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磁盘实验

动态磁盘实验
动态磁盘实验

动态磁盘实验报告

●实验准备

虚拟机一台并添加4块硬盘

●实验开始

打开虚拟机\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可以看到有四块硬盘

刚添加的硬盘是基本磁盘,首先要转换成动态磁盘

转换完成以后就可以建立卷了。

首先创建简单卷,在磁盘1处右击打开新建卷进入新加卷向导,选择简单卷

简单卷只能选择一个磁盘,这里可以选择简单卷的容量

这里可以指定盘符

这里可以选择格式化这个卷

完成及卷的信息

如果使用时容量不够还可以扩展容量。右击新加卷E点击扩展卷

根据需要扩展相应的容量

完成新加卷的容量就变成了6000 MB

创建跨区卷。打开新建卷向导,选择跨区卷

跨区卷至少要选择2个硬盘,最多32个,每个选择每个磁盘的容量也可以不同

完成

创建带区卷。打开新建卷向导,选择带区卷,带区卷也是2-32个磁盘上建立的,跟跨区卷不同的是,带区卷每个磁盘提供的容量必须一样

创建镜像卷,镜像卷是设置两个磁盘上来包含相互镜像的卷,每个盘提供的容量相同

创建RAID-5卷,打开新建卷向导,RAID-5卷由3到32个磁盘组成的卷,每个磁盘提供的容量相同

磁盘故障恢复

RAID-5卷故障恢复。

在设备管理中停用一块硬盘,就会出现下图

这个卷将无法使用,添加一块硬盘,右击失败的重复,打开修复卷

选择刚添加的硬盘

修复后

修复镜像卷

停用一块硬盘

右击失败的重复点击删除镜像选择丢失

右击状态良好点击添加镜像,选择一个硬盘

动力学模拟实验详解

分子平衡与动态行为的动力学模拟实验详解 吴景恒 实验目的: (1)掌握Hyperchem中的分子建模方法 (2)掌握运用分子力学进行几何优化的方法,能正确设置力场参数及几何优化参数 (3)掌握分子动力学、Langevin动力学及Monte Carlo模拟方法, 能正确设置模拟参数 (4)通过动力学或Monte Carlo模拟,获取低能量的结构和热力学参数 实验注意: (1)穿实验服;实验记录用黑色,蓝色或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不需要画表格 (2)实验前请先仔细阅读前面的软件使用介绍,然后逐步按照实验步骤所写内容进行操作 (3)截图方法:调整视角至分子大小适中,按下键盘上的PrintScreen按键截图,从“Windows开始菜单”打开“画图”工具,按Ctrl+v或“编辑-粘贴”,去掉四周多余部分只留下分子图形,保存图片 (4)所有保存的文件全部存在E盘或D盘根目录用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下,不要带中文命名,实验完毕全部删除,不得在计算用机上使用自己携带的U盘或其他便携存储设备! Hyperchem使用介绍: 本次实验用到的工具: Draw:描绘分子工具,在工作区单击画出原子,拖拽画出成键原子,在分子键上单击更改成键类型,双击会出现如下元素周期表用于选择不同原子建立分子 Select:选择原子工具,选中的原子或键会呈现绿色,在原子上单击左键选择对应原子/分子(选择模式对应在Select 菜单下Atoms/Moleculars更改),在原子上右击取消选择该原子,在工作区单击选择全部分子,在工作区右击取消全部分子;同时选中(确保Select – Multiple Selections为选中状态)两个原子时在状态栏显示键长(单位为?),同时选中三个原子显示键角,同时选中四个原子显示二面角 Rotate out-of-plane:平面外旋转工具,转换视角用 Rotate in-plane:平面内旋转工具,转换视角用 Translate:平移工具,转换视角用 Mgnify/Shrink:放大镜工具,转换视角用 Model Builder:分子建模工具,左三分别用于画C, N, O原子,最右为建立分子模型

