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GB3550-83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完成GB3550-83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完成GB3550-83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983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布 1983年10月1日实施)

UDC628.191;622.323

GB3550-83

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防治石油开发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而制订。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陆上石油开发企业。

1标准的分级、分类

1.1标准的分级

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二级:

第一级是指所有新建、扩建、改建企业,自标准实施之日起立即执行的标准和现有企业的奋斗目标。

第二级是指所有现有企业,自标准实施之日起立即执行的标准。

1.2标准分类

全国石油开发企业分为二类。

I油田。

II气田,高含盐油田。

2标准值

2.1石油开发生产废水(包括从地层开采到地面的废水和地面工艺掺水)应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注地层或用作工艺回掺水,未能回注或回用而必须排放的废水,其最高容许排放量应符合表1规定。

2.33规定。

3其他规定

3.1表2、表3中所列标准值,均指月平均值。

3.2每月监测的超标次数,应不大于总监测次数的10%。

3.3每次监测的测定值的超标幅度,应不大于最高容许浓度的50%。

3.4当地方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当地环境特点(如集中生活水源,经济渔业区等)时,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制订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4标准的监测:

4.1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的采样点,设在车间(或处理设施)的排出口。含有一般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采样点,设在企业的排放口。

4.2一次采集水样,在24小时内测试完毕。

4.3制订本标准依据监测方法是:《石油工业废水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小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委托石油工业部负责解释。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426-89 1989-12-05发布1990-06-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宜和范围 1.1 主题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控制区划分和标准分级、污染物分类和标准值、其他规定、标准的实施。 1.2 适宜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境内排放水污染物的一切企业事业单位。 2 引用标准 GBJ48 医院水排放标准(试行) GB8703 辐射防护规定 GB3552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BG4914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 BG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 控制区划分和标准分级 本标准根据地面水水质规划、水域使用功能要求和水质现状、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及经济技术条件等差别,将全省划分为五类控制区。 3.1 特殊控制区,指县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水体保护区,不得设置排污口。其他水体保护区,在本标准颁布之日后,不得新建污染水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的排污口。本标准颁布之日前已建成的排污口和非工业设施的排污口,执行一级标准。 3.2 一类控制区,指县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经济渔业水体保护区和海水浴场。 本控制区内,在本标准颁布之日后设备的排污口,执行一级标准;本标准颁布之日前已建成的排污口,执行二级标准。 3.3 二类控制区,指附录1规定的除特殊控制区和一类控制区以外的地区。本控制区内的排污口执行二级标准。 3.4 三类控制区,指附录2规定的除特殊控制区和一、二类控制区以外的地区。本控制区内的排污口执行三级标准。 3.5 四类控制区,指除特殊控制区和一、二、三类控制区以外的全省其他地区。本控制区内的排污口执行四级标准。 3.6 各控制区当执行相应级别标准,受纳水体不符合功能水质要求时,可对排污口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满足功能水质标准。 4 污染物分类和标准值 4.1 污染物按其性质分为两类: 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水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有害物质;第二类污染物,指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有害物质。 4.2 含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污口取样,其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并不准稀释排放。 表1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mg/L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按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肉类加工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排水量等指标。本标准适用于肉类加工工业的企业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物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防治水污染,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肉类加工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排水量等指标。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肉类加工工业的企业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排放管理。 2引用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 7478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GB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 7488 水质 5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3术语 3.1 活屠重 指被屠宰畜、禽的活重。 3.2 原料重 指作为加工肉制品原料的冻肉或鲜肉。 4技术内容 4.1 加工类别 按肉类加工企业的加工类别分为: a.畜类屠宰加工; b.肉制品加工; c.禽类屠宰加工。 4.2 标准分级 按排入水域的类别划分标准级别。 4.2.1 排入GB3838中III类水域(水体保护区除外),GB3097中二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一级标准。 4.2.2 排入GB3838中IV、V类水域,GB3097中三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二级标准。 4.2.3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废水,执行三级标准。 4.2.4 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废水,必须根据下水道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4.2.1和4.2.2的规定。 4.2.5 GB3838中I、II类水域和III类水域中的水体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扩建、改建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4.3 标准置 本标准按照不同年限分别规定了肉类加工企业的排水量和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等指标,标准值分别规定为:

石油化工(习题答案)

