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输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临床输血规范管理ppt课件

2024年临床输血规范管理ppt课件
2024/2/29
输血相关文件应至少保存10年 ,以备后续查阅和统计分析。
对于涉及医疗纠纷的输血事件 ,相关文件应长期保存,并作 为法律依据进行处理。
18
05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Chapter
2024/2/29
19
输血技术规范概述
2024/2/29
输血的定义和目的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患者体内, 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免疫力等 。其目的是治疗疾病、挽救生命。
信息化管理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输血全 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和安全性。例如,建立电子病历 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快速准确核 对;应用条形码技术,确保血液 制品正确无误地输入患者体内。
2024/2/29
22
06
临床输血伦理与法律问题
Chapter
2024/2/29
23
临床输血的伦理原则
在输血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安 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输血 反应、感染等。
对于急需输血的患者,医生可直接联 系输血科进行紧急配血和输血,但需 在事后补办相关手续。
输血审批
输血申请单需经过上级医生或输血科 医生的审批,确保输血必要性和合理 性。
2024/2/29
8
输血前检查与评估
01
02
03
患者身份核对
在输血前,护士需核对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住 院号等基本信息,确保输 血对象准确无误。
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在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同时,应及 时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详细记录和调查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并改进临床输血 的规范和管理制度。
加强培训和宣传

输血护理安全ppt课件

输血护理安全ppt课件
标本采集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 尽快处理,尽快送检,确保在规定时间送达检验 科。
标本运送过程中,应注意其安全性,采用加 盖容器,保证标本不受污染,特别是对怀疑有高 生物危险性的标本应严密包装,防止传染他人。
(4)血库接收标本过程控制
要做到血标本八不收:
• 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信息过于简单不收; • 血标本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 • 血标本量少于3ml不收; • 血标本被稀释不收,从输液管中获取血标本不收; • 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用鱼精蛋白对抗时之凝结不收 •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不收用右旋糖酐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
• 全血或红c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min内开始输注, 一袋血要在4h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 缩短时间) • 血小板收到后要尽快输注,每袋血小板要在 20min内输完 • 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融化后尽快输注,要以 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注。一般200ml血浆 在20min内输完,一单位冷沉淀在10min之内输完
3.溶血反应
报输血科
严密观察血尿 量、尿色变化
护理记录
4.循环负荷过重
5.细菌污染
一、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1)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 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找错人) 采错血标本(一位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
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试管中) 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
本,标本被严重稀释) 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等。 血标本量少、溶血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有风险(某医院曾发生血标本
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逐一 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渗漏,血液有无凝块、 变色等异常情况。
(2)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 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等资料,询 问并让受血者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 记录在案。

安全输血ppt课件精选全文

安全输血ppt课件精选全文
第一阶段:受血者血浆中凝集素和输入血中红细胞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 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患者出现头部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 痛和胸闷等。
第二阶段: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出现血红蛋白尿、 黄疸、寒战、发热、呼吸困难、发绀和血压下降等。
第三阶段: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变成结晶体,阻塞肾小 管;又由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引起肾小管内皮缺血、坏死,进一步加重 肾小管阻塞,导致少尿或无尿、急性肾衰竭或死亡。
敏反应。
2024/9/25
医学文档
19
输血反应及护理
2、症状 (1)轻度反应: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多
见于颜面部,表现为眼睑水肿、口唇水肿。 (2)中度反应:可发生喉头水肿而致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胸痛,
肺部听诊哮鸣音。 (3)重度反应:过敏性休克。
2024/9/25
医学文档
20
溶血反应是受血者的红细胞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 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按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
2024/9/25
医学文档
23
输血反应及护理
1、急性溶血反应
(1)原因:急性溶血反应主要是血管内溶血,主要原因为: ①输入异型血:大多数严重的急性溶血反应由ABO血型不相容引起,是输血反应
病情调节滴速。 9、再次查对 10、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输血知识的健康教育,说明有关注意事项,
将呼叫器置于患者易取处,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反映。
2024/9/25
医学文档
11
输血操作规程
11、输血过程中严密巡视,持续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12、如果需要输入2袋以上的血液,前一袋血输尽时应输入少量生理