力学实验报告

力学实验报告 篇一:工程力学实验(全) 工程力学实验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目录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实验三复合材料拉伸实验实验四金属扭转破坏实验、剪切弹性模量测定实验五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及测试桥路变换实验实验六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实验七叠(组)合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实验八弯扭组合变形的主应力测定实验九偏心拉伸实验实验十偏心压缩实验实验十二金属轴件的高低周拉、扭疲劳演示实验实验十三冲击实验实验十四压杆稳定实验实验十五组合压杆的稳定性分析实验实验十六光弹性实验实验十七单转子动力学实验实验十八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实验 1 2 6 9 12 16 19 23 32 37 41 45 47 49 53 59 62 65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时间:设备编号: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引伸仪标距l =mm 实验前 2低碳钢弹性模量测定 E? 实验后 ?F?l = (?l)?A 屈服载荷和强度极限载荷 3载荷―变形曲线(F―Δl曲线)及结果四、问题讨论(1)比较低碳钢与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2)试从不同的断口特征说明金属的两种基本破坏形式。 4篇二: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工程力学实验报告自动化12级实验班 1-1 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一、试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Q235 钢)的强度性能指标:上屈服强度ReH,下屈服强度ReL和抗拉强度Rm 。 2.测定低碳钢(Q235 钢)的塑性性能指标:断后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 3.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Rm。 4.观察、比较低碳钢(Q235 钢)和铸铁的拉伸过程及破坏现象,并比较其机械性能。 5.学习试验机的使用方法。二、设备和仪器 1.试验机(见附录)。 2.电子引伸计。 3.游标卡尺。三、试样 (a) (b) 图1-1 试样拉伸实验是材料力学性能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为使实验结果可以相互比较,必须对试样、试验机及实验方法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我国国标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规定对金属拉伸试样通常采用圆形和板状两种试样,如图(1-1)所示。它们均由夹持、过渡和平行三部分组成。夹持部分应适合于试验机夹头的夹持。过渡部分的圆孤应与平行部分光滑地联接,以保证试样

软材料动态拉伸试验

软材料动态拉伸试验 摘要:因为实验困难,测定软材料动态力学响应一直是项挑战。分体式霍普金森拉杆(shtb )是一种常用的表征高强度工程材料的设备。不过,当这个标本是软的,设计必要的夹头来保证测量微弱信号传输和标本达到动态平衡是具有挑战性的。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修改了shtb 的加载脉冲、力平衡检测系统和试样几何形状。使用这个修改后的设备所取得的成果描述一个软橡胶表明,试样动态应力平衡条件下的变形近恒应变速率。软的动态特性材料的轴向和径向惯性效应经常会面临降到最低。 关键词: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 冲击试验 动态平衡 惯性的影响 软质材料 介绍 非生物、机械阻抗低的软质材料已被广泛用作冲击吸收部件,其机械性能,特别是冲击载荷条件下的机械性能,在有效地利用这些之前需要了解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应用。此外,生物组织被列为一类软质材料,因为其具有机械阻抗低的优点。软材料的机械性能,如橡胶和生物组织材料应变率通常是非常敏感的[1,2]。动态响应和高速率下加载材料的破坏行为,如发生碰撞和碰撞射入,跟静态载荷下不同。因此,有必要确定动态等效软质材料,在高速率响应下的行为,优化发展可靠率相关材料模型设计工程元件或人类对高速率的负荷保护系统。 软质材料的动态压缩性能得到了广泛的调查与最近开发可靠的技术实验[1-3]。高速率拉伸行为是这些软质材料的动态响应另一个方面的重要认识。然而,准确地确定所需的动态拉伸实验的挑战进展有限。 霍普金森压杆(SHPB 实验),最初由Kolsky 开发[4],已被广泛用于研究率依赖压缩流动行为韧性的金属,通常的应变率范围210到4101-S [4]。这种方法一直延伸到用于各个版本的霍普金森拉杆(SHTB )动态拉伸特性[5-7]。 SHTB 技术常见的工程材料开发,如金属[8,9]、聚合物[10,11]、和复合材料[12,13]中。在一个理想的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实验中,一个几乎恒定的应变率下的试样变形动态平衡单轴应力状态[14]。在任何从远场获得力学性能的实验测量,在近应力分布均

冲击动力学

冲击动力学 冲击动力学分为四章。第一章包括两章:弹性波和弹塑性波。第二部分介绍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实验技术,总结了高应变率下材料的本构关系。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刚塑性梁板的动力响应,第五章介绍了惯性效应和塑性铰,第六章分析了悬臂梁的动力响应,第七章讨论了轴力和剪力对梁动力性能的影响,第八章介绍了模态分析技术、极限定理和刚塑性模型的适用性,第九章介绍了刚塑性板的动力响应分析。第四章研究材料和结构的能量吸收,其中第10章讨论了材料和结构吸能的一般特征,第11章介绍了典型的吸能结构和材料。”“碰撞动力学”着重阐述了碰撞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文中还介绍了动态实验方法以及冲击动力学在冲击防护问题中的应用。每章附有练习和主要参考文献,供教学和科研参考。以冲击动力学为教材,可用于40门课程的研究生课程,为固体力学、航空航天、汽车工程、防护工程和国防工程研究生等前沿科学领域的冲击动力学及相关研究方法打下基础。为他们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同时,也可供教师、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大四学生自学参考。作者简介 余同希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科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1995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先后任工学院副院长、机械工程系系主任、协理副校长、霍英东研究院院长等职。研究主要集中于冲击动力学、塑性力学、结构与材料的能量吸收、复合材料与多胞材料等领域,擅长对工程问

题建立力学模型并由此揭示其变形和失效机理。已发表论文300余篇,担任《国际冲击工程学报》副主编、《国际机械工程学报》副主编,以及十余种学术刊物的编委。 目录 绪论 第一篇固体中的应力波 第1章弹性波 1.1 圆杆中的弹性波 1.2 弹性波的分类 1.3 波的反射和相互作用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弹塑性波

