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文明演进中人类文明与环境问题的关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存在。不同的文明时期,其环境问题的表现有所不同。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人类依赖于生态系统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在自身文明的发展中又影响甚至损害着生态系统。在这种人与环境的作用中,人类的经济活动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而经济活动又是由人类的文化和社会所塑造和规范的,所以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应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角度来加以探讨。“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应用文化的调适作用,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文明观。

人类是自然历史的产物,这是被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及考古学的证据所证实了的不争事实。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改造着生态环境,并由此产生了环境问题。不同的文明阶段,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不同,所造成的环境后果也不相同。生态人类学是指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及其文化之间关系的科学。生态人类学以人的适应和进化为研究对象。生态人类学认为,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文化,再通过文化作中介来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文化是人类发展中得出的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求得生存的方法,文化使得人类能够在其生活的环境制约范围内与他们所处的现有资源共存。文明演进的早期,生活于相同或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人们虽然在空间距离上相距较远但仍趋向于采用相近的适应方式,这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随着文明的演进,科学技术的发达,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性下降而对其的控制能力上升,这时的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由适应转向控制。然而,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互动过程中,生态环境也不是完全被动消极的,这时因为人类及人类系统被无可争议地包容在生物圈中更广泛的生命网络之中,人类的活动就必然受到生态学原理的制约,如果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控制违背了生态学规律就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有多种划分,如将其划分为古代文明、中世纪文明、近代文明和当代文明。为了阐明文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和文化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环境问题产生的文化根源,采用将人类文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

一、狩猎采集文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大约80%的时期里一直以小规模的狩猎采集群体而存在,他们依靠周围的生态环境收集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和猎取动物而生存。如果以今天人类取得的文明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文明成果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它却显示了人类祖先所走过的最初的文明轨迹,对人类文明后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狩猎采集人群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对周围环境情况的熟悉(如通晓季节变化、辨认可食植物、如何追赶猎物等),较大的迁徙性和区域群体的小规模性。迁徙性和群体的小规模性通常是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密切相关。现代狩猎采集社会的生态人类学研究表明,狩猎采集群体的人口密度很少超过每平方公里1人,群体规模平均25-50人,随着季节变化和追踪猎物而迁徙。狩猎采集社会中的人们,虽然旱季或猎物稀少时要忍受一段时期的营养不良,但他们的生活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即他们常年为生活而疲于奔命。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每周工作2-3天就可以满足物质需要,剩下的全是闲暇时间。在某些情况下,狩猎采集民族过着一种相对闲暇和安全的生活。难怪有的

人类学家把这种狩猎采集社会称为“丰富的野蛮社会”。由于人口密度低、不生产剩余食物、分散的社会形式、以自然材料为工具和对“肌肉力量”的依赖,狩猎采集人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是很小的,主要表现在对植物的过度采集、动物的过度猎取和纵火围猎对森林的毁坏,这就是人类文明最早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生存危机,人类被迫迁移。这样,一个地区停止人类活动后,生态系统就可得到恢复。然而,到了狩猎采集文明的后期,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工具(主要是狩猎工具)的改进,人类在向大洋洲和北美洲的扩张过程中造成了大型动物,尤其是大型哺乳动物在这两大洲的绝灭。考古资料表明,北美洲在更新世以前存在有大量的大型动物,其中包括马、牛、骆驼、羚羊等。更新世结束时约2/3

的大型哺乳动物突然消失,其中包括象的3个属、巨型贫齿动物3个属、有蹄类15个属以及各种啮齿类和肉食动物。没有证据表明这是由气候的变迁引起的,相反,灭绝的时间正好和人类进入到北美大陆的时间相吻合。这些大型动物在没有防备人类的情况下遭到了灭绝性的捕杀,这就是所谓的“更新世过度捕杀”。另外,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只不过时间更早。许多碳-14测定的遗址证明从4万年到3万年前,人类已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出现。从开始由人居住的很短时间内,人类已扩散到整个大陆,并对那里形形色色的栖息地,从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和高山地区,到澳大利亚干旱的内陆和潮湿的东南角都能适应。今天这些地方同样没有大型动物,事实上连大于!##磅重的袋鼠也没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大型动物,如大型有袋类、巨型蜥蜴、巨蟒、巨鳄等在人类到达后的几百年内突然消失。新西兰岛上的恐鸟,马达加斯加巨型动物区系(许多种类成年体重超过1公斤,包括大型陆生鸟、小型海马)的消失,时间正好和人类到达这些区域后的1000年相吻合。人类向新大陆扩张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恶果是造成了北美大陆进入农业社会后,既没有大型动物可供食用,也没有大型动物被驯化作役畜,这对北美早期农业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大洋洲,大型动物的绝种使澳大利亚土著和新几内亚人再也没有一种属于本地的家畜。

