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午餐设计理念

营养午餐设计理念
营养午餐设计理念

课题营养午餐

主备人杨兰课时安排 1 课时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

决问题。

2、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从实际生活出发,通

过创设情境,操作交

流,独立解答,让学

生体验数学的奇妙和

在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进而提高对数学

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累计课时第节教学时间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理念

一、情景导入

1、昨天中午,你的午餐是什么?

2、看到书本101页第二食堂的菜谱,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午餐?

3、引入新课。大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午餐的营养,那怎么知道我们的午餐是否营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营养午餐”问题。

(板书“营养午餐”)

二、预习交流

1、请同学们预习书本101-102页3分钟,把重要的数学信息划出来。

2、预习后,请同学试着指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3、教师帮助整理指导。一、

1、学生举手回答

2、学生看书选择并汇报

3、学生听讲思考

二、

1、学生独立预习,划出重要

知识点。

2、被点名回答

3、学生思考听讲

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学

生联系生活去学习数

学,理解数学,喜欢数

学以及应用数学。

突出学生自己学习过

程的体验以及数学思

想、数学方法的渗透,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自

己找出重点

三、提出问题(请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析解答)

1、每种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

2、说说一份营养午餐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3、如果每份午餐由3种不同的菜肴搭配,判断第二食堂今天的午餐是否营养。

四、探究问题

1、阅读资料,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

2、阅读营养专家的话,指出午餐的营养标准,并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判断第二食堂的午餐是否达到营养标准。如A类午餐的热量是?

五、应用拓展

1、结合教材中的10种菜肴,参照营养专家给出的两个指标,独立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

2、小组长负责收集组员的搭配方案并汇报,老师板书方案编号做表格。

3、评选出“全班同学喜爱的6种搭配方案”。

六、反思建构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

3、学生总结汇报这节课的学习内三、

学生举手提出关于本节课的

各种问题

四、

1、学生阅读101页表格

2、学生阅读102页营养专家

的话,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对偏瘦的人,午餐中脂肪

含量是否可以超过50g等。

3、学生依次做计算,判断食

堂午餐的营养是否达标。

如A类午餐:

热量1254+899+911=3064

脂肪19+15+11=45

由于3064>2926且45<50

故A类午餐达到营养标准。

五、

1、学生独立思考搭配方案

2、组长收集方案,口述汇报

3、学生填写好102页表格

“全班同学最喜爱的6种搭

配方案”

六、

1、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学生计算并举手回答

3、被点名同学回答总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让学生通过预习

和观察,自己找出要解

决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

和联系已有知识,自己

解决问题,体会其中的

乐趣

通过让学生自己搭配、

选举,和班集体合作交

流、讨论,使每个学生

的方案都参与其中,让

每个学生都在探索的

活动空间中获得数学

活动的体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让学生通过整节

课的学习,自己归纳出

整节课学习的主要内

容和知识。

容,老师再加以归纳补充

板书设计

营养午餐

统计表多媒体复式条形

演算区统计图

作业:

1、了解班上同学的饮食习惯,对偏胖、

偏瘦的同学提出建议。

2、数基:营养午餐。

教学反思

办公室营养午餐食谱

办公室营养午餐食谱 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上班族很容易产生疲劳,有时为了赶时间,早餐吃不好或者不吃。营养不到位,工作效率怎能让人满意?此时,午餐就显得格外重要。 采用合理、平衡的饮食营养,对于缓解或消除头脑不爽、睡眠不良、心烦意乱都有好处。但是很多单位不设食堂,而是由餐厅、宾馆、饭店供应工作午餐,或是自己点个盒饭,或到外面吃碗面,甚至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等等,对付一下饥饿的胃肠。在多数情况下,工作午餐的食物构成不合理,品种单调,特别是蔬菜较少。如果蔬菜摄入不足,又不吃水果,就会缺乏维生素C和食物纤维。所以,建议午餐的食物尽量要多样化,营养素数量充足,种类齐全。 如果选择面食,应尽量避免炒面、方便面,以清汤面加些蔬菜和肉类食品为宜,并能吃些新鲜的水果。 如果可以自行选择午餐,则主食用米饭类,应在150~200克为宜,可能时选择添加有杂粮(玉米、麦片、燕麦片、高粱米等)的更好。 荤菜以鱼类最好,白肉(鸡、鸭、鹅等禽类)次之,尽量少用红肉(猪、牛、羊等畜类)。 每周最好能吃2次以上的猪肝,以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A可以由蔬菜和水果中的胡萝卜替代,但维生素D对于不能经常与阳光直接接触的都市上班族来说,很容易缺乏。因此,维生素D应由食物供给,最主要来源就是动物的肝脏。 蔬菜、水果要新鲜,每天500克。总体食物要清淡,不要油腻,也不能太咸。午餐食物的数量可以按全天供给量1/3~2/5计算。 如果误了午饭就餐时间,条件允许时,应及时找地方用餐,不要等到晚餐一起吃。如果经常误餐,很容易损害胃肠功能,久而久之,可以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病。建议随身备些零食,如面包、点心、饼干、巧克力、糖果等,在误餐时食用。也可以在办公室里放些零食,以备急需。体重已经超重者应注意,不能由此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营养午餐》教学设计和反思