输血安全护理ppt完整课件

输血安全护理ppt完整课件
输血器材的检查
核对器材的规格、型号、有效期等,确保符合输血要求。
输血前器材的预处理
对输血器材进行预冲洗、排气等操作,确保输血过程顺畅。
输血操作的规范流程
01
02
03
核对受血者信息
在输血前,护士应仔细核 对受血者的姓名、血型、 交叉配血结果等信息,确 保准确无误。
输血前的准备
为受血者建立静脉通道, 确保输液通畅;准备好急 救药品和器材,以备不时 之需。
提高医疗质量
促进医疗事业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血液制品 的不断更新,输血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日益凸显,对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加强输血安全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对 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从 而提高医疗质量。
02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的评估与沟通
了解患者的病情、输血史、过 敏史等相关信息。
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指导
01
02
03
04
输血知识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输血的目的、 意义、注意事项等,提高其对
输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安 慰和支持,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情绪。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 给予合理的饮食建议,促进身
体恢复。
活动指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 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
THANKS
输血计划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需求,制定合 理的输血计划,包括输血量、速度和 时间等。
考虑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如红细胞、血 浆、血小板等。
03 输血过程中的护理措施
输血器材的准备与检查

运用PDCA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持续改进案例--ppt课件(2024版)

运用PDCA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持续改进案例--ppt课件(2024版)

452 375 421 468 442 416 428 436 386 458 424 436 428.5
38 24 27 5 13 16 7 8 30 31 27 21 20.5
8.4% 6.4% 6.4% 1.1% 2.9% 3.8% 1.6% 1.8% 7.7% 6.8% 6.3% 4.8% 4.8%
23
24
(4)临床输血委员会、医务部、输血科及临床科室医生严格 按照规章制度质量控制办法进行临床合理用血的监督、督促 工作。
14
二、Do阶段
(一)计划实施
第一、临床输血委员会、医务部:
①严格督导临床科室临床用血相关的培训;
②同输血科一起制定本院输血质量与安全目标,将临床用血 合理率制定为100%;同时制定2016年年度用血计划,严格控 制本院的用血总量;
②严格督导检查,对于不合理用血的相关科室及临床医师进 行告知,屡教不改者根据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③每月分析全院用血趋势,并制定当月用血量同比及环比, 每月做出临床用血合理性评价。
16
二、Do阶段
(一)计划实施 第三、临床科室及医生: ①每月对本科室临床用血合理性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本科室 合理用血培训计划并实施; ②临床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及时督导临床用血合理性, 并上报科室主任; ③临床医生自行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
术中出血<600ml
无须输血,特殊情况除外(如:全髋 关节置换术等)
术中出血600ml-1000ml 可输可不输,能不输尽快不输
术中出血>1000ml
考虑输血
9
(四)计划
❖ 临床医师按照输血指征进行评估后按用血权限签字 后申请用血,输血科收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后, 依照输血指征进行评估,对无输血指征或输血指征 不合理的申请单,应及时与临床医师协调、解决, 必要时输血科有权拒绝发放,从源头开始杜绝不合 理用血。

输血法规与合理用血ppt精品医学课件

输血法规与合理用血ppt精品医学课件
非手术患者输注原则
PLT>50× 109/L 一般不输 <5× 109/L 立即输注 10~50× 109/L 可考虑输注酌情
神外、眼科手术输注指证 (防眼、大脑出血)
PLT <100×10⁹/L
输注血小板酌情因素
体表无创伤、体内无出血、近期无手术,可以不输 有自发出血或伤口渗血要输 血小板数量尚可但功能低下,创面出现不可控渗血要输
50%和70%左右。 其他凝血因子轻度减少,但对正常凝血是足够的。
维持凝血所需的凝血因子水平
凝血因子 最低水平(正常%)
I
30-50
II
20-40
V
15-25
VII
5-10
VIII
25-30
IX
15-25
X
10-20
XI
10
XIII
2-3
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大于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
价与公示制度》、《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和《临床医生用血权限管理制 度》,望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此文件自2014年2月26日起执行。
附件:
1、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用血评价与公示制度
2、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3、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医生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4、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用血评估表
输血风险-----
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 丙肝 乙肝 梅毒 巨细胞病毒
输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10.1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8.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10.1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4.5.1 《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2012.7.1 《血液储存要求》2013.7.1 《血液运输要求》2013.6.1