二、农业文明的兴衰

在狩猎采集经济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农业文明。由于狩猎采集经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优越性,所以如果不是非常必要,人类是不会选择需要更多劳动和更多技术的生产经济的。关于人类由狩猎采集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过渡的真实原因,虽然人类学界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是和人口压力及生态资源的限制密切相关的。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着人口的增长、捕猎工具的改进以及大规模的纵火围猎,使得大量森林被毁,大型动物日益减少,生态资源消耗过度,迫使人们寻找新的资源。人类在长达数百万年的狩猎采集生涯中,熟悉了一些利用价值大的动物和植物,并且通过反复不断地获取这些动植物,形成了所谓的人工选择压力,于是出现了驯化动物和植物。例如在伊拉克所发现的家犬遗骨,便是这个历史阶段早期驯化动物的例证。后来中东地区的人们驯化了欧洲野牛、棉羊、山羊、骆驼和猫;在东南亚、印度和中国,人们驯化了羚羊、瘤牛、水牛、象、猪、狗和鸡;在欧洲,人们驯化了鹅和兔;在南美洲,人们驯化了无峰驼;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人驯化了驴。人们在驯化动物过程中发展了游牧业。新石器时代以后,人们在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了某些可食植物的生产规律,便由采集发展为种植,逐步培育出一些适合人类食用的优良农作物,进行有计划播种和收获。

真正的农业文明在大约7000年前随着集约型农业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集约

农业对单位面积上的土地需要投入更多的能量。耕地、水利、肥料都是需要支付能量的。集约农业使得新的农作物不断产生、产量不断提高、人口增长过快;增加的人口数量,又反过来要求更多的食物供给,因而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就成了必然。从人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来说,集约农业的实质就是人类不断强占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得原来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结构复杂、功能完备的自然生态系统被改造成物种单一、结果简单、功能不全的人工耕作系统。如此循环,植被不断遭破坏,土壤不断被侵蚀,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系统退化。在一些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如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过度开发使得生命支持系统崩溃,灾难降临,甚至导致文明的衰落。由于集约农业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开始的,例如为了应付干旱,人们学会了挖掘沟渠。但是干旱问题解决后,新的问题又可能出现,如人工灌溉可能引起矿物在土壤中沉积,或引起土壤中盐分增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又进一步集约化,修筑更大的堤坝,挖掘更深的水井,扩大灌溉面积。这些努力可能一段时间有效,长期来看也可能引起更大的生态问题,如盐碱化、荒漠化。公元前年晚期7000,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谷、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家乡,被丰富的森林与草原覆盖。但随着在炎热气候条件下灌溉蒸发而来的土壤中盐分的增加使得每公顷的粮食产量在公元前2400年—2100年间下降了大约42%。

最后由于生态环境退化、气候变化和武装入侵的综合作用终结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由于生态环境退化导致文明衰落最明显的例子是中美洲早期的玛雅社会(位于现在的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公元550年左右,以库班城为中心的玛雅人口大约为)5000人,到公元850年人口增加到约200000人。但随着对森林的砍伐,亚热带降雨严重侵蚀了农业用地,到公元1000年,人口下降50%,到公元1250年,整个城市废弃。从城市巅峰期到崩溃期抽取的样土分析表明,土壤内核里很少有树木的花粉(表明为彻底的森林砍伐)以及来自被侵蚀区域的泥石流覆盖的居住地的证明。

这种历史上发生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事件在当代并不少见。墨西哥瓦哈卡山谷农业的兴衰史就是证明。该地区降雨较少(每年)%$—"!&毫米),主要集中在!—"月,所以灌溉主要靠水井和沟渠,农民种麦、甘蔗、豆、南瓜等,一般来说收入较稳定。&%世纪!%年代以后,墨西哥政府推行现代化,大量贷款给农民发展灌溉农业,鼓励农民种植利润大但需要大量水分的苜蓿而放弃原来种植的作物。其结果是经过一个短暂的繁荣后,农民发现地下水骤然下降。为了维持生产,农民不得不挖掘更深的水井,使用更强有力的水泵。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负荷过重而迅速崩溃使农民在经济上陷入困境。

