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子菌(植物病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担子菌(1)

担子菌(1)
29属,1369种(Kirk et al. 2001)
丝膜菌属(Cortinarius violaceus
Cortinarius praestrans
Cortinarius glaucopus
丝盖伞属[Inocybe (Fr.) Fr.]
Inocybe sp.
初生菌丝(primary mycelium)(n)
直接萌发,也称同核体(monokaryon)
间接萌发,先芽殖生成次生担孢子
多数担子菌的初生菌丝体具有无限生长的可能。
一般认为起源于子囊菌: 1. 担子菌的双核菌丝(次生菌丝)与子 囊菌的产囊丝来源相同,都是经过有性结合 后而产生的双核体。 2. 担子菌的锁状联合与子囊菌产囊丝的 子囊钩相似,说明子囊与担子的早期发育过 程相似,子囊菌的子囊钩形成后,顶端形成 子囊和子囊孢子,而担子菌经锁状联合后的 顶端细胞形成担子和担孢子。
初生菌丝
担孢子 胞质融合 成熟的担子 菌褶 核配 锁状联合 次生菌丝
减数分裂
双核担子 担子果
担孢子(Basidiospores)
• 典型的担孢子为单倍体,有性生殖产生 • 形状多种多样 • 孢子表面光滑或具有纹饰
• 颜色有或无
脐侧附胞
孢子印
Singer确认了有7 种不同的颜色群: 绿色群、粉红色群、 黄色群、黑色群、 褐色群、灰色群、 淡紫色群。
Inocybe hystrix
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
典型特征
• • • • 担子果地面生,易腐烂; 子实层体褶状,有时具横脉; 多缺菌幕; 孢子薄壁,缺芽孔,近球形或椭圆形,无 色。
107属,2356种(Kirk et al. 2001)
口蘑属的主要鉴别特征

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四担子菌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讲课文档

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四担子菌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讲课文档
第四十五页,共70页。
小麦腥黑穗病 (Wheat Common Smut)
小麦腥黑穗病病穗
小麦腥黑穗病病粒(下)和健粒(上)
第四十六页,共70页。
第四十七页,共70页。
光腥黑粉菌(T. foetida
(Wallr.) Lindr.)
网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 (D. C.) Tul.)
第三十四页,共70页。
孢子堆外面没有膜包围,冬孢子散生,不结合成孢子 球;表面光滑或有纹饰。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有横隔的 担子,担子侧生担孢子。
第三十五页,共70页。
大、小麦散黑穗病
(Loose Smut of Wheat and Barley)
小麦散黑穗病病穗
大麦散黑穗病病穗
第三十六页,共70页。
起枣树锈病。
第二十六页,共70页。
黑粉菌与锈菌的主要区别是,它的冬 孢子是从双核菌丝体的中间细胞形成的, 担孢子直接着生在先菌丝(没有小梗)的侧 面或顶部,成熟后也不能弹出。此外,黑 粉菌不是专性寄生的。黑粉菌大多为兼性 寄生的,寄生性较强。
第二十七页,共70页。
冬孢子——厚垣孢子
到寄生的后期,双核的菌丝体在寄主组织内 形成冬孢子,冬孢子是从双核菌丝体的中间 细胞形成的。
第五十一页,共70页。
小麦条黑粉菌
(U. tritici )
引起小麦秆黑 粉病。
第五十二页,共70页。
第五十三页,共70页。
第五十四页,共70页。
猴头菌
第五十五页,共70页。
鸡油菌
第五十六页,共70页。
灵芝
第五十七页,共70页。
蘑菇目
第五十八页,共70页。
第五十九页,共70页。
第六十页,共70页。

