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器校准程序

移液器校准程序
移液器校准程序

移液器校准操作标准程序

1. 目的:建立移液器校准标准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实验室移液器的校准。

3. 责任者:实验员。

4. 程序:

4. 1

4. 2测试液体

水为去离子蒸馏水,并且静置于称量室24小时以上;

4. 3测试环境

无通风的房间,水温恒定在±0.5℃,移液器和空气温度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必需在55%以上;

4. 4选定校准体积:

4. 4. 1 拟校准体积;

4. 4. 2 移液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4. 4. 3 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定体积的10%)

4. 5校准步骤

4. 5. 1 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4. 5. 2 调节好天平;

4. 5. 3 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干净纸巾拭干吸头;

4. 5. 4 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地吸取蒸馏水;

4. 5. 5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在管壁,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

4. 5. 6 将移液器以30°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移液器压至第一档,等待1~3秒;

4. 5. 7 记录称量值;

4. 5. 8 擦干吸头外面;

4. 5. 9 按以上步骤称量10次;

4. 5. 10 取10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移液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将计算结果比较表1的限定值。如果在表1限定值范围内,移液器的校准为正确,反之,移液器必须再进行调整和校验。

表1

用维修工具进行调整

A、将维修工具套进位于把手顶部外置的调整螺母槽中。

B、顺时针方向转动调整螺母以增加容量,反时针转动螺母以减少容量。

C、根据上面列出数据在调整后对校准结果。

4. 7准确度(系统误差)

准确度是移液量和移液器选定量两者间的误差值。

A=V- V0

A=准确度V=平均容量V0=各容量

精确度可用相对值表示

A%=100%*A/V

精确度(随机误差)

精确度(CV)反映了移液的重复性误差,它表示标准偏差或变异系数。

CV=100%*S/V

S=标准偏差V=平均容量N=测定次数

4. 8 移液器每年校准一次

室移液器校准记录201 年月日

校准人:

移液器内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对移液器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整个公司可调的移液器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计量人员负责对需要检验校准的移液器进行校准,记录数据并出具检验结果。 4. 内容 4.1计量性能要求: 移液器在标准温度20℃时,其容量允许误差和测量重复性应符合表1的要求

4.2检定条件 4.2.1在工作室温度为25±5℃、湿度35%~75%的条件下进行检定。 4.2.2检定介质应符合GB6682--1992《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并提前24h放入实验室中,使其水温与室温的温差不超过±2℃。 4.2.3被检移液器应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中。 4.3通用技术要求 4.3.1允许误差和重复性均按重复测量6次计算。 4.3.2外壳塑料件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缩痕、废边、裂纹、气泡和变性等现象。金属表面镀层应无脱落、锈蚀和起层。 4.3.3移液器主体应具有下列标记:产品名称、制造商或商标、标称容量、型号规格和出厂编号。 4.3.4按钮上下移动应灵活、分档界限明显,在正确使用情况下不得有卡住现象。 4.3.5容量调节指示部分在调节范围内转动要灵活,数字指示要清晰、完整。 4.3.6吸液嘴(尖)应采用聚丙烯或者性能相似的材料制成。内壁应光洁、平洁,排液后不允许有明显的液体遗留。 4.3.7移液器的容量允许误差和重复性应符合上表规定。 4.3.8移液器的密合性 在规定操作下,5s内无液滴滴下。 4.4检定设备 4.4.1天平:分度值为0.1㎎ 4.4.2计时器:分度值为1S。

4.4.3温湿度计:测量范围为-10~40℃,温度精度为0.1℃。湿度测量范围10%RH~90%RH,湿度精度为2%RH。 4.5校验方法 4.5.1外观检查 用目测、触摸或用放大镜观察被检移液器,外观应符合4.3.2~4.3.6的要求。 4.5.2密合性检查 用每只移液器在规定的三个测量点,分别正常吸取额定量纯水,离开液面悬空手持5s,在每个测试点重复三次,5s内无液滴溢出滴落即密合性合格,否则不合格。 4.5.3容量检定 采用衡量法对移液器进行检定。 4.5.3.1检定前的准备 所选用的吸液嘴应与被检移液器的吸引杆相配。在移液器的吸引杆的下端,轻轻转动吸液嘴,以保证移液器的密合性。并确保完成的几次吸液、排液过程中应没有挂水现象。 多头型移液器的每支吸液嘴均应在检定前确认安装是否牢固。 4.5.3.2检定步骤 1)将称量杯放入电子天平中,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下操纵杆使电子天平复零。 2)将移液器的容量调至被检点。 3)垂直地握住移液器,将按钮揿到检定位置,此时将吸液嘴侵入装有蒸馏水的容器内,并保持在液面下2mm~3mm处,缓慢放松按钮,等待1s~2s后离开液面,擦干吸液嘴外的液体(此时不能喷到流液口,以免将吸液嘴内的液体带走)。 4)从电子天平中取出称量杯,将吸液嘴流液口放在称量杯内壁并与其成45°,缓慢地把按钮揿到第一停止点,等待1s~2s,再将按钮全部揿下,然后将吸液嘴沿着称量杯内壁向上移开。5)将称量杯放入天平秤盘上,记录此时天平显示出的数值。 6)根据每把移液器的量程,各设定三个测试点,在各测试点先用外校已校准合格的同规格的移液器重复1)~5)条一次,测得值即为该测试点额定体积v0所对应的额定质量m,作为参照标准。 7)待测移液器在三个测试点,分别重复执行1)~5)条五次,测得五个值m i,取均值作为该测试点的实际容量质量m,对应实际容量v i和v。 4.6 数据处理 4.6.1移液器实际容量计算