农业文明中的畜牧业是一种依靠繁殖、饲养牲畜并利用其产品(肉、乳、皮毛等)为生的经济类型,这是人们对特殊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在一些不适合于农业生产的地方,如草原、山地等环境下,畜牧业是一种可行的生计方式,它可以将人们无法直接利用的草、灌木的能量变成食物(肉、奶、血)。此外,这些食物都是自动地“储存”在大型动物身上,直至人们需要食用或交换时才予启用。由于单位面积上获取的能量较少,所以畜牧民族的人口密度较低。与集约农业不同,畜牧业不力图改变所处的生态系统,因为他们并不从土地上直接获取能量,而是通过控制大型食草动物而生存。因而人们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较小,生态系统的运转主要靠系统本身来维持,所以畜牧业的生态环境问题不突出。草地上的牲畜数量受其生态系统内的种群数量调节,也就是说,当草场上的牲畜数量超过草场的承载力时,其种群数量就会自动下降;相反,当牲畜的种群数量低

于草场的承载力时,其种群的数量就会上升,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依靠这些牲畜生存的牧人就间接受到草场生态系统的制约。为了维持牲畜种群数量的稳定,“游牧”就发生了。然而,近代的畜牧业却有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出于商业的需要,人为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生产力下降,严重时出现草原荒漠化。农业文明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开了文明衰落之先河。它反映了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规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今的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草原荒漠化仍是世界性的严重环境问题。

三、工业文明的生态环境问题

18世纪以后,欧洲的产业革命使人类逐渐进入到了工业化时期。同农业一样,工业化也是依靠一些关键性的发明和技术,以使用机器生产代替人力畜力。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人类加强了对各种自然资源(矿产、能源、水资源及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制造出愈来愈多的产品,大大改变了人类过去单纯依靠自然来维持生产的原始状况,进一步减少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直接依赖。人类通过从事农业生产的各种经济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垦殖利用,水利、农药和化石燃料维持了现代农业。与此同时,也把天然牧场逐渐改造成为现代化的人工牧场。

人类这种对自然资源,尤其是对相对廉价的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支撑着整个工业、产业农业和城市等人工生态系统。当产品逐渐从对环境无害的或者可以自然过程分解和循环的自然材料过渡到在生态系统中分解缓慢和对人体及其它生物有毒的合成材料时,难以治理的环境污染问题就出现了。

工业文明与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文明不同,它是立足于最终彻底改变自然生态系统而建立完全人工生态系统。现代农业、工业区和现代化的大都市,这些独立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完全借助于该系统外的系统来支撑。例如,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就需要系统外提供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化肥、农药和机械能等)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从土地的平整、播种、除草、收获等一系列过程都无一例外。这种高度单一化的农作物所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其实是十分脆弱的,一旦系统运作过程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例如病虫害的蔓延无法控制时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再如城市生态系统,这是一个高度人为化的生态系统,其自身毫无调节能力,运作完全依靠社会技术系统来维持。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再是局部性的而是具有全球性质的。工业废气的排放导致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打破了大气圈原有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平衡;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江河湖泊水质变坏,形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致使人类出现淡水危机;森林大面积砍伐,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农药化肥污染和过度利用土地草场使得其生产力下降导致荒漠化、石漠化出现。另外,经济全球化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以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危险性废物,进一步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

当然,人类目前尚无工业文明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而衰弱或全面崩溃的迹象,这是因为工业社会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调适能力,依靠工业社会中发达的科学技术及大量的资金投入暂时抵消了生态环境恶化所产生的效应。然而这种文化调适能力是否持久、有效却令人堪忧。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讲,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个承载力的问题,如果对系统过度开发和污染,系统就会崩溃,这已被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理论和实验所证实。另外,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来看,农业文明就出现

过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引发土地生态系统的崩溃而最终导致文明毁灭的事例,玛雅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们从繁荣到毁灭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对照一下工业文明,只不过经过了300年的历史,而且由于当今世界人口的迅速的,这警示人类不应忽视生态环境问题。

