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合集下载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
29

1981年到九华山,只身住东崖幽冥钟亭,每 日撞钟念佛。 1986年转到九华山上禅堂禅修,严守戒律, 常手执方便铲。 1990年10月慈明和尚预知西归将近,传行脚 僧大弟子德贵和尚从祁门来见。11月26留下 一偈:“忘我戒生灵,是如不变迁。真持亦 放下,谁住叹空也”。话音一落,圆寂西归, 世寿86岁。
32

1950年赴抗美援朝战场,随军当卫生员,1953年回 国,于吉林通化206医院工作,1954年在沈阳南大 关联营中医院针灸科当医生,1958年调入城乡卫生 院,1963年下放二边江乡三边江村,1976年回吉林 通化自办诊所。 1982年宗教政策落实后,便再度上五台山,在塔原 寺受具足戒,同年重修南山寺。 1983年朝礼九华山,决定在此常住,先后住过甘露 寺,菩提阁等寺,后重修通慧禅林。
绿树葱茏。
8

化城寺历代曾遭受多次火灾,现有殿宇多系清
朝光绪年间重建,唯独藏经楼是明代宣德年间
建筑。现在,化城寺已辟为九华山佛教文物展
览馆,将以前保存在月身殿西侧的佛教文物和
该寺的一些文物珍宝搬迁过来,集中展览。其
中有康熙、乾隆二帝的手谕笔迹,有传说是金
地藏王穿过的僧靴和使用的宝印,还有宋代和
元代的岩红瓷和青蓝瓷钵,以及从缅甸传入的 仰光大金塔模型、梵文贝叶经等文物。
31

通慧禅林的肉身菩萨——仁义师太




是世界上唯一尊比丘尼肉身菩萨。 俗名姜素敏,出生于1911年,祖籍辽宁沈阳,门 第书香。 高中毕业后当教师,23岁与一同窗好友成婚, 30岁时丈夫病故。 1940年秋到山西五台山显通寺落发为尼,法名 仁义。 1946年仁义入沈阳中医学院钻研医学四年。 解放后,由于宗教政策的原因被遗返原籍。

中国佛教名山名寺(精品)

中国佛教名山名寺(精品)
院规则。
• (三)常见的佛事:水陆法会、增福延寿道场、
焰口施食(放焰口、施食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佛教的宗教活动
• • • • (三)佛教主要节日 1、佛诞节(浴佛节):阴历四月初八 2、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 3、成道节(腊八节)
佛教礼仪
• 俗人尊称僧人师父,年长德高者称法师、长老、 上人、大师。俗人对僧人自称弟子、后学等。僧 人尊称俗人为施主。僧人对俗人自称贫道、衲子、 弟子。僧人之间称某某师。 • 与僧人见面时不可握手,应双手于胸前合掌,微 低头。询问出家人的法号时,不可问“您贵姓”, 因为出家人皆以“释”为姓,习惯只以法号相称。 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师父的德号?”不可直呼 其僧人法号,一般要称呼某某法师。
五台山
南禅寺大佛殿建于唐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
构建筑。外看面阔和进深三间,内里一间,单檐歇山顶建 筑,墙柱内倾,屋檐外翘,稳固而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 筑风格。
五台山塔院寺藏式白塔
2、峨眉山
•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有山峰相对 如蛾眉,故名。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 平地突起,巍峨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 是普贤菩萨道场,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 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 全山共有寺庙近30座,僧尼约300人,著名 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仙峰寺、万年寺 等,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为国家一级保护文 物。峨眉山金顶四面十方普贤金像是世界上最高 的普贤像。
• 峨 眉 山
峨眉金顶
峨眉山金顶四面十方普贤像
3、九华山
•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因有 九峰形似莲花,故名,最高十王峰海 拔1342米。唐朝时新罗国高僧金 乔觉在九华山修行数十载,死后肉身 不腐,人们认为金乔觉是地藏菩萨的 化身,九华山从此被认为是地藏菩萨 的道场。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之四大菩萨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之四大菩萨

