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并购众城案例分析

中远并购众城案例分析
中远并购众城案例分析

中远并购众城案例分析

一、并购方-中远背景介绍

中远集团,全称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COSCO),其前身为成立于1961年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系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航运业是集团的核

心业务。目前公司拥有600余艘船,1700万载重吨,在世界要紧的航运企业名列第三。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船队在世界上名列第四,1996年中远的集装箱运输量超过320万TEV。中远的规模及占国内运输市场的规模较其要紧国内竞争对手均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中远在拓展航运业务的同时,将其业务向综合物流、多式联运的方向进展。在港口和仓储方面,中远在国内上海、宁波、蛇口盐田港码头拥有大量投资,目前正在参与江苏太仓港的开发;在香港,通过控股的中远太平洋(联交所上市公司)和香港国际码头合资经营8号集装箱码头;在日本神户码头拥有投资,并预备参与美国长江流港的建设。

中远集团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其业务进展也开始面临猛烈的竞争和挑战。尽管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为海运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然而随着海运市场的对外开放,中远集团面临猛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自1995年国际要紧海运公司将其干线班轮直截了当停靠上海、盐田等中国港口后表达得更加明显,并导致了中远集团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份额的下降和1996年经营效益的滑坡。

为了克服在竞争中遇到的困难,中远集团提出了下海·登陆·上天的新进展战略,将公司从航运企业向综合性物流企业方面过渡,并着重将房地产产业作为集团多元化拓展的重点。

在中远登陆战略步署中,在上海建立桥头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港口都市,建成航运中心,对我国航运界会有重要阻碍,它不仅会使集装箱的运输量迅速增长,而且还会带动与此相关的仓储的大力进展。对此,国内外航运企业都反响强烈。作为航界巨子的中远早就有进军上海的打算,在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日益凸出以及竞争对手纷纷抢滩的情形下,自然不甘落后。同时,中远在长江中下游的仓储业务的进展也要求中远在上海有一个地区

指挥总部。因此,在中远的战略部署中,决定在上海采取一系列大动作来建筑好桥头堡,其中的重要一环,确实是建立资本市场支撑点和通道,使之成为以后在上海开展货运、仓储及其他陆上业务的基地。

二、被并购方-众城背景介绍

上海众城实业股份是于1991年10月28日在浦东地区成立的第一批股份制企业之一,公司于1991年发行人民币一般股,1993年4月7日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众城实业以房产开发、经营为主,集餐饮、娱乐、商贸为一体。公司总股本1.68亿股,发起人持股1.23亿股,公众受让持股612万股,已流通A股3024万股。1.原要紧股东持股情形(截止 1996年12月31日)

持股人持股数(万股)占总股本比例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

份 3868.12 22.97%

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

司 2813.184 16.70%

建行上海信托投资公

司 2813.184 16.70%

中房上海房地产开发总公

司 2813.184 16.70%

2.要紧子公司、关联企业

企业名称注册资本本公司持有权益主营业务

上海众城外高桥进展 300万美元 100% 房屋经营、仓储

上海众城大酒店 1000万元 100% 中西餐饮业

上海众城俱乐部 1000万元 100%娱乐服务业

上海众城超市 l00万元 100%百货、五金

上海众城物业治理 120万元 100%物业治理、房产咨询

上海众神娱乐 137万美元 54%娱乐、酒吧

上海东城商都实业公司 500万元 30%百货

家电、房屋租赁

3.要紧财务指标

1997年末 1996年末 1995年末

1994年末

总资产(万元) 61016.1 45825.6 48283.3 39854.7

流淌资产(万元) 58548.9 33647.5 36018.5 33840.7

资本公积(万元) 7248.9 12302.1 12302.1 4926.8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24451.8 4458.6 10410.0 16111.2

净利润(万元) 10448.5 93.4 2669.7 6512.6

每股收益(元) 0.48 0.0055 0.16 0.49

净资产收益率 23.78% 0.28% 7.33%

28.45%

每股净资产(元) 2.01 1.99 2.16 1.71

股东权益比例 72.01% 73.09% 75.45%

57.44%

三、并购过程

1.预备时期:1996年底一1997年

中远集团从1996年就着手收购国内的上市公司,并于1996年底与上海亚洲商务投资咨询公司接触,双方决定合作。

中远集团是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怎么说把哪一家下属企业作为收购主体也是通过了多次的讨论。最后于1月底中远决定在上海专门成立一家企业作为收购主体,至此收购的步伐已逐步加快。

1997年3月27日,本次收购的主体公司一一中远(上海)置业在上海成立。这时通过中远和亚商的多次协商分析,收购对象也最终确定为上海众城实业股份。

2.收购时期:1997年4月一1997年10月

从1997年3月下旬至5月,中远与众城实业的要紧大股东就股份转让进行了多轮谈判。

1997年5月27日,中远置业与上海建行分行第二营业部及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中远置业一次性受让众城实业发起人国有法人股共4834.4265万股,每股转让价格为3元,总共耗资1.45亿元。由此,中远置业持有众城实业28.7%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1997年7月15日,众城实业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改选、调整了董事、监事和总经理。

1997年8月18 日,众城在上海远洋宾馆召开了该公司临时股东大会,按法定程序选举中远集团总经济师李建红为众城实业董事长,纪委书记王富田先生为公司监事长,这标志着中远集团已实质性地把握了该上市公司的操纵权。

1997年10月,中远(上海)置业进展分别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和中房上海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签署协议,一次性受让总共占众城实业总股本39.67%的发起人法人股。至此,中远置业共持有众城实业68.37%的股权,成为其绝对控股方。

3.整合时期:1997年7月一1997年底

购并整合时期与收购时期在时刻上显现了1997年7月一10月的重叠期,这是因为通过第一次收购,中远已完成相对控股任务,7月15日中远向众城派驻董事后,就开始对众城实业的资产重组进行规划研究。在此过程中,亚商连续为中远提供财务顾问服务。

1997年12月5日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如下重要事项:(1)拟将公司名称改为中远进展股份或中远投资股份,将行业类别由原先的房地产类调整为综合类。

(2)在年底之前用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以10:3的比例转增股本。

(3)同意把众城外高桥进展整体转让给中远(上海)置业公司;把众城大酒店转让给中远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中远酒店物业治理;把众城俱乐部转让给中远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中远酒店物业治理;把众城超市公司转让给上海远洋船舶供应公司。

(4)决定与上海远洋广场置业进展共同合作成立上海众城花苑房产开发,双方各按50%比例投资,共同开发众城花苑房产项目。

4.1998年2月9日,众城实业公布1997年年报,公司经营状况极大改善,主营业务收入达2.44亿元,每股收益为0.48元,净资产收益率为23.78%。

四、中远-众城案例的购并与重组分析

(一)买壳上市的动机及选壳技巧

中远集团专门早就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开展资本运作业务,如在香港控股了中远太平洋和中远国际等上市公可,从而积存起丰富的资本运营体会。在中远集团尽快进展陆上产业的目标要求下,利用买壳上市的方式实现快速抢占上海桥头堡要紧基于以下考虑: 1.时刻快。这是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之间一个最显著的区别。实践证明,买壳上市,所具有的时刻优势不仅在国外市场十分明显,而且在国内也同样显著。此次收购行动从最终确定目标公司到股权转让成交、公告,前后历时仅两个月,从而为中远集团迅速采纳资产运作、资产经营的企业外部增长方式、大步加快国内陆上产业的进展速度,赢得了宝贵的时刻。