四、后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与可持续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以及光导纤维、遗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等新的技术群的产生与发展,即将把工业文明推向后工业文明。后工业社会中,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又给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增添了新的力量,使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进一步地处在人类的控制之下,它将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新飞跃,影响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产生深刻的影响。

后工业文明对人类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有利于解决农业、工业社会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新技术的应用将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新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系统,大大提高环境保护效率,促进环境保护工作;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也可能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尤其当人类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失当时,甚至可能引发生态危机。现仅以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为例来表述人类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忧虑。

生物技术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应用,给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例如,通过植物的转基因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来获取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稳产高产从而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通过转基因植物和动物克隆技术,人类可以使一些濒危物种得以生存从而维持了生物多样性;通过基因工程有可能把许多农作物的优良品质性状表达出来,甚至把固氮、抗病基因转移到高产的农作物体内,从而大大减少农作物对农药化肥的依赖,这有助于土壤生态系统肥力的恢复;运用生物发酵技术去除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等等。但与此同时,生物技术也可能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转基因逃逸造成的基因污染。这种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农作物或家养动物获得的基因(如抗虫害、抗病菌、抗逆境等抗性基因),再经过有性生殖扩散到农作物的近缘种或自然界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的过程就称基因污染。基因污染不仅有可能污染传统农作物和家养动物,也有可能污染自然界的生物基因库,从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事实上,近年来国外已有研究报道,基因工程玉米的抗除草剂基因通过花粉的传播,已经漂散到附近地区野生的类蜀黍植物上;基因工程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也漂散到附近地区野生的芜菁植物上。野生植物污染了某些抗性基因,其后果已经造成所谓“超级杂草”。有一些基因工程生物尤其危险,如转基因鱼类和一些转基因无脊椎动物,还有转基因森林和转基因藻类,它们都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或向外界释放大量的配子,而在周围自然环境中也存在许多有性繁殖相容性的野生种和近缘种,这些野生物种很容易受到基因工程同类物种转基因的污染。由于基因复制是生命的本质特征,因而基因污染是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转移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所以,基因污染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环境污染。基因工程食物对人、畜及其它生物是否有害、是否会使转基因作物成为新的致病原等问题仍在争论之中。另外,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有可能将那些技术落后,耗能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就某个地区而言,城市发展高新产业,而传统工业则可能向农村转移。这样,将使污染由发达国家向发展

中国家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其次,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仍有许多因素尚难预测。通过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回顾、现实分析及未来预测,使我们认清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人类依靠自身强大的文化而凌驾于自然之上,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样,人类也只有依靠文化来约束人类自身才能使生态系统重归平衡,走一条社会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道路,这就是“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从70年代以后关于经济增长的辩论中逐渐萌发和形成的。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得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次大会仅就环境污染谈环境问题,只是发达国家呼吁多,发展中国家响应少。会议没有能把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讨论环境问题,因而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可持续发展的明确概念来源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的共同未来》报告中。1989年5月,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申明》,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全面权威性的论述,#$$%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这一概念被与会的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接受,并很快成为各国制定未来发展议程的指南,成为人类追求的一个目标。这表明人类对自身发展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表明人类从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社会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向通过依靠人类文化实现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转变,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应该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框架是生态系统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因此,“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学的概念。

在未来的文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将是文明的生态观。文明的生态观认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共存的。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一个部分的人类,其未来和整个生物圈的命运紧密相连,人类通过应用其自身强大的文化调适能力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明的生态观指导下的后工业文明将是一个以现代工业文明为基础的,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扬弃”的社会。后工业社会,人类一方面要消除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环境病”、惩治“工业腐败”;另一方面,在实现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的同时,开发和使用新的清洁能源,实现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环保产业。总之,人类根据生物圈的安全优先原则,根据人类既要维护生态环境,又要促进人类文明演进的原则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学入门书目