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代表中國佛教的特質。

陀山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愛心),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代表大願(孝道),五臺山文殊菩薩代表大智(理性),峨嵋山普賢菩薩代表大行(落實),所以這四位佛教在中國佛教界的地位非常崇高,縱然不是在這四大名山,一般比較大的道場也都會供奉這四大菩薩。

大慈大悲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單是佛教徒,就連一般人也都知道,在一般民間信仰中也是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最受歡迎的一位菩薩。

在中國唐朝時候,為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諱,略去「世」字而簡稱觀音菩薩,相沿成習,所以現在世人多稱觀音菩薩。

唐朝以後,觀音菩薩多被塑畫成女性形像,就像一位慈母一樣,以此來表現觀音菩薩的慈悲。

希望用母性的大愛,來表達菩薩對一切眾生若赤子的慈悲。

所以,菩薩本無男女相的分別,而是為了度化眾生,因此在很多觀音菩薩的感應故事裡,菩薩大多以女身示現,這是眾生對無私之愛祈求的感應,是觀音菩薩慈愛的象徵,也是菩薩形像多是女眾的原因。

觀音菩薩慈悲心重,真正是不忍眾生受苦難,時刻不忘為眾生拔除痛苦而施予安樂,經上說:「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眾生多苦,所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眾苦煎熬,正希求一種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輔助與指導,而菩薩悲智雙連,以其平等、普遍、廣博的愛心,贏得了「戶戶觀世音」的信仰與尊敬。

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中,以耳根圓通,而被文殊菩薩稱讚為二十五圓通中第一圓通,因為「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特別敏銳,容易藉由聽聞佛法或是梵唄唱誦而起信。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觀音菩薩是善財童子所參訪的第二十位善知識,善財到補怛洛迦山的菩薩住處,觀音菩薩為他解說「大悲行法門」。

而《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則是敘述菩薩觀世音度化眾生種種苦難,隨時隨處,應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現何身而予以救濟。