植物病理学第四讲

植物病理学第四讲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19
玉 米 小 斑 病
20
5.1.3 镰孢属(Fusarium)
瘤座菌目成员,分生孢子通常有两种类型,大型分生 孢子多细胞,镰刀形;小型分生孢子多为单细胞, 卵圆形或圆形,单生或串生。 如引起棉花枯萎病的尖镰孢萎蔫专化型(F. oxystorum f. sp. vasinfectum)
冬孢子
13
梨 锈 病
(五)无性菌类 (五)无性菌类
共同特征
营养体:分支有隔菌丝体 无性繁殖:分生孢子 有性生殖:无或未发现
载孢体(conidiomata):着生分生孢子的 机构。 分类依据:载孢体类型、分生孢子生成方式、 分生孢子的特征。
15
与植物病害有关的2个纲
5.1 丝孢纲(Hyphomycetes): 不形成孢子果,分生孢子梗散生、束生在分生 孢子座上,梗上着生分生孢子。 引起植物病害的主要有4个属。 5.2 腔孢纲(Coelomycetes): 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器内,分 生孢子梗短小。 引起植物病害的主要有2个属。
25
5.2.1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腔孢纲黑盘孢目成员,分生孢子盘生于寄主表皮下。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或新月形。 如引起棉炭疽病的棉炭疽菌(C. gossypii)
分生孢子盘 及分生孢子
26
棉 炭 疽 病
27
5.1.2 壳球孢属(Macrophomina)
腔孢纲球壳孢目成员,分生孢子器球形。分生孢子无色, 单胞,圆柱形至纺锤形。 如引起菜豆根,茎腐烂的菜豆壳球孢(M. phaseolina)
16
5.1.1 梨孢属(Pyricularia)
丝孢目成员,分生孢子梗细长,呈曲膝状弯曲。分生 孢子梨形,大多为3个细胞。 如引起稻瘟病的灰梨孢菌(P. oryzae)

《真菌担子菌复习》课件

《真菌担子菌复习》课件
《真菌担子菌复习》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真菌担子菌简介 • 真菌担子菌的形态特征 • 真菌担子菌的生态习性 • 真菌担子菌的经济价值 • 真菌担子菌的鉴别与鉴定 • 真菌担子菌的防治与利用
01 真菌担子菌简介
CHAPTER
真菌担子菌的定义
总结词
对真菌担子菌的基本定义进行解释,说明其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
04
利用方式
食用
部分担子菌种类如蘑菇、木耳等具有 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直接食用或加工 成其他食品。
药用
灵芝、茯苓等担子菌具有药用价值, 可提取有效成分用于制药。
生物肥料
部分担子菌能够分解有机物,可将其 用于生物肥料的生产。
生物降解
担子菌能够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在 环保领域有广泛应用。
注意事项
安全性
真菌担子菌的特点
总结词
概括真菌担子菌的主要特点,包括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生态作用。
详细描述
真菌担子菌具有多种形态特征,如菌丝体的生长方式、隔膜的形态和位置等。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它 们能够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并产生不同类型的担子和担孢子。此外,真菌担子菌在生态系统中也具 有重要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质、促进植物生长等。
06 真菌担子菌的防治与利用
CHAPTER
防治方法
0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选择无病种子,加强田 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等。
生物防治
利用拮抗微生物如木霉菌、放线菌 等对担子菌进行生物防治。
03
02
化学防治
使用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 等对病菌进行防治。
物理防治
利用高温、紫外线等物理方法对担 子菌进行处理。
03 真菌担子菌的生态习性

园艺植物病理学--担子菌半知菌亚门真菌 ppt课件

园艺植物病理学--担子菌半知菌亚门真菌  ppt课件
0,性孢子(Pycniospore) I,锈孢子(Aeciospore) II,夏孢子 (Urediospore) III,冬孢子(Teliospore) IV, 担孢子(Basidiospore)
PPT课件
7
锈菌的五种孢子类型
PPT课件
8
锈菌的分类主要依据冬孢子的形态,排列和萌发的形式 。分为柄锈菌科,和栅锈菌科。前者包括如柄锈菌属,单胞 锈菌属,后者包括如栅锈菌属,层锈菌属。未见冬孢子的锈 菌归为半知锈菌类。
PPT课件
30
5、交链孢菌属(Alternaria):菌丝内生或表生,无色, 橄榄色或褐色。菌落铺展,灰色或黑色。分生孢子梗散 生或簇生,不分枝或不规则稀疏分枝,淡褐色或褐色。 分生孢子单生或串生,卵形或倒棍形,有喙,淡橄榄色 或褐色,光滑,具横膜及斜向或纵向隔膜。分生孢子顶 端或喙部常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形成不分枝或分支的孢 子链。引起苹果斑点落叶病、白菜黑斑病等。
无性繁殖:菌丝体生出小孢子梗,梗上产生分生孢子,或 由担孢子和分生孢子芽殖形成芽殖孢子。
有性生殖:没有性器官分化。担孢子的结合、分生孢子结 合、芽殖细胞结合、菌丝联合、孢子与菌丝结 合均可。双核菌丝原生质收缩形成冬孢子。
PPT课件
14
二、层菌纲(Hymenomycetes)
一般为大型担子果,裸果型或半裸果型,多为腐生,可 食用或药用。有的形成菌根。
PPT课件
33
链孢菌属及其所致病害
PPT课件
34
(三)腔孢菌纲(Coelomycetes) 腔孢菌纲中无性子实体的类型:
分生孢子座(Stroma):一团紧密缠绕的菌丝体,产 孢时中部菌丝消解成腔,再产生分生孢子。
假子座(pseudostroma):由菌丝体和寄主组织混生 形成。