个初步的人类学书目(入门部分·一) 转引自人类学学习交流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a72991108.html,/www/bbs/ 编者按:以下是中国的(中文的)人类学、民族学专业的基本入门读物。其他专业的学生或者社会上对人类学民族学感兴趣的朋友,想轮廓性地了解人类学民族学(基本理论、学科框架、研究方法、概要历史),以下是一些最基本的读物或参考书目。这些书目以中国大陆作者所著和来源于中国材料方面的出版物为主,略选少量外国的及港台的。(加 * 号的为推荐) 概论部分: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杨堃著《民族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梁钊韬等编著《中国民族学概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美)基辛(Keesing,M.R.) 著;北晨译《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美)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美)墨非(Murbhy,Robert F.) 著,王卓君、吕辿基译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 理论与方法: 夏建中编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庄锡昌,孙志民编著《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日)绫部恒雄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 著;夏建中译 《社会人类学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 田野调查概论: 汪宁生著《文化人类学调查》*。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2 ------------------------------------------------------- 学科史: 王建民等著《中国民族学史》(上、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1998。 林耀华、庄孔韶著“中国的民族学:回顾与展望”。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六期。 (美)顾定国(Gregory Eliyu Guldin)著,胡鸿保、周燕译 《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 散论(或文集):

文化人类学入门

一、进入19世纪后,人类学进一步从体质、文化、考古和语言诸方面对人类进行广泛综合的研究。(欧洲大陆对人类学狭义的解释)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人类学并列为人类学的四大学科之一。 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的角度对人类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人类的起源、发展、种族差异、人体与生态的关系及现存灵长类的身体和行为等内容。 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所的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 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 考古学:是研究人类过去物质遗存的学科,它关心古代的人工制品、遗迹及与人类有关和自然环境,试图复原人类无语言学历史文化的原貌。(史前考古学考古人类学) 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性质、结构及发展规律的学科,人类学的语言学更将语言视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项目,从语义出发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 人类学的起源 1.起源于古希腊、罗马。 美国社会学家A.哈登、R. 纳罗尔等认为:古代文化人类学的奠基者应当包括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孔子等这些“机敏的思想家”。 2.起源于大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 3.起源于1859年出版的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思想开始风靡全球。 此后,文化人类学经过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逐步走向成熟 综合说法: 地理大发现以前是文化人类学的启蒙时期(或称萌芽时期); 地理大发现以后进入形成时期; 以《物种起源》和《历史中的人》的出版为标志进入成熟时期。 成熟时期学派分立,主要的代表有:古典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学派、历史特殊主义学派、法国社会学学派(即年鉴学派)、英国功能主义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新进化论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学派、解释人类学学派等。 三.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要点及代表人物?请对此观点简单作一评价? 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 1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价其他民族的文化。要判断或解释他人的的行为就因该依照他群的文化逻辑或文化模式,并以此为标准。 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 弗朗兹博厄斯(美国人类学之父)认为,19世纪要发现文化进化规律的企图和把文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化的企图,都是建立在不充分的经验、证据之上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这些术语只是反映出某些人的“种族中心论”观点,这些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其他人更正确。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类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具解放性的。它不仅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论,而且致力于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所有民族。它对人的本质的阐明超过哲人的所有反思或实验科学家的所有研究。 ——美国哲学家格拉斯·德·拉古纳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英国学术界倾向于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人类学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文化和人,其主要的代表理论为: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主义、文化与人格、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新进化论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和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其中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为个中翘楚。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博厄斯认为,19世纪要发现文化进化规律的企图和把文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化的企图,都是建立在不充分的经验、证据之上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这些术语只是反映出某些人的“种族中心论”观点,这些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其他人更正确。他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继博厄斯之后,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从文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阐发了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例如,露丝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各种文化同样都是有效的,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都是同样的实现人类潜力的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化比原始文化更为先进高级,不同的文化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行为的是非标准也是相对的,被一种文化当作异常或病态的行为在另一特定文化体系内却具有特定价值。 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本性”,赫斯科维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 尽管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而且,文化相对主义无视基本的事实,看不到历史上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同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包括异已文化

[优质文档]复旦考研文化人类学真题2008-2016

文化人类学(2008年) 科目:文化人类学总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5分): 濡化(enculturation) 涵化(acculturation) 结构性暴力(structural violence) <<努尔人>> (The Nuer) 萨皮尔 - 沃尔夫假设 (Sapir-Whorf hypothesis) 泰勒(E. B. Tyler) 二、简答题(任选四题,每题10分): 1) 举例说明互惠(reciprocity) 关系的三种形式。 2) 简述人类学视野中文化的几个基本特征。 3) 以本尼迪克特 (Benedict) 的 <<菊与刀>>为例,谈谈你对人类学田野研究中伦理问题的看法。 4) 简述亲族(kinship)研究对于人类学学科的重要性。 5) 什么是特定语境中的“代码转换”(code-switching)? 田野工作者为何要关注这一现象? 6) 简述文化相对主义对于人类学田野研究的意义。 三、论述题(共二题,每题20分): A 请在下列二题中任选一题: 1) 以你对人类学学科的理解,阐述文化人类学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研究的意义。可适当引用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ethnography) 经典案例加以说明。