移液器校准操作标准程序

杭州迪恩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管理规程 1. 目的:建立移液器校准标准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实验室移液器的校准。 3. 责任者:实验员。 4. 程序: 4. 1校准必须用分析天平,天平刻度容量值等级要与移液器测试器量相匹配; 4. 2测试液体 水为去离子蒸馏水,并且静置于称量室24小时以上; 4. 3测试环境 无通风的房间,水温恒定在±0.5℃,移液器和空气温度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必需在55%以上; 4. 4选定校准体积: 4. 4. 1 拟校准体积; 4. 4. 2 移液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4. 4. 3 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定体积的10%) 4. 5校准步骤

4. 5. 1 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4. 5. 2 调节好天平; 4. 5. 3 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干净纸巾拭干吸头; 4. 5. 4 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 致地吸取蒸馏水; 4. 5. 5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在管壁,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 4. 5. 6 将移液器以30°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移液器压至第 一档,等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4. 5. 7 记录称量值; 4. 5. 8 擦干吸头外面; 4. 5. 9 按以上步骤称量10次; 4. 5. 10 取10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移液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将计算 结果比较表1的限定值。如果在表1限定值范围内,移液器的校准为正确,反之,移液器必须再进行调整和校验。 表1 用维修工具进行调整 A、将维修工具套进位于把手顶部外置的调整螺母槽中。 B、顺时针方向转动调整螺母以增加容量,反时针转动螺母以减少容量。 C、根据上面列出数据在调整后对校准结果。 4. 7准确度(系统误差) 准确度是移液量和移液器选定量两者间的误差值。 A=V- V0

移液器自校准SOP

移液器自校准操作程序 1、目的:保证移液器加样的准确性。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要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质量负责人、室技术负责人。 2、范围: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和多通道移液器。 3、职责:负责工作人员应及时定期送至计量所校准移液器。 4.程序: 4.1、每年送一套枪到时计量所校准,经校准后的移液枪对天平进行校准。 4.2、蒸馏水称量法 4.3、将本室校准的枪,与经计量所校准的枪为标准,再次校准。 5.校准环境和用具要求: 5.1 室温:20-25℃,测定中波动范围不大于土0.5℃ 5.2 电子天平:放置于无尘和震动影响的台面上,房间尽可能有空调。称量时为保证天平内的湿度(相对湿度60%-90%),天平内应放置一装有10ML蒸馏水的小烧杯。 5.3 小烧杯:5-10ML 体积。 5.4 选定标准体积:温度为20-25℃的去气双蒸水。 5.5 选定校准体积 5.5.1 校准最大的体积; 5.5.2 加样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5.5.3 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校准体积的10%)如为固定体积加样器则只有一种校准体积。 6. 校准步骤 6.1将加样枪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6.2调好天平; 6.3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纱布拭干吸头; 6.4垂直握住加样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的吸取蒸馏水; 6.5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近管壁,去掉吸头外面的液体; 6.6 将加样器以30度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加样枪压至第一档,等

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6.7 记录称量值; 6.7.1擦干吸头外面; 6.7.2按上述步骤称量10次; 6.7.3取10次测定结果的均值作为最后加样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按附表1所列蒸馏水Z因子计算体积。 6.7.4按校准结果调节加样器。 附表:蒸馏水重量与体积在不同温度的换算因子(Z因子) 温度(℃)800 853 907 960 1013 1067 15 1.0018 1.0018 1.0019 1.0019 1.0020 1.0020 15.5 1.0018 1.0018 1.0019 1.002 1.0020 1.0020 16 1.0019 1.0020 1.0020 1.0021 1.0021 1.0022 16.5 1.0020 1.0020 1.0021 1.0022 1.0022 1.0023 17 1.0021 1.0021 1.0022 1.0022 1.0023 1.0023 17.5 1.0022 1.0022 1.0023 1.0023 1.0024 1.0024 18 1.0022 1.0023 1.0024 1.0024 1.0025 1.0025 18.5 1.0023 1.0024 1.0025 1.0025 1.0026 1.0026 19 1.0024 1.0025 1.0025 1.0026 1.0027 1.0027 19.5 1.0025 1.0026 1.0026 1.0027 1.0028 1.0028 20 1.0026 1.0027 1.0027 1.0028 1.0028 1.0029 20.5 1.0027 1.0028 1.0028 1.0029 1.0030 1.0030 2.支持性文件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常规》主编:叶应妩第二版中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生部医政司 1997年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主编杨振华人民出版社 2003.1第一版《分子生物学分册》 4.相关表格 移液器自校准登记表

