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治疗中两种加热湿化方法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不同气道湿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价值对比

不同气道湿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价值对比

不同气道湿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价值对比气管切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患者需要进行湿化护理干预,以解决呼吸道干燥、痰液粘稠、炎症和感染的问题。

不同气道湿化护理干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下面将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价。

目前常见的气道湿化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液体湿化和加温湿化。

液体湿化是将液体直接引入气道,通过增加湿度和直接接触痰液来减少黏稠度。

而加温湿化则是将采取一些特殊的设备,如加温导管等,将空气加热并加湿后送入气道,达到减少水分丢失和热量损耗的目的。

液体湿化护理方法的优点主要有:一、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设备;二、能够快速减少痰液的黏稠度,有利于痰液的咳嗽排出;三、适合于大多数气管切开患者,特别是病情严重或无法耐受其他湿化护理方法的患者。

液体湿化护理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使用液体湿化方法需要将大量水分输入到呼吸道,这可能会增加肺部负担,尤其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液体湿化容易导致气道痰液过多,增加呼吸道堵塞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无力咳嗽或气道分泌物清除功能受损的患者。

液体湿化方法的效果可能难以准确控制,因而无法确保湿化的程度符合临床需要。

与液体湿化方法相比,加温湿化护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一、能够精确控制湿化的程度,避免湿化过度或不足;二、能够减少水分的损失,有利于避免气道干燥和热量损耗;三、能够保持呼吸道的温湿度稳定,减少炎症和感染的发生。

加温湿化护理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加温湿化设备比较贵,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

加温湿化设备需要特殊操作技巧和经验,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烫伤或其他意外事件。

加温湿化方法无法直接接触痰液,因此对于痰液黏稠度较高的患者湿化效果可能不理想。

不同气道湿化护理干预方法在气管切开患者的价值有所差异。

液体湿化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但存在水分过多和痰液增多的风险。

加温湿化方法能够提供精确的湿化控制和保持呼吸道的稳定温湿度,但设备成本高且操作要求较高。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气道湿化护理方法,确保湿化效果符合临床需要,并注意监测和评估患者的湿化效果和安全情况。

不同加热湿化方式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不同加热湿化方式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接受 治疗 的主要原 因, 而不合适 的湿化 方式 是导致耐受性降
低 的 主要 原 因 之 一 。因 此 , 在 无 创 机 械 通气 的 过 程 中 对 吸 入
的气 体进 行湿化和加热是非常必要 的。近期 , 相关 指南建议
在无 创机械通气过程 中使 用加热湿 化器 或热湿交 换器进 行 加热 湿化 J 。本研 究 比较 加 热湿 化器 和 人 工鼻 ( 热湿交换 器) 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 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接 气量 过大 , 而且 由于 医疗 气体过 于干燥 , 在短 时 间内无
5 L / m i n , 肺部 听 诊 痰 鸣音 , 咳 出或 吸 出 Ⅱ度 或 Ⅲ度 黏痰 ;
( 4 ) 神志清楚 , 急性 生 理 功能 和 慢性 健康 状 况评 分 系统 Ⅱ
临床军 医杂志 2 0 1 7年 1 2月 第 4 5卷 第 1 2期
C l i n J M e d O f i t c , V o 1 . 4 5 , N o . 1 2 , D e c , 2 0 1 7

・ 1 3 1 3・
I 临 床 手艮 道 ・
不 同加 热 湿 化 方 式呼 吸 机 治疗 慢 性 阻塞性 肺 疾 病 合并 呼 吸衰 竭 疗 效 观 察
C O P D合并 Ⅱ 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 随机数 字表法将 患者分为 A 、 B两组 , 每组各 8 8 例。A组患者给予人工 鼻气道
湿化装 置 , B组患者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 ( M R 8 5 0 ) 进 行气道 湿化 。观察 并 比较 两组患者 的痰液 细菌培养结 果 、 气 道湿化 效 果、 呼 吸机使用 时间、 住院时间 、 吸痰次数 、 血氧饱 和度 ( S a O ) 提升幅度 、 动脉血二 氧化碳分压 ( P a C O ) 降低 幅度 、 动脉 氧分压 ( P a O ) 提升幅度等各项指标 。结 果 A组 细菌培 养革 兰 氏阴性 ( G 一 ) 病 原菌 株数 高于 B组 , 两 组 比较 , 差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两种湿化方式对ICU气管切开病人血气指标的影响

