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地震课件
幼儿园地震知识科普

幼儿园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地壳发生破裂时,会引起地面的震动。
地震不仅对成年人造成巨大影响,对于幼儿园小朋友们来说,也是一种威胁。
因此,了解地震知识,学会如何应对地震,对于保护幼儿园小朋友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一、地震的产生原因地球的地壳是由许多大陆块和海洋块组成的,它们不断地在运动。
当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巨大的压力时,就会发生断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地震的产生原因。
二、地震的特征地震会伴随着地面的晃动,时长从数秒到几分钟不等。
地震的震级可以通过测量地震波的强度来衡量,常用的计量单位是里氏震级。
地震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道路的破坏以及山体滑坡等。
三、地震的预警系统为了提前预警地震,一些地方已经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
这些系统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来预测地震的发生,并向相关地区发送预警信息。
在收到地震预警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行动以确保安全。
四、地震的危害地震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可能倒塌,道路可能破坏,电线可能断裂,造成火灾等。
此外,地震还可能引发洪水、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五、地震时的应对措施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可以选择躲在桌子下、床下或者墙角等相对安全的地方,保护头部。
2. 远离玻璃窗、大型家具和电器:这些物品在地震中会成为危险源,容易造成伤害。
3. 紧急逃生:如果是室外,尽量远离高楼、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地方。
如果是室内,尽量选择安全的出口逃生。
4. 避免乘坐电梯:地震时,电梯可能会失去控制,造成危险。
因此,地震发生时应尽量使用楼梯逃生。
5. 注意次生灾害:地震发生后,可能会引发火灾、洪水、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要保持警惕,及时采取相应的避难措施。
六、地震的防范措施1.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地震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2. 加固家居环境:在家中安装地震保护装置,如固定家具、电器,以减少地震时的伤害。
地震安全疏散演练幼儿园中大班PPT课件

点击屏幕播放警铃声
地震警报第一次响起,说明地震发生了,要尽快到安全的地方避险。 (内墙角边、墙壁的柱子旁、桌子底下或卫生间的墙角)
在安全区,蹲下,护住头
躲在桌下,抓住桌腿
点击屏幕播放警报声;再次点击屏幕2次出现图片
疏散过程中,要跟紧老师,一个跟着一个排队逃生,不乱跑、不推挤、不喊叫
下楼梯时要靠近墙的一侧
地震安全疏散演练
中/大班 健康
备课页
播放视频《地震应急避险》,引导幼儿了解地震安 全疏散演练的意义。
——视频里发生了什么事?(地震) ——发生地震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逃生? 小结:我们在幼儿园要进行地震安全疏散演练,学习在地震中保 护自己的本领。
备课页
播放音频“地震警报”及组图“地震安全疏散演练流程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演练的过程。
点击屏幕播放警铃声
备课页
2.播放音频“地震警报-2”及组图“地震安全疏散演练流程-2”。 ——地震警报又响了,这是第几次响起地震警报?(第二次) ——这次的警报声和第一次的警报声听起来一样吗?(不一样) ——第二次响起地震警报,图中的人正在做什么? 小结:第二次警铃声响起,是在告诉我们地震已经过去,但可能还有余 震,我们要戴上安全头套,或用书包、枕头等护住自己的头,跟着老师 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有序地疏散到空旷的地方,在走楼梯时不要靠近楼 梯栏杆的一侧,要尽量靠近墙警报-2”,引导幼儿就近找到书包或枕 头等物品,保护好头部跟着老师有序逃生。 ——第二次响起地震警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找到保 护头部的物品,跟着老师排队逃生)
备课页
3.教师根据幼儿园内的逃生路线,带领幼儿有序逃生。 ——走楼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到操场了,应该做什么? ——老师点完名,准备回班级了,应该怎么做? 4.师幼回顾预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
地震自救逃生幼儿园中小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模板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 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
地震逃 生
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
• 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 • 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 • 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
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 • 除在低层人员外,不要跳窗跳楼。
伏而待定,伺机而逃才是上上策!!
1 %
迅速有序地利用楼梯逃生,切忌跳 楼。
2%
外逃过程要迅速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及悬挂物等
,如高楼、路灯、广告牌、高压线等。
地震逃 生
在家庭怎样避震
•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 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 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地震逃 生
避震口诀
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 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 高层楼上撤下来,虽有电梯不能搭, 万一电力中断了,真是欲速则不达。 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 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 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地震自救逃生记
千万不要跳楼!
•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 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地震逃 生
在学校怎样避震
•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 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 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 到教室去。
幼儿园中小学防震减灾地震预防主题自救互救安全演练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模板成品-(64)

