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艺考生总复习上篇专题九生物技术与工程第14讲生物技术课后巩固提升

2020届高考生物艺考生总复习上篇专题九生物技术与工程第14讲生物技术课后巩固提升
2020届高考生物艺考生总复习上篇专题九生物技术与工程第14讲生物技术课后巩固提升

第14讲生物技术

一、选择题

1.农业生产上有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可按图示程序选育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请分析回答:

(1)微生物接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选育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以该除草剂为唯一________的培养基上。通过比较单菌落周围________的大小,可筛选出高效的目的菌。实验结果如上图显示的A~E 五种菌株中,_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3)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将1 mL土壤溶液分别稀释10倍和100倍,每种稀释度各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过适当培养后,6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9、57、58和2、7、5,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没有菌落,则每升土壤溶液中活菌数的理论值为________个。实际上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比通过统计所得的这一数值要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接种的菌种一般培养基实验处理及结果

A 不生长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请分析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2)已知该除草剂为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该除草剂,使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可见,在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的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以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通过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可筛选出高效的目的菌。实验结果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E菌落周围的透明圈最大,因此E是最理想菌株。(3)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因此应选择稀释度为10倍的、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的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9、57、58)进行统计,则每升土壤溶液中活菌数的理论值为[(59+57+58)÷3]×10÷(0.1×10-3)=5.8×106(个)。由于统计结果是用菌落数来表示的,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实际上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比通过统计所得的这一数值要大。(4)分析表中信息可知:突变株A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甲,突变株B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乙,据此可推知,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是:突变株A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甲,突变株B可以提供;突变株B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乙,突变株A可以提供。

答案:(1)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操作) (2)氮源透明圈 E (3)稀释涂布平板法5.8×106统计结果是用菌落数来表示的,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4)突变株A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甲,突变株B可以提供;突变株B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乙,突变株A可以提供

2.为探究大肠杆菌CV101菌株和CV103菌株的营养需求,某团队在营养成分相同的含醋酸盐的培养液中分别接种CV101菌株和CV103菌株,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两种菌株的生长状况。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盐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来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主要应用是________;从功能上来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由图可知:更适应醋酸盐培养基环境的菌株是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统计培养30小时后醋酸盐培养基中的CV101活菌数,可采用________法;为保证能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单个菌落,接种前,需取1 mL该菌液进行________处理。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某团队在营养成分相同的含醋酸盐的培养液中分别接种CV101菌株和CV103菌株,因此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有利于菌种的扩大培养;从功能上看其属于选择培养基。(2)据图分析可知,在一定时间内,CV101菌株在该培养基中数量持续增多,而CV103菌株的数量减少且维持在较低水平,说明CV101菌株能以醋酸盐为碳源,因此CV101菌株是更适应醋酸盐培养基环境的菌株。(3)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后者可以用于菌种的计数;为保证能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单个菌落,接种前,需取1 mL该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处理。

答案:(1)液体扩大培养选择(2)CV101菌株在一定时间内CV101菌株在该培养基中数量持续增多,而CV103菌株的数量减少且维持在较低水平CV101菌株能以醋酸盐为碳源(3)稀释涂布平板梯度稀释

3.某地盛产葡萄、柿子等水果,但因销路不畅,造成水果严重积压,腐烂变质。某驻村扶贫支教老师为解决葡萄、柿子等资源严重损耗问题,组织学生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试图探究以柿子为原料制作柿子酒、柿子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分离和纯化:

①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甲瓶中。葡萄汁的质量和环境温度等方面满足需求,在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则被抑制。应注意的相关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通过酵母菌的单菌落进行计数,应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采用________法分离和计数。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这种培养基对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

(2)柿子酒、柿子醋的制备:

①若在甲瓶内装入打碎的柿子浆,加入________酶,能较好的提升柿子酒的清澈度。

②当酒精发酵基本完成时,将果汁的酒精浓度稀释至5~6度,然后导入乙瓶(装有5%~10%的醋酸菌液),搅匀,将温度保持在30 ℃,进行醋酸静置发酵。该过程中,对乙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探究不同醋酸菌接种量(5%、10%、15%)与醋酸发酵的关系,进行了相应实验,获得图2所示实验数据。在接种后70 h,接种量为15%的醋酸产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缺氧、呈酸性夹住a、b,关闭c、e,间隔一段时间应打开b处夹子排出CO2②琼脂稀释涂布平板不能(2)①纤维素酶和果胶②打开夹子d,通入无菌的空气③醋酸菌生长繁殖消耗营养物质较多,产生的代谢废物积累太多

