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P融合蛋白的检测

合集下载

gfp融合基因 -回复

gfp融合基因 -回复

gfp融合基因-回复GFP融合基因,全名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进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体的研究中。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GFP融合基因的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技术。

第一步:什么是GFP融合基因?GFP融合基因是将GFP基因与其他目标基因融合在一起的技术。

通过此技术,将GFP蛋白与目标蛋白合并在一起,使得目标蛋白在生物体内可被荧光显色。

第二步:GFP融合基因的原理是什么?在GFP融合基因技术中,GFP基因会被克隆到目标基因的编码区域之后,它们会共享同一段编码序列。

这意味着目标蛋白在翻译时,GFP蛋白也会一同合成,从而实现目标蛋白与GFP蛋白的融合。

第三步:为什么要使用GFP融合基因?GFP融合基因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在活体中实时监测与目标蛋白相关的生物过程。

通过融合GFP蛋白,研究者可以追踪目标蛋白的位置、表达模式以及运动轨迹。

这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目标蛋白的功能和相关的生物过程。

第四步:如何构建GFP融合基因?构建GFP融合基因的第一步是通过PCR扩增GFP基因和目标基因的DNA片段。

之后,将这些片段进行连接并进行测序确认。

完成测序确认后,将GFP融合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

然后,将表达载体转染至目标细胞中,让目标细胞表达融合蛋白。

第五步:GFP融合基因在研究中的应用领域有哪些?GFP融合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

在细胞生物学中,研究者可以通过此技术追踪细胞器和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可以利用GFP融合基因研究某些疾病的发生机制。

此外,还可用于研究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基因表达模式以及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等。

第六步:GFP融合基因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GFP融合基因的优点是可以实时地监测目标蛋白的表达和定位,无需使用很多其他的检测方法。

此外,GFP融合基因遗传稳定,不会对目标蛋白的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然而,GFP融合基因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gfp融合基因 -回复

gfp融合基因 -回复

gfp融合基因-回复什么是gfp融合基因?GFP融合基因是一种用于研究和观察生物体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的工具。

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是一种由Aequorea victoria 这种海葵类动物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GFP可以发出绿色荧光,因此被广泛用于生物学研究。

融合基因是指将GFP基因与目标基因连接在一起,通过表达目标基因在生物体内产生荧光。

GFP融合基因的制备过程:1. 目标基因选择:选择需要研究的目标基因,并确定其DNA序列。

2. 基因克隆:将目标基因的DNA序列扩增得到目标基因的适用载体。

可采用PCR技术或其他克隆方法,将目标基因片段插入含有GFP基因的载体中。

3. 转染:将融合基因载体导入到感兴趣的细胞或生物体中。

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转染,如基因枪法、细胞器方法或病毒载体介导的转染。

4. GFP蛋白的表达:当融合基因载体成功导入细胞后,融合基因将会被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机制读取并表达为蛋白质。

由于GFP基因和目标基因连接在一起,GFP蛋白会与目标蛋白结合并被产生出来。

5. GFP蛋白的荧光观察:由于GFP蛋白本身具有荧光性质,它会发出绿色荧光。

通过使用荧光显微镜等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和检测到目标蛋白的位置和表达情况。

GFP融合基因的应用:1. 蛋白质定位研究:通过将GFP与目标蛋白融合,可以实时观察目标蛋白在细胞或生物体中的定位和追踪。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功能和相互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2. 基因表达研究:GFP融合基因可以用来研究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调控机制。

通过观察和分析GFP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了解目标基因的表达时间、空间和水平。

3. 细胞追踪和标记:通过将GFP融合基因导入细胞中,可以标记和追踪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

这对于研究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非常重要。

4. 转基因生物的制备:GFP融合基因可以用于制备转基因生物,使其表达GFP蛋白并发出绿色荧光。

gfp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步骤

gfp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步骤

gfp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步骤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gfp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步骤。

让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gfp融合蛋白。

GFP融合蛋白,就是把绿色荧光蛋白(gfp)和别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蛋白。

这个新的蛋白有个特点,就是它可以在显微镜下发出绿色的荧光。

这对于我们研究细胞内部的结构和功能非常有帮助哦!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这个gfp融合蛋白在细胞里找到它的“家”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亚细胞定位步骤了。

接下来,我就会给大家一步一步地讲解这个过程。

我们要让这个gfp融合蛋白进入到细胞里面。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细胞的大门可是紧紧关着的。

