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合集下载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步骤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步骤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步骤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这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步骤哈!这实验呢,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一个步骤都得踩准点儿。

先说说样本准备吧,这就好比是给舞蹈演员选好合适的服装和道具。

得把样本处理得妥妥当当的,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要是样本没弄好,那后面的步骤可就都白搭啦!你说这重要不?接下来是探针标记,这就像是给舞蹈演员化上独特的妆容,让他们在舞台上更加耀眼。

得把探针标记得精准无误,这样才能在后续的过程中准确找到目标呀。

然后就是杂交啦!这就好像是舞蹈演员们在舞台上开始尽情舞动。

要让探针和样本完美结合,就像舞者之间的默契配合一样。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哟!杂交之后还得进行洗涤,这就好比是舞蹈结束后给演员们清理一下身上的汗水和灰尘。

把那些多余的、不需要的东西都洗掉,只留下最精华的部分。

再之后就是检测啦!这就像是观众们在欣赏舞蹈表演,要能清楚地看到演员们的精彩表现。

通过检测,我们才能知道实验的结果到底怎么样。

最后是分析数据,这就像是对舞蹈表演进行评价和总结。

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这一步可不能小瞧,它能让我们不断进步呢!你想想看,要是在实验过程中有一步没做好,那不就跟舞蹈中有人跳错了步子一样明显吗?所以啊,每一个步骤都得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去做。

做这个实验就跟盖房子似的,每一块砖都得放稳了,房子才能坚固。

咱可不能图快就马马虎虎地做,那最后肯定得出问题呀!这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可是个精细活儿,得有耐心、有细心,还得有那么点儿小技巧。

咱可不能小看了这些步骤,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小环节,串起来才能完成这个大实验。

就像那句话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咱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这实验做好。

总之呢,这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步骤可都不简单,每一步都得用心去对待。

只有这样,咱才能在实验中取得好的结果,才能真正领略到科学的魅力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PPP文档(最全版)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PPP文档(最全版)
(b)中期细胞,Y染色体荧光标记探针 细胞被PI染成红色,而经FITC标记的探针所在的位置发出绿色荧光。 可采用不同类型的封片液。
Y染色体探针、人外周血中期染色体细胞标本、恒温水浴锅、培养箱、染色缸、载玻片、Nikon E-400、荧光显微镜、盖玻片、封口膜 、200μL移液器、20μL移液器、暗盒、指甲油、甲酰胺、氯化钠、柠檬酸钠、氢氧化钠、吐温20。 由于DNA分子在染色体上是沿着染色体纵轴呈线性排列,因而可以将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 由于DNA分子在染色体上是沿着染色体纵轴呈线性排列,因而可以将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 掌握原位杂交技术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一、实验目的
• 通过实验了解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 原理和在生物学、医学领域的应用。
• 掌握原位杂交技术的操作方法,熟练掌 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 FISH的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标记单链核酸为探针,按 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 行特异性结合,形成可被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由于 DNA分子在染色体上是沿着染色体纵轴呈线性排列, 因而可以将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从而将特定的 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与传统的放射性标记原位杂交 相比,荧光原位杂交具有快速、检测信号强、杂交特 异性高和可以多重染色等特点,因此在分子细胞遗传 学领域受到普遍关注。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 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体精细结构变异分析、 病毒感染分析、人类产前诊断、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 进化研究等许多领域。
三、实验用具及材料
• Y染色体探针、人外周血中期染色体细胞 标本、恒温水浴锅、培养箱、染色缸、 载玻片、Nikon E-400、荧光显微镜、盖 玻片、封口膜、200μL移液器、20μL移 液器、暗盒、指甲油、甲酰胺、氯化钠、 柠檬酸钠、氢氧化钠、吐温20。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精选版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精选版

应用
(1)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分析; (2)不同物种间的同源性比较; (3)白血病及其它肿瘤的染色体诊断和研究。
21
khk
khk
22
khk
23
多色FISH(muti-color FISH) 多色复合染色体FISH探针(multiplex FISH, M-FISH probes) #两种以上不同的非同位素标记,不同的荧光检测系统, 通过不同的滤光片组合或极少数几种非同位素标记探针 后,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显示多种颜色。
khk 18
khk
19
**间期细胞遗传学的意义:
细胞分裂期仅占整个细胞周期的几分之一至几十 分之一,经细胞培养和相应处理才能获得染色体。 人体的大部分细胞并不进行分裂,很难通过培养 获得中期染色体分裂相,间期FISH为这一时期 遗期传物质的研究提供了可能,而且快速。
khk
20
3)染色体涂染探针(chromosome painting probes) 整条染色体探针或染色体区带特异性探针
探针来源: (1)含有人单条染色体的人-啮齿类(human-rodent)体细胞杂 种组织融合的产物; (2)荧光激活的流式细胞仪(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分离整条染色体DNA,并以载体克隆/PCR 扩增; (3)显微切割得到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PCR扩增;
dna片段的染色体定位fish检测微小缺失染色体片段重复dup19p13213121q222bac克隆在down综合征间期细胞中的杂交信号2简单重复序列探针simplerepetitiveprobes异染色质着丝粒探针heterochromaticcentromerprobes其靶序列为卫星dna或卫星iiidnaalphasatellitesatelliteiiidna多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和异染色质区域重复数百次至数千次