4.(2019·高三北京海淀模拟)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某种品牌的酸奶中乳酸菌的数量进行了测定。取6支灭菌的试管,分别加入9 mL灭菌的生理盐水,编号为B1、B2、B3、B4、B5、B6;吸取1 mL酸奶样液加入试管B1中,混合均匀;然后另取一支吸管从B1中吸取1 mL溶液,加入B2中,依次类推,最后从试管B6中取0.1 mL样液进行涂布计数,涂布三个平板,其菌落数分别为251、265、276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是乳酸菌________呼吸的产物,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乳酸菌的培养基过程中,对培养皿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平板冷凝后,倒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兴趣小组对乳酸菌接种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根据三个平板中的菌落数,可推测原酸奶中乳酸菌的浓度为________个/mL,该方法测定的乳酸菌的含量和实际值相比,一般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为了使测量的结果更加准确,对照组的设置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解析:(1)乳酸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无氧呼吸的场所是乳酸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2)制备培养基过程中,对培养皿灭菌的常用方法是干热灭菌法,对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的目的是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基中造成污染,同时也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挥发。(3)根据题干的操作步骤可推知,得到的是101、102、103、104、105、106倍的稀释液。从试管B6中取0.1 mL样液进行涂布计数,三个平板中菌落数分别为251、265、276个,可推测原酸奶中乳酸菌的浓度为(251+265+276)÷3×10×106=2.64×109个/mL。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活菌数目时,因为相邻的细菌可能形成一个菌落,因此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小。(4)为了使测量的结果更加准确,需要另增设一组培养基,接种等量无菌水,主要是检测对培养基和培养器具灭菌是否彻底和操作是否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

答案:(1)无氧细胞质基质(2)干热灭菌法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基,也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挥发(3)稀释涂布平板法 2.64×109偏小(4)另增设一组培养基,接种等量无菌水,其他操作均相同

5.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如表所示配方配制 1 000 mL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流程: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培养基中能为微生物提供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配方

琼脂20.0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添加自来水,定容至1 000 mL

(2)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中,首先进行选择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进行梯度稀释,目的在于鉴定培养时培养皿中菌落数在________之间;然后进行鉴定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是目的菌形成的。

(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统计某培养液中纤维素分解菌数目的流程及记录结果。据图分析,该样液中微生物浓度大约为________个/mL。若各操作环节均正确,该同学认为该培养液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则该同学做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该配方是按照1 000 mL的量制定的,所以按照如表配方配制1 000 mL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流程是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无需进行计算环节。牛肉膏和蛋白胨都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维生素。(2)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液中微生物数量时,为了使统计结果更加准确,培养皿中菌落数应在30~300之间。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应使用刚果红染液,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一旦纤维素被分解,纤维素分解菌形成的菌落周围就会出现透明圈。(3)根据公式可计算出该样液中微生物浓度大约为8.0×107个/mL。各操作环节均正确,由于培养基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菌落,所以判断样液中有多种微生物。

答案: (1)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牛肉膏和蛋白胨(2)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30~300 产生透明圈

(3)8.0×107培养皿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菌落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高考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知识主干资料

通用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 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 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 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 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3、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 系。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展,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侧重改造和利用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气机、贝尔发

2020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第17讲Word版含答案

第17讲微生物的利用与酶的应用 [考纲要求] 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3.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4.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 1.培养基与微生物培养 提醒(1)LB固体培养基添加琼脂等凝固剂,用于单菌落的分离。 (2)全营养LB培养基与尿素固体培养基:①全营养LB培养基(含琼脂糖)是基础培养基;②尿素固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如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尿素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如尿素培养基中加入酚红)。(3)加入尿素前的固体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尿素溶液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 2.灭菌与消毒的比较

3.微生物分离的两种常用方法的比较

提醒划线分离操作的注意事项 (1)每次划线之前及最后一次划线之后都需要灼烧接种环。 (2)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4)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4.大肠杆菌的培养与分离操作 (1)原理 ①接种在LB液体培养基中使其快速分裂增殖。 ②将待检测微生物样品通过划线分离法或涂布分离法接种在LB固体培养基上,样品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生长繁殖形成单个菌落。 (2)流程 5.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1)实验原理 ①筛选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 ②有些细菌合成的脲酶能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③细菌合成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从而使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变红。 (2)操作步骤