凡是遇到危難的人,稱念觀音菩薩的名號,菩薩便會即時觀其音聲前往解救。

九华的传说故事

九华的传说故事

九华的传说故事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那你知道九华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九华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九华的传说故事篇【1】相传在南北朝时,九华山的闵园有位叫小凤的姑娘,生得聪明灵秀她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凤凰,引得天上的真凤凰还常常围在她身边翩翩起舞久而久之,人们就叫她凤凰姑娘一天,凤凰姑娘正在通天河边作画,被上山来的县官撞见了,县官见凤凰姑娘生得俊俏,又画得一手好画,便决计把她送给皇帝做妃子,以求得升官发财过了几天,县官派了一班人马,抬着花轿,上山来抢凤凰姑娘凤凰姑娘宁死不从,纵身跳入道边的万丈深渊这时,突然飞来一只金色的大凤凰,稳稳地将凤凰姑娘托住,驮着她在空中盘旋一番,便向天外飞去,从此,再也没回来了凤凰姑娘的父母和乡亲们十分想念她,每天都含着眼泪,看着通天河边她经常画画的地方一天,突然飞来一只大凤凰,落到凤凰姑娘以前经常画画的地方,用爪子在地面抓了个坑,又好像从嘴里吐出什么东西埋了下去,便展翅飞走了第二年,人们发现凤凰埋东西的地方,竟然长出了一棵青翠的小松树小松树越长越大,越长越奇特,渐渐地长得活象一只美丽的绿色凤凰人们说这棵美丽的奇松一定是凤凰姑娘的化身,便称凤凰松九华的传说故事篇【2】鱼龙洞位于皖南石台县六都乡境内,洞境深幽,奇石林立,千姿百态,冬暖夏凉进洞不久,便可看到一像龙一像鱼的两座石头,分立两侧,顾盼有情鱼龙洞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传说古时,东海龙太子和鲤鱼仙逃婚住进此洞,相亲相爱,一天忽听洞外锣鼓喧天,只见黄旗招展,百姓抬猪扛羊,在洞口焚香叩拜原来是天旱不雨,禾苗枯死,纷纷到洞口求二仙降雨鱼仙对龙太子说:我们深居人间仙境,每年享受香火,眼下灾情惨重,你我怎能不管?龙太子叹了一口气说:当年父王将我俩赶出龙官,已成犯仙,哪还能行云布雨?鱼仙思索了一会说:我倒有一个主意,你看,我们住的这个洞乃是龙脉圣地,水源于九华山,若能将东海龙宫的宝葫芦借来,轰开此洞,就能引水灌田龙太子说:谈何容易!宝葫芦是镇海之宝,怎能轻易借来?要是不借,我们就夺鱼仙说夺?龙宫四门都有兵将把守,那龟帅武艺高强,又加你我结为夫妻,他有旧恨在心,能夺得了吗?鱼仙说:张羽胆壮能煮海,女娲志高能补天万民受灾,纵然粉身碎骨,我也要到东海去走一趟!说罢,便扑地一声腾空而去龙太子哪敢怠慢,也急忙追了上去浩渺东海,波浪滔天水深处便是龟府,那宝葫芦就放在这里,由龟帅亲自率领虾兵蟹将把守此时,龟帅一面喝着龙王赐的美酒,一面欣赏着蚌姑娘们的轻歌曼舞鱼仙来到龟府,见戒备森严,心想只能智取,不可强夺遂快步来到老龟前,施礼说:龟兄,小妹久违了老龟定睛一看:啊!原来是你呀!你不是同三太子逃走了吗?如今你敢闯龟府,莫非是来送死!说罢他就要吩咐来人捉下,那鱼仙急忙说:龟兄多年不见,我以为你气量宽宏,不计前嫌,小妹才冒死前来,没想到你,说罢回身要走老龟觉得鱼仙话中有话,忙说:且慢,你说,为何今天又来找我?那鱼仙装着十分委屈,环顾左右,欲言又止老龟心领神会,急忙斥退左右,忙说:鱼妹,有话快说!鱼仙未说话先流下泪来,用颤抖的声音说道:龟兄,怪我有眼无珠,只贪图三太子长得漂亮,丢下龟兄,没想到他是一个喜新厌旧忘恩负义之人,如今他他被一个比我更美的狐狸精迷上了!我被他一脚踢开,无处栖身思来想去,只好蒙羞前来寻找龟兄!说罢,她鸣鸣地哭了起来那老龟本来十常迷恋鱼仙,自从鱼仙跟三太子离开龙宫,他是又恨又想如今鱼仙花容月貌,不减当年,又加她这一番哭诉,楚楚可人,心里早动起来了于是便安慰说:鱼妹,你不要哭,那三太子我早就看出他不是好东西你今后就安心在我这住下吧!老龟说罢,吩咐摆酒,为鱼妹洗尘鱼仙满脸含笑,一杯一杯地向老龟敬酒那老龟心花怒放,神魂颠倒,咕噜噜一连喝了十几杯,少时烂醉如泥那鲤鱼仙见时机已到,便跃身镇宝台,摘下宝葫芦,夺门而出虾蟹二将急呼元帅,老龟惊醒,急忙率众水族追上,老龟举起几十斤的铜锤,狠狠地向鲤鱼仙打去,正万分危难之际,龙太子从天而降,仗剑将铜锤击开,掖住鱼仙,一阵风似地奔回鱼龙洞,正要举起宝葫芦凿洞引水,老龟赶来,手持宝镜,厉声喝道:二孽畜快快归还宝葫芦,否则就要汝等化作千年不动的怪石,永世不得复生!龙太子与鱼仙不顾一切,挺身举起宝葫芦,向前奋力掷出,只听轰隆一声,电闪雷鸣,山崩地裂,一股清泉从洞中涌出洞外百姓,一片欢腾老龟见大势已去,只好举起宝镜,念念有词倏地一道紫光,将鱼龙二仙罩住顷刻,鱼龙二仙便化作了今天洞内的那两座石像九华的传说故事篇【3】传说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身时,有一年夏天,他从天台回东岩的路上,忽感口渴乏力。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

中国佛教四⼤名⼭之峨眉⼭峨眉⼭(Mount Emei)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市峨眉⼭市境内,是中国“四⼤佛教名⼭”之⼀,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上的万佛顶最⾼,海拔3099⽶,⾼出峨眉平原2700多⽶。