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步骤与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步骤与方法

FISH实验步骤一、实验仪器:荧光显微镜:高速离心机:可达12000r/min高压灭菌锅:160℃以上杀菌恒温箱:为杂交提供恒定温度恒温水浴锅照相机(与荧光显微镜配套):荧光捕捉图片二、试剂的配制:1、0.2mol/ L (pH7.4磷酸缓冲溶液(PB试剂为NaH2P04·2H20和Na2HP04·12H2O。

-----0.2M的NaH2P04溶液: 31.2g NaH2P04·2H20,加蒸馏水1000mL溶解-----0.2M的Na2HP04溶液: 71.632g Na2HP04·12H2O 加蒸馏水至1000ml溶解----0.2M (pH7.4磷酸缓冲溶液(PB : 19ml的NaH2P04溶液和81ml的Na2HP04溶液充分混合高压灭菌,常温保存。

2、0.03 mol/ 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试剂为NaCl和磷酸缓冲溶液PB------0.03MPBS溶液:22.8gNaCl ,150ml磷酸缓冲溶液(PB ,加蒸馏水至1000ml,混匀------0.02 MPBS溶液:取100ml 0.03MPBS溶液至1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50ml------0.01 MPBS溶液:取50ml 0.03MPBS溶液至1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50ml高压灭菌,常温保存。

3、4%多聚甲醛溶液(1000ml)(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将略小于2/3体积的水(660ml)加热到50℃,------40g多聚甲醛PFA,边搅拌边加入到水中,继续保持60℃-------1滴2mol/LNaOH溶液,立即澄清,但仍有小颗粒。

-------1/3体积的PBS溶液,-------用Hcl将pH调至7.2,定容,-------用孔径为0.22μm的滤膜过滤,----4℃保存最多保存两天,或者取少量保存在-20℃。

(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为60℃-65℃,否则PFA容易降解,配置好后应尽快使用,否则固定效果较差)。

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

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

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背景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是在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原位杂交技术最早应用于染色体分析,后来逐渐应用于微生物检测领域。

随着荧光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利用荧光标记探针进行原位杂交,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原理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特定的荧光标记探针与细胞中的微生物进行杂交,从而将微生物定性和定量地检测出来。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探针的序列与待测微生物的序列互补,从而形成稳定的杂交双链。

利用荧光检测仪器检测荧光信号,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定量和定位分析。

实验方法样品的制备:将待测样品进行处理,使微生物细胞分离并保持活性。

探针的制备:将特定的DNA或RNA片段进行标记,形成荧光探针。

杂交反应:将样品和探针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杂交反应,形成杂交双链。

洗涤和干燥:去除未结合的探针和杂质,保持杂交信号的特异性。

荧光检测:利用荧光检测仪器检测样品的荧光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我们可以得到样品的定性和定量数据。

实验的成功率较高,特异性较强,能够清晰地检测出目标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该技术的灵敏度较高,可以检测出低拷贝数的微生物基因,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实验讨论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如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能够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等。

然而,该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探针制备过程较为繁琐、杂交反应条件要求较高以及荧光检测仪器价格昂贵等。

荧光探针的稳定性也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因此,在应用该技术时需要注意这些因素,并选择合适的探针和实验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在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除了在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基因表达分析、细胞凋亡研究等。

虽然该技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应用前景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rna荧光原位杂交实验过程

rna荧光原位杂交实验过程

rna荧光原位杂交实验过程RNA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啊,这可是个有趣又有点复杂的事儿呢!咱就一步步来聊聊。

首先呢,得准备好样本,就像要给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

这样本可得处理得妥妥当当,不能有啥马虎。

然后就是探针啦,这探针就像是寻找宝藏的钥匙,得选对选好,不然可找不到咱要的目标 RNA 呢。

接下来就是杂交这一步啦,把样本和探针放在一起,让它们好好地“亲密接触”一下,这过程就好像是一场浪漫的约会,得让它们相互融合,产生奇妙的反应。

杂交完了可不能就不管啦,还得进行各种清洗,把那些多余的、不相关的东西都洗掉,就跟打扫房间一样,把垃圾都清理掉,只留下最精华的部分。

再之后就是染色啦,给咱的目标 RNA 染上漂亮的颜色,让它在显微镜下闪闪发光,就像给明星化个美美的妆,让大家都能一眼看到它的风采。

最后就是观察啦,把样本放在显微镜下,瞪大眼睛仔细瞧,看看咱的实验成果到底咋样。

这时候就像是开奖一样,紧张又期待呢!你说这 RNA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像不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呀?每一步都很关键,都不能出错。