提醒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中的易错点 (1)误以为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时,配制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作为酸碱指示剂,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应加入琼脂糖作为凝固剂。 (2)误以为降解尿素的反应中反应物只有尿素。降解尿素的反应中反应物除了尿素外还有水。 (3)误以为尿素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尿素遇高温会分解,所以其灭菌方法为G6玻璃砂漏斗过滤除菌。 6.探究酶活性最适条件和用量的实验设计 (1)探究影响果胶酶活性因素实验的分析 ①实验原则: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严格控制变量,尽量减少无关变量的影响。 ②实验原理:果胶酶活性受温度、pH或酶抑制剂的影响,在最适温度或pH时,其活性最高,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都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呈正相关。 (2)三个实验的变量分析 提醒关于果胶的两点说明

【通用技术】浙江省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综合测试试题(二)

浙江省2019届高三高考通用技术复习综合测试试题(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共享单车服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上的自行车共享租赁的服务,很好地解决了人们“最后1公里”的出行问题。以下关于共享单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互联网技术管理公共自行车,改变了传统自行车管理模式,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B.随意停放共享单车,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不便,体现技术的两面性 C.共享单车应用了互联网技术、机械技术、人机工程学技术等技术,体现技术的综合性 D.共享单车提倡绿色出行,政府应多鼓励市民使用共享单车,体现了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2.如图所示是一款电热水壶,专门为经常出差和旅游的人群设计。壶身和手柄可折叠,折叠后不到一个手机的高度。壶身材料采用与婴儿奶嘴同级别的食品硅胶。额定电压为100~240 V 双电压设计,适用于全球多数国家。电源线与壶体可分离,收纳更方便,倒水无阻碍。下列有关 该电水壶的设计分析中,不正确 ...的是() A.材料采用与婴儿奶嘴同级别的食品硅胶,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B.电源线与壶体可分离,体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C.采用100~240 V双电压设计,体现了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 D.折叠后不到一个手机的高度,主要是从环境角度考虑 3.如图所示是为空调室外机工作人员设计的一把专业扳手,工作人员只需站在室内,把螺母和螺栓吸在套筒内,借助该工具就可以将空调用螺栓螺母固定在支架上。关于该工具不正确的评价是()

A.套筒尺寸应参考标准件尺寸 B.从环境角度考虑,套筒应磁化 C.套筒可以更换,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螺栓螺母是从物的角度考虑的 D.扳手的长度L是从人的角度考虑的 4.如图所示是一款可折叠移动电源及其评价坐标图。以下对坐标图的分析中恰当的是() A.该产品的成本大大低于同类产品 B.双USB输出与可折叠支架设计,实用性好 C.外观造型新颖与结构牢固可靠,是从设计过程的角度评价 D.坐标图评价的依据是设计的一般原则 5.如图所示是一款能放在书桌上的木质相框背面结构图。下列支撑架中,与合页连接并能稳定支撑相框,最合理的是() 6.如图所示是零件的立体图与尺寸,现准备在右侧中间位置开一个垂直槽,其长度、宽度、深度分别为20、15与40,则其对应的三视图为()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一、二 习题教学提纲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一、二 习题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一、二习题 1.下列有关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可以准确计算出一定容积的样品中活菌的数量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C.活菌计数法就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D.为保证活菌计数法的结果准确,需设置重复组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2.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 B.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的腐殖土作为样品 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 D.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 d左右,再选取已腐烂的滤纸作为样品 3.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下列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是() A.可将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从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目的菌进行诱变B.制备培养基时,将各种营养成分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溶化后调pH 值,再进行分装、灭菌处理 C.筛选出的菌种,若需频繁使用,可将其接种到试管的固体培养基上,并立即放入4℃冰箱保藏 D.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中的细菌不一定都能产生淀粉酶 4.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 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 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5.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B.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mlCR溶液后加入100ml培养基C.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刚果红 D.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 6.菌落的特征包括 ①菌落的形态②菌落的结构③菌落的大小④菌落的颜色⑤菌落的隆起程度⑥

