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柳琴戏全剧大全
山东有哪些地方戏曲?

⼭东有哪些地⽅戏曲? 吕剧 吕剧⼜称化装扬琴、琴戏,国家级⾮物质⽂化遗产,中国⼋⼤戏曲剧种之⼀,⼭东最具代表性的地⽅剧种,流⾏于⼭东⼤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起源于⼭东以北黄河三⾓洲,由⼭东琴书演变⽽来。
其⾳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件”。
它以淳朴⽣动的语⾔,优美悦⽿的唱腔,丰富多彩的⾳乐语汇⽽深得⼴⼤⼈民群众喜爱。
1900年前后,吕剧被搬上舞台;1917年以后,吕剧班社进⼊济南、⼤连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个吕剧专业院团济南市鲁声琴剧团(济南市吕剧院)成⽴;1953年,第⼀个省级院团⼭东省吕剧团(⼭东省吕剧院)成⽴,这⼀时期出现了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著名艺术家,以及《姊妹易嫁》《借年》《李⼆嫂改嫁》等著名剧⽬。
枣梆 枣梆是⼭东省传统地⽅戏曲剧种之⼀,主要流⾏于古曹州(今菏泽),在⼭东⼜称本地,⼈⼭西)读如找(zhǎo),系由“⼭西⼈”三字拼成的⼀个新造字,是指⼭西上党梆⼦传⼊⼭东后,受到当地语⾔的影响,发⽣变化,学唱者⼜多为本地⼈,所以传出了这个名称,意即“本地的⼭西梆⼦”故⼀称“zhao梆”,其源出⾃⼭西东南部的“上党梆⼦”,因⽽⼜名“泽州调”。
枣梆的唱腔既⾼亢激昂,⼜委婉活泼,⽤真嗓吐词,假嗓托腔,⽽且真假嗓⾳截然分开,由真嗓突然翻⾼⽽假嗓,这个假嗓⽤“咿、呀”托腔,腔韵悠长,给观众余⾳缭绕之感。
这是枣梆特有的韵律。
⼭东梆⼦ ⼭东梆⼦是流⾏于⼭东省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戏曲剧种。
⼜名“⾼调梆⼦”,简称“⾼调”或“⾼梆”。
⼜因其⾼昂激越的特点,被⼈称为“舍命梆⼦腔”。
主要流⾏于⼭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城镇乡村。
因流⾏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
如以菏泽为中⼼的,习称“曹州梆⼦”;以济宁、汶上为中⼼的,称为“汶上梆⼦”或“下路调”,总称“⾼调”,以区别于流⾏在鲁西南、冀南的“平调”。
柳琴戏著名表演艺术家邵瑞武

我的父亲邵瑞武,系柳琴戏著名表演艺术家。
在五六十年代,鲁东南地区广泛流传“看戏不见张金兰白花两毛钱,听戏不见邵瑞武白花两毛五”之民谣。
父亲邵瑞武,1928年出生在江苏邳县官湖,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等。
1950年与我母亲张金兰结婚,1953年加入国营柳琴剧团,历任柳琴剧团主要演员、业务团长等职。
1953年参加全国戏曲汇演获演员二等奖,1954年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员一级勋章。
主要贡献作品:1960年中国唱片社首灌唱片《丝鸾记》《三击掌》《状元打更》《王三姐剜菜》等等。
1981年,中国宁波唱片社灌制唱片《喝面叶》《秦香莲》《鸿雁捎书》《樊梨花点兵》等等。
主要代表作品:古装戏有:《状元打更》《秦香莲》《丝鸾记》《扬乃武与小白菜》等。
现代戏有:《小木匠退亲》《李双双》《沂蒙春雷》等等。
父亲邵瑞武,作为一名柳琴戏曲演员,一生中成功塑造了许多令人回味的人物形象,他那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表演形式在艺术上有着相当的造诣,多少年来,他和妻子张金兰共同打造了柳琴事业的辉煌,《状元打更》《秦香莲》《丝鸾记》《三击掌》《喝面叶》等等剧目脍炙人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亲邵瑞武,18岁参加八路军,年轻的时候喜爱文艺,在部队休闲时就演唱个小节目,好让战士们开心多打胜仗,徐州解放后部队南下,我父亲因身体不适被批准复员回乡。
正巧,我母亲张金兰当时在一家私人剧团在徐州一带演出,我父亲就参加了私人剧团,1950年和我母亲张金兰喜结良缘。