《真菌担子菌》课件

《真菌担子菌》课件
《真菌担子菌》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真菌担子菌简介 • 真菌担子菌的繁殖与传播 • 真菌担子菌的生态作用 • 真菌担子菌的应用 • 真菌担子菌的危害与防治 • 真菌担子菌研究展望
01 真菌担子菌简介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真菌担子菌是一类具有担子果的 大型真菌,属于担子菌门。
分类
对土壤的影响
改善土壤结构
担子菌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促进土 壤颗粒的团聚,改善土壤的结构
和通气性。
提高土壤肥力
担子菌能够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 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从而提高土 壤的肥力。
调节土壤pH值
某些担子菌可以产生有机酸,对土 壤pH值进行调节,使其更适合植物 生长。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共生关系
担子菌与许多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如与某些昆虫、线虫等共 生的担子菌可以为其宿主提供营养和保护。
发掘新的应用价值
总结词
探索担子菌在生物技术、医药、农业等领域的新应用。
详细描述
担子菌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色素、酶、抗生素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未来研究可以进一 步发掘担子菌在生物技术、医药、农业等领域的新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加强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研究担子菌的防治技术,降低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分解有机物
担子菌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分解者,能够分解动植物残体和其他有机 物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与其他微生物的竞争
担子菌在与其他微生物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维持生态系统 的平衡和多样性。
04 真菌担子菌的应用
CHAPTER
食用与药用
食用
担子菌是一类可食用的真菌,如香菇、木耳、银耳等,富含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有益。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五节担子菌亚门(上)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五节担子菌亚门(上)

1
(2)有隔担子:冬孢菌纲的担子是由次生菌丝 形成冬孢子,经休眠后萌发产生担子,担子有 纵隔或横隔,经减数分裂后,在担子侧面或顶 部产生担孢子。冬孢菌纲真菌的核配和减数分 裂不在担子发育的同一部位进行。
将担子进行核配的阶段和部位称为冬孢子(又 名原担子、下担子)。
将担子进行减数分裂的阶段和部位称为先菌丝 (又名后担子、上担子):
生活方式:寄生或腐生。
担子菌亚门真菌的共同特征: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担 孢子产生在担子上,每个担子上一般形成4个担孢子。
担子果:高等担子菌的担子着生在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结 构上形成子实层,这种结构称作担子果。如常见的木耳、 蘑菇等。
玉米瘤黑粉瘿瘤作为蔬菜在市场上出售的情况
茭白笋
由于腥黑粉的侵染,收割小麦时大量的黑粉 孢子飞扬的情景
1. 性结合的方式: 常见有三种 (1)菌丝配合:两个在形态上无差别,但在生理上有
正负之分的初生菌丝配合。 (2)孢子结合:两个单核的孢子结合,萌发后形成双
核菌丝,如黑粉菌。 (3)性孢子与菌丝结合:性孢子与营养菌丝结触后,
双方细胞壁溶解,性孢子的原生质与细胞核进入菌丝细 胞内,பைடு நூலகம்成双核,(菌丝起雌性器官的作用)。
第五节 担 子 菌 亚 门(Basidiomycotin
一 、概述 担子菌属真菌中最高等的。现已记载的有
1428属,23000中。其中锈菌和黑粉菌与植物 病害的关系非常密切。引起植物病害;食用菌; 菌根。
有益担子菌:食用菌,如香菇、灵芝、平菇,除食用外, 还具有滋补、药用价值。
有害的担子菌:锈菌、黑粉菌。
此外,由双核菌丝体特化产生一种特殊形状的三生 菌丝(thirdly mycelium)(包括生殖菌丝、骨干 菌丝和联络菌丝)。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五节担子菌亚门(下)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五节担子菌亚门(下)