移液器自校操作文件

标题:移液器自校规程版号:第Ⅱ版页码1/5 1、目的 规范移液器校正操作程序,正确使用移液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移液器校正的使用操作。 3、职责 校准人员:负责按照本方法按期进行仪器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出具校准报告。复核人员:复核校准结果。 质量负责人:签发校准报告。 4、概述 移液器(包括单头和多头移液器)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基本器具,一年至少应该标定或校准二次,若发现移液器有异常情况,应该立即进行标定。移液器标定方法包括吸取有色榕液进行光谱分析、吸取蒸馏水称量校准、吸取放射性同位素计数校准,以及使用配套校准盒等等。本实验室采用吸取蒸馏水称量校准(参考芬兰Labsystems移液器标定方案)。 5、校正限定范围 6 6.1、分析天平天平的精度等级与移液器所要求的测试容量相匹配。 6.2、测试去离子水。 7、校准条件 7.1、室温20-25℃,相对湿度55±5%无通风的较小工作室。 8、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8.1、检查移液器的最小标定容量和最大标定容量或最大值的10%。

标题:移液器自校规程版号:第Ⅱ版页码2/5 8.2、在万分之一级别天平上放置一个小三角烧瓶,称重去零。 8.3、用待标定的移液器加移液吸嘴后先预湿3-5次,吸取标定容量的蒸馏水加入小三角烧瓶内底部称重,计算出重量。 8.4、每次称重后去零,再加蒸馏水,连续称重10次。 8.5、计算 计算公式:V=(w+e)×Z v:容量(ml) w:平均重量(mg) e:蒸发损失(mg),等于(移液时间×0.2 mg/秒),移液时间为10秒,则总量损失为2 mg z:mg与ul换算系数(22℃转换系数为1.0032 ul/mg) 9. 校准结果 若计算结果在上表限定范围内,则该移液器的校准为正确;反之移液器必须进行调整或校验。 10、记录 10.1、移液器标定合格后,在移液器上贴上合格标签,标明日期。 10.2、在移液器标定记录中填写移液器规格、编码、10次标定称量结果、标定日期和标定人签名 11、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为1年。 12、支持性文件 12.1 《全国爱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 12.2 芬兰Labsystems移液器标定方案。 13、附录 11.1 附录1 自校记录和自校报告。

移液器使用与校正

移液器使用与校正 移液器使用【操作步骤】 1.设定容量值:转动加样器的调节旋钮,反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提高设定移液量。顺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降低设定移液量。在调整设定移液量的旋钮时,不要用力过猛,并应注意使移液器显示的数值不超过其可调范围。 2.预洗:当装上一个新吸头时应预洗吸头,先吸入一次液体并将之排回原容器中。 3.吸液: [1] 选择合适的吸头安放在移液套筒上,稍加扭转压紧吸嘴使之与套筒之间无空气间隙。 [2] 取液之前,所取液体应在室温(15℃-25℃)平衡。 [3] 把按钮压至第一停点,垂直握持加样器,使吸头浸入液面下2~3毫米处,然后缓慢平稳地松开按钮,吸入液体,等一秒钟,然后将吸头提离液面,贴壁停留2-3秒,使管尖外侧的液滴滑落。 4.放液: [1] 将吸头口贴到容器内壁底部并保持100~40°倾斜。 [2] 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等一秒钟后再把按钮压到第二停点以排出剩余液体。 [3] 压住按钮,同时提起加样器,使吸头贴容器壁擦过。 [4] 松开按钮。 [5] 按吸头弹射器除去吸头。 5.加样器吸嘴为一次性使用。 移液器详细使用步骤 在进行分析测试方面的研究时,一般采用移液枪(pipette)量取少量或微量的液体。对于移液枪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一些细节操作,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现在分几个方面详细叙述。 1、量程的调节 正确的容量设定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粗调,即通过排放按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二是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自己的预想值以后,应将移液器横置,水平放至自己的眼前,通过调节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至预想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影响。 在容量设定时,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当我们从大值调整到小值时,刚好就行;但从小值调整到大值时,就需要调超三分之一圈后再返回,这是因为计数器里面有一定的空隙,需要弥补。 在该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 2、枪头(吸液嘴)的装配 在将枪头(pipette tips)套上移液枪时,很多人会使劲地在枪头盒子上敲几下,这时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会导致移液枪的内部配件(如弹簧)因敲击产生的瞬时撞击力而变得松散,甚至会导致刻度调节旋钮卡住。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枪(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

移液管标准校正规范

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移液管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对检验过程中使用的移液管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体积和标示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避免因移液管的误差导致检验结果错误,使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检部移液管0.1mL、0.2mL、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和分度吸管的校正。 3.职责 质检部的化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 内容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移液管的容积。 4.1 外观: 4.1.1 移液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4.1.2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 厂名和商标 标准温度(20℃) 等待时间 t xx S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 准确度等级 A、B 4.2.总则 4.2.1移液管在规定的时间按本规程进行校正,不合格不得使用。 4.2.2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天平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 4.2.3将校正用的蒸馏水、锥形瓶、移液管在天平室内的滴定台上放置一段时间,使水温和室温相差不超过0.1℃。 4.2.4待校正的移液管应洗干净,并自然干燥。