力学常见模型归纳

力学常见模型归纳 一.斜面问题 在每年各地的鬲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淸解題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 1. 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13 9-1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 =g t an 8 ? 图9-1甲 2. 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一1甲所示): (1 )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对水平地面的跻摩擦力为零; (2) 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務摩擦力水平向右; (3) 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 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图9-1乙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 图9-2 (1 )向下的加速度a = g s in 6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 ⑵向下的加「速度a>g s in 8时,悬绳稳定吋将僞离垂直方向向上; (3)向下的加速皮aVgsi n 6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 5 ?在倾角为0的斜面上以速度vO平抛一小球(如图9-3所示): 图9一3 (1 )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 \f(2vOtan 6, g); (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恒定,且tan a =2ta n 0 ,与初速度无关;

6.如图9—4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 =gtan 0时,m 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 7?在如图9-5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电阻恒定、导轨光 滑时,ab 棒所能达到的稳定速度⑷二错误!. 8.如图9-6所示,当各接触面均光滑时,在小球从斜面顶端滑下的过程中,斜面后退的位 移 s= \f (m, m+M) L ? ?例1有一些问題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 判斷?例如从解的物理董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呆等方 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斷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9-7甲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6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需巴质量为口的 滑块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 a= \ f (M+m, M+ m s i n2 0 ) gsin 6,式中 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側的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 进一步 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斷,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 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 ?当0 =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8 =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当M?m 时,该解给出avgsin 0 ,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 当m?M 时,该解给出a ~错误!,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⑶经过tc = v 0 t an g 小球距斜面就远,最大距^d = v Osin 6)2 2gcos 6

“力学基础实验”学前诊断

“力学基础实验”学前诊断 1.[ 如图1是用游标卡尺测量时的刻度图,为20分度游标尺,读数为:__________cm。图2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mm。 解析: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是0.05 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3 mm,游标尺上第15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尺读数为15×0.05 mm=0.75 mm,所以最终读数为: 13 mm+0.75 mm=13.75 mm=1.375 c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0.5 mm, 可动刻度为20.0×0.01 mm=0.200 mm, 所以最终读数为0.5 mm+0.200 mm=0.700 mm。 答案:1.3750.700 2.[考查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1)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l g,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甲所示, 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 mm。 (2)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m,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 mm。

解析:(1)该游标尺为十分度的,根据读数规则可读出小钢球直径大小。 (2)由于螺旋测微器开始起点有误差,估读为0.007 mm,测量后要去掉开始误差。 答案:(1)18.6(2)0.0070.639(0.638~0.640) 3.[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须的措施是__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为顺利完成实验,保证实验效果,细线与长木板要平行,否则小车受力会发生变化,选项A正确;为打的点尽量多些,需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选项B正确;本题中只要保证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即可,无须保证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选项C错误;同理,小车与长木板间可以有不变的摩擦力,无须平衡摩擦力,选项D错误。故必须的措施是A、B选项。

【最新精选】高等土力学-1.1室内试验1.2模型试验

高等土力学Advanced Soil Mechanics §1 土工试验及测试 一、土工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1)揭示土的一般的或特有的物理力学性质; (2)针对具体土样的试验,揭示区域性土、特殊土、人工复合土的物理力学性质;(3)确定理论计算和工程设计参数; (4)验证计算理论的正确性及实用性; (5)原位测试、原型监测直接为土木工程服务,也是分析和实现信息化施工的手段。 二、土工试验的分类 土工试验包括:①室内试验:如容重试验、含水量试验、直剪试验、无侧限压缩试验等。 ②原型测试:平板荷载试验、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等 ③模型试验(模拟试验):足尺试验,加筋挡土墙的足尺试验等 ④原型监测:深基坑开挖工程监测、隧道施工监测、软土上路堤沉 降监测等 §1.1 室内试验 §1.1.1 直剪试验

大小是变化的,方向是旋转的。 ⑵多环单剪仪 单剪仪中,用一系列环形圈代替刚性盒,因而没有明显的应力,应变不均匀,试样内所加的应力被认为是纯剪。

静三轴试验(三轴压缩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它通常用3-4个 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σ3)下,施加轴向压力,即主应力差(σ σ3),进行剪切直到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库伦理论,求得抗剪强度参数。 1-