我父亲母亲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受尽了旧社会的苦难,深知只有共产党才是穷苦艺人的救命星,爸妈不受当时金钱名利的诱惑,毅然决定跟共产党走,离开私人剧团,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国营剧团。
1953年,应临沂政府的邀请,临沂小城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妇,男的'英俊潇洒手提一只柳条箱,女的秀丽端庄挎着一个花包袱,这就是当时唱响苏北一带享有盛名的邵瑞武张金兰夫妇53年进临沂时唯一的家当。
临沂柳琴剧团,一间平草房,一张木板床,一对苦水里泡大的热血青年,从此有了家。
柳琴戏来源、名称及发祥地考辨

③ 《 中国戏 曲志 ・ 江苏卷》 , 1 3 9 页, 中国 I S B N中心 1 9 9 2 年l 2 月第 1 版。
一
由来也 。而游食四方 , 浸以成俗。初犹迫 于饥 寒 , 久而 习为故 事, 携孥担橐 , 邀侣偕 出, 目日逃 荒 , 恬不 为怪 。故 兰 、 郯之 民 几与凤 阳游 民同视 , 所宜劝禁一挽颓风 。”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 就 可 以了解 到 , 乾 隆年间临沂 、 郯城 ( 临沂 时称兰 山, 郯 即郯 城) 一带旱涝灾 害不 断 , 贫 苦百姓无 以为生 , 只得四处逃 荒要 饭 。为 了便于乞 讨 , 有的就 用 当地流 行 的姑娘腔 、 花鼓调 等 “ 唱 门子” , 来替代“ 叫门子” , 艺人 管它叫“ 跑坡” 。 二为源于苏北说 。源于江苏海州 。嗍 末 清初时 , 江苏北
人文夭下 /戏剧综论
柳琴戏来源 \ 名称及 发祥地考辨
杨 玉芹
柳琴戏 是一个跨 省流 传的剧 种 , 广泛 流布 于鲁 、 苏、 皖、
1 9 5 3 年4 月, 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政府文教局 , 与‘ 拉魂
艺人共 同磋商后 , 以主要伴奏 乐器柳叶琴 为据 , 为本剧种 豫 四省交界接壤 的广大地区 : 鲁南有临沂 、 枣庄、 郯城 、 苍 山、 腔’ 莒南 、 临沭 、 费县 、 峄城 、 台儿庄 、 滕县等 ; 苏北 有徐州 市区 、 铜 正 式定 名为 ‘ 柳琴戏 ” ’ 这两种说法都 认为 “ 柳琴 戏” 之名的
者提 出了不 同的学术 观点 , 笔者从 中颇获 启发 , 受益 良多 。但
琴书大全山东琴书全集资料讲解

琴书大全山东琴书全集琴书大全山东琴书全集于二姐回娘家山东扬琴戏(黄狗喊冤)第一集山东扬琴戏(黄狗喊冤)第三集山东扬琴戏(黄狗喊冤)第二集人生处事琴书·头夜夫妻琴书·包公案第3部五鼠斗御猫8琴书·包公案第3部五鼠斗御猫6琴书·包公案第3部五鼠斗御猫7琴书·包公案第3部五鼠斗御猫4琴书·包公案第3部五鼠斗御猫3琴书·包公案第3部五鼠斗御猫5琴书·包公案第3部五鼠斗御猫2琴书·包公案第2部黑驴告状5琴书·包公案第3部五鼠斗御猫1琴书·包公案第2部黑驴告状4琴书·包公案第2部黑驴告状6琴书·包公案第2部黑驴告状3琴书·包公案第2部黑驴告状2琴书·包公案第2部黑驴告状1琴书·包公案第1部铡判官11琴书·包公案第1部铡判官09琴书·包公案第1部铡判官10琴书·包公案第1部铡判官07琴书·包公案第1部铡判官06琴书·包公案第1部铡判官08琴书·包公案第1部铡判官05琴书·包公案第1部铡判官04琴书·包公案第1部铡判官03琴书·包公案第1部铡判官02琴书·包公案第1部铡判官01琴书胡诌胡侃琴书白马告状01 下琴书白马告状01 上琴书为人处事不计较丁延果淮北琴书戏曲片《罗衫记》全剧 01丁延果琴书_妈妈训子琴书大师-320x240 张栋宝张廷秀私访01 徐州琴书孙秀英琴书《刘天顺赶船》6-8孙秀英琴书《刘天顺赶船》8-8孙秀英琴书《刘天顺赶船》7-8孙秀英琴书《刘天顺赶船》5-8孙秀英琴书《刘天顺赶船》3-8孙秀英琴书《刘天顺赶船》4-8孙秀英琴书《刘天顺赶船》2-8孙秀英琴书《刘天顺赶船》1-8孟丽君之金殿辩妻6孟丽君之金殿辩妻4孟丽君之金殿辩妻5孟丽君之金殿辩妻3孟丽君之金殿辩妻2孟丽君之金殿辩妻1山东大案02琴书薛刚反唐3-2琴书薛刚反唐3-3琴书《大八美》第一部益美珠巧换八美女第8集琴书《大八美》第二部三仙闸打雷第01集八虎平西·第一集河南坠子《回龙传》第四部上时龙云主演河南坠子琴书薛仁贵征西7(流畅)[流畅版] -河南坠子琴书薛仁贵征西6(流畅)[流畅版] 