法比较准确。

但由于井下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系统,而系统中某些参数(如地层性质等)又不易掌握,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力学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兼之力学预测方法准备变量多,计算复杂,现场施工已较少采用。

3.2 几何预测
另一类是几何方法,对于给定的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由于在一定的井段范围内地层岩石的性质变化不大,所以井眼轨迹往往呈现出特定的变化规律。

因此采用几何方法预测,也能达到相当高的精度。

几何预测方法很多,要严格评价各种井底预测方法的优劣是比较困难的。

井底预测的这些几何方法主要是依据各种曲率的变化规律进行选择,并且需要紧密结合钻井过程的实际工况。

使用时,应根据实际的钻井工况,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

从根本上讲,要提高井底预测的精度,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工艺技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测点至井底的距离;二是提高测斜资料的精度。

4 井眼轨迹修正设计
定向井待钻井眼设计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可为现场施工提供最重要的依据。

在进行待钻设计时,必须考虑所钻地层对造斜工具造斜能力的影响。

在进行待钻设计时,应考虑地层倾向、走向及各向异性对井眼轨迹的影响,以保证设计出的待钻井眼能充分利用地层的井斜方位作用。

在进行待钻设计时,应首先考虑目前已有的井下工具实际造斜能力,并为施工留有余地。

在实际施工中从造斜点开始直到完钻的施工中,每钻完一个根,用单弧剖面进行一次待钻井眼设计,选择合适钻进参数,并以此作为下趟钻选择钻具组合的重要依据。

在造斜过程中,每次都以入靶点为目标,应用可变曲率井眼轨迹设计技术优化待钻井眼设计。

5 结论
总之,严格按照技术参数及措施打好直井段,保证井斜角不超标,优化轨迹剖面设计,选用合适的造斜工具,把好定向造斜关;在稳斜段三扶正器刚性稳斜钻具组合,在下入稳斜钻具组合钻进50米进行测斜校验井斜方位数据,以后每钻进100-150米定点测斜一次,跟踪控制到靶点,保证井眼轨迹精确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清江毛建华等定向钻井技术 2009.08
作者简介
裴红军,2006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现在大庆钻井二公司30687队从事钻井生产和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