2) 在人类学家眼中,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是否比大学教授的“文化程度”要低?为什么?可适当引用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 ethnography) 经典案例加以说明。 B 请在下列二题中任选一题: 1) 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相比,人类学的研究视角有无独特之处?如有,请说明有那些独特之处?可适当引用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 ethnography) 经典案例加以说明。 2) 与其他采用“田野或实地考察”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相比,文化人类学田野研究方法的特色何在?可适当引用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 ethnography) 经典案例加以说明。 文化人类学(2009年) 科目:文化人类学总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任选六题,每题5分): 族裔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 结构性暴力(structural violence) 深描(thick description) 夸富宴(potlatch) 库拉交易圈(Kula Ring) 《努尔人》 (The Nuer) 《菊花与刀》

文化人类学复习要点

题型: 名词解释5个,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5个,每题6分,共30分。 论述题3个,共50分。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 2、田野工作的特征。 3、人类学的领域。 4、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比较。 5、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 6、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方法。 7、什么是田野工作?什么是主位法,客位法。 第二章文化和文化变迁 1、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变迁?文化变迁的原因,文化变迁的途径或表现,文化变迁的类型。 2、什么是涵化。 第三章种族、民族与族群 1、种族的概念 2、种族主义及其表现 3、种族产生的原因。 4、种族的社会建构。 3、民族的特征 4、族群的要素有哪些。 第六章生态人类学 1、生态人类学的定义,意义。 2、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经济人类学 1、什么是经济人类学。 2、经济人类学的问题意识。 3、经济类型与交换类型。 4、经济人类学的形式论与实质论。 5、夸富宴。“夸富宴”(potlatch)的词义是“散尽”(give-away)的意思。慷慨的馈赠是获取尊敬的动机。一个人举办一次夸富宴很显然会带给他一定的声望,这种声望是与慷慨的程度成正比的。“千金散尽”的夸富宴行为是一种“妄想自大狂人格”的结果。在一个缺乏统治阶级的社会中,夸富宴的制度确保了物品的生产和分配的持续。 “夸富宴”由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 Boas)最初给以细致的描述,后来经由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再度解释的夸克特人的夸富宴仪式,一般都被后来的人类学家看成是一种再分配的经济制度。 夸求图印第安人(Kuakiutl Indians)的夸富宴(potlatch)。夸求图印第安人居住于英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人文研究 一、填表题 请填写以下人类学体系表格空白部分 二、填空题 1.人类学者在田野工作后,最终调整知识和思路,进而完成的文化撰写的文本形式就是。 2.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的和。它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加深人 文学者对于文化的生物学基础的理解。 3.1958年,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从而 直接影响了进化论人类学的产生。进化论代表人物泰勒著要关注的是原始宗教,并提出了泛灵论,也叫做。 4.1870年,在经典民族志作品《易洛魁联盟》的基础上,出版了 名著,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后来,他又在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全 面的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并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大致分了、、三 个时代,并将作为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志。 三、选择题 1.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这是理论的观点。 A.文化相对论 B.文化中心论 .文化普同论 D.种族主义C. 2.恩格斯曾经指出: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 梁”。 A.人类学 B.社会学 C.民族学 D.考古学 3.体质人类学包括(多选) A.人体形态学社会生物学 B.生物进化论古人类学 C.考古人类学 四、名词解释 1.文化

