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术后皮下积液1例
改良后颅窝正中带蒂骨瓣开颅术

【 A B S T R AC T】 B AC KGR OU N D & OB J E C T I V E: I n s t a n t o f d i s s o c i a i t v e b o n e l f a p f o r s u b o c c i p i t a l
r e p l a c e d a f t e r t u m o r r e s e c t i o n .R E S UL T S :T h e r e w e r e 1 7 p a t i e n t s( m e d u l o b l a s t o m a s i n 9 ,a s t r o c y t o ma s i n 8 , e p e n d y m o m a s i n 3 )i n hi t s s e i r e s .A n c a s e s u n d e r w e n t s u b o c c i p i t l a m e d i l a c r ni a o t o my w i h t p e d i c l e d b o n e l f a p .
【 摘要】 背景 与 目的 : 后 颅 窝肿 瘤 多 采 用 开 骨 瓣 、 硬膜缝合 、 骨瓣 复位 方 法 进 行 开 颅 和 关 颅 。本 文 介 绍 改 良后
颅窝 带 蒂 开 骨 瓣 术 。方 法 : 小 脑 蚓 部 及 四 脑 室 肿 瘤选 择 后 颅 窝 正 中入 路 . 开 骨 瓣 时 采 用 后 正 中带 蒂 骨 瓣 . 术 毕 骨
术更 加 符 合 解 剖 复 位 原则 ,减 少颅 骨 锁 等异 物 植 入 数 量 , 术 后 无 明 显 并 发症 。
关键 词 : 后颅 窝 肿 瘤 ;带 蒂骨 瓣 ;后 寰 枕 筋 膜 ;解 剖 学 复位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0例临床分析

形 或新 月形低 密 度 影 , T值 与 脑脊 液相 似 , 射对 比 C 注
剂 后无 明显增强 现象 ; I MR 图像 上 的信 号 与脑 脊液 相
近 , 血肿 信 号较 强 , 别是 T 而 特 。加权 像 时血 肿 均呈 高
强信 号 。 外伤性硬 膜下积 液的治疗 , 一般行 钻孔 引流术或 开 颅清 除 积 液 L ] 如 何 防 止 再 积 液 是 治 疗 成 功 的 关 1 , 。 键[ 。我们认 为 :1 急性期硬膜下 积液量 : O l 占 1 () >3 r , a 位效 应 明显 , 临床症 状 呈 进 展 性 , 积 极 行 钻孔 引 流 。 应
楚3 8例 , 嗜睡 5例 , 昏迷 7 , 瘫 1 例 轻 2例 , 癫痫 发 作 5
例 , 盘水肿 6 , 视 例 锥体 束 阳性 1 例 , 5 听力减 退 8例 。 1 4 辅助 检查 . 均行 C 检 查 , 2例 同时 行 MR 检 T 1 I
查 , 液发 生在双 侧额颞 部 1 积 2例 , 侧额 颞部 8例 , 单 单
外伤 性硬 膜 下积 液 5 0例 临 床 分 析
冯树 贵 黄 明军 秦玉 瀚 李 晖
代 明安 习予祥 李 崇袢
4 7 1 60 1
河 南平 顶 山煤 业 医疗 集 团 一矿 医院 平 项 山
【 要】 目的 摘
分 析 外 伤 性 硬膜 下 积液 的诊 断及 治 疗 。方 法
对5 O例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患 者 I 疗 效 进 行 回顾 分 析 。 结 果 临床
 ̄
头偏 低位 1 。 O , ~3 , 5~2 。2 d 可使 脑组 织尽 快 膨起 复位 ,
更好 地 闭合积 液 腔 。( ) 要 时 可行 腰椎 穿 刺 缓 慢 注 5必
去骨瓣加压术后修补术

钛网板: (1)需要反复修型,剪裁 (2) 增加了手术时间 (3)减弱网板强度,增加钛合金螺钉的使用量 (4)增加手术成本 (5)外形不对称
三维钛板: 术前完成塑形, 极大的缩短了手术和创面暴露时间 术后发生积液及感染机会大大减少 减轻了手术者劳动强度
骨水泥:
优点:固着能力强 坚韧度优于颅 骨本身,抗压力、抗冲击塑形快 隔温防寒性能良好
颅骨修补材料
自体颅骨瓣颅骨修复:颅骨低温保存,(-196 ℃)冷藏自体
颅骨保持了骨组织细胞的活性,移植后可促进移植骨与受骨区骨的 融合。
优点: (1)无免疫排斥反应,术后无并发症; (2)回植的骨瓣可成活,并与周围的骨组织融合为一体,起到
了与原颅骨相同的作用; (3)尤其适于儿童; (4)患者心理容易接受; (5)自体颅骨回植后对脑组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如防磁和防
(1)皮肤层 较身体其他部位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 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
(2)皮下组织 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与皮肤层和帽 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 神经。
(3)帽状腱膜层 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 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
1.严重的颅脑损伤导致严重的颅高压危及生命,而弃置骨骨 瓣,
2.开放性颅脑损伤,骨板复杂的骨折,导致颅骨缺损。
3.因手术减压或有病颅骨切除而残留骨缺损。
(二)临床表现
常有症状:如头昏、头疼、局部触痛、易激怒、不安等表 现;或者病人对缺损区的搏动、膨隆、塌陷存在恐惧心理, 怕晒太阳、怕震动甚至怕吵闹声,往往有自制力差、注意力 不易集中和记忆力下降。
8.缝合皮肤,覆盖切口,取下头皮夹 碘伏沙快消毒皮肤,递3L缝线 间断缝合,纱布绷带包扎切口,套网帽。
开颅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策略和技巧的应用价值