4.2.5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时,记录水的温度。 4.2.6称量水质量所用天平精确到0.0001g 4.2.7温度计精度0.1℃。 4.3 校正方法: 4.3.1 水的流出时间: 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表1中之规定。 4.3 .2纯化水质量的标定: 用洗净的移液管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单标线吸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等待15秒,B级等待3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4.4 记录与计算: 由表3查得K(t),按式(1)计算出滴定管所测各段水的校正值。 △V= m*K(t)-V1 (1) 式中: △V—校正值,mL; V1—滴定管的读数,mL; m—称出水的质量,g; K(t)—转换系数,由表2查得。 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根据上述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查1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检定周期为一年,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6.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仪器、仪表、校验、检定、维修记录”中。 附注:1 弯液面的调定 弯液面的最低点应与分度线上边缘的水平面相切,视线应与分度线在同一平面上,

移液器的检测和校准指南

移液器的检测和校准指南 一、实验室简单检测 (一)气密性检测 移液器吸满液体后,手持垂直放置15s,检查吸嘴的尖头有无液滴,如 有,则说明漏气。 (二)准确性检测 1)量程小于1μl,建议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将移液器调至目标体积,然后移取染料溶液,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中,测定溶液的稀释度 (334nm或340nm),重复几次移液操作,计算移液器的精确度。 2)量程大于1μl,可以用称重法检测。通过对水的称重,转换成体积(体积=质量/密度),鉴别移液器的准确性。由于水的密度是随着 温度变化而变化,且称量天平本身精确度不符合检测要求,检测又 大多在一个开放式空间内操作,偏差在所难免。因而,此种称量法 只能现场粗略地判断移液器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校准必须在专业的 实验室操作进行。 注意:称重法实验室必备条件是高度灵敏的分析天平(定期校准)、双蒸 水和称量容器。水、移液器和吸嘴必须具有相同的温度(20℃时水的密 度为0.09982)。 二、专业校准 移液器的工作量大,长期使用,将会使弹簧弹力发生变形,加之本身是塑料,不耐磨擦,就会产生误差。为了保证移液器传递液体量的准确性,必须对移液器进行定期校准。为了更好地发挥该类计量仪器的作用,对新购进的仪器要进行校准才能使用;对正在使用的计量仪器,由于长期使用会造成其示值于度量对象的误差,这种误差若不进行控制,及时校正,必定会影响科研工作。因此,对使用的移液器要定期检定、校正,并建立档案,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目前,在许多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常规检测并不能完全取代专业的校准工作,因为校准对于外部环境、工作条件及使用的精密仪器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这些条件往往是大多数实验室无法提供的。现在一些大型的移液器制造商均采用全球统一的移液器标准操作规范,利用专业软件校正系统,通过计算机对分析天平进行在线控制,测量、数据采集、计算、结果评价等环节由软件控制完成,所有人为操作都被计算机记录随报告打印出来,采用电脑对数据进行评估认证,完全排除了人为操纵校准结果的可能性,并制定当地代理商提供专业的校准和维修服务。 操作过程 1)同温化处理:校正前,所有移液器及校正介质(如工作台、天平、双蒸水等)置于相同操作间至少4h,以确保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 2)内外部清洗。 3)润滑活塞。 4)校准:采用三点校准法,即根据移液器量程范围,选取最低量程、中间值和最高量程三点分别测试10次,各个测试点取其平均值,计算

移液管校正操作规程

颁发部门:质量部文件编号:SOP-- 版本/修订:A/0 页码:1/3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分发部门:质量部 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制订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 职责: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范围: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的检定。 规程: 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移液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移液管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2.1 单标线移液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单标线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 2.3.1 厂名和商标 2.3.2 标准温度(20℃) 2.3.3 等待时间t xx S 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 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 ml 2.3.6 准确度等级A、B 2.4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单标线移液管质量检验表 标称总容量(ml) 1 2 3 5 10 15 20 25 50 100 容量允差(ml)A ±0.007 ±0.010 ±0.015 ±0.020 ±0.025 ±0.030 ±0.05 ±0.08 B ±0.015 ±0.020 ±0.030 ±0.040 ±0.050 ±0.060 ±0.10 ±0.16 水的流出时间(S)A 7~12 15~25 20~30 20~35 25~35 35~45 B 5~12 10~25 15~30 20~35 25~40 30~45

