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性质及处理原则

合集下载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治伤口皮下积液方法的探讨(附203例报告)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治伤口皮下积液方法的探讨(附203例报告)

乳 腺 癌 根 治 术 后 伤 口皮 下 积 演 是 常 见 的 并 发 症 . 接 影 直 响 患 者 术 后化 疗 和 放 射 治 疗 等 综 台 治 疗 的效 果 。对 于 皮 下 积
渡 的 预 防 主要 是 采 取 负 压 引 流 方 法 , 9 9 2 0 1 9 ~ 0 1年 我 们 改
流 茬 王 法 。
美键词
乳腺 癌根 冶 未 : 改 选 流 方 击 ; 积 渍 R 6 5 8 文 献 标识 码 5 A 文章 编 号 l 0 —3 5 2 0 )5 04 —2 0 8目 1 (0 2 0—4 80
中圄 分 类 号
St udy o e e i n nd te m e e h d fpr v u yd o ferr i l p a i n e s a e a r p t o 03 nd h r ps a t adca o er to ofbr a tc nc r e or f 2
wo n y r p 3 . ) I 1  ̄ e ra e yi rv dd an g 5c a sg two n y tp ( . % ) Co cu in u d h d o s( 0 1 n 1 0c s ste td b mp o e r ia e,  ̄ e o u d h d o s 4 5 n lso
c ss L uZ ie J a Z e g n . p r m ae l h z - i h n eg De a t me S r ey 0J p n F i d h Ho i i( e n 0 0 9 ug r 、 a a r n s e s t B @' 1 0 2 ) p a g
i漉 方 法 ( 口放 置 多 根 i 流 管 和臆 下加 压 缝 合 ) l 估 1 瞎浩 伤 口皮 下 积 液 的 情 况进 行 比较 。 果 采 用 自压 引 ' 置 9 结 虎装 3制 惠 者 中 ,8宣 点 生 2 { 皮 下 积 l (0 1 ) 改 进 引 流 方 击 l 0制 患者 申 . 书 发 生 皮 下积 液 【. ) 结 论 改进 引流 方 法时 防 浩 皮 下 租 斑 的 艘 果忱 于 蛊压 引 准 3. 1 5 ‘ 45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和处理体会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和处理体会

【关键词】 乳腺癌;皮下积液;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350(2009)O3 82—o2
皮下 积液 是乳 腺癌 改 良根 治 术后 最 常 见 的一 种 56例 ,男 2例 ,女 54例 ;年龄 最大 68岁 ,最 小 28岁 ,
并发症 ,特别是在胸大肌 、胸小肌的残端 ,锁骨下区, 平均 48.5岁 。其 中 Ⅲ期 以内乳 腺癌 47例 ,Ⅳ期乳
腹直肌前面与胸骨旁 的凹陷 区容易发生积液… ,也 腺 癌 9例 ,肺转 移 、肝转 移乳 腺 癌 1例 。行 改 良根 治
是术后 不 能及 时 进 行 放 化 疗 、内分 泌 治疗 的 主要 原 术 45例 ,根 治术 5例 ,乳 腺单 纯 切 除术 6例 。术 后
中华结核 和呼吸杂志 ,2007,30(1):65.
[5] 陆再英 ,钟南 山 .内科学 .7版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2008:
121 — 122.

[6] 肖秀云 .支气管 哮喘并发纵 隔气肿 1例报 道 .实 用心脑肺血
管 病杂志 ,1997,5(2):24.
[7] 张家文 .伴有 心跳“握雪 音”的 自发性纵 隔气 肿 .临床荟 萃,
《海南医学)2009年 第 20卷第 3期
心肺功能 ,积极改善营养状况
伤 口处因压力过高崩裂 。
2.2 原 因分析 分析造成乳腺癌术后 皮下积
2.4 皮下积液发生时 ,应根据不 同情况做不 同
液 的原因,考虑可能主要有 以下几点 :(1)术 中使用 处 理 。
电刀剥离皮瓣 ,使 皮下 脂肪 组织灼 伤 ,术后 脂肪 液
《海南 医学)2o09年第 20卷第 3期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体会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体会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体会作者:李敏娟杨涛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4期皮下积液又称为血清肿(seroma),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42%[1]。