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燃料油(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焦炭。原油最主要的元素是碳和氢,其余的是硫、氢、氧和微量元素。 是有种烃类包括烷烃、芳香烃、环烷烃。 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物质。 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给石油加工过程以及石油产品质量带来的危害: 1、腐蚀设备;2影响产品质量;3、污染环境;4、在二次加工过程中是催化剂中毒。 F:燃料S:溶剂和化工原料L:润滑剂以及有关产品W-蜡B-沥青C-焦炭 车用汽油的主要性能:1-抗爆性;2-蒸发性;3-安定性;4-腐蚀性 评价汽油抗爆性的指标为辛烷值(ON),我国车用汽油的牌号按其RON的大小来划分。柴油抗爆性通常为十六烷值(CN)表示。 柴油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轻柴油按凝点分为10、5、0、-10、-20、-35、-50号7个牌子。重柴油为10、20、30. 馏程:指油品从初镏点到终镏点的温度范围。 10%蒸发温度:温度越低则起动性能越好,但不是越低越好; 50%蒸发温度:越低则加速性能越好,过高会燃烧不完全; 90%蒸发温度:越低润滑性能越好。 润滑油的作用:1-降低摩擦2-减少磨损3-冷却降温4-防止腐蚀。 三大合成材料:1-塑料2-橡胶3-纤维 原油含盐含水的危害:1-增加能量消耗2-干扰蒸馏塔的平稳工作3-腐蚀设备4-影响二次加工原料的质量 精馏过程的实质:就是迫使混合物中的气、液两相在塔中做逆向流动,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在相互接触过程中,液相中的轻组分转入气相,而气相中的重组分则逐渐进入液相,从而实现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热加工工艺:1-减粘裂化2-延迟焦化3-高温裂解 二次加工是为了改善产品质量。 催化裂解的条件下,原料中的各种烃类进行着错综复杂的反应,不仅有大分子裂化成小分子的分解反应,也有小分子生成大分子的缩合反应,同时还进行着异构化、氢转移、芳构化等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分解反应是最主要的。 石油馏分也进行分解、异构化、氢转移、芳构化等反应。 催化裂解装置一般由1-反应再生系统2-分馏系统3-吸收稳定系统4-再生烟气能量回收系统组成。 再生器的作用是使空气烧去催化剂上面的积炭,是催化剂恢复活性。 分馏系统的作用:冷却油气、提高分离精度、减小分馏系统的压降,提高富气压缩机的入口压力。 吸收稳定系统的作用:利用吸收和精馏的方法将富气和粗汽油分离成干气、液化气和蒸汽压合格的稳定汽油。 催化重整就是一种双功能催化剂,其中铂构成脱氢活性中心,促进脱氢、加氢反应:而酸性载体提供酸性中心,促进裂化、异构化等正碳离子反应。 催化重整工艺流程:1-原料处理过程2-重整反应过程3-抽提过程4-分离过程 加氢精制催化剂需要加氢和氢解双功能性。

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

石油工业概论》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油气藏工程 2、油气储运工程 3、辛烷值 4、油气勘探工程 5、沉积盆地 6、油气井工程 7、原油稳定 二、简答题 1、1986 年的石油危机产生的原因。 2、石油化工包括哪三大生产过程? 3、合成纤维的种类有哪些? 4、如何打定向井? 5、石油与天然气成本组成有什么区别? 6、简述温室效应及其危害。 7、为什么要进行不同油品的管道顺序输送? 三、论述题 1、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原油产量大幅提高的原因。 2、论述二十一世纪的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方向。