局部侵染型:侵染寄主体内的菌丝不 作系统扩展,局限于侵染点周围表现 症状。如玉米瘤黑粉病。
• 幼茎侵染型:病菌从植株上根冠上发 育的幼芽出侵入,菌丝在寄主体内系 统扩展,最后在雄花的花粉粒内形成 冬孢子。
• 作业:P122,5
• 要求:以例表形式比较。
• 五、层菌纲
• 担子果为相当发达的大型担子果,裸生 型或半被果型。担子排列成子实层,子 实层内常有囊状体、刚毛、侧丝混生在 一起。担子是有隔担子或无隔担子,担 孢子成熟后,可强力弹射。根据担子有 无隔膜可分为两个亚纲:有隔担子菌亚 纲和无隔担子菌亚纲。9个目,675个属。 多数为食用菌,如木耳、蘑菇。还有药 用菌,如灵芝。
❖3、分类:根据担子有无分隔,担孢子着生 部位分为两个科
❖黑粉菌科 ❖腥黑粉菌科
黑粉菌常见植物病 原
(1)黑粉菌科(Ustilaginaceae)
冬孢子萌发产生有横隔的担子(先菌丝),每 个细胞发可产生4个或2个担孢子,有的不产生担孢子, 而直接形成菌丝,有300多种。如裸黑粉菌(U.nuda) 侵染的大、小麦引起散黑穗病,有时,可侵害黑麦。 大麦坚黑粉菌,寄生在 大麦和燕麦上,属幼苗期病 害。
(4)大多引起系统性侵染,也有局部侵染。
❖ 2、形态特点:
❖ 初生菌丝期较短,主要为双核次生菌丝期;
❖无性繁殖主要是以担孢子以芽殖方式产生芽孢子;
❖有性阶段任何两个具有亲核的菌丝细胞都可结合。
❖如两个担孢子、芽孢子、分生孢子、初生菌丝均 可结合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后期细胞内原生质 收缩,体积加大,形成冬孢子。冬孢子(也称为 厚垣孢子)成熟后,核配萌发时产生有隔或无隔 担子。双倍体的核经减数分裂在担子顶端或侧面 形成4--8个或不定数的担孢子。
玉米瘤黑粉菌(U.maydis)局部入侵,为害地上幼嫩 组织。冬孢子散生,不结合成孢子球;表面光滑或有 纹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释放时可以强力弹射。
▲ 锈菌很少有锁状联合。菌丝体一般形成吸器伸入寄
主细胞内。
▲ 有的锈菌是单主寄生的,有的是转主寄生的, 如禾
柄锈菌,小麦秆锈菌(Puccinia graminis) 侵染循环:
侵染小麦 风传 及夏孢子 先菌丝 担子 担孢子
锈子器及锈孢子 异宗配合形成双核菌丝 虫传 性子器及性孢子
七、分类
分纲根据:担子果的有无及发育类型。
锈菌纲(Uredinomycetes):无担子果 黑粉菌纲(Ustilaginomycetes):无担子果
层菌纲( Hymenomycetes ): 有担子果,裸果型或半被果型。 腹菌纲(Gasteromycetes):有担子果,裸果型。
八、锈菌纲(Uredinomycetes)
Ⅳ,生活史为半锈型。
多型现象
0 .性孢子 (pycniospore) :性孢子单细胞,单核,产生在性孢子器内, 其作用是与受精丝进行交配。性孢子器(pycnium) 是由担孢子萌发形成 的单核菌丝体侵染寄主形成的一种有孔口、近球形的结构。 Ⅰ.锈孢子 (aeciospore) :锈孢子双核,单细胞,产生在锈孢子器内。 锈孢子器和锈孢子一般是与性孢子器和性孢子伴随产生。
1、 概述
▲锈菌纲真菌一般称作锈菌,主要为害植物茎、叶,大
都引起局部侵染,在病斑表面往往形成称作锈状物的病 征,所引起的病害一般称为锈病,常引起农作物的严重 损失。已知约7000个种。
▲锈菌的特征是:无担子果。冬
孢子萌发产生的先菌丝内产生横
隔特化为担子;担子有4个细胞,
每个细胞上产生1个小梗.小梗上 着生单胞、无色的担孢子;担孢
担子果 担子着生在各种高度组织化的子实体内,这些子 实体叫做的担子果。多数担子菌产生担子果,其 发育类型有裸果型、半被果型和被果型三种。
裸果型:子实层始终裸露,如非褶菌目真菌。 被果型:子实层始终包裹在子实体内,如马勃。
半被果型:子实层最初包被,成熟露出,如伞菌。
有些担子菌不产生担子果,如锈菌、黑粉菌。
担子菌亚门真菌的共同特征是有性生殖产
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产生于担子上,每
个担子一般形成4个担孢子。 高等担子菌的担子着生在具有高度组织化的 结构上,形成子实层,这种担子菌的产孢结
构叫担子果( basidiocarp )。常见的各种蘑
菇、木耳、银耳、灵芝等,都是担子菌的担 子果。
担子菌的特征 --担子与担孢子