《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蛾眉,细⽽长,美⽽艳也,故名峨眉⼭。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峨眉⼭就闻名于世。

⽽峨眉⼭名,早见于西周,据晋代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以褒斜(今陕西汉中)为前门,熊⽿(今四川青神县境内)、灵关(今四川雅安芦⼭县西北)为后户,⽟垒(今四川都江堰市境内)、峨眉(今四川峨眉⼭市境内)为城廓。

”晋左思的《蜀都赋》写道:“引⼆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

”但为什么称之为“峨眉”。

其说不⼀。

⼀说峨眉⼭是因“⼭⾼⽔秀”得名,另⼀说是因“两⼭相峙。

”⽽得名。

还有⼀种说法是峨眉⼭屹⽴在⼤渡河边上,⼤渡河古称“涐⽔”⼭爱⽔⽽得名,故称“涐眉⼭”。

峨湄⼭只是因为是⼭,才离开了⽔,由“涐湄”变成了“峨眉”。

这种说法系近代⽂⼈赵熙之论,“是⼭当涐⽔之眉。

眉者,湄也,以⽔得名。

”峨眉⼭⾃春秋战国以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经南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峨眉⼭,药农蒲公在今⾦项创建普光殿。

公元3世纪,普贤信仰之说在⼭中传播,中国僧慧持在观⼼坡下营造普贤寺(今万年寺)。

6世纪中叶,世界佛教发展重⼼逐步由印度转向中国,四川⼀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中⼼,佛寺的兴建便应运⽽⽣,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

公元8世纪,禅宗独盛,全⼭禅宗⼀统。

9世纪中叶,宋太祖赵匡胤,派遣以僧继业为⾸的僧团去印度访问。

回国后,继业奉记来⼭营造佛寺,译经传法,铸造重62吨,⾼7.85⽶的巨型普贤铜佛像供奉于今万年寺内,成为峨眉⼭佛像中的精品,⽂化、艺术价值极⾼。

千百年来,峨眉⼭这个“佛门圣地”便以“普贤道场”之名,与⼭西五台⼭、浙江普陀⼭、安徽九华⼭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名⼭蜚声中外。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剖析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剖析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在中国大地上,有一串璀璨夺目的项链———“金色世界”五台山、“银色世界”峨眉山、“琉璃世界”普陀山、“莲花世界”九华山,佛教四大名山,那里有看不尽的自然风光,享不尽的佛教文化,解不开的神奇惊叹,观不完的民俗风情,抹不去的回味思念…… 在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梦幻般神奇的旅游线路,它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朝圣之旅、缘满之旅,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这四大名山融观光游览、佛教建筑参观、休闲度假为一体。

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佛教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舒适的旅游环境、极富个性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正是四大名山的魅力所在,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充满诱惑的朝圣目的地,是海内外游客一生不可不去的无悔选择。

相传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故称之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五台山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忻州地区东北部,由忻州、定襄、五台、繁峙、代县、原平六县市组成,是一个以五台山佛教寺庙群革命纪念建筑物、温泉保健、民俗旅游为主的旅游区。

旅游区内可供旅游参观的名山胜水、名人故居、寺庙、古人类和文化遗址以及革命纪念地等共七十多处。

五台山历史悠久,是中国佛教著名的活动场所,位列“四大名山”之首。

五台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稀世宝库,文物荟萃,珍品云集。

全山现有各种寺庙50余座,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4座,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20余座。

我国保存下来的木结构建筑,最早的是唐代遗物,全国仅有两座,皆在五台山。

五台山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层峦叠嶂,出岳交错,形如虎踞势若龙蟠。

奇峰怪石,峭崖秀洞,清泉碧池,滴水涓流,随处皆是。

而洞旁树盛,泉边花浓,满山覆岭,都是葱绿,俨然一座高山公园。

天上佛国人间色达的意思

天上佛国人间色达的意思

天上佛国人间色达的意思1.色达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2.色达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3.色达寺是色达的主要佛教寺庙,被誉为“佛教圣地”。

4.色达被认为是人间与佛国相通的地方,吸引了许多佛教信徒和寻求心灵宁静的人。

色达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色达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