但是,我们有办法。

我们可以先把这个gfp融合蛋白包在一层叫做脂质体的膜上,然后再把它送进细胞。

这样一来,gfp融合蛋白就顺利地进入了细胞啦!接下来,我们要让这个gfp融合蛋白在细胞里“游走”。

这就像是在大海里游泳一样,我们需要知道它在哪里才能找到它。

所以,我们就要用一种叫做荧光显微镜的技术来观察这个gfp融合蛋白。

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可以发出绿色荧光的显微镜,它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活动。

通过荧光显微镜,我们就可以找到gfp融合蛋白的位置了!找到了gfp融合蛋白的位置之后,我们还要让它“回家”。

这就像是在玩捉迷藏一样,我们要把gfp融合蛋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

这个过程叫做转移。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实现gfp融合蛋白的转移,比如说使用一种叫做化学载体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把gfp融合蛋白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就像快递一样方便!我们要让这个gfp融合蛋白在目标位置发挥作用。

这就像是让它去完成一项任务一样。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gfp融合蛋白在目标位置的活动来了解它的功能。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gfp融合蛋白到底是怎么工作的了!好了,各位小伙伴,今天的亚细胞定位步骤就讲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对gfp融合蛋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GFP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GFP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1. GFP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在活体内检测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对我们理解生物学过程至关重要。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技术是酵母双杂交系统。

它是一个基于转录因子模块结构的遗传学方法,由Fields和Song等人于1989年首次建立,随后在蛋白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广泛应用。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实验过程,就是将已知蛋白作为诱饵蛋白,在系统中捕获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来源于水母的GFP在此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可用它直接监测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科学家利用两个增强型GFP(EGFP)片段重建功能,从而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报告系统以应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

该系统在基因水平上将EGFP片段分别与诱饵蛋白及要捕获的蛋白融合,在体内共表达,从而研究蛋白与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与现有的酵母双杂交系统相比,EGFP系统中的诱饵、靶蛋白载体的报告基因和复制控制元件均得到了改进。

在酵母中,当蛋白与蛋白发生相互作用时,分开的EGFP能够重新结合而发出荧光(图7)1.1 构建分离的EGFP报告质粒以分离的EGFP作为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报告基因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它不需要外源底物及辅助因子就能发出荧光。

从理论上讲,该报告系统的基础是酵母中蛋白与蛋白间发生相互作用后,被分开的荧光蛋白片段会再次互相结合从而发出荧光。

EGFP报告质粒包括pNEGFP和pCEGFP。

构建模式见图8。

在乙醇脱氢酶1(ADH1)启动子控制下,诱饵蛋白质粒编码的EGFP N-末端(NEGFP, 1-158位氨基酸)及靶蛋白质粒编码的EGFP C-末端(CEGFP, 159-239位氨基酸)能够被组成型表达,其转录被ADH1终止子序列终止。

构建的EGFP报告质粒pNEGFP和pCEGFP分别为色氨酸和亮氨酸选择性,并且它们都是携带有低拷贝数起始位点(CEN6/ARS4起始位点)的着丝粒质粒。

这些低拷贝数的质粒降低了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解决了酵母细胞中的蛋白毒性问题。

GFP融合蛋白技术对细胞内定位及功能阐释作用

GFP融合蛋白技术对细胞内定位及功能阐释作用

GFP融合蛋白技术对细胞内定位及功能阐释作用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了解细胞内蛋白的定位及功能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理过程和发病机制至关重要。

为了揭示蛋白的定位和功能,科学家们开发了GFP融合蛋白技术。

GFP融合蛋白技术能够将绿色荧光蛋白(GFP)与目标蛋白融合,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可视化的标记,从而可以追踪目标蛋白在细胞中的位置和分布状况,并进一步解析其功能。

GFP是源自一种发光水母的蛋白质,其在自然界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

通过将GFP与目标蛋白发生融合,可以在活体细胞中直接观察目标蛋白的分布情况,无需特殊的染色剂或抗体。

融合蛋白中的GFP可以发出特定波长的绿色荧光,因此使得目标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和运动轨迹可以被即时观察和记录。

GFP融合蛋白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

特别是在细胞内定位和功能方面,GFP融合蛋白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接窥探目标蛋白所处位置和参与的生物过程的手段。