两种湿化方式对ICU气管切开病人血气指标的影响
切开病人 的血气分析影响结果有无不 同。
1 对 象 与 方 法
新 带 呼 吸 机 未 完 成 试 验 , 余 的均 完 成 试 验 。两 种 雾 化 方 式 下 其
P C 2 P O2S O a O 、 a 、 a 2比 较见 表 1 。
表 1 两 组 P C 2 P O 、a a O 、 a 2 S O2比较
摘 要 : 目的] 讨 氧 气 雾化 吸 入 与人 工 鼻 两 种 气 道 湿 化 方 式 对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C 非 机 械 通 气 气 管切 开 病 人 血 气指 标 的 影 响 。[ [ 探 IU) 方
法] 2 将 2例 气管 切 开 病人 按 照 脱 离呼 吸 机 的 先 后 顺 序 随机 分 为 实 验 1组 和 实 验 2组 , 用 交叉 设 计 方 法 , 采 实验 1 病 人 先 行 人 工 鼻 组
血。
脱 离 呼 吸 机 后 多 采 用 被 动 加 热 湿 化 器 , 于 气 管 切 开 病 人 脱 离 对 呼 吸机 后 的 气 道 湿 化 方 法 很 多 , 工 鼻 与 氧 气 雾 化 是 临 床 上 比 人
较 常用 的 两 种 湿 化 方 式 , 目前 国 内 尚无 文 献 报 道 这 两 种 湿 化 方
I U 病人 常 用 的 反 映 肺 通 气 和 换 气 的重 要 监 控 指 标 之 一 。本 研 C
在 实 验 过 程 中实 验 1 有 1 因为 痰 液 黏 稠 , 痂 形 成 , 组 例 痰 重
究 旨在 了解 人 工 鼻 与 氧 气 雾 化 吸 入 对 于 脱 离 呼 吸 机 治 疗 的 气 管
11 研 究 对 象 . 来自选 择 \. 0 2 、8年 1 一 2 0 0 1月 O 9年 9月 某 三 级 甲 等

两种气道湿化液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两种气道湿化液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1 . 2 . 1 气 道 湿 化 护 理 方 法 两 组 病 人 的 病 房 设 备 、 消毒方 法、 病 房温度 、 湿度、 湿 化液滴入方法 、 预 防性 使 用 抗 生 素 等 治 疗 措
施 均相 同 。不 同 的治 疗 措 施 是 两 组 病 人 的湿 化 液 各 不 相 同 。对 照组 常 规应 用 生 理盐 水 进 行湿 化 , 观察组 应用 1 . 2 5 %碳 酸 氢 钠 溶 液进 行 湿 化 ( 配 制方法 : 5 碳酸氢钠 6 O mL +生 理盐水 1 0 0 mL ) , 两组病人均应用持续微泵滴入湿化液 , 即 将 湿 化 液 同 静 脉
果。现报告如下。
1 对 象 与 方 法
! : ! !
3 讨 论
! : !
1 . 1 对象
选择 2 0 1 1年 1月 一 2 O 1 2年 1 2月 在 我 院 住 院 接 受
机械通气治疗 的 l O O例 病 人 , 随机 分为对 照 组 和观察 组 各 5 O 例, 观察 组男 3 5例 , 女 1 5例 ; 年龄 3 5岁 ~ 7 O岁 ( 4 6 . 8岁 ± 6 . 7 岁) ; 机械通气治疗 5 d ~1 6 d ( 6 . 3 d ±1 . 4 d ) 。对 照 组 男 3 7 例,
何文 慧 。 罗小珍
摘要: [ 目的] 比较 两 种 气 道 湿 化 液 对预 防 呼 吸机 相 关 性肺 炎 的 临床 效 果 。 [ 方 法] 将 1 0 0例 机 械 通 气病 人 随 机 分 成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各5 O例 , 对 照组 湿化 液采 用 生理 盐水 , 观 察 组 湿化 液 采 用 1 . 2 5 %碳 酸 氢钠 溶 液 进 行 湿化 。比 较 两组 病 人 气 道 湿 化 效 果 及 呼 吸 机 相