从准备样本到最后观察,每一个环节都得认真对待,不然可就演砸啦!在这个过程中,可得有耐心啊,不能着急。

就像做饭一样,火大了不行,火小了也不行,得恰到好处。

而且还得细心,不能有一点马虎,一个小细节没注意到,可能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啦。

你想想啊,如果探针选错了,那不就像钥匙拿错了,根本打不开宝藏的门嘛!还有清洗的时候,如果没洗干净,那后面看到的不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哪还能找到咱要的目标 RNA 呀!所以啊,做这个实验可不能掉以轻心,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这不仅是对科学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努力的尊重呀!总之,RNA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就是这么个既有趣又充满挑战的事情,只有认真对待,才能收获满意的结果呢!你说是不是呀?。

荧光原位杂交

荧光原位杂交

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操作步骤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一个很重要的生物学实验技术,它的特点是原位,无需经过PCR,可以用于对环境样品中特定的微生物进行定量分析。

下面是以活性污泥为例的FISH实验步骤及方法。

非生物学专业的同学请不要往下看了。

1 载玻片涂层处理(Slide coating)(1) 将载玻片置于盐酸乙醇溶液(1%HCl in 70% Ethanol)中清洗(2) 晾干后放入poly-L-lysine(0.01%)溶液中5分钟(3) 放入60℃烘箱60分钟烘干或者放在室温过夜晾干2样品固定(Sample fixation)(1) 在样品(活性污泥)中加入3倍体积的4% 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置于4℃冰箱固定3小时以上或者过夜(2) 离心,弃去多聚甲醛,加入相同体积的PBS(3) 离心,弃去PBS,加入相同体积的乙醇+PBS(w/w 1:1)(4) 固定后的样品放入-20℃冰箱保存。

3 脱水(Dehydration)(1) 将适量固定后的样品放在载玻片上,(2) 放入46℃烘箱烘干10分钟(3) 依次浸入50%,80%,96%的乙醇溶液,各3分钟(4) 在空气中晾干4 杂交(Hybridization)(1) 加10微升Hybridization buffer(配制方法见下面表格)到玻璃片的样品上,尽量让样品全被覆盖(2) 在Hybridization buffer上加1微升探针(Probe)(3) 在50ml离心管中放一张润湿的吸水纸,将玻璃片放入,然后一起放到46℃恒温箱,杂交1.5小时(4) 将Washing buffer(配制方法见下面表格)预热到48℃,准备下一步使用5冲洗(1) 杂交1.5小时之后,快速将玻璃片放入48℃Washing buffer(2) 在48℃恒温箱中放置30min(3) 用超纯水润洗玻璃片,然后再空气中晾干6镜检晾干后,将样品用适量的antifading reagent 覆盖,盖上盖玻片,然后就可以放到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下观察了。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具体步骤及详细说明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具体步骤及详细说明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具体步骤及详细说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用于确定DNA或RNA序列在细胞或组织中的位置的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荧光原位杂交的具体步骤和相应的详细说明。

1.细胞准备首先,需要准备细胞样本。

可以选择使用原代细胞,细胞悬液或切片等。

2.固定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或载玻片上面。

固定通常使用的试剂是乙酸乙酯和甲醇的混合物,通常比例为1:33.水合将载玻片中的组织或细胞水合处理。

这一步可以通过将载玻片浸泡在去离子水或缓冲液中进行。

4.处理将载玻片进行预处理,以使DNA或RNA序列更易于杂交。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煮沸:将载玻片浸泡在2×SSC(1×SSC:0.15MNaCl,0.015MNa3C6H5O7·2H2O,pH7.0)中,然后置于热盖板上加热至100°C,持续约10-20分钟。

-碱性水解:将载玻片浸泡在10%NaOH中,进行碱性水解,然后在盐溶液中冲洗。

5.杂交探针准备荧光探针或荧光标记的引物。

探针的选择取决于要检测的DNA或RNA序列。

探针的设计通常基于目标序列的序列信息,并且通过化学修饰和荧光标记以增加其杂交效率和检测灵敏度。

6.杂交将探针加到载玻片上的样本上,并与目标序列进行杂交。

杂交过程中,探针与目标序列进行互补配对,形成探针-目标复合物。

杂交的温度取决于探针的碱基组成和目标序列的GC含量。

7.洗涤将载玻片在洗涤缓冲液中进行洗涤,以去除未与目标序列杂交的探针。

8.检测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标记。

荧光标记的探针将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获得荧光信号。

根据荧光信号的数量和强度,可以确定目标序列的位置和数量。

9.成像和分析通过拍摄荧光显微镜图像来记录荧光信号。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包括亮度分析和定量信号分析。