石油工业概论》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油气藏工程油气藏工程是石油天然气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油气田开发方法的一种综合技术学科。它综合应用地球物理、油气藏地质、油气层物理、渗流理论和采油采气工程等方面的成果及其提供的信息资料,对油气藏开发方案进行设计和评价,以及应用有效的开采机理、驱替理论和工程方法来预测和分析油气藏未来的开发动态,并根据这种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采收率。油气藏工程是一门认识油气藏,运用现代综合性科学技术开发油气藏的学科。它不仅是方法学,而且是指导油田开发决策的学科。 2、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主要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环节。油气储运系统石油工业内部是连接产、运、销各个环节的纽带,在石油工业外部是能源保障系统的重要一环。 3、辛烷值 所谓辛烷值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汽油的牌号值。将抗爆性能较好的组分工业异辛烷的辛烷值定为较差的正庚烷 100,的辛烷值定为0,将两者按不同的比例混合,组成标准燃料,用来对比各种汽油的抗爆性。在测定汽油的辛烷值时, 将待测汽油试样与一系列辛烷值不同的标准燃料在标准的实验用单缸发动机上进行比较,试样汽油的辛烷值等于与其具有相同爆震倾向的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体积分数。从烃类组成看,异构烷烃和芳香烃具有良好的抗爆性;正构烷烃最容易产生爆震。辛烷值越高,表示汽油的抗爆震性能越好,耗油也越省,油价也越高。 4、油气勘探工程 油气勘探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是根据石油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和勘探技术,通过一定的勘探方法和管理方法,以最佳方式探明油气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油气勘探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高水平、高效率地探明油气储量,按照一定的勘探程序,分阶段地、逐级地进行地质和经济评价,筛掉无工业价值的地区,逐步集中勘探研究的“靶区”,直到发现和探明工业油气田,收集齐全准确的资料,并计算出油气储量,为评价和开发油气田创造条件。 5、沉积盆地 地壳上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曾经稳定下沉,并接受了巨厚沉积物的统一沉降区称为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是地球表面或者可以说岩石圈表面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换言之,是基底表面相对于海平面长期洼陷或坳陷并接受沉积物沉积充填的地区。 6、油气井工程油气钻井工程就是快速高效地破碎井底的岩石、取出破碎的岩屑、保护井壁等一系列的工艺技术,以建立起一条开采油气的永久性通道的应用科学。(2分)它是勘探开发地下油气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探明油气 储量和提高油气田产量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钻井、固井、完井等多种工程技术,涉及地质学、岩石矿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力学、机械工程、系统工程和遥测遥控等各种学科,是一项多学科、多工种、技术复杂、造价昂贵的地下基建工程。 7、原油稳定

石油工业概论重点复习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石油:石油是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它主要是以气相、液相和固相烃类为主的,并且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可燃性。 2.石油基本性质: ①主要化学成分:C和H,其中C占84%~87%,H占11%~14%。烃类化合物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②非烃类化合物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 ③密度:比水轻,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 ④颜色浅的原油一般密度小,粘度低,油中含轻烃成分较多;含胶质和沥青质少,密度小。 ⑤粘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随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含烷烃多的原油黏度较小;含胶质、沥青质多的原油粘度较大。 ⑥凝固点:原油含蜡越多,凝点越高。 ⑦闪点、燃点、自然点:原油和成品油越轻,其闪点和燃点月底,而自燃点却越高。 ⑧溶解性: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苯、醇等)。 ⑨原油中的有害物质。 3.天然气的成分:主要是气态烃,以甲烷为主,其中还有少量的C 2-C 5 烷烃成分 及非烃气体。气密度一般在0.5-0.7之间,比空气轻。 4.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冰状的水合物。 5.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经净化处理后,通过低温冷却而成的液态产物,气体积为原气态体积1/600。 6.天然气分类:按照矿藏特点,可分为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按烃类的组成,可分为干气、湿气;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可分为酸气、净气。 7.石油工业: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等的生产部门统称为石油工业。 8.对外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原油净进口量占本国原油消费量的比例,表现一个国家原油消费数量对国外原油的依赖程度。常用来描述原油安全的程度。

石油工业概论知识试题

一讲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1单选(2分)我国古代哪项发明被称为继我国古代第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D )A.康盆采气术B.木制管道C.猛火油术D.顿钻 2单选(2分)战争史上第一次利用汽车大规模机动兵力发生在( C ) A.伦敦 B.纽约 C.巴黎 D.莫斯科 3多选(3分)为什么德雷克井成为近代世界石油工业的标志?AC A.这口井迅速带动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B.是近代世界钻出的第一口油井。 C.是第一口用机器钻成、用机器采油的井。 D.德雷克是第一代的钻井公司经理。 4多选(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导致石油成为战略物资的原因( AD ) A.飞机的出现 B.机枪大炮的出现 C.火箭的出现 D.坦克的出现 5判断(2分)唐朝时期,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炼油车间——“猛火油作”。A A.错 B.对 6判断(2分)坦克是由英国人发明的。A A.对B错 7填空(2分)我国古代在石油科技领域拥有顿钻、康盆采气术、()、猛火油术四大发明。正确答案:木制管道 1单选(2分)我国古代哪项发明被称为继我国古代第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B )A.木制管道B.顿钻C.猛火油术D.康盆采气术 2单选(2分)( D )公司首创通过开办娱乐节目来促进油品销售。 A.英国石油公司 B.埃克森石油公司 C.海湾石油公司 D.德士古石油公司 3多选(3分)石油工业的上游指的是( AB ) A.开发石油部门 B.勘探石油部门 C.石油化工部门 D.炼制石油部分 4多选(3分)为什么德雷克井成为近代世界石油工业的标志?AC A.这口井迅速带动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B.是近代世界钻出的第一口油井。 C.是第一口用机器钻成、用机器采油的井。 D.德雷克是第一代的钻井公司经理。 5判断(2分)唐朝时期,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炼油车间——“猛火油作”。B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