机械通气时的三种湿化方法

机械通气时的三种湿化方法

机械通气时的三种湿化方法我今天想和你聊聊机械通气时的湿化方法。

你知道吗,这在医疗里可太重要了。

我记得有一次在医院工作的时候,看到一个病人在机械通气,那时候就开始深入了解这方面的事儿了。

有一种湿化方法是加热湿化器。

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方法特别像给空气做个温暖的“SPA”。

我想啊,这机器就像是一个贴心的小管家,把空气加热到合适的温度,还增加湿度。

就像我们冬天的时候,屋子里干干的,有个加湿器让空气变得湿润又温暖,病人的呼吸道就像这个屋子一样,需要这样舒适的空气。

我跟同事说这个的时候,他们也都特别认同,说这个方法对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功能可太有用了。

还有一种是雾化湿化。

这就像是把水变成了小小的精灵,飘散在空气里。

我看到那些雾化的小颗粒的时候,心里就想,这些小颗粒就像是带着滋润任务的小使者,能直接把水分送到呼吸道的各个角落。

我当时就对医生说,这感觉就像是给呼吸道做局部护理一样精细。

医生也说这个方法在有些情况下很有针对性,特别是对于痰液比较黏稠的病人,能让痰液变得稀一点,更容易咳出来。

另外一种就是人工鼻。

我一开始对这个有点疑惑,这小小的东西怎么能湿化呢?后来深入了解才知道它的厉害。

我就感觉它像是一个聪明的小助手,在空气进出的时候,悄悄地把水分留住或者补充进去。

我跟护理的姐妹们聊天的时候说,这人工鼻就像是一个默默工作的小卫士,虽然不那么起眼,但是在合适的情况下,能起到很好的湿化作用。

我觉得这三种湿化方法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我们在照顾病人的时候,就得像挑选合适的衣服一样,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湿化方法,这样才能让病人在机械通气的时候更舒服,也能更好地恢复健康。

呼吸机的气道温度调节方法

呼吸机的气道温度调节方法

呼吸机的气道温度调节方法呼吸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危重病患者的救治过程中。

在使用呼吸机时,气道温度的调节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呼吸机的气道温度调节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加温湿化器调节方法加温湿化器是常用的一种调节呼吸机气道温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温水蒸汽与氧气或空气混合,使气道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加温湿化器:在使用加温湿化器前,需先准备好相应的装置。

将加温湿化器的水箱填满适量的温水,并将湿化器与呼吸机连接。

2. 调节湿化器的温度和湿度:根据医生的指示,调节湿化器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湿化器的温度应在32℃-36℃之间,湿度控制在80%左右。

3. 连接呼吸机:将湿化器与呼吸机连接好,确保连接处无漏气。

4. 检查气道温度:在开机前,使用温度计测量湿化器输出气道的温度是否符合医生的要求。

加温湿化器调节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有效保护气道黏膜,防止干燥和损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加温湿化器的体积较大,对于一些移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能不太适用。

其次,加温湿化器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可能不太方便。

二、电热丝调节方法电热丝是另一种常见的呼吸机气道温度调节方法。

电热丝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将冷空气加热至适宜的温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电热丝:在使用电热丝前,需先准备好相应的装置。

将电热丝插入呼吸机的气道管路中。

2. 调节电热丝的温度:根据医生的指示,调节电热丝的温度。

一般来说,电热丝的温度应在32℃-36℃之间。

3. 连接呼吸机:将电热丝与呼吸机连接好,确保连接处无漏气。

4. 检查气道温度:在开机前,使用温度计测量电热丝输出气道的温度是否符合医生的要求。

电热丝调节方法的优点是体积小,易于携带,并且不需要电源供应。

然而,电热丝的加热效果可能会不够均匀,存在一定的温度波动。

三、温控加湿器调节方法温控加湿器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呼吸机气道温度调节方法。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探究q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探究q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探究q引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在早产儿中更为常见。

RDS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不足,导致肺部的弹性减弱、通气不良和低氧血症等表现。

在新生儿RDS的治疗中,通气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手段,本文即对这一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探究。

一、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理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通过鼻腔内持续给氧和高浓度空气,加热且湿化的气体通过高流量导管输入,实现对新生儿呼吸功能的支持。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维持开放性气道:高流量气流可以帮助保持气道的开放性,降低气道阻力,有利于气体顺利进入肺部。