皮下积液增加切口张力,减少皮瓣血运,延迟切口愈合,可诱发皮瓣坏死、增加感染风险;从而影响后续治疗,增加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

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93例,现对皮下积液的防治情况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女性92例,男性1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1.2岁,其中1例为双侧乳腺癌。

TNM 分期:I 期29 例,II 期52 例,IIIa期12 例。

浸润性导管癌78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髓样癌2例,乳头状癌3例。

合并糖尿病6例,高血压病17例,高脂血症14例,其中有8例有2种以上并存疾病。

1.2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引流管拔除后次日术区皮下触诊波动感,穿刺抽出液体量>5ml;50mL为大量积液。

1.3 操作方法根据肿瘤部位选择横、纵或斜行的梭形切口,切缘距癌肿边缘大于 3 cm,全部用电刀游离皮瓣,腋窝清扫时用解剖剪锐性分离,术中探查腋血管鞘若无浸润,则不打开,并结扎肉眼可见淋巴管及腋动、静脉各分支。

行单管负压引流32 例,术中康派特生物胶、术后戴棉质裹胸;双管负压引流61 例,术中未使用康派特生物胶、术后用自粘性弹力胸带包扎。

1.4 围手术期管理采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需经常挤压引流管,引流液平达一半需排空或更换。

如无特殊则术后第三天首次换药,以后隔天换药,至引流液清亮呈淡黄色,低于10ml/d、连续两天拔除。

患肢避免输液,患侧肩关节注意制动,在护士指导下做恢复训练。

同时积极控制合并症。

2 结果共出现皮下积液14例,发生率15.1%,其中8例行单管负压引流(8/32,25%),6例行双管负压引流(6/61,9.8%),各有2例为大量积液,4人均大于60岁、患高血压病;有3例合并皮瓣坏死,均为双管负压引流、弹力胸带包扎(3/61,4.9%)。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体会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体会

