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dall-341-nnano译文 硅纳米线晶体管

合集下载

术语表-ST

术语表-ST

术语表-ST严格地说,半导体是一种导电性介于绝缘体和导体之间的材料。

半导体可以是单个的元素,如硅或锗,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砷化镓或磷化铟。

然而,我们平常说的“半导体”多指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元件。

•2,4,5-T --245涕•Tr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三氯苯氧基乙酸,三氯苯氧基醋酸•T•Ton --吨•T84•硅晶片处理后进行的一项测试。

测试晶片上标准测试结构的特性,判断晶片处理是否恰当。

在测试晶片上的小片前,这项测试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即时反馈。

•T&F•Test(ing) and Finish(ing) --测试和完成•半导体生产的最后阶段,部件被测试、电镀、用符号表示等。

业界行话中也称作“后道”。

•TA•1) Technical Application --技术应用•2) 交通量公告,无线电数据系统(RDS)的特性,电台一直在发射交通量程序(TP)识别码,提供交通量信息。

广播交通量公告时,也发送TA码。

当接收信息时,汽车收音机通常进行频道选择,并提高到合适的音量。

•3) Travel Authorization --旅行授权•TAB•Tape Automated Bonding --•使用波束带上的金属导体,通过一次操作将金属导体大量键合到集成电路管芯上的方法•TAFE•1) Tape Analog Front-End --磁带模拟前端•2) Telephone Analog Front End --电话模拟前端•TAM•1) Total Available Market --可达市场总额•The entire accessible market for a given product (see also SAM: Served Available Market).•--特定产品的整个可达市场(参见SAM:Served Available Market)•2) Tool Available Market --整个可达市场•TAP•Technical Assistance Program --技术援助计划•TAR•Travel Authorization Request --旅行授权申请•意法半导体的雇员因公务出差前,必须填写和获得批准的标准表格。

二氧化钛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二氧化钛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二氧化钛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3高 卓,徐 瑛,王 燕,何 娇,丁亚平,韩 苗(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0)摘 要: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 O 2纳米管,借助X 射线衍射(XRD )、透射电镜(TE M )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以亚甲基蓝溶液为体系,考察了Ti O 2纳米管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Ti O 2纳米管为锐钛矿相,管径小、管形均匀。

黑暗条件下Ti O 2纳米管对亚甲基蓝具有优异的吸附活性,30m in 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达38.3mg/g,最佳吸附质量比为w (MB ):w (Ti O 2)≈0.075。

关键词:二氧化钛;水热法;吸附;亚甲基蓝Stud i es on the Adsorpti on of M ethylene Blue on T it an i a Nanotubes3G AO Z huo,XU Ying,WAN G Yan,HE J iao,D I N G Ya -ping,HAN M iao(College of Science,W 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HubeiW 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Ti O 2nanotubes were p repared by hydr other mal synthesis,and the p r 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 -ray diffracti on (XRD )and trans m issi on electr on m icr oscope (TE M ).The ads or p ti on of Ti O 2nanotubes obtained was investiga 2ted in a methylene blue (MB )aqua syste 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i O 2nanotubeswas anatase phase with s maller dia me 2ter and evenly shape .The Ti O 2nanotubes had high ads or p ti on activity f or methylene blue in the dark,whose ads or p ti on e 2quilibriu m was reached within 30m in .The ads orbility capacities of MB could reach 3813mg/g and the best ads or p ti on mass rati o of MB /Ti O 2was about 01075.Key words:Ti O 2;hydr other mal method;ads or p ti on;methylene blue3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CDB260);湖北省攻关(20051g0052);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

集成电路制造相关术语

集成电路制造相关术语

精心整理1.a c c e p t a n c e t e s t i n g(W A T:w a f e r a c c e p t a n c e t e s t i n g)?3.A C C E S S:一个E D A(E n g i n e e r i n g D a t a A n a l y s i s)系统?6.A l i g n m a r k(k e y):对位标记?9.A m m o n i a?氨24.A s p e c t r a t i o n:形貌比(E T C H中的深度、宽度比)?25.A u t o d o p i n g:自搀杂(外延时S U B的浓度高,导致有杂质蒸发到环境中后,又回掺到外延层)?28.B e n c h m a r k:基准?30.B o a t:扩散用(石英)舟?32.C h a r a c t e r w i n d o w:特征窗口。

