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名著的选择与阅读

合集下载

必读的中外名著

必读的中外名著

必读的中外名著在人生的旅途中,读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尤其是对于那些渴望获得知识和理解文学艺术的人而言,读书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必读的中外名著,这些作品既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又能增加我们的智慧。

一、中国名著1.《红楼梦》:这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珍品。

它以清华园为背景,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等复杂关系。

通过这些角色的各种遭遇、矛盾和冲突,作者曹雪芹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弊端和阴暗面。

2.《西游记》:这是中国又一部经典名著。

以孙悟空、八戒等人为主角,讲述了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得到真正解脱的故事。

整个小说中,既有神话故事,也有讽刺社会政治的内容,而且语言幽默风趣,是一部值得品味的中国文学名著。

3.《水浒传》:这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贯穿整个小说的主题是反对封建统治和愤怒的起义。

书中有大量的武打场面和英雄形象,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之一。

二、外国名著1.《简爱》:这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

小说以艰辛的童年为开端,描写了主人公简爱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以及她和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

全书深刻表现了女性反抗传统枷锁,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的主题。

2.《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是美国作家斯科特·菲兹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为背景,讲述了年轻的富翁盖茨比为了追求心上人黛西而做出种种努力的故事。

小说语言精湛、画面感强烈,是现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3.《魔戒》:这是英国作家托尔金创作的史诗魔幻小说。

小说描述了一个充满魔法和神秘的中土世界,以及不同种族之间的复杂关系。

小说语言流畅,情节跌宕起伏,是奇幻小说的经典之作。

以上不完全是必读的中外名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经典名著。

但这些经典名著不仅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还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启迪我们心灵、培养我们的情感。

读者们在阅读这些著作时,应该注意阅读方式和方法,不仅要理解作者的意图,还要理解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名著大全排行榜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中国名著大全排行榜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中国名著大全排行榜一生必读的60 部名著中国最有名的四大名着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1中国经典名着排行榜一、红楼梦(清代长篇人情小说)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着。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二、水浒传(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

三、三国演义(罗贯中着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着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四、镜花缘(李汝珍创作长篇小说)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

中国适合孩子的名著

中国适合孩子的名著

儿童美术分享文案
中国有很多适合孩子阅读的名著,以下是其中几本经典的名著:
1.《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虽然题材较为复杂,但其中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可以培养阅读兴趣和丰富想象力。

2.《西游记》:这是一部以神话传说为背景的奇幻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等主要角色的冒险故事。

通过读这个故事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培养勇气、正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水浒传》:这是一部描写梁山英雄豪杰的长篇小说,其中有许多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

通过阅读《水浒传》,孩子可以开拓视野、感受忠诚、友情和正义的力量。

4.《儿童文学经典:彩霞》: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书中讲述了小女孩彩霞的成长故事,描写了她与父母、朋友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适合孩子阅读,可以引发对家庭、友情和成长的思考。

5.《小王子》(法国文学):虽然不是中国名著,但这本书在中国非常受欢迎,也适合孩子阅读。

它讲述了一个小王子的旅程,通过与各种奇特的角色交流,表达了关于爱、友谊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这些名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可以为孩子们带来乐趣和启发,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

当然,具体选择还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阅读能力进行合理选择。

为什么说四大名著是中国人一生必读的经典

为什么说四大名著是中国人一生必读的经典

为什么说四大名著是中国人一生必读的经典
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文学经典之作。

以下是一些原因解释了为什么这些著作被认为是中国人一生必读的经典:
1. 文学艺术价值:四大名著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它们不仅包含丰富的人物形象、生动细腻的描写,还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这些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对中国文学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四大名著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和人文风貌,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价值观念和思想传统。

3. 人性与社会道德的探讨:四大名著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的议题。

它们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的品性和行为,提出了对于个体责任、义理道德等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4. 对智慧与智识的追求:这些作品通过丰富的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探索了人类的智慧和智识。

它们提供了许多隐喻和寓言,启示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智慧的本质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5. 经典的艺术成就:这些作品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艺术成就,包括精彩的故事情节、独特的叙述手法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它们被广泛翻译成不同语言,并且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和重视。

总的来说,四大名著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普世的价值和启发力。

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人一生必读的经典之一。

高二必读名著

高二必读名著

高二必读名著
高二阶段是学生阅读名著的重要阶段,这些名著经典,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在语文学习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本高二必读的名著:
1.《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以它独特的写作风格、细腻的人物塑造、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

2.《西游记》:这是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神话小说,它自然的融合了民间传说、道教、佛教、儒教等多种思想体系,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天龙八部》:这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代表之作,以其宏大的背景、独特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写实的功夫表现和瑰丽的想象力,为读者打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武侠世界。

