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银毫版别欣赏
袁大头民国三年版主要版别概览

袁大头民国三年版主要版别概览民国三年版正版民国三年版正面是袁世凯的侧脸,上面写着“民国三年”。
“年”字后无“枣”字,其他年版在“年”字后有“枣”字。
三年版的“民”字有一个“点”,其他年版没有“点”。
三年版有两种模具,旧模具和新模具。
旧模具有185个刃齿,新模具有170个刃齿。
铸造量大,为普通流通版。
铸件少的版本1.“O”版也就是嘉禾纹有一个“O”字形的铭文,嘉禾结带处有一个横“8”字形,左上带孔有一个很小的“O”形圆圈,领口处袁翔的下巴没有封住。
,肩章更宽,五颗星更显眼。
O版分为普通O版、横版带“华”字大肩章O版、长叶修版小肩章O版、小肩章O版带长叶修一开壳版、O版肩章配长叶修护一版、O版(中肩章/小肩章)直篷版、O版大肩章直篷版、O版中肩章实心O版,O版中号肩章无O版,O版大肩章凸粗O版,O大肩章版透心O版,O版大肩章双O版,O版实心O(撕裂版),O版三角圈,O版三角圈(睁眼版),O版三角圈“圈”不是印章,O版三角圈带“华”字横,O版三角圈错配中间肩章,O版小环保局ulet(没有 O 的 O 版本)。
2.粗略版。
袁的头发浓密而卷曲。
嘉禾结带不形成纵横“8”结,嘉禾结带右束处形成不规则圆形。
3.三角版。
这枚钱币背面圆字中的“嘴”字形成“△”字形,其他版本为“开口”。
4.打开shell版本。
这枚钱币“元”字的“北”字底线与竖笔不相接,形成“开壳”。
这个版本的袁氏肩章有明显的条纹,袁氏的眼睛从上到下有一条直线,俗称“睁眼”。
此功能在其他版本中也没有。
5.投《甘肃》二字版。
此币为甘肃兰州造币厂,沿用民国三年版旧款。
元像左右两侧铸有“甘肃”二字。
其余的与 open shell 版本相同。
6.签名版。
此钱稀有,天津造币厂曾试铸样币,但未流通。
钱币元像右侧刻有竖线英文字母“L.GioRGi”,是外国在华造币专家意大利雕刻师“Lorge-George”签名的缩写。
7.“T”字边,鹰洋边。
这两种钱币都是稀有的,是天津造币总厂铸造的样币。
银元袁大头的版别、暗记、成色

民国二年十月十日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民国三年开始铸制“袁大头”银币(以下简称“大头”),直至民国十六年五月北伐胜利后停铸。
当时就财政部天津造币总厂(各年份都有铸造)每日生产三十万元,加上南京(仅三年)、武昌(三、九年)、杭州(八、十年)、广东(仅三年)、奉天(沈阳,仅三年)、安庆(仅八年)、南昌(仅九年),以及甘肃、云南、海南、山东、康定、成都及重庆造币分厂(局)等地方的生产,可见大头的生产量史无前例,加上军阀混战私铸甚多,故大头版别极为丰富,暗记多彩纷呈。
在解放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考虑部分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使用习惯,又铸造了一些大头。
所以,大头的生产时间最长,生产量最大,流通时间最长,版式最多。
因此,大头的收集与研究在银币收藏中是难度最大、研究最为深奥的币种。
下面按版别、暗记、成色三个方面浅谈。
版别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两种模具,老模具为185道边齿,新模具为170道边齿。
一、齿版别1、边齿有直齿边、橄榄齿边、疏齿边、密齿边、粗齿边、细齿边、鹰洋边、“T”字边、无齿边(光边)、异齿边。
2、边沿有宽边、窄边,有平边、高边(私版主要特征之一)。
3、内齿有直齿、曲齿、圆齿、小齿顶珠、大齿背珠、缺齿、长城型齿、花齿、异齿。
小齿顶珠又分上顶珠、下顶珠,按珠数量又分几齿珠,大齿背珠又分几齿珠。
二、属性版别1、中央版。
民国初年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因为其前后相继的统治者都出自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系统,所以又称北洋政府,天津造币局是北洋政府的中央制币机构。
各地沿用了天津造币局的版模,也统称为“天津版”。
在天津的版模流传、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磨损、开裂,但是版模难得,怎么办呢?就靠修改改模版。
“断笔民”等应当就是这样产生的。