用文字或数字描述的包含工艺所有特性的一个方形区域。

?36.C I M:c o m p u t e r-i n t e g r a t e d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的缩写。

用计算机控制47.C p k:工艺能力指数,详见p r o c e s s c a p a b i l i t y i n d e x。

?48.C y c l e t i m e:圆片做完某段工艺或设定工艺段所需要的时间。

49.D a m a g e:损伤。

50.D e f e c t d e n s i t y:缺陷密度。

单位面积内的缺陷数。

?51.D e p l e t i o n i m p l a n t:耗尽注入。

一种在沟道中注入离子形成耗尽晶体管的注入工艺。

(耗尽晶体管指在栅压为零的情况下有电流流过的晶体管。

)?52.D e p l e t i o n l a y e r:耗尽层。

可动载流子密度远低于施主和受主的固的部分划片槽区域。

一维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计算与分析

一维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计算与分析

medium layer A which is one of medium layers composing the photonic crystal at first,
or the optical thickness of the substitute layer is even times of A.By contraries,when
effects and new techniques.Hence it is essential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s and photonic band gaps. Transfer matrix method is a powerful and straightforward tool to analysis the band
dependence with the ratio of the medium layer’S refractive index which components the 1 D photonlc crystal,the larger the ratio of the refractive index(na/rib),the wider the
even times of COo.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photonic band gap of 1 D temary photonic
medium crystal and the refractive index,thickness,number of the
layer is similar to 1 D
dielectric constant which can create some ranges of forbidden frequencies for

科技英语译文

科技英语译文

Unit 1 电子学:模拟和数字Unit 1-1第一部分:理想运算放大器和实际限制为了讨论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参数,我们必须首先定义一些指标项,然后对这些指标项讲述我们所认为的理想值。

第一眼看运算放大器的性能指标表,感觉好像列出了大量的数值,有些是陌生的单位,有些是相关的,经常使那些对运放不熟悉的人感到迷惑。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方法是花上必要的时间有系统的按照列出的次序阅读并理解每一个定义。

如果没有对每一项性能指标有一个真正的评价,设计人员必将失败。

目标是能够依据公布的数据设计电路,并确认构建的样机将具有预计的功能。

对于线性电路而言,它们与现在的复杂逻辑电路结构相比看起来较为简单,(因而在设计中)太容易忽视具体的性能参数了,而这些参数可极大地削弱预期性能。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但很引人注意的例子。

考虑对于一个在50kHz频率上电压增益为10的放大器驱动10k 负载时的要求。

选择一个普通的带有内部频率补偿的低价运放,它在闭环增益为10时具有所要求的带宽,并且看起来满足了价格要求。

器件连接后,发现有正确地增益。

但是它只能产生几伏的电压变化范围,然而数据却清楚地显示输出应该能驱动达到电源电压范围以内2到3伏。

设计人员忽视了最大输出电压变化范围是受频率严格限制的,而且最大低频输出变化范围大约在10 kHz受到限制。

当然,事实上这个信息也在数据表上,但是它的实用性并没有受到重视。

这种问题经常发生在那些缺乏经验的设计人员身上。

所以这个例子的寓意十分明显:在开始设计之前总要花上必要的时间来描写全部的工作要求。

关注性能指标的详情总是有益的。

建议下面列出的具体的性能指标应该考虑:1. 在温度,时间和供给电压下的闭环增益的精确性和稳定性2. 电源要求,电源和负载阻抗,功率消耗3. 输入误差电压和偏置电流,输入输出电阻,随着时间和温度的漂移4. 频率响应,相位偏移,输出变化范围,瞬态响应,电压转换速率,频率稳定性,电容性负载驱动,过载恢复5. 线性,失真和噪声6. 输入,输出或电源保护要求,输入电压范围,共模抑制7. 外部补偿调整要求不是所有的指标项都是有关的,但要记住最初就考虑它们会更好,而不要被迫返工。