4.《傲慢与偏见》:这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以机智、幽默、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贵族社会的风貌和人物性格,深入揭示了婚姻、家庭、爱情等社会问题。

5.《鲁迅全集》: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鲁迅的作品集,鲁迅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而著称,对于现代中国的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

以上是几本高二必读的名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行选择,希望这些名著能够为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和启发,促进个人成长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 1 -。

中国经典名著的选择与阅读

中国经典名著的选择与阅读

h
24
二、名著的选择
❖ 中国推荐者眼中的外国名著,排在前十名的是:
❖ 莎士比亚作品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 红与黑(司汤达) ❖ 神曲(但丁) ❖ 对话录(柏拉图) ❖ 荷马史诗 ❖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 社会契约论(卢梭)、 ❖ 浮士德(歌德) ❖ 高老头(巴尔扎克)
但在选目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h
9
二、名著的选择
❖ 根据上述书目所收传统经典,大致可分为八类: ❖ (1)四书五经 ❖ (2)前四史与《资治通鉴》 ❖ (3)先秦诸子 ❖ (4)其他子部书 ❖ (5)唐宋诗文 ❖ (6)其他诗文 ❖ (7)古典小说 ❖ (8)其他
h
10
二、名著的选择
❖ (1)四书五经,各目均有收录,其中《诗 经》、《论语》二书收录次数最多。自汉以 来,两千余年间,这些书对中国政界、学界, 都有重大影响。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 《论语》一书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有135种, 《孟子》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有117种,《诗 经》出版的各种汉文版本由97种。
❖ 2《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王余光主编,武 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初版。
❖ 3《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王余光主编,光明日报 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 4《名著的阅读》,王余光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9月出版。
❖ 5《读书随记》,王余光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年5月出版。
h
2
一、推荐书目
❖ 一是,作为中国学人,就有必要读一些中国 传统经典。二是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 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 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
h
29
三、传统名著的生命力
❖ 在美国,习读经典名著,特别是习读传统经典,同 样是受人关注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 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 生的必修课。前者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的 标准选目,后者提供一个哲学和社会理论名著选目。 这两个目录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40年代, 美国许多大学开设了这类课程。虽然在近数十年间, 对这类课有不断的争议,但直到今天,有一些大学 仍继续开设,如哥伦比亚大学与芝加哥大学。

初中三年名著必读12本

初中三年名著必读12本

初中三年名著必读12本初中三年,是青春的时光,也是阅读名著的黄金时期。

在这三年里,学生们通常会接触到一些经典的名著。

下面我将为大家推荐12本初中三年名著必读书籍。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这本书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一众人物的生活和情感,以及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以及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2.《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讲述了孙悟空等人帮助唐僧取经的故事,以及他们在取经过程中经历的一系列奇幻的事情。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与神话传说,以及人性的善恶之间的斗争。

3.《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这本书描绘了宋江等一众英雄豪杰的故事,以及他们在抗击贪官污吏的斗争中的传奇经历。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黑暗与光明,以及人性的善恶之间的选择。

4.《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

这本书描绘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以及他们之间的争斗和较量。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古代战争的策略与战术,以及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5.《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和冒险经历。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人类在极限环境下的自救能力,以及人性的坚韧与勇敢。

6.《儿子与情人》《儿子与情人》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作品,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讲述了保罗与米兰达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社会压力下的挣扎与抉择。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爱情和婚姻的复杂性,以及人性的弱点与坚持。

7.《格列佛游记》《格列佛游记》是爱尔兰作家斯威夫特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讲述了格列佛在异国他乡的冒险经历,以及他对人类社会的批判和思考。

中国名著书籍推荐

中国名著书籍推荐

中国名著书籍推荐读书,可以让人们体验到世界的精彩之处,爱读书,不为了“黄金屋”,也不为“颜如玉”,只是从实践中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

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中国名著书籍推举,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名著书籍推举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见、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高校》《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3、《庄子》《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

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

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

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玩耍,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4、《孟子》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山东邹城人。

