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共38页

合集下载

定悸胶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8例

定悸胶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8例
计 的,临床疗效好 ,现报告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1 病例选择 具有心悸、乏力、胸 闷等症状 ,动态心 . 1 电图提示室早 L N 氏分级在I 级以上 。 WO I I 但不包括持续 性室性 心动过速 、室扑 、室颤及严 重心功 能不全 。全部 病例来源于我院急诊科 门诊 、病房 2 0 0 5年 1月至 2 0 08 年 5月的病人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性心动过速完全消失。 有效: 室早减少 5% 0 或 l n 0  ̄8 %, o w 氏分级减少一级 。无 效:室早减少 5 %以下。恶化 :室 0 早增加或 出现新 的心律 失常。②症状疗效 :治疗后症状 积分减少 2分 以上为显效,积 分减少 1 分为有效,积分 无变化 为无效 ,积分增加为恶化。 32 疗效 对室性 心律 失常观察 治疗 4周后,治疗 组显 . 效 2 1例 (52 %) 5. 6 ,有效 1 0例 ( 1 1 ,无效 6例 2 . %) 3 (57 %) 1. 9 ,恶化 1例 ( . %) 2 3 ,总有效率 8 . %。心 6 17 5 律 平对 照组显效 2 0例 (26 %) 有效 1 5 .3 , 0例 ( 6 1 , 2 . %) 3 无效 5 1. %)恶 化 3 78 %)总有 效率 7 . %。 例( 31 , 6 例( . 9 , 84 9 33 两组症状疗效 定悸胶囊对心悸、 . 气短、 乏力症状的 有效率分别是 9 . 9 . 9 . 显效率分别是 5 . 54 41 45 %、 %、 %; 8 %、 7 5 . 5 . 优于心律平对照组 ( <0 5或 P .1 。 2 %、 61 4 %, P . 0 <0 ) 0
室性心律失常 ,尤其是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性心 动过速可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 ,可影 响血液循环 。近年 来认识到有些室性心律失常为功 能性改变所致 ,不伴有 器质性心脏病 ,用西药治疗可能会 引起新 的心律失常 。 而 中医从辨论治 ,调理气血 、阴阳入手 ,治疗心律失常 有较好 的疗效 。 室性心律失常 临床 以心悸 、气短 、乏力等为主要表 现 ,属 中医心悸 、怔忡 ,其病机 主要为气血 阴阳不足 , 心 失所养及心被邪扰两类 ,而 以前者为多。 定悸胶囊是 以保元汤 ( 自 《 出 兰室密藏》 )和桂枝甘 草牡蛎汤 ( 自 《 出 伤寒论 》 )结合 临床化裁而来。全方 以 补气温 阳、安神定悸 ,佐 以活血 通络 为原则,调理机体 平衡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 为君药;炙甘 草、桂枝甘温化 阳,黄芪生阳补气 为臣药 ;龙骨、牡蛎 、柏子仁 宁心 安 神,三七、赤芍活血通络 ,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则气 血 充和 ,血脉 畅达 ,而心律 失常可消失 。 现代 医学研 究亦认为定悸胶囊 中的某些药物具有抗 心律失常作用,三七对 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有对抗作用。 三七 中人参三醇甙 能明显对抗 结扎冠脉诱发 的缺血性心 律失常及再灌注性心律失 。炙甘草注射液对氯仿 、肾 上腺素、乌头碱 、毒毛旋花子苷 K 和氯化钡诱发的动物 心律失常均有对抗作用【。黄芪 、桂枝具有营养心肌,增 3 】 加冠脉流量 的作用 , 从而 改善心脏传导功能, 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例讨论

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例讨论

02.查体及相关检查
查体:BP154/56mmHg,HR34次/分,T36.2℃,神志清, 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未闻及病杂, 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2017.10.03 本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1.窦 性心律(平均心室率52次/分);2.单个室性早搏共4次; 3.长RR>2.0S间歇共2次,最长2.1S,发生于10-03 02:00:48 ;4.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大部分为2:1下传) (2017.10.13 本院)心电图:1.窦性心律(83次/分);2. 过缓的房室交界性逸搏心率;3.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心 电轴左偏;5.异常Q波。
03.诊断
心律失常: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腔隙性脑梗塞
04.入院后辅检
血生化:TG 1.94mmol/L LDL 3.32mmol/L 余心肌酶谱、血常规、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复查HOLTER:1.窦性心律;2.房室交界性逸搏心率(平均 心律34次/分);3.单发室性早搏共16次;4.Ⅲ度房室传导 阻滞;5.长RR>2.0S间歇共31次,最长2.0S,发生于10-17 02 :16:3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5.讨论:患者神志不清原因?
06.入院后治疗
入院后予心电遥测检测心电事件及营养心肌、调脂、改善 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
排除禁忌后,于2017-10-18行DDD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术后第一天:心电遥测:HR58-68次/分,起搏心律。查体: BP148/72mmHg,HR63次/分,神志清,颈静脉无怒张,两 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未闻及病杂,双下肢无浮肿。
病例讨论
目录
01. 病史摘要 02. 查体及相关检查 03. 诊断 04. 入院后辅检 05. 讨论 06. 入院后治疗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附共识解读)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附共识解读)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有些室早不用治疗)室性早搏(室早)很常见,室早在动态心电图上的检出率高达40%~75%,在75岁以上人群中69%的人可见室早。