适用于测定细粒土及砂类土的总抗剪强度参数及有效抗剪强度参数。

试验主题词:周围压力;轴向压力;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固结排水剪。 优点:①可以完整地反映试样受力变形直到破坏的全过程; ②可以模拟不同工况,进行一些不同应力路径的试验; ③可以很好地控制排水条件; ④不排水条件下还可以量测试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 主要缺点:两个主应力σ2,σ3总是相等。 静三轴试验试样的应力状态 §1.1.4 三轴试验 为了模拟循环加载情况下土的动力特性,人们在常规静三轴仪基础上,在轴向增加激振系统。其激振方式有电磁力、气(液)压力、惯性力等。后来发展可以在轴压和室压两向分别激振。动三轴试样的应力状态和典型试验曲线见图1.1.10。 用这种试验可从确定土的动模量、阻尼比、动强度和确定饱和土的抗液化剪应力等。

聚合物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DMA 测量形状记忆高聚物性能原理及应用 聚合物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在外力作用下,对样品的应变和应力关系随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即为动态力学分析。动态力学分析能得到聚合物的动态模量( E′)、损耗模量(E″)和力学损耗(tanδ)。这些物理量是决定聚合物使用特性的重要参数。同时,动态力学分析对聚合物分子运动状态的反应也十分灵敏,考察模量和力学损耗随温度、频率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的特性可得到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许多信息,如阻尼特性、相结构及相转变、分子松弛过程、聚合反应动力学等。 实验原理 高聚物是黏弹性材料之一,具有黏性和弹性固体的特性。它一方面像弹性材料具有贮存械能的特性,这种特性不消耗能量;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像非流体静应力状态下的黏液,会损耗能量而不能贮存能量。当高分子材料形变时,一部分能量变成位能,一部分能量变成热而损耗。能量的损耗可由力学阻尼或内摩擦生成的热得到证明。材料的内耗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是性能的标志,而且也是确定它在工业上的应用和使用环境的条件。 如果一个外应力作用于一个弹性体,产生的应变正比于应力,根据虎克定律,比例常数就是该固体的弹性模量。形变时产生的能量由物体贮存起来,除去外力物体恢复原状,贮存的能量又释放出来。如果所用应力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力,产生的应变与应力同位相,过程也没有能量损耗。假如外应力作用于完全黏性的液体,液体产生永久形变,在这个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正比于液体的黏度,应变落后于应力90o,如图2-61(a)所示。聚合物对外力的响应是弹性和黏性两者兼有,这种黏弹性是由于外应力与分子链间相互作用,而分子链又倾向于排列成最低能量的构象。在周期性应力作用的情况下,这些分子重排跟不上应力变化,造成了应变落后于应力,而且使一部分能量损耗。图2-61(b)是典型的黏弹性材料对正弦应力的响应。正弦应变落后一个相位角。应力和应变可以用复数形式表示如下。 σ*=σ0exp(iωt) γ*=γ0 exp[i (ωt-δ) ] 式中,σ0和γ0为应力和应变的振幅;ω是角频率;i是虚数。用复数应力σ*除以复数形变γ*,便得到材料的复数模量。模量可能是拉伸模量和切变模量等,这取决于所用力的性质。为了方便起见,将复数模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应力同位相,另一部分与应力差一个90o的相位角,如图2-61(c)所示。对于复数切变模量 E*=E′+iE″ (2-60)

系统动力学模型 (1)

第10章系统动力学模型 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 Dynamic)是社会、经济、规划、军事等许多领域进行战略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同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一样,也被称之为战略研究实验室,自从问世以来,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1 系统动力学概述 2 系统动力学的基础知识 3 系统动力学模型 第1节系统动力学概述 概念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复杂反馈系统动态行为的系统科学方法,它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横向学科,实质上就是分析研究复杂反馈大系统的计算仿真方法。 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指以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建立用以研究复杂地理系统动态行为的计算机仿真模型体系,其主要含义如下: 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反馈大系统; 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内容是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战略与决策问题,故称之为计算机仿真法的“战略与策略实验室”; 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方法是计算机仿真实验法,但要有计算机仿真语言DYNAMIC的支持,如:PD PLUS,VENSIM等的支持;

5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关键任务是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体系; 6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最终目的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战略与策略决策问题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即坐标图象和二维报表;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明确问题,绘制因果关系图,绘制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实验,检验或修改模型或参数,战略分析与决策。 地理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因此,许多地理学者认为应用系统动力学进行地理研究将有极大潜力,并积极开展了区域发展,城市发展,环境规划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工作,因此,各类地理系统动力学模型即应运而生。 发展概况 系统动力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教授福雷斯特()提出来的。目前,风靡全世界,成为社会科学重要实验手段,它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管理科技和生态灯各个领域。福雷斯特教授及其助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全球问题,城市发展,企业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接连发表了《工业动力学》,《城市动力学》,《世界动力学》,《增长的极限》等着作,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普遍关注。 在我国关于系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始于1980年,后来,陆续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表现如下: 1)人才培养 自从1980年以来,我国非常重视系统动力学人才的培养,主要

江苏省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六第一讲力学基础实验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

