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 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材料研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 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 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课后活动
1.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北宋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宋太祖 都城: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太祖轶事
太祖长拳应源于赵 匡胤祖训练士卒的遗 法真传,综合士卒在 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 斗经验编制成三十二 势长拳。赵匡胤登基 后成为一代帝王,昔 日士卒犹觉此拳的珍 贵,乃名之为“宋太 祖三十二势长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宋太祖赵匡胤
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
基础巩固
4、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A ) A、宋太宗 B、宋徽宗 C、宋钦宗 D、宋高宗 5、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 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B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6、北宋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 B )
吴国 892-937
南唐 937-975
前蜀 891-925
后蜀 925-965
闽国 893-945
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 王朝个个短命。
宋太祖同学那么聪明,不知想了多少夜晚, 想出了一个万全之计。
在赵匡胤登基后的第二年( 961年),七月初九日晚 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 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 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 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 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 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 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 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 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A )
先南后北 的统一 局部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③_________ 中原 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④ _______和南方 的分裂割据局面 禁军 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 解除兵权:首先,解除⑤_______ 军队;其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北 宋 的 政 治
宋 太 祖 强 化 中 央 集 权
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 统一的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 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 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北 宋 地 图
3、中央集权的加强
观察五代十国部分政权更迭时间表 思考一下,五代十国的政权特点?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0-960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 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指的是:相权、兵权和财权。
措施:(1)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 队将领,定期换防。(2)相权:在中央,采取分化事 权的办法,削弱相权。(3)地方政权:在地方,派文 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 府设置通判。地方财权: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的 政 策
基础巩固
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A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A )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3. 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C )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9. 宋朝民间流行的俗语是:“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正如梁启超所说:“……于是武事废坠,民气柔靡……奄奄 如病夫。”这一情况直接导致了( B ) A. 武将跋扈 C. 社会动乱 B. 军事弱化 D. 兵变政移
B 10. 宋太祖在位期间,注重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他把地方财 政权收归中央的措施是( A. 设置通判 C.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 B. 设置转运使 D.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说:“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 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 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 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 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 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 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 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 的产业。朕同你们再结为姻亲,君臣之间,两无猜疑, 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2)相权: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3)地方政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 长官,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以分知州的权力。 地方财权: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又在地方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作用: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 大加强。
11.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
职,体现了宋朝的什么政策?( C ) A. 休养生息政策 C. 重文轻武政策 B. 重武轻文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12.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 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 ) A. 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C. 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B. 宋太祖重视教育 D. 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再次,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措 施 分化事权 的办法, 分化相权: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⑥__________ 削弱相权 文臣 控制地方:派⑦_______ 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 通判 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⑧________ ,以 分化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陆续在各地设置 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⑨_________
宋太祖赵匡 胤为什么要 这样做?
答: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他 自己是通过兵变成了皇帝,从内心深怕自己身 边的将领也会通过政变夺走他的帝位。 于是他绞尽脑汁把兵权、相权和地方的政 权和财权都牢牢的控制到了自己的手里。
宋太祖是什么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呢?
(1)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 调动,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文臣 掌握军政大权。 政策:宋太祖有意重用⑩______
北 宋 的 政 治
重 文 轻 武
宋太宗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 措施: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 科举制 _________ 影响:扭转了____________ 五代十国时期 尚武轻文的风气,杜 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 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4. 宋朝的一位皇帝用了一种“兵不血刃”的办法解除了一些
大将的权力(如右图所示),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他是 ( B ) A. 宋太宗 B. 宋太祖 C. 宋真宗 D. 宋高宗
6. 右图是公元1111年的中国地图,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
其中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政权是( B ) A. 辽 B. 北宋 C. 西夏 D. 吐蕃
※同步训练
夯实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据统计,中国皇 帝共有400多位。其中,赵匡胤登上皇位的方式是( A. 嫡长子继承 C. 朝中大将夺权 B. 外戚夺权 D. 宦官专权
C)
2. 下图是一幅《中国历史朝代表(图表)》。图片中“●”
代表的年份是( C )
第 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的过程。他 在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方面的基 本史实。 2.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 ,熟记具体的措施。 3.了解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 史结果。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宋朝的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 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 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机回师 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 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 匡胤就是宋太祖。
A. 907年
B. 916年
C. 960年
D. 1038年
3. 宋人范祖禹说:“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
(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三帅) 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宋太祖 这是预防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重演?( A ) A. 陈桥兵变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五胡内迁
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 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 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 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影响: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 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 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 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 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 宋人科举考试图 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13. 自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后,中央和地方的矛
盾始终存在。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 B) A. 隋唐时期 B. 北宋时期 C. 秦汉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14. 《文献通考》描述宋代官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材料反映的
材料研读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 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 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的职权和 作用。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 为了防止唐末
以来武将专横跋扈 的的弊端重现。 1.宋太祖有意重用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宋太宗继续采取拟制 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的政策,使文臣统兵 的格局逐渐形成。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武将专权制 D、宰相制度
基础巩固
• 7、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C )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 8、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采取的措施不正 确的是( A ) •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 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 D、地方设置转运使 • 9、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影响的是( D ) • A、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 B、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 C、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 D、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
7. 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 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C )
A. 科举制的完善
C. 事权的分割
B. 理学的兴起
D. 租佃制的发展
8. 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宋太 祖“置诸州通判”的根本目的是( D ) A. 控制地方 B. 控制财富 C. 分化相权 D. 巩固统治
科举制的发展
书中自有黄金屋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 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 举制正式确立。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4、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 创立殿试。
宋 人 科 举 考 试 图
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提高进士地位
重武轻文的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
课后活动 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
正误判断。
√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 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陈桥驿 发动兵变, 北宋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①_______ 宋 ,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②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