首先,GFP融合蛋白技术能够帮助研究者确定目标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

细胞内的蛋白质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细胞器和亚细胞结构中,而这些定位信息对于蛋白功能的理解至关重要。

通过将GFP与目标蛋白融合,研究者可以观察到融合蛋白的绿色荧光信号在细胞中的位置和分布。

例如,当GFP与高尔基体定位蛋白融合时,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绿色荧光信号是否出现在高尔基体附近来确定该蛋白的定位。

因此,GFP融合蛋白技术为细胞内蛋白的定位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手段,有助于筛选新的蛋白定位标记。

其次,GFP融合蛋白技术还可以帮助研究者解析目标蛋白的功能。

目标蛋白的功能常常与其定位有关,因此通过观察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动态变化,可以推断目标蛋白的功能。

当目标蛋白参与到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过程中时,在使用GFP融合蛋白技术时可以观察到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局部或全局运动。

例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GFP融合蛋白技术可以显示融合蛋白在细胞质中的动态变化,从而帮助我们理解该蛋白在细胞分裂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gfp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步骤

gfp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步骤

gfp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步骤1. 什么是GFP融合蛋白?好啦,咱们先聊聊GFP融合蛋白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GFP(绿色荧光蛋白)就是个能发绿光的小家伙,它可在各种生物中找到,像小水母、海洋生物这些。

科学家们聪明地把这个小家伙跟其他蛋白质绑在一起,形成了GFP融合蛋白。

这就像给一件衣服加了个炫酷的荧光装饰,立刻吸引了眼球!所以,我们用这个融合蛋白就能观察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动静”,就像透过玻璃窗看邻居家的热闹一样。

1.1 GFP的魅力GFP的魅力可不止于此哦!首先,它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染料或化学试剂,照个光就能发光,真是方便得不得了。

其次,GFP的荧光特性非常稳定,不容易被破坏,基本上是个“长青树”,只要好好照顾,能陪你很久。

想想,如果能在细胞中像放烟火一样观察到蛋白质的动态,那是多么酷的事情啊!这可是科学研究中的“火箭发射”,瞬间提升了研究效率。

1.2 GFP融合蛋白的用途接下来,咱们聊聊这个融合蛋白的用途。

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它来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甚至是信号传递。

比如说,你想知道某个蛋白质是不是在细胞膜上,还是在细胞质里,嘿,简单!只需把GFP和目标蛋白结合,就能轻松找到它的位置。

就像在找女儿的玩具一样,轻松又愉快。

2. 亚细胞定位的步骤现在我们要进入正题,怎么把这GFP融合蛋白带到细胞里,进行亚细胞定位呢?这个过程听起来挺复杂,但其实很有趣,像个探险游戏。

2.1 设计融合蛋白首先,咱们得设计融合蛋白。

这个过程就像做菜,得有主料和辅料。

你得选定目标蛋白,然后把GFP“嫁接”上去。

这一步是关键,得确保融合后的蛋白能正常工作,不然就像做了道菜,结果食材不新鲜,味道全无。

通常,科学家们会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把GFP和目标蛋白的基因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DNA序列。

完成后,你就得把这个序列送入细胞里。

2.2 转染细胞转染细胞是个很重要的步骤。

想象一下,咱们把这个DNA序列像一封信一样送到细胞里。

常见的转染方法有病毒转染、脂质体转染等等。

GFP标签融合蛋白亲和凝胶使用说明书

GFP标签融合蛋白亲和凝胶使用说明书

Anti-GFP亲和凝胶Cat#:IP0057(本品仅用于科学研究,不可用于诊断及治疗)1.背景信息GFP,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来源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由约238个氨基酸组成,从蓝光到紫外线都能使其激发出绿色萤光。

GFP常用于真核蛋白质重组表达标记。

Anti -GFP亲和凝胶,由高品质的GFP鼠单克隆抗体与Sepharose 4B琼脂糖颗粒共价偶联制成,具有高载量(至少为1.2mg protein/ml凝胶),高特异性,性质稳定,可反复使用的特点,可用于GFP标签融合蛋白的免疫(共)沉淀检测。