2.能够不受上市额度的限制。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尚处于进展时期,由于种种缘故,上市额度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这些限制制约着中远系统企业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利用资产经营的规模和时刻。因此,在这种上市难、难上市的背景下,买壳上市无疑能够合法、有效的方式超越这种政策性限制。

具体到壳公司的选择时,中远选择众城实业作为目标公司,是考虑到以下因素:

1.具有专门的区位优势。众城实业地处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区繁华地段,是上海市政府在90年代初,为加快开发、开放浦东建设步伐而新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所有资产集中分布在浦东新区的陆家嘴地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因此,它既具有庞大的升值潜力,又对中远集团实施登陆战略参与浦东这一二十一世纪中国金融、贸易中心以及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

2.能够享受优待政策,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区注册并挂牌上市的上市公司在当时仅有两家,它们是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股份和上海众城实业股份。因此,众城实业能够享受浦东新区诸多优待政策,例如: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按投资项目和行业不同程度地享受减免税、甚至退税的优待政策等等。这些优待政策既有利于中远集团在这一地区的进展,又能够通过今后对该上市公司的注资及资产重组,使集团内其它企业间接分享这些优待政策,以提高集团整体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资产结构单一,资产质量相对良好。众城实业作为一家被收购的房地产类壳公司,其要紧资产由三幢高档商住楼及三大地块共15000平方米的土地储备组成。另外还有六家全资子公司(涉及餐饮、娱乐、贸易等)。从总体上看,由于众城作为房地产公司,其资产质量及经营的连续性远好于工业、商业乃至综合类行业的上市公司。因为导致房地产公司亏损或微利的直截了当缘故是所建筑的房产滞销,

一时难以套现,在接管众城后,中远在对其原有资产存量进行大规模的重组时,从利用集团公司优势和加大市场销售力量入手,即可事半功倍地取得成效。

4.公司资产和财务状况专门适合于购并整合工作的展开。第一,尽管公司从1994年起业绩大滑坡,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如1996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26.91%,这在绩差类上市公司中是较为少见的。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为收购方利用杠杆效应举债制造了良好条件。其次,公司资产流淌性极佳,如1996年流淌比率高达2.72,显示出短期偿债能力极佳,高流淌性是众城财务状况上的重要特色。

资产流淌性强关于收购方而言具有专门强的吸引力,这使收购方在进行资产整合时能够采取较有魄力的处置方法,不必过度担忧财务上的流淌性风险。

另外,便于进行资产重组是由公司资产结构单一以及人员少这两个国内其他壳资源公司难以同时具备的特点所决定的。收购时公司房产存量为2.5亿元,公司人员(包括子公司经理助理以上)共60余人,不存在任何社会富裕人员和承担老职工社会医疗保证等问题,从而有利于切实开展有效的资产重组和公司重整工作,以在短时刻内实质性改善公司经营业绩,复原其市场融资功能。

5.众城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能够借收购提高中远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知名度。

众城实业是为浦东开发而组建的规范化公司。其投资的第一个大项目众城大厦曾创下浦东新区同类大厦的三个第一:第一流的建设速度、第一个结构封顶、第一个符合房产预售条件上市推销,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精心设计的买壳行动,国内各大媒体专门是与资本市场有关的媒体大肆报道了这一个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的购并案例,社会上各方专家也就此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讨论,这无疑使中远的知名度在国内资本市场上一下子提升许多,从国际闻名跨国公司的体会看,这种扎根于证券市场上的无形资产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宝。(二)控壳技巧

1.中远集团具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和组织结构,要实现买壳上市必须要先确定收购主体,为了使收购风险能操纵在一定的范畴内,为了使收购及后续资产重组工作能有一个精干的治理层和灵活的治

理运作机制,为了便于对收购公司的操纵和治理,中远集团在中远(香港)置业已获庞大成功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专门为收购众城实业成立一家实施收购的主体公司,即中远(上海)置业。该公司直属中远总部,成立于1997年3月27日,注册资金3.2亿人民币,要紧从事实业投资、资产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国内贸易。为了规范运作,中远(上海)置业进展在增持众城股权往常,把公司净资产扩充到8.2亿元以上。公司要紧股东为: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持股60%),中远集团总公司(持股30%),中远房地产开发公司(持股10%),中远(上海)置业进展的总体进展思路为:借鉴中远集团在海外公司

购并的成功体会,利用集团内部的综合实力及沪港两地的市场优势、资源优势,通过资产经营、收购、兼并等外部增长方式,在较短时刻内把中远集团的陆上产业做大、搞活,实现陆上规模的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及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合。从而有打算地实施九五期间在房地产业投资60亿元的进展打算,切实巩固和壮大中远集团的各项产业,并将公司建设成资产规模在30亿元以上,以资产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的大型集团公司。

事后的运作过程证明,中远集团通过设立中远(上海)置业来对众城实业进行直截了当操作收到了明显成效。它在提高办事效率、缩短购并进程、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质量、加强直截了当操纵力量、降低财务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专门是对众城进行购并整合工作时,中远置业能够直截了当承担相当一部分要紧重组工作,对众城的部分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并予以接收改造,同时能够把中远集团内的一些优质资产先期注入到中远(上海)置业,待时机成熟时,由中远置业再把这些资产按一定的原则注入到众城中去。这种做法无疑是符合现代控股公司运作规则的上佳选择,事实证明它能够专门好地提高购并及重组的质量。

2.从相对控股到绝对控股的二部曲

按照中远集团的资金实力,完全能够实现一次收购68.37%的法人股,直截了当成为绝对控股方,但中远在操作时精心设计了分两步达到绝对控股的打算,要紧考虑因素包括:

(1)第一次收购比例设定为28.7%,即使中远成为众城第一大股东,也幸免了按规定收购比例超过30%要发出全面收购要约的苦恼,使得尽快控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众城的股权结构的特点是要紧几家法人股东持股比例相对较为平均,这为以后增持股份提供了专门大便利。

(3)假如一次花巨资绝对控股后发觉被收购企业内部存在一些事先未能预料同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得收购整合工作专门难开展时,想要撤回投资将面临庞大的风险和经济缺失。出于稳健投资的原则,先相对控股,待中远进入众城董事会进行资产重组并产生明显成效时再增持股份无疑是较为稳健的做法。

(4)从宣传成效看,一次性绝对控股的宣传和阻碍成效远远比不上分两步实现绝对控股的宣传成效好。事实上,众城实业为每一次股权转让及大的资产重组举动都在国内各大媒体上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使得中远概念在1997年的中国资本市场上成为一道闪亮的彩虹。

在中远入主众城董事会,针对众城存在的问题制订出缜密、富有操作性的资产重组方案,并通过两个多月的整治,众城的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后,然后再增持众城股份的考虑依据是:

①中远置业为此买壳上市及后续资产重组运作已投入大量资金,持股比例的提高可使其充分享受因众城业绩大幅改善所带来的综合收益。

②绝对控股使中远置业能够把众城实业纳入其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众城实业的进展壮大能够直截了当对中远置业产生重要积极阻碍。

③绝对控股使中远置业在众城实业中的决策和实施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不排斥利用这一上市公司载体,实施进一步重大战略举措的可能。

④由于众城差不多面已明显好转,如现在不及时增持股份,则随着众城业绩的增长以后再增持其股权的成本会相应提高。

⑤条件成熟时,参照国际惯例,中远置业还能够开展更高层次的股权运作,为众城实业引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

(三)购并整合技巧

中远集团在买壳、控壳之后,为使中远登陆战略在上海充分实现,在运作众城实业各类有形和无形资源的过程中,中远再度挥舞大手笔。

1.剥离不良资产

众城实业在浦东最早建立起了在当时设备、环境一流的俱乐部、大酒家,另外在上市之初建立了超市、物业治理公司等。近几年来随着浦东开发的迅猛进展、竞争日趋猛烈,加上公司内部治理不善,众城投资的5家全资子公司和2家参股公司显现了全面亏损。

为使众城实业轻装上阵,剥离这部分不良资产是中远入主众城后第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时中远集团拥有各类丰富资产的资源优势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1)中远房地产公司和中远酒店物业治理公司联手买下众城大酒店和众城俱乐部。中远房地产公司出资90%,中远酒店物业治理公司出资10%。中远房地产公司把其持有的两家公司90%的股权全部托管给中远酒店物业治理进行经营、治理。中远酒店物业治理公司在上海治理远洋宾馆专门成功,已积存了丰富的餐饮、娱乐业经营体会。在其治理下,众城大酒店和众城俱乐部都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2)众城超市要紧经营百货、五金交电、烟、酒等。该公司作为众城大厦的商业配套设施,因其经营规模和服务范畴都受到一定限制,经营业绩一直不甚理想。为了尽快提高公司资产的整体质量,公司借助于上海远洋船舶供应公司拓展江海船舶供应范畴,在浦东增设免税品和物料、食品供应网点和供应中转点的时机,将上海众城超市公司转让给上海远洋船舶供应公司,为该超市的进展注入新的活力。

由此可见中远集团并不是简单地找一家下属企业把亏损子公司全部购买下来,而是针对这些子公司的行业、资产质量,要紧症结等从中远集团内部精心选择一些能够胜任对症下药职能的骨干企业

分别对众城的一些子公司实施接管整治。

2.盘活存量资产

在剥离了不良资产后,众城实业的存量资产要紧由众城大厦、众城商厦、众城公寓及众城花苑等几个楼盘、项目组成。

(1)众城大厦是浦东最早落成的甲级高层写字楼,出租率相当高,众城商厦和众城公寓位于繁华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区,刚落

成不久,但由于近两年浦东楼市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阻碍及高档楼盘过于密集等因素,这两幢高楼销售状况不佳。中远入主众城后为盘活这几块楼盘做了大量细致认确实调研、分析工作,并利用中远集团极为广泛的海内外客户网络关系积极寻求合适买家,力争使这块沉淀资产由烫山芋变成金娃娃。

(2)众城花苑房产项目是众城于1995年6月开工的中高档外销住宅楼,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龙阳综合小区内。由于受建设资金和市场的阻碍,在完成桩基及围护工程后,于1996年6月缓建,依照大量的市场调查研究,公司决定与上海远洋广场置业进展共同合作成立上海众城花苑房产开发,双方各按50%的比例投资,共同开发该项目。如此,众城花苑可不能因项目荒废使众城原始投资缺失惨重;众城实业以实物出资组建公司使其又多了一块对外长期股权投资;上海远洋广场置业进展半途入盟,能够大大节约宝贵的建设周期,使该项目尽快发挥效益。该项重组可谓一举数得。

3.注入优良资产

在买壳上市的操作过程中,注资是专门关键的一环,它决定了壳公司以后进展的产业定位、盈利能力、增长速度、市场形象等诸多方面。众城实业原先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而中远集团的主业是航运、集装箱、仓储、贸易等。中远收购众城后对其主业进展方向作了精心调整和安排,原有的房地产业务仍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中远将逐步把其在运输、仓储、贸易等方面的优质资产有选择地注入到众城实业中去,如临时股东大会同意把众城的行业类别由原先的房

地产调整为综合类,确实是为中远的注资行动做预备。据公司1997年8月18日临时股东大会透露的信息,中远注入众城的要紧是一家货运公司和一家贸易公司,其进展前景均被看好。

另外,中远把众城实业更名为中远进展股份的举动也引起各方关注,这说明中远集团已把其中远无形资产注入到众城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无形资产注入的重要性与注入有形资产的重要性能够并驾齐躯。中远集团对众城实业的杰出运作已在1997年中国资本市场上竖起中远概念的大旗,这次更名是则中远概念在大陆股市的正式亮相。中远集团在香港控股了两家上市公司后,把它们分别改名为中远太平洋和中远国际,使这两家公司在短短几年中得到迅猛进展并成为中远集团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业务基地和宣传基础。两家公司在改名后股价也都有过极为杰出的表现,这种股价的上升正是资本市场所特有的一种关于公司以后进展前景予以评判的合理标尺,众城的中远概念已明确地向宽敞投资者揭示了这家上市公司长远的进展潜力所在,那确实是中远集团的资源和财力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刻内支持众城迅速起飞的坚强后盾。

中远物流案例

中远物流 1企业简介 1.1企业背景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8日,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规模和实力居市场领先地位的现代物流企业,是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以“做最强的物流服务商,做最好的船务代理人”为奋斗目标,致力于为国内外广大客户提供现代物流、国际船舶代理、国际多式联运、公共货运代理、空运代理、集装箱场站管理、仓储、拼箱服务、铁路、公路和驳船运输、项目开发与管理以及租船经纪等服务。公司连续三次在“中国货运业大奖“评选中,荣获多项最佳奖。 中远物流秉承“一切为了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以发展现代物流事业为己任,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基石,以国际化物流服务体系为依托,以传统运输代理业务为基础,悉心建设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物流操作平台,努力做大做强综合性的运输服务体系,为广大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架设安全、便捷通道。 1.2企业物流情况 1、主营业务 ⑴ 中远物流业务构成 现代物流船务代理货运代理 1.供应链管理 1.班轮代理 1.国际货运代理 2.物流方案策划 2.油轮代理 2.公路运输 3.库存管理 3.散杂货船舶代理 3.内河支线运输 4.物流信息服务 4.国际旅游船代理 4.铁路运输 5.增值服务 5.航空运输 2、主要客户