河南坠子琴书薛仁贵征西4(流畅)[流畅版] 河南坠子琴书薛仁贵征西2(流畅)[流畅版] 河南坠子琴书薛仁贵征西1(流畅)[流畅版]新偏老来难新编老来难王华买爹第一集王华买爹第二集王华买爹王华买爹1孟献礼1孟献礼第一集河南坠子回龙传1河南坠子·-·[十大劝]郭永章河南坠子·-老来难]郭永章主演河南坠子《回龙传》第三部上时龙云主演赵德芳河南坠子《回龙传》又名《王华买爹》第一部上时龙云主演八贤王河南坠子《回龙传》第四部上时龙云主演赵德芳《回龙传》第一部下时龙云主演赵德芳丁舞琴书【刘墉审鬼】第2集丁舞琴书【刘墉审鬼】第6集丁舞琴书【刘墉审鬼】第4集琴书【白海棠割肝救母】琴书·韩湘子讨封琴书《罗通之死》01琴书《九姐大出嫁》河南经典传统长篇戏曲坠子《罗家将》第十一集[流畅版] 大红袍第一部第9集[流畅版]大红袍第一部第7集[流畅版]大红袍第一部第5集[流畅版]大红袍第一部第4集[流畅版]《呼杨合兵》-01_(流畅)[流畅版]戏剧坠子琴书《打蛮船》05戏剧坠子琴书《打蛮船》04戏剧坠子琴书《打蛮船》03戏剧坠子琴书《打蛮船》02戏剧坠子琴书《打蛮船》01戏剧坠子琴书《打蛮船》06高小眼、王道兰琴书《狸猫换太子》10老来难【青海小调】- 张海_320x240老来难 4老来难 1甘肃花儿《尕老汉》老来难。
春到沂河

春到沂河
春到沂河:柳琴曲,王惠然作于1975年。
乐曲通过具有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描绘了沂河两岸的优美风光,歌颂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引子(散板)和第一部分(快板)取材于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描绘了沂河两岸的明媚春光。
第二部分(慢板)旋律以山东琴书和山东柳琴戏的音调为基础,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演奏上推、挽、吟、揉的技巧润饰,与前后两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有韵味。
第三部分(快板)是一个变化再现段落,快速强烈。
柳琴在乐曲尾部充分发挥了"夹扫"技巧,使旋律在强而有力的和音衬托下,渲染了异常强烈的气氛。
2021《“百年征程、时代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省优秀剧目展演入选剧目名单》

临沂市兰陵县柳琴剧团
4月1-2日
兰陵县剧院
德州
73
京剧《追梦》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德州市京剧团
7月
齐河县文化中心剧场
74
杂技情景剧《大刀传奇》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德州市杂技团(德州市杂技艺术保护教育传承中心)
7月1日
德州杂技团儿童剧场
聊城
75
山东梆子《承诺》
聊城茌平区山东梆子剧团
4月、7月
济南百花剧院
沾化大剧院
昌邑大剧院
4
吕剧《李二嫂改嫁》
山东省吕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吕剧院)
8月
济南百花剧院
5
吕剧《一条大河》
山东省吕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吕剧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月
济南百花剧院
6
歌剧《沂蒙山》
山东歌舞剧院
4月15-16日
4月22、29日
5月20日
省会大剧院
山东歌舞剧院音乐厅
7
话剧《家事》
烟台市吕剧院
5月3日
烟台市京剧院剧场
46
京剧《烟台解放》
烟台市京剧院
5月1日
烟台市京剧院剧场
47
吕剧《衣家人》
栖霞市吕剧团
4月16日
福山区经济开发区
48
吕剧《感动中国刘盛兰》
招远市吕剧团
7月
招远市影剧院
49
京剧《党员登记表》
莱阳市京剧团
6月
莱阳市团旺镇
50
吕剧《玉皇顶起义》
莱州市民间艺术团
5月
莱州剧院
35
柳琴戏《希望的田野》
家乡地方剧种 2