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dyeing and finishing of textile industry GB4287-92 代替GB4287-84及GB8978-88 纺织印染工业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2-05-18批准1992-07-01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纺织染整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防治水污染,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照纺织染整企业的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排水量。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染整工业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洗毛、麻脱胶、煮茧和化纤原料蒸煮等工序所产生的废水 2 引用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级法 GB 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 7467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 7474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78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GB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1903 水质色度的测定法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3 术语 3.1 染整dyeing and finishing 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染整包括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俗称印染。 3.2 纺织品textile 纺织工业产品,包括各类机织物、无纺织布、各种缝纫包装用线、绣花线、绒线以及绳类、带类等。 4 技术内容 4.1 标准分级 本标准分三级 4.1.1 排入GB3838中Ⅲ类水域(水体保护区除外),GB3097中二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一级标准。 4.1.2 排入GB3838中Ⅳ、Ⅴ类水域,GB3097中三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二级标准。

石油工业概论重点复习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石油:石油是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它主要是以气相、液相和固相烃类为主的,并且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可燃性。 2.石油基本性质:①主要化学成分:C和H,其中C占84%~87%,H占11%~14%。烃类化合物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②非烃类化合物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③密度:比水轻,相对密度一般在~之间。④颜色浅的原油一般密度小,粘度低,油中含轻烃成分较多;含胶质和沥青质少,密度小。⑤粘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随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含烷烃多的原油黏度较小;含胶质、沥青质多的原油粘度较大。⑥凝固点:原油含蜡越多,凝点越高。⑦闪点、燃点、自然点:原油和成品油越轻,其闪点和燃点月底,而自燃点却越高。⑧溶解性: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苯、醇等)。⑨原油中的有害物质。 3.天然气的成分:主要是气态烃,以甲烷为主,其中还有少量的C2-C5烷烃成分及非烃气体。气密度一般在之间,比空气轻。 4.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冰状的水合物。 5.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经净化处理后,通过低温冷却而成的液态产物,气体积为原气态体积1/600。 6.天然气分类:按照矿藏特点,可分为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按烃类的组成,可分为干气、湿气;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可分为酸气、净气。 7.石油工业: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等的生产部门统称为石油工业。 8.对外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原油净进口量占本国原油消费量的比例,表现一个国家原油消费数量对国外原油的依赖程度。常用来描述原油安全的程度。 | 9.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二问答题 1.石油工业的行业特点。 石油是深藏地下的流体矿藏,这就决定了油气勘探、生产过程必然是一个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的过程。油气勘探风险大,周期长,油田形成时间长,生产过程中投入资金大;在整个石油工农业涉及200多种专业学科。综上所述石油工业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和技术密集。 2.请画出石油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石油勘探→钻井与完井→开发与开采上游

石油化工油水处理方案

油水处

理方案

2014-06-15 油水处理方案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 作者:王 1、项目简介 水体的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违背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影响 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水体污染的来源广泛,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含油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油类漂浮于水体表面,阻止空气中的氧溶解在水中,导致水体溶解氧缺乏,水生生物死亡,妨碍水生植物的光和作用,甚至水质变臭,水体生态平衡被破坏,破坏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因此,含油污水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才可排放。随着石油、机械、冶炼、交通等行业设迅速发展,含油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大,对环境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含有废水的处理是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炼油废水是含油废水的主要来源,因此,净化处理炼油废水是防治油类污染的关键。 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处理设备类型也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含油种类 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及设备。目前,处理炼油厂排出的含油废水多采用隔油池进行隔油,隔油池是利用油水间的密度差异,利用重力进行油水分离的,是处理含油废水的主要构筑物,它广泛的应用与全国各大炼油厂的水处理工艺中,对去除炼油废水中的油类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次设计中介绍了含油废水的几种处理方法,并进行了比较,最终选定采用平流式隔油池设计处理炼油废水。 2、水质分析 炼油废水实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在石油开采、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 中,含油废水的排放量是很大的。例如,一个年产25万吨的炼油厂,每小时排出的废水可达500-600m2。这种废水中的油品,其密度一般都小于1,他们在废