⑵ 3、技术与设备 中国远洋物流公司作为一个以航运为依托的第三方综合性物流企业,利用交互式的业务操作平台和较为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国内外广大客户提供现代物流、船代和货运服务。作为其有力的技术支撑,中远物流信息系统拥有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空运货运管理信息系统、海运货运代理管理信息系统、船舶代理管理信息系统、SAP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辅助类系统等专业管理系统。公司建立了中远物流企业门户和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将内外部系统集成到一起,能够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网上物流电子商务平台。 ⑶ 中国远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MIS系统,在中远物流网站中,可通过在线服务直接访问中远物流的https://www.360docs.net/doc/a817930292.html,物流网站,这是一个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应用系统,它将“业务操作”、“商务结算”、“统计分析”、“系统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功能模块进行了集成,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网上物流交易、项目管理、客户服务及应用服务的公共信息平台,为物流项目的开发和运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⑷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案例研究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之道 研究背景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品质。当前中国的食品行业,中小型企业众多,技术水平低,竞争激烈,价格低廉,利润空间狭窄,质量不一。但是巨大的人口基数及多样化的饮食结构是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基石,所以整合食品产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迫在眉睫。而中粮集团作为我国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的国有企业,致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且安全放心的食品。 中粮集团在2009年首次提出“全产业链”战略,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进行整合,将市场交易行为转化为管理协调,可以提高价值的增值效率和企业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整合产业链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三井物产通过交叉持股,网状辐射,渗透中国钢铁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国企业通常采用的纵向并购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供应全过程。中粮全产业链战略模式通过对原料获取、物流加工、产品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管控,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企业采用全产业链模式可以给企业带来以下竞争优势:首先,“全产业链”模式能够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行业内竞争激烈。仅靠企业内部发展,快速提高竞争力并不现实,但可以通过兼并收购迅速扩大规模。 第二,“全产业链”模式能够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大型跨国企业专注于 核心技术的发展,而国内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从而导致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通过收购上下游的公司,企业能够学习到新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

汽车业八大失败并购案例

汽车业八大失败并购案例 作者:ALEX TAYLOR III 时间:2012年09月14日来源: 财富中文网 汽车行业向来不乏失败的并购案例。现在,一位业界 著名分析师表示通用汽车应该抛售欧宝。我们不妨借 此机会,顺便也看看其他7桩时运不济的收购实例。 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 Stanley)的资深汽车分析师亚当?乔纳斯近日抛出一段高论,引发业界一阵喧哗。他建议,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应该改弦易辙,卖掉欧宝(Opel),而不要试图挽救它。他的理由是:这家公司会给通用汽车其他业务板块带来潜在亏损。在他看来,“欧洲汽车市场显著衰退,运营亏损不断增加,”因此他把欧宝称为“通用汽车长期财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的威胁”。 如此壮士断腕必然代价不菲。乔纳斯估计,出售欧宝的现金成本将达到70亿美元到130亿美元,但他坚信,这一举动将使通用汽车的平均每股收益增长近1美元(或20%),最终将推动通用股价上涨超过50%。 卖掉欧宝当然是一剂猛药,但其他汽车厂商在甩掉亏损业务后都实现了复苏。乔纳斯在报告里援引了两笔类似的交易,但实际上过去30年间这种案例已超过6件之多。下面就是这些案例的概貌。 雷诺-美国汽车公司 美国汽车公司(AMC)的财务状况始终岌岌可危,而雷诺公司(Renault)作为这家公司的法资老板,在改变这一局面上一直无所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油价大幅走低,导致美国汽车公司的小型车一夜之间失去了市场。而曾经主管美国汽车公司、尔后担任雷诺总裁的乔治?贝斯在1986年遭暗杀后,雷诺就将美国汽车公司作价15亿美元卖给了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 结局 这桩交易对克莱斯勒来说却是一笔天降横财。它充分发展了美国汽车公司的吉普(Jeep)车业务,把它打造成了一个巨大的赚钱机器。1999年,雷诺做了一项长期并购投资,收购了当时境况不佳的日产汽车(Nissan)36.8%的股份。此后,在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的带领下,雷诺-日产合资公司开始了蒸蒸日上的发展历程。 宝马-罗孚集团 1994年,英国航宇公司(British Aerospace)将其所持有的罗孚集团(Rover Group)80%的股权以13.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宝马汽车(BMW)。当时宝马正

高手身影读后感-3350字1.07

高手身影读后感_3350字 高手身影读后感【篇一】 本书是和君商学院招生的必读书,都是和君咨询参与过的商业案例,原汁原味,极富代表性。本书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产业整合,这也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书中提到了许多管理咨询的理论或者箴言,有些源自经典,有些源自和君自创,先整理如下: 1、管理咨询+投资银行的和君业务模式:这是解决企业问题十分有效的一个组合策略,其中管理咨询主要是对企业的优势、劣势、过去、前景、商业模式进行深度分析,同时结合该产业发展的状况,制定出该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而投资银行则是发展战略的一种工具,通过并购、重组等金融手段,与国际市场相衔接,达到结构调整并且融资的目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企业的改革与转型。 2、ECIRM战略模型:分别代表企业家、资本、产业、资源、管理。这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五个因素。其中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企业家思想的高度同时也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资本是企业运营的根本保障,建立高效畅通的资本运作渠道对于企业至关重要。产业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总体方向与规模限制,没有资源,企业就犹如巧妇难为无

米之炊,若能够获得、整合、占领产业资源,企业必将获得较大的发展。而企业要有秩序的运行下去离不开管理的作用。 3、公司战略和投资银行的十六字诀:产业为本,战略为势,创意为魂,金融为器。 本书主要涉及管理咨询与投资银行方面的内容,由于对管理咨询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因此许多案例未能深入理解其意,需多加强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习。 高手身影读后感【篇二】 一个有品位的企业,也应该像一个有品位的女子一样,秀外慧中。慧中自不必言,秀外也很重要。 --------钟虹光 《高手身影》是一本涵盖中国优秀企业的真实发展史以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决策和战略的一本案例丛书。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中远修船、北京新东方、欧普照明、JJ照明、浙江HY、正虹饲料、中国外运集团、潮宏基珠宝、康恩贝药业、丽江旅游、DH和TY房地产集团、金太阳、三环化工、荣富集团等企业的发展史以及遇到困难时所选择的解决方案。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任何企业的成功都不是命中注定的,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成长过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做

中粮并购蒙牛

中粮集团并购蒙牛集团案例分析 一、企业背景与并购背景 1.1 企业背景 1.1.1 中粮集团企业背景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成立于1949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最初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拥有四家香港上市公司,三家内地上市公司。凭借其良好的经营业绩,中粮持续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产业链及所占比重 1.1.2蒙牛集团的企业背景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初,总部设在和林格尔县,拥有总资产超过80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成产能力达500万吨。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2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据2006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大企业集团首届竞争力500强”,蒙牛乳业集团位居第11位,名列全区和全国同行业之首;在2006年首届“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蒙牛乳业集团位居亚洲乳制品企业第3位(前两名为日本企业)。令据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国大企业集团500强,蒙牛乳业集团跻身第237位,比上年度提高了50个位次。 1.2并购背景 在经历了三聚氰胺行业地震和特仑苏造骨蛋白风波的阵痛之后,中国乳业