“断笔民”断一笔、两笔、三笔的都有,凡是断一笔的,总是最下面的一横,然后依次往上,不知为何。
2、地方版⑴甘肃版。
仅三年,甘肃版的特征就是袁像明显头大脖子粗,背面圆字“开口贝”。
曲笔民的两面的内齿细长,明显与普通甘肃版的粗短不同,尤其是“民”字,最左边一竖,写法奇特;去字版是甘肃加字到普通甘肃版之间的过度版本,保留了一些甘肃加字的特征。
你手里有这样的大头一角,要注意了,可能很贵,也可能是假

你手里有这样的大头一角,要注意了,可能很贵,也可能是假袁大总统什么是银毫子?银毫子就是银辅币,随主币而生,当时人们也称之为银角子。
其个头小,不易携带和保存。
但是,辅币作用很大,清末民初直到解放前1949年的胜利堂二角都是当时人们最经常使用的通行货币。
由于历史原因,辅币流传下来的量不及当时的3/10,并且未使用类精美品很大一部分都是外国回流。
品种、品相是钱币的灵魂和展现的客观状态。
也是玩毫子的追求目标,二者高位统一,就是漂亮的收藏品!尤其是底板一流、打制深刻、规整,原味无洗,包浆浑然天成的毫子更是让人爱不释手,喜欢的藏友都想得而藏之。
至今国内名气最大的银元就是袁大头,人人皆知。
而其辅币一角没见过的却大有人在,或者见过的一角毫子也貌似“光头强”,品相很弱。
“光头强”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流通过程中磨损严重。
话虽如此,某些地方的地摊老者还是把其作为难得一见的宝贝。
若不是互联网方便了沟通,聚集了众多好品银毫子,真不敢相信还能有此眼福,并且有缘分购得几枚。
传世品,磨损严重当然,生产钱币的模具不可能只有一副,多副模具也导致了版别产生。
年份和版别加一起就多了更多的趣味。
民国三年,袁世凯发布国令铸造钱币,天津版为中央版,有的省也有地方铸造厂,在中央政府允许或者被迫允许下一起生产钱币流向市场。
造币厂不同,生产的钱币成色和制作工艺的参差不齐,也导致现在看到的币各具特点。
袁世凯大总统于1916年去世,整个民国时期所生产的一角袁像毫子仅有中华民国三年和五年两种。
按地方区分就是北版(天津版)和南版(福建版)。
大头一角版别分支图北版(天津版)北版其初铸时含银量高、打制周正、深刻,发丝状如主币九精,让人喜爱。
而后期可能监管松懈,加上模具使用有损导致弱打、模裂等,尤其是高分光头类毫子出现。
如今p盒子AU有分的五彩品发丝极美的大一角中央版1800-8200不等,通货略微发丝的千元上下,MS品养护的白币多,价钱也不一样。
天津版发丝漂亮的很少见了,而所见都贵福建长须版大头一角福建长须版,模具好,基本上能见到的近未使用品发丝都极其精美,较短须版而言更为深刻。
中国近代银币第四章辅币篇

星下点龙爪抓珠
中梅花各版
云南新龙3.6版别基础知识
• 一.名称 1.回珠钱 回珠钱是云南新龙早期高银版的统称,不是火焰圈里面有 点的意思。它包括三空圈、三珠点以及正背边花中心都是 单圈的二空圈和二珠点。回珠钱的右上龙爪短爪,边花中 心只有单圈或圈点。 马尾珠尽管也是二珠点,但属于后期低银版,不能叫二回 珠。马尾珠含银量是后期低银版成色最高的。 2.半开 半开是云南新龙3.6后期低银版的统称,不是所有云南新 龙3.6的俗称。早期的高银版不能叫“半开”。 3.困龙 应该叫“团龙”,当初写下此字的人可能字迹有点潦草, 而看到的人又比较粗心,将“团”字误以为“困”字,以 讹传讹。后又徽理工大学 祁龙
1、袁头像系列辅币 2、东三省系列辅币 3、云南新龙3.6版别
1:天津版(俗称北版) 数量:多见
2:福建大胡子版 数量:多见
3:福建南版 数量:多见
4:5年大头军阀版(俗称“长脸”或“大脸” 版) 数量:少见
5:五年贰角 数量:多
鄂造九年两角
27.多圈
• 9.二回珠-单圈/单圈(回珠钱) 10.二珠点-点圈/点圈 11.二珠点-双圈/点圈(马尾珠,版别有20 多种,但边花特征就此一种)
12.三空圈-单圈/单圈(回珠钱) 13.三空圈-单圈/点圈(回珠钱) 14.三回珠-单圈/单圈(回珠钱) 15.三回珠-单圈/单圈(回珠钱) 16.三回珠-单圈/点圈(回珠钱) 17.三回珠-点圈/点圈(回珠钱) 18.四空圈-单圈/双圈
2.点圈
3.双圈
4.双圈点a(小梅花)
5.双圈点b(梅花)
6.大边花-双圈点
7.大边花-双圈
四.文字 1.斜刀
2.短平刀
3.中平刀
4.长平刀
5.开口绪
归纳大头银毫版别图文.ppt

优选
7
6:军阀版(又称“南京版”) 数量:极少见
优选
8
鄂造九年两角
优选
9
福建版大头三年一角的三个大版 1:下缺齿短胡子,最常见的版别
优选
10
2:下缺齿长胡子 也常见
优选
11
3:上缺齿(上缺齿的都为短胡子),少见