总结:荧光原位杂交是一种用于确定DNA或RNA序列在细胞或组织中位置的强大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核酸杂交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操作;
2.熟练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掌握Image J软件进行图像融合的方法;
4.理解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核酸杂交是以碱基互补为基础、以双链核酸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的变性和复性为手段,对核酸分子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两条互补的核苷酸单链在特定条件下退火形成异质双链;应用荧光标记的探针与待检测材料中的单链核酸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可悲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结果。

本实验所用探针是位点特异性标记探针GSP myc,是由SpectrumOrange (552/576)直接标记的荧光DNA探针,长度为200bp,能识别8号染色体的着丝粒部位的α卫星序列。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
防脱载玻片(premiere公司),医用砂轮,20×20mm盖玻片,橡皮胶,平板加热器,杂交盒,恒温水浴锅,玻璃染色缸,香柏油,荧光显微镜拍照系统,MYC基因扩增检测试剂盒。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
1)取细胞培养悬液5ml(107 cell),2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
2)加入10ml的0.075M KCl,吹打混匀,静置3min;
3)37℃水浴箱低渗30min;
4)加固定液2ml,吹打混匀,室温预固定10min;
5)2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
6)沉淀加固定液5~10ml,吹打混匀,-20℃冰箱静置30min;
7)2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

2.制片
1)取一张干净的载玻片,用砂轮在背面划“一”标记,尽量在中间或靠下
端标记;
2)加50ul固定液重悬细胞,取4ul悬液滴加到载玻片上的标记位置,室温晾干;
3)平板加热器上烤片,60℃30min,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密度;
4)PBS洗涤3min;
5)1%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0min;
6)PBS洗涤3min;
7)70%、90%、100%梯度乙醇脱水2min;
8)取出玻片,室温晾干。

3.样品和探针同时变性,杂交
1)取出杂交液,混匀,瞬离;
2)加10ul杂交液到杂交区域,迅速盖上盖玻片,轻压使杂交液均匀分布,赶走气泡;
3)用橡皮胶沿盖玻片边缘封片;
4)平板加热器上78℃变性3min,放入湿盒;
5)37℃温箱中杂交10~18h。

4.杂交后洗涤
1)将载玻片取出,轻轻撕去橡皮胶;
2)载玻片放入2×SSC中,1min左右微微晃动,以移去盖玻片,37℃水浴10min,不时上下晃动载玻片;
3)取出载玻片,37℃,0.1%NP-40/2×SSC中6min;
4)取出玻片,70%,90%,100%乙醇各2min脱水;
5)取出玻片,暗处自然晾干。

5.DAPI复染细胞核
室温滴加10ul DAPI复染剂到盖玻片,载玻片目标区域朝下,请放于盖玻片上,轻压,避免产生气泡,在暗处存放,待观察。

6.荧光显微镜观察拍照
出现2G2O的细胞计为FISH阴性细胞,出现≥3O的细胞计为FISH阳性细胞。

7.Image J进行图片融合处理
五、实验结果
1.实验图片
图1 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情况
2.统计Ratio值
Ratio=红信号数/绿信号数=15/20=0.75
实验结果为阴性。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际操作过程中每组至少需要多制备一张片子,细胞滴片可置于无水乙醇中-20℃保存至少一年。

剩余的固定过多的细胞悬液可在2~8℃保存1个月,以备必要时重新制片。

2. 当样本难处理时,如细胞厚、杂质过多、信号弱等,可以选择胃蛋白酶消化法进行玻片预处理。

3. 样本应避免与酸、强碱接触或过分受热,防止损坏DNA。

4.若探针杂交前片子会闲置超过2min,请将片子放入盛有100%乙醇的染色缸中保存。

七、实验讨论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FISH的方法检测了白血病细胞系HL-60中的c-myc 基因的扩增情况。

实验中,有部分样品出现无阳性信号的情况,其可能的原因是酶处理时间不够或者探针没有变性,杂交时间也会影响检测的结果。

同时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不够或者激发光不合适时也会导致阳性信号无法检出。

实验结果显示背景信号较多。

其可能的原因有:1、杂交时间过长,杂交温度过低,探针浓度过高;2、杂交缓冲液和洗涤缓冲液阳离子浓度过高;3、洗涤时间太短,洗涤温度过低;4、细胞核过度膨胀,细胞核分解。

此外,在统计Ratio值时,发现Ratio值低于预期,其可能的原因有:1、探针浓度过低,结合效率不够;2、显微镜分辨率不够高,无法检出所有的阳性信
号,部分阳性信号重叠;3、显微镜只截取了某一平面中的阳性信号点,而细胞核为立体结构,通过立体扫描的方式可以提高阳性信号的检测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