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全

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 吸收相同 的热量多。 水吸热能力强。
小结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
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一、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
蒸汽机车 火电站的汽轮机
蒸汽机车
喷气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
二、汽油机 1.构造
火花塞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气缸 排气门
曲轴
热机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
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
汽 油
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
和 空
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 气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分子运动)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 希腊数学家希罗于 1 世纪发明 的汽转球,但它只不过是一个玩 具而已。
瓦特在前人的启迪下,对蒸 汽机作出一系列重大改进,在工 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 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 革命的开始。
其实,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 烧开,推动壶盖,从而发明了蒸 汽机,是一个善意的杜撰。
求: t0 =?
解: 由Q吸=cm(t - t0)得 (t - t0) =Q吸/cm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课件-精品课件

23、(多选题)下面实例中,通过做功使
物体内能发生变化的是( ACD )
A、锯木头时锯条发烫 B、冬天把手放在炉子旁边取暖 C、卫星残骸坠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 D、划火柴取火
24、下面是在小宇同学“物理学习笔记本”
中的部分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C )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 效的 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 C.物体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 在的
应该采用 和 两种方法。
将200克、80℃的热水和20℃的水相混合,混 合后水的温度为40℃,不计热量损失,求:(1) 混合过程中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混合时 加入的冷水是多少克?
一、 热机 二、 热机的效率 三、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知识点1:热机
1、热机是把内能转 化为机械 能的机器。 (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如果用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用c 表示比热容,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 用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用t表示物
体后来的温度,则:
吸收热量的公式为:
Q吸=cm(t - t0)
放出热量的公式Q为=:cmΔt
Q放=cm(t0- t )
例一: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B )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炒菜时,满屋飘香 C、洒水时,水雾飞舞 D、煮饭时,米粒翻滚
小关系是cA < cB.(填
“<” 、“>”或 “=”)
例四:
10g的冰从-10℃升高到0℃,需要吸 收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从5℃降到 0℃(水未凝固)的水来提供,需要多 少克的水? [已知c冰=2.1×10 J/(kg·℃),c 水=4.2×10 J/(kg·℃)]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内能航天员王正午在匙空中向水球内注入一也红色夜体后.红色夜体在水球内慢慢散开是为什么呢?水球能”沾”在铁丝圈上,叉是为什么呢?庄暖水瓶里倒开水,未倒满就把瓶塞塞上,有时瓶塞会被弹起来。
推动瓶塞弹起的能量来自哪里呢?这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沙漠地区彼问最低气温为5℃,白天最高气温为38℃。
为什么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这么大?同一纬度的涪海地区,昼夜温差有这么大吗?第1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知识·细解读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分子很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分子的体积也非常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分子,只能靠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图所示)。
【例1】对于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和一个原子的大小差不多B.它包含几个分子C.它的大小有几纳米D.它由许多分子组成解析:纳米(nm)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通常用来量度微观粒子,1 m一10-9m;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人眼是看不见的;空气中的尘埃其实是由许多个分子构成的小颗粒。
答案:D核心素养点拨物理观念——物质观念“物质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的基本认识。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非常小。
体积为1 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一个数数很快的人,假设他每秒钟数8个,他要不停地数1 000亿年才能数完!肉眼或光学显微镜能看到的,都不是分子。
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重点+难点】探究结论:(1)分子问有间隙;(2)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扩散(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3)理解①扩散现象一般发生在互相接触的不同的物质之间,没有接触的物质之间不能发生扩散现象;②扩散现象中两种物质彼此都进入对方,而不是单一的某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③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
第1课 分子热运动【帮课堂】(解析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第1课 分子热运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原子的内部结构模型;2.理解分子热运动理论;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5.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建立分子热运动概念与理论;2.知道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3.会用分子热运动理论分析扩散扩散现象;4.建立物质微粒(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5.认识物质三态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知识点01 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概念辨析】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能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对点练习1】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 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D.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答案】AB。
【解析】A.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A正确;B.扩散现象是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B正确。
人教版2013最新九年级教材之教学课件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实例分析
刘老师窗外有一棵桂花树,每当桂花开时,
室内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这是为何? 民以食为天。刘老师发现炒菜时一下子菜就 入味了,但是做酸姜时姜要好几天才入味,这 又是为什么呢? 这几天天气不错,是个“大洗”的日子,刘 老师昨天在家搞卫生时,发现堆放煤墙面特 别黑,怎么擦也擦不掉,这又作何解释?
液体很困难呢?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总结: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
斥力同时存在。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处于某平衡距离时,F斥=F引 •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F斥>F引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F斥<F引 •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直径的十倍), F斥和F引可忽略
积累与应用
1.在花园里散步,可以闻到花的香味,这是 扩散 现象, 这现象表明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将一块糖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可以发现糖块在 热水 中溶解较快,这一现象说明 温度越高,分子运 动越剧烈 3.橡皮筋能拉长而不断,说明分子间有 引 力作用;铁棒 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 斥 力存在. 4.”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破镜的接触分子间距离很大 分子间作用力 很小 . 5.把5mL酒精和同体积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 小于 (填 分子间有间隙 “大于””等于”或”小于”)10mL,这是因为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
什么是分子 ?
将一块糖按减小二分之一的方法进行分 解,分解到最后还保持甜味的最小微粒
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 小微粒叫做分子。
分子到底有多小?
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一般分 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米(0.1纳 米),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是什么跑到鼻子里去了? ——是一些带 有香味的分子,从 香水瓶中挥发出来, 进入空气中,当它 们到达你的鼻子里 时,就会闻到香味。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 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55页 0090页 0126页 0171页 0196页 0263页 0293页 0311页 0347页 0397页 0455页 0486页 0543页 0587页 0646页 0693页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4节 变阻器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2节 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 第1节 家庭电路 第3节 安全用电
第十三章 内能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2节 内能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3节 比热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1节 热机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 完整课件
第1节 两种电荷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完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分子热运动》基础思维课件(原创)