《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报告——中远并购众城实业.DOC

《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报告——中远并购众 城实业.DOC 《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报告中远并购众城实业报告目录1.引言22.公司背景介绍22.1.中远集团22.2.众城实业33.并购过 程43.1.未雨绸缪----制定多元化“登陆”战略43.2.随风而起----抓住机遇43.3.水到渠成----实现并购43.4.生花妙笔----众城获得新生54.并购分析54.1.市场环境54.2.并购目的64.3.目标 选择74.4.并购战略84.5.股权交易分析94.6.并购整合105.案例评价115.1.成功的收购,双赢的结果115.2.并购得到了市场的认同126.案例评价136.1.为国企发展提供思路136.2.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发展136.3.制度创新136.4.专业顾问的作用137.结束语14 中远并购众城实业案例分析报告 1.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船王包玉刚在香港证券市场 上斥巨资收购了九龙仓,从而“弃舟登陆”,为以后的陆上产业 的发展打下基础。时隔多年,在中国证券市场也发生了一起引起 广泛关注的“登陆”案件:1997年5月27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旗下的中远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协议方式受让了占上海众城实业股 份有限公司总股本28.37%的发起人法人股,成为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众城实业后来改名为“中远发展”。这一并购重组案 例是上海房地产业的第一起“买壳上市”案,同时为大中型国企

利用证券市场发展壮大自己探索了一条新道路。中远置业后来又分别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房上海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协议受让共39.67%的股权,这样中远置业共持有众城实业68.37%的股权,成为众城绝对控股方。中远置业增持股份是有着其深远的战略考虑意义,是在中远对众城资产重组工作已取得明显绩效基础上所作的战略性投资行动。中远--众城资产重组案例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比较精彩和具有影响力的经典力作之一。 本文从公司背景.并购过程入手,对并购的目的.战略.目标.股权交易.整合等几方面进行了剖析,并得出了本案例对我们的启示。 2. 公司背景介绍2. 1.中远集团中远集团,成立于1961年,是我国名列前茅的战略性特大型国有跨国企业,其资产总值约一千五百多亿元人民币,在全世界五大洲四大洋的各个主要港口和航道,都可以见到“COSCO”标志的航船。中远集团的资产除了船只.集装箱以外,在船舶工业.仓储码头.金融贸易以及房地产等陆上产业也有大量资产,其中不乏优质资产。而且中远集团在香港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中远太平洋”和“中远国际”,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股价表现和公众形象。 1993年,国家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核心母体组成企业集团,在国家56家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中排名第五。其下属企业主

中远案例分析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物流市场开发与服务营 销”结课报告 物流111王亚飞、肖艳红、张婷、包磊,郭明楠 2012-05-21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发展分析报告 一、公司简介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上海远洋物流合资组建的规模和实力居市场领先地位的现代物流企业,是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第三方物流企业。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以“做最强的物流服务商,做最好的船务代理人”为奋斗目标,致力于为国内外广大客户提供现代物流、国际船舶代理、国际多式联运、公共货运代理、空运代理、集装箱场站管理、仓储、拼箱服务、铁路、公路和驳船运输、项目开发与管理以及租船经纪等服务。公司连续三次在“中国货运业大奖“评选中,荣获多项最佳奖。中远物流凭借多年来在现代物流业务的持续创新、在物流核心专利技术研发及应用以及在物流业务国际化发展上的突出业绩获得“2010中国物流十大影响力企业”、“2010中国物流品牌价值百强企业”、“2010物流经典解决方案奖”等三项行业大奖,中远物流叶伟龙总经理荣获“2010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殊荣。 二、经营范围 国际船舶集装箱运输、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国际船舶代理;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普通货船、外贸集装箱内直线班轮运输;实业项目投资与管理;码头投资;海上、陆路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国内陆路货运代理;船舶与集装箱生产、销售、租赁、维修;仓储、装卸;运输方案设计;信息服务。 三、经营规模 截至2007年底,公司拥有专业人员21775名,公司总资产达203.02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达113.56亿元人民币。中国外运集海、陆、空货运、仓储码头服务、快递、船务代理及货运代理业务为一体,为广大客户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其业务主要由所属子公司(含控股)实行专业经营。在营运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综合物流所必须的全程方案设计、组织、协调、管理等综合服务能力。公司拥有齐全、结构均衡的战略资产。其中,自营码头吞吐能力达3640340吨;自营船舶89艘,345099吨;集装箱场站51个。中远物流总部在北京,下设大连、北京、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武

雷诺-日产联盟案例分析

雷诺-日产联盟 ●公司背景 1.法国雷诺汽车公司 创立于1898年的法国雷诺汽车公司是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由于二战中向德国军队提供了不少武器,战后即被法国政府接管。公司利用国家资本,兼并了许多小汽车公司,并发挥了雷诺公司的技术潜力,开发出多品种汽车新产品。作为当今世界上(除中国外)唯一的由政府资产占支配地位的汽车公司,雷诺公司的发展与政府这个强硬后盾息息相关。而与此同时,雷诺公司一直在努力避免国有企业的弊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革新和自我完善,最终位列世界十大汽车集团之一。 2.日产汽车公司 日产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它在全世界17 个国家有21个制造中心,年产总量约240万辆汽车,在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汽车。日产拥有堪称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研发中心,被车界称作“技术日产”。但正如许多日本大型企业拥有的通病一样,日产公司内充斥着严重的官僚主义,内部成本控制极为不利,虽然公司经历着规模上的高速扩张,盈利能力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从1991年起,日产公司的经营状况更是每况愈下,到1999年连续7年亏损,背负债务高达21000亿日元,市场份额由6.6%下降到不足5%。整个日产公司濒临破产。 ●行业背景 世界汽车工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并购、结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巨头的成长史都是一部并购/结盟史。例如美国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公司,他们都是经历了大小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并购才从美国200多家汽车公司中生存下来,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世界汽车工业的增量开始减缓,主要的消费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各厂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1998年9月,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和德国的汽车巨擎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合并,成立了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这是世界汽车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起合并案,戴-克公司由此跻身世界六大汽车集团。 ●雷诺-日产联盟 事实上,90年代后期就有不少汽车工业巨子开始考虑对日产进行竞标,但日产公司的巨额亏损、庞大的债务以及几乎被认定为积重难返的各种大企业弊病使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公司相继退出了竞标。而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却捡起了烫手的山芋,在旁人看来,这无异于一次巨大的冒险,因而,几乎无人看好这宗交易。一位观察家评论说:雷诺拯救日产的想法就如同依靠法国的公务员来复兴日本经济一样。 但奇迹就出现在双方联盟之后,日产不但成功地扭亏为盈,而且凭借双方严密的整合计划和精确的实施能力,联盟真正实现了显著的协同效应,提高了双方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开拓了新市场、巩固了老市场,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企业管理中远并购众城案例分析

中远并购众城案例分析 一、并购方-中远背景介绍 中远集团,全称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COSCO),其前身为成立于1961年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系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航运业是集团的核 心业务。目前公司拥有600余艘船,1700万载重吨,在世界主要的航运企业名列第三。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船队在世界上名列第四,1996年中远的集装箱运输量超过320万TEV。中远的规模及占国内运输市场的规模较其主要国内竞争对手均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中远在拓展航运业务的同时,将其业务向综合物流、多式联运的方向发展。在港口和仓储方面,中远在国内上海、宁波、蛇口盐田港码头拥有大量投资,目前正在参与江苏太仓港的开发;在香港,通过控股的中远太平洋(联交所上市公司)和香港国际码头有限公司合资经营8号集装箱码头;在日本神户码头拥有投资,并准备参与美国长江流港的建设。 中远集团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其业务发展也开始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虽然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为海运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但是随着海运市场的对外开放,中远集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自1995年国际主要海运公司将其干线班轮直接停靠上海、盐田等中国港口后体现得更加明显,并导致了中远集团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份额的下降和1996年经营效益的滑坡。

