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的术后护理论文剖宫产的术后护理

合集下载

对剖宫产产妇手术后实施整体护理临床论文

对剖宫产产妇手术后实施整体护理临床论文

对剖宫产产妇手术后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探索摘要:母乳喂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学科的深入发展,整体护理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起来。

我院顺应时代潮流,从2010年1月起在我科也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为了了解实施整体护理后的效果,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观察。

现将开展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早期恢复。

及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报告如下。

关键词:整体护理;剖宫产术【中图分类号】r66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04-01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0年l~3月共收住剖宫产手术产妇234例,2009年同期产妇220例,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或局麻,2010年234例中,硬膜外麻醉214例,局麻10例;2009年220例中硬膜外麻醉211例,局麻9例=1.7612,p>0.05)。

2010年234例产妇年龄18~40岁,孕30~43 2/7周,产后出血32例;2009年220例产妇年龄21~41岁,孕30 6/7周,产后出血32例。

1.2 方法1.2.1 资料收集及统计方法:通过查阅2009年1~3月交班报告得知同时期220例产妇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后能否自主排尿及母乳喂养情况的资料,并以此作为开展整体护理前(以下简称开展前)的对照组。

记录2010年1-3月234例产妇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拔尿管后自主排尿及母乳喂养情况,作为开展整体护理后(v2y简称开展后)的观察组。

将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x2检验。

1.2.2 整体护理的实施①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转变护理观念,强调以满足产妇的需求为护理工作中心,以解决产妇的护理健康问题为目标。

②制定本病区护理哲理和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护士职责条文。

③制定剖宫产术后标准护理计划、标准教育计划、各种护理表格和网文并茂的宣传资料。

④护理部设专人对我科整体护理的运行进行指导,确立病房护理人员的组织结构、修改和完善各班职责,采取按职上岗、小组负责制的组织管理。

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论文

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论文

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055-02【摘要】目的: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实施预防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它对防止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1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只接受传统的常规产科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要接受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

结果:观察组2例产妇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有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5岁)产妇19例、多胎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3例。

分组时使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麻醉及手术方式、临床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1)对照组:只按传统的方式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

包括术后常规的心电监护、基础护理和1天后嘱产妇可坐起并在床边适当运动。

(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更系统、细致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再对患者进行以下护理措施:①剖宫产术前指导:给产妇和家属发放宣教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使产妇及家属先产生感性认识。

尤其对高龄、妊高症、妊娠合并糖尿病、肥胖的孕妇,更应详细讲解,提高重视程度。

让其明白术前锻炼、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

②饮食指导:重点强调血液黏稠度是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故进食维生素、蛋白、纤维素含量高,脂肪低、易消化的食物是日常预防的关键。

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汤,达到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的目的,可保持大便通畅,起到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的作用。

③术后护理干预:常规心电监护,术后家属应对其实施被动活动。

护理人员指导家属用手掌沿产妇小腿自下而上环形按摩,同时轻捏小腿肌肉,双下肢交替按摩,持续5~10分钟。

剖腹产妇护理[论文]

剖腹产妇护理[论文]

浅谈剖腹产妇的护理摘要:剖腹产手术是妇科就诊的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治疗手段。

剖腹产术既是一种治疗手段,满足了患者的无痛分娩要求,同时也是一种能够产生床上的方式。

为了确保产妇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平安和产妇尽快的可以下床走动和进行母乳喂养,则需要对剖腹产手术后的产妇进行精心的护理。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肤浅的分析。

关键词:剖腹产;护理一、伤口措施1、手术后刀口的痂不要过早地揭,过早硬行揭痂会把尚停留在修复阶段表皮细胞带走,甚至撕脱真皮组织,并刺激伤口出现刺痒。

2、涂抹一些外用药如肤轻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用于止痒。

3、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紫外线刺激形成色素沉着。

4、改善饮食,多吃水果,鸡蛋、瘦肉、肉皮等富含维生素c、e 以及人必需氨基酸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表皮代谢功能.切忌吃辣椒,葱蒜等激性食物。