力学基础实验 1.[ 如图1是用游标卡尺测量时的刻度图,为20分度游标尺,读数为:__________cm。图2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mm。 解析: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是0.05 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3 mm,游标尺上第15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尺读数为15×0.05 mm=0.75 mm,所以最终读数为: 13 mm+0.75 mm=13.75 mm=1.375 c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0.5 mm, 可动刻度为20.0×0.01 mm=0.200 mm, 所以最终读数为0.5 mm+0.200 mm=0.700 mm。 答案:1.375 0.700 2.[考查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1)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约0.5 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中,选择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 (2)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_______mm。 解析:(1)金属丝的直径约0.5 mm,而游标卡尺精确度才0.1 mm,螺旋测微器精确度可达0.01 mm,故应选择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 (2)由于5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 mm,主尺上读数为23 mm,游标尺上第11格与主尺刻度对齐,故游标尺的读数为0.22 mm,所以工件宽度为23.22 mm。 答案:(1)螺旋测微器(2)23.22 3.[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需的措施是________。 A .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 .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 .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 1=3.59 cm ,s 2=4.41 cm ,s 3=5.19 cm ,s 4=5.97 cm ,s 5=6.78 cm ,s 6=7.64 cm 。则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 m/s 2 (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 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________ m/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为顺利完成实验,保证实验效果,细线与长木板要平行,否则小车受力会发生变化,选项A 正确;为打的点尽量多些,需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选项B 正确;本题中只要保证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即可,无须保证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选项C 错误;同理,小车与长木板间可以有不变的摩擦力,无须平衡摩擦力,选项D 错误。故必需的措施是A 、B 选项。 (2)由s 4-s 1=3a 1T 2、s 5-s 2=3a 2T 2、s 6-s 3=3a 3T 2 知加速度a =a 1+a 2+a 33=s 4+s 5+s 6-s 1-s 2-s 39T 2=0.80 m/s 2 打B 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 s 1+s 22T =0.40 m/s 。 答案:(1)AB (2)0.80 0.40 4.[考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018·天津高考)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 N 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1)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 .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 B .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 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1.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2.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__相平(填“顶部”、“底部”)。如图4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5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固体的体积为____cm3。 3.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4.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_______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 (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7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 图7

(2 序号液体深度 (cm) 橡皮膜 方向 压强计 左液面 (mm) 右液面 (mm) 液面高度差 (mm) 1 水 3朝上18621428 23朝下18621428 33朝侧面18621428 46朝侧面17122958 59朝侧面15824284 6盐水9朝侧面1542469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5.如图12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1)小球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d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小球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小球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d 的平均速度有多大? 图12 6.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18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图18

土的力学性质试验检测方法

土的力学性质试验检测方法 ?简介:本文叙述了土的力学性质试验检测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击实试验方法,直剪试验方法等等,还说明了试验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原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土,力学性质,试验,检测方法,击实试验方法,直剪试验方法 一、击实试验方法 (一)概述 土作为筑路材料时,需要在模拟现场施工条件下,获得路基土压实的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佳含水量。击实试验就是为了这种目的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具,试验土的密度和相应的含水量的关系,所以击实试验是控制路基压实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试验项目。 用击实试验模拟现场土的压实,这是一种半经验方法,由于土的现场填筑碾压和室内击实试验具有不同的工作条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求得的,但要求室内试验的击实功应相当于现场施工的压实功,因此很多国家以及一个国家的不同部门就可能有其自用的击实试验方法和仪器。 (二)试验方法的类型 击实试验分轻型和重型两类。 (三)试验方法 1.试样制备 试样制备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对一般土,干法制样和湿法制样所得击实结果有一定差异,对于具体试验应根据工程性质选择制备方法。 (1)干法制样:将代表性土样风干或在低于50℃温度下烘干,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过筛(筛号视粒径大小而定)拌匀备用。测定土样风干含水量w。,按土的塑限估计最佳含水量,并依次按相差约2%的含水量制备一组试样(不少于5个),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量。按确定含水量制备试样。将称好的质量的土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用喷水设备往土样上均匀喷洒预定mw的水量,静置一段时间后,装人塑料袋内静置备用。静置时间对高液限粘土不得少于24h对低液限粘土不得少于12h。 (2)湿法制样:对天然含水量的土样过筛(筛孔视粒径大小而定),并分别风干到所需的几组不同含水量备用。

岩石体基本力学参数测试实验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编

目录 一、岩石比重的测定 二、岩石密度的测定 三、岩石含水率的测定 四、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 五、岩石单轴抗拉强度的测定 六、岩石凝聚力及内摩擦角的测定(抗剪强度 试验) 七、岩石变形参数的测定 八、煤的坚固性系数的测定