加样器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

加样器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1 目的 保证移液器加样的准确性。 2 适用范用 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移液器. 3 操作人 分子实验室工作人员. 4校准方法 4.1校准环境和用具要求 4.1.1室温: 20℃~ 25℃, 测定中波动范围不大于±O.5 ℃。 4.1.2分析天平: 放置于无尘和无震动影响的台面上, 房间尽可能装空调。称量是为保证室内湿度(相对湿度60%~90% ) , 天平内放置一个装有10ml 蒸馏水的小烧杯。 4.1.3小烧杯: 5~10ml体积。 4.1.4测定液体: 20℃~25℃的去气蒸馏水。 4.1.5选定校准体积。 4.1. 5.1拟校准体积; 4.1. 5.2移液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4.1. 5.3最小可调体积 (不小于拟校准体积的10%)。如为固定体积移液器,则只有一种校准体积。 4.2 校准步骤 4.2.1将加样器调至拟校准体积, 选择合适的吸头。 4.2.2调节好天平。 4.2.3来回吸吹蒸馏水3 次, 使吸头湿润, 用纱布拭干吸头。 4.2.4垂直握住加样器, 将吸头浸入液面2~ 3 mm 处, 缓慢 (1~ 3 s)一致地吸取蒸馏水; 4.2.5将吸头离开液面, 靠在管壁, 去掉外部的液体。 4.2.6将加样器以30°放入称量杯中, 缓慢地将加样器压到第一档,目的:保证天平称量的准确性,等待1~ 3 s, 再压到第二档, 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4.2.7记录称量值。 4.2.8擦干吸头表面。 4.2.9按上述步骤称量10次。 4.2.10 取10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加样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按附所列蒸馏水表Z因子计算体积, 4.2.11 按校准结果调节移液器。 5 本SOP的变动程序 本SOP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上级负责人,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附表1蒸馏水重量与体积换算因子(Z 因子)hPa (mbar):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新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 程新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使操作人员和移液器的管理人员能够有章可循,保证移液器的使用、校准和管理符合GLP规范的要求。 【规程】 1 移液器的使用 1.1选择量程合适的移液器:移液器只能在特定量程范围内准确移 取液体,如超出最低或最大量程,会损坏移液器并导致计量不 准; 1.2 设定容量值 1.2.1 粗调:经过调节旋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 1.2.2 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设定值以后,应将移液器刻度显示窗平行 放至自己的眼前,经过调节旋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至预想 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影响; 1.2.3 设定容量值时的注意事项: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致积调 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 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致积时,则应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 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能够保证量 取的最高精确度。在设定容量值的过程中,禁止将按钮旋出 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器。

1.3吸液嘴(枪头)的装配: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液嘴,在轻轻用 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吸液嘴卡紧。切记用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吸液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能够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1.4预洗吸液嘴:在安装了新的吸液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该 把需要转移的液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确保移液工作的精度和准度; 1.5吸液:先将四指并拢握住移液器上部,用拇指按住塞杆顶端的 按钮,向下按到第一停点,再将吸头垂直浸入液面2~3mm,缓慢平稳松开按钮,吸上液体,并停留1~2秒钟(粘性大的溶液可加长停留时间); 1.6 移液:缓慢抬起移液器取出吸液嘴,确保吸液嘴外壁无残留液 体。可用定性滤纸抹去吸嘴外面可能黏附的液滴。小心勿触及吸液嘴口; 1.7 目测吸入的液体体积是否合理; 1.8 放液:将吸液嘴贴到容器内壁并保持20°-40°倾斜,平稳地把按 钮压到第一停点,停1-2s(粘性大的液体要加长停留时间)后,继续按压到第二停点,排出残余液体。松开按钮,然后将吸液嘴沿着内壁向上移开; 1.9 按吸头弹射器除去吸头,吸取不同样本液体时必须更换吸头; 2 移液器的校准

玻璃量器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移液管、量筒、量杯、容量瓶等常用玻璃量器的校准操作规程,保证溶液量取的准确性。 2.范围:移液管、量筒、量杯、容量瓶等常用的玻璃量器 3.职责:QA负责本规程的实施,部门经理监督执行 4.内容: 4.1校验条件: 4.1.1环境条件 4.1.1.1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 4.1.1.2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4.1.1.3校验介质为纯水,应符合 4.1.2校验设备 4.1.2.1分析天平 4.1.2.2精密温度计(10~30℃,分度值0.1℃) 4.2校验方法 4.2.1移液管的校验方法 4.2.1.1取一容量大于被检移液管的洁净锥形瓶,称得空瓶质量。 4.2.1.2将清洁干净的移液管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5mm处,擦干移液管流液口外 面的水,缓慢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 4.2.1.3将流液口与锥形瓶内壁接触,使水充分流入锥形瓶中,待水自动流出后再停15秒, 再将移液管尖端与瓶壁接触,以便最后一滴水珠流入锥形瓶中。管尖的一点液体不要甩或吹出(管上若注明有“吹”字,则放完液体后需吹); 4.2.1.4称得纯水的质量(m),并记录水温(读数精确到0.1℃)。 4.2.1.5按公式V20=m·K(t)求出移液器在20℃时的实际容量(K(t)值列于附录B)。 4.2.1.6重复检定一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应不超过移液器容量允差的1/4,取2次平均值。 4.2.1.7计算任两检定点之间的最大误差,也应符合容量允差。(容量允差列于附录A) 4.2.1.8检定点 a)0.5ml以下(包括0.5ml)的检定点:半容量(半容量~流液口);总容量。 b)0.5ml以上(不包括0.5ml)的检定点:总容量的1/10,若无总量的1/10分度线,则检2/10点(自流液口起);半容量(半容量~流液口);总容量。 4.2.2量筒、量杯的校验方法 4.2.2.1对清洁干净并经干燥处理过的被检量筒、量杯进行称量,称得空量筒、空量杯质量。 4.2.2.2注纯水至检定点,称得纯水质量(m)。 4.2.2.3将温度计插入被检量筒、量杯中,测纯水温度,读数精确到0.1℃。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新.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使操作人员和移液器的管理人员能够有章可循,保证移液器的使用、校准和管理符合GLP规范的要求。 【规程】 1 移液器的使用 1.1选择量程合适的移液器:移液器只能在特定量程范围内准确移取液体,如超出 最低或最大量程,会损坏移液器并导致计量不准; 1.2 设定容量值 1.2.1 粗调:通过调节旋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 1.2.2 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设定值以后,应将移液器刻度显示窗平行放至自己的眼 前,通过调节旋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至预想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 影响; 1.2.3 设定容量值时的注意事项: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 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 时,则应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 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在设定容量值的过程中,禁止将按钮旋出量 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器。 1.3吸液嘴(枪头)的装配: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液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 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吸液嘴卡紧。切记用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吸液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可以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1.4预洗吸液嘴:在安装了新的吸液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该把需要转移的液 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确保移液工作的精度和准度; 1.5吸液:先将四指并拢握住移液器上部,用拇指按住塞杆顶端的按钮,向下按到 第一停点,再将吸头垂直浸入液面2~3mm,缓慢平稳松开按钮,吸上液体,并停留1~2秒钟(粘性大的溶液可加长停留时间); 1.6 移液:缓慢抬起移液器取出吸液嘴,确保吸液嘴外壁无残留液体。可用定性滤 纸抹去吸嘴外面可能黏附的液滴。小心勿触及吸液嘴口; 1.7 目测吸入的液体体积是否合理;