半导体专业用语

半导体专业用语

金属前介质层(PMD)金属间介质层(IMD)W 塞(WPLUG)钝化层(PaSSiVaIion)acceptor受主,如B,掺入Si中需要接受电子Acid:酸actuator 激励ADI After develop inspection 显影后检视AEI After etching inspection 蚀科后检查AF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原子力显微AL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原子层淀积Align mark(key):对位标记Alignment排成一直线,对平Alloy:合金Aluminum:铝Ammonia:氨水Ammonium fluoride: NHFAmmonium hydroxide: NHOHAmorphous silicon:α -Si,非晶硅(不是多晶硅) amplifier放大器AMU原子质量数Anak>g:模拟的analyzer magnet 磁分析器Angstrom: A (E-m)埃AniSOtrOPiC:各向异性(如PoLYETCH) Antimony(Sb)Warc chamber 起弧室ARC: anti-reflect coating 防反射层Argon(Ar)MArsenic Eoxide(AsO)三氧化二珅Arsenic(As)WArsine(AsH)Cassette装晶片的晶舟CD: critical dimension关键性尺寸,临界尺寸Chamber反应室Chart图表Child lot 子批chiller制冷机Chip (die)晶粒Chip:碎片或芯片。

clamp夹子CMP化学机械研磨Coater光阻覆盖(机台)Coating涂布,光阻覆盖Computer-aided design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ontact Hole 接触窗Control Wafer 控片Correlation:相关性。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第三版-翻译以及答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第三版-翻译以及答案

UNIT 1一、材料根深蒂固于我们生活的程度可能远远的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交通、装修、制衣、通信、娱乐(recreation)和食品生产,事实上(virtually),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或多或少受到了材料的影响。

历史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和生产材料的能力以及操纵材料来实现他们的需求密切(intimately)相关,事实上,早期的文明就是通过材料发展的能力来命名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二、早期的人类仅仅使用(access)了非常有限数量的材料,比如自然的石头、木头、粘土(clay)、兽皮等等。

随着时间的发展,通过使用技术来生产获得的材料比自然的材料具有更加优秀的性能。

这些性材料包括了陶瓷(pottery)以及各种各样的金属,而且他们还发现通过添加其他物质和改变加热温度可以改变材料的性能。

此时,材料的应用(utilization)完全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系列有限的材料中,根据材料的优点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直到最近的时间内,科学家才理解了材料的基本结构以及它们的性能的关系。

在过去的100年间对这些知识的获得,使对材料性质的研究变得非常时髦起来。

因此,为了满足我们现代而且复杂的社会,成千上万具有不同性质的材料被研发出来,包括了金属、塑料、玻璃和纤维。

三、由于很多新的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获得了合适的材料并且使得我们的存在变得更为舒适。

对一种材料性质的理解的进步往往是技术的发展的先兆,例如:如果没有合适并且没有不昂贵的钢材,或者没有其他可以替代(substitute)的东西,汽车就不可能被生产,在现代、复杂的(sophisticated)电子设备依赖于半导体(semiconducting)材料四、有时,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划分为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这两个副学科(subdiscipline)是非常有用的,严格的来说,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性能以及结构的关系,与此相反,材料工程则是基于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来设计和生产具有预定性能的材料,基于预期的性能。