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307

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307—2005 1 范围 本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分级规定了75种水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辖区内现有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和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2 技术内容 2.1 标准分级和限值 2.1.1 北京市五大水系各河流、湖泊、水库水体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见《北京市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京政函[1998]18号)。 2.1.2 在划定的II、III类水体功能区内,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的排污口应按照水体功能的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在已进行污水截流的其他水域也禁止新建排污口。 2.1.3 排入北京市II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一级限值,其中:向《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和《官厅水系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划定的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排放的污水执行一级限值A;排入其他II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一级限值B,限值见表1。 2.1.4 排入北京市III、IV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二级限值,限值见表1。 2.1.5 排入北京市V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三级限值,限值见表1。 2.1.6 排入设置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限值,限值见表2。 2.1.7 排入未设置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体的功能,分别执行本标准2.1.3、2.1.4、2.1.5的规定。 2.2 其他规定 2.2.1 对于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除执行本标准外,还须符合GB 8703的规定。 2.2.2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和《官厅水系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划定的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执行本标准中一级限值A,限值见表1。 2.2.3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和《官厅水系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划定的一、二级保护区范围以外的II 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执行GB 18918—2002表1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以及表2、表3的有关规定。 2.2.4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III、IV、V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执行GB 18918—2002表1中一级标准的B标准以及表2、表3的有关规定。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 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第一部名词解释 1.石油:石油是储蓄在地下岩石空隙内不可再生的天然资 源,主要是气相,并含有少量的非烃类物质,具有可燃 性。 2.天然气:是以气态存在的石油。 3.石油的凝固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遇冷而失去流动能 力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冰样水合物。 5.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 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6.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遇冷而变成的岩石。 7.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新岩 石(大理岩,石英岩)。 8.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 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岩石。 9.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 在空间上的搭配而形成。 10. 有效圈闭: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有气。 11. 石油勘探:就是根据石油地质学介绍的有关油气田分布的知识规律,才有各种合适的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油气的全部过程。 12. 地质储量:地下原始条件下,油气层中所有存在的原油 和天然气总量。 13. 预测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 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 在的油气藏,估算求的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4. 控制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的工业油 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 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15. 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估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 气藏可供开采,并且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的,确定性 很大的地质储量。 16. 油气苗: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 中,或已经储机后又遭破坏,沿一定通道跑到了地面的产 物。 17. 地震勘探技术:就是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弹性震动研 究地层中不同岩石的弹性差异,以认识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地 质构造的一种有效的地质探方法。 18. 物探:利用地震,重力,磁力,等物理办法勘探油气的 方法。 19. 化探:就是利用化学手段,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手段来 研究与油气相关的气体生成,烃类含量,稀有金属,细菌种 属的异常方法。 20.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就是根据电磁波理论,应用现代技 术,不直接与研究对象接触,从高空或远距离,通过遥感器 对研究对象的特殊处理方法。 21. 含油气盆地:具有生储盖的组合的很有工业开发价值的 油气藏盆地。 22. 坳陷:坳陷就是盆地内在发展史上的以相对下降的优 势的构造单元,是一定地质时期的沉降中心。 23. 隆起:隆起是盆地内在发展史上的以相对上升的优势的 构造单元,沉积厚度较薄。 24. 断层:断层就是发生了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25. 沉积盆地:含有沉积物的盆地。 26. 生油门限: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数值,有机质才能大量 的向石油转化,这个温度就叫做生油门限。 27. 构造:地质学上岩石的构造,为专用名词,指组成岩 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所反 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的特征。 28. 地质年代:表明地质历史时期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关系 的地质时间系统。包括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龄。是研 究地壳地质发展历史的基础,也是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和编制 地质图的基础。 29. 油气初次运移:从生油岩转移到储集岩的过程叫做初次运移。 30. 油气的二次运移:进入储集岩后的运移。 31. 油气藏: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统一油气,水 界面的油气聚集叫做油气藏。 32. 生物化学气:沉积有机质在生物催化阶段没有细菌的厌 氧发酵使纤维素降解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这种以甲烷为主 的气体称为生物化学气。 33. 油型气:主要由来自低等生物的沉积有机质生成,或者 由石油在高温下裂解而成。 34. 煤型气:在形成煤的过程中,来自高等生物的沉积有机 质形成的气体。