《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1-102页。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准备 菜谱、计算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一起去饭店吃过午饭吗?可能大多数情况下是父母点菜,你们想不想自己当家作主点回菜呢? 师:不过老师要告诉你,点菜也是一门学问,你们想不想成为一名特棒的点菜员、营养师、美食家呀?学过这节课后,你的愿望就有可能实现了,大家有兴趣学好这节课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运用数学知识合理配菜,使午餐符合营养标准,我们吃了才能身体健康,也就是解决营养午餐问题。(板书课题:“营养午餐”)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到学校食堂去看看。今天,食堂的师傅们为我们准备了哪些精美的菜肴?(出示午餐菜谱,师生边看边说菜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小组合作探索交流 师:看到这么多精美的菜肴,同学们想不想去尝一尝呀? 师:那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点菜员吧。想吃什么就点什么,请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从学校食堂提供的午餐菜谱中点出自己最爱吃的三种,制作出你们小组午餐

的菜谱。为了简便起见,可以只写每种菜的编号。 (小组合作,确定本小组午餐菜谱) 师: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选择了哪三种菜?为什么选择这三种菜?其他同学能发现他们选择的菜有什么特点吗?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菜谱)(引导发现选择的是全是荤菜、或者全是素菜、或者荤素搭配) `师:通过统计,你发现了我们班大部分同学的饮食习惯了吗?但哪一种配菜符合人体需要的营养标准呢? (二)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1、了解营养成分 师:为了了解哪一种配菜符合人体需要的营养标准。我们有必要做一个小小营养师,了解每种搭配的营养成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营养专家是怎么说的(课件或小黑板出示营养专家讲话的文字,学生齐读) 师:听了营养专家的话,你知道10岁左右儿童每餐午饭的营养标准是多少?结合生活再说一说如果我们长期获取的热量和脂肪过多、过少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师:数与数之间的相差关系有大于、小于和等于三种,而营养专家说的“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中的“不低于”是什么意思?“脂肪不超过50克”中的“不超过”又是什么意思?(板书) 请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1分钟,然后说给小组同学听,比一比谁理解得好、说得对。(各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小结:“不低于”就是不小于,也就是大于或等于。用符号表示大于或等于时,可以将“>”号和“=”上下对齐并简化写成“≥”。(师边说边板书:≥);不超过就是不大于,也就是小于或等于,用符号表示小于或等于是≤。(师板书:≤) 2、分析菜式营养 师:按照专家提供的这两条基本的营养标准和10种菜肴的营养成分表(出示营养成份表或指导学生看书)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检验一下,看看自己刚才点的菜符不符合这两条营养标准。(先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怎样检验。) 3、探索配菜策略 师:我们再通过举手统计的形式,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点的菜不符合两条营养标准。 师:那么怎样配菜才能容易达到这两条标准哪? (请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这些问题) ⑴如果三道菜点的全是荤菜,热量和脂肪都能符合标准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与实践《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综合与实践营养午餐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02页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数学综合应用活动。教材通过表格和专家发言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各种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和10岁左右儿童应从午餐中获取营养物质的指标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判断学校提供的午餐是否合格、自己动手搭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统计全班同学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等活动。 一方面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还能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吃好午餐的重要性,能根据营养午餐的标准,合理搭配营养午餐。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通过分析发现午餐菜肴要荤素搭配,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午餐时间到了!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三份套餐菜肴作为今天中午的午餐,看看你们会喜欢哪一种套餐?为什么?(课件出示三份套餐) A B C 炸鸡排猪肉粉条辣子鸡丁 鸡蛋西红柿家常豆腐土豆炖牛肉 香菇油菜香菜冬瓜韭菜豆芽 师:看来同学们选择的原因各式各样。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午餐在生活中很重要。怎样衡量一份午餐才是否健康合理呢?大家有什么想法? 小组交流发言。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营养午餐”。 二、展开研究 1.科学理解“营养午餐”。 师:一份好的午餐除了满足好吃的要求之外,有足够的营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营养午餐的要求我们首先来看看营养专家的建议。 课件演示: 明确:一份午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需要考虑两个数据,一个是热量,另一个是脂肪。 理解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含义:不低于即大于等于,板书热量≥2926千焦,不超过即小于等于,板书≤50克。 2.“营养午餐”判断活动。 展示各种菜肴的营养成分表,说说你从图表上知道了什么?