5、保持疤痕处的清洁卫生,及时擦去汗液,不要用手搔抓,用衣服摩擦疤痕或用水烫洗的方法止痒,以免加剧局部刺激,促使结缔组织炎性反应,引起进一步刺痒。

二、产后护理1、产后当天的护理。

剖宫产当天产妇回到病房后一定注意好好休息,因为这毕竟是一次大的手术经历。

这时会有导尿管的刺激、吸氧管的不适、心电监护的袖带缠绕,后背还有镇痛泵。

孩子出生后给了妈妈极大的吸引力,妈妈会不断地关注孩子,提醒妈妈们在这时除了需要喂奶时喂孩子外,其他时间一定要闭目休息,以尽快恢复体力。

产后还要多翻身,促进尽早排气,也要尽早进食,以补充手术造成的体能损失。

2、产后第2天护理。

产后第2天拔除导尿管后,要尽快活动,可以先坐起,再在床边活动,再下地活动。

千万不要一动不动地卧床,这样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发生下肢深部静脉炎。

当镇痛泵取走后,伤口会有疼痛的感觉,孩子吮吸乳房时会有子宫收缩疼痛,这些疼痛对于没有经历产程的剖宫产产妇来说就觉得很疼了,一定要咬咬牙挺过来。

孩子吃奶时的宫缩疼就像是平时来月经时的轻微痛经一样,是可以忍受的,只有这样的收缩才促使子宫由一个如皮球大的球形器官缩小成孕前的大小。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汇总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16例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结果:16例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合理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感染;无菌手套【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11-01我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二甲妇幼专科医院,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和外科手术的新进展,社会对母婴的重视,为保证母体健康及提高新生儿的成活质量,剖宫产率在我院有上升趋势。

剖宫产率的上升直接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率的上升,在此,我们回顾性汇总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而发生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希望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痛苦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剖宫产分娩235例,有剖宫产手术适应症165例,年龄(29.82+7.23)岁,其中包括胎儿宫内窘迫78例占33.2%,头盆不称45例占19.1%,胎膜早破35例占14.9%,高龄产妇12例占5.1%,巨大胎儿10例占4.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8例占3.4%,另有择期手术产妇47例占20%,其中发生切口感染16人占6.8%。

2 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1 手术中的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的关健是控制手术中的感染,因为绝大多数的术后伤口感染均可溯源于手术时刻,因此在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是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1],资料证明[2];术中应用抗生素切口愈合均为甲级愈合,而术后用抗生素虽无伤口感染,但有乙级愈合,说明剖宫产术单次与3—5d用药没有明显差异,因为某一抗生素短时间用容易防止感染发生,而过长时间的预防性用抗生素会改变正常菌群,抑制敏感的细菌,造成耐药菌株容易在该地栖息[3]。

剖腹产术后便秘机理与护理论文

剖腹产术后便秘机理与护理论文

剖腹产术后便秘的机理与护理【关键词】便秘;护理概念:便秘是剖宫手术后易发生的一种症状。

剖宫产术后产生便秘不仅会影响切口的愈合,还会由于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至在肠内发酵,产生毒素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如头晕,乏力,腹胀,食欲减退等。

并且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增高,切口疼痛,病人变得焦虑,影响身体健康。

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0年8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妇786例,其中剖宫产占380例,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25±1.2岁)住院天数7-10天,平均(8.2±1.0天)。

2 方法住院期间剖宫产术后便秘发生率很高,如何加强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实施一套比较完善的便秘宣教服务体系,就会减少产后便秘的发生,使产妇的身心健康得到提高。

3 便秘的机理3.1 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病人因恐惧切口裂开疼痛而采取卧床排便,失去了日常排便习惯,病房人员流动性较大,害羞的心理而使直肠反射敏感性降低,引起便秘。

3.2 术后持续性低热,孕妇在术前怀孕期间饮食了大量的油腻食物,并且活动较小,致使肠胃消化功能低下,胃肠积热。

3.3 营养物质的缺乏,由于经济上作用,一些剖宫产术后患者饮食营养供给不足,也有些重男轻女的家属,对生了女孩的产妇另眼相待,饮食上应付了事,缺乏细心照顾,至使病人情绪变得抑郁甚至悲观失望,严重影响了病人的食欲,这种心理状态致使植物神经中神经占优势,胃肠消化液减少,肠内吸收养分也相对减少以至便秘。