2.性能指标应用范围:可用于N端GFP融合蛋白(GFP–Protein)和C端GFP融合蛋白(Protein-GFP)的免疫(共)沉淀。

载量:1ml Sepharose 4B琼脂糖颗粒,共价偶联800μg Anti-GFP 鼠单克隆抗体,可沉淀至少1.2mg GFP融合蛋白。

成分:共价偶联Anti-GFP 鼠单克隆抗体的Sepharose 4B琼脂糖颗粒, 1ml溶于2ml PBS+50%甘油中。

保存方法:在加入了50%甘油和0.2‰叠氮钠的PBS保存液中,-20℃可保存1年。

3.使用方法3.1细胞裂解液制备3.1.1悬浮细胞和半贴壁细胞从细胞培养瓶上吹下来后放入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5分钟。

贴壁细胞用细胞刮子轻轻从瓶壁上刮下来,放入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5分钟。

3.1.2预冷的PBS(pH7.2)重悬细胞,1000rpm离心3min,弃上清。

重复一次。

3.1.3根据细胞的量加入相应体积的细胞裂解液(推荐配方见5.3),反复吹打后冰上放置10-20min,让细胞充分裂解。

3.1.4用超声破碎仪将细胞裂解液超声,直至细胞裂解液透明,不再粘稠。

冰上放置30min之后,12000rpm,4℃离心10min。

取上清,冷冻保存。

3.2装柱及孵育3.2.1根据使用目的选用重力柱或离心管,移入适量亲和凝胶。

植物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步骤

植物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步骤

植物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步骤植物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GFP)是一种常用的荧光标记蛋白,广泛用于生物学研究中。

在植物领域,GFP标记技术已经成为了研究植物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工具。

通过将GFP基因与感兴趣的基因融合,可以实现对感兴趣基因在植物中的定位和表达等研究。

本文将介绍植物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的步骤,以及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实验步骤:1.基因克隆首先,需要从所研究的植物中提取RNA,并逆转录为cDNA。

然后利用PCR技术将GFP基因与感兴趣的基因进行融合,打开阅读框并加入适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

将得到的重组基因片段克隆到适当的载体中。

2.转化表达载体将得到的重组载体转化到适当的表达宿主中,例如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系统是常用的原核表达系统,用于快速筛选高效的表达载体。

3.确定正确的表达细胞通过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切分析,确认重组表达载体已正确构建。

然后利用Western blot或荧光显微镜技术,确认GFP蛋白已表达并定位在细胞中。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表达的融合蛋白在细胞中定位正确,并且表达量符合实验要求。

4.转基因植物的制备将得到的重组载体通过适当的方法转化到感兴趣的植物中,例如利用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转化技术。

然后通过对转基因植物的筛选和鉴定,获得含有目标基因的转基因植物。

5. GFP表达分析利用植物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转基因植物中GFP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基因植物的荧光表达,或者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技术测定GFP蛋白的表达量。