实验小学营养餐工作典型经验

怎样提高营养改善计划管理水平 龙江县实验小学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的重要部署。实施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是我们受益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两年来我们龙江县实验小学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认真做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现总结经验如下: 一、加强领导抓落实 自开展学生营养餐工作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学生营养餐工作。结合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努力搞好营养的各项工作。首先建立了以陆晓萍校长为总负责政教校长和安全主任具体抓的领导小组,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确定龙江县实验小学《营养餐工作实施方案》,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用高标准选择了刘继臣、严莉同志具体负责做营养餐工作教师,通过多种方案最后决定把环境较好原值班室倒出来做营养餐的储藏室,并对室内进行全面装修,做好防盗、防火、防鼠、防蝇及消毒等设施,又不惜花钱做白钢发放架和储存底座,达到了教育局主管部门的要求,另增设电脑一台,配备打印机一台,实现了营养餐办公现代化。为了使营养餐管理员做好分餐工作,特意为其制作分餐车一台,提高了分餐的效率。学校为营养餐工作做好全面的准备。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多方共同努力下,学校营养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二、健全制度抓管理 制度是做好营养餐工作的有力保证,我校及时把《管理、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食品进校验收制度》、《宣传教育制度》、《食品储存制度》、《食品留样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报告及处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食品发放与食用管理制度》等十项制度,张贴上墙。在学校营养餐工作培训会议上,学习各项制度,使班主教师熟记于心。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事故紧急预案》。这些为科学有序的食用营养餐做了重要保证。根据各项制度,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十几种账册,通过这些账册对学生营养餐工作进行科学的监督和管理,使学的营养工作健康有有序的进行,以便更好的落实政府这项

(完整word版)营养午餐教案

《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雷雨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运用简单排列组合等知识,会判断、会搭配营养午餐。 2.经历自主搭配营养午餐的实践活动,培养读取信息的能力和符号意识,会用数据表达,发展几何直观,形成理性思考。 3.增强应用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简单排列组合等知识,会判断、会搭配营养午餐。 教学难点:培养读取信息的能力和符号意识,会用数据表达,发展几何直观,形成理性思考。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问题引入 播放学生午饭视频。看完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针对视频中的现象各抒己见。如“挑食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多吃肉会引起肥胖”、“不好好吃饭会引起营养不良”“挑食、偏食,容易造成获取的营养不全面”等等。有的学生还提出了“午饭怎么吃才合理呢?”这样的问题。 2.激活原有认知,明确营养成分 (1)说一说我们常吃的菜肴中都有什么营养成分? 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板书。(2)热量、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自主阅读营养成分的含义和作用。

今天我们就围绕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这几个营养成分,来研究午餐中的营养问题。 二、围绕主题,展开研究 1.感悟标准的重要,产生需求 (1)出示9种菜肴的图片,你最喜欢哪种菜肴呢? (2)食堂的厨师叔叔根据这9种菜肴搭配出了三种套餐,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出示图片) 学生单纯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简单的营养知识做出选择。 (3)有的同学提到:在选择菜谱时,除了好吃,还要关注营养,如何判断这三种套餐是否有营养呢? 学生1:需要知道每种菜肴里面有什么营养成分和分别有多少。 学生2:需要知道营养有什么标准。 2.多维解读,理解营养标准 (1)怎样才叫一份有营养的午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营养专家怎么说。 出示营养专家建议: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顿午餐中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g。 (2)你怎么理解“不低于”、“不超过”这两个词的意思?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吗? 学生1:“不低于”、“不超过”就是给出了最低值和最高值。学生2:“不低于”、“不超过”就是这两种营养的上限和下限。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热量≥2926千焦脂肪≤50克。 (3)找出坐标系中对应的位置,利用几何直观理解营养标准。 出示图片:

营养午餐教学实录

《营养午餐》教学实录时间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⒈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使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⒉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使用准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 ⒊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使用准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为每个学生备有1张菜单,为每个小组备有10种菜肴的营养成分表1张、待完成的条形统计图1张、计算器1个。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轻松导入 ㈠谈话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海南的四大名菜吗? 生:(齐声说)知道。 师:它们是—— 生: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 师:科学的饮食对健康有着重大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使用数学知识合理配菜,使午餐符合营养标准,吃了才能使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就是解决营养午餐问题。(边说“营

养午餐”边板书课题,之后让学生读课题两遍) 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同学们用餐情境)请同学跟随老师到学校食堂去看看。哇!这里可真热闹呀!今天,食堂的师傅们为我们准备了哪些精美的菜肴呢?(课件出示10种菜肴图,师生边看边说菜名)有…… 二、展开活动解决问题 ㈠小小点菜员 师:看到这么多精美的菜肴,同学们想不想去尝一尝呀? 生:想。 师:那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点菜员吧。请每个同学都从学校食堂提供的这份菜谱(课件出示菜谱表)中点出自己最爱吃的3道菜来,为了简便起见,不写菜名,只把菜的编号写在自己的菜单上就能够了。听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好,现在开始,看谁能当好小小点菜员。 (学生活动略) [评析:海南四大名菜学生早已耳有所闻,以此作为谈话内容,自然亲切。出示学生在学校食堂里用餐的情景之后,创设食堂师傅们为我们准备的10种菜肴,并用“想不想去尝一尝”的提问和“看谁能当好小小点菜员”的激励,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师:同学们点菜完了吗? 生:完了。 师:要了解全班同学点的都是些什么菜式,就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实行统计。要想知道同学们点菜的基本情况,就要对这10道菜实行分类,前5种菜都是用鸡、鸭、鹅、鱼肉等做成的菜,叫荤菜;(板书:荤)后5道菜都是蔬菜或豆制品做成的,叫素菜。(板书:素)这样看来,同学们点的菜式就有三类。第一类:所点的3道菜全是荤菜;第二类:所点的3道菜全是素菜;第三类:所点的3道菜有荤菜也有素菜,就是荤素搭配。(课件出示统计表)下面我们就按这3种情况实行统计,好吗?(生:好。)统计数据有多种方法,老师建议用站起来点人数的方式统计,能够吗?(生:能够。) 师:请点的全是荤菜的同学站起来,坐着的同学数人数。(学生说出人数后老师在课件的统计表中输入全是荤菜的人数是) ……(再用同样的方法统计出:全是素菜的人数和荤素搭配的人数) 师:从统计的结果基本上能够知道同学们的饮食习惯……(点击按纽返回到菜谱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营养午餐》一课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而设计的一节数学综合实际活动。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探索: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尝试教学法。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日常生活的午餐组合为题,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认识;用所学数学思想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想象中的午餐”与“科学的午餐”的冲突,产生对“什么才是合格的营养午餐”有求知欲望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探索认知。 通过激趣引入、巧妙设问,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下引入课题、产生疑问,在学生愉悦的交流、探究中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境 师:(出示一组肥胖、偏瘦儿童的图片) 我们来看这张图片上的孩子们,……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我国共有3.7亿儿童,其中肥胖儿童大约有3000万,偏瘦(营养不良)的2000万。那么造成肥胖和偏瘦这些营养不均衡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生:爱吃零食、油炸食品、不爱吃水果青菜、早上不吃早餐,还有偏食、挑食,…… 师:看来造成肥胖和偏瘦这些营养不均衡现象的主要原因跟“吃”有关。 那么怎样吃才能吃出健康的身体呢?想知道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吃”的问题。(板书:营养午餐) 二、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营养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一)分析菜谱 :(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 师(1)欣赏饮食精美菜肴图片,说出此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2)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说一说平时喜欢吃肉类,还是青菜。 【设计意图:从交谈中初步了解学生平时的饮食习惯。】 (3)你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有科学、合理吗?粗略地评价自己平时吃的午餐是否科学、合理。 老师想让我们班的同学都来做一个小小营养师,学习一些科学的配餐方法,为自己设计一份营养午餐(板书课题:小小营养师)。 二、探究新知