优选
12
上下缺齿的的其它区别
优选
13
• 中央版大头中圆版别初探 • 从签字版角度看,中央版大头中圆可分为
优选
1
1:天津版(俗称北版) 数量:多见
优选
2
2:福建大胡子版 数量:多见
优选
3
3:福建军阀版(蒜头鼻、粗发、大胡子) 数量: 极少见
优选
4
4:福建南版下缺齿 数量:多见
优选
5
7:福建地方版(与福建版风格相似),头发 异样,嘉禾异样。 数量:稀见
优选
6
5:5年大头军阀版(俗称“长脸”或“大脸” 版) 数量:少见
人像面拥有签字版除加签字外的全部特征背面配普通版的嘉禾版除加签字外的全部特征背面配普通版的嘉禾面每字是普通版写法即大开口
• 大头二角版别 • 大头二角版别非常丰富,玩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呵呵 图1:天津版(俗称北版) 数量:多见 图2:福建大胡子版 数量:多见 图3:福建军阀版(蒜头鼻、粗发、大胡子) 数 量:极少见 图4:福建南版下缺齿 数量:多见 图7:福建地方版(与福建版风格相似),头发异 样,嘉禾异样。 数量:稀见 • 图5:5年大头军阀版(俗称“长脸”或“大脸” 版) 数量:少见 图6:军阀版(又称“南京版”) 数量:极少 见
四版,即:签字版、普通版、签字版面配 普通版背和普通版面配签字版背。(由于 签字版大头壹圆有三个版别,故签字版中 圆本身是否有不同版别,有待研究)
袁大头的鉴别知识

袁大头的鉴别知识袁大头的鉴别知识奉天造币厂始造后改产铜元,于1926年至1929年间恢复生产银圆总产量为1915万枚,均为“3年版。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
于民国三年(1914)2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
《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现在由造币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
由于袁大头银元铸造的时间长,参与铸造的造币厂多,因此,存世的袁大头银元的版别是非常多的,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首先说1914年袁大头银元的版别就和其他年份都不一样,1914年袁大头银元的正面图案是袁世凯的侧面头像,上面的文字是:“中华民国三年”,在“年”字的后面没有“造”,其他年份的袁大头银元的“年”字后面都加上了一个字“造”。
虽然古银币目前行情不错,但是收藏不到的朋友也不需要过多灰心,毕竟这种东西是需要经济实力和运气都匹配了才能够收藏到的。
如果本身比较倾向于收藏有潜力的藏品的话,去看看其他的就好了。
最后,如果有机会收藏光绪元宝的话,一定要注意先确定好真假再出手,毕竟这一出手就是几百万的事,不是小数目,要慎重再慎重。
随着袁大头的市场的日益火爆,升值极快,升值幅度极大的便是钱币,而“光绪元宝”则变成了藏友手中投资新贵,也因为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而且存世量极为稀少,是钱币收藏世界,知名度极大的一种,被誉为钱币精品,具有无法估量的学术与历史价值……,渐渐地成为古玩市场的新一代新星。
不过还是得提醒藏友: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近代机制袁大头经历百年沧桑,大多表面都有自然氧化层,富有层次感而且沉着老道,伪品袁大头短时间做旧包浆,显得没有层次感,浮浅不老道,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区分的。
袁大头版别大全

大头版别(一)所谓的袁大头银圆是正面镌有袁世凯侧面像、背铸嘉禾图银圆的俗称。
它是民国北洋政府1914年(民国三年)二月公布的《国币条例》所确定的国币,在中国银元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袁大头银圆的产生背景清末,朝廷对外不能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外国币在中国行用,失去了货币自主权。