3.4 排便动力的缺乏:正常排便的动力主要依靠提肛肌,肠壁平滑肌,膈肌和腹肌。

剖宫产术后患者腹肌松弛,并惧怕切口疼痛裂开,身体又极度衰弱,导致肠壁肌肉,膈肌,腹肌收缩无力,腹压小,肠壁平滑肌缺乏张力,可引起便秘。

4 便秘的护理4.1 给予饮食指导,术后至排气之日起,首先给予营养丰富,全流质饮食,一周后改为半流质饮食,如无腹胀现象,可改为正常饮食,饮食应含有足够的蔬菜及一定量的维生素,富营养而易消化。

剖宫产术后运用现代模式护理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剖宫产术后运用现代模式护理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剖宫产术后运用现代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盘锦市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盘锦124010【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运用现代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8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现代模式护理并总结。

结果:经过现代模式的护理干预后,剖宫产产妇恢复迅速,全部康复出院。

结论:积极有效的现代模式护理措施,能使剖宫产产妇舒适度明显提高,疼痛明显减轻,并发症明显减少,身体恢复快。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护理干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44-02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剖宫产率迅速上升,术后并发症不断增加,做好及时有效的护理有利于促进产妇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护患纠纷[1]。

1.临床资料2008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行剖宫产180例,年龄20-40岁,平均27岁。

孕周36-41周,平均39周。

2.术后护理2.1术后疼痛的护理。

在临床护理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2],日益受到重视。

手术切口是引起术后疼痛的最主要原因,术后急性疼痛是机体对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加剧了组织的分解代谢,可影响伤口愈合及患者的康复。

妇科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有肌内注射、单次硬膜外镇痛、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3]。

病人自控镇痛(cpa)是一种新型镇痛给药方法,变疼痛时给药为疼痛前给药,起到了超前镇痛的作用,使产妇的疼痛感觉和应激反应降到最低,增强了镇痛效果,减少了阿片类和局麻药引起的副作用。

与传统镇痛方法比较,更能满足不同病人、不同时刻对镇痛药物的需求,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少,但费用较高。

我们临床工作中应根据需要采用各种镇痛法,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子宫收缩是引起术后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由于子宫收缩而引起的疼痛称为宫缩痛,术后合理使用缩宫素,术后一般2-4小时给5%葡萄糖+缩宫素20u静滴,以促进子宫恢复,促进恶露排出,减少产后出血,能减轻因子宫收缩而引起的腹部疼痛。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论文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论文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252-01【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规范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模式在促进产妇术后创口愈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防止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势方法采取整体护理,综合产妇社会、生活、家庭、生理、精神等各方面因素,应用最合适的护理方案。

包括心理辅导、术前锻练、生理护理、术后镇痛护理及母乳喂养辅导等各个方面,且贯穿于产妇围手术期直至康复结果本组45例接受剖宫产术产妇经过整体护理后,44例产妇创口甲级愈合率97.8%,43例(95.6%)产妇术后成功进行母乳喂养,所有产妇未出现术后近期并发症,均恢复良好后出院结论系统规范的整体化护理为产妇安全平稳度过剖宫产手术并顺利康复提供了重要保障,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整体护理剖宫产质量作为产科最常见的手术,剖宫产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而关于其近期及远期的并发症也逐渐受到重视。

而要减少剖宫产术的并发症,整个治疗过程中对于产妇的护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工作[1]。

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细致的心理疏导及无微不至的精心护理对产妇早日康复是极为重要的。

我院近年来对45例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实施了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产妇45例,符合剖宫产指证[2],均接受剖宫产手术。

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8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15例;孕周32-43周;新生儿重量1.3-5.8kg;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16例,因各方面因素直接接受剖宫产术29例。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疏导一般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孕妇心理大多会发生一系列波动,焦躁不安、紧张害怕、过度恐惧等负性情感逐渐突显并达到高峰。

总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对分娩的疼痛及即将到来的剖宫产术的恐惧。

②害怕术后要承受剧烈疼痛。

③担忧新生儿出生后的生命健康。

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室护理论文

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室护理论文

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室护理论文前置胎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孕妇疾病,严重时会影响胎儿发育、产妇安全,导致妊娠期流产、产前出血、难产等严重情况。