典例精析
【例1】室温下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红了,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C ) A.如果水的温度为0 ℃,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B.这是扩散现象,它只能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C.这是扩散现象,它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解析】扩散现象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因此选项B错误;扩散 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因此选项D不符合观察结果;选项A也不 符合观察结果;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 选项C正确。
分子热运动
基础思维课件
考情分析
用常见的生活现象作载体,考查学生对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认识,特别是把 肉眼可见粒子的运动与分子的运动区分开来;考查学生对分子引力和斥力 以及分子间隙的认识。
思维导图
1.物质的构成
思维导图解读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一般分子的直 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只有在电子 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分子、原子。
思维导图解读
4.分子间的作用力
②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分子 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这样的结构使得液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 有流动性。 ③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一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 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且容易被压缩。 (3)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谢谢
思维导图解读
2.扩 散
(1)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 的实质是分子(原子)的相互渗入。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也说明 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3)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即分子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人教版 物理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有分子、原子组成的,且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且运动的快慢跟温度有关。
2.通过实验以及弹簧弹力的类比得出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认识的兴趣,并使学生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2.体会物理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宏观扩散现象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体会物理方法在物理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视频(神奇的物质世界、物质的组成、气、液、固态的扩散、布朗运动)、烧杯、胶头滴管、热水、凉水、内聚力演示器(自制削铅器)、弹簧小球模型、弹簧测力计。
学生:红墨水、带细线的塑料平板、注射器。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创设】从生活中熟知现象切入主题。
[故事讲述]小明刚进家门,对奶奶说:“奶奶,你炒的菜真香!”奶奶有点不高兴的说:“你这孩子,难道我煎好的鱼就不香了吗?”小明趴在奶奶耳朵旁边说了一句话,奶奶高兴的笑了起来。
[设置疑问]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对奶奶说些什么呢?[板书课题]§13.1 分子热运动(设计意图:通过熟知的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更好的体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听老师讲述生活片段,积极思考并尝试回答小明应该说些什么。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播放视频][提出问题]茫茫的宇宙及其中的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且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宇宙中的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它们又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呢?[视频自学]观看视频,了解宏观宇宙及其组成物质的运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