如来不及撤离,可就地躲在排椅下,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待主震过后尽快撤离。
在家里
1.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
一点极为重要。
2.3.
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灾。
立刻将门打开,尤其是坚固的防盗门,以免主震过后撤离时,房门、大门变形卡死无法进出。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2.人多先找藏身处
自救四大常识
3.远离危险区
4.被埋要保存体力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地震正确逃生方法
在学校
1、在教室
① 上课时候千万不要锁教室的后门。
②③④
如果楼层较高,千万不要跳楼、跳窗,也不要在教室里乱跑、争抢外出。从高楼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能乘电梯。
在公共场所
1.2.
在街上,要赶紧撤离到空旷处,要远离危险的地方。
如果正在过桥,要紧紧抓住桥栏杆,防止在地震
时颠簸摇晃中坠落桥下。主震过后立即向可靠近的岸边转移。
3.4.
如遇到起火或者有毒气体泄露,要选择在上风向有水的地方躲避。
如在楼群密集区,附近找不到开阔的地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暂避,以免被高空坠物砸伤,待主震过后撤离到开阔地带。
气爆说 :岩浆渗入岩层引发地层中可燃气体爆炸,产生地
震。
5.6.7.
弹性回跳说:地壳受挤压弹性形变,反弹回来产生地震。
核爆炸说:地壳下面核原料达到临界值发生天然核爆炸。地下雷暴说:指地层中热压电效应产生的电场及其感应电场之
《地震了怎么办》大班教案

《地震了怎么办》大班教案《地震了怎么办》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严重的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2、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发生地震时的一些现象。
3、知道发生地震了不要惊慌,树立自救意识。
活动准备:《地震来了怎么办》PPT活动过程: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幼儿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
)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吗?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三、结合PPT图片,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比如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08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2013年雅安发生7级地震。
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
出品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小结:地震了,会摧毁了所有的房屋,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造成了桥梁中断;压死压伤了许多人;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四、引导幼儿学习自救的方法!师:如果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地震了怎么办》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幼儿园大班教案《地震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地震了》幼儿园大班教案《地震了》1活动目标: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活动准备: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活动过程:一、观看图片,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1.结合图片讲述地震来临时的情况.教师: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图片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略教师: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害?幼儿:略教师小结:地震时,使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所以给我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
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瘟疫。
2.小朋友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二、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怎么样保护自己。
(一)与幼儿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呢?怎么样做才是安全的呢?幼儿:略现在,咱们一起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护自己的?(二)师幼小结1 .当你在室内的时候,可以躲在墙角、厕所等容易构成三角支撑的地方以及结识坚固的家具底下或旁边。
用身边的坐垫、枕头等柔软物保护头部。
选好躲藏处后,正确的避震自姿势为;蹲下,低头,闭眼或用手保护头部。
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以防吸入灰尘和毒气。
千万不要跑到阳台或窗户旁边,要远离玻璃门窗,或是悬挂物物下。
2 . 如果是在室外,应该尽快跑到开阔的地方。
要远离楼房、围墙、树木、广告牌等,更不要躲到地下通道中或高架桥下面。
不要坐在汽车里,要到空旷的广场避难。
3.千万不能跳楼或者进电梯。
幼儿园地震安全知识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幼儿园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优质课件

幼儿园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幼儿园安全教育手册》第四章节“自然灾害的防护”,详细内容涉及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及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能迅速、正确地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
3. 教育幼儿在地震后能够遵循安全原则,避免二次伤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地震时的自我保护动作和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演示模型、图片、视频、安全手册等。
2. 学具:小书包、防震头套、口罩、手电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地震发生时的视频,让幼儿感受地震的情景,引发他们对地震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地震的成因、危害以及自我保护方法,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地震。
3.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地震应急演练,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自我保护动作。
4.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教师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成因2.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七、作业设计a. 画一幅地震时的自我保护动作画。
b. 列举出地震后不能做的事情。
2. 答案:a. 画出正确的自我保护动作,如抱头、蹲下等。
b. 列举如:不能随意触碰断电线路、不要在危房内逗留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学习更多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运用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自我保护动作:教导幼儿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抱头、蹲下,寻找安全角落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