2024输血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2024输血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节约用血技巧分享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01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估是否
需要输血及输血量。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
02
根据患者需求和实验室指标,选择最合适的血液制品,如红细
胞、血浆、血小板等。
采用自体输血和血液回收技术
03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采用自体输血或血液回收技术
,减少异体输血的需求。
完善输血操作规范
不断优化输血操作规范,减少人为错误和操 作失误的可能性。
加强患者监测和随访
建立完善的患者监测和随访机制,及时发现 并处理输血相关并发症。
05
合理用血原则及实践应用
合理用血概念阐述
合理用血的定义
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指标,科学、 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血液制品,以达到 最佳治疗效果和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
实践案例剖析
案例一
某医院通过加强合理用血管理, 成功降低了输血反应发生率,提
高了医疗质量。
案例二
某医生在处理一例大出血患者时, 根据临床用血指南制定了科学的输 血方案,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案例三
某医院通过推广节约用血技巧,有 效减少了血液浪费,提高了血液资 源的利用效率。
06
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要求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规定了临床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前评估、输血操作及输 血后管理等环节的具体要求。
《血站管理办法》
明确了血站的设置条件、职责、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确保血液采集、储存和供应的安全有效。
《血液安全质量管理规范》
对血液采集、检测、储存、运输和使用等各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提 出了具体要求。
输血作用
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 氧能力,提高组织供氧;补充各 种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等。

《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输血的护理》PPT课件•输血基本概念与原理•输血前准备工作•输血过程中护理措施•输血后观察与记录要求目•特殊情况下输血护理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录01输血基本概念与原理输血定义及作用输血定义将血液或血液成分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患者体内,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免疫力和促进凝血等。

输血作用在医疗救治中,输血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输血可以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机体的氧供和酸碱平衡。

红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对抗感染。

白细胞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

血小板含有多种蛋白质、电解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具有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和代谢调节等功能。

血浆血液成分与功能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急性大量失血、贫血、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等。

禁忌症发热、过敏、溶血反应、心肺功能不全等。

发热反应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使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剂;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等。

溶血反应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认真核对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避免输入异型血等。

过敏反应预防措施包括询问过敏史,避免使用有过敏史的血液制品;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减慢输血速度等。

细菌污染反应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输血器材;认真检查血液制品外观和质量等。

输血反应类型及预防措施02输血前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评估输血必要性和风险。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讲解输血知识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输血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认知度和配合度。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安慰和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030201患者评估与教育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输血必要性和种类,填写输血申请单。