可调式移液器的标准操作、维护保养和校准程序

一、目的: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保证加样器的正常状态。 二、适用范围:本实验室加样器的操作。 三、职责: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 四、操作步骤: 1、设定容量值:转动加样器的调节旋钮,反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提高设定移 液量。顺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降低设定移液量。在调整设定移液量的旋钮时,不要用力过猛,并应注意使移液器显示的数值不超过其可调范围。 2、预洗:当装上一个新吸头时应预洗吸头,先吸入一次液体并将之排回原容器 中。 3、吸液: [1] 选择合适的吸头安放在移液套筒上,稍加扭转压紧吸嘴使之与套筒之间无空 气间隙。 [2] 取液之前,所取液体应在室温(15℃-25℃)平衡。 [3] 把按钮压至第一停点,垂直握持加样器,使吸头浸入液面下2~3 毫米处,然 后缓慢平稳地松开按钮,吸入液体,等一秒钟,然后将吸头提离液面,贴壁停留2-3秒,使管尖外侧的液滴滑落。 4、放液: [1] 将吸头口贴到容器内壁底部并保持100~40°倾斜。 [2] 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等一秒钟后再把按钮压到第二停点以排出剩余 液体。 [3] 压住按钮,同时提起加样器,使吸头贴容器壁擦过。 [4] 松开按钮。 [5] 按吸头弹射器除去吸头。 5、加样器吸嘴为一次性使用。

一、目的:维护和保养可调式移液器使其正常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实验室加样器的操作。 三、职责: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 四、操作步骤: 加样器应根据使用频率进行维护,但至少应每 3 个月进行一次,具体方法如下: 1、一般维护可用中性洗涤剂清洁,或者用60﹪的异丙醇,然后用蒸馏水反复 洗涤,去除洗涤剂或异丙醇,晾干。清洁后活塞处可使用一定量的润滑剂。 2、如果有液体进入加样器内的严重污染,可将加样器拆开后进行清洁,具体拆 开步骤参照加样器说明书。 3、高压消毒,有的加样器的吸管部分可高压消毒,但需注意的是消毒时不可超 温超时,也不能挤压放置,以免造成变形。 4、可调式移液器在不使用时应妥善地竖立放于支架上,远离潮湿及腐蚀性物质。 5、在移液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液体进入加样器套筒内,必须注意:压放按钮时保 持平稳;加样器不得倒转;吸头中有液体时不可将加样器平放。 6、每天开始工作之前应检查移液器的外表面是否有灰尘或污物,若有则小心抹 去。

(完整版)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作者:来源:时间:2018-10-26 浏览:244人次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检测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的技术指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中心主要或重要检测仪器设备、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期间核查计划。 3.2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期间核查,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 3.3质量监督员负责督促完成期间核查计划。 4、期间核查时机 仪器的期间核查时间间隔一般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核查为宜,当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4.1因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 4.2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可疑数据,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4.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重大水质污染事故或委托用户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 5、期间核查方法 5.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标准物质包括各种标准样品,如pH计、电导率仪等采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时应注意所用的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并且有效。 5.2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核查,仪器带有的自动校准系统可以用来核查。如电子天平自带的标准工作砝码能够自动校准。 5.3仪器设备之间的比对,实验室中有多台相同或类似的仪器设备,可以同另一台相同或更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5.4使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如溶解氧仪采用碘量法进行比对。 5.5对保留样品量值重新测量,只要保留的样品性能稳定,可以用来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如对无校准源的放射性检测仪器使用特定的样品。 5.6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定中有关要求和方法,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5.7期间核查可以参照仪器设备检定规程操作,采用其中需要核查的部分(常用仪器设备检定规程见表1)。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 表1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实验一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吸液管的操作原理和熟练掌握吸液管的操作方法 2.了解吸液管的校准方法和保证实验的精确度 二、实验原理 微量移液器(有的称“移液枪”、“取液器”)是一种取样量连续可调的精密取液仪器,其基本原理是依靠活塞的上下移动。其活塞移动的距离是由调节轮控制螺杆机构来实现的,推动按钮带动推杆是活塞向下移动、排出了活塞腔内的气体。松手后,活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其原位,从而完成一次吸液过程。 微量移液器移动液体的是以微升为基本单位,在操作过程中因空气的进出介入相关动作,都会影响实验的精确度,必须考虑温度、密闭性、轴心移动速度、试剂的蒸汽。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步骤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选择1000P、200P、20P的吸液管。 2、反复练习怎样使用吸液管。