1、到模拟的叮当餐厅里看看新推出的菜谱 编号菜名 1 猪肉粉条 2 炸鸡排 3 土豆炖牛肉 4 辣子鸡丁 5 红烧鱼块 6 鸡蛋西红柿 7 香菜冬瓜 8 家常豆腐 9 香菇油菜 10 韭菜豆芽 2、说说这些菜中,自己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青菜类)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接下来的不合理点菜做伏笔。(学生容易点出低热量或高脂肪)(2)对这十种菜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为后面合理调配时做到荤素结合做好铺垫。 (3)通过欣赏漂亮而丰富的图片,学生的兴致十分高涨,积极发表。】 (二)初次点菜

营养午餐教学反思

《营养午餐》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8、49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数学综合应用活动。教材用表格和专家发言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10种菜肴的营养成分含量和10岁左右儿童应从午餐中获取营养物质的指标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判断学校提供的午餐是否合格、自己动手搭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统计全班同学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等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还能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4)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生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1、谈话。师生交流平时常吃的菜肴和比较喜欢的菜肴。 2、创设情境。 (1)大家都有自己喜欢吃的菜,如果今天你自己做主,你想怎样安排自己的午餐呢?(指名说) 师:你认为刚才的同学的安排科学、合理吗?(学生初步判断是否合理。)(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饮食要注意基本的荤素搭配) (2)今天老师想让我们班的同学都来做一个——小小营养师,从老师提供的这些菜中选出最喜欢的三道菜为自己搭配一套午餐。(出示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能更直观的进行想象和思考,启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讨论,研究 1、自主配餐。 (1)学生根据要求自主搭配一份菜谱。 (2)交流,展示学生的搭配方案。(教师随机选择搭配方案) 2、科学评判。 (1)介绍科学的配餐要求。那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 同桌计算三种营养菜谱的热量和含脂肪量。(教师提供相应的营养成分表) ①师生交流。“不应低于”、“不超过”是什么意思?用数学符号应该怎样表示? ②汇报结果。A符合标准,B脂肪超标,C热量不达标。 (2)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情况。(P48) 交流:①了解老师提供的菜普的营养含量。 ②从营养含量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3)计算调整。

小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营养午餐》 学习目标: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4、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生活。 学习重点: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学习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学习准备:整合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师:(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 (2)这些菜中你都喜欢吃些什么? (3)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你认为自己吃得科学、合理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 二、新授 (一)分析菜谱 1、到模拟的叮叮餐厅里看看新推出的菜谱,教师介绍热量、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2、让学生说说这些菜中,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青菜类) (二)初次点菜 1、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任点三个菜,特别强调: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 2、点完三种菜后,让学生汇报所选菜式及相关的数据。比一比谁的菜式热量总和最低、谁的脂肪总和最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三)对比专家建议 1、出示专家建议。让学生阅读饮食与健康(专家建议)。(系统广播) 2、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具体含义。

3、让学生观看长期热量不足和脂肪过多而导致的图片。 4、让学生用专家的建议对比自己的菜式,谈谈自己的菜式是否科学、合理。并找出不合理的理由。 (1)学生阅读并汇报: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餐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板书) (2)学生结合实际,发表自己对“不低于”和“不超过”理解。(3)学生惊讶地发现纯粹根据自己的喜好所点的菜,与饮食专家的建议有冲突。 (4)通过学习专家的建议,了解热量和脂肪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人体对热量和脂肪的需求并不是越多越好。 (四)合理调配 1、结合专家建议,6人小组之间说说点菜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荤素结合) 具体操作要求: a、先估算一下,哪些菜搭配在一起比较符合营养标准. b、说说搭配的理由,并由一名代表上到讲台推荐给大家。 2、在明白了点菜要注意荤素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再次点菜。(本次点菜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个别菜进行适当调配,也可以重新点一个菜式。) (五)制作条形统计图 1、反馈学生的投票结果 2、能一眼看出投票结果吗?有没有更直观的表示方法?(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 3、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 4、对优秀的搭配菜式进行交流、分析,指出优点或不足。 作业 1、结合本节课本节课的10种菜,小组合作,把所有符合专家标准的菜式列出来。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自己吃饭真能干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自己吃 饭真能干 设计意图: 一日三餐,天天如此。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幼儿园小班生活教育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因为,现在的孩子在家大多数往往是饭来张口,家长包办代替。那么,进入幼儿园以后,集体的生活场所,需要他们增强一些生活的自理能力,逐步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吃饭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这一年龄的孩子力所能及的。注重幼儿独立进餐习惯的培养,不仅能使幼儿摆脱依赖的习惯,还将对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获得一些生活能力的锻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得要自己吃饭,不要别人喂。 2、学习一些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学用小勺,能把饭莱一勺一勺送进嘴里细嚼慢咽。 重点与难点: 掌握一些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改变进餐依赖的习惯。 活动准备: 生活区角活动:舀小勺