2. 提高肺泡内正压:高流量气体输入可以在肺泡内形成一定的正压,有助于改善肺泡的塌陷,提高通气效果。

3. 加热湿化气体:通过加热和湿化气体,可以改善气道黏膜的湿润度,减少气道黏膜水肿,有利于氧气的有效吸收和肺的顺利通气。

二、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临床应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早期应用:对于早产儿等易患RDS的新生儿,可以在产后即刻开始使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进行治疗,有利于早期控制病情的发展。

2. 适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早产儿RDS的治疗,也可以应用于足月儿等其他原因引起的RDS,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范围。

3. 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可与其他支持性治疗方法(如呼吸机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等)联合应用,弥补传统治疗的一些不足。

三、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评价方法对于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 氧合情况:评估治疗后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等指标,了解氧合情况的改善程度。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及综合气道护理对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分析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及综合气道护理对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分析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及综合气道护理对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及综合气道护理对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

方法:以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的40例全院和ICU(重症医学科)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基于两种不同的机械通气湿化方法,患者被分为各29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并为患者提供相同的综合气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以及对治疗的影响。

结果:接受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的研究组患者平均刺激性咳嗽(1.6±1.2)次,吸痰(75.0±23.9)次,痰痂形成率6.9%,气道出血率0.0%,均显著低于接受间歇气道灌注法气道湿化的参考组患者。

同时,研究组患者的VAP发生率15.0%,带管时间(9.2±2.6)d,住院时间(21.1±6.9)d,均显著低于接受间歇气道灌注法气道湿化的参考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降低VAP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有更加的积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气道湿化;微量泵持续湿化;VAP引言:机械通气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针对呼吸道梗阻或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措施,基于病情需求,通气管道往往会留置较长时间,从而维持患者起到通畅,保证体内氧气供给,进而推动患者自主呼吸逐渐得到恢复。

在此过程中,呼吸道的湿化与护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较为常用的气道湿化方法有间歇气道灌注法和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