通用技术设计题汇总

设计题汇总 1.下雨天同学们带雨具到教室,但没有地方放,请你设计一个“雨具架”用于放雨伞。 要求:(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 (2)便于摆放在教室中(3)价格低廉 设计内容:⑴用草图及文字说明设计方案 ⑵说明选用的材料、结构、连接方式 ⑶说明作品的特点 答:全不锈钢制作不生锈,下置集水盘,四个脚保持一定的支撑面以提高稳定性,用焊接方式连接,简单且牢固可靠,外形简洁、美观漂亮,结构紧凑,占地小。 2.作为一名高二学生,请结合你在学校所使用的课桌发现的缺陷和不足,根据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原则,为学校设计一张更适合高中生使用的课桌。 (1)简述设计的一般过程 (2)根据你发现和明确的问题,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设计要求(3)综合考虑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设计应主要考虑的因素(4)请运用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思出一个方案。并用草图及必要的文字说明你的方案 答:①简述设计的一般过程 发现与明确问题、 制定设计方案、 制作模型或原型、 测试、评估及优化、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②提出你的设计要求 A.功能要求:具备基本的功能,同时具备桌脚可升降、桌面可倾斜(符合人体工程学)、空间拓展可存放更多书本的功能等等; B.技术要求:课桌基本高度适当、木料材质表面处理工艺等等;C.外观要求:大方、明快等等; D.耐用性:结构稳固,经久耐用等等; E.成本要求:200元人民币以内等等; F.其他方面的要求。 ③综合考虑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设计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④请运用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思出一个方案。并用草图及必要的文字说明你的方案。 3.为了整治学校周边环境,要在学校门口竖立一块长3米,宽1.5米的告示牌,请你选用下列材料,从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性、稳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高考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知识主干)---副本

通用技术复习资料 一、技术的价值: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 (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

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 1.(2016·佛山市二模)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 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 (1)图中步骤①称为________________消毒法。步骤②是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进行步骤③操作时,应选用下列中的哪种工具?________。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________附近进行。 A B C D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________同时放入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应该选择其中稀释倍数为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________/mL。 牛奶稀释倍数10-210-310-4 平板1菌落数87 10 1 平板2菌落数83 12 1 平板3菌落数85 10 0 解析:(1)80 (或梯度稀释);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③是接种,因为需要计数,需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工具是涂布器;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3)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87+83+85)÷10-2=8 500个。 答案:(1)巴氏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 (2)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B 酒精灯火焰(3)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10-28 500个 2.(2016·沈阳市高三质检)红方是腐乳的一种。请回答与其制作有关的问题: (1)补充制作红方的实验流程:①________→②加盐腌制→③________→④密封腌制。 (2)在实验流程①中,首先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笼屉中的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 直击考纲1.酶在洗涤等方面的应用(A)。2.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A)。3.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A)。4.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A)。5.实验:(1)探究酶在洗涤方面的应用(b);(2)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b);(3)腐乳的制作(a);(4)果酒和果醋的制作(b);(5)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a);(6)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b)。 1.判断下列有关酶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 (1)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2011·江苏,15D)(×) (2)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室温下先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再炒熟的使用方法最佳(2009·广东文基,72D改编)(√) (3)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的加酶洗衣粉好 (2010·江苏,3D)(×) (4)棉织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2011·江苏,15C)(×) (5)CaCl2溶液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2010·江苏,25B改编)(√) (6)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2009·江苏,3C)(×) (7)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2009·江苏,3D)(×) (8)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2009·江苏,3A)(√) 2.判断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 (1)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2012·江苏,21A)(√) (2)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并放在45 ℃处 (2010·北京,1AD)(×) (3)在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果酒的制作过程是在缺氧条件下,而果醋整个制作过程一直处于有氧条件下(2010·江苏,7AC改编)(×) (4)与果醋、果酒制作相比,腐乳的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所用菌种为乳酸菌(2011·江苏,3AC)(×) (5)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腐乳不易成形(2008·江苏,17AB改编)(√) 3.判断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叙述 (1)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2012·大纲全国,5B)(×) (2)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2009·安徽,6A)(√) (3)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2011·新课标全国,39)(√) (4)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2010·山东,34)(√) 4.判断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 (1)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2011·江苏,19D改编)(×)