多数室早因精神紧张或劳累等引起,一般不需特别处理,但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室早,建议及时干预。

病因室早,一般指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正常人在情绪激动、紧张、过度劳累、饮酒、吸烟或熬夜时都可能出现室早。

室性期前收缩更多见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洋地黄或奎尼丁中毒、低血钾等患者。

症状一般偶发的期前收缩不引起任何不适。

当期前收缩频发或连续出现时,可使心排出量下降及重要器官灌注减少,可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昏、出汗、心绞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听诊时可听到突然提前出现心搏,第1心音较正常响亮,第2心音微弱或听不到,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

脉诊可以触到提前出现的微弱脉搏,随后有一较长的代偿间歇。

处置对有症状者,应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对期前收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室性期前收缩应按Lown分级,评定良性(LoWn分级<ΠI级)、恶性(LOWn分级>ΠI级)。

频发的期前收缩可并发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经过全面详细的检查不能证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可认为是良性的,无需治疗。

有器质性心脏病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认为是具有潜在恶性或恶性室性期前收缩,必须治疗。

①频率平均25/分钟;②多形性或多源性,但要注意除外房性期前收缩伴差异传导③呈二联律或三联律;④连续3个以上,呈短暂阵发室速;⑤急性心肌梗死,即使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亦应及时治疗。

治疗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I类和In类药。

对于期前收缩患者,应综合考虑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风险和收益,伴有心衰或心肌梗死的患者禁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需紧急静脉给药。

抗心律失常药PPT【32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32页】
VT, AF VP VT
AT, VT
AF, AT AF flutter9
I类 钠通道阻滞药
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对Vmax中等抑制,约30%,, 减慢传导,延长复极
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对Vmax轻度抑制,约10%, 略减慢传导或不变,加速复极
IC类:重度阻滞钠通道,对Vmax重度抑制,约50%, 明显减慢传导,对复极影响小
禁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
及心源性休克。 对老人,尤其心、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
30
☺ 小结
广谱(房性,室性心律失常) IA 类: 奎尼丁(房性);普鲁卡因胺(室性) IC类:其他药无效的危重病例 III类:房性,室性心律失常
窄谱 (室性心律失常) IB类
室上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 室上性心动过速) II 类及IV类
功能障碍,加重心衰等。
19
Ⅱ类药: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阻断β受体对心脏的作用。 ▪ 阻断儿茶酚胺对 If、IKS、INa、ICa的激活作用 ▪ 高浓度时的膜稳定作用。
20
普萘洛尔(Propranolol)
Ⅱ类
〖药理作用〗
1 抑制窦房结自律性,运动及情绪激动时尤为明显 2 降低儿茶酚胺所致的晚后除极及触发活动 3 高浓度时有膜稳定作用,明显减慢房室结传导 4 延长 ERP
管阻力,降低耗氧量、保护缺血心肌。(起初是用于抗
心肌缺血)
24
胺碘酮 (Amiodarone)
Ⅲ类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 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 ➢ 将房扑、房颤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
复为窦性心律
25
胺碘酮 (Amiodarone)
Ⅲ类
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及用药时间长短有关 ▪ 心脏方面:窦性心动过缓、房室阻滞、Q-T间期延 长;低血压、心功能不全。 ▪ 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 ▪ 眼角膜微粒沉淀,震颤、面部色素沉着 ▪ 肺间质纤维化——定期检查胸部X片。 ▪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心律失常培训共50页文档

心律失常培训共50页文档
premature ventricuar beats
房性期前收缩
房室交界区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
冲动起 源
窦房结以外的心房
房室交界区
交界区以下的部位
常见病 因
1、 60%正常人可 有
2、器质性心脏病,
正常人可有
正常人和各种心脏病 患者
ECG特 点
1、房早P’波提早出 现,形态与窦性 P波不同;
2、P’- R间期>
QRS 振 6个肢体导联≥0.5Mv,6个胸

导联≥0.8mV
否则为低电压
ST段 T波
心室缓慢复级过程
心室快速复级过程时的电位 变化
任何导联下移≤0.05 mV V1-V2上移≤0.3 mV,V3<0.5
Mv V4~V6上移≤0.1 mV
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QT间期
心室肌去极和复级全过程, 长短与心率快慢有关
室上性、室性ຫໍສະໝຸດ 心异位心率3、扑动和颤动:心房、心室
律 失
被动性异位心律:逸搏及逸搏心律 (房性、交界性、室性)


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冲动传导异常 病理性:窦房阻滞、房内阻滞、室内阻滞、房室阻 滞(第一度、第二度、第三度)
房室间附加途径的传导:各种类型的预激综合征
心律失常的治疗
• 病因、病理治疗 • 药物治疗 • 电复律、除颤 • 手术 • 起搏器
抗心律失常药物
分类
作用原理
代表药物
Ⅰ类 阻断快速钠通道
——
ⅠA类 减 慢 动 作 电 位 0 相 上 升 速 度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Vmax),延长动作电位过程 丙吡胺
ⅠB类 不减慢Vmax,缩短动作电位 美西律、苯妥英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