为了就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及综合气道护理对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展开分析,我院实施此次研究,现就此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的40例全院和ICU(重症医学科)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基于两种不同的机械通气湿化方法,患者被分为各20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3)The incidence of VAP in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HME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HH group.There
groups(P<0.05).Conclusion The humidifying effect of HME was better
国基层医药,2003,10(11):1205.
只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人气体,并 不需要提供额外的热和水气,避免了湿化过度,减少 了吸痰次数,降低了因吸痰导致的细菌感染机率。 3.3应用热湿交换器的局限性
尽管热湿交换器
(收稿日期:2010-05-06)
种加热湿化装置的加热湿化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患
者的预后等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判断HME加
热湿化的有效性和预防VAP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pneumonia,VAP)的重要原因。热
基金项目:湖北省卫生厅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X3C41) 作者简介:敖薪(196l一),女,硕士,教授,护理系主任,研 究方向: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与监护 通信作者:吕晓玲
塑±堂堡垫壹2010年10月第25卷第19期
・1733・
・论
著・
呼吸机治疗中两种加热湿化方法的效果研究
敖薪1 吕晓玲2
(1.长江大学,湖北沙市434000;2.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热湿交换器(HME)与加热湿化器(HH)在呼吸机治疗中的湿化效果和副作用,探讨
时间用t检验,湿化效果、不良反应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I度(湿化过度):痰液
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 留;Ⅱ度(湿化满意):痰液轻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
2结果(表1~3)
表1两组患者湿化效果与副作用的比较 观察内容 痰的粘度(例) I度:湿化过度
Ⅱ度:t in experimental was given
HME,patient in
at
control was give HH,The effectiveness of wetting,result of bacterial culture and incidence VAP tion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1)The
1.3.2湿化效果评价标准
109/L;(3)呼吸道脓性分泌物,涂片见WBC每个低 倍镜视野>25个,鳞状上皮细胞每个低倍镜视野< 10个,培养出潜在的呼吸道病原菌;(4)胸片示肺部 出现新的或进展性浸润病灶。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用SPSS 11.5统计软 件进行处理。其中细菌培养结果、吸痰次数和治疗
表2两组患者痰液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表3两组患者发生VAP和治疗时间的比较
显示:实验组的湿化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预后也较 对照组理想。主要表现在:(1)实验组出现湿化不够 和湿化过度的情况少于对照组,痰液粘稠度病例数 集中在Ⅱ度,且大于对照组,两者比较P<0.01,差 异有极显著意义。说明湿化效果适中;(2)两组比 较,实验组没有呛咳和气道烫伤的意外发生,对照组 发生呛咳1例,气道烫伤11例,说明实验组湿化过 程更安全;(3)气道痉挛比较,实验组5例,对照组 15例,P<O.01。提示HME可减轻对患者气道的
1.1资料本研究中呼吸机采用Drager Evitaz— dana、Drager savina和伟康Esprit2540等三种类
型,加热湿化器选用Fisher&Paykel MR 410及
MR850,热湿交换器由Tyco医疗器材公司提供。
万方数据
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塑舅第25卷第19期
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2009年1月入住本院 ICU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266例,其中男性207 例,女性59例;年龄7~93岁,治疗时间3~45
Me—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75(2010)19—1733—03
在呼吸机治疗中为避免冷的、干燥的气体损伤 气道黏膜和肺组织,引发各种肺部并发症,影响呼吸 机的治疗效果,传统做法是采用加热温化器(heated
humidifier,HH)对气体进行加热湿化。据报道在
温交换(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HME,又称
HME加热湿化的有效性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使用HME,对照组使用HH。 在同等条件下比较两组的湿化效果、细菌培养结果和VAP发生率。结果(1)HME组湿化效果较HH组好,副作 用和吸痰次数均少于HH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2)细菌培养的阳性率HH组明显高于HME组,且细菌
(HNE)and heated humidifier(H H),and stud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heat and moisture by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Method
intensive cale unitpatients:a
plea for
an
dependent assessment of 2003,31(3):699.
ptheirerformanee[J].Crit Care Med,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 [4] 吴玉琴.闭式吸痰管与HME在人工气遭护理中的应用[J].中
3讨论
3.1热湿交换器加热湿化的有效性
表1和表3
刺激,提高舒适程度;(4)实验组使用呼吸机的天数
万方数据
塑±鲎修杂志2010年10月第25卷筮19期 和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短,差异有显著意义。
3.2
换器的加热湿化原理有密切关系。对于脱水患者只
热湿交换器预防VAP的可行性
从表2和
有在补液或气道泵入湿化液的前提下使用热湿交换 器,才能达到有效湿化的目的;对于体温低于32℃ 者,也不应单独应用热湿交换器,要结合其它加热方
groups.(2)The positive
rate
of bacterial culture in H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ME group.The kinds of cultured bacterial was more than that of HME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
其通畅。
参考文 献
分析其原理认为:(1)热湿交换器是模拟人体解剖湿 化系统机制的一种加热湿化装置,可循环收集和利 用患者呼出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以维持呼吸道内恒 温和湿度。故呼吸机管道环路中无水凝集,干燥的
环境不利于细菌的定植和增生繁殖,同时又可避免
污染后的冷凝水进入患者下呼吸道导致感染;(2)因 热湿交换器不需倾倒冷凝水,环路打开次数少,减少 了环境因素对呼吸机管道环路的污染;(3)热湿交换 器的过滤层为特殊静电纤维构成,其密集的静电纤 维网[4]可以阻挡和吸附细菌集合体,从而达到过滤
cases
the same condi—
group
of better effectiveness in
HME humidifying
was more
than that of H H group.Incidence of side effect and time of sputum suction was less than of H H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细菌的目的,减少VAP发生;(4)由于热湿交换器
[1I宋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266.
[2]Thiery
G,BoyerA,Pigne E,et a1.Heat
andmoisture ex2changers
in in—
me ehanieally ventilated
种类多于HME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HME组VAP发生率低于HH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论HME加热湿化效果优于HH,且具有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热湿交换器 加热湿化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Comparative study for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o
than that of HH.It's was effect in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was worth for popularizing. Key words Heat and moisture chanical ventilation exchanger Heated humidifie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外周血自细胞(WBC)>10.0×109/L或<4.0×
1.2方法将2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组,每组133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和 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 II)、基础疾病以及治 疗上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实验组使用热 湿交换器,从治疗的第1天起在人工气道导管连接 热湿交换器,24~48 h更换1次。对照组采用传统 的加热湿化器进行加热湿化。然后对两组病例的湿 化效果、细菌培养结果、吸痰次数、湿化意外、VAP 发生率、治疗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 1.3观察及判断标准 1.3.1痰标本收集方法 全部痰标本均在机械通 气前和48 h后,用一次性痰培养吸痰器经人工气道 从气道深部吸出,标本连续采集3 d,以后每周采集 标本2~3次进行动态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