污水处理之石油化工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之石油化工废水处理 1厌氧处理 石油化工废水COD高、可生化性较差,为提高后续处理的可生化性,一般先进行厌氧预处理。厌氧处理的优点是污泥产量小、运行费用低、产能效率高和操作简单,缺点是启动时间长、操作不稳定。 1.1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运行费用低和操作简便,但反应器启动过程耗时长,对颗粒污泥的培养条件要求严格,常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凌文华等将其用于己内酰胺生产废水的预处理,COD去除效果好,但出水可生化性并不理想。且在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进水负荷波动控制在15%以内,进水SO42-应低于1000mg/L,进水pH在5.5~6.5,反应温度在30~38℃。为消除S2-对厌氧污泥产生不利影响,可在进水中加入适量的FeCl3。 1.2厌氧附着膜膨胀床 厌氧附着膜膨胀床(AAFEB)反应器是种新型高效的厌氧消化工艺,其床层在一定的膨胀率(10%~20%)下运行,使反应器内的传质条件得到改善;且载体粒径小,能为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提供巨大的表面积,使反应器内保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庄黎宁等考察了不同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处理石化废水的效果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器的有机负荷和去除效果。

1.3厌氧固定膜反应器 厌氧固定膜反应器中装有固定填料,能截留和附着大量的厌氧微生物,在其作用下,进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得以去除,具有微生物停留时间长、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和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Patel 等用单室和多室厌氧固定膜反应器处理未中和的酸性石油化工废水,在有机负荷为20.4kg/(m3·d)时,多室反应器COD去除率达95%,产甲烷量为0.38m3/(m3·d)。在pH为2.5、有机负荷为21.7kg/(m3·d),HRT2.5d 时,单室反应器COD去除率达95%,产甲烷量为0.45m3/(m3·d)。另外,他们还用上升流厌氧固定膜反应器进行类似研究,分析了有机负荷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好氧处理 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好氧处理方法较多,但单独使用好氧生物处理的较少,主要与厌氧处理相结合,最新发展的好氧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 2.1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工艺流程简单、污染物去除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运行操作灵活及便于自控运行,但不适合处理大量废水,对控制管理要求较高。彭永臻等采用由两个相同SBR串联构成的两段SBR 工艺系统处理石油化工废水,Ⅰ段以降解乙酸为主,Ⅱ段以降解芳香族化合物为主,废水量平均为1400m3/d,COD为400~1500mg/L,BOD为200~650mg/L,HRT为8h,COD去除率可达到91%。该方法还可克服普通SBR法的葡萄糖效应、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试验表明,两段

纯碱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附件三: 《纯碱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编 制 说 明 (二次征求意见稿) 《纯碱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二OO八年七月

目 录 1 编制《纯碱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要性和工作过程 (3) 1.1 纯碱的工业的基本情况 (3)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3) 1.3 标准编制的工作过程 (3) 2 编制《纯碱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和预期目标 (4) 2.1 编制原则 (4) 2.2 预期目标 (4) 3 纯碱主要工艺过程及污染物产生情况分析 (4) 3.1 氨碱法工艺过程及污染物产生情况分析 (4) 3.2 联碱法工艺过程及污染物产生情况分析 (6) 3.3 天然碱法工艺过程及污染物产生情况分析 (8) 4 国际纯碱生产技术水平及水污染物控制水平 (8) 5 我国纯碱生产技术水平及水污染物主要控制技术 (10) 5.1 我国纯碱工业的优、劣势分析 (10) 5.2 我国纯碱企业水污染物主要控制技术 (11) 6 《纯碱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内容和指标的确定 (12) 6.1 适用范围 (12) 6.2 术语和定义 (12) 6.3 标准时段划分与区域划分 (12) 6.4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 (12) 6.5 本标准与相关标准的对比 (15) 7纯碱生产企业水污染物排放达标环境效益分析 (15) 8 达标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16) 9 达标可行性分析 (16) 10达标治理技术(脱氮技术)说明 (16) 附件1:第一次征求意见情况处理表 (17) 附件2:专家审议意见处理情况说明 (25)