体育游戏:给小动物喂食 饭厅环境布置:自己吃饭真能干、小镜子若干、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感知讨论——实践操作——强化巩固 1、感知讨论 餐厅环境布置“自己吃饭真能干”。用环境隐性的教育手段,让幼儿潜移默化感知,吃饭要自己吃。 演示“学用小勺”。请几名幼儿演示各自用小勺的方法,然后让小朋友说说谁拿的方法对或不对。教师再示范讲解正确使用小勺的方法:左手扶碗,右手拿小勺,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勺柄,无名指和小指配合抵住,不宜捏得过低或过高。 照镜子“我们的牙齿真能干”建议可利用吃点心时,发给每位幼儿一面小镜子,先张开小嘴照一照,看见嘴巴里有牙齿和咽喉部等,再拿一块点心放进嘴里,看看原来的点心怎么会变得越来越碎?最后是从哪里咽下去的?让幼儿直观感知一下,自己的牙齿真能干,吃东西时要咀嚼,一口一口咽下去,这样才能吸收营养长身体。 2、实践操作 生活区角活动:在生活角里投放一些玻璃弹或各类豆粒等材料,让幼儿练习舀小勺,掌握正确用小勺的方法。

学生营养午餐的配餐原则

学生营养午餐的配餐原则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学生营养午餐的配餐原则 1、主食要粗细搭配,大米、面粉、玉米面、紫米、小米、干豆类交替食用,不要 长期摄取一种主食。主食可做些小花样,如金银卷、佛手包、小糖窝头、枣饼、紫米面馒头、可可花卷、小点心、蒸白薯、煮老玉米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 2、副食中动物类(畜、禽、鱼、蛋),隔周给猪肝(鸡肝、鸭肝、羊肝)一次, 以补充维生素A。植物类(根、茎、叶、花果)、菌藻类(海带、紫菜、木耳)、豆类及其制品。 3、调味料合理搭配,荤素兼备、干稀适度、易于消化、保证卫生安全,每餐食物 种类要达到8种以上(不包括葱、姜、蒜等调味料) 食谱设计形式一荤一素、一荤两素、一主荤一半荤一素、一荤一素一小菜等形 式。 2 营养午餐标准 以一周五天为单位的日平均食物摄入量,午餐各类营养素的摄入量应占《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40%。 3 学生营养午餐所用食物原料的卫生要求:食物质量应符合有关的食品卫生标准,不得采用有毒、有害、变质的食物。 4 各类食物应经常调换品种,尽可能地做到食物多样化。 5 食盐要限量,每人每日食用量以不超过 10 g为宜。午餐不宜超过3克。

6 学生营养午餐中的饱和脂肪不超过总脂肪量的三分之一。午餐不得以糕点、甜食取代副食。 4营养教育在本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应向学生进行营养教育,使学生了解何谓平衡膳食,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学校还应每周公布学生营养午餐营养素的摄入量及带量食谱。 二、学生营养午餐的食谱一定要由营养师与厨师长共同三、食物种类要多样化,营养 素配比要合理。 1、主食要粗细搭配,大米、面粉、玉米面、紫米、小米、干豆类交替食用,不要长 期摄取一种主食。蒸白薯、老玉米也是孩子们喜欢的。 2、副食中动物类(畜、禽、鱼、蛋)、植物类(根、茎、叶、花果)、菌藻类(海 带、紫菜、木耳)、豆类及其制品。 3、调味料合理搭配,荤素兼备、干稀适度、易于消化、保证卫生安全,每餐食物种 类要达到8种以上(不包括葱、姜、蒜等调味料), 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为早餐占30%午餐占40% 晚餐占30% 青少年每天的食物量谷类食物 - 400~500克(米饭、面条、馒头) 新鲜蔬菜 - 500克(绿色蔬菜不少于300克)水果-100克 牛奶 - 至少300毫升鸡蛋 - 1~2个 鸡、鸭、鱼、肉 - 100~150克 大豆及其制品 - 50~75克食用油 - 15克