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孟子是中国古代闻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5、《墨子》墨子,名翟(dí),华夏族,滕国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3、调查:
据2000年的一次调查:73.1%的家长和86.7%的教师 认为背诵古典诗文能弘扬传统文化;88.7%的家长和 96.7%的教师认为对孩子的修养和人格发育有好处; 94.2%的家长和100%的教师认为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 力有好处 。
二、国民的购书与阅读情况
1、出版物与非出版物竞争激烈。
中国经典名著的选择与阅读
王余光
北京大学 信息管理系
2009-3
中国经典名著的选择与阅读
纲目: 一、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二、国民的购书与阅读情况 三、推荐书目 四、名著的选择 五、从《周易》《诗经》中看中国先民的恋爱与婚姻 结语
参考书
1《经典常谈》,朱自清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中国读书大辞典》,王余光、徐雁主编,南京大学出版
一、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3)朱自清的看法: 《经典常淡》序:“在中等以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
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4)唐文治的看法: “吾国经书,不独可以固结民心,且可以涵养民性,和平民
气,启发民智。故居今之世而欲救国,非读经不可。”
一、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版。
一、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1、近百年的争论
在20世纪,传统经典是否还具有生命力,是否还能拥有 广泛的读者?这一问题在20世纪初就已被提出。随着科举与 清王朝的结束,传统典籍与知识分子就越来越疏远了。有些 知识分子甚至说要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应该说,传统典 籍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在20世纪,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了。但这不等于说,传统典籍就已失去了生命力。
一、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1)鲁迅的看法: 1925年,在孙伏园主持的《京报副刊》上,发出“青年必读
书十部”的征求启示,当时有七十余位学者作家应征。其中 鲁迅认为,看中国书让人脱离人生,“我以为要少----或者 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一观点在《京报副刊》 上发表后,引起很大争议,并遭到很多人的批评。
2、美国人的看法:
在美国,习读经典名著,特别是习读传统经典,同样是受人 关注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 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前者致力于提 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的标准选目,后者提供一个哲学和社会 理论名著选目。这两个目录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40 年代,美国许多大学开设了这类课程。虽然在近数十年间, 对这类课有不断的争议,但直到今天,有一些大学仍继续开 设,如哥伦比亚大学与芝加哥大学。
三、推荐书目
1、早期推荐书目
早在唐代,推荐书目就很受青年士子们的欢迎。现在我们 见到的最早推荐书目被后人称为“唐末士子读书目”(敦煌 遗书伯2171号)。
到了元代初年,学者程端礼(1271~1345)把朱熹以来 在书院、私塾教育中所创造的经验加以总结和发展,写成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三卷。元朝国子监曾将该书颁布 郡县官学,成为学子读书的准绳,及至明清,读书目对书院 及读书人也有一定的影响。
电视、录像、网络的突起。 不买书、不读书。 浅阅读与功利阅读。
2、传统出版物与新型出版物竞争激烈。
新型出版物: 电子书业、数字报业、互联网期刊发展迅速。 另:手机出版:彩铃、铃声、游戏、动漫、书报等。
二、国民的购书与阅读情况
3、读书时间的变化
时间增加 基本一样 时间减少
1998年 25.6% 55.2% 19.2%
三、推荐书目
2、20世纪以来的推荐书目
(1)胡梁之争 1923年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目》 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
(2)钱穆的书目 四十年代,钱穆在西南联大为学生开列了一个《文史书目举 要》,1973年出版《中国史学名著》。晚年在香港中文大学 的讲座中又提出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须的书”:论语、 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社1993年初版。 3《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王余光主编,武汉大学出
版社1990年初版。 4《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王余光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9年1月出版。 5《名著的阅读》,王余光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出版。 6《读书随记》,王余光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
一、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美国人的看法(续): 在美国,一些学校很清楚地知道,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
染从来没有远离过这些经典著作名单。学校试图通过它组织 和教授经典课的方式驱除这种污染。首先,阅读常常是艰涩 的,对当代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这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 崇,而且校方坚持认为它是必要的。……它们应该成为每个 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2001年 23.6% 57.4% 19.1%
2003年 30.4% 47.6% 21.9%
二、国民的购书与阅读情况
4、读书地点的变化
在家 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书馆 上下班车上 其它
1998年 75.8% 8.9%
1.0% 0.5% 13.8%
2001年 46.9% 14.1%
3.9% 0.3% 5.4%
2003年 37.8% 15.8% 5.1% 0.7% 8.0%
一、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2)梁启超的看法: 1923年,梁启超在撰写《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的同时,
还写了一篇《治国学杂话》的文章。在这里,梁氏就为什么 要阅读传统经典,提出了两层意见:
一是,作为中国学人,就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 二是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 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
一、为何阅读传统经典
(2)梁启超的看法: 1923年,梁启超在撰写《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的同时,
还写了一篇《治国学杂话》的文章。在这里,梁氏就为什么 要阅读传统经典,提出了两层意见:
一是,作为中国学人,就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 二是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 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
三、推荐书目
(3)朱自清《经典常谈》 于此前后,朱自清出版《经典常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
国传统的重要典籍,以求能启发读者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兴趣。 这本小册子后来多次重印,具有广泛的影响。 (4)张舜徽书目 1947年,张舜徽先生在兰州大学为学生开列《初学求书简 目》,此后又出版了《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中国古代史 籍举要》,并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解题》,向学生推介一些 常见的史学要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