家乡地方剧种----柳琴戏“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热播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中《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旋律悠扬、情感激荡,曾曾传唱一时。
歌词中提到“土琵琶”也就是所谓的柳琴。
柳琴戏是我的家乡滕州的一种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柳琴戏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帮和故也叫“拉魂腔”。
拉魂腔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流行近三百年,二百年前柳琴戏分成南、北两路,南路活跃在苏、皖、豫大多是由讨荒的滕州老艺人在此流传开来。
滕州为北路,滕州市坐落在山东省的南部抗日铁道游击队之地—枣庄,南邻江苏北部徐州等城市,是鲁南的一个人杰地灵的县级城市,近年来得力于煤炭、机械、机床生产等行业,发展速度飞快。
按照其地理位置,滕州正式柳琴戏的兴盛的地带,柳琴戏的唱腔语言等与滕州当地方言有极其的相似之处。
柳琴戏是滕州土生土长的一个剧种,它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思想感情和地方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
早在明末清初,当时的滕州还是滕县,流行的主要有滕县花鼓,滕县花鼓和今天的柳琴戏有相似之处,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人们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和东西,柳琴戏逐渐的形成并慢慢发展成为滕州当地的一个最常见的老百姓最为熟悉的戏曲形式。
柳琴戏的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
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
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
"怡心调"是本剧种的最大特点。
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噪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也是其独特风格。
节奏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 击拍,除了大部份是后半拍起唱处,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奏,给人以欢快、活泼、跳跃之感。
由于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谐。
根据老艺人的师承关系推算,柳琴戏大约起源于清朝乾隆时期,滕州柳琴戏早年的创始人是东郭镇苏楼村的苏金门,他家的佃农下地干活也得哼着小调,每年秋天,苏家都要种上四五十亩地的荞麦,专留给前来苏楼村唱戏的艺人们食用。
徐州柳琴戏

《杨三姐告状》 剧情梗概:民国七年,滦县土豪高贵章之子高占英,娶雇农之女杨 二姐为妻。高流氓成性,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杨二姐好 言劝夫改邪归正,高非但不听,反起歹意,伙同裴氏、金玉及其族 叔高贵将二姐害死。杨三姐随母到高家吊孝,发现疑迹,要求辨明 二姐死因。高家百般阻挠,掩盖事实真相。杨三姐愤而赴县衙告状, 县官受贿,贪赃枉法,判高家赔款了结。杨三姐不服,又赴天津高 等检察厅上告。新任厅长为沽名钓誉,立即准诉,经开棺验尸,查 明真相,将凶手法办处决。杨三姐告状获胜,杨二姐之冤得平。