色达景区风景秀丽,有着壮丽的高山、奇特的峡谷和蔚蓝的湖泊。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人们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更重要的是,色达寺作为色达的主要佛教寺庙之一,被佛教信徒们誉为“佛教圣地”。

据传说,色达被认为是人间与佛国相通的地方。

这里被认为是修行者的理想场所,具有特殊的灵性。

因此,许多佛教信徒和寻求心灵宁静的人前来朝拜和参观,寻求心灵的净化和启示。

色达寺庙建筑宏伟,气势磅礴,是一座融合了藏族建筑风格的佛教圣地。

寺庙内有许多佛像和佛教经文,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沐浴着宁静的氛围,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力量。

除了色达寺,色达还有其他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景点。

例如,色达草原是一片广袤的草原,其秀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到来。

著名的康巴文化也在这里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此外,色达还有一些独特的民俗活动和节日,如躲避节和酥油花灯节,为游客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总之,色达作为中国的佛教圣地,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

无论是寻求心灵宁静的人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心灵港湾。

乐山大佛的特点描写

乐山大佛的特点描写

乐山大佛的特点描写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洗漱大佛,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也是中国最大石刻佛像。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腰,为释迦牟尼佛坐化像,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及雕刻的杰出成就,也是中国佛教的标志性建筑。

它着重把佛教精神和宗教信息与文化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乐山大佛体现了中国宗教文化的特色,其高度集中,庞大的比例,把宗教的神圣性表现地淋漓尽致。

它的体态气势雄伟,活灵活现,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宗教精神,它象征着佛教的力量和影响力。

乐山大佛的形象以宽广的胸怀,深沉的观照,友善的微笑,神圣的气质,传达着佛的慈悲和爱与智慧的力量。

乐山大佛的结构非常宏伟,整个建筑呈现出宏大的规划,其外观雄伟而辉煌,耸立在超过二百五十米的山腰上。

整座大佛由一百多万块石块雕刻而成,由复杂的建筑连体组成,贯穿着佛家的艺术形态,构建了一座宏伟的宗教建筑,是一件艺术杰作,也是一座浑然天成的自然雕塑,激发着众多的宗教之情和文化之灵。

乐山大佛的特殊性表现在:首先,它是中国传统佛教建筑最大的石刻佛像,体现了佛教精神的传播和继承;其次,它拥有宏伟的雄姿和壮观的外貌,犹如一座大楼;此外,它有着具有艺术价值的细节处理,像乐山大佛的眉眼、面部等,刻画的精细、细致,把佛教的精神描绘得淋漓尽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在中国大地上,有一串璀璨夺目的项链———“金色世界”五台山、“银色世界”峨眉山、“琉璃世界”普陀山、“莲花世界”九华山,佛教四大名山,那里有看不尽的自然风光,享不尽的佛教文化,解不开的神奇惊叹,观不完的民俗风情,抹不去的回味思念…… 在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梦幻般神奇的旅游线路,它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朝圣之旅、缘满之旅,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这四大名山融观光游览、佛教建筑参观、休闲度假为一体。

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佛教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舒适的旅游环境、极富个性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正是四大名山的魅力所在,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充满诱惑的朝圣目的地,是海内外游客一生不可不去的无悔选择。

相传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故称之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五台山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忻州地区东北部,由忻州、定襄、五台、繁峙、代县、原平六县市组成,是一个以五台山佛教寺庙群革命纪念建筑物、温泉保健、民俗旅游为主的旅游区。

旅游区内可供旅游参观的名山胜水、名人故居、寺庙、古人类和文化遗址以及革命纪念地等共七十多处。

五台山历史悠久,是中国佛教著名的活动场所,位列“四大名山”之首。

五台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稀世宝库,文物荟萃,珍品云集。

全山现有各种寺庙50余座,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4座,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20余座。

我国保存下来的木结构建筑,最早的是唐代遗物,全国仅有两座,皆在五台山。

五台山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层峦叠嶂,出岳交错,形如虎踞势若龙蟠。

奇峰怪石,峭崖秀洞,清泉碧池,滴水涓流,随处皆是。

而洞旁树盛,泉边花浓,满山覆岭,都是葱绿,俨然一座高山公园。

全山植物品种多达六百余种,其中优质牧草近四百种,有观赏价值的开花植物达二百多种。

峨眉山峨眉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

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而得名,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15平方公里。