苏教版高考通用技术简答题专题复习

苏教版高考通用技术简答题专题复习 通用技术高考复习(简答题) 1、给你一个长方形木框和另外两根木条(可以改变木条的长短),这两根木条应该怎么摆放才能使这个木框更加稳定?在右图中画出示意图并说明理由 2、如图所示是一厂家生产的泡沫塑料保温盒,表面平整光滑,保温性好,用途广泛。但很多用户反映该泡沫塑料保温盒箱体强度不足,易破裂。针对这一问题,请你根据所学的结构方面知识,给厂家提两点建议。 3、如图所示是一辆折叠式自行车.它折叠后可以放在背包里,重量只有公斤左右。你认为这项设计侧重于技术设计还是艺术设计?它的侧重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如图所示是锉削工作场面,请你分析该活动中存在哪些典型的人机关系。(至少举2个) 、小黄在修理被扎破的自行车轮胎时,由于工具不全,就没有研磨洞周围的胎皮,用胶直 接把补丁贴上去。你估计这将会出现什么后果?请写出完整的补胎

流程。 6、钻孔的一般操作步骤有哪些? 7、李强学了通用技术后想对A、B不同品牌的洗手液的杀菌能力进行对比试验,具体办法 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使用洗手液前后细菌数量的变化认定洗手液的杀菌能力好坏。 请你为李强写一份技术试验报告。 8、自然界中的椰子、桂圆、西瓜、贝类、蛋、龟等,都属于壳体结构。它们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经过漫长的岁月的演变,选择了最合理的外形。它们以较薄的外壳,获得了较大的承受外力的卓越性能。这一事实,给我们带了发明创造的宝贵灵感! 问题: (1)为什么它们以较薄的外壳,获得了较大的承受外力的卓越性能?(用力学知识解释)

(2)人们运用仿生学,制造了许多壳体结构的物品请举几例? 9、小明准备星期天洗衣服,有三浅颜色和五深颜色衣服,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洗衣流程图。 10、小莉生病了,要到某医院去看病,请你为她设计一个就医流程。在这些流程中哪些环节可以合并,哪些环节可以再分解,在什么情况下就医流程中的某些环节的时序是可以调换的? 11、某市的一户外铁皮广告牌被大风刮倒,砸坏了宋先生的车。请问: (1)广告牌的设计该不该有抗风标准?(2)请你提出一个方案可以提高广告牌的抗风性能。

(完整版)通用技术设计应用题专题练习1.doc

桐乡市高级中学2017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通用技术一课一练命题人:王建献 设计应用题专题复习练习一 班级:学号:姓名:_____________ 1.如图所示要把一个简易床上书桌安装到床上,书桌固定在双层床的立柱上。已知立柱为 Φ45mm的钢管,书桌支撑臂为 30mm(宽)× 40mm(高)的矩形钢管,两个侧面有直径 为 5mm的孔,孔圆心距距离边缘 20mm。请你设计书桌支撑臂与双层床立柱的连接部件 (材料自选)。设计要求如下: A.连接部件与书桌支撑臂的连接可折叠,以便不用时可以收起来,折叠后具有一定 强度; B.连接部件与双层床立柱的连接牢固可靠、拆卸方便。 请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该连接部件的设计草图(只需画出连接部件),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2)在设计草图上标注连接部件的主要尺寸; ( 3)在制定设计方案时,以下哪个因素是不需要考虑的____▲_____; ... ( 从“ A. 立柱直径 B. 支撑臂尺寸 C. 双层床的高度 D. 书桌的承重”选择合适的选 项,把序号填在“__▲ ___”上 ) ( 4)制作完成后需要对连接件进行技术试验,以下试验不需要的是__▲_____。 ... ( 从下面选项中选择所有合适的项,填在在“__▲___”上 ) A.展开书桌,放置合适的重物,观察连接强度是否可靠; B.收起书桌,轻推测试是否容易松动掉下; C.水平方向推拉支撑臂,观察能否方便水平移动; D.上下方向推动支撑臂,观察能否上下滑动; E.展开后测试书桌安装高度是否合适; 注意:答案请写在背面。 。 作业布置日期:2017 年 8 月 31 日完成时间建议:15 分钟

【通用技术】浙江省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综合测试试题(六) (1)