实验一、岩石比重的测定 岩石比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不包括孔隙)在105~110o C 下烘至恒重的重量与同体积4o C 纯水重量的比值。 一、仪器设备 岩石粉碎机、瓷体或玛瑙体、孔径0.2或0.3毫米分样筛、天平(量0.001克)、烘箱、干燥器、沙浴、比重瓶。 二、试验步骤 1、岩样制备:取有代表性的岩样300克左右,用机械粉碎,并全部通过孔径0.2(或0.3)毫米分样筛后待用。 2、将蒸馏水煮沸并冷却至室温取瓶颈与瓶塞相符的100毫升比重瓶,用蒸馏水洗净,注入三分之一的蒸馏水,擦干瓶的外表面。 3、取15g 岩样(称准到0.001克)得g 借助漏斗小心倒入盛有三分之一蒸馏水的比重瓶中,注意勿使岩样抛撒或粘在瓶颈上。 4、将盛有蒸馏水和岩样的比重瓶放在沙浴上煮沸后再继续煮1~1.5小时。 5、将煮沸后的比重瓶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注入蒸馏水,使液面与瓶塞刚好接触,注意不得留有气泡,擦干瓶的外表面,在天平上称重得g 1。 6、将岩样倒出,比重瓶洗净,最后用蒸馏水刷一遍,向比重瓶内注满蒸馏水,同样使液面与瓶塞刚好接触,不得留有气泡,擦干瓶的外表面,在天平上称重得g 2。 三、结果:按下式计算: s d g g g g d 1 2-+= 式中:d ——岩石比重; g ——岩样重、克; g 1——比重瓶、岩样和蒸馏水合重、克; g 2——比重瓶和满瓶蒸馏水合重、克; d s ——室温下蒸馏水的比重、d s ≈1

力学试验机几种类型

力学试验机几种类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新型材料层出不穷,尤其是高分子材料在近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塑料作为其分枝,各种性能有了显着的提高,在某些领域已经有了取代木材、金属材料的趋势。为了使塑料材料及其制品能够安全可靠的使用,对其进行性能检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力学性能检验是重要的检验之一。 下面介绍几种作为参考: 1、常规电子材料试验机 该类试验机是当今材料试验机的主流产品,它以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丝杠、丝母作为执行元件,实现试验机移动横梁的速度控制,它操作简单,对试验员的要求不高,试验行程可按需要任意定制,虽然控制方式较为单一,只有速度一种控制方式,但其控制精度和控制范围很高很宽。以瑞格尔公司试验机为例,其速度调整范围可达0.001mm/min~1000mm/min,无级调速,控制精度可达0.5,小吨位机型很容易实现。如做摩擦系数时,满值负载只有5N。它具有极大的配置灵活性,可按需要增配不同吨位的传感器、夹具、附件实现一机多用,完成拉、压、弯、剪、剥离、撕裂、摩擦系数、扭转等的功能。纵观塑料力学性能检验的相关标准,对试验机的控制方式的要求几乎都为速度控制,因此无论从控制方式还是速度范围、试验行程及试验机的吨位看,该类机型都是塑料力学性能检验的。 2、三闭环电子材料试验机 该类试验机具有常规电子类试验机的速度范围宽,试验行程大,配置灵活的特点,又具有电液伺服类试验机力、位移、变形控制的优点。因而是性能较好的一种试验机,但由于做力控制与变形控制时机器稳定性与主机的刚性、试样的刚性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塑料用试验机吨位较小,因此主机刚性较低,且试样本身的刚性也不会太大,所以该类试验机很少有10KN以下的机型,而10KN以下机型却是塑料类常用的。前面说了该类机型的稳定性与试样有关,若试样单一,试验方法也较为单一,还可选用,否则就需要随时调整试验机的控制参数(亦即常规的P、I、D参数),这对非自动控制的试验员来说,几乎是很难想象的事。因此从整体看,除对控制方式有特定的要求,还不易选择做塑料材料的试验。 3、简易电拉力试验机

土动力学试验平台

土动力学实验室简介 土动力学实验室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进口电液伺服控制双向动三轴仪(STX-200)和共振柱测试仪(TSH-100)等设备,可以完成砂土、粉土、软粘土的动力特性(动强度、动模量、动阻尼、液化等)的测试,地震荷载、交通循环荷载或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弱土的软化特性及变形特性测试等实验项目。本实验室为面向土建类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基地,承担了我校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内容涵盖土力学、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震学、工程动力地质学、振动与波动基础等课程的相关实验教学。同时,还承担了地震工程、地质灾害等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

STX-200电液伺服控制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 一、特点 电液伺服控制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可以进行传统的三轴试验,即等应变速率轴向压缩试验,也可以进行高级试验,例如应力或应变路径,双向动三轴试验。该系统是多用途的,可以进行动态测试如液化强度,回弹模量和动强度等。二、规格 ◆最大轴向加载力:±50KN ◆最大位移:100mm ◆标准围压和反压:1000kPa ◆轴向动态加载频率:5Hz ◆试样直径:38mm,70mm,100mm 图1 STX-200电液伺服控制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