山坡西缓东陡,东坡为逆向坡,另有断层崖,山势险峻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高出东麓峨眉平原2600米。

形成于新第三纪末。

山体主要由碳酸盐岩、花岗岩、玄岩和砂页岩等构成,地层明人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

三叠系沉积相当典型,被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已建有多个标准地质剖面。

山上动植物种类繁多,计有动物2000余种,植物3000余种,且多珍稀种类,动物中如枯叶蝶、凤蝶、弹琴蛙、树蛙、大蚯蚓等为峨眉山所特有。

植物中有第三纪子遗植物珙桐、银杏、洪椿、桫椤等,是全省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以其雄、秀、奇、幻著称于世,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

1997年2月,峨眉山被联合国教科方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目录》。

普陀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

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

全岛面积12平方公里,呈狭长形,南北最长处为8.6里,东西最宽外3.5公里。

最高处佛顶山,海拔约300米。

普陀山既以海天壮阔取胜,又以山林深邃见长。

登山揽胜,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岛浮在海面上,点点白帆行驶其间,景色极为动人。

前人对普陀山作了这样高的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把普陀与人间天堂西湖相比,应该说,这个评语是客观的。

九华山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初名九子山。

在安徽青阳县西南20公里处。

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

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

唐李白有“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诗句,后遂更名为九华山。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逝世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于新罗王族,姓金名乔觉,于唐开元间(一说永徽间)渡海至此,见山明水秀,于此修行。

至德初年构筑禅宇,不数年成大伽蓝。

建中初,德宗赐名化城寺,为九华山第一座寺庙。

贞元十年(794,一说贞元十九年)七月金乔觉示寂,信徒因他是地藏菩萨化身,称他为金地藏,遂建塔纪念。

此后每年农历七月底前后,朝九华山者日以万数。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中华五岳泰山、恒山、华山、蒿山、衡山历来被称为中华五岳。

中国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之说。

古人曾以“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蒿山如卧,衡山如飞”形象地描绘出五岳的特色。

东岳泰山坐落在山东省中部,为中国五岳之首,古称“岱宗”,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高度居五岳第三位,但它却被历代称为“五岳独尊”,原因首先是泰山平地拔起,山势雄伟,更重要的是泰山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它是历朝统治者祭天的场所,目前山上有古寺庙22处、古遗址97处、历代碑碣819块、摩崖石刻1018处。

泰山山麓的岱庙为泰山第一名胜,天贶殿是岱庙主殿,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画有《泰山神出巡图》。

岱庙内陈列的沉香狮子、温凉玉、黄蓝釉瓷葫芦瓶誉为泰山镇山“三宝”。

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期改称泰山。

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

古人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地,故有“五岳之长、五岳之首、五岳独尊”之誉。

泰山成山于25亿年前的太古代,在年龄上也为五岳之中的“大哥哥”。

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在五岳中排行第三。

泰山气势磅礴雄伟,峰峦突兀峻拔,谷幽溪深,劲松飞瀑,云海翻腾,景色秀丽。

山上名胜古迹众多,为中国名山之首,因而有“天下第一名山”之称。

唐代诗人李白诗中有“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的佳句,杜甫《望岳》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为岱顶四大奇观。

泰山不仅以雄奇壮丽的风光称著于世,而且是中国碑刻最多的名山。

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1987年,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泰山上汇集了中国14个朝代1242块碑刻,人称”历代书法展览馆“。

其中,秦”李斯碑”、汉“张迁碑”、晋“孙夫人碑”、北齐“经石峪大字”、唐“纪泰山铭”等都被视为稀世国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7年把泰山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西岳华山: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县城南。

海拔2160米,以险峻著称。

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誉。

华山五峰为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中峰玉女、北峰云台。

峰上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擦耳崖、苍龙岭均为名闻天下的极险之道。

华山脚下西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祀的神庙,创建于西汉,至今仍保存着明、清以来的古建筑群。