《纯碱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1 编制《纯碱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要性和工作过程 1.1 纯碱的工业的基本情况 纯碱工业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化学工业,始建于1917年,到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可谓中国的 “化工之母”。纯碱产品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是建筑玻璃、日用玻璃等建筑材料的主要原料并广 泛应用于轻工业、冶金工业和食品工业。纯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纯碱生产能力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近年的进出口量见表1。 表1 2000-2007纯碱进出口量 单位:万吨 年份 进口 出口 2001 7.8 110.4 2002 29.4 114.7 2003 30.1 125.5 2004 19.7 143.0 2005 7.1 177.5 2006 14.2 181.0 2007 4.0 170.6 目前,世界纯碱生产能力为4500万吨/年,其中合成法约占三分之二,天然碱法占三分之一。 但在我国纯碱工业中,天然碱法比重很小,主要采用氨碱法和联碱法这两种合成法来生产纯碱。我 国现有纯碱生产企业50家,其中氨碱法生产企业13家,联碱法生产企业36家,天然碱生产企业1 家。自2003年起,我国纯碱生产能力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2006年我国纯碱生产能力为1670万吨, 其中氨碱法的生产能力为826万吨,联碱法的生产能力为748万吨,天然碱法的生产能力为96万吨。2006年我国纯碱产量为1543万吨,约占世界纯碱产量的三分之一。 2006年纯碱工业纯碱生能为:1574万吨。按氨碱法生产纯碱(826万吨),工业废水氨氮排放 量以1.38kg/t碱计算排1.14万吨氨氮。联碱法生产纯碱(748万吨),工业废水氨氮排放量以1.9 kg/t 碱计算排1..4万吨氨氮。全年纯碱工业废水排氨氮为2.56万吨。2006年全国工业废水氨氮总排放量 为:42.4万吨,纯碱工业废水排放氨氮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实际氨氮排放占有率要小于该 值。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纯碱生产对环境都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特征污染物是联碱的含氨废水和氨碱的蒸氨废液。而 天然碱法除了有一些固体废物产生,与生产直接接触的废水基本都是回用的,基本没有工业废水外 排,仅有少量的厂区生活污水和冷却废水外排,因此本标准对于天然碱法生产纯碱的水污染物排放 控制与生产纯碱的其他两种有所不同,不仅水量少,而且污染因子也没有氨氮和硫化物,只有常规 的COD、pH、悬浮物和石油类四种控制指标。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随着纯碱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行清洁生产, 纯碱工业在生产技术水平和污染物控制等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纯碱工业一直没有本行 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尤其是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部分企业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部分企业执行《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8-2001)或地方标准。由于这些 标准针对性不强,既不符合纯碱企业的生产实际,又造成了行业执行标准的不统一。因此,各地方 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企业普遍要求制定符合纯碱行业特点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适应环境保护管 理和纯碱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1.3 标准编制的工作过程 1.3.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度国家环境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环办[2002]62号文),由中国化工 环保协会和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组织纯碱行业和环保行业的专家于2002年起开始编写《纯碱工业污染 物排放标准》(合同编号:2002-37)。 1.3.2 标准编制过程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426-89 1989-12-05发布1990-06-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宜和范围 1.1 主题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控制区划分和标准分级、污染物分类和标准值、其他规定、标准的实施。 1.2 适宜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境内排放水污染物的一切企业事业单位。 2 引用标准 GBJ48 医院水排放标准(试行) GB8703 辐射防护规定 GB3552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BG4914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 BG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 控制区划分和标准分级 本标准根据地面水水质规划、水域使用功能要求和水质现状、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及经济技术条件等差别,将全省划分为五类控制区。 3.1 特殊控制区,指县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水体保护区,不得设置排污口。其他水体保护区,在本标准颁布之日后,不得新建污染水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的排污口。本标准颁布之日前已建成的排污口和非工业设施的排污口,执行一级标准。 3.2 一类控制区,指县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经济渔业水体保护区和海水浴场。 本控制区内,在本标准颁布之日后设备的排污口,执行一级标准;本标准颁布之日前已建成的排污口,执行二级标准。 3.3 二类控制区,指附录1规定的除特殊控制区和一类控制区以外的地区。本控制区内的排污口执行二级标准。 3.4 三类控制区,指附录2规定的除特殊控制区和一、二类控制区以外的地区。本控制区内的排污口执行三级标准。 3.5 四类控制区,指除特殊控制区和一、二、三类控制区以外的全省其他地区。本控制区内的排污口执行四级标准。 3.6 各控制区当执行相应级别标准,受纳水体不符合功能水质要求时,可对排污口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满足功能水质标准。 4 污染物分类和标准值 4.1 污染物按其性质分为两类: 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水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有害物质;第二类污染物,指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有害物质。 4.2 含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污口取样,其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并不准稀释排放。 表1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mg/L