对内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日益削弱,各省地方长官为增强各自的财力及扩充军事力量也纷纷制造和发行货币,货币金融十分紊乱。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令江南造币厂归财政部管理,主张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并着手定币制。
不久,袁世凯在中外反动势力扶植下,迫使孙中山于民国元年四月一日让位,故币制问题未及整顿。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有3个原因促使北洋政府实行币改:一是孙中山虽辞去临时大总统,但出于救国救民之心,于1912年8月24日应袁世凯之邀,进京与袁世凯先后谈话13次。
同年12月3日孙中山发出“创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的通电。
二是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熊希龄、农商总长张謇等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在市场上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而且各有各的流通范围,规格不一,折算繁琐,对收税、发饷、交换都有不便,市面恐慌,民众积怨,也主张实行币改。
三是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也需要借助于货币,并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来提高他的政治地位。
民国元年七月十五日,北洋政府设立了币制委员会,专门研究和拟定币制改革方案。
民国二年一月十四日,又拟定了币制委员会章程并调整了组成人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热烈争论,熊希龄内阁于1914年1月17日提出了银本位制统一币制方案。
本位可供选择者有四,即金银复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银本位。
1914年2月7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要点是:国币铸发权专属于政府。
O版大头详解

袁像民国三年O版大头,简称欧版。
目前所见O版,全都是中华民国三年的.O版图案与普通三年袁大头银币大体上一样,O版重量都在26.6-26.8克,与普通三年大头最显眼的差别是背面交叉嘉禾的束带中有一个很小英文字母的O字。
此外,人物的衣领,肩章,发丝也不同于普通三年。
关于O版产生的背景,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北洋军阀时期造:持有这个观点的泉友,主要依据是奥地利收藏家耿愛德所著的《中國幣圖說》载有0版而没有三角元,该书1954年出版,耿愛德解放前(1949年之前)在中国工作,解放后回国,根据当时在中国搜集的资料所整理的图说,里面已经有O版大头的记载,O记图文资料在1949年之前就已经整理出来,可见0版在解放前就已经存在.而三角元在耿愛德的《中國幣圖說》却无记载,依此来断定,三角元跟O 版不是同一时期的产物.三角元才是1949年后铸造的.二是解放后铸造:持有这个观点的泉友,主要依据是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
11月3日,中共东北银行接收造币厂,11月8日,东北银行沈阳支行成立。
东北人民政府选调曾在关内解放区制造过银币的周鉴祥,到造币厂主管制造银圆工作,造币厂成立银币科,筹备制造银圆。
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指示,为稳定和发展部分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形势,繁荣当地经济,沈阳造币厂又先后铸造了两批袁大头壹圆。