3、将防水膜放到电子天平中,并将天枰调零。 (二)实验步骤 1、轻轻转动微量移液器的调节轮,使读数显示为所要取液体的体积。 2、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下。 (切记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因为那样做会对您手中的移液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P1000 使用蓝色微量移液器头,P200 及P20 使用黄色微量移液器头。) 3、轻轻按下推动按钮,推到第一档。 4、手握移液器,将吸液尖垂直浸入蒸馏水中,浸入深度为2~4mm。 5、经2~3s后缓慢松开推动按钮,即从第一挡还原。 ①第一次我们用量程为P1000的微量吸移器分别量取1000μL, 500μL., 200μL蒸馏水,每组 量取三次。 ②第二次我们用P20分别量取20μL, 10μL, 5μL蒸馏水,每组量取三次。 ③第三次我们用P200的微量吸移器分别量取200μL, 100μL, 50μ蒸馏水,每组量取三次。 6、将微量移液器垂直放在天枰上,按动推动按钮到第一挡,液体泄出,再继续按动推动按钮到第二挡,使吸液尖末端残留液体完全泄出,放松按钮,使推动按钮复原。 7、观察电子天枰,并记录数值。 分别为: ①量程为P1000的微量吸液器的1000μL, 500μL., 200μL.蒸馏水。 ②量程为P20的微量吸液器的20μL, 10μL, 5μL蒸馏水。 ③量程为P200的微量吸液器的200μL, 100μL, 50μL蒸馏水。 8,每次用天枰读取数值后要清零。 9,每次完成测取数值后,要把防水膜中的取出,放到收容器中。 10,按下吸液管活塞下侧的按钮,将尖端管退到垃圾桶中。 五、实验结果 * 在25摄氏度下,一毫升液态水的重量为一克。体积=质量/密度由于在本次实验中,所称量的液体(蒸馏水)的密度为1。所以体积=质量。我们就可以通过电子天枰,测出所求液体的质量,求出液体的体积。并通过测出的质量和微量移液器取出的体积,可以算出误差值。 * 横轴:微量移液器的种类以及实验的次数、所称取的数值 * 纵轴:所称蒸馏水的量

移液枪校正

移液器使用规程 一、操作规程 在移取液体时,应注意: 按下按钮或松开按钮的操作必须循序渐进,尤其是吸取高黏度的液体时更应如此,决不允许让按钮急速弹回。移液前应确保洁净的滴头牢固的装进移液器的嘴锥并且滴头外无外来颗粒。 当移液器和滴头的温度与液体的温度相一致时再进行操作。 (一)在吸取血清或需要更换滴头的重复操作时,可采用前进法: 1、将按钮压至第一停点位置。 2、将移液器滴头置于液面以下并慢慢松开按钮,待滴头吸入溶液后,将滴头撤出液面并斜贴在试剂瓶壁上淌走多余的液体。 3、将移液器移至需要加样的位置,轻轻压下操作按钮至第一停点位置。在继续向下压至第二停点,以排尽滴头内的液体。 4、松开按钮使之返回按钮起点位置。 5、更换滴头进行下一轮操作。 (二)在吸取高黏度液体、易起泡沫液体、极微量液体或不更换滴头的重复操作时,可采用重复移液法: 1、将按钮下压至第一停点与第二停点之间或第二停点处。 2、将移液器滴头置于试剂液面以下,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吸液。待滴头吸满液体后,将滴头撤出液面并斜贴在试剂瓶壁上淌走多余的液体。 3、将移液器移至需要加样的位置,轻轻压下操作按钮至第一停点位置,放出预设定的液体。将按钮保持在第一停点位置,使少量不包括移液量内的液体仍留在滴头内。 4、重复第二步骤进行下一轮操作。 (三)在用于定量移取血液与试剂反应时可采用全血移液法: 1、将按钮压至第一停点位置。 2、将移液器滴头置于液面以下并慢慢松开按钮,待滴头吸入溶液后,将滴头撤出液面并斜贴在试剂瓶壁上淌走多余的液体。 3、用干净的干燥绵纸或滤纸将滴头外的血液擦净。