为了克服在竞争中遇到的困难,中远集团提出了下海·登陆·上天的新发展战略,将公司从航运企业向综合性物流企业方面过渡,并着重将房地产产业作为集团多元化拓展的重点。 在中远登陆战略步署中,在上海建立桥头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建成航运中心,对我国航运界会有重要影响,它不仅会使集装箱的运输量迅速增长,而且还会带动与此相关的仓储的大力发展。对此,国内外航运企业都反响强烈。作为航界巨子的中远早就有进军上海的计划,在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日益凸出以及竞争对手纷纷抢滩的情况下,自然不甘落后。同时,中远在长江中下游的仓储业务的发展也要求中远在上海有一个地区指挥总部。因此,在中远的战略部署中,决定在上海采取一系列大动作来建造好桥头堡,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建立资本市场支撑点和通道,使之成为以后在上海开展货运、仓储及其他陆上业务的基地。 二、被并购方-众城背景介绍 上海众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1年10月28日在浦东地区成立的第一批股份制企业之一,公司于1991年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993年4月7日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众城实业以房产开发、经营为主,集餐饮、娱乐、商贸为一体。公司总股本1.68亿股,发起人持股1.23亿股,公众受让持股612万股,已流通A股3024万股。 1.原主要股东持股情况(截止 1996年12月31日)

中远集团 破产!!案例 答案!!!

1.第三章案例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以下简称中远或中远集团)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拥有和经营近800艘现代化商船,5500多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4亿吨,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个港口,船队规模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其中集装箱船队规模在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四;干散货船队世界排名第一;专业杂货、多用途和特种运输船队综合实力居世界前列;油轮船队是当今世界超级油轮船队之一。中远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经营着32个码头,总泊位达157个,根据Drewry最新统计,中远集团所属中远太平洋的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五。2012年央企排名39. 中国远洋每年能获得不少政府补助。上市七年,股价较首日收盘价跌去74%,市值较最高点蒸发6542亿元。更悲惨的是,公司面临退市风险警示,或将成A股最大的ST股。这7年,中国远洋都经历了什么? 中远集团是最早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一,早在1993年中远投资就在新加坡借壳上市,目前已在境内外控股和主要参股中国远洋、中远太平洋、中远国际、中远投资、中远航运、中集集团、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等8家上市公司。 2012年中国远洋的亏损额74亿元,而2011- 2012连续两年其巨亏额将累计超过180亿元。如果被S T,将成为A股规模最大的ST巨无霸。 2012年波罗的海指数(BDI)全年平均值为920点,较2011年平均值1549点下跌40.6%,为该指数设立以来最为低迷的时期。“靠天吃饭”的中国远洋,陷入了“BDI魔咒”不能自拔。这也是中国远洋持续两年巨亏的重要尴尬所在。按照此前行业分析师的测算,中国远洋的盈亏平衡点所对应的BDI指数应该在1500点至2000点之间,而在过去的一年间,这一指数大部分时间都在1000点下方,即便有小规模回暖,最高点也没有突破1200点。 早在2009年录得75亿元亏损之时,外界就指出,中国远洋是吃了自己前几年疯狂扩张的苦果。比如在2008年4月,金融危机已经露出苗头之时,中国远洋还宣布将订造25艘新船,为集团增加10.68万标准箱运力和211.3万载重吨运力,总共耗资将达22.961亿美元。 财经评论人士倪金节认为,若以“全球500强”的成熟标准来衡量,中国远洋目前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只能说明其仍然处于“野蛮生长、粗放经营”的状态。倪金节指出国际成熟航运企业,应该追求的经营目标必然是以稳健为核心,追求短暂的暴利绝不可成为中国远洋这样的巨头的目标。 分析: 1.中远巨亏的原因?COSCO 2.中远的经营面临哪些风险? 3.中远提出的自救方案之一,出售中远物流的全部股权,请问你如何看? 4.中远如何走出困境? 1.决策失误。航运市场的周期性低迷因素。政策支持是在国内,但发展在国外。 误判宏观形势、盲目扩张忽视风险是巨亏的重要原因 2.、继2011年巨亏104.5亿元后,2012年公司仍将出现较大亏损,这意味着中国远洋已戴上“ST”的帽子。如果2013年继续亏损,中国远洋将成为*ST股(退市预警),面临摘牌风险 3.在中国远洋的业务架构中,中远物流的资产比重虽然不大,但贡献的利润却不少。2011年,中远物流营收63.95亿元,利润贡献6.02亿元。2012年上半年,中远物流营业收入为39.76亿元,同比上升42.9%,是整个中远集团中盈利增长最快的业务。 把一个“下蛋金鸡”出售,对中远来说也是无可奈何,不仅因为这是该公司仅存的两块盈利资产之一,还因为除了中远物流以外,没有更好的可出售资产。干散货业务和集装箱业务都

中粮并购蒙牛

中粮并购蒙牛的案例分析 1.中粮并购蒙牛背景介绍 1.1主并方一:中粮集团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0506)、中粮控股(HK0606)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和吉生化(600893)等6家内地上市公司。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1.2 主并方二:厚朴基金 厚朴基金(HOPUUSD Master Fund I,L.P)酝酿于2003年,2007年水到渠成,由高盛集团中国合伙人方风雷创立。这家在海外设立、专注于中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资金规模为25亿美元,完全以国际标准的合伙制模式打造,其投资者全部为世界排名前三位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淡马锡、高盛等大型机构投资者。2009年1月,厚朴基金曾以6.5亿美元的总价接手苏格兰皇家银行配售的中行H股股份。2009年5月,厚朴基金牵头的财团以每股4.2港元全数接手了美国银行出售的135亿股建行H股。 1.3 目标公司:蒙牛乳业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319HK,简称蒙牛乳业),连续第三年稳坐中国乳业头把交椅。蒙牛乳业创立于1999年8月,最初为完全由自然人发起的民营企业, 2004年6月10日,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319 HK),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乳制品企业。公司在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建立了约30个生产基地,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110万头,产业链条辐射200多万农牧民。公司液态奶市场占有率