柳琴戏历史追溯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关于它的发展源头,新出版的 《江苏戏曲志· 柳琴戏志》罗列了三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它源于苏北的太平歌 与猎户腔。"太平歌"是农民在收获季节为抒发喜悦之情而创造的一种曲调; “猎户腔”则是当地的猎户在狩猎之余,据当地流行的民歌、号子等,结合当 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响,形成的一种曲调。 柳琴戏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在最早的说唱时期,半农半艺的贫苦农民 在农闲时,以一家一户或一二人结伴,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唱的节目被称 为"篇子"。篇子多反映农村生活。此时的沿门说唱,既无弦乐伴奏,也无服装 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大概是因为缘于上门乞讨的唱腔,所 以,原始的柳琴有快板的味道,是两根弦的,简单而直接,上门乞讨者,要在 对方认清自己,并关门之前,拨动对方心弦,获得同情,并驱使对方身体下意 识的施舍,这门技艺博大精深,甚至有刀法至高境界迎风一刀斩的意味,其内 涵神髓就在于一口唱腔,也许这唱腔被精练到一个字,一个音,但是这一腔的 内涵,由一个字发出来,却包含着众多情素,让人神迷,让人体悟不尽,大道 至简之理。 清咸丰年间,柳琴戏有了专业艺人和班社雏形,演出小生、小旦的"二小戏"或 外加小丑的"三小戏"。这种戏也叫"对子戏"。对子戏鼎盛时期,柳琴戏班社中 出现了如"烂山芋"、"金不换"、"一千两"等职业女艺人。她们出演的旦角两腮抹 浅红,用黑色烟色描眉画鬓,抹口红。其所用的服装道具也多有变换。在长时 间的职业演艺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缠绵的拉腔。"拉魂腔"基本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柳琴戏全剧大全
柳琴戏姊妹易嫁柳琴戏休丁香柳琴戏柳琴戏《走娘家》-1柳琴戏《走娘家》-2柳琴戏《走娘家》柳琴戏张彦休妻柳琴戏大燕与小燕戏曲艺术片柳琴戏梁山伯与祝英台柳琴戏三千里寻母记后传2柳琴吕洞宾戏牡丹柳琴戏《走娘家》老来难1老来难2柳琴戏《大寿堂》选段柳琴戏《王华传》选段柳琴戏姊妹易嫁柳琴戏洞宾戏牡丹柳琴戏休丁香山东
琴书:梁祝下山侯耀文演唱柳琴戏面对菱花吃一惊柳琴戏《大寿堂》选段柳琴戏《王华传》选段:王传亮白军选小姑贤1曲剧《小姑贤》白军选小姑贤2琴书罗城算卦琴书吕洞宾戏牡丹制片翟振武琴书《老妈妈劝闺女》(肖召军)柳琴戏《张郎休妻》(刘家凤、何美玲)上柳琴戏《张郎休妻》(刘家凤、何美玲)下柳琴戏《二子称娘》第二部(上)柳琴戏《二子称娘》第二部(下)山东琴书高尚雷天下父母心二十四孝1山东琴书天下父母心二十四孝2柳琴戏《老来难千里寻子》第一集曲剧《二十四孝》选段夫君他替父死要尽孝道越调《老子》请仲尼且莫要再把心担山东琴书天下父母心二十四孝3柳琴戏休丁香柳琴戏《十二陪送》第三部(下)柳琴戏《走娘家》1柳琴戏《走娘家》2柳琴戏井台会张忠引董玉荣柳琴戏湿地情缘柳琴戏《卷席筒》第一部上集柳琴戏《叔嫂情》第一部上集柳琴戏《周七猴子戏老
师》(一)柳琴戏《周七猴子戏老师》(二)柳琴戏《周七猴子戏老师》(三)柳琴戏《借年》下柳琴戏《借年》上柳琴戏《井台会》柳琴戏小品《憨闺女见婆婆》柳琴戏《弄巧成拙》下柳琴戏《弄巧成拙》上柳琴戏《风雪之夜》山东地方戏曲滕州柳琴戏《灵堂花烛》全剧山东地方戏曲柳琴戏《刁三娘骂鸭》刘西发孙海洲演唱山东地方戏曲柳琴戏《生死鸳鸯画扇面》柳琴戏《李双双》第1集柳琴戏《李双双》第2集柳琴戏《李双双》第3集柳琴戏《李双双》第4集柳琴戏《美人画下凡》(上)柳琴戏《美人画下凡》(下)柳琴戏三千里寻母记第一本悲剧柳琴戏三千里寻母记第二本
悲剧柳琴戏三千里寻母记下集柳琴戏三千里寻母记上
集柳琴戏三千里寻母记后传2柳琴戏三千里寻母记第一本悲剧柳琴戏三千里寻母记(续集)第一集柳琴戏三千里寻母记(续集)第二集柳琴戏三千里寻母记(续集)第三集新编柳琴戏《梁山伯与祝英台》(1)新编柳琴戏《梁山伯与祝英台》(2)新编柳琴戏《梁山伯与祝英台》(3)新编柳琴戏《梁山伯与祝英台》(4)新编柳琴戏《梁山伯与祝英台》(5)柳琴戏《老来难》(姬光荣姚秀云)1柳琴戏《老来难》(姬光荣姚秀云)2山东柳琴戏《老来难》02 山东柳琴戏《老来难》01柳琴戏《大寿堂》选段柳琴戏《王华传》选段王传亮(山东滕州市柳琴剧团)滕州123独家视频柳琴戏《姊妹易嫁》柳琴戏《洞宾戏牡丹》柳琴戏《休丁香》
舞台艺术片柳琴戏面对菱花吃一惊柳琴戏《大寿堂》选段柳琴戏《王华传》选段王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