两根初生菌丝发生细胞融合形成的双核菌丝体。在担子
菌中很发达,是担子菌的主要营养菌丝。 三生菌丝体(thirdly mycelium): 集结形成特殊形状的子实体(n+n)。次生菌丝体在发 育一定阶段形成繁殖体,形成发达的担子果。一般把构成

担子果的菌丝体叫三生菌丝,三生菌丝的作用是形成高等
担子菌的担子果。
Basidium (basidia)with basidiospores
担子菌属真菌中最高等的。 已 记 载 的 有 1400 多 属 , 23000 多种。涵盖食用菌 ; 菌根; 毒菌; 植物病原菌。

二、担子菌的营养体
营养体是非常发达的有隔菌丝体, 多细胞,
细胞壁为几丁质。有隔膜,一般为桶孔隔膜(锈
Ⅱ.夏孢子(urediospore):夏孢子是成堆的双核孢子,夏孢子萌发形成
双核菌丝可以继续侵染寄主,在生长季节中可连续产生多次,作用与分 生孢子相似。许多夏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夏孢子堆(uredium)。
Ⅲ.冬孢子(teliospore):冬孢子一般是在生长后期形成的休眠孢子。冬
孢子是锈菌双核进行核配的场所。许多冬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冬孢子堆 Ⅳ.担孢子:冬孢子萌发形成先菌丝,先菌丝转化为有隔担子,担子的 小梗上产生担孢子。
菌和黑粉菌除外)。可形成菌索。 担子菌可以形成三种类型的菌 丝体,即:初生菌丝体、次生菌 丝体、三生菌丝体。

初生菌丝体(Primary mycelium):
又称同核体,由担孢子萌发产生的单核菌丝体。初期无隔 多核,不久产生隔膜,成为单核有隔菌丝( n )。在黑粉 菌和锈菌明显。 次生菌丝(secondery mycelium):
进行质配;有的是通过孢子与菌丝或受精丝结合进行质配。
☆典型的担子棍棒状,是从双核菌丝体的顶端细胞形成的。
典型担子和担孢子的形成过程
担子(basidium)是担子菌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的场所。 担孢子萌发形成单倍体的初生菌丝体。
每个细胞核形成一个单核的担孢子,着生在担子的小梗上。
担孢子 单核、单倍体、外生孢子、 4个。掷孢子:能 够弹射。定孢子:不能够弹射。
三、担子菌的锁状联合
担子菌锁状联合(clamp connections)的过程
四、担子菌的繁殖
☆ 多数担子菌没有无性繁殖阶段或 无性阶段不发达 。少数
担子菌的担子可以芽殖或以菌丝体断裂方式产生无性孢子。 ☆担子菌的有性生殖过程比较简单。除锈菌外,一般没有持 殊分化的性器官,主要是由两个担孢子或两个初生菌丝细胞
担子菌的子实层
五、生活史 担孢子
核配、减数分裂
双核菌丝顶端膨大 (担子)
初生菌丝
细胞融合、质配
双核菌丝体
双核细胞
六、担子菌的生态习性
习性 陆生,分三类:
寄生于绿色植物,黑粉菌、锈菌。
生活于树木的木质部、死枝、死木材上,
木耳、多孔菌等。
腐生于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伞菌、腹菌 等。
越冬方式
厚垣孢子;菌索或菌丝;多年生子实体。
气传
侵染小檗
我国小麦秆锈菌的侵染循环
北方春小麦 越夏
夏孢子
夏孢子
南方冬小麦
越冬
▲许多锈菌具有明显的多型现象,如禾柄锈
菌形成5种孢子,分别用0(性孢子)、Ⅰ
(锈孢子)、Ⅱ(夏孢子)、Ⅲ(冬孢 子)、Ⅳ(担孢子)表示,生活史为全锈 型 ; 梨 胶 锈 菌 (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不产生夏孢子,即0、Ⅰ、Ⅲ、
锈菌生活史类型
各种锈菌产生孢子的种类多少是不同的,构成了锈菌 生活史的多样性。
禾柄锈菌形成 5 种孢子,它们的生活史可用 0 、Ⅰ、Ⅱ、 Ⅲ、Ⅳ表示。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不产
生夏孢子,它的生活史是0、Ⅰ、Ⅲ、Ⅳ。
通常将锈菌生活史中除双核的冬孢子外,还有一种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