浙江省2019届高三高考通用技术复习综合测试试题(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是一款家庭中控芯片,能基于输入命令来完成用户指派的任务,如播放音乐、定时提醒、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等,下列关于家庭中控芯片技术的说法中恰当的是() A.可以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体现了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B.受语音识别技术的影响,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C.家庭中控芯片由智能芯片、WiFi模块、扬声器等部件组成,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D.家庭中控芯片集成了语音交互技术、互联网技术、音响技术等多种技术,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2.如图所示是人的坐姿尺寸部位,设计教室椅子高度时,需要参考的尺寸部位是() A.③ B.⑧ C.⑥ D.④ 3.为了测试新建楼房的电路及供电设施等相关设备的最大承受力,晚上7点到第二天6点,大楼内所有电器设备打开,以测试相关设备设施在工作时,电路供电设施的耐受力,这种进行测试的方法称为()

A.模拟试验法 B.优选试验法 C.虚拟试验法 D.强化试验法 4.如图所示的折叠椅,还缺少合适的连接方案,下列设计方案中,不能实现折叠的是() 5.如图所示为一个榫接支架及构件②的立体图,则构件①对应的三视图为() 6.小明用2 mm厚的铝板加工如图所示的连接片,对于该连接片的加工,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需要用到划针、划规和钢直尺进行划线 B.用手锯锯出连接片的大致外轮廓 C.用半圆锉锉削外部整体形状 D.内部3-?12孔的加工流程为先冲眼,再钻孔,最后进行攻丝

中考生物知识点复习 专题九 生物技术

中考生物知识点复习专题九生物技术 知识要点:发酵技术、食品保存、基因工程、克隆技术。 1. (2017枣庄)将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培育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中,用到了转基因 技术和( ) A. 杂交 B. 人工授粉 C. 细胞核移植 D. 植物组织培养 2. (2017安徽)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下列食品与其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 错误的是( ) A. 泡菜——醋酸菌 B. 酸奶——乳酸菌 C. 酱——多种霉菌 D. 米酒——酵母菌 3. (2017巢湖)下列有关克隆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组织培养属于克隆技术 B. 有目的地改变了生物性状 C. 可以应用于拯救濒危物种 D. 给人类带来社会伦理问题 4. (2017潍坊A卷)下列设想,通过现有的生物技术不可能实现的是( ) A. 让从委内瑞拉进口的几株名贵兰花快速繁育 B.培育出吃起来带有浓浓牛肉味的土豆 C. 仅依赖三只生育期的雌性藏羚羊就能繁育出雄性藏羚羊 D. 让一对良种雌、雄奶牛呆在英国,就能在中国生出它们的后代 5. (2017广东)科学家将人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组织培养技术②细菌的变异是可遗传的

③运用转基因技术④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 (2017怀化)以下成果均用到了生物技术,其中利用了细胞工程的是( ) A. 利用普通小鼠培育巨型鼠 B. 采用苏云金杆菌培育出抗虫棉 C. 利用大肠杆菌生产出胰岛素 D. 采用普通羊培育多莉羊 7. (2017枣庄模拟)试管婴儿的培育诞生和嫁接繁殖无核蜜桔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依次是( ) A.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B.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C. 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 D. 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 8. (2017德州A卷)科学家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能够生产生长激素的“工程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工程菌”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 “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C. “工程菌”生产的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D. 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在细菌细胞内得到了成功表达,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9. (2017青岛)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冷藏条件下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B. 白酒酿造过程首先要靠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 制作酸奶时,将牛奶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 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 10. (2017通辽)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食品 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初二某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2020届高考生物课标版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八第15讲 生物技术实践

第15讲生物技术实践 1.(2018课标全国Ⅰ,37,15分)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 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 除氮源外还有(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 (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 答案(1)细菌选择(2)碳源、无机盐蛋白质、核酸(3)碘液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4)乙同学的结果中,1个 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链霉素可抑制细菌生长,从功能上看,添加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微生物正常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无机盐、氮源、碳源等。氮源进入细胞后,可以用于合成含氮大分子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等。(3)淀粉遇碘液显蓝色,若淀粉被水解,则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的淀粉被水解,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选择菌落 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取结果差别不大组别的平均值,进而得出计数结果。

浙江省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综合测试通用技术试题(九)