医生评估护士核对医生填写的输血申请单,确认患者信息、输血种类和数量等无误后,提交至输血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加坡开展血液银行,目前我国尚无开展。
.
9
2、 血小板类:
• 种类:机采血小板、随机供者血小板、少白细胞血小板
、洗涤血小板、辐照血小板、冰冻血小板。
• 200ml全血制备的血小板为1个单位(手工法)(含血小板≥2.0×1010
个); • 机采血小板(400ml)1个治疗量为手工血小板10个单位 • 机器单采的血小板每单位(1个治疗量)含血小板≥2.5×1011个; • 成人一般每次至少输注机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 • 血小板输注的速度:快速达到有效浓度,起到止血的效果。
.
10
3、白细胞
• 因副作用远远大于其治疗作用; • 目前主要制备浓缩粒细胞(短命性); • 临床很少用。
.
11
4、 血浆及衍生物:
• 血浆及衍生物:
• 新鲜冰冻血浆(有Ⅴ、Ⅷ因子FFP)、普通冰冻血浆。 • 区别:6小时内分离,含Ⅴ、Ⅷ因子。 • 病毒灭活血浆:MB光化学病毒灭活工艺,缩短检测的窗口期。 • 冷沉淀:主要成分Ⅷ因子、纤维蛋白原 • 血浆蛋白组分(PPF)
.
6
1、红细胞类
• 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
• 输入含有白细胞血液制品的危害: • 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微血管栓塞和急性肺损伤); • 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 • 引起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引起输血相关性免疫抑制; • 传播病毒; • 血液制品中白细胞是一种“污染物”。 • 因反复输血或妊娠已产生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病人; • 器官移植,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 • 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应从第一次输血起就选用本制品。
• 日本称“红皮病”
• 东莞从2009年9月1日起全部辐照。
• 高危人群:骨髓或外周血移植(自体、异体)、输入Ⅰ、Ⅱ级亲 属血液的患者、接受HLA相配合血小板的患者、再障(接受免疫抑 制治疗的患者)、新生儿换血患者、严重的免疫缺乏症。
.
8
1、红细胞类
• 冰冻红细胞n
• 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砜作为红细胞的冰冻保护剂,可使红细胞在-800C ,甚至更低温度下保存十年以上,作为稀有血型患者血液及时供应提 供保障。
断起重要的作用。
.
13
四、临床输血(2)
• 5、在急性大失血中,应采用晶体液或合胶体液而不是血液来快速补 充最初的急性失血量。
• 6、现己公认,急性失血的患者,失血大于50%循环血量时,应采用紧 急输注红细胞的措施(同时还要确定输注的血制品或液体代用品品种 ,以保证血液的合理使用)
• 7、相关部分(输血管理委员会、血库及医院相关急救)应确保紧急 情况下大量出血患者的血液供应:血源,少见血型的提供。
.
16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3)
➢ 根据血红蛋白浓度输血:
➢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 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
.
12
四、临床输血(1)
• 红细胞 • 输注红细胞的一般原则:
• 1、在决定输注时,应知道其适应症和利弊。 • 2、决定输注时,应告知患者输注的利弊及包括自体输血在内的替代
疗法。患者有权拒绝输注。 • 3、应弄清楚贫血的原因,存在有效替代治疗时不应输注(如缺铁性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自身免疫性溶血),除非致命性贫血。 • 4、红细胞输注没有通用的一个:“阈值”,是否需要输注,临床判
.
7
1、红细胞类
辐照红细胞
•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指免疫缺损或免疫 抑制的患者不能清除输入血液中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使其 在体内植活、增殖。将患者的组织器官识别为非己物质,作为靶 目标进行免疫攻击破坏的一种致致命性输血并发症。
• 发生在输血后2-30天,平均21天。
• 死亡率80-100%,但可经辐照血预防。
.
15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2)
• Ⅰ级:患者不需要输血,除非贫血的基础上发生的出血或 有严重的心肺疾病而失代偿。
• Ⅱ级:输注晶或人本胶体液,除非患者有贫血、心肺功能 障碍或失血持续不断,否则不需要输。
• Ⅲ级:需要用晶体或人工合成胶体液快速恢复患者血容量 ,并有可能需要输注红细胞。
• Ⅳ级:需要快速恢复患者血容量包括输注红细胞。
• 8、应将输注红细胞的理由记录在病历中。
.
14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1)
• 1、急性失血: • 根据失血量所作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分级 • Ⅰ级:失血量<15%,750ml • Ⅱ级:失血量15-30%,800-1500ml • Ⅲ级:失血量30-40%,1500-2000ml • Ⅳ级:失血量>40%,>2000ml
2、严格筛查血液、
3、临床合理用血
.
2
二、目前临床输血的发展现状:
• 1、输全血向成分输血进展。
• 2、替补性输血向治疗性输血进展。 • 3、人源性血制品向生物技术制品进展。 • 4、异体输血向自体输血进展。 • 5、对输血安全的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有效措施预
防输血不良反应和传播疾病,使输血安全达到了
• 悬浮红细胞几乎适用于临床各科急、慢性贫血病人的输血; • 1u红细胞是200ml全血中分离得到。 • 理论上输2个单位该制品可提升Hb10g/L。 • 洗涤红细胞主要用于:输入全血或含有血浆成分的制品后发生过敏反
应的病人: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 肝、肾功能障碍及高钾血症需要输血病人;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PNH病人。 • 理论上输3个单位该制品可提升Hb10g/L(洗涤损失了部分红细胞)。
合理输血
.
1
一、临床输血的新进展
现代输血己进入成分输血和安全输血的时代。
成分输血:是用各种方法将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 成分分离、沈缩出来,分别制成高沈度与高纯 沈度的血液成分,然后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需 要,选择性输给相应的血液成分,以达到治疗 目的。
安全输血:三大战略。1、采集低 Nhomakorabea无偿献血者的血液、
前所示有的水平。
.
3
输血专业人员的反思
• 作为输血专业人员: • 输血技术己相对安全了,但我掌握了吗? • 如果我没有掌握,那么我努力了吗?
.
4
三、血液成分和种类:
• 五大类十个品种:
• 红细胞类 • 血小板 • 血浆及衍生物 • 白细胞 • 其它
.
5
1、红细胞类:n
• 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年轻红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