开颅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策略和技巧的应用价值粱晓龙;赵绍云;应翔;俞文华;杜权;王昊【摘要】目的评价和总结开颅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策略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行微血管减压手术853例颅神经疾病病例,其中三叉神经痛532例、面肌痉挛295例、舌咽神经痛26例,从患者的选择、骨窗与硬脑膜切开的改良、脑脊液漏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小脑及岩静脉与听、面神经的保护等方面总结和分析对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本组无死亡病列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治愈率为97.31%、面肌痉挛手术治愈率为96.35%,舌咽神经痛100%,手术策略和技巧的改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的同时也明显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根治颅神经疾病的有效外科治疗手段,手术策略和技巧对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18)004【总页数】3页(P599-601)【关键词】微血管减压;并发症;手术策略【作者】粱晓龙;赵绍云;应翔;俞文华;杜权;王昊【作者单位】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作为针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的病因治疗手段,因其高治愈率和极低的复发率被认为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由于MVD手术在脑干旁桥小脑角区域进行操作,血管神经密集,存在一定风险,文献报道手术病死率约0.2%~0.4%,并发症发生率为0.90%~2.30%[1~3]。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共完成各类颅神经疾病MVD手术853例,获得了良好的手术疗效。
自体颅骨瓣体内保存及再植28例

对象 :选 择鹤壁 市第二 人 民医院外科 收治 的颅脑 损 伤 患者及 高血 压脑 卒 中患 者共2 例 ,男2 f ,女8 8 00 例 ,年龄 1~ 8 ,其 中儿童 2 ,2 例为颅 脑损伤 患 16岁 例 3 者 ,5 为高血压脑 卒 中患者 。颅骨 缺损大 小为6 m× 例 c
8c 1 mX 1 m, 颅 骨 再 植 术 后 时 间 为 1 6 月 。 m~ 2c c 4 ~个
骨 窗边缘 的帽状腱膜 用 1 号丝 线对 角缝合 防止骨瓣 内 0
陷,皮下放置 引流条 ,2 ~ 8 拔除 。 44 h
主 要 观 察 指 标 : 白体 颅 骨 保 存 后 原 位 再 植 的成 型 效果 。
设计 、实施 、评 估者 :设计 、实施 、评 估均为本
文 作 者 ,均 经 过 正 规 培 训 。 2 结 果
治疗 方案均 已告知 患者家属 或其监护 人 ,其 同意 实施
后上 报医院伦理道德 委员会批 准 。 方法 : 骨瓣 保存方 法 :需 开 颅 去 骨 瓣 减 压 患 者 , 根 据 病 情
有 坏 死骨 改变 , 临床 效 果 满 意 。 自体 颅骨 保 存 后 原 位 再植 成 型 效 果 理 想 , 操 作 简 便 , 患 者 易于 接 受 ,手 术 时 间 短 , 费 用低 。 关 键 词 :颅 骨 :再 植 术 :移 植 , 自体 : 组 织 移植
赵俊国 ,武金程 ,张雪峰 .自体颅骨瓣 体 内保存及再植 2 例【1 8 J. 中国组 织工程研究 与临床 康复 ,20 ,1(0:9 47 2 0 8 24 ) 2 —9 5 7 [ WWW.gc f o z lk/ o ra u fe/84 /0 一9 4p ) d ] z lk. m/gc f j unl p ls —04 k7 2 (s. f c e / i 0 p
肌肉分层解剖、保留骨瓣的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方法