生 率 为 1 . 。 单 因 素分 析 提 示 : 后 T 24 术 NM 分 期 、 巴 结 清 扫数 目及 范 围 、 后 放 化 疗 、 重 指 数 、 淋 术 体 有无 合 并 症 是
影 响 术 后 积 液 的 重 要 因 素 。 多 因素 分 析 示 影 响 术 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积 液 的重 要 因 素 依 次 为 : 巴 结 清 扫 数 目、 巴结 清 扫 范 围 、 淋 淋 术 后 放 化疗 、 重 指 数 、 无 合 并 症 。 结 论 体 有 对 于 病 期 较 晚 、 巴结 清 扫 范 围 广 、 重 指 数 高 及 合 并 有 糖 尿 病 患 者要 淋 体
新 疆 医科 大学 学报
J OUR NAL OF X N I G ME I Al UNI RSTY 2 1 t , 4 1 ) I JAN D C VE I 0 1Oc. 3 ( 0
乳 腺 癌 术后 皮 下 积 液 的多 因素 分 析 及 治疗 体 会
甫拉 提 ・吾 瓦力 汉 ,杨 亮 ,李 涌 涛 , 倪 多
Ur mq 3 0 1 u i 8 0 1 ,C i a hn )
Ab ta t src :Ob e t e To su y t ers a t r o c u ltv iud o u c t n o sa tro e ain o jci v t d h ik f co sf ra c mu aie l i fs b u a e u fe p r t n q o
m e a t s s( t s a e TNM ) ci i a t g ,c e o h r p n a ito h r p l c ls a e h m t e a y a d r d a i n t e a y,n m b r o n a e x l r y p n u e fi v d d a i a y l m h l n ds o e ,BM 1 we e sg iia tf c o s a s ca e t c u u a i e l u d o u c t n o sa t ro e a i n o r i n fc n a t r s o i t d wih a c m l tv i i fs b u a e u fe p r to n q b e s a c r r a tc n e .M u tv ra e a a y i b g s i r p ri n l a a d e r s i n mo e h we h tn m b r li a it n l s s y Lo i t p o o to a z r sr g e so d ls o d t a u e c h o t s a i a i a y l mp o e ,c e t e a y a d r d a i n t e a y,p te t a ib t e l u n f me a t tc x l r y h n d s h mo h r p n a ito h r p l a in sh d d a e i m l t sa d c i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40例诊治体会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40例诊治体会
维普资讯
内蒙 古 医学 杂 志 InrMo g l dJ20 n e n oiMe 0 8年第 4 a O卷 第 1期
9 5
乳 腺 癌 改 良根 治术 后皮 下 积液 4 诊 治体 会 O例
云 耀峰
( 内蒙古 自治 区医院 肿瘤科 , 内蒙古 呼 和浩特
3 3 皮 下 积 液 的 处 理 原 则 .
发 生部位 为腋 下 1 9例 , 间区 1 肋 4例 , 骨 下 4 锁 例 , 骨 旁 3例, 胸 以腋 下 肋 间区 为常 见 。临 床 表 现 为 : 小范 围的积液 表现 为积液 部位肿 胀 , 之有 波 ① 触 动感。 ②大范 围 的积 液 表 现为 大 面 积 的皮 瓣 漂 浮 , 处理 不 当 易 造 成 皮 瓣 坏 死 。③ 腋 窝 积 液 时 , 肢 上
1 2 发 生 部 位 及 临 床 表 现 .
①手 术 创面 渗 出。乳 腺 癌 根 治 术范 围大 、 面 创 大及 止血 不彻 底 , 后 渗 出多 。② 术 中淋 巴管 遭 到 术 破 坏 , 扎不 彻底 , 成 大 量淋 巴液 外 渗, 别 是 腋 结 造 特 窝 及锁 骨下 淋 巴系统 是造 成术 后皮 下积液 的主 要原 因。③ 术 中使 用 电刀剥离 皮瓣 。使 皮下脂 肪组织 灼 烧, 术后 脂肪 液化 , 出 增 多, 时使 用 电刀剥 离 皮 渗 同 瓣 时易造 成皮瓣 下 脂 肪 组织 薄 厚 不 等 , 至形 成 带 甚 蒂 的脂肪 等 , 些脂 肪层 因凝 血易坏 死 , 化形 成皮 这 液 下 积液 l 。④ 皮瓣 下 积 气 以及 胸 带 包 扎 加 压 不 适 2 】 度 。未起 到加 压作用 , 成皮瓣 与胸 壁 间粘 合不 紧。 造 ⑤ 引流管 放置 不 当。过细 、 旧或管 壁受 压、 陈 血块 阻 塞 等造成 引流管 不通 畅或拔 除 过早造 成手 术 区内的 渗 液不 能及 时引 出形 成积 液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探讨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探讨
N uo do g ,93 3 ( ) 4 7— 4 . e r ail y 19 ,5 3 :3 42 r o
先天性发育不 良的合并症 , 如胼胝体发育不 良等较难 [ ] 张桂青 , 庆丰 , 2 李 杜湘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脑病 早期的 诊断, 对亚急性和慢性颅内出血与脑脊液不能严格区 M砌 表现及 分型 [ ] 中国医学 影像技术 ,O 0 1 ( ) J. 2 O ,6 5 :
5 8
G a g i dc 11un lJ n 2 1 . o. 3. o 1 u n x Me ia . ra ,a . 0 1 V 13 N . o
室管膜下、 皮层及 小脑 出血病灶 的检出率[ 。低 场 4 】 MI c R 与 T影像相 比不仅能显示脑实质及基 底节区