因其形制与北京故宫相似,有“陕西故宫”之称。

华山因“远望之若花状”而得名,又以其西临少华山,而称太华,为中华五岳之一。

因地处西部,故称西岳。

华山主体由年龄1.5亿岁的花岗岩组成,是五岳中的“小弟弟”。

华山海拔1997米,仅次于北岳居第二位。

华山以奇险峻秀冠天下,“自古华山一条路”便道出了华山的“五岳独险”。

华山倚天拔地于800里秦川的南侧,远远望去,浑然一体,四面如削,五峰对峙,万般险峻,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东岳独尊,中岳独雄,北岳独高,南岳独秀,西岳独险”。

巍巍五岳,各具特色,为中华名山的代表,历代文人墨客曾为中华五岳留下了几多赞美篇?南岳衡山:衡山位于湖南中部衡山等县境内,海拔1290米。

南岳古木参天,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郁香,以风景秀丽著称。

南岳庙是衡山最大殿宇。

祝愿融峰之高、藏经楼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称为衡山四绝。

近年又开辟了麻姑仙境、穿岩诗林新景点。

有“五岳独秀”之誉的衡山,为中华五岳之南岳,其“奠基石”为10亿年前的沉积岩,在五岳兄弟中排行第四。

绵延不断的衡山群峰,屹立于滔滔湘江之滨,跨越湘中八百里,山热雄伟,峰峦叠衬,千姿百态。

古人有诗云:“行尽千山与万山,衡山更在碧云间。

”衡山主峰祝融海拔1290米,可俯瞰群山,观赏日出。

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为南岳“四绝”。

到南岳,春来游花市,夏能观云海,秋宜望日出,冬可览雪景,是一个览胜、探奇、度假、云游的极好去处。

北岳恒山: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东,海拔2017米。

相传4000年前舜帝巡狩四方,见此山势雄伟,遂封北岳。

恒山分东西两峰,双峰对峙,浑水中流。

山上怪石争奇,古树参天,苍松翠柏之间散布着楼台殿宇,以幽静著称。

恒山景观之最为悬空寺,建于恒山金龙口西崖峭壁上。

据恒山志记载,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6世纪),全寺有殿琮楼阁40间,在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间以栈道相通,风景优美,别具一格。

恒山又称太恒山、元岳、常山,为中华五岳之一。

因地处北部,故称北岳。

恒山最老的岩石年龄已有20亿年,若论“资”排“辈”,在五岳中排行第三。

恒山连绵数百里,横亘塞上,主峰在山西浑源县城南,海拔2017米,为五岳之冠,故有“五岳独高”之称。

恒山号称一百零八峰,诸峰起伏,峰峰出奇,危岩峭壁,高耸入云。

“望常山之峻险,登北岳而高游”就是对恒山的赞誉。

山间名胜古迹甚多,闻名于世的悬空寺,就建在恒山的悬崖峭壁之上。

岳顶松涛、夕阳返照、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等有特定环境和时间的自然景观,更令游人神往。

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海拔1440米,以峻闻名。

嵩顶有峻极峰,是嵩山最高峰。

嵩山东端中岳庙,是我国最早的道教庙宇。

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

嵩阳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嵩山西部北麓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发源地,也是我国少林拳的发源地。

嵩山古时曾称嵩高、崇山、岳山。

为中华五岳之一。

因居泰山、华山、衡山、恒山之中,故称中岳。

嵩山是在23亿年前的嵩阳运动中隆起成山的,在“五兄弟”中年龄屈居“老二”。

逶迤百里的嵩山,雄居中原腹地,七十二峰,峰峰拱嵩,崖仞屏立、山石峥嵘。

古云“嵩高维岳,峻极天下”,因此有“五岳独雄”之美誉。

登峰极目远眺,北望黄河,明灭一线;鸟瞰山麓,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闻名于世的少林寺就坐落在五乳峰下。

三山三山传说编辑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三山”即海上的“三神山”,因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从此以后海中三神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说、戏曲、笔记中经常出现,然而它是传说,不存在的。

后人为了延续三山五岳的美丽神话,就在五岳之外的名山中间选择新的三山,三山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