所有病例成功显露窦及拐角。分层解剖组 15 例分层解剖肌肉并还纳骨瓣 。1例 因小脑肿胀及第 四脑室 内血肿而再 次开颅 ,术后死亡 。其余 l4例 恢复 良好 ,无肌 肉肿胀或疼 痛 ,无感染 、皮下积液 或脑脊液漏发生 。10例传统 开颅 组 中,均 咬除骨 瓣 ,3例发生 皮下积液及脑脊液漏 ,1例刀 口感 染 : l例发生脑积水 ,无死亡病例 。与传统开颅组相 比, 分层解 剖组 在防止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x =6.177,P<0.05)。见 表 l。
4 参 考文献 [1] 陈风华 ,方 加胜 ,刘 景平 ,等.枕下 开颅术 后皮下 积液 的预防
[J].中国医学工 程 ,2006,14(3):273—274. [2] 辛 惠宁 ,黄绳 跃 ,王 开宇 ,等.枕 下 乙状 窦后开 颅术脑 脊液漏
15例防治 [J].南 通大学学报 ,2008,28(1):60—61. [3] 张治华 ,黄 琦 ,汪 照炎 ,等 .听神 经瘤治 疗策 略和手术 效果 的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 4 8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
者 , 在发生脑疝 1 � 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的临床资料 � � � . 结果 本组 48 例术后 6 12 个月随访 , 依据 G 分级标准 恢 复良好 26 例 (5 4.2% ), 中残 10 例 (20 . 8% ) ,重残 4 例 (8. 3 % ), 死亡 8 例 ,病死率 16 . 7% . 结论 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
� 发性粉碎性骨折伴单纯性硬膜下血肿 8 例 ,硬膜外 , 硬膜下血 后 6 12 个月随访 ,70 . 8% 的患者经 过治疗 后生活 可以自 理 . � 肿伴脑挫裂伤 10 例 , 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 14 例 , 脑内血肿 其中 恢复良好 26 例 ,中 残 10 例 , 重残 4 例 ,死亡 8 例 ,病死 伴脑挫裂伤 12 例 � , 弥漫性脑肿胀 4 例 . 脑室受压变形 , 基底池 率 16 . 7 % . 死亡原因 严重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 2 例 ,肺部感 变小或消失 ,脑中线移位 0.5 � 1. 0 例 ,>2. 0 1.4 者 12 例 . 患者 均在发生脑疝 1 内采用标准外伤大 骨
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 切口脑脊液漏及切口疝形成 3. 1 手术时机 对可逆的脑实质损害和正在发生 � 发展的脑 3. 4 术后 管理 患 者 的 原发 性 损伤 常 不 可 预见 而依据
水肿 脑肿胀主要依 靠非手术治疗 而对颅内血 肿 手术 需抢
� � 5
A C S O C 的 发 生原 因和 机制 迅速采取预 防性控 制 H ITC 的 治
� � 织膨出 (4 ) 术中咬平前 � � 中颅底 � 咬除蝶骨嵴 � � 并使减压骨窗 6 赵剡主译. 急诊医学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 9 346 -3 48. � � 下缘平整 � 可以减轻锐性骨缘对脑组织的压迫和脑组织的嵌 � � 7 孙吉书 刘国远 毕博学 等 . 5 6 例重型颅脑创伤术后 硬
冠切开颅额下入路课件

• 垫有明胶海绵的棉条有利于皮层表面的保护,减少挫伤出血
学习交流PPT
22
单额底暴露周围解剖
学习交流PPT
23
手术适应证
• 前颅窝底病变(前颅窝底和嗅沟脑膜瘤等) • 鞍区病变(垂体瘤、鞍结节脑膜瘤和鞍内型颅咽
管瘤等) • 前循环动脉瘤的夹闭 • 前颅窝底脑脊液漏的修补 • 视神经管框顶减压及框内病变的顶部暴露 • 额叶肿瘤
30
学习交流PPT
31
学习交流PPT
32
病例:垂体瘤切除术
• 患者男性,36岁,性欲减退2年,剧烈头痛3天, 右眼失明1天。查体:双瞳孔不等大,左:右为 2:4mm,左眼正常,右眼对光反射消失,右眼外展 不能,右眼底出血,左眼底正常
学习交流PPT
33
学习交流PPT
34
学习交流PPT
35
学习交流PPT
神经的损伤
• 缺点:
• ①创伤范围相对较大 • ②皮下积液的形成相对较多 • ③无法行带蒂骨瓣
• 优点:
• ①减少皮下积液的形成 • ②避免不必要的颞肌切开 • ③骨膜层可做为硬膜或前颅窝底
的修补材料
• 缺点:
• ①帽状腱膜下层确认 • ②面神经额支及眶上神经易损伤 • ③出血相对较多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24
病例: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
• 患者女性,45岁,右眼视物模糊11个月,加重2月。 查体: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右眼视物眼 前1米,左眼视力:0.7,双颞侧偏盲,余正常
学习交流PPT
25
学习交流PPT
26
学习交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