浙江省2019届高三高考通用技术复习综合测试试题(九)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是一款新型的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头上的电子显示屏可以显示尺寸。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电子显示屏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A.实现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B.考虑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实现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如图所示是两款小提手,回答2~3题。 2.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下列关于小提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握柄处形状符合手形,实现了舒适目标 B.整体没有棱角,实现了人机关系安全的目标 C.外观采用多种颜色,主要是考虑了人的心理需求 D.采用工程塑料,重量轻强度好,实现了人机关系健康的目标 3.从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体积小、质量轻,主要考虑“人”的因素 B.采用工程塑料,强度好,主要考虑“物”的因素 C.该小提手的两端弯钩向内设计,体现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 D.既可以当小提手又可以当弹簧测力计,体现设计的实用原则 4.如图是一款创意衣架,它是从巨型的输电塔获得了灵感,其造型独特、功能多样。如果要对这款创意衣架进行稳定性试验,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铁塔模型竖直摆放平稳 B.只在铁塔模型的A处或B处挂钩码 C.逐渐增加钩码质量 D.记录钩码离地面的距离 5.以下对图中尺寸标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标1处 B.漏标2处 C.R12错标 D.标注正确 6.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用大小合适3 mm厚的方形钢板制作如图所示房屋模型的钥匙扣挂件。下列工具中,组合正确并且用到的是() 7.如图为挖掘机挖土和倒土的工作过程,关于液压杆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挖土时,液压杆1受压,液压杆2受拉 B.挖土时,液压杆1受压,液压杆2受压

2020届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五 专题九 第14讲 生物技术

一、选择题 1.农业生产上有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可按图示程序选育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请分析回答: (1)微生物接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选育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以该除草剂为唯一________的培养基上。通过比较单菌落周围________的大小,可筛选出高效的目的菌。实验结果如上图显示的A~E 五种菌株中,_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3)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将1 mL土壤溶液分别稀释10倍和100倍,每种稀释度各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过适当培养后,6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9、57、58和2、7、5,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没有菌落,则每升土壤溶液中活菌数的理论值为________个。实际上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比通过统计所得的这一数值要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接种的菌种一般培养基实验处理及结果 A 不生长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B 不生长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A+B 能生长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能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2)已知该除草剂为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该除草剂,使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可见,在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的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以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通过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可

2019版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三 生物技术实践 自查卷

专题复习自查案 专题13 生物技术实践 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 1.培养基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两种纯化培养方法: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分散开。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3.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1)两种选择培养基。 ①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尿素分解菌。 ②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选择培养纤维素分解菌。 (2)两种鉴别培养基。 ①添加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尿素分解菌可使该培养基变红。 ②加刚果红的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 4.两种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1)直接计数法:用血细胞计数板借助显微镜观察计数,不能区分菌种死活,实验结果偏大。 (2)间接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结果偏小。 二、传统发酵技术 1.四种传统发酵食品技术的比较: 2.发酵过程中消毒、灭菌的措施: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①榨汁前葡萄应该先冲洗再去枝梗。 ②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2)腐乳的制作。 ①制作腐乳的玻璃瓶要洗刷干净后用沸水消毒。 ②酒、盐、香辛料都有杀菌作用。 ③接种、封瓶时都要进行无菌操作。 3.影响酒精发酵的两大因素: (1)发酵前期供氧不足。 ①结果:酵母菌数量少,产生酒精少。 ②原因:前期,酵母菌大量增殖,耗能多,需要通入空气或在发酵瓶中留有一定空间。 (2)发酵后期密封不严。 ①结果:酵母菌数量充足,但是产生的酒精较少或不能产生酒精。 ②原因:后期要通过密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以利于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三、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1.植物有效成分的三种提取方法: (1)蒸馏法:适合提取化学性质稳定、易挥发且不与水混溶的物质。 (2)压榨法:适合提取高温易分解或原料易焦糊且含量较高的物质。 (3)萃取法:适合提取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 2.物质分离的五种方法: (1)分液法:分离油水混合物。 (2)过滤法: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3)离心法:除去液体中质量较小的固体残留物。 (4)加入无水硫酸钠后过滤:除去芳香油中的残留水分。 (5)蒸馏法:除去萃取液中的有机溶剂。 1.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②③④⑤。 ①果酒自然发酵过程中,需人工添加酵母菌种。 ②葡萄制作果酒时,若先通入空气再密封发酵,可以增加酒精含量,提高品质。[来源:学_科_网] ③腐乳制作过程中加入香辛料既能调制风味,还具有防腐杀菌作用。