小学四年级数学营养午餐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营养午餐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教案 教学内容:《营养午餐》的这一内容的设置,是为了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透过生动有趣的营养搭配、调配系列活动而呈现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4、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生活。 教学重点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准备整合课件,人手一部电脑.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轻松导入 师:(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

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广播教学) (2)这些菜中你都喜欢吃些什么?(3)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4)你今天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科学、合理吗?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 二、新授 (一)分析菜谱 1、到模拟的叮叮餐厅里看看新推出的菜谱,教师介绍热量、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系统广播) 2、让学生说说这些菜中,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青菜类) (二)初次点菜 1、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任点三个菜,特别强调: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 2、点完三种菜后,让学生汇报所选菜式及相关的数据。比一比谁的菜式热量总和最低、谁的脂肪总和。(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学生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纷纷点出自己所喜欢的 (2)通过热烈的汇报,菜式热量的总和一个比一个低,脂肪总和一个却比一个高. (三)对比专家建议 1、出示专家建议。让学生阅读饮食与健康(专家建议)。(系统广播)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营养午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5分钟) 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 1.学生观看对比照片,并提出问题。(预设为何有这么大变化?) 2.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爱吃) 3.学生试着追问。(预设:怎样饮食才科学?) 4.谈话:这是老师以前的一张照片,和现在老师的样子对比一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6.教师小结变化的原因。(由于不注意科学饮食,所以才变得这么胖) 7.谁还能追问? 8.这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板书课题 9.课件出示以前的照片。 10.学生对老师的身材对比后进行简单的评价,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11.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予以小结,点评。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亲身经历的身材变化,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科学饮食的重要性,更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活动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30分钟) 1.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学生齐读营养专家的话。 4.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给小组同学听,各组讨论后汇报。 5.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6.学生分组检验,看看是否符合营养标准,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可用计算器计算)。 7.学生汇报检验过程、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尽可能荤素搭配方能符合营养标准) 8.学生独立思考配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检验、修改,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本组最满意的方案来。写好的由汇报员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 9.学生分工合作,统计全班最喜欢的菜式。 10.究竟怎样吃才有营养,我们一起来听听营养专家是怎么说的?

营养午餐教学反思新编

《营养午餐》教学反思 实验二小陈柏松2011版新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一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 《营养午餐》是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为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目标,我创设了一个“学生为自己点菜”的情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自主点菜——了解营养——调整菜谱——自己设计菜谱——为学校厨师作调查统计孩子们最喜欢的5种营养午餐搭配方案”一系列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寓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的组合、统计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更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并最终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为此,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方面: 一、大胆采用“尝试教学法”精心选择教师的“教” 以“激趣—尝试—讨论—再次尝试—总结提高”为主线。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日常生活的午餐组合为题,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认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合作,总结,结合排列、组合、图表,完成对营养

午餐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与提高。最后通过“给老师的建议”活动,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学” 首先,设计合理有效的前置作业。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有关热量、脂肪、蛋白质的相关信息,了解它们的作用以及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等知识,做到“先学后教”。其次,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课中,鼓励学生大胆采用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等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探索“营养午餐”中的数学问题基础之上,教师再作适当的点拨与指导,实现“以学定教”。 三、灵活机智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在本节课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 1、改变判断教材中的三个“营养午餐方案”为判断学生自己设计的“午餐搭配方案”,使研究的问题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充分利用课堂中出现的学生“生成性错误资源”为教学资源,做到“以学定教”。在判断学生自己设计的“午餐搭配方案”时,我充分利用学生自主设计中出现的“脂肪超标”和“热量不够”等方案进行再次集体讨论判断和修改,加深了学生对“营养午餐判断标准”的理解,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3、改变教师组织学生统计“孩子们最喜欢的5种营养午餐搭配方案”为“生活班长”组织统计,使课堂氛围更轻松和谐。

营养午餐(新课标)