2.进化学派 3.传播论 4.文化圈、文化层、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 5.社会决定论 6.历史特殊论 7.濡化 8.文化模式、国民性 9.功能论 & 新功能论 10.社会冲突论 11.普同论、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跨文化比较 五、简答与问答 1.人类学学科在广义和狭义上有哪些分支。 2.如何理解人类学的进化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关系? 3.简述摩尔根将原始社会划分的几大阶段。 4.新功能论“新”在何处? 5.文化功能论与结构功能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叙述文化人类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 6. 7.费孝通、林耀华等人类学前辈如何借鉴西方功能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 8.试从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说明中国人类学的本土特点。 9.是论述人类学与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0.思考学习人类学有什么作用或者意义。 11.说明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及其前提条件 12.如何认识整体性的文化研究 13.如何认识文化相对主义 14.阐述你所知道的人类学的认识论主题 第二章田野民族志与人类学研究(3课时) 一、填空题 1.在其他社会科学家看来,人类学中的质性研究主要在于探讨文化现象、形成民族志、和研究的学术传统。 2.在一书中已经提出了田野工作的具 体方法,并认为通过这些方法和一定程序有望获得可靠而有效的民族志资料。 3.从事田野民族志研究的人类学家的选题一般有两种选择,即: 和。 二、选择题 有目的的对当地的日常活动、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等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是哪种方法?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3 课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 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 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 课时)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 课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复习题2及参考答案

成人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人类学在英语中由两个希腊语词“人”和“科学”组合而成,意为“研 究人的科学”。 2.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存在 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 3. 国家干预主义:西方经济学发展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 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当时人们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4. 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5. 比较教育学: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教育理论学科。它的基本特征是:“跨文化比 较”,立足当代,进行跨国度、跨民族、跨科学的综合研究。 6.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二、填空题 1.历史学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规律的反映和阐释,始终追求实现三大基本概念。这三大基本概念是:全面、真实、必然。 2. 在文艺学领域中,文艺理论探讨文艺的性质、原理和批评标准等,文艺史探索文艺的演变发展,文艺批评则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 3.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他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作为符号,语言的物质性声音叫作“能指”,语言的表意性思想)叫作“所指”,它们的关系如一张纸的反面和正面。 4.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语言的拓展开始于他对“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区分;前者研究语言是什么样子,后者回答语言为什

么是这个样子。 5.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是《马氏文通》,它的作者是马建忠。 6. 人们把客观世界划分为互相联系又相互对立独立的两部分: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社会和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界。由此,人们对世界认识也就相应分化为两种独立的科学,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7.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8.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关于人类的历史和未来,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同研究。 9.人文社会科学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10.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性。 11.一般人所说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程度,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人类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一起构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两项基本内容。 12.有人指出,狭义的文化包括了三个基本层次:第一层次是指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等;第二个层次是指表现第一层次内容的物质载体;第三层次是指各种制度、风俗。 13.现代咨询是以周密调查和严格的严格的科学分析为依据的。14.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所以定性研究显得极为重要。定性研究的失当,往往会导致定量分析的失效。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第一节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章节要点: 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人类学主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从过程的、功能的、综合的(人的生物——文化系统)、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以下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社区和更大的人类社会之总体。上述人类的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等,也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以及民族志一样成了人类学的几个重要学科标记。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 及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小学教育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了整体联动。 2.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3.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1900年由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而掀开新的一页,引发了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 4,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倡导以纯“客观主义”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被尊为“近代史之父”。 5.20世纪对纯客观主义的史学传统发动猛攻的首推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他提出: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6.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着作是马建忠借鉴拉丁语法通析汉语语法结构于1989年出版的《马氏文通》。 7.美国和英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和泰勒在各自的着作《古代社会》和《原始文化》中,以空前丰富、翔实的资料,阐述人类的历史变迁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派。 8.现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罗尔斯于1971年出版的哎《正义论》一书,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伦理学、政治学、法学领域中最主要的理论着作。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 A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A )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课时)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第一节历史建构理论:古典进化论(摩尔根、泰勒的理论观点),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在格尔兹看来,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的、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的、地方化的、分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 4、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科学,包括研究过去和现代人体的一切发展和变异 5、赫胥黎-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 6、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学派。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是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化方式---骤变进化。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文化人类学的看法