半导体封装英语

半导体封装英语

半导体封装英语D大功率耗散器件high-power-dissipation device 大规模集成(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代工组装contract assembly代码尔合金dymalloy带速belt speeding带凸点芯片技术bumped chip technique带凸点载带技术bumped tape technique带状键合ribbon bond带状物stripline单边交叉双列直插封装zigzag in-line package单列存储器模块(SIMM)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单列直插封装single in-line package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单元element弹素体elastomer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弹性体elastomer氮化硅silicon nitride氮化铝aluminum nitride氮化硼boron nitride导电的electrically conductive导电环氧conductive epoxy导热孔thermal vias导热粘结剂thermally conductive adhesives 导热粘结性树脂thermal adheesive chemistries 导热脂thermal grease 导体conductor导体损耗conductor loss导体损耗condutor倒置微带inverted microstrip倒装芯片filp chip德拜温度debye temperature低a粒子辐射low alpha emission低a粒子辐射模塑low-alpha-radiation molding低温共烧陶瓷(LTCC)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滴涂(球形顶封装)glob-top地平面连接器ground plane connector典型材料typical material典型的黏度值typical viscosities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电镀electroplating电镀electroplating电镀钉头plated stud电镀钉头凸点plated stud bumps电镀工艺electroplating电镀铜plated copper电感inductance电感器inductor电解铜ED copper电绝缘性质electrical insulation properties电流额定值current rating电流容量current capacity电流泄漏current leakage电路卡组件冷却circuit card assmbly cooling电迁移electromigration电容率,介电常数permittivity电性能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电性能electrical property电性能electrical performance电性能electrical property电性能要求electrical requirement电压驻波比(VSWR)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电噪声electrical noise电噪声electrical noise电阻电压系数(VCR)voltag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电阻率electrical resistivity电阻器resistor电阻温度系数(TCR)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 淀积deposition叠层stackup叠式微带overlay microstrip蝶形封装butterfly package钉头凸点stud bumping顶部钎焊器件top-brazed device定向线耦合器directional line动态热机械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动态热机械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渡Ni基底Ni-plated substrate镀金基板gold-plated substrate镀通孔(PTH)plated-through hole断裂模量modulus of rupture堆叠BGA stacked BGA堆叠封装stacking堆叠封装stacked package堆叠管芯stacked die堆叠管芯BGA封装stacked die BGA package堆叠焊球互连stacked solder ball interconnect堆叠芯片stacked die堆叠圆片stacked wafer对流convection对流类型type of多层陶瓷multilayer ceramic多层陶瓷laminated ceramic多芯片封装(MCP)multichip package多芯片模块(MCM)multichip module多注入头磨具设备multiplunger molding equipme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线无结晶体管 所有现存的晶体管都是基于使用向半导体材料当中引入掺杂原子后构成的半导体结来制作完成的。随着现代器件当中的半导体结之间的距离降低到10nm以下,超出以往的的高掺杂浓度梯度已经变得非常必要。由于扩散定律和掺杂区域的统计学原理的诸多限制,半导体业在制造这种半导体结上勉励着越来越重大的困难。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提出并描述一种新型的晶体管,这种晶体管没有PN结也没有掺杂浓度梯度。这种器件拥有全部的CMOS功效并采用硅纳米线构成。他们拥有接近理想的亚阈值坡度,极低的泄漏电流,在栅压和温度条件下比经典的晶体管结构在迁移率方面有更小的退化。 所有现存的晶体管都是基于PN结结构制作的。PN结根据所加的偏置实现允许电流通过和阻止电流的功能。他们的结构是由两块极性相反的半导体相接触构成的.最常见的结就是PN结,它是由富含空穴的P型硅和富含电子的N型硅的接触构成的。每一本关于半导体器件物理的书都包含一章讲解PN结,通常是处在讲解半导体材料基础的介绍性章节和详细介绍不同种类的晶体管的章节之间。其他种类的结包括金属和硅组成的肖特基结和异质结,它是一种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组成的PN结。双极晶体管包含两个PN结,MOSFET晶体管也是如此。结型晶体管只有一个PN结,MESFET晶体管包含一个肖特基晶体管。 第一个有关晶体管原理的专利是由奥匈帝国物理学家Julius Edgar Lilienfield于1925年10月22日在加拿大注册的。他在几年之后用“Device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current”的名字在美国注册了这种器件。但是他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关于这种器件的研究文章。这个Lilienfield晶体管是一个场效应晶体管,有点像现代的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它的结构是这样的:一个薄的半导体薄膜放置在一个薄的绝缘层上,这个结构又放置在一个金属电极上。最后的这个金属电极就像一个器件的栅极一样去工作。工作的时候,电阻中的电流在两个接触的电极之间流动,就像现在的MOS晶体管中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漏极电流一样。这个Lilienfield器件就是一个简单的电阻,应用到的这个门电压可以使半导体薄膜里的载流子耗尽,从而改变它的导电性。理想的状态下,应该可以去完全的去耗尽半导体薄膜中的载流子,这种情况下器件的电阻值近似无穷大。 Lilienfield晶体管,与其他类型的晶体管不同,它不包括任何结。尽管不带任何半导体结的晶体管的想法可能会显得非主流,可是晶体管的这个名字也的确没有表明半导体结的存在。晶体管是一个固态活动的晶体管,它可以控制电流,并且晶体管这个词也是一个可变和电阻器的合成词。从技术上讲,Lilienfield晶体管是一个门控的可变电阻器。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有一个控制载流子密度(或者说电流)的门的电阻。它是最简单和首个被申请专利的晶体管结构。但是不幸的是,在Lilienfield的时代可用的技术不足以制造一个可利用的器件。 图一 图一展示了一个无结纳米线门控电阻器的结构图。无结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现代的晶体管尺寸已经达到了如此小的数量级以至于在半导体结中高精度的掺杂浓度梯度被需求:非常典型的例子便是掺杂浓度在几纳米的范围内必须从N型的193110cm转换到P型的183110cm。这给热累积的处理和昂贵的毫秒退火技术的应用强加了严格的限制。与此不