中远“登陆”借壳众城实业案例-借壳上市

中远“登陆”借壳众城实业案例 中远发展(股票代码:600641)是一例资本市场上“借壳买壳”的成功典X,其前身是1991年12月3日上市的XX众城实业股份XX。1997年6月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以下简称“中远集团”)旗下的中远置业发展XX(以下简称“中远置业”)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实现借壳上市。中远集团成功入主后,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资产置换,先后向股份公司注入了多项优质资产,并且采取剥离不良资产,盘活存量资产,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营管理等措施,一举扭转了主营业务亏损的不良局面,使公司经营业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将中远发展完全转型为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从此,公司开始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2001年中远发展总资产达到27亿元,净资产11.4亿元,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154.6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9.52%,每股收益0.61元,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房地产绩优蓝筹上市公司,并在2002年7月成为上证180指数样本股之一。那么这次成功的重组是如何实现的呢? 一、中远集团 (一)企业简况 中远集团全称“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COSCO)”,其前身为成立于1961年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1993年,国家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核心母体组成企业集团,在国家56家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中排名第五。其下属企业主要有中国外轮代理集团公司、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及其XX、XX、XX、XX、XX、XX、蛇口远洋运输全资子公司。目前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运输能力居世界第四位,散货船队运输能力排名高居世界第一。 中远集团是我国名列前茅的战略性特大型国有跨国企业,其资产总值约1,500多亿元人民币。航运业是中远集团的核心业务,目前公司拥有600余艘船,载重量1,700万吨,在全世界五大洲四大洋的各个主要港口和航道,都可以见到“COSCO”标志的航船。 中远在拓展航运业务的同时,还将其业务向综合物流、多式联运的方向发展。中远集团资产除了船只、集装箱以外,在船舶工业、仓储码头、金融贸易、房地产等产业也有大量资产,其中不乏优质资产。而且中远集团在XX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中远太平洋”和“中远国际”,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股价表现和公众形象。 (二)竞争 中远集团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其业务发展也开始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远集团虽然在自身规模以及占国内运输市场的份额上比主要国内竞争对手均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面对国外竞争还是显得准备不足。1995年国际主要海运公司将干线班轮直接停靠XX、盐田等中国港口,直接与中远集团竞争,导致了中远集团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份额的下降和1996年经济效益的滑坡。 (三)对策 为了克服在竞争中出现的困难,中远集团提出了“下海、登陆、上天”的经营战略,将公司从航运企业向综合性物流企业方向过渡,并将房地产业作为集团多元化拓展的一个重点。 (四)中远置业 中远置业是中远集团于1997年3月27日刚成立的大型控股公司,注册资本3.2亿人民币。中远集团收购众城实业就是由中远置业出面完成的,作为全资子公司的中远置业,它的行动实际上均是在中远集团支持下完成的。 二、众城实业

基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案例分析

基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案例分析 科目《运输与配送》任课教师洪怡恬 (系)管理科学系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 09级A、B班 完成日期 2011-3-11

《物流与运输》小组分工表 基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案例分析 【摘要】在“2010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得到业内的认可,排名第一。目前,中远物流的业务涉及国际船舶代理和货运代理的传统物流以及现代物流三块。其中,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的规模目前在国内排名第一,货运代理业务也名列前茅。为什么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本小组以其案例从港口节点的区位优势、技术支撑进行分析,并从吸引人眼球的安全性、信息化、高效化进行深度剖析,最后从中远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总结,希望能在中远的成功案例上得到一些启发。 【关键词】中国远洋运输、设备、技术、信息化、高效、合作共赢

案例背景介绍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1993年2月16日组建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经过几代中远人40余年的艰苦创业,依靠智慧、勤劳和真诚,带着光荣与梦想,中远集团已由成立之初的4艘船舶、2.26万载重吨的单一型航运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和经营着600余艘现代化商船、3000余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2亿吨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 作为以航运、物流为核心主业的全球性企业集团,中远在全球拥有近千家成员单位、7万余名员工。在中国本土,中远集团分布在广州、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厦门、香港等地的全资船公司经营管理着集装箱、散装、特种运输和油轮等各类型远洋运输船队;在海外,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南非和西亚8大区域为辐射点,以船舶航线为纽带,形成遍及世界各主要地区的跨国经营网络。标有“COSCO” 醒目标志的船舶和集装箱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往来穿梭。 今天的中远集团,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航运、物流等全球优质承运服务的同时,还能够为客户提供船舶和货物代理、船舶工业、码头、贸易、金融、房地产和IT等多个行业的服务。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以“做最强的物流服务商,做最好的船务代理人”为奋斗目标,致力于为国内外广大客户提供现代物流、国际船舶代理、国际多式联运、公共货运代理、空运代理、集装箱场站管理、仓储、拼箱服务、铁路、公路和驳船运输、项目开发与管理以及租船经纪等服务。公司连续三次在“中国货运业大奖“评选中,荣获多项最佳奖。 自1998年以来,中远集团确定了“由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和“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的“两个转变”经营战略,以及“发展和巩固在航运及物流业中的领先地位,进入世界500强”、“年创百亿效益、打造百年中远”的战略目标,中远集团的发展纳入了快速、稳定、健康、科学的轨道。进入新世纪以后,经营效果逐步显现。自2004年以来,中远集团每年实现经济效益均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央企业中利润贡献最多的10

分拆与重组案例17-4:中远收购众城实业

分拆与重组案例17-2: 中远收购众城实业 一.案例背景 中远置业、XX建行及“上国投”三方(XX建行与上国投是众城实业四大股东中的两个)在进行了多次谈判后,于1997年5月27日签署协议,中远置业一次性受让众城实业发起人国有法人股4834.4万股,每股转让价格为3.00元(为净资产的1.5倍),总共耗资1.5亿元。 7月17日,众城实业召开第三届第五次董事会,改选、调整了董事、监事和总经理。8月18日,众城实业召开股东大会,至此,中远掌握众城的实质经营权。 中远入主众城董事会后,在财务顾问XX亚洲商务投资咨询公司的协助下,制定出缜密、切实可行的资产重组方案和众城实业中长期业绩及股本增长规划方案。经过两个多月的运作,众城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在这种情况下,中远置业作出增持众城股份的决定。因为众城基本面好转,第二次股东收购的成本也相应高于首次收购成本。经过多项谈判,中远置业、陆家嘴和中远XX公司签署协议,中远置业一次性受让众城实业发起人国有法人股共6681.4万股,每股转让价格为3.79元,共耗资2.53亿元。至此,中远置业以68.37%

的众城股份持有量成为其绝对控股方。这两次收购获得了证监会有关豁免其全面收购后义务的批准。 二.并购方的背景情况 中远集团是我国名列前茅的战略性特大型国有跨国企业,其资产总值约人民币1500多亿元,在全世界五大洲四大洋的各个主要港口和航道,都可以看到“COSCO, China Ocean Shipping Corp. ”中远集团的资产除了船只、集装箱外,在船舶工业、仓储码头、金融贸易以及房地产等陆上产业也有大量资产,其中不乏优质资产。而且中远集团在XX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中远太平洋”和“中远国际”,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股价表现和公众形象。 1993年,国际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核心母体组成企业集团,在国家56家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中排名第五。其下属企业主要由中国外轮代理集团公司、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及其XX、XX、XX、XX、XX蛇口远洋运输全资子公司。集团组建以来一直奉行“下海、登陆、上田”的经营战略以成为我国绩优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 中远置业是中远集团于1997年3月27日成立的大型控股公司,注册资本3.2亿元人民币,中远置业在这次收购中是收购主体,避免了产生主体上的混淆与不清。但应明白的是,作为全资子公司的中远置业,它的行动均是在中远集团这个

战略案例(雷诺——日产同盟)