认识社会学之根本——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根本的定义,也是我在学习文化人类学以前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全部理解。简单来说,在我看来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再大一点也可以算作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该怎么样理解这门学科、如何去剖析这门学科与社会学内在的联系、学习这门学科能够对我们的社会学学习提供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该如何学些这门学科,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真正思考过。 在上过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以及阅读过课程教材和少量的相关书籍以后,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于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有课属于自己的认识,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角度来探讨人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律,研究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课题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研究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学习文化人类学的人以及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有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考古学家通常从过去的文化出发研究物质对象,试图以此解释人类行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文化借助语言得以维持并代代相传;民族学家研究已观察到、体验到的文化,与他们想要了解其文化的那些人进行讨论。这决定了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之前认为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枯燥无味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奠定了我现在对于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全新态度。 所有文化历时而变迁,有时因为他们应付的环境已经变化了,有时由于外人的入侵,或者因为文化内部的价值已经改变了。虽然文化必须变革以调适于新的环境,但是变革中未预见到的后果对社会来说有时是灾难性的。人类是社会成立之根本,而文化亦是名族得以延续传承的之保障,将二者合而为一的文化人类学也是一门了解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更加倾向于拓展个人的视野,让其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社会学、学习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学科,这种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以及其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肯定了文化人类学的学习对于学习社会学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撇开其与社会学的联系不谈,这门学科的研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也是值得肯定的。文化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分配提供保证。它通过其成员的繁衍,为生物的延续提供保证。它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用的成人。它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

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

文化人类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何为文化人类学 1、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它研究人本身生物性问题及创造的文化,通常从整体上对人本身及其文化进行研究。 2、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一门从物质生产、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方面整体研究人类文化及文化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3、跨文化比较指超越我们这一文化,同其他文化相比较的方法。 4、田野调查指深入研究对象所在的地区,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获取资料进行文化研究的方法,是文化人类学家最为重视的一种研究方法。 5、整体观是人类学理解事物的核心态度之一,它把任何一种文化或亚文化都视为一个整体,认为文化中各部分之间存在一种相对稳固、密切相关的结构关系。 6、文化相对论是一种理论,它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它们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人们不能用自己文化中的价值标准作为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另一种文化的价值。 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包括:①人类学总论②文化人类学略史③原始宗教 ④原始艺术⑤原始社会组织⑥原始物质文化⑦原始语言文字等 8、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①为人类积累了许多关于人类自身及其生物的、技术的、文化的发展史的知识。 ②可以帮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相互交往中避免误会 ③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其他文化习俗的知识④客观评价人类成就以及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 ⑤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中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可以改变的。 ⑥人类学家把自身的专长应用到一些具体领域,形成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 9、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特色 ①以田野调查为基根的实证主义②泛文化比较③将人类文化现象视为一个有机整体④以文化相对论的观念看待人类不同的文化⑤“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 ⑥包容、宽容、理解的人文精神 10、专业名词、人类学家的英文写法(题型为英译汉) 第二章何为文化、社会、民族、族群 1、文化(culture)文化是人们创造的生活方式,包括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社会(society)社会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3、民族(natio、nation)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表现共同民族文化特点的稳定的共同体。 4、族群(ethnic、group)族群主要是以文化来区别边界的人们共同体,是以社会组织来社会组织来区分边界的社会组织,是一种认同。 5、种族(race)种族指那些具有特定生物遗产特征的人群,是对人们身体特征进行区分的一些标准。 6、Nation 指生活在同一个国家、接受同一个政府管辖的社会群体,共同的政治生活使得人们凝聚成为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 7、nation的两种不同视角客观派认为nation是历史自然演化的产物,强调nation形成中的客观因素,如地域、血缘等。主观派认为行为、情感、精神以及成员的归属感在nation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一、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 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人类学目标: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学的最高目标。 人类学一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人)和(科学)。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01年,当时专指人的体质方面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才100多年的时间。它被称为“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是人类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人类学研究对象——文化的特质 文化是共享的,是外在的,可研究性;文化是可习得的;文化是象征的,建基于符号的;文化是整合的广义人类学四个主要的分支: 体质(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狭义人类学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 a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b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c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熏陶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学科观) (一)整体论也称整体观 局部与整体间有关系;局部与其他部分有关系,分三个维度理解: A是共时性维度,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是历时性维度 C是生理——心理学维度,研究人类学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化相对论 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据它所依赖的文化结构,以及它所属的价值系统的关系来判断和解释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核心:衡量文化标准在该文化内部,不能以本文化的标准去衡量他文化 (三)文化普同观 人类学的核心命题是人性一致,人性需求一致,但解决此需求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可以称之为普同性。 我们特别强调整个人类是一个统一的物种,分享着一个世界,要解决相似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文化差异而忽视了这个道理。 (四)自观与他观(主位与客位) 自观又称“本位方法”或“文化主位研究方法”。主位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即用本地人(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的眼光来努力理解文化。 他观又称“非位方法”或“文化客位研究方法”。客位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即从学者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出发去研究文化。 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