同的是,在无结的门控电阻中,沟道的掺杂浓度与源极和漏极的完全相同。因为源极和沟道、漏极和沟道的掺杂浓度梯度为零,不会发生扩散,这就消除了昂贵的快速退火技术的需求并且允许器件的结构中应用更短的沟道。 制作一个无结的门控电阻的关键就是在器件关闭时允许载流子全耗尽的足够薄且窄的半导体层的制作。半导体也需要重掺杂来保证在器件开启时有一个合理的电流值。把这两个条件组合在一起就引出了纳米级结构和高掺杂浓度的应用。这种门控电阻的工作状态已经于最近被一些组织通过模拟的方式探索了出来。这其中包括Technische Universitat Munche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IMEC and the Tyndall National Institute等高校。不同的团队为他们的器件起了不同的名字:垂直狭缝场效应晶体管(VeSFET),纳米线开关场效应晶体管,还有无结多栅场效应晶体管,但是所有的这些器件都有相同的工作原理。更普遍意义上来说,纳米线节后正在逐渐被认同为未来纳米级晶体管结构的最佳的选择。 一个极其简单的晶体管结构描述 图二 绝缘体上硅结构可以被用来生产高质量的只有几纳米厚度的单晶硅薄膜。使用商业的SOI硅片和电子束印制技术,我们已经可以制造并定义几十纳米宽和十纳米厚的纳米线硅。在生长了10nm厚的栅氧化层之后,纳米线被用离子注入均匀地掺杂,使用砷来掺杂N型的器件,使用BF2来掺杂P型的器件。植入杂质的能量和剂量被准确的选择来精确的量产掺杂浓度从19210atoms 3cm到19510atoms 3cm不等的硅圆片。这样高浓度的掺杂水平从早就被选用为CMOS器件的源极和漏极区域的标准浓度。在门控电阻中,高掺杂被需要来确保较高的电流驱动和好的源漏接触电阻。它也规定使用足以使通道区域完全耗尽的几何尺寸足够小的纳米线,这对于器件的完全关闭是必要的。门栅是在550摄氏度的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反应器中用无定形硅淀积制造而来,它的厚度有50nm。在经过了剂量在142210cm的硼或砷离子的P型栅或N型栅的重掺杂之后,这些样品在氮气环境下退火

30分钟来激活掺杂的杂质并将无定形硅的门栅材料转化为多晶硅。在这之后门栅电极被放在反应离子刻蚀器中被刻蚀。图二展示的是电学显微镜下的五个并联硅门控电阻,他们的结构是纳米线外加一个常见的多晶硅栅电极。一个单个纳米线器件的放大图像也被展示了出来,在这张图里单个的硅原子阵列可以被观察到。为了获得阈值电压的描述性数值,我们在N型器件中使用P型掺杂的多晶硅栅,在P沟道的器件中使用N型掺杂的多晶硅栅。在门栅设置完毕之后,在其上再放置一层保护性的二氧化硅层。刻蚀出互连的孔,然后使用一个经典的TiW-Al金属化制程来给这些器件提供电学互连。在门栅布置完成之后就不再进行掺杂。使得源漏极终端保持与沟道完全相同的掺杂类型和浓度。这种器件是一个多栅的结构,这就意味着门栅电极包裹着器件的三个面(纳米线的左,上,右三面)。经典的三栅场效应晶体管在另外的硅圆片上构建来与纳米线门控电阻进行比较,它的构建制程基本上与建造门控电阻的制程完全相同,但是有以下几点除外:沟道的左侧要么就是不进行掺杂,要么就是掺杂P型杂质使浓度达到173210cm(我们在这里默认是N沟道的器件)。N型掺杂的多晶硅被用作门栅材料,在门栅位置固定形成源漏PN结之后在15keV的能量控制下以142210cm