制浆造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制浆造纸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制浆造纸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为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制浆造纸工业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含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3 年,1992 年第一次修订,2001 年第二次修订。 此次修订主要内容: 1、根据落实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履行国际公约和环境保护管理和执法工作的需要,调整了排放标准体系,增加了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项目,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2、规定了污染物排放监控要求和水污染物排放基准排水量; 3、将可吸附有机卤素指标调整为强制执行项目。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关于修订〈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环发[2003]152 号)废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等单位起草。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8 年4 月29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8 年8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浆造纸企业或生产设施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制浆造纸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对制浆造纸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本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适用于企业向环境水体的排放行为。 企业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有毒污染物可吸附有机卤素 (AOX)、二噁英在本标准规定的监控位置执行相应的排放限值;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由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能力商定或执行相关标准,并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保证排放污染物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 建设项目拟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由建设单位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按前款的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GB/T 6920-1986 水质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 7478-1987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GB/T 7479-1987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 7481-1987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7488-1987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石油工业概论》综合复习资料

《石油工业概论》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构造油气藏 2、EOR 3、原油稳定 4、欠平衡压力钻井 5、酸化 6、矿场油气集输 7、沉积盆地 8、油气井工程 9、混油切割 二、简答题 1、简述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2、简述碎屑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3、油气集输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油气藏的驱油能量和开采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5、简述游梁式抽油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6、简述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以及防止措施。 7、地震勘探技术基本原理。 8、什么是历史拟合?为什么要进行? 9、石油化工包括哪三大生产过程? 三、论述题 1、试论德雷克精神。 (要求:需论述五个方面,总字数在800字以上。)2、论述我国石油企业文化的特点。 (要求:需论述五个方面,总字数在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构造油气藏 由于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油气藏,分为背斜构造油气藏和断层油气藏两大类。 2、EOR EOR指强化采油技术,它包括采收率超过一次采油的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分为水驱、化学驱、气驱和热力采油等。 3、原油稳定 原油是烃类混合物,其中低碳烃C 1-C 4 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这些轻烃从原油中挥 发出来时会带走戊烷、己烷等组分,造成原油在储运过程中损失,并污染环境、将原油中的轻组分脱出,降低其蒸气压,减少蒸发损耗,称为原油稳定。 4、欠平衡压力钻井 井内流体总压力(包括流动压力和静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的钻井方式,又称有控制的负压钻井。 5、酸化 利用地面高压泵把酸液通过井筒挤入油层,酸液与油层的孔隙发生化学溶蚀作用,扩大油流的通道,提高油层的渗透率;或者依靠酸液溶解井壁附近的堵塞物,如泥浆、泥饼及其它沉淀物质,以提高油井的产量。 6、矿场油气集输 把各分散油井所生产的石油及其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初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合格原油和天然气,分别送往长距离输油管线的首站(或矿场原油库)或输气管线首站外输的全部工艺过程。 7、沉积盆地 地壳上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曾经稳定下沉,并接受了巨厚沉积物的统一沉降区称为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是地球表面或者可以说岩石圈表面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换言之,是基底表面相对于海平面长期洼陷或坳陷并接受沉积物沉积充填的地区。 8、油气井工程 油气钻井工程就是快速高效地破碎井底的岩石、取出破碎的岩屑、保护井壁等一系列的工艺技术,以建立起一条开采油气的永久性通道的应用科学。它是勘探开发地下油气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探明油气储量和提高油气田产量的重要环节。 9、混油切割 两种油品在管道中交替时,在接触界面处将产生一段混油。混油段中前行油品含量较高的一部分进前行油品的油罐,后行油品含量较高的一部分进后行油品的油罐,而混油段中间的那部分进混油罐。这个切换的过程就是“混油切割”。混油往往不符合产品的质量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