三、动三轴试验原理 动三轴试验是从静三轴试验发展而来的,它利用与静三轴试验相似的轴向应力条件,通过对试样施加模拟的动主应力,同时测得试样在承受施加的动荷载作用下所表现的动态反应。这种反应是多方面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是动应力(或动主应力比)与相应的动应变的关系(σd~εd或σ1/σ3~εd),动应力与相应的孔隙压力的变化关系(σd~μd)。根据这几方面的指标相对关系,可以推求出岩土的各项动弹性参数及粘弹性参数,以及试样在模拟某种实际振动的动应力作用下表现的性状,例如饱和砂土的振动液化等。 动三轴试验主要将一定密度和含水率的试样在固结稳定后在不排水条件下作振动试验。设定某一等幅动应力作用于试样进行持续振动,直到试样的应变值或孔压值达到预定的破坏标准,试验终止。记录试验中的动应力、动应变和孔压值随振动周次的变化过程线。采用多个试样得到动应力和破坏周数的关系曲线,即动强度曲线。 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进行地面动力反应分析时,需要确定小应变下的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在大应变时需确定土的动强度。土在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应力、应变及孔隙压力随时间(振动次数)而变,动强度是经一定振动次数后试样达到破坏的振动剪应力,振动剪应力与破坏周数的关系曲线称为动强度曲线。测定动模量和阻尼比的方法:作用于试样的轴向动应力从小幅值开始逐级增大作振动试验,当应变波形明显不对称或孔压明显增大时,试验终止。记录试验过程中每级荷载的动应力和动应变曲线,或直接记录应力-应变滞回圈曲线,用以确定各动应变时的动模量和阻尼比。 动三轴试验便于施加各种应力以适应工程实际,对各类土制样方便,可精确控制应力和应变,测定孔压变化,试验设备和操作方法;但是三轴仪加荷条件与现场地震应力条件差别很大,施加轴向循环荷载时难以保证压半周时轴向为大主应力方向,拉半周时轴向为小主应力方向,每一加荷周期主应力方向转动90度。

21聚合物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实验15 聚合物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在外力作用下,对样品的应变和应力关系随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即为动态力学分析。动态力学分析能得到聚合物的动态模量( E′)、损耗模量(E″)和力学损耗(tanδ)。这些物理量是决定聚合物使用特性的重要参数。同时,动态力学分析对聚合物分子运动状态的反应也十分灵敏,考察模量和力学损耗随温度、频率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的特性可得到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许多信息,如阻尼特性、相结构及相转变、分子松弛过程、聚合反应动力学等。 1. 实验目的 (1)了解聚合物黏弹特性,学会从分子运动的角度来解释高聚物的动态力学行为。 (2)了解聚合物动态力学分析(DMA)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动态力学分析仪测定多频率下聚合物动态力学温度谱。 2. 实验原理 高聚物是黏弹性材料之一,具有黏性和弹性固体的特性。它一方面像弹性材料具有贮存械能的特性,这种特性不消耗能量;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像非流体静应力状态下的黏液,会损耗能量而不能贮存能量。当高分子材料形变时,一部分能量变成位能,一部分能量变成热而损耗。能量的损耗可由力学阻尼或内摩擦生成的热得到证明。材料的内耗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是性能的标志,而且也是确定它在工业上的应用和使用环境的条件。 如果一个外应力作用于一个弹性体,产生的应变正比于应力,根据虎克定律,比例常数就是该固体的弹性模量。形变时产生的能量由物体贮存起来,除去外力物体恢复原状,贮存的能量又释放出来。如果所用应力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力,产生的应变与应力同位相,过程也没有能量损耗。假如外应力作用于完全黏性的液体,液体产生永久形变,在这个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正比于液体的黏度,应变落后于应力90o,如图2-61(a)所示。聚合物对外力的响应是弹性和黏性两者兼有,这种黏弹性是由于外应力与分子链间相互作用,而分子链又倾向于排列成最低能量的构象。在周期性应力作用的情况下,这些分子重排跟不上应力变化,造成了应变落后于应力,而且使一部分能量损耗。图2-61(b)是典型的黏弹性材料对正弦应力的响应。正弦应变落后一个相位角。应力和应变可以用复数形式表示如下。 σ*=σ0exp(iωt) γ*=γ0 exp[i (ωt-δ) ] 式中,σ0和γ0为应力和应变的振幅;ω是角频率;i是虚数。用复数应力σ*除以复数形变γ*,便得到材料的复数模量。模量可能是拉伸模量和切变模量等,这取决于所用力的性质。为了方便起见,将复数模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应力同位相,另一部分与应力差一个90o 的相位角,如图2-61(c)所示。对于复数切变模量 E*=E′+i E″(2-60) 式中 E′=∣E*∣cosδ E″=∣E*∣sinδ 显然,与应力同位相的切变模量给出样品在最大形变时弹性贮存模量,而有相位差的切变模量代表在形变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在一个完整周期应力作用内,所消耗的能量△W与所贮存能量W之比,即为黏弹性物体的特征量,叫做内耗。它与复数模量的直接关系为