的剂量向门栅中注入砷离子来形成N型掺杂的多晶硅栅。

与其他最佳的MOS晶体管比较特性

门控电阻的电流电压特性与一个正规的MOSFET晶体管相比相当相似,基本上是一样的。图三展示的是在正负1V的漏电压和沟道宽度30nm、沟道长度1um的N型和P型器件的前提下栅电压VG控制下的漏极电流ID的情况。我们发现门栅控制电阻器截止电流值小于测量系统的探测精度(15110A)。在栅电压0GV和GV=1V之间的导通电压与截止电

流的比值比6110还要大。这清楚地给了我们这样的概念那就是通过静电条件下耗尽沟道中的载流子的工作效果跟通过关闭一个反向偏置的PN结在关闭器件上达到了相同的效果。图四向我们展示了栅控电阻器的实验输出特性。这些特性显著的近似于正规的MOSFET晶体管显现的特性。 图四 亚阈值坡度值SS被定义为阈值电压下的漏极电流与栅电压比值的log对数值的负值。它的单位是-1mVdec,我们用这个值来表现晶体管开关转换的灵敏度。他有一个理论最优值B SS = (kT/q) ln(10),在300K的温度下它的数值近似于60-1mVdec。典型的单个MOS晶体管有一个接近80-1mVdec的亚阈值坡度。最好的三栅SOI 晶体管接近于理论最优值63-1mVdec。这里所描述的门控电阻器在300K温度下亚阈值坡度的测量值为64-1mVdec,在225K到475K的温度下的也有仅与最优值相差几个百分点的表现。 传统的MOS晶体管的结构就像一个半导体的三明治,不是NPN模式的N沟道器件就是PNP模式的P沟道器件。在这些器件当中,源漏极之间的电流在一个反型层的沟道里面流动。在绝缘体上硅结构中,尤其是使用三栅结构的时候我们可以实现积累层的MOSFET器件。传统的积累模式MOSFET器件是由一个++nnn三明治样式的N沟道器件和++ppp样式的P沟道器件来体现的。在一个积累型的器件中,沟道的极型与它所在的半导体区是相同的。在这方面来讲,无结栅控电阻器与积累型器件就像亲姐妹一样。然而,他们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点。积累型的MOSFET晶体管的沟道区域是轻掺杂的,也因此,电阻很大。为了能够让这个器件驱动一个比较大的电流,需要一个足够大的栅电压来使硅产生接触栅氧化层一侧的积累层。这个积累层有一个高的载流子浓度。这样就会在源极和漏极之间产生一个低阻通道,可以驱动一个比较大的电流来流过。反型层载流子和积累型载流子在这个方面表现的相同:他们都被由栅电压产生的电场挤压在接触栅氧化层的硅一侧的一个小薄层中。载流子都被硅和氧化层之间的粗糙接触表面和栅氧化层及半导体接触表面的电荷陷阱分散和阻挡。随着栅电压的增长,这种分散和阻挡作用会越来越大,而这也就会减弱了载流子的移动性,也就是说,漏端电流。 在一个栅控电阻器中,沟道区是中性的并且处在纳米线的中心,并且由于载流子是处在中性的硅(这里指的是未耗尽的硅)中的,并且在垂直于电流的方向上是零点场,当器件完全导通时,为简单起见我们假设一个低的漏端电压、整个沟道区域是中性的且是在平带电压条件下。在这个时候沟道很有效的扮演了一个电阻的角色,它的电导为D=qN。这个时候的迁移率就是载流子在纯硅中的迁移率。电子在高掺杂的N型硅中的迁移率是2-1-1100cmVs;迁移率在19-2110cm到20-2110cm的掺杂浓度之间变化很小。与此相近的

是,在相同的掺杂浓度的情况下的P型的硅中空穴的迁移率基本上是在2-1-140cmVs。这些迁移率的值可能显得非常小,但是他们应该被放在当代的短沟道MOSFET晶体管的情况下来考虑。在非应变硅条件下,单个MOSFET晶体管的有效沟道迁移率从0.8um的特征尺寸下的2-1-1400cmVs降到0.13um特征尺寸下的2-1-1100cmVs。与此相类似的是,据报道在FinFET中当栅长度从0.9um减小到0.11um时峰值迁移率从2-1-1300cmVs降低到2-1-1140cmV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