6.功能分析通过在转基因植物中观察GFP蛋白的表达和定位情况,可以对研究的感兴趣基因在植物中的功能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GFP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来研究该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载体构建的准确性在构建表达载体的过程中,需要确保重组载体的正确构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氢酪氨酸、甘氨酸,为构成GFP生色团的核 心
GFP的结构特点
晶体结构
空间结构特点:
由 11 条β桶状结构(β- barrel) 绕成的一个圆柱体,直径约 3nm,长约4nm。
一条α螺旋缠绕在圆柱体的 轴位置
生色团附着在α螺旋上,几 乎完美地包埋于圆柱体中心
这种方式被称为β罐 (β-can)
蛋白质定位的方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蛋白质定位 绿色荧光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构建 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检测 其它荧光蛋白简介
蛋白质定位
真核细胞具有复杂的亚细胞结构。每种细胞器都有一 组特定的蛋白。
真核细胞除叶绿体,线粒体能少量合成蛋白外,绝大 部分蛋白是在胞浆或糙面内质网合成,最终运至不同 地点,形成成熟的蛋白质并行使功能。
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GFP的结构特点 GFP的发光机理 GFP的荧光特性 GFP的优点 GFP的改进 GFP的应用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日裔美国科学家 下村修 美国科学家 马丁·查尔非 美国华裔科学家 钱永健
译产物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前体蛋白形式存在,往往有 蛋白分子定位信号,可引导蛋白质在胞内定位。
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定位问题,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中 心问题,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理解某些 蛋白质的定位从而分析探索其生物学功能,意义重大。
蛋白质定位
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常用方法: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免疫胶体金标记;免疫荧 光;与GFP构建融合基因表达融合蛋白;多糖 序列分析等。
GFP的荧光特性
通过对GFP的结构和生化特性进行改造,已获得许多 具有不同发射峰和激发峰的突变体,使GFP的荧光强 度和作为报告基因的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
GFP及其主要突变体的荧光特征 nm
项目
激发峰
野生型(wt-GFP) 红移突变体RSGFP 黄绿突变体YGFP
蓝色突变体BFP 增强型突变体OGFP 半衰期短的突变体
GFP的荧光特性
GFP的光谱特性与荧光素异硫氰酸盐(FITC)很相似, 因此为荧光素FITC设计的荧光显微镜滤光片组合同样 适用于GFP观察。
GFP荧光极其稳定,在激发光照射下的抗光漂白能力 比荧光素强,特别在450~490nm蓝光波长下更稳定。
GFP需要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强还原剂能使GFP 转变为非荧光形式,但一旦重新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 GFP荧光便立即得到恢复。而一些弱还原剂并不影响 GFP荧光。中度氧化剂对GFP荧光影响也不大,如生 物材料的固定、脱水剂戊二酸或甲醛等。
表达
检测
GFP融合蛋白的构建
最关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不影响目的蛋白的定 位和功能。具体蛋白要具体分析。
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基因与gfp基因融合有以下几种方式: 将gfp置于目的基因后面,即目的基因-gfp 将gfp置于目的基因前面,即gfp-目的基因。
GFP融合蛋白的构建
注意事项:
两个基因之间用Linker连接。 在两个基因交接处可以增加一段核苷酸(3的倍数) ,
钱永健:让人们理解了GFP发出荧光的机制。 同时拓展出绿色之外的可用于标记的其他颜色, 使得同一时刻跟踪多个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成为 现实。
GFP的结构特点
一级结构
GFP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子量为26.9kD GFP的生色团位于氨基酸序列64~69位 GFP的第65、66、67位氨基酸分别是丝氨酸、
GFP的改进
除去GFP基因中隐蔽型内含子 消除编码蛋白的积累 将GFP定位到特定细胞器中 改变碱基组分 更换GFP生色团氨基酸 插入植物内含子 增加增强子和更换强启动子
GFP的应用
蛋白质定位 作为报告基因 药物筛选 融合抗体 生物传感器 其他方面
GFP的发光机理
GFP的生色团是GFP发出荧光的物质基础。
实质:由第65、66、67位的丝氨酸—脱水酪氨酸—甘氨酸
形成对羟苯甲基咪唑环酮
GFP的荧光特性
GFP的最大吸收峰为 395nm(紫外),并有一个 479nm的副峰(蓝光);发 射光谱最大峰值为 509nm(绿光)
尽管450~490nm(蓝光) 是GFP的副吸收峰,但 由于长波能量低,细胞 忍受能力强,因此更适 合于活体检测。
GFP融合蛋白的构建
应用亚克隆技术,将目的基因与GFP基因构成 融合基因,通过愈伤组织转化法、基因枪、显 微注射、电激转化等方法转化到合适的细胞, 利用目的基因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如启动子 和信号序列来控制融合基因的表达,最终得到 融合蛋白,可以研究目的蛋白的定位。
目的基因 gfp 基因
融合基因
转化
诺贝尔奖委员会将化学奖授予美籍日裔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 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三人,以表彰他们发现和发展了绿色荧光蛋 白质技术。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村修:于1962年在水母Aequorea victoria发现 并分离得到GFP,并发现该蛋白在紫外线下会 发出明亮的绿色。
马丁·查尔菲 :证明了GFP作为多种生物学现 象的发光遗传标记的价值,这一技术被广泛运 用于生理学和医学等领域。
如增加几个为甘氨酸或赖氨酸等编码的三核苷酸。目 的是使得两个基因的蛋白产物的空间结构相互影响较 小,有利于GFP发光。 前一基因必须要有起始密码,而不能带有终止密码; 后一基因要保证有终止密码。
395 471-490
513 385 385 488
发射峰
509 502-511
527 445 510 507
GFP的优点
易于检测 荧光稳定 无毒害 通用性 易于构建载体 可进行活细胞定时定位观察 易于得到突变体
GFP的改进
尽管GFP作为报告基因或分子探针有许多无可 比拟的优点,但是野生型GFP(wt GFP)具有 一定的缺点: GFP有两个激发峰影响了其特异性,并且长波 激发峰强度较小,不易观察 GFP合成及折叠产生荧光的过程慢,蛋白质折 叠受温度影响大,表达量较低 GFP在某些植物细胞中并不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