土力学发展史回顾教学内容

土力学发展史回顾

土力学发展史回顾 土力学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以下三个历史时期。 萌芽期 (1773—1923) 土力学的发展当以Coulomb 首开先河,他在1773年发表了论文《极大极小准则在若干静力学问题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土体破坏理论奠定了基础。但是,在此后的漫长的150年中,研究工作只是个别学者在探索着进行,而且只限于研究土体的破坏问题。两篇有代表性的论文是1857年英国人Rankine 关于土压力的理论和瑞典工程师Petterson 针对Goteborg 港滑坡提出的分析方法。20世纪初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沉降问题开始突出,与土力学紧密相关的学科─—弹性力学的发展为沉降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手段,从而为了Terzagh i 开创的土体变形研究提供了客观条件。 古典土力学 (1923—1963) 1923年,Terzaghi 发表了著名的论文《粘土中动水应力的消散计算》,提出了土体一维固结理论,接着又在另一文献中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应力原理,从而建立起一门独立的学科—土力学。此后,随着弹性力学的研究成果被大量吸引过来,变形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内容,但是,土体的破坏问题始终是当时土力学研究的主流。这一时期在土体破坏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有:① Fellenius ,Taylor 和Bishop 等关于滑弧稳定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完善;② Terzaghi 关于极限土压力的研究和提出承载力公式;③Соколовский散粒体静力学的建立;④ Shield 和沈珠江等关于土体破坏的运动方程和极限平衡理论的建立。而在变形理论方面则 有:①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建立与完善;② Mindlin 公式的提出及其在桩基沉降计算中的应用;③弹性地基梁板的计算;④ 砂井固结理论;⑤ Biot 固结理论的提出和完善。 古典土力学可以归结为一个原理——有效应力原理和两个理论——以弹性介质和弹性多孔介质为出发点的变形理论和以刚塑性模型为出发点的破坏理论(极限平衡理论)。前一理论随着1956年Biot 动力方程的建立而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后一理论则于60年代初完成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但是,真实的土体决不是理想弹性体,也不是理想刚塑性体。可以考虑土体两个基本特性(压硬性和剪胀性)的现代土力学理论在50年代初巳开始蕴酿,例如Skempton 的著名公式)]([313σσσ-+=A B u w 中孔隙压力系数A

振动力学试验

Q SINOCERA? 振动力学实验系统 YE6251 实 验 指 导 书 (参考) 江苏联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 软件安装 运行光盘中YE6251控制软件目录中的setup.exe即可完成控制软件的安装。 用USB接口线连接计算机的USB口与调理器的USB口,打开调理器电源,这时计算机会提示找到新设备,并需要安装驱动程序,这时请指定驱动程序的安装路径为上面安装程序的目录下 的AQU采集器驱动\Win98(或Win2k或WinXP) 二、软件操作 1、登录输入 2、试验项目选择 选择当前的试验项目,包括系统名称、试验项目名称。下面以“简支梁系统”,用“冲击激励法测量模态参数”以例说明具体使用过程。 殆普黑杓曲樹晰率是5抽左右"廉憫率辭2KX- G1阶超舷刮fi为 ^6. 3Hz, 1^7. F“4拋.孚襲査违擇” T .诜释谿也羹12力“简变棄"?如黑嗟 算孝心魏力沙? :■;单戸激唏,君也响脚方式」也可耒用君戌iSW0 .单点 嚥]J?的方 弍.刖壘5点可U垒舞在第疣郵肌氣 应翳唏亶塹氨艮胃朋分式耐*希朗I 棚的帧加1.响应为1 > 选择试验项目后,系统会自动显示本实验的实验向导,这样实验时可按照上面的实验向导的 步骤进行实验。 3、通道参数设置 当选择一个试验项目时,系统已经给出一个大致合理的通道设置,当然用户也可进行部分修 改。通道参数包括测点号设置,通道是否测量设置,工程单位设置,以及满量程设置(也即通 道增益选择),本试验实际是用第5通道测力锤信号,用第6通道测量加速度信号? 通道号砌点号|测星选择工程单询星程 mV5000. 00 2 2 | X mV EOOD.OD 3 3 X mV§000. 00 4 4 J X Ulh□000 00 S fl 丁/N5Q0. 00 6 1. 1450 0D 77[X-即/ M250D 00 “测点号”是描述测点位置的信息。 -般试验与通道号相对应,如通道号1,对应的测点号为1,通道号2对应的测点为2。 I为至弊苛困在iliS蜀语幷动前相 竝歪 2训星連曳扣速度旅芒 1冃盘度其-捕云世星匡商鉢 M^M 字生登瞌输 陕验數菇越径M钿 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