损伤、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脑髓鞘化的过程, 并且对脑
相关因素分析[]放射学实践 , 0 , ( )11 6. J. 2 31 3 : —14 O 8 6
断的符合率 , 并可根据 T 和 T 信月艳 , 黄德尤.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层螺 导致变性或囊性变来作为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监测 旋C T诊 断 及 动 态 观 察 [ ] 中 国优 生 优 育 , 08 1 J. 2 0 ,4 手段 之一 , 因此 , 场 MR 低 I在 H E诊 断 中 比 C I T具 有 ( )11 4 :8 . 较高 的实 用价值 。 ( 收稿 日期 : 1 0 1 修 回日期 :00— 9—1 ) 0 2 0— 8— O 21 0 2
射 器抽 液 、 置胶 片或胶 管 引流 , 放 分段加 压 包扎 , 内注射 医用生物蛋 白胶 等方 法 , 液均 能治愈 。 腔 积
【 关键词】 乳腺癌 ; 皮下积液; 预防;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77 9 3 . 【 文献标识码】 A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与处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与处理
mu l a t i o n a f t e r mo d i i f e d r a d i c a l ma s t e c t o my o p e r a t i o n M e t h o d s T ot l a 1 5 6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u n d e r w e n t
mo d i f i e d r a d i c l a ma st e c t o my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a s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ly a z e d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0 5 t o J u n e 2 0 1 0 . Re s lt u s
P r e v e n i t o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s u b c u t a n e o u s l i q u i d a c c u mu l a t i o n a f t e r mo d i i f e d r a d i c a l ma s t c c t o my o p e r a i t o n
的 发生 。
【 关键词] 乳腺癌 ; 皮下积液 ; 并 发症
[ 中图分类号] R 7 3 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 6 7 4— 3 8 0 6 ( 2 0 1 3 ) 0 5— 0 4 5 0— 0 2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3 8 0 6 . 2 0 1 3 . 0 5 . 1 6
Amo n g 1 5 6 p a t i e n t s , 1 2 h a d s u b c u t a n e o u s l i q u i d a c c u mu l a t i o n, t h e i n dd e n c e w a s 7. 6 9 % . A n p a t i e n t s we r e c o n f i r me d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处理体会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处理体会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处理体会金焰郑州市中心医院外科,郑州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术后皮下积液的护理措施的改进。

方法对2008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术后伤口皮下积液护理方法(负压引流及加压包扎)和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改进的护理方法(搔刮积液处胸壁皮瓣、放置多根引流管于积液腔内、患侧腋下皮瓣加压缝合)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护理进行对比。

结果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皮下积液31例患者中21例未痊愈,不得不行胸壁纤维板切除术,平均痊愈时间183d,6例出现切口感染。

采用改进护理方法的皮下积液32例患者均获痊愈,未行纤维板切除术,平均痊愈时间15d,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

结论改进的护理方法对治疗皮下积液的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法。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下积液;护理措施改进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422(2011)24-0200-02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皮下积液使皮瓣漂浮,增加切口张力,减少皮瓣血运,影响切口愈合,并且易诱发感染,导致皮瓣坏死,推迟了术后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实施,增加了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大部分患者不得不行胸壁纤维板切除术,二次手术极大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本院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护理进行了改进,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郑州市中心医院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应用传统护理方法治疗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患者31例,年龄35 71岁,平均47岁。

根治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18例,Ⅲ期7例。

术后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21例,髓样癌2例,其它类型8例,2009年11月—2010年11月应用传统护理方法治疗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患者32例,年龄35 71岁,平均47岁。