4、将滴头浸入试剂,然后将按钮压至第一停点位置。为避免起泡,可将滴头浸入液面以下。 5、缓慢松开按钮,使按钮回到起点位置,此时滴头内已吸入液体。 6、按下按钮至第一停点位置,然后慢慢松开按钮。重复此项操作直至滴头内壁的液体充分洗干净位置。 7、最后,按下按钮至第二停点把滴头内的液体彻底排尽。 移液枪校正 用0.0001g或0.001g的电子天平。 按如下校都正:1000ul纯净水=1000mg 重复三次,符合,说明校正成功。 10ul,50ul,200ul的枪可以类似方法进行,但10ul 枪的校正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绝对可用,其他三个型号的结果都很好。 校正通过墙后面的一个旋钮,每套枪都配有专门的调节该旋钮的小扳手,详可查看枪的配套说明书。 基本方法是这样。 但是不太可能你次次正好1000mg,实际上也不太可能做到。 一定量程的的枪其每个刻度有一定的误差范围。 国产的一般是: 量程 体积体积误差范围重复性 5-20ul 5ul 5.0% <1.5 10ul 3.0% <1.0 20ul 3.0% <0.8 20-100ul 20ul 3.0% <1.0 50ul 2.0% <0.5

移液管、分度吸管校正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50ml以下分度吸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QC50ml以下分度吸管、移液管。 责任者:QC化验员、QC主任。 规程: 1.分度吸管或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 1.1.厂名或商标 1.2.标准温度(20℃) 1.3.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ml 1.4.准确度等级A、B或吹出式 1.5.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一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校正条件 2.1.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2.2.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2.3.干燥洁净具塞锥形小称量瓶 2.4.标定工作室的温度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2.5.标定所用水为纯化水 2.6.标定时所用纯化水及欲校正的仪器至少须在标定室内放置3小时以上直至与室温相同才可进行校正操作。 3.校正方法 3.1.将需校正的玻璃仪器放入重铬酸钾洗液中浸泡过夜,倾去洗液后用饮用水反复冲洗,再用纯化水冲洗三遍,洁净后的仪器应不挂水珠,玻璃应透明清澈、无油腻。

3.2.将需校正并编好号(可用特种笔按1、2、3、......顺序编号,待校正后确定该分度吸管或移液管为合格品后,再用小砂轮将编号刻在吸管标准 操作规程 上)的分度吸管或移液管内分别吸入纯化水并使弯月面恰在标线处,然后将水放入预先称好重量的具塞小锥形瓶中,塞好后,于分析天平上称取瓶及水的总重量,以此重量减去空瓶重,得到水的重量。测定时一般进行二次,从二次测得的平均水重计算容积。从水的温度及水的密度表计算,就可得出分度吸管或移液管的体积。 4.记录校正结果 5.校正结果处理和校正周期 ????根据上述校正方法的校正数据,查附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校正周期为三年,其中用于碱溶液的为一年。

Eppendorf plus 移液枪校准方法

Eppendorf plus 移液枪校准方法 1、准备超纯水、万分之一天平(如果校正0.5~2.5ul量程的,至少要十万分之一的天平)、温湿度计、恒温室,还需准备一个小口容器,防止水分挥发。 2、按移液器总量程的100%、50%、10%分别进行第三和第四步。 3、吸头要反复吸取超纯水三次后,吸取固定容积的超纯水,推入放置在天平上的小口容器中,待数据稳定读取天平数值,同时记录温度。重复10次。 4、将测量的数据用iso8655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获得对应温度下的体积,取平均值。 5、根据三个测量点的偏差,用移液器专用的校正扳手通过移液器的校正窗进行调整。 6、重复3、4步,直至偏差在ISO8655的要求内为止。 ISO 8655-1-2002活塞式容量测量仪器.第1部分:术语、一般要求和用户使用建议 ISO 8655-2-2002 活塞式容量测量仪器.第2部分:活塞式吸量管 ISO 8655-6-2002 活塞式容量测量仪器.第6部分:确定测量误差的重量分析法

三、校准方法及步骤 操作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5-30℃,恒定在±0.5℃,相对湿度50%-80%,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以减少水分蒸发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建议使用防蒸发装置。测试应在独立无通风的房间内进行,并配备温度和湿度显示。 所需设备: 1、分析天平一台。确保室内空气流动平缓,应避免天平正对空调出风口。 根据所测试的移液器的容量来选择适合的天平: 2、纯水、三蒸水或去离子水,需达到ISO 3696三级水的标准。 3、独立工作间,配备防震、防尘、远离热源、无阳光直射的操作台。 4、温度计、湿度计。 校准操作: 为确保校准的准确性,采用三点移液十次,具体步骤如下: 1、同温处理,将移液器、吸头、天平、测试用水、操作台等校准用具放置在同一工作间内,至少四小时。 2、在正式操作前,先预洗吸头,吸排测试用水5次。 3、用最大体积、50%最大体积和最小体积(或10%最大体积),各移液10次,记录每次移液的质量。 4、计算每组数据的平均值,代入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准确度与不精确度。 5、对比可允许的最大误差限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进行调整。 附:相关计算公式 质量体积转换 公式1:V=(w+e)×Z 式中:V=体积(μl) w=质量(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