而对于前置胎盘且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决定需要进行手术处理的孕妇,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手术室护理角度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的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

一、手术室前准备1. 检查手术麻醉设备:碳烤麻醉机、麻醉气体、静脉麻醉药液等设备检查齐全,并保持清洁。

2. 安置生命支持设备:在手术室内配置关键的生命支持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仪等设备。

3. 准备外科手术器械和清洁消毒设备:确保外科手术器械完整且清洁卫生。

同时,医护人员要持证上岗,熟悉操作流程和手术规范,以保证手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4. 准备针线、输液器、喉罩、导尿管等配套设备:在手术室内放置必要的剖宫产手术配套设备,以供医生进行手术时使用。

5. 形成绿色通道:考虑到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的紧急性和危险性,手术室负责人应及时将护士、麻醉师、外科医生组织起来形成绿色通道,保证手术进行的顺利性。

二、手术过程中的护理1. 较为严密的体征监测: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期间,做好产妇的体征监测尤其重要。

包括怀孕期间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等,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局部体征,如手术部位的流血情况、器官损伤的情况等。

2. 保障手术效果:在保证产妇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要做到遵医嘱、规范操作,尽快完成手术,以避免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带来的不良后果。

3. 护理患者情绪:针对部分孕妇和新手妈妈,可能存在对手术过程紧张、害怕等情绪。

护士要做好对病人情绪的疏导和支持。

4. 保证手术场所卫生: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和场所的卫生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应保证手术室的卫生,以杜绝感染的可能性。

5. 处理意外情况:对于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术中大出血,孕妇意识丧失等,医护人员应当及时组织起来,并采取应对措施,以保证孕妇的安全。

三、手术后的护理1. 特别护理措施:在孕妇剖宫产手术完成后,要及时清创、止血、安置导尿管等特别手术后的护理措施,以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的术后护理论文:剖宫产的术后护理【关键词】剖宫产术后护理
剖宫产是经腹切开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盘,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缝合的一种手术方法。

受社会大环境因素的影响,胎儿珍贵,产妇娇气,缺少对疼痛的忍耐性,医生不愿承担医疗风险等,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先进仪器的使用,使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其具体护理工作如下:
1 体位根据麻醉种类决定卧位,一般去枕平卧6小时后给予自由卧位。

2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生命体征是评价生命活动的重要指数,也是评估术后患者身体状况的基本资料,当今,术后均使用监护仪,在绑袖带时一定要避开留置针的一侧肢体,避免袖带捆绑时间过长而引起上肢水肿.生命体征最重要的是脉搏变化,若有内出血,首先是脉搏加快,细弱,呼吸相应急促,之后才是血压下降,打哈欠等症状的出现,遇到此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 腹部切口.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每小时观察1次,持续4-6次,以后每天4次,发现切口敷料浸液, 阴道出血多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处理。

4 导尿管的护理注意尿色及尿量,尿管是否通畅,用5%碘伏棉球擦洗外阴1日2次,24小时后拔除尿管,拔除后
3-4小时应及时排尿。

5 饮食禁食6-8小时后给予半流质饮食,肛门排气前忌甜食及奶类,3天后给予普食。

6 加强母乳喂养对产妇应做好母乳喂养宣传,消除心理上的负担及对母乳喂养影响身材之类的偏见,及早的进行母乳喂养,不仅可以增进母子感情,并能促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7 术后活动适当的活动也可以帮助子宫收缩,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肠粘连,早下床活动,能增加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防止肠粘连及血栓形成,经过活动,产妇能更快开始进食,增加泌乳量。

8 加强会阴护理及腹部切口干燥的护理指导家属每天给产妇用温开水擦洗外阴1-2次,注意不要让脏水进入阴道。

术后2周内避免妇部切口沾湿,全身的清洁宜采用擦洗。

9 出院指导向产妇说明产后子宫复旧的过程及恶露的变化,注意产褥期卫生,避免重体力劳动,42天后到门诊复查。

剖宫产手术虽然成功率高,但毕竟是一个较大的手术。

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其术后护理不能完全按传统的常规护理去执行,应因人而异。

早进食.早翻身.早拔尿管.早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及泌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