历年浙江省通用技术高考设计题专题

历年浙江省通用技术高考----设计题专题 20XX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浙江省统一考试 27、(09.9)小刚发现放在教室地上的排球、篮球、足球会到滚,于是决定设计一个简易托架,他在网上搜集到一款简易餐盘作为参考(如图所示),并提出如下设计要求:A、至少能存放排球、篮球、足球各2只,其直径分别为: 210mm,246mm,221mm;B、存取方便,球不能滚出 来;C、可折叠,占地少;D、有新的创意,不要 与参考作品雷同。请你以此简易餐盘架为灵感, 根据上述要求完成以下设计任务: (1)画出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2)在 草图中标注主要尺寸(3)指出你所采用的材料, 并说明折叠结构的连接方式(4)说明你的设计方 案中有创意的两个主要特色。 20XX年3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浙江省统一考试 27、如图所示为一款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杯架,可悬挂各种带把手 的杯子。现在需要设计一款多功能厨房用具架,设计要求为: A.适合家庭厨房使用; B.可存放带把手和不带把手的厨房用具。 请你根据上述要求,参考杯架的设计,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 (2)标注长、宽、高三个外形尺寸; (3)说明使用的主要材料及相应的连接方式; (4)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中有创意的两个特色。 20XX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浙江省统一考试 27.李明发现教室的课桌上常堆满了书本和文具,造成桌面零乱,(如图所示)书本和文具容易被碰落,在设置考场时,需要清理桌椅,大量书本搬运不方便,现在要设计一款简易小书架解决这些问题,设计要求为: A.小书架放置在本人课桌(或椅子)的可利用空间

B.书本存取方便,书架(连同书本)搬运便捷 C.不影响活动,不遮挡看黑板的视线 请你根据上述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 画出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 (2) 标注长、宽、高三个尺寸 (3) 说明你设计的小书架放置的具体位置,使用的 主要材料,及相应的连接方式 (4) 说明你设计的方案中有创意的两个特色 20XX 年3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浙江省统一考试 27.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宿舍,李刚看到学习、生活用品摆放零乱,于是他准备设计一款放 在床下的多功能整理柜,提出以下设计要求: A.合理利用床下的空间; B.能将学习用品、鞋子、其它生活用品分开存放; C.便于存取物品,便于打扫卫生。 请你根据设计要求,帮助李刚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 (2)标注长、宽、高等主要尺寸; (3)说明你所采用的主要材料和相应的连接方式; (4)说出你的设计方案中有创意的两个特色。 20XX 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浙江省统一考试 27.杨洋准备设计一个多功能支架,用于放置书刊、乐谱、笔记本电脑等。他在网上搜集到一款乐谱架作为参考(如图所示),并提出如下设计要求: A .桌面高度、角度可以调节,适合中学生坐着和站着都能使用; B .移动方便、稳定性好; C .结构简单、牢固,便于制作。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画出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 (2)在草图中标注长、宽、高等主要尺寸; (3)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中如何调节高度、角度,并说明高度、角度的调 节范围; (4)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中有创意的两个主要特色。 第27题图

2020届生物高考专题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的综合应用

生物技术实践的综合应用 1.(2019·江阴高中模拟)某种食醋的工业酿造流程为:原料处理→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提取→澄清→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酒醅(正在发酵和已发酵好的固体原料)在发酵过程中温度会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发酵后,在酒醅中混入一些麸皮、谷糠来增加疏松程度,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干酵母固定前需先使其________;固定细胞时还需用海藻酸钠作为________,选择海藻酸钠的原因之一是它________(填“溶于”或“不溶于”)水。选择固定化酵母细胞而不是固定化相关酶进行酒精发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果胶酶处理食醋使其澄清。为了解固定化果胶酶的特性,进行了系列相关实验。结果见图1和图2。据图分析,固定化果胶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酒醅(正在发酵和已发酵好的固体原料)在发酵过程中温度会升高,其原因是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热能。酒精发酵后,在酒醅中混入一些麸皮、谷糠来增加疏松程度,其作用是增加对醋酸菌氧气的供应,有利于醋酸菌将酒精变成醋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