[战略案例]雷诺-日产联盟案例 一、联盟的背景 1、法国雷诺汽车公司 创立于1898年的法国雷诺汽车公司是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由于二战中向德国军队提供了不少武器,战后即被法国政府接管。公司利用国家资本,兼并了许多小汽车公司,并发挥了雷诺公司的技术潜力,开发出多品种汽车新产品。作为当今世界上(除中国外)唯一的由政府资产占支配地位的汽车公司,雷诺公司的发展与政府这个强硬后盾息息相关。而与此同时,雷诺公司一直在努力避免国有企业的弊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革新和自我完善,最终位列世界十大汽车集团之一。 2、日产汽车公司 日产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它在全世界17个国家有21个制造中心,年产总量约240万辆汽车,在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汽车。日产拥有堪称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研发中心,被车界称作“技术日产”。 但正如许多日本大型企业拥有的通病一样,日产公司内充斥着严重的官僚主义,内部成本控制极为不利,虽然公司经历着规模上的高速扩张,盈利能力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从1991年起,日产公司的经营状况更是每况愈下,到1999年连续7年亏损,背负债务高达21000亿日元,市场份额由6.6%下降到不足5%。整个日产公司濒临破产。 3、行业背景 世界汽车工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并购、结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巨头的成长史都是一部并购/结盟史。例如美国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公司,他们都是经历了大小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并购才从美国200多家汽车公司中生存下来,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世界汽车工业的增量开始减缓,主要的消费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各厂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1998年9月,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和德国的汽车巨擎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合并,成立了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这是世界汽车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起合并案,戴-克公司由此跻身世界六大汽车集团。 二、雷诺-日产联盟 事实上,90年代后期就有不少汽车工业巨子开始考虑对日产进行竞标,但日产公司的巨额亏损、庞大的债务以及几乎被认定为积重难返的各种大企业弊病使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公司相继退出了竞标。而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却捡起了烫手的山芋,在旁人看来,这无异于一次巨大的冒险,因而,几乎无人看好这宗交易。一位观察家评论说:雷诺拯救日产的想法就如同依靠法国的公务员来复兴日本经济一样。 但奇迹就出现在双方联盟之后,日产不但成功地扭亏为盈,而且凭借双方严密的整合计划和精确的实施能力,联盟真正实现了显著的协同效应,提高了双方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开拓了新市场、巩固了老市场,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1、联盟的动机 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战略伙伴关系,联盟基于两个关键的预期: 联盟催生的集团将能够面对市场、产品、技术革新等各方面的全球化挑战; 联盟能够形成强有力的互补优势,尤其在三个关键领域:生产(主要是产品的平台),采购和市场。预计从2000年到2002年,联盟产生的协同效应能为双方节省34亿美元开支。之后到2005年,协同效应每年能为双方节省共30亿美元的开支。

高手身影读后感.

高手身影读后感 2020-08-17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手身影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手身影读后感1 读完整本书,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的感受的话,这个词就是――神奇。一个个案例都在告诉我们,咨询师的劳动成果是如何帮助企业认识问题进而走出困境的,处处散发着咨询师的魅力。在这点上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十六章――“组织设计与管控:荣富集团”。在未接受咨询以前,荣富集团是增长速度很快,但是隐患重重的企业。公司没有组织结构图,管理混乱;人员流动频繁,员工充满怨言;总裁过度劳累,而代理总裁没有威信。两位咨询师首先进行了业务判断,利用BCG矩阵识别出明星,金牛,问题和瘦狗;然后进行类型判断,分析指出集团现以经营管控模式为主;继而进行层次判断,摸清集团组织结构;最后进行关系判断,理顺各部门组织关系。在此深入分析基础上,咨询师道出产生问题的根源:集团未能由创业初期的感性管理模式转变为发展阶段所需的理性管理模式。由此,咨询师给出了一系列解决之道,结果是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集团人员锐减一半,股权结构调整完成,业绩保持高增长速度。中国有很多企业是凭借个人能力和市场机会做起来的,一旦做大之后,就面临个人化管控向组织管控的过渡。本案例极具代表性,充分展现了咨询师的价值,特别是对于国内为数众多的这类企业的价值。 读完本书的另一个强烈的感受是――真实。本书所展示的案例都是那么地鲜活,从一个个的案例中可以得到各方各面的收获。从欧普照明的案例学到,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时,只有在品牌和渠道两个方向上进行突破,深度营销应该以营销渠道为战略性重点策略,产品,价格和促销推广等策略围绕这一核心组成;从HY照明的案例学到,从外销转内销的实质是从工厂模式到公司模式的转变:工厂可以只管生产,公司需要管下游系列事务;从新东方的案例中学到在分析一个企业有时不需高深的知识,而需人情事理的把握;从中外运集团的案例学到,央企改造的核心是六个要素的把握:一是企业家,二是资本运作,三是大的目标产业,四是与产业配套的资源,五是管理,深刻反映了ECIRM战略模型的价值。这些案例不再一一赘述,总之,每读一个案例就有在一个大方向中的不同方面的收获。 总揽本书,可以说是对公司战略和投资银行的十六字诀(产业为本,战略为势,创意为魂,金融为器)的深入表达,也是对“管理咨询+投资银行”的和君业务模式的注释和验证。以第一章中远修船案例为例。咨询师首先从管理咨询的角度调查,试图让修船厂通过管理改善来实现扭亏为盈,但是得出否定结论,于是转向提供投资银行服务: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来把亏损的不良资产

蒙牛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蒙牛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一、确定并购交易结构 1、案例简介 2013年6月18日,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02319.HK)(简称“蒙牛乳业”)与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1230.HK)(简称“雅士利”)联合宣布,蒙牛乳业向雅士利所 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并获得控股股东张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张氏国际”) 和第二大股东凯雷亚洲基金全资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简称“CA Dairy”)接受要 约的不可撤销承诺,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 蒙牛方面表示,此次是蒙牛独家投资,融资方面将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不会引入合作伙伴。“雅士利的团队在婴幼儿奶粉行业有着非常丰富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并购后我们将保留雅士利的独立运营平台,使其保持作为从事奶粉业务的专业公 司。”蒙牛乳业总裁孙伊萍表示。 这是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也是蒙牛乳业在奶粉领域发力的重要信号。两大乳业巨头联手后,将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利用双方在产品、 品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加快高端奶粉行业整体升级的速度。 交易金额:12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雅士利的股东将可就每股股票获得以下两种选择: (1)每股3.50港币的现金; (2)每股2.82港币的现金加上0.68股蒙牛国际的股票。张氏国际承诺接受“现 金加蒙牛国际股票”的方案。 资金来源:据华尔街日报称,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或将为该交易提供全部融资。 蒙牛此前刚宣布以25亿元收购现代牧业26.92%股权,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 2、并购双方介绍 并购方——蒙牛乳业:蒙牛乳业始建于1999年8月,创始人牛根生,企业声誉在三聚氰胺事件中遭受重挫,2009年中粮入主,创业元老相继退出。 被并购方——雅士利:创办于1983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领导企业,旗下完达山和施恩两大品牌广受消费者认同。 3、并购信息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