根治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19例,Ⅲ期5例。

两组患者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传统护理方法负压引流及加压包扎,用管内直径7mm,长约50cm硅胶引流管1根,在引流管侧壁打孔数个,从术中所分离皮瓣的腋中线最下方戳孔引出,胸壁加压包扎,保持负压引流,负压调节在0.03 0.04k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性质及处理原则
马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皮下积液处理不好会影响手术切口愈合,还可能
影响到病人的进一步治疗,给病人带来较重的思想负担。

一、皮下积液的原因及性质
乳腺癌术后皮瓣与胸肌或胸壁未能愈合或黏连是造成皮下积液的最根本原因。

皮下积液的性质大致分为:①手术创伤和炎症所致的创面渗出和脂肪液化;②淋巴管损伤所致的淋巴液漏出;
③术后创面出血所致的积血。

除了术后出血所致的皮下积血性质容易确定外,皮下积液的性质到底是以炎性渗出液为主,还是手术损伤淋巴管后漏出的淋巴液为主仍有较大分歧。

理论上,乳腺癌手术后必然会出现创面的渗出,创伤越大,渗出液越多。

因此,术后积液的
成分应包括创面的渗出液,渗出时间的延长是积液的原因之一。

临床观察又发现,许多病人手术切
口已经愈合,而仍在较长时间内存在皮下积液,且每日的引流量变化不大;此时,淋巴液的漏出应
是皮下积液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手术创面的炎性渗出和淋巴管损伤后淋巴液的漏出均是乳腺癌
手术后皮下积液的主要原因。

手术后初期皮下积液以创面炎性渗出液为主,后期以淋巴液漏出为主。

二、皮下积液的处理原则
临床上,预防及处理乳腺癌手术后皮下积液的方法有多种。

如术中彻底止血和结扎淋巴管、术
后放置负压引流管、胸部加压包扎、皮瓣与胸壁缝合固定、患侧上肢制动、穿刺抽吸、局部注射生
物蛋白胶等。

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均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因此,从防止
和减轻皮下积液给病人带来的危害上入手更符合临床的实际需要。

皮下积液对患者的主要危害有:①影响切口愈合,造成切口裂(切口裂开会影响到患者术后的
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及化疗);②局部有胀痛、不适;③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

因此,影响切口愈合
是皮下积液对患者最根本的危害。

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总结处理原则如下:①对于切口已完全愈合的患者,如存在皮下积液,
若积液量<30ml可以不处理,待积液达到一定压力后将不再增加,大约15~30d积液会自行吸收而消失,类似于哺乳期女性“回奶”的过程。

依据笔者的经验,即使皮下积液一次穿刺抽吸达到100ml 者,如切口已愈合,即使不再做引流或穿刺抽吸亦可自行吸收。

如在此期间积液部位张力大,病人
胀痛症状重者,可临时穿刺将积液抽吸干净,减轻症状。

往往胀痛症状越重者,穿刺后积液消失的
时间越快。

由于皮下积液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切口愈合,因此扩开手术切口引流积液的办法是不可取
的。

②若切口尚未完全愈合且存在皮下积液者,可采用另外戳孔放置引流管或每日穿刺抽吸的办法,
防止切口裂开;待伤口愈合、积液量<30ml时可拔除引流管,或不再穿刺抽吸;按①所述方法处理。

采取每日穿刺抽吸方法时,每次尽量抽干净积液;每日抽液,当发现积液处皮瓣有逐日“增厚”的
感觉时,积液量会逐日明显减少,此时如停止抽吸,数日后积液常常会自行消失。

③积液造成切口
裂开时,应尽快缝合切口,另外戳孔放置引流管;待切口愈合后再拔除引流管,按①所述方法处理。

总之,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并不可怕,过于积极的处理,尤其是扩开手术切口引流的办法并不
可取,积液腔内注射药物会造成无菌性炎症,增加局部的炎性渗出,并有增加细菌感染机会的危险性。

采取措施防止手术切口因积液造成裂开,解除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是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处理
的根本原则。

试题:
1.皮下积液按照不同性质分,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2.皮下积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3.简述皮下积液的一般处理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