由于铸袁大头所用的机械和模具都是利用解放战争后期缴获的,所以在造币风格上也区别不大,只是为了区别旧政权的货币,特意添加O字暗记,该O字暗记主要是方便金融监管,防范反动势力对新生政权所铸过度货币的破坏.所见的O版及O 版三角圆,三角圆,三角圆浅O版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为什么新中国要重新铸造袁大头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要解决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这里要讲一点历史:在我国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用银元交易的习惯,他们一开始就拒绝使用人民币.所以建国初期,人民币在这些落后的地区根本无法推广,要争取民族团结,顾全大局,只能让少数民族同胞慢慢来接受使用人民币,而不能武力强迫使用人民币.在新旧货币交接的过程中,必须大量的银元来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物价.因为白银流通一旦供应不足,物价就会飞涨,老百姓生活将更加痛苦,社会更加动荡.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货币改革,必须首先用银元来平抑物价,然后再来按比例兑换人民币.但当时中央已经没有足够的银元可用,必须重新铸造一批新银元,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其二,是解决西藏问题.西藏解放前还是农奴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经济体制.内地货币唯一能在西藏地区被承认的就是银元,解放军进藏部队必须携带银元才能在当地购买生活物资.在当时复杂的外部环境下,要取得西藏的解放,解决银元紧张的局面.必须铸造一批银元急需之用.另外,由于西方列强的敌视封锁政策,人民币无法获得实际的国际地位,中国政府铸造的一批数量可观银元,途径尼泊尔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用于换取外汇.购买国家建设急需设备.关于解放初期的西藏货币,引用点资料:1951年4月12日,时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的陈云签发中财委复西南财委请示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造九年两角
福建版大头三年一角的三个大版 1:下缺齿短胡子,最常见的版别
2:下缺齿长胡子 也常见
3:上缺齿(上缺齿的都为短胡子),少见
上下缺齿的的其它区别
• 中央版大头中圆版别初探 • 从签字版角度看,中央版大头中圆可分为 四版,即:签字版、普通版、签字版面配 普通版背和普通版面配签字版背。(由于 签字版大头壹圆有三个版别,故签字版中 圆本身是否有不同版别,有待研究) 兹将上述四版分别介绍如下,请兄弟们斧 正。
1:天津版(俗称北版) 数量:多见
2:福建大胡子版数量:多见来自3:福建军阀版(蒜头鼻、粗发、大胡子) 数量: 极少见
4:福建南版下缺齿
数量:多见
5:5年大头军阀版(俗称“长脸”或“大脸” 版) 数量:少见
6:军阀版(又称“南京版”)
数量:极少见
7:福建地方版(与福建版风格相似),头发异样, 嘉禾异样。 数量:稀见
三、签字版面配普通版背特征:人像面拥有签字版 除加签字外的全部特征,背面配普通版的嘉禾面, “每”字是普通版写法,即大开口:
四、普通版面配签字版背特征:人像面是普通版特 征,背配有签字版特征的嘉禾面,嘉禾饱满,“每” 字与签字版相同,为接近闭口:
孙像开国纪念贰角试铸样币欣赏
孙像开国纪念壹角试铸样币欣赏
• 大头二角版别 • 大头二角版别非常丰富,玩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呵呵 图1:天津版(俗称北版) 数量:多见 图2:福建大胡子版 数量:多见 图3:福建军阀版(蒜头鼻、粗发、大胡子) 数 量:极少见 图4:福建南版下缺齿 数量:多见 图5:5年大头军阀版(俗称“长脸”或“大脸” 版) 数量:少见 图6:军阀版(又称“南京版”) 数量:极少 见 图7:福建地方版(与福建版风格相似),头发异 样,嘉禾异样。 数量:稀见
一、签字版特征:整币精铸,头发似波浪,线条粗卷,立体 感强;肩星凸起,肩章十条线清晰精刻;胸前襟章和绶带立 体清晰;背面嘉禾饱满,显著特征是“每”字接近闭口。请 看图
二、普通版特征:整币普通铸造,头发立体感对比签字版头 发明显逊弱,线条稍细;肩星较扁,肩章线弱而模糊;襟章 绶带立体感差而弱;背面嘉禾与签字版对比立体感稍逊,显 著特点是“每”字大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