营养午餐(新课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P48P49 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口算、估算的方法或利用计算器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 4、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联系生活,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镇中心学校为方便学生就餐特开设了学校餐厅,提供了一些菜,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 创设情境,开展活动 1、点菜;师:你想吃哪些菜呢?可以选择其中的三种,直接在它们的编号上做记号,点好的可以向我示意。(出示多媒体课件:菜谱)师:你在点菜时,考虑得比较多的是什么?(请学生口答)师:大部分同学在点菜时,都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点的菜。服务员告诉我们这家菜馆正推出一个特色服务,向每位顾客提供一份家常的营养成分表。(出示多媒体课件:成分表。)你从中获得那些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畅所欲言) 师:请你利用这张营养成表,估计一下你刚才点的三道菜的热量总和、脂肪总和和蛋白质总和分别是多少?(请学生说说三道菜的营养总和。教师要相机板书。)师:那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出

示多媒体课件:营养学家) 2、了解营养成分。师:营养学家的话中不低于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举个例子吗?不超过呢? 教师板书: 不低于2926 千焦 2926 千焦 师:热量对我们有什么用处(热量除了给人在从事运动,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外,同样也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等等)师:脂肪呢?(脂肪食入以后通过代谢转化为热量供人体使用,或转化为体脂存储于脂肪细胞中。当摄入的热量过多,长期超过人体活动所消耗的热能时,多余的热能将转化为体内脂肪,存储于 脂肪细胞中。) 师:蛋白质呢?(它能使我们具有抵抗力,少生病。 3、科学配菜。 (1)适时指导:如果你的配菜方案不符合标准,准备怎样调整?(将超标的调低,将不足的调高。)(教师以其中的一个方案为例进行指导) 4、实践活动。 1、提出分组讨论问题:如果让你搭配,你能配出多少种合格的午餐菜肴来? 2、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以57 人为宜每组选一名负责人,负责本组

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营养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一)分析菜谱 :(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 师(1)欣赏饮食精美菜肴图片,说出此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2)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说一说平时喜欢吃肉类,还是青菜。 【设计意图:从交谈中初步了解学生平时的饮食习惯。】 (3)你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有科学、合理吗?粗略地评价自己平时吃的午餐是否科学、合理。 老师想让我们班的同学都来做一个小小营养师,学习一些科学的配餐方

1、到模拟的叮当餐厅里看看新推出的菜谱 编号 菜 名 1 猪肉粉条 2 炸鸡排 3 土豆炖牛肉 4 辣子鸡丁 5 红烧鱼块 6 鸡蛋西红柿 7 香菜冬瓜 8 家常豆腐 9 香菇油菜 10 韭菜豆芽 2、说说这些菜中,自己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青菜类)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接下来的不合理点菜做伏笔。(学生容易点出低热量或高脂肪) (2)对这十种菜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为后面合理调配时做到荤

素结合做好铺垫。 (3)通过欣赏漂亮而丰富的图片,学生的兴致十分高涨,积极发表。】(二)初次点菜 1、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任点三个菜,特别强调: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纷纷点出自己所喜欢的菜。 师:请你们拿出这张表,把自己喜欢吃的三道菜的编号写在表内相应栏内。(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点菜方案表: 2、点完三种菜后,让学生汇报。 师:你选了哪几道菜?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 (三)对比专家建议 师: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吃这方面不但要讲究味道,还要讲究吃得科学,吃的有营养,这才是最重要的。 1、出示专家建议。让学生阅读饮食与健康(专家建议)。 师:那么,怎样吃才是有营养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营养专家的建议(播放录音: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饭菜肴中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克)。

营养午餐教学设计教案

营养午餐 教学内容:教材101-102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4、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生活。 教学重点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轻松导入 师:(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广播教学) (2)这些菜中你都喜欢吃些什么?(3)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4)你今天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科学、合理吗?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 二、探究新知 (一)分析菜谱

1、到模拟的叮叮餐厅里看看新推出的菜谱,教师介绍热量、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系统广播) 2、让学生说说这些菜中,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青菜类) (二)初次点菜 1、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任点三个菜,特别强调: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 2、点完三种菜后,让学生汇报所选菜式及相关的数据。比一比谁的菜式热量总和最低、谁的脂肪总和最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学生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纷纷点出自己所喜欢的 (2)通过热烈的汇报,菜式热量的总和一个比一个低,脂肪总和一个却比一个高. (三)对比专家建议 1、出示专家建议。让学生阅读饮食与健康(专家建议)。(系统广播) 2、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具体含义。 3、让学生观看长期热量不足和脂肪过多而导致的图片。 4、让学生用专家的建议对比自己的菜式,谈谈自己的菜式是否科学、合理。并找出不合理的理由。 (1)学生阅读并汇报: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餐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